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小班科學公開課教案《白蘿卜和胡蘿卜》含反思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科學公開課教案《白蘿卜和胡蘿卜》含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小班科學公開課教案《白蘿卜和胡蘿卜》含反思 1
設計意圖:
我們都知道,蘿卜是幼兒比較熟悉的蔬菜之一,在秋天這個豐收的季節,蘿卜在農村菜場等地隨處可見,且取材方便。它的品種非常豐富,有白蘿卜、胡蘿卜、卞蘿卜等,其中大小不同、顏色不同、形狀不同;它營養豐富,吃法繁多,可煮湯、可涼拌、可紅燒、可腌著吃,有的還可生吃呢!然而幼兒雖然知道蘿卜,但對蘿卜的種類、用途、營養價值等還不太了解,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現幼兒不愛吃蘿卜的現象。因此,我認為:此活動有一定的季節性、必要性,就如《綱要》中所說的:“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在話題《秋天的果實》中我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生成了此活動,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了解蘿卜的外形,形成對蘿卜正確的認識,加深對蘿卜的特征、用途等的理解,激發幼兒愛蘿卜的情感。
活動目標:
1、觀察白蘿卜、胡蘿卜,學會從顏色、外形、味道等方面進行相對應的比較,找出其不同點。
2、知道蘿卜有營養,喜歡吃蘿卜。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感知蘿卜的特征、用途。通過探索發現、品嘗蘿卜,使活動得到深化。
活動難點:講述蘿卜的不同特征,并通過集體小結、整理兩種蘿卜的特征。
活動準備:
1、白蘿卜、胡蘿卜若干(數量超過幼兒的人數),切成小塊的兩盤蘿卜及牙簽。
2、小兔子頭飾與幼兒人數相等。
3、課前請家長配合有意識地讓幼兒認識一些蘿卜食品并品嘗。
活動過程:
1、以游戲的形式和口吻進入主題。
(1)教師帶幼兒來到活動場地,手指蘿卜筐:“寶寶們,看那里有什么呀?”幼兒集體邊看邊一起回答:“有蘿卜。”教師:“那現在媽媽請寶寶每人去拔一個蘿卜。”
(2)教師帶動幼兒跳著去拔蘿卜,拔好后按一白蘿卜一胡蘿卜相隔坐好座位。
(評析:“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活動一開始我就利用幼兒熟悉的小兔形象,為幼兒創設了“小兔拔蘿卜”的語言情境和物質(蘿卜)情境,引發幼兒觀察蘿卜的興趣,從形式上,內容實質上深深吸引孩子。)
2、比較兩種蘿卜的異同。
(1)認識名稱:寶寶,告訴媽媽你拔到的是什么蘿卜?(引導幼兒先從名稱上分清兩種蘿卜)
(2)比較兩種蘿卜:
比較顏色:看一看,它們的顏色一樣嗎?它們分別是什么顏色的?(引導幼兒分別觀察自己與同伴的蘿卜,學習詞語:桔黃)
比較形狀:看看寶寶手里的蘿卜是什么樣的?和好朋友手里的蘿卜一樣嗎?(引導幼兒說出蘿卜有大有小、有的長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細)摸摸蘿卜的皮有什么感覺?(學習詞語:光滑)
比較味道:你知道蘿卜有什么用?(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自由地講述。)今天媽媽給寶寶們準備了生的白蘿卜和胡蘿卜,請寶寶們去嘗嘗看是什么味道的?(幼兒自由品嘗并及時地講述自己吃到的白蘿卜、胡蘿卜分別是什么味道的)
(評析:根據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運用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在第二環節我就安排了孩子自由探索。讓幼兒人手一個蘿卜,引導幼兒用眼睛看、用手摸、用嘴巴嘗。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是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幼兒通過比比、摸摸、說說各自看到的蘿卜的特征。)
3、老師和幼兒一起小結。
(1)白蘿卜里外都是白的,圓圓的或長圓的,皮很光滑,吃起來甜甜的;胡蘿卜里外都是桔黃色的,長長的有點尖,皮不光滑,吃起來有點藥味,也有甜味。蘿卜很有營養,小朋友應該多吃。
(2)寶寶們,拿起我們拔到的蘿卜到食堂看阿姨怎么用蘿卜做成好吃的菜。(幼兒帶著蘿卜和老師一起離開活動室去食堂)
(評析:在活動中孩子獲得經驗是零碎的,那怎樣進行加工整理呢?為此,在自由探索后我就通過引導與幼兒一同小結的方式,對幼兒獲取蘿卜的經驗進行整理。同時,引導幼兒品嘗蘿卜,大家吃吃講講,在興奮的狀態之中,幼兒也逐步意識到多吃蘿卜(蔬菜)營養好的道理,從而自覺地做到不挑食,讓身體吸收更多營養,使身體長得更捧,目標2就自然完成了。)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效果非常好。幼兒在能看、能摸、能聞、能嘗的親身體驗中達成了活動目標,活動中幼兒興趣性高、自主性強,特別是讓幼兒與同伴比較兩種蘿卜的異同,每個幼兒都能積極主動地把兩種蘿卜擺放在一起,邊看邊大膽地表述自己的見解,但是在“蘿卜有什么用”的環節當中,多數幼兒只說了蘿卜“能做湯吃”,說明幼兒課前知識經驗還不夠豐富、我與家長的聯系還不夠充分、到位,沒有讓家長真正地參與到我們的活動當中。由此,我深深地領悟到:家長工作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幼兒園小班科學公開課教案《白蘿卜和胡蘿卜》含反思 2
