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認識人民幣》幼兒園教案

時間:2022-04-15 19:00:30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認識人民幣》幼兒園教案(精選9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認識人民幣》幼兒園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認識人民幣》幼兒園教案(精選9篇)

  《認識人民幣》幼兒園教案 篇1

  1 設計背景

  幼兒在生活中,一杯牛奶、一面包、一個蛋糕,都要接觸到人民幣。《幼兒園教育綱要(試行)》也將幼兒數學教育的目標定位于:“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依據這一理念,我設計出此活動。以便讓孩子正確認識一些貨幣的面值,并了解使用貨幣購物的常識,懂得合理地消費,同時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的現象和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欲望,使數學教育更加生活化、游戲化、綜合化。

  2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十元以內人民幣,并能說出他們的單位名稱。

  2、學習看錢幣上的數字,知道錢幣可以用來購買相應同等幣值的商品。

  3、學會遵守秩序,有禮貌地與人交往,體驗自主購物的快樂。

  3 活動準備

  1、與在超市做營業員的幼兒做好事先的購物安排。

  2、10、5、2、1元的人民幣若干,10元以內人民幣人手一份。

  3、音樂、錄音機、小籃子。

  4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一)游戲:《開火車》復習10以內的加法。

  (二)以變魔術形式分別出示1元、2元、5元、10元的錢幣,讓幼兒認識,并說出錢幣的名稱。

  教師:魔術、魔術、魔術變變變,這些是什么?你們知道它們各自代表多少錢嗎?(10元、5元、2元、1元)這些錢是哪個國家?(中國)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么?(人民幣)人民幣有什么用途?

  (三)引導幼兒分別觀察錢幣正面和反面的圖案,并讀一讀上面的數字。

  教師:好,現在我們一起來和人民幣做朋友,看看他們有什么特征?

  (四)幼兒學習用10元兌換5元、2元、1元。

  教師:小朋友,我考考你們,10元的人民幣可以兌換幾張1元?又可以兌換幾張5元?還可以兌換幾張2元?引導個別幼兒進行操作,并請幼兒出自己是如何兌換的。

  二、組織幼兒觀看軟件圖片,引導幼兒了解人民幣的兌換過程。

  小朋友,真聰明,現在我們一起來看商店里的顧客是怎樣購物的。

  三、組織幼兒根據教師出示的物品圖片及價錢進行嘗試購物。

  今天,我的商店要開張了,我的店里有很多物品買,我們來看看哪些東西,它們賣多少錢?教師當售貨員,小朋友當顧客,進行游戲3—4次游戲。

  四、幼兒進行角色游戲。

  1、請幾名幼兒當售貨員,部分幼兒是顧客。提出超市購物要求:明天,我們要出去冬游活動,為冬游活動準備一些小食品,每個小朋友就用自己藍子的錢,每個小朋友事先考慮好,要買什么東西,觀看商品的價值,然后用自己以有的錢范圍內購物。

  教師:現在我們出去購物了

  3、來到超市,自主購物。教師指導幼兒觀看商品的價值,購滿需要的商品。

  4、到柜臺結帳。自己核對商品和價錢。

  5、組織幼兒講述自己買了什么東西?用了多少錢。

  五、小結,結束活動。

  1、人民幣給我們生活帶來了方便,我們用過了錢之后就要洗手,因為錢有很多細菌。

  2、組織幼兒聽音樂(小汽車)結束活動。

  《認識人民幣》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10元、20元、50元、100元人民幣面值,了解人民幣的基本特點。

  2、 體驗數學與生活之間的關系。活動準備:幼兒每人1元、2元、5元、10元面值的仿真人民幣各1張

  活動過程:

  一、感知人民幣

  教師:小朋友,你們吃的食物,玩的玩具,穿的衣服是用什么買來的?

