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優秀教案

時間:2021-08-08 10:30:22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幼兒園優秀教案匯總8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優秀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幼兒園優秀教案匯總8篇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及身體來感受歌曲的節奏和旋律,初步學唱歌曲。

  2、在活動中體驗快樂的情緒。

  活動準備:木偶小貓、老鼠。小貓頭飾2~3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運用身體語言和聲音進行表達。

  1、音樂自由做動作進入活動室。

  2、播放錄音,幼兒完整欣賞演唱。

  3、引導幼兒創編無意義身體動作,集體練習2~3次!俺藙幼,我們還可以用什么聲音來為它伴奏?”

  4、引導幼兒創編無意義音節,集體練習2~3次!俺藙幼鬟可以用什么聲音來為它伴奏?”

  (二)理解歌詞內容,學唱歌曲。

  1、教師操作木偶清唱!斑@首好聽的曲子還能唱成一首好聽的歌,想聽嗎?”提問:這首歌唱的是誰的故事?篤篤篤,篤篤篤是誰在敲門?一敲敲到了誰的家?一只一只小老鼠聽到小貓的聲音怎么做?怎么叫?

  2、幼兒合伴奏朗誦兩次!拔覀円黄鸢研∝埱瞄T的故事說一說吧!”

  3、木偶表演,邊學唱歌曲兩次!拔覀円黄鸢堰@個有趣的故事唱出來吧!”

  (三)游戲“小貓敲門”。玩法:“老鼠”在圈中自由的邊唱邊模仿老鼠偷吃東西的樣子。扮演貓的幼兒在圈外繞圓邊唱邊走。唱到“命”字時,貓入圈中捉老鼠,老鼠嘴里喊“救命”并趕快逃回自己的位置。

  1、教師當老貓進行游戲兩次。

  2、請一名幼兒當小貓進行游戲兩次。

  3、結束:讓我們都來當神氣活現的小貓,去找找哪里還有偷吃東西的老鼠。(唱《大貓和小貓》出教室)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緊密相連,孩子們特別喜歡。而小班幼兒的思維活動帶有具體形象 性,喜歡模仿!缎‰u小雞在哪里》是一首深受幼兒喜愛的歌曲。歌詞中小雞和母雞媽媽的對話能激起幼兒情感的共鳴,好像在和自己的媽媽對話一樣。所以在 身份做游戲。幼兒在歡快而又輕松的氛圍 。

  活動目標:

  1、通過對唱游戲活動,感受歌曲的樂的學唱歌曲。

  2、激發幼兒想象力,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歌曲錄音磁帶以及老狼的音樂磁帶。

  2、小雞胸飾,母雞頭飾。

  3、與幼兒一起創設游戲情景“花園”

  活動過程:

  一、對唱游戲

  1、教師和幼兒邊唱邊跳進活動室,在花園的籬笆旁坐下。

  師:“今天天氣真好,雞媽媽帶雞寶 嗎?”

  2、(1)學對歌詞。

  師:“小雞,我們來做個游戲好嗎?” 師:“小雞小雞在哪里?” 幼:“嘰嘰嘰嘰,在這里! 師:“小雞小雞在哪里?” 幼:“嘰嘰嘰嘰,在這里。” (2)學唱新歌。

  師:“雞媽媽用好聽的聲音來問,你們嗎?”

  彈琴一起學唱。

  二、游戲《小雞與大灰狼》

  1、講故事:有一只大灰狼,躲在 他就來抓小雞,小雞可聰明了,狼就找不到了。 來找她的寶寶,她輕輕地唱: 到媽媽身邊唱歌了。

  2、幼兒游戲,聽到大灰狼音樂,馬上 到雞媽媽來唱:“小雞小雞在哪里?” 活動過程中我扮演母雞,請幼兒以小雞的中掌握了知識。 對答情趣與親情,在游戲的情景中快花園里的花好漂亮啊請小朋友寶到花園里去玩,好會用好聽的聲音來回答每次小雞出來玩的時候,他們變成了一朵朵小花,大灰大灰狼可真傻呀!等大灰狼走了,雞媽媽“小雞小雞在哪里?”,小雞就又回變成“小花”不動,等小雞們一起站起來回答

  媽媽:“嘰嘰嘰嘰,在這里。”3、幼兒游戲2——3遍。

  三、結束活動

  1、師:“天黑了,小雞要回家了! 2、聽音樂《晚安曲》回家。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3

  活動過程:

  一、朗誦散文詩《會變的水》,引導幼兒思考水是否真的會變,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引發幼兒的探索興趣。

  二、回憶生活經驗和在家做的“水變冰”的小實驗,講述“水是怎樣變成冰的”。

  三、幼兒觀察水遇熱的變化

  教師操作實驗,引導幼兒觀察:

  1、你們發現水燒熱后有什么變化?

