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匯總6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樂意用手進行創造性的表現
2、大膽想象,感受用手表演的樂趣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幾則小故事教學過程:
一、小手變變變"老師今天來表演魔術,你們想不想看?"教師食指、中指豎起,"看,我變出了什么。"(剪刀、小兔)教師把拳頭放在嘴邊,"現在手變成了什么?"(饅頭、包子、面包)教師把拳頭做成敲釘子妝狀,"現在手又變成了什么?"(錘子)"手還可以變成什么?"幼兒變
二、我演你猜
1、"剛才,我們用一只手來表演,現在我用兩只手來表演,請你來猜一猜我表演了什么"教師一手握拳做饅頭,一手做大老虎的嘴巴,一口把饅頭吃掉了。請幼兒來猜老師表演的內容。
2、對剛才的表演內容做一解釋,引起幼兒的表演的欲望。
3、幼兒用手表演故事"現在請你們也來用手來表演故事,表演后讓身邊的小朋友猜一猜"
三、天才表演家"你們都是天才表演家,會表演這么多的故事,現在我要來考考你們,你們能不能把我講的故事用手表演出來?"教師講述故事:有一只小白兔,出門玩,它跳啊跳,跳啊跳,突然被石頭絆了一下,摔了一跤,它想:這塊石頭可不能放在這,不然其他的小動物也會摔交的,于是它用力去推石頭,把石頭推在了路邊,高高興興回家了。
教師念旁白,幼兒來表演。
請個別幼兒示范表演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能夠記住故事的主要情節,知道做事情不可以圖省力。
準備材料:《小豬蓋房子》系列圖片、草、樹枝、石頭
重點難點:感受石頭的堅硬和沉重、草的輕軟。
活動地點:活動室
活動形式:集體活動
活動過程:1、出示草、樹枝、石頭,讓幼兒觀察、觸摸、搬動,讓幼兒體驗草的輕軟,石頭的堅硬和沉重。接著,老師演示草和樹枝比石頭易被破壞,因為石頭結實。
2、講述故事《小豬蓋房子》,然后讓幼兒說出基本內容。為什么豬老大、老二的房子會被破壞?引導幼兒說出它們圖省力是不行的。
3、教師利用故事插圖重述故事,鼓勵幼兒一起說他們會的部分。
4、引導幼兒再次討論故事的意義。
愛心提示:把《小豬蓋房子》系列圖片放在圖書區,鼓勵幼兒自己看圖講故事。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理解故事中的情節和人物的心理變化。
2.讓幼兒知道看過的舊報紙還有多種用途,培養幼兒節約資源、減少浪費的意識。
3.豐富詞匯“丟棄”“信箱”“清晨”“急促”。
活動準備
1.布置“娃娃家”背景,有椅子、桌子、垃圾箱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老師戴著用報紙折成的帽子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我今天戴的帽子好看嗎?它是用什么做的?
2.教師:我想給你們講一個《報紙先生的故事》,你們想聽嗎?
二、教師講述故事
1.提問:你們聽的故事叫什么名字?
2.教師:故事講了什么事?有誰?
三、老師再次講述故事,幫助幼兒初步理解故事的情節和人物的心理變化,知道看過的報紙還可以有很多用途。
提問:
1.清晨,報紙先生就被送往誰的家?(理解詞語:清晨)
2.報紙先生在信箱里想什么呢?(理解詞語:信箱)
3.今天是誰來拿報紙?
4.小紅看完報紙后,她把報紙放在哪兒了?(理解詞語:丟棄)
5.到了第二天,報紙先生又被送往誰家,這一次是誰來拿呢?
6.奶奶看完報紙后怎么樣做呢?
7.奶奶把報紙先生放在一旁,報紙先生怎樣想的呢?
8.奶奶會用報紙先生做什么呢?
9.報紙先生為什么會高興呢?
10.小朋友,你們說報紙先生喜歡誰?
11.報紙先生為什么喜歡奶奶?為什么不喜歡小紅?
四、教師再次講述故事,并請幾名幼兒做情景性表演,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
五、幼兒想想講講,發展發散性思維能力,培養節約資源、減少浪費的意識。
1.看過的報紙,還可以做許多事情。
如果你是小紅,你會用報紙做什么事情呢?請你幫小紅想一想。
2.幼兒自由討論。
3.幼兒講述報紙的多種用途。
4.平時我們在家里,也要向誰學習?
如果看到爸爸媽媽將報紙扔掉,我們該怎么樣做呢?