  教師出示“仿真人民幣”,請幼兒通過觀察錢幣上的數字,了解它們不同的面值。

  二、認識人民幣的面值

  請幼兒觀察1元、2元、5元、10元人民幣,說說上面有些什么圖案,哪些地方不一樣。

  幼兒觀察交流,教師引導幼兒發現紙幣的顏色、圖案和大小的不同。

  教師:我們可以通過紙幣的大小、顏色和圖案來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教師引導幼兒按照面值的不同,將自己手上的人民幣進行分類。幼兒相互檢查分類的結果,并進行糾正。

  三、認識錢幣的作用

  請幼兒說一說人民幣的用途,如:媽媽給我買衣服的時候會用到它;去餐館吃飯的時候會用到它,說一說還知道哪些人民幣面值(10元、20元、50元、100元)。

  教師:這些都是人民幣,是我們國家的錢幣,錢幣可以用來買我們需要的東西。

  四、“超市購物”游戲

  幼兒每人1套1元、2元、5元、10元面值的仿真人民幣,請幼兒根據商品價格用相應的人民幣進行購買,然后說一說買了哪些商品,每件商品的價格是多少,錢幣使用情況如何。 (駱月)

  《認識人民幣》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人民幣的特征和面值。

  2、了解貨幣之間的換算關系。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前期經驗的準備:

  幼兒對面值1元、5元、10元的人民幣有初步的認識。

  物質準備:

  不同面值的硬幣和紙幣若干、標有價格的玩具若干、幼兒每人帶架子10元的不同面值的硬幣或紙幣,并將它們插在透明的卡片上

  環節預設:

  一、認識人民幣:

  出示各種面值的人民幣,讓幼兒了解:人民幣的特征(都有國徽);人民幣的種類(紙幣和硬幣);人民幣的面值及相應的漢字。

  二、的換算關了解不同面值貨幣之間系:

  1、幼兒展示各自帶來的貨幣,并介紹自己帶的10元人民幣的組合。

  2、出示紙幣和硬幣的分、角、元,介紹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10個1分等于1角,10個1角等于1元,10個1元等于10元。)

  3、換算練習(教師或幼兒出題)

  例:出示5角硬幣,可以換幾個一角?

  出示10元紙幣,可以換幾張5元?幾張2元?幾張1元?

  三、實踐操作(游戲——“買玩具”):

  出示一些貼有標價的玩具,請幼兒用自己帶來的模擬買玩具。(最好每人能買到一個玩具。)

  告訴幼兒這是游戲,買來的玩具可以玩一會兒,以后再用玩具換回自己的錢。(用玩具模擬買賣比較合適,這樣幼兒買好了可以玩,如果是食品和其他用品,幼兒不能吃和用,游戲的積極性會受影響。)

  買賣過程中的教師要注重引導幼兒識別玩具的標價,嘗試進行貨幣的換算。

  算錯的顧客可以回到座位上繼續思考,想好了再買。還可以提供一些可操作的貨幣,讓幼兒邊擺弄邊思考,降低換算的難度。

  活動反思:

  《認識人民幣》這一單元是讓學生在現實的問題情境中,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學習解決一些和購物有關的實際問題。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能正確、熟練地辨認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知道相鄰單位間的進率。在取幣、換幣、付幣、找幣等活動中,進行合理、靈活地思考;有條理地思考和表達;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正確地收集、整理和加工相關信息;能正確地解決購物時常見的問題……

  要完成上述這些目標,是要依賴于學生豐富的生活經驗。對于“人民幣”,我覺得學生應該是再熟悉不過了,對于它的用途,更不用我們去講。所以在上本單元之前,以為會非常容易的,還曾想著壓縮課時,但是開始之后,我才發現一切根本不是我所想的那樣,原本3個課時的課,我足足用了一個星期,又復習了2天,直到今天還有相當一部分孩子迷迷糊糊。

  這讓我思考了許久,怎么會這樣呢?《人民幣的認識》學生掌握起來難度很大,每次教學總感覺效果不理想,在三年前的教學中早就領教過它的“看似容易實則很難”,所以在課前我充分進行了研讀教材,精心設計教案,力求幫助孩子們輕松掌握本節課知識,覺得準備的比較充分了,但是上完課我還是感到不滿意。

  再次反思,發現根源可能在以下幾方面:

  1、教材與生活的脫節:在上第一堂課的時候,我讓學生觀察書上的插圖,本以為那樣可以更直觀的讓學生看到人民幣。但由于我的疏忽,書上或練習題中的人民幣有些是舊版的,而學生現在用的幾乎是新版的人民幣,所以對于舊版的不是很了解,當然我也準備了有關5套人民幣的知識,可是只是匆匆認識,畢竟不是孩子們每天所見的,可效果不是很好,遇到舊版人民幣的圖時大多學生不認識,尤其是現在幾乎不用的2元錢。還有孩子們年齡小,平時接觸人民幣機會少,他們對于人民幣的認識可能只限于收幾百元壓歲錢,絕大部分還是家長保管,平時家長很少讓孩子自己去買物品,偶爾買的也多限于一兩元的小東西,接觸較多的是5角和1元,其他的幾乎很少接觸,所以他們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有難度,更不用說兌換人民幣和買賣物品的計算,他們掌握起來更困難。

  2、學具的缺乏使得學習成為紙上談兵:考慮種種因素,害怕讓學生帶人民幣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所以沒有讓孩子們帶學具,致使學習這部分知識成了紙上談兵,沒有實際操作,完全是靠想象完成,效果當然不理想。

  《認識人民幣》幼兒園教案 篇4

  教育目標:

  1、初步認識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面值。

  2、學習看錢幣上的數字,知道錢幣可以用來購買相應同等幣值的商品。

  3、有錢幣購買商品的愿望,體驗自主購物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與在超市做營業員的家長做好事先的購物安排。

  2、請家長為孩子準備不同幣值的人民幣10元。

  3、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方式導入課題,激發幼兒的興趣

  教師出示一些學習用品:小朋友你們用的這些東西是誰給你買?你們想不想自己學著到商店里去買呢?想自己去買,就必須認識錢,現在我們來一起認識錢。

  二、幼兒分類操作,區分硬幣和紙幣

  (1)請小朋友摸摸、捏捏、看看這些錢有什么不一樣?

  (2)幼兒操作回答,教師總結:圓圓的、硬硬的叫硬幣。長方形的,像紙一樣的叫紙幣。

  (3)請幼兒把紙幣和硬幣分開。

  三、認識錢幣的面值

  (1)觀察硬幣的不同

  請幼兒觀察1元、5角、……的硬幣,說說它們有什么不同?

  教師小結:這些硬幣的大小不一樣、顏色不一樣、圖案不一樣、數字不一樣。

  (2)認識硬幣的面值

  幼兒認識硬幣的面值,每個硬幣上都有一個數字,數字后面有個字。教師取一枚硬幣放在投影儀上,請幼兒觀察。這里有數字“1”,后面有一字“元”,這枚硬幣是1元,用同樣的方法認識其它面值硬幣。

  (3)認識紙幣的面值

  通過玩《紙幣找朋友》的游戲來認識紙幣的面值。

  玩游戲《看誰拿得對》:教師說出1元內的某種人民幣的名稱,幼兒迅速從學具盒中取出相應的硬幣和紙幣。

  四、玩購物游戲,學習基本的購物常識

  玩法:一名教師扮銀行工作人員,一名教師扮商店營業員,幼兒扮顧客,幼兒去銀行取錢(不超過1元),再去商店買物品,想好買什么。游戲可變換角色進行。可請能力強的幼兒扮演銀行工作人員和商店營業員。

  五、教師講評

  (1)請幼兒討論:你用多少錢買了什么東西?

  (2)買東西剩的錢該怎么辦?

  (3)教育幼兒要愛護人民幣,不要亂花錢。

  六、活動延伸

  1、教師帶幼兒到超市購物。

  2、家長為幼兒提供購買物品的機會,教育幼兒要愛護人民幣。

  《認識人民幣》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認識一些常用面值的人民幣,知道如何識別人民幣幣值的正確方法。

  2、了解人民幣的單位,知道元、角之間的大小。

  3、在購物游戲中,初步掌握用貨幣購物的基本常識,教育幼兒愛護人民幣,養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活動準備:

  課件、人民幣、籃子等。

  活動過程:

  (一)、認識人民幣

  1、直接引入:師——“請小朋友一起來看看大屏幕。”

  2、猜測(課件):

  A、“這是什么?”“對了,這就是錢。”

  B、“請小朋友仔細看看,這些錢一樣嗎?”(引導幼兒觀察。)(數字、顏色、圖案、紙張大小不一樣)“你們知道這些錢共同的名稱嗎?”(人民幣。)

  C、小結:人民幣又分紙幣與硬幣。

  3、讓幼兒了解錢的用途。

  師:你們知道錢是用來做什么的嗎?它對人們有什么用處?

