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4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背景:
大班的孩子,應該可以養成思辨習慣和能力了。
以下這兩個活動都是讓孩子在矛盾的環境中,通過議論,來養成積極思維的習慣,逐漸體會求異與思辨的樂趣。這對良好學習態度的養成,有直接作用。
內容與要求:
通過對周圍事物變化的了解,培養探索世界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會變化的東西:海綿、氣球、魔方、肥皂粉、粉狀果汁、彩皺紙、水等。
2、四季變化的樹、月亮、房子等圖片。
3、白紙、水彩筆若干。
過程與指導:
一、操作感受
這些東西會變嗎?
(幼兒各自選擇一樣東西,使其發生變化)
二、交流經驗
這些東西是怎么變的?
(幼兒交流講述自己的發現) 孩子是天,我是云
三、討論磨合
1、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會變的?
2、生活中有不變的東西嗎?哪些東西是不變的?
(引發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想法,并最后達成共識)
四、遷移記錄
請你把一種會變化的東西是怎么變的記錄下來,我們把它制作成一本書,取名就叫《會變的世界》。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用語言比較連貫地講述自己和小動物之間發生的有趣的故事。
2、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故事,不打斷別人的發言,學會尊重他人。
3、大膽表達自己的故事。對于別人的故事要學會表揚。
4、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5、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1、請家長配合為幼兒照一張近期幼兒和動物在一起的照片。
2、教師和動物在一起的照片。準備一些動物圖片。
3、設計一塊大的“我和小動物”版面,供幼兒粘貼照片。
活動設計:
1、 導入活動。
師:(出示動物的圖片)你們喜歡動物嗎?喜歡什么動物?
哦,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喜歡的小動物。今天有的小朋友帶來了自己和小動物在一起的照片,每個小朋友和小動物之間都有許多非常有趣的故事,你們想把你們的故事說給大家聽嗎?
2、討論:幼兒圍繞話題自由結伴交談。現在請你們把你好小動物的故事講給你的同伴聽好嗎?
3、教師請幾名幼兒吧自己和小動物的故事講給大家聽,并進行簡要的評價。
現在,我們要把我們的故事講給大家聽。教師給每位幼兒講述的機會,讓幼兒大膽講述,并對幼兒的講述和其他小朋友評價,評價要以積極的因素為主。
小朋友的故事非常精彩,這些都是小朋友好小動物的照片,看了這些照片,你們一定有好多問題,那么請你們像照片的主人大膽提問。
4、幼兒向同伴提問,教師捕捉機會,組織幼兒就個別有意義的問題討論。如:你是如何照顧你的小動物的?在照看小動物時要注意哪些衛生習慣?等。
5、教師出示教師和小動物在一起的照片,請幼兒根據照片大膽想象一下發生了什么有趣故事。
師:聽了你們有趣的故事,我也帶了了一張我和小動物故事的照片,你們看,照片上老師和小動物發生了什么故事呢?(幼兒根據照片進行猜想)。
6、教師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把猜想的故事進行大膽講述。
7、教師講述自己和小動物的故事。
雖然,你們給老師的照片猜想了好多故事,都非常有趣,你們想聽講的故事嗎?
師:你覺的我的故事什么地方最有趣?什么地方最感人?
8、師幼共同布置版面。
師:我們和小動物的故事有的感人,有的有趣。現在我們把這些照片放到展板上去,讓更多的人來了解我們的故事吧。
活動延伸:
家長協助幼兒在照片的下面采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完整的把故事寫下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思路】
草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禮物,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深秋的草失去了春夏季節的勃勃生機,漸漸枯萎,這些具有了柔韌性的草在孩子們手中發生著千姿百態的變化:一會兒變成了戰斗的草帽,一會兒變成了展翅飛翔的小鳥……孩子們歡笑著,跳躍著,對草的千變萬化充滿著好奇。
在家鄉的山坡上,生長著各種各樣的野草、野菜,形態功能各不相同,有的能變成精美的工藝品,有的可以食用,有的可以治病……給孩子們提供了豐富的探究資源和條件。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教育內容的選擇要“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該主題活動有效挖掘和充分利用了當地的教育資源,把教育活動同幼兒的生活緊密結合了起來。
【活動目標】
健康領域:在遠足采草活動中,幼兒能保持身體平衡地走過小路、跨跳小溝;能用草編成小辮開展揪尾巴、跳大繩游戲,練習快跑和躲閃的動作,提高身體的靈敏性和協調性。
語言領域:欣賞詩配畫《草》,能用古詩的音韻特點朗誦古詩,能大膽表述自己對這首古詩的感受:閱讀《百科全書·植物篇》,看懂圖書畫面,用完整清楚的語言講述畫面內容。
科學領域:認識周圍常見的草,了解它們的特性,知道有些草有很高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并能進行分類記錄。
社會領域:了解草及草制品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體驗與同伴合作采草、制作草制品的樂趣。
藝術領域:掌握搓、編、纏繞、剪等草編技巧,借助輔助物設計制作草編服飾并大膽進行表現。
【活動過程】
活動:遠足活動“采草”
【活動目標】
1、了解草的名稱、用途,感知草的多樣性;知道在遠足途中保護自己。
2、比較觀察不同種類的草并進行記錄與交流;能創造性地表征采草的情景。
3、樂于將自己的經驗與同伴分享,體驗與同伴合作采草的樂趣。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5、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活動準備】
1、教師對遠足的線路和目的地進行詳細的考察。
2、請家長通過書籍、多媒體等讓幼兒了解有關草的知識。
3、幼兒穿著適宜的服裝,帶適量的水、創可貼等必備物品。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5、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活動過程】
1、采草前引導幼兒介紹自己的采草工具,討論采草中注意的問題。
(1)你帶的采草工具是什么,為什么要準備這些工具(籃子、繩子等)。
(2)采草中可能出現的困難和解決方法。提問:去野外采草需要注意哪些安全問題?怎樣解決困難?
