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3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
設計思路:木偶以其稚拙、夸張的形象而深受幼兒的喜愛。
一、活動目的:
1、學會依木偶的形象創編歌詞,并即興演唱歌曲。
2、學會操作木偶的技能:搖頭、點頭、做操的動作。
二、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磁帶(木偶模仿音樂、雜偶的音樂、我和木偶交朋友的音樂)、錄音機。
創設情景:使班級每個角落都有木偶(掌中偶、提線偶、桌面偶等),數量超出幼兒的人數。
2、技能準備:幼兒已學過操作木偶的簡單技能,幼兒有初步的創編舞蹈的技能。
3、知識準備:
(1)幼兒已經欣賞過歌曲,并對歌曲較熟悉。
(2)幼兒初步會創編簡單的歌詞。
三、活動過程:
1、律動:木偶模仿音樂,教師以小木偶人的身份引入,引導幼兒依音樂做木偶人的動作人室,要求幼兒動作要合拍,要象木偶人的動作。
2、練聲:木偶學唱歌,教師示范講解,引導幼兒用自然的聲音練唱。
3、歌曲:《我和木偶交朋友》。
(1)教師以木偶小象的身份引入,引導幼兒念兒歌《我和木偶交朋友》,要求幼兒眼睛看著木偶,邊念兒歌邊練習“套木偶、走路、搖頭、做操”的動作。
(2)復習歌曲兩遍,教師同樣以木偶小象的身份,引導幼兒邊唱邊操作木偶,要求幼兒要唱準,還要持木偶合拍地做動作。
(3)幼兒創編歌詞。
①教師同樣以小象的身份引入,引導幼兒說說要怎樣根據小象的樣子編歌詞?如:可愛的小象套在手,我們把它逗一逗,拍拍手,點點頭,搖搖腦袋點點頭,跟著我呀做早操,一二一二擺擺手,我們都是好朋友,我和小象交朋友……
②引導幼兒自由為所喜歡的動物編歌詞,并可適當改變動作。教師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創編出順口的歌詞;引導能力一般的幼兒為所喜歡的動物木偶創編歌詞;鼓勵能力差的幼兒自由創編歌詞。
③在幼兒創編歌詞的同時,教師啟發引導幼兒練習并掌握操作木偶的簡單技能:搖頭、點頭、做操……
④待幼兒仿編后,教師引導幼兒自由選擇木偶(提線偶、掌中偶、桌面偶),邊操作邊唱仿編的歌曲。教師全面巡視,引導幼兒依據木偶的角色進行操作、仿編、演唱。
⑤請個別幼兒上臺操作木偶進行演唱,教師、幼兒根據同伴編的歌詞進行講評。及時表揚編得順口、有進步的幼兒。
4、復習舞蹈:雜偶。
教師引導幼兒練習舞蹈的動作,要求:(1)動作要象木偶,彎腰、雙臂側平舉并放松。(2)動作要合拍,符合音樂形象。
5、舞蹈:“雜偶”出室,要求幼兒的動作要合拍。
延伸:引導幼兒觀看有關木偶表演的節目,讓幼兒對木偶有更深入的認識,在“音樂表演角”中投放木偶的衣服供幼兒邊聽音樂邊做小木偶的動作。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在學前教育階段,我們可以通過音樂教育發掘幼兒的潛能,塑造幼兒健康活潑的個性,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的發展。音樂是人類靈魂深處潺潺流淌的.情感溪流,音樂欣賞是在聽音樂的過程中通過美感接受教育的有效手段。《拉德斯基進行曲》這首世界上最為人們所熟悉的進行曲,它在維也納金色大廳舉辦的歷屆新年音樂會中是必演曲目,其膾炙人口的旋律和鏗鏘有力的節奏能夠讓孩子感受世界名曲的魅力,讓每個幼兒都得到情感的熏陶和培養,提高幼兒感受美和表現美的能力。使幼兒在藝術活動中產生積極、愉快的情緒經驗,培養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快樂的音樂》活動。
活動目標:
1、結合自己的日常經驗,感受樂曲節奏的歡快、熱情。激發幼兒對音樂的審美情趣。
2、能將這種感受以自己的方式進行表達。
3、樂于運用身勢大膽表現對樂曲的理解和感受。
4、感受歌曲柔和、舒緩的旋律,理解歌詞的含義。
5、能通過表情、動作表現詩歌內容嘗試仿編詩歌的最后一句。
活動準備:
音樂CD
重點難點:
感受樂曲節奏的歡快、熱情。
活動過程:
一、 當你在生活中遇到非常快樂的事情時,你會有什么樣的表情?會用什么動作來表現你的快樂?
a) 談談日常生活中快樂的節奏。
b) 欣賞音樂《拉德斯基進行曲》
c) 再次傾聽,并介紹音樂背景。
d) 第三遍欣賞音樂,仔細分辨。
二、 這是一首什么樣的樂曲?你聽了以后感覺怎么樣?
三、這首曲子什么地方強勁有力些?什么地方又優美柔和些?