  小結:人們通常用錢來買東西,比如我們穿的衣服、褲子,吃的菜等等;錢雖然不能代表一切但是生活中如果沒有錢,我們都難以生活下去。

  4、對幼兒進行養成教育。

  教育幼兒愛護人民幣,養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 認一認、說一說

  課件:你都認識哪些人民幣嗎?你認識的有哪些?看看說說這些人民幣的面值各是多少:1角、5角、1元、5元、10元等。

  (1)重點介紹角幣,識別角幣的單位。

  (課件)紙幣1元,你怎么知道它是1元?有幾個數字1?教師點擊課件,共同尋找人民幣1元上的數字。

  怎么知道它是1元而不是1角?從漢字、拼音的單位上都能告訴我們是1元,找出1元的人民幣,并小結:原來1元人民幣既有硬幣又有紙幣,他們都是1元面值的人民幣。

  看課件,找找還有哪些人民幣也有硬幣,隨機轉動。

  (2)互動游戲

  a、師取錢,幼兒說。

  b、老師說,幼兒取。

  (三)游戲“湊錢”

  老師交待活動要求——為災區小朋友買一批學習用品,可超市只有3、4、6、7、8、9元的物品,而人民幣只有1、2、5元。怎么辦?

  1、小結:學會湊錢

  2、幼兒游戲,老師指導。

  3、集體檢查湊出的錢是否不多不少剛好買你所需的學習用品,討論我們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湊出x元錢。

  活動反思:

  本節課來源于大班下期《領域》。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孩子已經開始接觸到人民幣,如收到壓歲錢,隨大人去超市購物等。有小部分的孩子已有親身購物的經歷,所以他們對人民幣也有一定的感性經驗,有探索的需求。而大班下學期幼兒對10以內數的分合有了一定的理解,這也為感受10元以內人民幣的數量關系作了知識方面的準備。在本次活動中,認識人民幣,知道面額的大小,了解元與角的關系,是個重點,而使用人民幣進行分解組合,有計劃合理消費是個難點,整個活動以“認識人民幣”——“識別人民幣面值大小”——“為災區小朋友購買學習用品”三個環節來貫穿,從而讓幼兒在富有情趣的活動中來獲得人民幣的粗淺知識,練習10元以內人民幣的分解組合,及養成方面的教育。

  在第一環節中,我使用了課件、實物等教具讓幼兒運用觀察、比較等方法來讓幼兒認識人民幣及其面值,知道它們的單位大小關系。在活動中發現幼兒能夠很好的掌握以元為單位的人民幣,而對元與角之間的大小關系不清楚,所以我請幼兒比較:數字相同、面值是否也相同。在觀察、比較的過程中知道其單位不同、數字不同面值也就不同。

  第二環節,根據幼兒的知識準備,我們設計了超市購物的游戲,讓幼兒來感受x元錢的不同組合形式。這里我們給幼兒準備了10元、5元、2元、1元面額的人民幣,在操作活動中,我們為幼兒提供的數字錢也是有講究的,10元只有1張,5元面額的有1張,2元面額的有1張,1元的'比較多,這樣做就是要促使幼兒在沒有X元面額的情況下動腦筋去嘗試別的組合形式。而且這里我向幼兒提出了要求,購物后幼兒之間要互相交流,這個要求的提出促使孩子一方面進行合作,另一方面也在進行著自我糾正,自我調節。在這個環節中,加入了收銀員教師的收錢環節,既對幼兒的操作進行了驗證,又使活動更加情節化、游戲化了。

  《認識人民幣》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認識10以內為計量的人民幣,能說出它們的單位名稱。

  2.知道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并有不同的面值。

  3.通過游戲"買文具",初步學習"錢幣"的換算。

  活動準備:

  學具:人手一份買文具的作業單。

  活動過程:

  一、認識人民幣。

  "小朋友這是什么,你們認識它嗎?"(錢、鈔票)"我們熟稱的錢,也可以稱為人民幣,它分為紙鈔和硬幣。""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通過觀察人民幣上的數字讓幼兒認識它們不同的面值)幼兒依次認識l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二、游戲"買文具"。

  "今天我們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請小朋友注意觀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

  (1)幼兒逛文具超市。

  (2)幼兒用完整地語句講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們要來買文具,大家看一看這些文具需要多少錢?"