小結:上山準備水、繩子、剪刀、籃子等,上山時注意安全,采草時不要傷到別人,認真仔細使用剪刀;人多時不要擁擠,小朋友可以相互合作采草,自己解決遇到的困難。
2、教師帶幼兒到戶外遠足采草,體驗與同伴合作采草的樂趣。
(1)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環境,根據路況引導幼兒練習跨跳、競走、平衡等動作。
(2)幼兒分組與同伴合作采草,引導幼兒感知草的特性。
你采的草的名稱是什么?有什么用?引導幼兒說出草的名稱、外形等特征,并引導幼兒運用看、捏、揉搓、折彎等方法觀察草。提示幼兒注意安全,如正確使用工具,避免被草劃傷等。
3、采草結束后帶回幼兒園,分享交流并整理分類。
(1)回憶采草的情景,引導幼兒觀察交流,感知草的多樣性及用處。
提問:這些草的名字叫什么?這些草有什么用處?你還知道哪些草?教師通過課件,豐富幼兒對一些特殊草的認識,如柴胡、桔梗、艾蒿、甘草、石竹等。
小結:我們今天采的草有很多種,有蘆葦草、山草、蛤蟆草、薺菜、苦菜、蒲公英、掃帚苗、狗尾巴草等,草的種類和用處很多。
(2)出示幾種外形特征相近的草,引導幼兒觀察比較。
麥蒿、山草、蘆葦草有什么區別?薺菜、苦菜、蒲公英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小結:秋天到了,天氣變涼了,有些長得高的草,如山草、蘆葦草等開始逐漸變黃并枯萎;而薺菜、苦菜等枯萎的時間要晚些。
(3)引導幼兒根據草的用途進行分類。
小結:草的種類有很多,它們各有各的`用處,有的可以制成草制品,有的可以食用,有的可以加工成藥。
(4)結合課件引導幼兒分享交流分類情況。
制成草制品
可食用的草
可藥用的草
4、表征活動。
引導幼兒將采草過程中的見聞及自己的體驗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進行展示,體驗與同伴共同合作、相互幫助的快樂。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使幼兒理解作品內容,把握作品人物形象的特征及角色前后兩種不同的表現。
2、使幼兒初步學習分析作品,歸納主題,懂得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實現自己的愿望。
3、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訓練幼兒的發散性思維。
二、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自制操作卡片“會長魚的樹”(幻燈、連環畫)。
2、知識準備:有關魚的飼養知識。
三、活動過程與方法。
1、出示咪瞇的木偶,介紹角色,引起幼兒的興趣。
(1)由一名幼兒戴小貓頭飾出場:我是小貓咪咪,我最愛吃魚了,可是自己釣魚太辛苦了,怎么辦呢?(小貓伸個懶腰,躲在一旁休息)
(2)師:咦!小貓不釣魚卻在睡覺,那它要吃魚怎么辦呢?聽完故事你們就知道了。
2、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發展幼兒的形象思維。
(1)教師用充滿激情的語調講述一遍故事,提問,引導幼兒回憶故事內容:故事名字叫什么?咪咪是只怎樣的小貓?它希望什么樣?咪咪被誰捉弄了?它為什么要捉弄咪咪呢?咪咪實現它的愿望了嗎?它是怎樣實現的?
(2)教師邊放幻燈片或翻連環畫冊,邊講故事。講完故事后,引導幼兒分析、理解故事內容。請幼兒討論:以前的瞇咪是怎樣的?所以它有什么愿望?后來咪咪是怎樣實現自己的愿望的?
(3)幫助幼兒歸納主題,懂得只有自己努力了才能實現愿望。
咪咪愛吃魚,因為懶所以希望樹上長出魚來,后來咪咪知道只有通過努力才能實現自己的愿望。
3、發揮幼兒的想象與創造,拓展其思維范圍。
(1)幫助咪咪想出另外的方法。讓樹上長出魚來。
(2)啟發幼兒想象創造,鼓勵幼兒相互之間有不同的想法。
師:世界上很多物品都是人們動腦筋發明出來,人們不想自己走路就發明了火車、汽車;不想自己挑水就發明了自來水,你能發明什么,讓我們的生活更方便呢?
4、請幼兒創編童話故事。
四、各領域滲透。
1、音樂:教唱歌曲“勤快人和懶惰人”,鼓勵幼兒創編歌詞。
2、美術:讓幼兒畫出自己的設計、想象,將故事繪制成連環畫。
五、生活中滲透。
讓幼兒養成勤勞的好習慣。
六、環境中滲透。
張貼出幼兒的設計圖案,鼓勵幼兒的創造,讓幼兒之間互相評價。
七、家庭中滲透。
要求家長讓幼兒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請家長傾聽孩子創編的童話故事。
【【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4篇】相關文章:
【必備】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錦集7篇03-13
【必備】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錦集5篇03-11
【必備】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錦集7篇03-19
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七篇03-16
【必備】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03-18
精選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錦集8篇03-14
【推薦】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7篇03-14
【精品】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錦集8篇03-14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錦集6篇03-14
【精選】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錦集9篇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