一、教學目標
認識白蘿卜和胡蘿卜,了解它們的外形特征。
學習比較白蘿卜和胡蘿卜的異同。
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探索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白蘿卜和胡蘿卜的外形特征。
難點:比較白蘿卜和胡蘿卜的異同。
三、教學方法
觀察法:通過觀察白蘿卜和胡蘿卜的實物,讓幼兒直觀地了解它們的外形特征。
比較法:通過比較白蘿卜和胡蘿卜的異同,培養幼兒的分析比較能力。
游戲法:通過游戲活動,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
四、教學準備
白蘿卜和胡蘿卜的實物若干。
白蘿卜和胡蘿卜的圖片若干。
一個籃子。
五、教學過程
導入部分
(1)教師展示白蘿卜和胡蘿卜的.實物,引起幼兒的興趣。
(2)提問幼兒:“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
認識白蘿卜和胡蘿卜
(1)教師分別展示白蘿卜和胡蘿卜的實物,讓幼兒觀察它們的外形特征。
(2)引導幼兒比較白蘿卜和胡蘿卜的顏色、形狀、大小等方面的異同。
(3)教師總結白蘿卜和胡蘿卜的特點,讓幼兒更加深入地了解它們。
游戲活動
(1)教師將白蘿卜和胡蘿卜的圖片放在籃子里,讓幼兒蒙上眼睛,從籃子里摸出白蘿卜和胡蘿卜。
(2)教師引導幼兒說出摸到的是白蘿卜還是胡蘿卜,并比較它們的異同。
總結部分
(1)教師和幼兒一起回顧本節課的內容,總結白蘿卜和胡蘿卜的特點。
(2)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周圍的事物,發現更多的不同。
六、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我通過觀察法、比較法和游戲法等多種教學方法,讓幼兒充分認識了白蘿卜和胡蘿卜的外形特征,并比較了它們的異同。在游戲活動中,幼兒積極參與,課堂氛圍活躍。然而,在教學中我也發現了一些不足之處,比如在引導幼兒比較白蘿卜和胡蘿卜的異同時,我可以更加深入地引導他們從更多方面進行比較,而不僅僅局限于顏色、形狀、大小等方面。此外,在教學時間的把握上,我也可以更加合理地安排,以確保每個環節都能夠充分展開。
幼兒園小班科學公開課教案《白蘿卜和胡蘿卜》含反思 3
一、教學目標
觀察白蘿卜和胡蘿卜,了解它們的外形特征。
運用多種感官,探索白蘿卜和胡蘿卜的異同。
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觀察白蘿卜和胡蘿卜的外形特征。
難點:運用多種感官探索白蘿卜和胡蘿卜的異同。
三、教學方法
觀察法:引導幼兒觀察白蘿卜和胡蘿卜的外形、顏色等特征。
操作法:讓幼兒通過觸摸、聞味等方式,親身體驗白蘿卜和胡蘿卜的不同。
討論法:組織幼兒討論白蘿卜和胡蘿卜的異同,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四、教學準備
白蘿卜和胡蘿卜若干。
切好的白蘿卜和胡蘿卜片。
放大鏡、小碗、牙簽等。
五、教學過程
導入部分
(1)教師用謎語引出白蘿卜和胡蘿卜,激發幼兒的'興趣。
(2)展示白蘿卜和胡蘿卜的實物,讓幼兒觀察。
認識白蘿卜和胡蘿卜
(1)引導幼兒觀察白蘿卜和胡蘿卜的顏色、形狀、大小等外部特征。
(2)讓幼兒用手觸摸白蘿卜和胡蘿卜,感受它們的表面質地。
(3)請幼兒用鼻子聞一聞白蘿卜和胡蘿卜,說說它們的氣味。
探索白蘿卜和胡蘿卜的異同
(1)將白蘿卜和胡蘿卜切成小塊,放入小碗中。
(2)給幼兒提供放大鏡,讓他們觀察白蘿卜和胡蘿卜的內部結構。
(3)引導幼兒比較白蘿卜和胡蘿卜在顏色、形狀、紋理等方面的異同。
(4)鼓勵幼兒用牙簽分別插入白蘿卜和胡蘿卜,觀察它們的硬度。
總結部分
(1)與幼兒一起回顧白蘿卜和胡蘿卜的特點。
(2)引導幼兒思考白蘿卜和胡蘿卜在生活中的應用。
六、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利用了實物、圖片等教具,讓幼兒通過觀察、觸摸、聞味等多種感官來認識白蘿卜和胡蘿卜。在探索白蘿卜和胡蘿卜的異同環節,我為幼兒提供了放大鏡和牙簽等工具,讓他們能夠更細致地觀察和比較。然而,在教學中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比如在引導幼兒描述白蘿卜和胡蘿卜的特點時,我可以更加注重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在組織幼兒討論時,我可以給予他們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
【幼兒園小班科學公開課教案《白蘿卜和胡蘿卜》含反思】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教案含反思05-24
(經典)幼兒園小班教案含反思07-23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親親小兔》含反思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