  2、你們看到杯口冒出了什么?

  3、水氣是從哪里來的?

  4、水變成水蒸汽后到哪里去了?

  5、杯子里的水有沒有少?

  6、水在什么時候變成水蒸氣的?

  四、引導幼兒討論“怎樣把水蒸氣變成水?”

  1、提問:我們能不能把水蒸汽變成水?

  2、幼兒討論,提出自己的想法。

  3、利用實驗材料進行操作驗證。

  五、幫助幼兒梳理有關水的三態變化規律的經驗:當水的溫度在“0”度

  以下時,水就變成冰。冰融化了變成水。水熱了就會變成水蒸氣了。水蒸氣遇冷又會變成水。

  六、跟讀散文詩《會變的水》,啟發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進一步觀察水的變化。

  活動目標:

  1、了解水由于溫度的高低,會發生變化的物理現象。遇熱會變成水蒸氣,遇冷會結成冰。

  2、通過實驗驗證水的三態變化,發展探究能力。

  活動準備:

  1、請幼兒在家里用冰箱做“水和冰”的實驗。

  2、準備一只煤爐、鍋、燒杯。

  3、掛圖一幅。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1、讓幼兒了解秋千的來歷。

  2、培養幼兒的勇敢精神,增進其身心健康;鍛煉幼兒的平衡能力。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在幼兒園內用木頭、繩子、踏板架一牢固的秋千,“熊貓蕩秋千”的掛圖。

  活動過程:

  1、出示“熊貓蕩秋千”的掛圖,引出課題。教師邊出示掛圖邊問:“小朋友知道今天是什么節日嗎?”(清明節)“節日里,動物園里的小熊貓也玩起了有趣的游戲,它們在干什么?”(蕩秋千)

  2、介紹秋千的來歷。

  讓幼兒知道秋千是我們的祖先借以攀樹取食和避獸宿息的一種工具。后來演化為秋千活動。

  3、介紹秋千的玩法,引起幼兒的興趣。組織幼兒蕩秋千。

 、賰墒治绽K,坐或站在兩繩之間的橫板上。

 、诋斦局帟r,兩腿并攏,并屈膝前蕩;坐著蕩時可有人在后邊將秋千上的人往前推。

  ③要求幼兒排成一路縱隊站在一旁,每人蕩2—3分鐘,蕩過的小朋友站至隊尾。教師邊指導邊表揚表現勇敢的小朋友,鼓勵膽小的幼兒。

  4、命題畫:“小猴蕩秋千”。

  畫出小猴蕩秋千的各種姿態。

  活動反思:

  準備這節課時,就有很多想法。音樂唱歌教學課究竟該怎么上?怎樣上好?教學設計改了多次,變了多次。我一直在不斷嘗試中探究與反思。我就以《蕩秋千》為例,把我想法歸納如下:

  本課內容《蕩秋千》是小學四年級下冊的一首演唱歌曲。因為四年級涉及的音樂元素已很多,那么就決不應該以游戲化的方式來組織教學了。我們音樂老師就有必要遵照《綱要》精神,讓學生從音樂的本體(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開始,通過音樂本體的積累,更理性的來感受音樂、鑒賞音樂、表現音樂。因此,我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非常注重對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落實與優化。主要體現為在節奏的練習中鞏固了前后十六分音符和附點四分音符及休止符的拍法;在歌曲學唱的過程中,是以“字—樂句—樂段—歌曲”的方式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用漂亮的音色來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我想一堂有效的音樂唱歌課應是學生在學了這首歌曲后能以作品的形式呈現出來。這也正是我本堂課的最終目標。