  先引導幼兒觀察物品的價格.了解小數點前面數字和后面數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兒操作。

  三、小組活動。

  "今天老師為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張買文具的作業單,我們也來做一次小顧客,也來買文具。買的時候請小朋友看清楚文具的價格和人民幣的面值,然后用線把它們連起來。"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四、活動評價。

  《認識人民幣》幼兒園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幣的單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會在購物活動中進行簡單的人民幣的加、減計算。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主動與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識和動手操作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讓學生初步認識商品的價格,學習簡單的購物,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增加學習的興趣,接受愛護人民幣的教育。

  教學重點:

  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的面值及掌握人民幣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人民幣的換和取。

  教具準備:

  多媒體,1號信封(1元、1角、1分的紙幣和硬幣各一張),2號信封(5角、2分、5分的紙幣硬幣各一些)。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明確任務。

  1、 (媒體播放情境)談話:星期天,小芳和幾個同學去商店買學習用品,買學習用品要用到什么?(指名交流)

  2、 談話:買東西要用錢,我們國家的錢叫做人民幣,在我們國家

  買東西通常要用人民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人民幣。(板書:認識人民幣)

  二、 自主探索,掌握新知。

  1、 認識1元、1角、1分的人民幣。

  (1)談話:你認識下面的人民幣嗎?(媒體出示)請組長打開1號信封,取出里面的人民幣和小組里的同學一起認一認。(小組活動,師巡視了解情況。)

  (2)提問:這些人民幣的面值是多少?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指名交流)

  (3)談話:如果把這些人民幣分成幾類,你可以怎樣分?請小組同學一起分分看,想想有沒有不同的分法?(小組活動,師巡視了解分法。)

  (4)提問:如果把這些人民幣分成兩類,可以怎么分?為什么這樣分?(指名交流)

  (5)說明:按照人民幣的制作材料不同,可以將人民幣分成用紙做的紙幣和用金屬做的硬幣。

  (6)師問:如果分成三類,又可以怎樣分呢?為什么這樣分?(指名交流,師隨即板書:1元(壹圓)、1角(壹角)、1分(壹分))

  (7)說明:這種分法是按照人民幣的單位來分的,“元、角、分”就是人民幣的單位。(板書:在元、角、分下面加著重號。)請組長把這些1元、1角、1分的人民幣都放進盒子里。

  (8)談話:生活中你用1元錢買到過什么呢?(指名回答),用1角錢買到過什么呢?(指名回答)用1分錢能買到一小塊橡皮嗎?(指名回答)說明:在元、角、分這三個單位中元最大,分最小。

  2、認識人民幣單位間的進率。

  (1)(出示情境圖)談話:下面讓我們跟著小朋友們去文具柜臺前看看,你能看到哪些商品的價格呢?(指名交流)

  (2)(媒體播放:練習本1元錢,我付10角可以嗎?)提問:小明想買什么?(指名回答)他說什么?你們覺得可以嗎?請小組同學討論一下。(小組活動,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3)提問:用10角可以買到1元的練習本嗎?為什么呢?(指名交流,說明理由。)

  (4)談話:讓我們一起來見證一下。(媒體出示元角換算圖,生邊看邊一角一角地數。)問:1元=( )角(生齊答后板書:1元=(10)角)

  (5)談話:分是最小的人民幣單位,你知道1角等于幾分嗎?請你和小組里的同學討論一下。(小組交流,師巡視了解情況)

  (6)提問:1角等于幾分?(指名交流)大家同意嗎?(生答)談話:下面讓我們一分一分地數數看。(媒體出示分角換算圖)

  (7)揭示:1角等于幾分?(生齊答后板書:1角=(10)分)

  (8)(及時反饋)談話: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發現元、角、分雖然是不同的單位,但它們之間卻是有關系的,下面老師要考考你們記得牢不牢。(出示換算練習)

