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主題教學活動
大班主題教學活動1
活動目的:
通過活動讓幼兒掌握花的基本特征,能用各種不同的材料,運用剪、折、撕、貼等各種技能制作各種不同的花。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與創造力。
材料準備:
及時貼皺紋紙塑料袋包裝紙廣告紙、紙碟紙杯果凍盒雙面膠、糨糊等。
活動過程:
1、出示各種不同的材料,讓幼兒動腦想想你怎樣把這些材料變成漂亮的花?
2、教師根據幼兒的想法制作一些范例,激發幼兒想象、制作的興趣。
3、教師提一些制作的要求。
4、請幼兒分組制作各種不同的花。
5、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出來,讓大家一起互相欣賞
6、延伸活動:將更多材料投放在美工區,讓幼兒用區角活動的時間進行制作。
大班主題教學活動2
活動目的:
2、讓幼兒在自由觀察、探索的基礎上,初步掌握二次分類的方法。
3、提高幼兒分類統計的能力,鞏固認識橢圓形。
活動準備:
二次分類表、水彩筆、大統計表、圖形若干、記號筆
活動過程:
1、花姐姐給小朋友送禮物來了,快去看看,是什么禮物?
2、提問:花姐姐送給我們什么禮物?有哪些形狀的圖形?小卡片是做什么用的?你會用嗎?
3、啟發幼兒根據大分類圖,講述分類的方法。
4、組織幼兒進行第一次的分類:按照形狀特征進行分類。
5、交流:你是怎么分的?為什么要這樣分?
6、剛才小朋友幫圖形寶寶找到了自己的家,真能干,可是,卡片上還有一些小小的房子,該給誰住?為什么?
7、幼兒觀察探索,并大膽說出自己的發現。
8、組織幼兒進行二次分類:在第一次分類的基礎上,按照同種圖形的不同顏色再次分類。
9、請個別幼兒示范自己的操作方法,集體講評。
10、讓幼兒根據自己的分類思路,在卡片上為住在小房子的圖形寶寶的家做標記。
反思與調整:
二次分類對本班幼兒還屬較難,同時操作的材料較單一,孩子的興趣不強從而影響了操作的常規,教師示范用的教具比例也不恰當,本活動還需在區角的小組教學中繼續完善。
大班主題教學活動3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教會幼兒正確的種植方法,學會種植的.基本步驟。
2、培養幼兒愛護花草樹木的情感,提高關愛意識。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事先和幼兒討論關于種植所需的材料。
2、水、泥土、種植步驟圖示、投影儀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入:昨天,小朋友回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收集了許多種植需要的工具,
2、教師簡單介紹幾種工具。
3、啟發提問:怎樣使用這些工具幫種子寶寶安家?
4、幼兒討論后教師小結。
5、配合圖示說明,讓幼兒了解種植步驟。
6、組織幼兒種植。
7、教師巡視指導,針對個別花種的特異性進行種植要領的提示。
8、幼兒相互交流種植心得,擺放好自己的盆栽,
9、教師小結。
大班主題教學活動4
活動目的:
讓幼兒能夠運用簡單的線條畫出各種美麗的花,體現出花的側面、正面的外形特征。并運用這些美麗的花來裝飾美麗的花布。培養幼兒的觀察力。
材料準備:
白色顏料,未裝飾好的花布排筆投影儀
活動過程:
1、讓幼兒通過投影儀欣賞各種不同正面、側面的花,觀察它們的形狀、顏色等。
2、師幼一起討論如何表現各種不同形態的花。
3、教師根據投影儀上的"花"示范畫幾種不同形態的花。
4、教師交代畫顏料畫的要求。
5、幼兒繪畫,教師指導。
大班主題教學活動5
活動目的:
通過觀察、談話讓幼兒說說花的秘密,從而認識花的顏色、形狀、花香等。
材料準備:
幼兒自帶的各種花記錄本。
活動過程:
1、讓幼兒到小花園以及各班自然角觀察各種花。
2、請幼兒說說你看到了哪些花?你還知道哪些花?你發現了什么?它們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
3、通過投影儀讓幼兒認識更多的花。
4、請孩子們說說你還想知道花的哪些秘密?教師將幼兒的問題記錄下來。
5、請幼兒帶者問題回家和家人一起尋找答案,再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大班主題教學活動6
活動目的:
1、通過觀察,讓幼兒了解幾種花卉的種子外型特征。
2、了解種植的基本步驟,知道春天是播種的季節,激發幼兒參與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讓幼兒在雙休日和父母親一同收集各種花卉的種子。
2、投影儀、種子盒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事先準備好的種子,讓幼兒自由參觀。
2、討論:你看到了什么形狀的種子?它是什么顏色的?你認識它嗎?
3、啟發幼兒根據自己的知識經驗進行介紹,教師配合投影儀進行補充講解。
4、討論:怎樣讓種子寶寶開出美麗的花朵?需要哪些東西的幫助?
5、引導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激發其探索種植活動的興趣。
6、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進行簡單的記錄。
7、和幼兒共同商討種植材料的收集方法,培養幼兒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延伸:放學后,請家長配合收集所需要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