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望著月亮吃大餅》幼兒園教案

時間:2021-08-22 16:07:08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望著月亮吃大餅》幼兒園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望著月亮吃大餅》幼兒園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望著月亮吃大餅》幼兒園教案

《望著月亮吃大餅》幼兒園教案1

  活動目標:

  1、萌發對月相變化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欣賞故事,能通過談話、觀看圖片了解月亮形狀變化的過程。

  3、通過了解故事內容,知道“半個月”的時間概念。

  活動準備:

  1、兔媽媽、小兔子頭飾各1個。

  2、紙制大餅1塊,單月日歷1張。

  3、畫有月亮變化的圖案1套。

  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引發幼兒興趣。

  (1)教師出示小兔子頭飾,引導幼兒與兔媽媽、小兔子相互問好。

  (2)教師:兔公公家蓋房子,兔媽媽要去幫忙,小兔子只能在家等媽媽,它會怎么等媽媽呢?(鼓勵幼兒很據自己的想法大膽講述)

  2、 教師講述故事,幼兒欣賞,初步了解“半個月”的時間概念。

  (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并提問:兔媽媽要多久才會回家呢?你們知道半個月是多久嗎?

  (2)教師出示日歷,引導幼兒數日歷,了解半個月時間有多長。

  (3)教師提問:除了用數數的辦法,兔媽媽還告訴小兔一個什么好辦法呢?

  3、教師再次講述故事,幼兒進一步欣賞、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借助教具“大餅”,邊演示邊講述故事,幼兒認真欣賞。

  (2)提問:兔媽媽走后頭幾天,小兔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樣子的?它是怎么吃大餅的呢?(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出示相應的月亮圖片)

  (3)教師提問:七八天過去了,月亮變成了什么樣子?小兔把圓圓的大餅吃掉了多少?(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出示相應的月亮圖片)

  (4)提問:又有幾天過去了,天空的月亮只剩下了什么?小兔手中的餅也變成了什么?(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出示相應的月亮圖片)

  (5)教師提問:最后一天晚上發生了什么事?小兔做了什么?結果怎樣?

  4、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月亮變化的圖片,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1)幼兒觀察月亮變化的圖片,引導幼兒根據所出示的月相圖片順序進行講述。

  (2)教師小結半個月時間里月亮變化的過程。

  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幼兒觀察每晚的月亮,并將自己看見的月亮形狀畫下來。

《望著月亮吃大餅》幼兒園教案2

  【活動目標】

  1、了解故事內容和情節,并能用較連貫的語言進行講述。

  2、運用掛圖和課件,初步理解并形成“半個月”的時間概念。

  3、萌發對月相變化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感受半個月里月亮形狀變化的過程。

  【活動準備】

  1、兔媽媽和小兔玩偶、課件、單月的日歷一張。

  2、律動《月亮婆婆喜歡我》

  3、《望著月亮吃大餅》故事掛圖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小朋友,今天我們班來了兩位小客人,是誰呀?”(出示玩偶)“打個招呼吧!”“兔公公家蓋房子,兔媽媽要去幫忙,小兔只能在家里等媽媽,它會怎么等媽媽呢?”(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想法大膽講述)“平時,你的媽媽不在家,你會怎樣等媽媽呢?”

  2、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幼兒欣賞,初步了解半個月的時間概念。

  “小兔子怎樣等媽媽呢?請聽故事《望著月亮吃大餅》。”

  教師:“兔媽媽要多長時間才回來呢?你們知道半個月時間有多長呢?”(教師出示日歷:我們一起來數一數日歷,就知道半個月有多長了)除了用數日歷的方法,兔媽媽還告訴小兔一個什么好辦法呢?

  3、出示掛圖,進一步欣賞、理解故事內容。

  “好,我們一起來聽聽兔媽媽的好辦法吧!”(播放錄音,再次欣賞故事)

  提問:

  (1)兔媽媽走后頭幾天,小兔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樣的?(演示掛圖中的月亮變化)

  (2)七八天過去了,月亮變成了什么樣?小兔把圓圓的大餅吃掉了多少?

  (3)又有幾天過去了,天空中的月亮只剩下了什么?小兔的餅也變成了什么?

  (4)最后一天晚上發生了什么事?小兔做了什么?結果怎樣?

  (5)小兔是照著誰的樣子等回了媽媽呢?原來圓圓的月亮會變呢!

  4、播放課件,引導幼兒進行講述。

  “好,我們看著大屏幕,一起講講這個好聽的故事,好嗎?”

  5、律動《月亮婆婆喜歡我》結束活動。

  “小朋友,月亮不僅會變樣子,它還會和我們做唱歌做游戲呢!”(教師彈琴,幼兒做律動)

  【分析與反思】

  本活動是以語言活動為主要領域,滲透了科學、藝術等領域內容的活動。對照《綱要》,課后反思自己的教學,簡單總結如下:

  1、目標定位恰當

  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比較恰當,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及認知特點.如:導入部分,利用手偶兔媽媽和小兔的生動形象來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教師聲情并茂的完整講述故事時,孩子們的專心致志、鴉雀無聲。

  本節活動的亮點就是充分利用操作月亮變化的圖片,讓幼兒形象直觀的了解半個月中月亮的變化過程,使抽象的知識變得簡單、易于理解和接受。通過多種形式3——4遍的講述故事,讓幼兒在傾聽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能用較連貫的語言進行講述。最后的音樂游戲,使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自然的接受本次活動,孩子們都比較喜歡。

  2、注重幼兒傾聽習慣的培養

  完整欣賞部分,通過教師聲情并茂的完整講故事,再進行簡單的提問,引導幼兒回憶故事的主要內容。在這個環節中,注重了幼兒傾聽習慣的培養。當老師講故事時,孩子們都特別的安靜,專心致志的傾聽故事的每一個環節,這對于故事內容的理解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3、重、難點把握準確