  3、認識5角、5分、2分的人民幣。

  (1)談話:為了使用方便,國家除了發行1元、1角、1分的人民幣外,還發行了其他面值的人民幣,請各小組的組長拿出2號信封,取

  出里面的人民幣,和小組成員一起認一認這些面值的人民幣。(小組活動、師巡視了解)

  (2)談話:我們請一位同學來認認看,其他同學看看他說得對不對。(媒體出示這些面值的人民幣,指名交流。)提問: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請組長把這些人民幣也放進盒子里。

  4、教學“試一試”,加深對人民幣單位進率的認識。

  (1)(出示“試一試”第1題)談話:老師想知道 1張1元的人民幣,可以換幾張5角的人民幣?請每個小組討論一下,商量好后,再請組長在盒子里拿出5角的人民幣舉起來。

  (2)交流:你們拿了幾張5角?(指名交流,媒體演示。)為什么可以這樣拿?其他組也是這樣認為的嗎?(學生回答后,揭示答案。)

  (3)(出示“試一試”第2題)談話:幾枚5分的人民幣可以換成1枚1角的人民幣?請每個小組討論一下,商量好后,再請組長在盒子里拿出5分的人民幣舉起來。

  (4)交流:你們拿了幾枚5分?(指名交流,媒體演示。)為什么可以這樣拿?其他組也是這樣認為的嗎?(學生回答后,揭示答案。)

  三、 組織練習,深化認知。

  談話:讓我們帶著今天學到的知識去解決一些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數學問題。

  1、 想想做做第1題

  (1)(媒體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提問:這些商品的價格分別是多少?

  (2)提問:這張人民幣的面值是多少?正好可以買到什么物品?(指名交流并連線)

  (3)每張人民幣上都有我們國家的國徽,象征著國家的尊嚴,所以我們不能在人民幣上亂涂亂畫,隨便揉搓,要愛護人民幣。

  2、 想想做做第2題

  (1)(媒體出示第1小題)提問:這張圖什么意思?一共有幾角?為什么?(指名交流)

  (2)(媒體出示第2小題)提問:這張圖又是什么意思呢?一共是幾元幾角?為什么?(指名交流)

  3、 想想做做第4題

  (1)(媒體出示想想做做第3題)提問:圖上這些商品的價格分別是多少?(指名交流)

  (2)問:哪兩樣商品的價錢合起來是1元?為什么?(指名交流)

  (3)問:還可以買哪兩樣商品?(指名交流)

  4、 想想做做第3題

  (1)談話:小明要給外地的哥哥寫信,來到郵局,告訴叔叔(買1元2角郵票。)媒體出示問題:可以怎樣付1元2角?

  (2)談話:小組討論拿出1元2角可以怎么拿?比比哪個組的拿法多。(小組活動后交流拿法并板書。)

  6、拓展練習

  談話:

  不同時期,不同版本的人民幣圖案和顏色都有所不同,下面讓我們找準人民幣上的關鍵地方,認一認這些人民幣的面值,比比誰的大

  《認識人民幣》幼兒園教案 篇8

  大班數學:

  認識人民幣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人民幣及1元和5元的面值。

  2、初步嘗試有計劃地使用人民幣,了解人民幣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

  活動準備:

  課件、記錄表、人民幣、錢包、布置好小超市(文具若干)。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再過幾個月你們就要上小學了,小學生要用到很多的學習用品,今天我們去逛逛文具店買一些學習用品,好嗎?

  2、認識人民幣。

  (1)買學習用品要用什么?我們國家使用的錢(鈔票)有一個好聽的名字,你們知道叫什么嗎?

  (2)課件(出示所有的人民幣)。

  師:看,這是什么呀?“請你們仔細看看,這些人民幣一樣嗎?”(數字、顏色、圖案、紙張大小不一樣)

  你認識哪張人民幣?它的面值是多少?

  小結:人民幣有兩種,長方形、像紙張一樣的人民幣叫紙幣;圓圓的、硬硬的、金屬材料做成的叫硬幣。

  (3)師:今天我們要用幾元人民幣去買學習用品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數字7)

  3、取錢。

  (1)師:在你們的桌上有一只籃子,里面有很多的人民幣,現在請你們從籃子里取7元人民幣。

  (2)幼兒操作。

  (3)集中交流。

  師:你取了幾元人民幣?是怎么取的?誰也用了這種方法?