  讓學生在音樂唱歌課中“唱”起來,那是上好課的關鍵所在。在學唱曲子時,要給學生創造一切“唱”的機會。在初次聆聽時的輕輕哼唱,在對難點樂句時的反復吟唱,在對整首歌曲時的有感情演唱,讓他們用自己的歌聲來表達自己對歌曲的理解。在《蕩秋千》這堂課的歌曲教學環節中,我用“四唱”來解決唱的重難點,以達到預期效果。首先,我讓學生從圓滑線中得到啟發,單獨并重復演唱幾個一字多音的'字,如“呀”、“響”、“歡”,唱得圓潤,唱得舒暢。從而引申到句子“秋千蕩得嘎嘎吱響哎呀”,把休止符在這個地方的作用唱出來,把句子唱得輕盈活潑。繼而到唱準句子“上下來回蕩呀蕩呀”的七度跨音,同時要唱出蕩秋千的感覺來。接著從第一樂段的教師范唱入手,進行歌曲的藝術處理,讓學生由此及彼地處理第二樂段的演唱,達到能用漂亮的音色來有感情地演唱。以歌聲為載體抒發自己內心的喜悅情感。學生在完成了這三“唱”之后,對歌曲就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在最后一“唱”——“完整的唱”時也就有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音樂唱歌課不單單只是唱唱。在有了一定基礎之上要把“唱”的教學空間拓展到“創”的空間上。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將理論轉化為實踐,那就要動腦想一想,動手做一做。

  《蕩秋千》這堂課從課堂教學情況來看,各項教學目標都已達成,學生學習也頗有興趣。但是我們的教育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不可能十全十美,在課堂中還存在著不少問題,還有一些令人不滿意的地方。以后教學中還需繼續努力。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游戲規則,掌握游戲的方法。

  2、嘗試豐富游戲規則,體驗民間游戲的快樂。

  3、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重點難點:

  1、理解游戲規則,習得游戲方法。

  2、不斷的調整、補充游戲的規則,使游戲更好玩。

  活動準備:

  環境準備:游戲錄像一段、場地上畫圓形鼠洞若干個、貓的胸飾若干個。

  經驗準備:幼兒已掌握一些簡單的游戲規則。

  活動過程:

  一、觀看錄像,獲得游戲經驗

  重點關注:幼兒對游戲的規則是否能理解。

  1、 激趣導入

  孩子們,你們喜歡玩游戲嗎?都玩過哪些游戲?今天我們要玩一個新的游戲,在玩游戲之前,我們先來看一段錄像,看看游戲中有誰?他們是怎么玩的?(幼兒看錄像)

  游戲方法:一名幼兒做貓蹲在地上“睡覺”,其余幼兒做老鼠在貓的周圍圍成一個圈,做老鼠的幼兒沿著圓圈邊走邊念兒歌:“老鼠老鼠壞東西,偷吃糧食偷吃米,老貓老貓快快醒,啊嗚一聲抓住你。兒歌結束,貓喊一聲“喵~~”后開始去抓老鼠,老鼠開始分散逃開。貓抓住一只老鼠后,游戲結束。

  重點提問:看得懂嗎?游戲中有誰?他們是怎么玩的?

  小結:哦,原來他們在玩一個“貓捉老鼠”的游戲。

  2、 分享理解規則

  重點提問:玩這個游戲需要遵守哪些規則?我們再來看一次。

  小結:原來玩這個游戲需要3個規則:(1)、游戲開始時老貓閉住眼睛。(2)、必須聽到“喵”的叫聲才能行動——貓抓,老鼠逃。(3)、貓不能抓進洞的老鼠。我們來玩一次。

  二、嘗試游戲,豐富游戲規則

  重點關注:幼兒是否能在游戲中遵守規則;是否能把已玩過的游戲規則遷移到這個游戲中。

  第一次游戲:

  1、情況一:貓沒抓到老鼠。分析原因:貓為什么抓不到老鼠?

  原因一:貓走的慢

  ——貓可以走的快一點

  原因二:老鼠躲在洞里不出來

  ——老鼠不能長時間躲在洞里,加一些什么規則能讓我們的老鼠出來走動呢?

  重點提問:到底該躲多長時間合適?想想哪個游戲里的規則能運用到這個游戲中來?(引導幼兒運用原有的經驗解決問題)

  2、情況二:貓抓到了老鼠。

  重點提問:抓到的老鼠該放在哪里?抓到幾只老鼠游戲才算結束呢?再玩一次!

  小結:剛才玩的游戲已經和錄像里的游戲有點不一樣了,其實,民間游戲就是這樣,是大家在玩的過程中不斷地制定新的規則,增添新的玩法,只要大家都同意就可以了。那么我們能否給這個游戲再增加一些新的規則,讓貓能抓到更多的老鼠,讓游戲更好玩一點?