  本節活動的重點和難點在于幼兒對月相變化現象的理解,活動中通過老師操作月亮變化的圖片,使幼兒更加形象直觀的了解半個月中月亮的變化過程,使抽象的知識變得簡單,孩子們能輕松地說出故事情節,較容易的理解月相的變化特點。

  比如老師提問:兔媽媽走后頭幾天,小兔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樣的?(老師演示掛圖中的月亮變化)孩子們興奮地說:“月亮缺了一些”。“七八天過去了,月亮變成了什么樣?“變成了半圓。” “小兔把圓圓的大餅吃掉了多少?” “吃掉了一半……”

  4、教育理念的滲透

  首先創設一個比較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抓住孩子們都比較喜歡聽故事的心理,充分地讓每一個孩子發言,讓他們想說、敢說,并在老師的正確引導下,發展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5、本節活動還有一些不足,比如可以增加逐頁的月亮變化圖片,(可折成手風琴式的)隨著故事的內容逐頁展開,讓孩子們在故事的基礎上更加深入的理解月相變化過程,效果會更好。

《望著月亮吃大餅》幼兒園教案3

  活動目標

  1、了解故事內容和情節,并能用較連貫的語言進行講述。

  2、運用掛圖和課件,初步理解并形成“半個月”的時間概念。

  3、萌發對月相變化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感受半個月里月亮形狀變化的過程。

  4、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5、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兔媽媽和小兔玩偶、課件、單月的日歷一張。

  2、律動《月亮婆婆喜歡我》

  3、《望著月亮吃大餅》故事掛圖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小朋友,今天我們班來了兩位小客人,是誰呀?”(出示玩偶)“打個招呼吧!”“兔公公家蓋房子,兔媽媽要去幫忙,小兔只能在家里等媽媽,它會怎么等媽媽呢?”(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想法大膽講述)“平時,你的媽媽不在家,你會怎樣等媽媽呢?”

  2、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幼兒欣賞,初步了解半個月的時間概念。

  “小兔子怎樣等媽媽呢?請聽故事《望著月亮吃大餅》。”

  教師:“兔媽媽要多長時間才回來呢?你們知道半個月時間有多長呢?”(教師出示日歷:我們一起來數一數日歷,就知道半個月有多長了)除了用數日歷的方法,兔媽媽還告訴小兔一個什么好辦法呢?

  3、出示掛圖,進一步欣賞、理解故事內容。

  “好,我們一起來聽聽兔媽媽的好辦法吧!”(播放錄音,再次欣賞故事)

  提問:(1)兔媽媽走后頭幾天,小兔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樣的?(演示掛圖中的月亮變化)

  (2)七八天過去了,月亮變成了什么樣?小兔把圓圓的大餅吃掉了多少?

  (3)又有幾天過去了,天空中的月亮只剩下了什么?小兔的餅也變成了什么?

  (4)最后一天晚上發生了什么事?小兔做了什么?結果怎樣?

  (5)小兔是照著誰的樣子等回了媽媽呢?原來圓圓的月亮會變呢!

  4、播放課件,引導幼兒進行講述。

  “好,我們看著大屏幕,一起講講這個好聽的故事,好嗎?”

  5、律動《月亮婆婆喜歡我》結束活動。

  “小朋友,月亮不僅會變樣子,它還會和我們做唱歌做游戲呢!”(教師彈琴,幼兒做律動)

  活動反思

  《望著月亮吃大餅》是一個童話故事欣賞。一開始利用頭飾兔媽媽和小兔來導入故事情節,從而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并讓幼兒跟兔媽媽和小兔打招呼問好。在我第一次完整地講述故事時,孩子們聽的很認真,當我故事講完開始提問:半個月到底是多久的時候,小朋友的回答千奇百怪,都迫不及待的說出自己的答案。最后我用數一數和故事中兔媽媽教給小兔觀察月亮變化的方法告訴小朋友半個月到底是多久。這節課的難點就是在于幼兒對月相變化的理解,在活動中準備了月亮變化的圖片,幼兒可以更加直觀的了解半個月中月亮變化的過程,孩子們也可以輕松的說出故事情節,比如老師提問:兔媽媽走后剛開始幾天,小兔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樣的?孩子們積極地說:“月亮缺了一些”。老師問:“小兔把月餅吃成什么樣?”孩子們說:“吃掉了一點點”。老師問:“七八天過去了,月亮變成了什么樣”?孩子們說:“變成了半圓”。老師問:“小兔把大餅吃成了什么樣”?孩子們說“吃掉了一半”。在教學過程中,我通過演示和提問的方式把一些比較抽象的知識變得簡單了,這樣幼兒既理解了故事內容,也明白了月相變化的過程,同時培養和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不足:

  1、教師在講述月象的原因時,語言可更簡潔。

  2、在活動中應發揮幼兒主體,讓他們多說,用語言來表述自己的想法。

【《望著月亮吃大餅》幼兒園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繪本活動:誰咬了我的大餅03-11

月亮12-31

蘇教版一下《月亮和云彩》教案設計04-10

人教版語文上冊《月亮上的足跡》教案設計12-04

幼兒園新年教案03-17

吃西餐作文03-07

我望著萬家燈火高一作文3篇09-04

小學二年級語文月亮灣教案11-07

走月亮三年級語文教案10-05

四年級上冊語文《走月亮》教案04-17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特黄录像免费播放中文 | 中文1区1区产品乱码免费 | 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 亚洲日韩国产另类 | 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熟女91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吉泽明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