故事:報紙先生的故事
清晨,報紙先生就被郵遞員送到了小紅家的信箱里。報紙先生心里在嘀咕著:今天誰來拿我呢?如果是奶奶來拿就好了,千萬不要小紅來拿我。正當報紙先生忐忑不
小紅拿了報紙以后,就坐在沙發上閱讀報紙。報紙先生心想:呆會小紅又會將我丟棄在垃圾箱里。果然,小紅看完報紙后,隨手就把報紙先生丟棄在垃圾箱里。
第二天清晨,報紙先生又被郵遞員送到小紅的家。這回是奶奶來拿報紙。報紙先生心想:這下可好了,我有用了!只是不知道呆會奶奶是拿我幫忙擦窗戶、包物品、做臺布、墊桌子還是墊濕地,但無論奶奶用我干什么,我都高興。
安的時候,門口傳來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報紙先生一聽:哎呀!糟了,是小紅。
小紅拿了報紙以后,就坐在沙發上閱讀報紙。報紙先生心想:呆會小紅又會將我丟棄在垃圾箱里。果然,小紅看完報紙后,隨手就把報紙先生丟棄在垃圾箱里。
第二天清晨,報紙先生又被郵遞員送到小紅的家。這回是奶奶來拿報紙。報紙先生心想:這下可好了,我有用了!只是不知道呆會奶奶是拿我幫忙擦窗戶、包物品、做臺布、墊桌子還是墊濕地,但無論奶奶用我干什么,我都高興。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圓形、三角形、正方形,能對三種形狀進行區分配對。
2、體驗集體游戲的快樂,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3、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準備:
1、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的形狀若干。
2、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的面包若干。
3、果醬、毛巾、碗、勺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游戲“找朋友”。
播放找朋友音樂,幼兒自己自由找好朋友抱一抱。
1、出示圓形,請幼兒觀察并說說圓形的形狀特征。(依次出示三角形、正方形)。
2、請幼兒找到圖形寶寶,并說一說自己是什么圖形。
3、請相同圖形的幼兒上來,大家一起和圖形寶寶打招呼。
4、游戲:圖形寶寶找朋友。
二、面包好朋友。
1、教師示范。
2、幼兒分組操作。
3、分享活動。
活動反思
“面包好朋友”是一個小班的活動。旨在通過面包的不同形狀,獲得對圖形的初步感受,并能自制夾心面包,體會與朋友互贈禮物并一同品嘗的樂趣。
在活動第一環節,我請小朋友們一起玩找朋友游戲,找到好朋友一起抱一抱,激發幼兒興趣,引出圖形。
于是,順利過渡到第二環節,讓孩子們初步認識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并在找朋友的基礎上,讓加深難度,讓幼兒幫圖形找朋友。大部分幼兒都能找到和自己一樣圖形的做好朋友,只有個別幼兒,在我的幫助下找到了朋友。
第三部分讓孩子們自己來動手操作。畢竟通過自己動手得到的經驗會比聽來的知識經驗要牢固。由于我事先的物質準備和知識經驗的鋪墊做得較好,在孩子們動手環節中,發現已經完全不需要我的幫忙了,孩子們一個個先拿好一塊面包,然后涂上自己喜歡的果醬,再找到面包好朋友,而且一個個都對得很整齊,連最難對整齊的三角形也對整齊了。
在贈送環節中,孩子們知道送給別人東西要兩只手一起拿才是最有禮貌,于是一個個都能做到兩只手送好朋友夾心餅干呢!哈哈,小朋友們都是有禮貌的好寶寶,不過,還有個別小朋友是自己做自己吃,還有待再加引導。
通過這個活動的開展,小朋友們都能初步認識了方形、圓形、三角形,而且通過操作都能成功制作面包好朋友,達成了本次活動的目標!其實,只要我們做個有心人,將活動的物質準備和知識準備做好,可能發生的情況做好預計,對班里孩子的最近發展區做好了解和關注,以幼兒為本,我想,這將會既尊重每個幼兒的獨特體驗,又促使各種感受而達成多層面的提高!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學習正確使用勺子;愿意自己用勺吃飯;樂于參加游戲。
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正確使用勺子。
教學難點:愿意自己用勺吃飯。
活動準備:
小兔子玩具若干;勺子每人一把,塑料碗每人一個;米少許。
活動過程:
一、講故事。
1、出示兔子玩具。
2、講《兔寶寶吃飯》的故事。鼓勵幼兒自己用勺吃飯。
二、討論怎樣用勺吃飯。
1、教師引導幼兒談談平時怎樣用勺吃飯,應該怎樣正確用勺。
教師小結:把勺子放在食指和大拇指之間捏好,用中指抵住勺子。然后用勺子一口接一口地把飯送進口中。
2、幼兒練習正確的拿勺方法。
三、游戲。
1、介紹游戲——用勺喂兔寶寶吃飯。
每組一個兔子玩具,幼兒每人一把小勺、一個塑料碗,碗里裝少許米。幼兒用勺把“米飯”送到兔子玩具嘴邊。邊喂邊說:“兔寶寶,我教你吃飯,以后不要媽媽喂飯了。”
2、幼兒進行游戲,教師進行指導。
四、活動延伸。
在區角活動中,讓幼兒練習用勺子喂娃娃吃飯。
教學反思:
小班幼兒喜歡玩具,用玩具和故事的形式展開思想教育有利于幼兒學習,通過這一活動的教學,大大改善了幼兒不會用勺的現象。在區角活動中的練習,使幼兒進一步學會正確用勺。喂兔子玩具吃飯,使幼兒認識到要學會自己用勺,不依賴大人。今后我還要在更多的評價方式上下工夫。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以及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2.了解端午節的來歷,指導一些特殊的端午節物品,萌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對屈原產生崇敬之情。
活動準備:
1.掛圖:有關端午的.圖片。
2.ppt,粽子;香袋;長命縷;雄黃酒;龍舟圖片。
3.建議家長事先為幼兒講述端午節的有關風俗。
活動過程:
師:(教師出示粽子,龍舟,香袋,長命縷,雄黃酒圖片)小朋友看看圖片,你們認識這些東西嗎?他它們叫什么名字呢?
幼:粽子,龍舟(船),香袋......
師:我們可以在圖片中看到粽子,有龍舟,有香袋,還有的是什么東西呢?有沒有小朋友知道的呢?
幼:水/酒......
師:圖片中的東西一起復述一遍
你見過這些東西嗎?在哪里見到的?
幼:見過。家里,商店里......
師:現在,我們在家里,店里很容易看到這些物品,那小朋友們知道這些東西是在哪個節日里要用到的嗎?
幼:端午節
師:老師聽到好多小朋友說端午節,你們是怎么知道端午節的呢?
幼:我爸爸/我媽媽......給我講的。
師:小朋友們很認真,把爸爸,媽媽告訴你們的節日記下來了。沒有錯,這些東西呢,都要在端午節用的。現在老師想請一位小朋友告訴老師,端午節是每年的什么時候?
幼:6月6日(公歷)五月初五(農歷)(給幼兒分析公歷,農歷)
師: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小朋友們知道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嗎?
幼:屈原......
師:有小朋友知道屈原,非常聰明,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這個節日啊,和我國以為著名的詩人有關。我們一起來看看圖片,聽聽屈原的故事
(教師講故事......完)
師:端午節和誰有關?
幼:屈原
師:小朋友們聽得都很仔細,現在人們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誰?
幼:屈原
師:小朋友們都很聰明,人們為了紀念屈原過端午節;小朋友們想想,為什么人們要紀念他啊?
幼:人好,死了,愛國家......(表達了人們對屈原怎樣的感情)
師:因為屈原愛自己的國家,他聽到自己國家滅亡了,心里很難受,跳進了汨羅江,小朋友們說屈原怎么樣啊?
幼:很偉大......
師:屈原很偉大,當時人們聽到屈原死的消息,他們怎么做的?
幼:劃小船,拿粽子、雞蛋......把雄黃酒倒進江里。
師:人們劃來小船打撈屈原的身體,為了不讓魚蝦們吃屈原的身體,把粽子、雞蛋扔進河里,把雄黃酒倒進江中,讓水里的動物罪暈,不去傷害屈原的身體。
師:人們對屈原好不好啊?
幼:好
師:因為屈原愛國家,愛人民,所以人民也熱愛他。為了懷念他,以后農歷五月初五就成了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也就是端午節。所以在我們過端午節的時候呢,包粽子,賽龍舟也成了我們的習俗了。
師:現在小朋友們清楚了沒有,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啊?
幼:紀念屈原。
師:在什么時候?
幼:農歷五月初五
師:我們都要干什些什么事呢?
幼:賽龍舟,包粽子、、、
師:我們現在呢,在完整的欣賞一下這個故事,體會一下大詩人屈原的心情,和人們對他的熱愛與懷念。
【【熱門】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匯總6篇】相關文章:
【熱門】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匯總八篇03-13
【熱門】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匯總九篇03-20
【熱門】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總九篇03-20
【熱門】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范文七篇03-13
【熱門】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集合八篇03-11
【熱門】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范文十篇03-19
【熱門】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匯編八篇03-15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范文匯總5篇03-14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范文匯總6篇03-13
幼兒園小班體育教案范文匯總7篇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