  小結:原來7元人民幣有兩種取法:一種是一張5元的紙幣,兩張1元的硬幣,還有一種方法是7張1元的硬幣。

  (4)師:請小朋友每人拿一個錢包,把7元人民幣放到錢包里。(幼兒把7元錢放到錢包里)

  4、制作計劃表。

  師:小朋友們已經把錢準備好了,那么你們準備到文具店里買些什么學習用品呢?

  (1)出示課件:我們先來看看文具店里有些什么學習用品?這些學習用品的價格又是多少?

  (2)師:原來文具店里有這么多的學習用品,它們的價格也是不一樣的,我們每個小朋友有幾元人民幣呀?該買些什么呢?我們先來計劃一下吧!

  (3)(出示計劃表)教師介紹計劃表。

  師:你們看,老師為你們設計了一張計劃表,這上面是文具店的學習用品,你們要打算好要買的學習用品的價錢正好是7元,然后把它們圈起來,把幾種要買的學習用品的價錢用算式的形式寫下來。

  (4)教師示范操作。

  (5)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6)集體交流:小朋友們都做好了計劃表,現在誰愿意和大家交流你的計劃表。

  (7)自由交流:其他的小朋友呢?你們想不想交流一下?現在就請你們和邊上的朋友看一看,說一說。

  5、購物。

  (1)師:現在我們都做好了購物計劃,接下來就請你們每人帶7元人民幣按計劃買學習用品吧!(幼兒按計劃購物)

  (2)師:你們都按照計劃挑選好需要的東西嗎?現在我們一起去收銀臺付錢吧!

  (3)小結:你們買到了這么多的學習用品,開心嗎?小朋友們真棒,都是用7元人民幣,買到這么多不同的學習用品。

  6、了解人民幣的用途。

  (1)師:那你們知道人民幣除了可以購買學習用品外,還有什么用呢?

  (2)多媒體:我們一起來看看人民幣還有什么用?

  (3)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用的、吃的、玩的、穿的很多地方都要用到人民幣,錢雖然不能代表一切,但是生活中如果沒有錢,我們都難以生活下去。爸爸媽媽平時要辛勤地工作,努力賺錢,所以小朋友要怎樣?對,要節約用錢,養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今天,我們一起去文具店用人民幣購買了學習用品,以后我們還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用人民幣做其他的事情,好嗎?

  《認識人民幣》幼兒園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在實際生活中,孩子們對于錢幣的知識并不陌生,他們經常和自己的爸爸媽媽去超市買東西,看到大人使用人民幣,對于人民幣的外觀、面值等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但談到真正的錢幣交易,對于大班孩子來說,還不是很了解,因為他們缺乏社會經驗,單獨出去買東西的機會幾乎沒有,他們對人民幣只是初步的認識,所以我以孩子們喜歡的動畫片“光頭強”為主線,設計了此次活動。

  活動目標

  1、認識人民幣的面值。

  2、運用1元、5元、10元的人民幣進行買賣游戲,探究交易游戲的方法。

  重點難點

  能夠運用1元、5元、10元不同面值的人民幣進行買賣游戲,探究交易游戲的方法。

  活動準備

  PPT、不同面值的人民幣、盤子、紅包、區角活動布置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今天老師有一個故事要和小朋友們來分享!仔細聽!在一個酷熱的晴天里,光頭強帶著鋸子去深山砍樹,他砍得正起勁兒時,被去深山避暑的熊大發現了:“光頭強,又在砍樹,快給我住手”!嚇得光頭強一哆嗦,扔掉鋸子拔腿就跑。這可怎么辦呢?鋸子丟了,工資又沒發,沒錢買鋸子愁死光頭強了。正當這時,嗖的一股風吹過來,哇!這么多張錢,可是光頭強不認識錢,你們認識嗎?