四、幼兒在音樂聲中走出教室。
延伸活動:
鼓勵幼兒在活動區中,用繪畫、手工等方式表現音樂內容。
相關信息
樂曲介紹
《拉德斯基進行曲》,管弦樂曲,作者奧地利作曲家——老約翰?施特勞斯。這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大概是世界上最為人們所熟悉的進行曲,經常作為通俗的管弦樂音樂會的最后一首曲目。每年著名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也總是以這首曲子作為結束曲,并已成為一種傳統。
但此曲有一個鮮為人知的背景:這首曲子本是老約翰?施特勞斯題獻給拉德斯基將軍的,德斯基是奧地利的陸軍元帥,從1815年至1831年,他在威登伯克、隆巴等地任騎兵總司令。拉德茨基積極維護奧地利帝國殖民統治,曾率領軍隊侵略鄰國意大利,并在意大利北部任總督多年。從德、奧出版的歷史書看,拉德茨基被視為英雄式的人物,而在意大利則認為他是一個侵略者。老約翰?施特勞斯所寫的這首進行曲正是炫耀了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武力和拉德茨基的威風。了解這段歷史的人,對這支曲子所歌頌的人并不感興趣。盡管如此,《拉德斯基進行曲》還是以其膾炙人口的旋律和鏗鏘有力的節奏征服了廣大聽眾,成為流傳最為廣泛的進行曲。常見的版本還有為管樂隊所作的改編曲。這里選用的是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結束時《拉德斯基進行曲》的錄音片段,為管弦樂曲。
這首曲子由對比鮮明的兩部分構成。強勁有力的引子之后是第一部分主題,仿佛讓人們看到了一隊步兵時而輕快時而有力的走過大街(片段1)。反復一遍之后,音樂經過一個全樂隊齊奏的過渡句,隨后出現的是與前面主題相對比的輕柔主題,優美動聽(片段2)。音樂最后在反復第一部分的主題后結束。
活動反思:
本次音樂律動所選用的樂曲就是《拉德斯基進行曲》,這首樂曲有著明顯的進行曲風格,很適宜在行進中模仿律動。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充分調動幼兒的想象力,引出音樂都是有節奏的、要跟著音樂的節奏走路。教師在引導個別幼兒示范,要求其他幼兒邊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集體做動作。充分調動幼兒自主探索學習的積極性,從而發現音樂的節奏感。
不足之處:
沒有更多的時間留給孩子多鞏固,最大的感受就是這個活動不單單是一節音樂,更多的是在音樂活動中滲透了教師整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價值的取向。
音樂審美感受是使兒童在學習音樂過程中,通過感知音樂作品的藝術美,在情感上產生共鳴,獲得美的感受。因此,音樂教育中無論是能力培養、思想認識提高,還是心靈陶冶都需要經過一個循序漸進的、連續不斷的、潛移默化的教育過程。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繪畫的形式創編部分歌詞,并大膽演唱。
2.喜歡創編歌詞活動,體驗創編的樂趣。
3.感受、表現溫暖的友情。
活動準備
故事掛圖四幅。若干呼啦圈(做烏龜殼)。勾線筆、畫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回憶歌曲。導入創編
師:我們一起來聽一首熟悉的歌曲.猜猜它的歌名叫什么?烏龜媽媽和它的寶寶在做什么?
師:我們一起來玩兩只烏龜的游戲。
(幼兒在熟悉的音樂旋律及教師生動豐富的肢體動作帶動下,再次感受音樂,并能隨著音樂再現不同母愛的表達方式.或抱一抱,或親一親……積極地予以情感回應。)
師:我們小朋友的健康成長不僅需要媽媽的愛。而且需要朋友之間的友愛。我們每個人都有好朋友,你和好朋友在一起會做什么呢?
幼:我會和好朋友一起眺舞、一起去打籃球、一起分享食品、一起看圖書、一起玩玩具……
(設問式的情感交流,目的明確,引發幼兒情感共鳴,將親情遷移到友情,過渡自然。)
師:相同的旋律換上新詞就是一首新歌,今天我們把《兩只烏龜》改編成新歌《兩個好朋友》,把你和好朋友一起做的開心的事情編唱到新歌里。
2.編歌詞
幼兒根據旋律畫出自己創編的歌詞。
教師巡視并指導:了解幼兒繪畫內容;幫助幼兒按節奏(xx xxIx一)規范、整理歌詞。
(由于口頭創編容易忘記歌詞,所以讓幼兒嘗試用畫歌詞的方式記錄創編的部分歌詞。在音樂旋律伴奏的引領下。每位幼兒都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自己與好朋友之間相處的生活情景,思維活躍,創編出不同的歌詞,如,我們一起來把舞兒跳、我們一起去看故事書、我們一起分享水果吃、我們一起去爬九峰山……幼兒邊唱邊畫,獲得了創編歌詞的好方法。)
3.集體演唱
看圖完整演唱幼兒創編的歌詞。
附:創編歌曲:兩個好朋友(原曲調為D調.幼兒適宜曲調為C調)
4.幼兒找朋友共同表演歌曲內容。
(幼兒結合圖文、繪畫及其節奏的暗示。自主學習改編歌詞。在寬松、自主、愉快的學習氛圍下,幼兒越編越自信.越編內容越多,為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兒提供了大膽創造并體驗成功與快樂的機會。孩子們通過與同伴的合作表演,增進了相互間的友誼,并運用肢體
語言表現同伴間的相親相愛,體驗合作表演的樂趣。)
親愛的,Xxx(好朋友),我們一起)a(Xx I X―)
親愛的,Xxx(好朋友),我們一起)。(XX l X― )
親愛的,xxX(好朋友),我們一起)。(Xx I X― }
親愛的,xxx(好朋友),我們一起)。(xx I x― )
我和你慢慢慢慢地追隨,來到了幼JL園做游戲。
大家一起玩,小手拉小手,我們一起游戲真快樂。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3篇】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動物猜謎》01-05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9篇03-19
《刷牙歌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03-18
動物猜謎歌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0-10
《動物猜謎歌》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09-15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動物猜謎歌》04-25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十篇03-14
關于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8篇03-18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五篇03-18
【精品】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5篇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