紙的力量幼兒園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紙的力量幼兒園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紙的力量幼兒園教案1
目標:
1.知道不同的紙有不同的力量
2.了解紙經過疊加后能增加紙的力量
3.體驗操作成功所帶來的快樂
難點:
了解紙經過疊加后能增加紙的力量
過程:
一:通過撕紙比賽引出主題
(1)老師今天帶來了哪些紙(出示宣紙,報紙,牛皮紙)
(2)今天我們要和紙寶寶來做游戲,請你們來撕紙然后說撕紙的時候有什么感覺?你發現了什么?
(3)幼兒操作,師看幼兒是否一張一張撕
(4)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感覺和發現
二:通過用紙提水桶的活動知道紙是有力量的,初步感知各種紙的.力量
(1)師,這三種紙哪種能把小桶提起來教師出示表格做記錄
(2)幼兒操作。驗證要求三張紙都要輪流試,每張紙都要用一次,把水桶提起慢慢移動看紙是否斷
(3)交流操作結果
師,誰來說說操作的結果和自己猜想的是否一樣,通過小實驗我們知道紙是有力量的不同的紙有不同的力量,宣紙力量最小牛皮紙力量最大。
三:通過疊加的方法知道可以增加紙的力量,進一步感知紙的力量
我們要試一試幾張報紙條能提起小水桶
(1)幼兒操作教師提醒
(2)幼兒完成操作后教師提問你用了幾條報紙把水桶提起來
(3)教師小結提問,現在你對報紙又有什么新的發現?
紙的力量幼兒園教案2
游戲目標:
1、了解改變橋面厚度、形狀與紙橋承重力的關系。
2、通過自我檢驗及與同伴之間的相互比對,不斷探索增加紙橋面承重力的方法。
3、積極動手動腦,體驗探索與交流的樂趣。
游戲準備:
積木橋墩(橋墩固定)、白紙、本子(每份數量相同,用于操作)。記錄紙、記錄筆。
游戲玩法:
1、幼兒將兩個積木固定成橋墩。
2、用白紙折疊后放在橋墩上做小橋,上面放本子。一直放到紙橋承受不起。
3、幼兒繼續折疊,再次實驗。并將每次的實驗結果記錄在記錄表上。
4、記錄折疊的次數和承受的本子數。讓幼兒知道折疊次數越多,承受的能力越強。
活動反思:
1、提供適宜的材料
材料是幼兒探究和學習的中介,只有主動地與材料互動,才能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從中體驗發現的樂趣,激發探究的欲望,使幼兒的探索活動更加深入,獲取豐富的科學知識經驗。本次活動為幼兒提供的物化著教育目標和內容的材料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而且是幼兒有持續探究欲望的,它支持幼兒運用原有的經驗進行充分猜測和驗證,有助于幼兒多方面經驗的主動建構,幼兒在操作材料的過程中獲得積極的體驗。
2、設計探究的過程
整個過程設計體現了教師的規范性和嚴謹性,更體現了幼兒親歷科學探究的主體性。活動從幼兒已有知識、經驗出發,提出問題,對問題答案進行推測,為證實推測而設計“紙條提水”實驗,收集數據(記錄表),進行交流,得出結論,提出新問題,提升經驗,解決問題拓展遷移經驗于生活。承上啟下、層層遞進的流程,提升了幼兒的思維空間。
3、要求及時的記錄
實驗記錄是幼兒在探究過程中所獲得的重要信息,能使幼兒關注探究的過程。本次活動要求幼兒在每嘗試一種紙條后就記錄下數字結果,有助于幼兒在尊重客觀事實的基礎上得出結論,有助于幼兒同伴間的交流和經驗分享。
紙的力量幼兒園教案3
活動目標:
1、在操作中簡單了解物體受力與物體承受力之間的關系。
2、對生活中的有關現象感興趣。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張長方形的紙、每張桌子上有若干張紙。
活動過程:
1、由大變小:
——“你們每人手中的一張紙,能用什么辦法使它變成兩張?”
(1)、幼兒嘗試,交流自己變的方法:
——“如果現在我們用手拉住紙的兩端用力往外拉,紙會撕破嗎?”
(2)、幼兒反復感受兩種不同方法的用力大小:
——“為什么撕紙時,輕輕用力就能撕開,而拉紙時,用了很大的力也不一定撕開呢?”
2、看實驗理解科學道理:
(1)、教師實驗,幫助幼兒理解:
——“猜猜哪張紙先破?”
(2)、教師演示拉紙,讓幼兒摸一摸紙被拉直的緊繃感。
3、教師設疑:
——“生活中,你看到過什么東西也是依據這個道理做成的?”
【紙的力量幼兒園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紙睡蓮科學教案03-17
《夢想的力量》公開課教案04-26
紙的成語12-26
五年級語文《夢想的力量》教案12-26
團結的力量02-23
語文《紙的發明》教學反思04-30
團結的力量三年級語文教案07-08
《夢想的力量》說課稿04-26
感動的力量作文09-08
勇氣的力量作文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