  二、認識人民幣

  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逐一出示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面值的人民幣)

  (1)這是幾元錢,誰認識,來告訴他(1元)

  (2)這張呢?哦!(5元)

  (3)我們看還有哪張錢小朋友都認識?(10元)

  (4)來,我們看下一張吧!(我豎一下大拇指)

  (5)最后,這張小朋友都認識吧!(對!100元)小結:小朋友剛才認識的這些錢,它們還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人民幣。人民幣分為紙幣和硬幣:圓圓的,硬硬的,用金屬做的叫硬幣;硬幣可以干什么?(坐搖搖車)對,在我們這里硬幣可以坐搖搖車,但是在大城市里硬幣和紙幣一樣,都可以買東西。長方形的,用紙做的叫紙幣,我們平時買東西大多用的是紙幣。

  三、探索方法:

  今天光頭強,也需要用紙幣去買一把新的鋸子,這把鋸子多少錢呢?我們去超市看看。(出示玩具鋸子)哦!它的標價是十元。光頭強今天拿來了1元、5元、10元的錢,你們想想看,他用哪些錢可以買到這把鋸子呢?不著急,老師把這些錢帶來了,每個小朋友都來試著付一下錢。(孩子操作,老師巡回指導)好了,現在把你們整理好的錢,放在桌子上,面向老師坐。(1)誰想上來幫光頭強付錢?(一張10元)(2)還有誰想上來?(兩張5元)(3)你來說說你的方法吧!(一張5元、五張1元)(4)還有不一樣的付錢方法嗎?(十張1元)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幾位小朋友是怎樣付錢的?

  10(一張10元)5+5(兩張5元)5+1+1+1+1+1(一張5元,五張1元)

  1+1+1+1+1+1+1+1+1+1(十張1元)小結:小朋友太厲害了,幫光頭強用了四種付款方法,買到了這把鋸子。光頭強完成了李老板交給他的任務,得到了獎金,他很感謝小朋友,給我們準備了紅包,讓我們去購物。四、購物游戲

  (搶紅包:哇!小朋友看,這是光頭強給小朋友準備的紅包,現在我數一二三,一起來搶紅包吧!搶到紅包后先看清楚紅包里面的錢數,再選取自己想購買的商品)

  小朋友都搶到紅包了嗎?待會兒我們帶著紅包要去書店、玩具店、燒烤店購物了,但是在購物之前,必須要遵守以下游戲規則:

  (1)去書店的小朋友,當你買到書后,坐到這邊的桌子旁,輕輕地翻閱圖書,不能撕毀,保持安靜。

  (2)去燒烤店的小朋友選好烤串付完錢后坐到后面的餐桌旁,耐心等待,品嘗烤串時小心竹簽。

  (3)去玩具店的小朋友注意了,你們再選取玩具時不能擁擠,排著隊去付錢,買到玩具后到后面的地上玩會兒聽明白了嗎?

  (4)誰來當收銀員?老師交給你們一個重要的任務是給付對錢的小朋友貼一個貼紙,還要正確的收錢、找錢。五、結束活動好了,今天的購物游戲就到這里吧!物歸原主,哪里取的東西放回哪里?請你們坐回座位,我來看看大多數小朋友付對了錢,得到了小貼紙。(對沒得到貼紙的小朋友進行提問)你來說說,你剛才要買什么東西,你用了多少錢買的?結束語:小朋友,今天的購物愉快嗎?雖然我們得到了光頭強的紅包,但是以后也要勸勸他不要亂砍樹,要愛護樹木,保護環境!

  活動反思

  通過孩子們自己的實踐操作,初步學會了10元以內人民幣的幾種不同的付款方法,整個活動中孩子們的參與度很高,為了讓孩子有更多的真實感,更生活化,利用了我們的區角游戲,使用了真實的人民幣,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游戲過程中,體驗錢幣購物的樂趣。

【《認識人民幣》幼兒園教案(精選9篇)】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認識水果教案4篇04-11

幼兒園公開課認識特種車教案04-14

幼兒園認識拼音課件02-06

認識漢語高二教案設計09-22

高一語文《認識自我》單元教案09-12

幼兒園游戲教案(精選15篇)04-08

幼兒園中班教案(精選15篇)04-09

認識漢語人教版高二選修教案設計09-21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精選15篇04-08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匯編九篇04-08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国产精品精品自 | 色色资源中文字幕 | 中文天堂最新中文字幕版 | 在线视频二区亚洲精品 | 日鲁夜鲁亚洲鲁鲁在线 |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