  第二次游戲:

  1、重點提問:誰有好辦法能讓貓抓到更多的老鼠嗎?(師根據孩子的回答記錄游戲新規則)

  a、貓多 b、洞少 c、一個洞一只老鼠

  2、幼兒游戲。

  3、討論:還有什么新的規則能讓這個游戲變得更好玩嗎?我們都為貓想辦法,所以貓很容易就抓到了很多的老鼠。可是,能不能給小老鼠也想一些辦法,讓抓到的老鼠能繼續參與游戲呢?

  引導幼兒遷移營救規則。抓到的老鼠在同伴拍一下后表示解救成功,可以繼續參與游戲。(幼兒游戲)

  老貓呀,你們那么辛苦抓來的老鼠,一轉眼全被救走了,可真是白忙活了,想想有什么好辦法嗎?再玩一次。(幼兒游戲)

  三、總結提升,遷移游戲經驗

  今天我們玩的這個游戲從開始很簡單的幾條規則增加到那么多的規則,游戲 變得更好玩,更有挑戰了。其實民間游戲就是這樣,我們可以在以后的活動中不斷的增加一些新的玩法,讓游戲變得更有趣,更好玩。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6

  教學內容:好吃的水果

  教學目的及要求:

  1、指導幼兒在看、摸、聞、嘗的過程中認識幾種水果并了解它的形狀特征及其味道。

  2、向幼兒介紹水果的營養價值,并告訴幼兒要多吃水果。

  教學重點:

  了解草莓、桃子、西瓜,甜瓜的外形特征及味道。

  教學難點:

  幼兒能用簡單的詞語說出各種水果的外形特征及味道。

  教學準備:

  水果、課件

  教學過程:

  一、 開始部分

  夏天來了,天氣非常的炎熱,小朋友口渴了怎么辦呀?除了喝水還可以吃水果解渴,你都吃過哪些水果?

  二、 基本部分

  1、 出示課件

  老師在水果店照了好多水果照片,看小朋友認不認識它們? 2、 看一看它們都長的什么樣?

  (1)、桃子是圓的里面有核,是綠色的。

  (2)、草莓是紅色的,一頭大一頭小,上面有黑點,里面沒有核。

  (3)西瓜的皮是綠色的,圓形。果肉是紅色的。有黑色的瓜子。

  (4)甜瓜是黃色的里面的瓜子和果肉也是黃色的。

  3、摸一摸有什么感覺?

  桃子是軟軟的,皮比較光滑。草莓也是軟軟的,皮不是很光滑。西瓜摸起來滑滑的,硬硬的。甜瓜硬硬的,皮比較光滑。

  4、聞一聞什么氣味?

  桃子和甜瓜有香味,西瓜和草莓沒有氣味。

  5、 嘗一嘗有什么不同的味道?

  西瓜、桃子、甜瓜都是甜味,草莓是酸酸的。

  6、游戲:“買水果” 。

  7、知識拓展:讓幼兒了解水果都長在什么地方。

  三、結束部分

  今天我們知道了桃子、草莓、西瓜,甜瓜這幾種水果的特征。小朋友還應該知道水果營養非常的豐富,它含有好多人體所需要的維生素,我們要多吃水果,吃完的果皮不能亂扔。還要愛護果樹瓜地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7

  目的要求

  會躲閃跑,提高動作的靈活性。

  學習游戲的玩法及規則。

  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準備

  物質準備:自制尾巴若干

  環境創設:選擇適宜,安全的活動場地

  詳見第二階段的第二次指導

  體育游戲:《猴子揪尾巴》

  1、師以游戲的口吻帶領幼兒做準備運動

  2、師介紹游戲的玩法:將自制的尾巴塞在幼兒身后的褲腰上,幼兒兩人面對面站立,數一二三,數到三時開始左右躲閃,相互抓對方的尾巴,先揪下來的為勝者

  3、交代規則:不能推拉對方

  4、幼兒游戲,師觀察指導

  5、放松活動:幼兒聽音樂做放松動作入室

  教學反思:

  游戲是最適宜于促進幼兒主體性和個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師應積極地將理念轉化為行為,注重在活動中觀察、捕捉幼兒的興趣,把握時機及時引導,促使孩子們更深入進行游戲,讓孩子在健康游戲中得到更多的發展。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8

  活動設計意圖與思路(教育理論依據):

  一、對活動選材的思考:

  進入大班以后,孩子的身體在長大,本領也在增強,因此我們開展了《我自己》的主題活動(源自上海市新教參《學習活動》大班)。

  每次帶孩子們去角色游戲時,更衣室里小毛頭的衣服、襪子、圍巾、鞋子等物品引起了孩子們極大的興趣,他們對自己小時候和現在的變化充滿了好奇。教師通過家園合作動員家長和小朋友一起收集孩子小時候的照片、嬰兒時曾穿過的衣服和用過的物品。師生共同創設了"我小時候"的主題環境。由于是孩子們自己帶來的物品,因此吸引力真不小。自由活動時孩子們總會三三兩兩地聚集到大家帶來的照片和實物面前議論一番。雖然有一兩個奶瓶看上去差不多,但幼兒照樣能區分這是誰帶來的,一點都不會搞錯。

  面對孩子們在別人面前對自己成長表現出來的一種自豪,我參照主題活動"我自己"的活動要求,在多數幼兒參與了收集小時候的照片、物品并關注活動環境布置時,預設了本次集體活動"我在長大",以滿足孩子們交流分享的愿望。

  二、活動價值的分析:

  1、初步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知道自己是人群中的一個。

  2、養成對他人、社會親近、合作的態度,學會關心、幫助周圍的人,體驗與同伴相處的快樂。

  三、活動目標的內涵:

  1、在猜一猜、講一講過程中,體驗自己成長的快樂,萌發繼續關心、幫助別人的情感。

  2、能在集體中運用語言、動作表達自己猜測的結果。

  3、發現自己身體的長大和本領的變化。

  4、能通過觀察、猜測等方式,發現同伴的身體變化和本領的增強。

  5、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并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四、活動環節與教學法設計:

  本次活動環節的設計力圖體現層層遞進、挑戰性。主要預設以下三個環節層層推進:

  環節一:引出話題同伴間互相討論什么是"長大"--引發幼兒誰在長大產生興趣。

  環節二:交流體驗長大過程中的有趣經歷在猜測游戲中交流分享各自成長過程中有趣的變化。

  --體驗自己身體的長大以及能力的增強。

  環節三:活動結束欣賞詩歌(配PPT課件畫面)"我在長大"。。

  --體驗自己成長的快樂,萌發繼續關心、幫助別人的情感。

  活動內容與要求:

  1、在觀察對比中,能用連貫的語言講述自己正在漸漸長大和變化的事情。

  2、體驗自己成長的快樂,萌發繼續關心、幫助別人的情感。

  3、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4、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了解自己的身體、外貌在變化。

  2、難點:除了感知自己身體的變化外,還要通過看看、摸摸、比比小時候的物品后交流自己的本領在變大,能力在增強,從而體驗到自己長大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布置小小展覽會:嬰幼兒時期的照片;小時候穿過的服飾、用過的物品(奶瓶、搖籃、紙尿褲、小碗、小勺等)。

  2、多媒體課件:我在長大

  活動過程:

  一、教師引出話題教師出示漢字"我在長大",引出今天的討論話題。

  1、請幼兒講講"長大"的含義。

  2、師:我們今天討論誰在長大?

  3、師:"我"是誰?

  二、幼兒交流體驗長大過程中的有趣經歷

  1、出示展示板,讓幼兒觀察比較,體驗自己身體的長大。

  1)猜猜照片上的寶寶是誰,和現在比有什么變化。(整合序數)身體的變化:個子、體重、頭、手、腳、等。

  2)請沒有猜出來的小朋友站出來,你們為什么猜不出,她哪里變了?

  外貌的變化:發型、臉型、體型。

  教師小結:原來小朋友從小到大身體、外貌都在發生變化,除了個子長高了,體重增加了,頭手腳等都變大了,還有的發型變了、臉型變了、體型也變了,這說明小朋友的身體在生長,在長大。

  2、參觀小小展覽會,體驗自己能力在增強。

  1)組織幼兒參觀小小展覽會"小時候的我"。(展示孩子們嬰兒時用過的物品,穿過的服飾)

  師:請小朋友看一看、摸一摸,在自己身上比一比,你能發現自己在長大的秘密嗎?

  活動反思:

  在豐收的田野上,有農民的收獲;在城市里有工人的收獲;在學校里老師有自己的收獲……從大人們的收獲的喜悅引入主題很自然地引起學生的共鳴:那我們的收獲是什么呢?

  本課主題內容又包括 “我長高了”“我懂事了”“我的學習進步了” 三個活動主題。課堂實際教學中,通過與孩子們交流、觀察和對孩子們的了解看來,本課時教學是比較成功的。總的來說,較好的方面有:

  1.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結合他們成長的經歷組織教學,使他們感悟更真切、更深刻,確實感覺到自己各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獨立性、生活知識,文化知識有了很大提高,個人素質成熟了好多,使自己更加自信!

  2.采用多媒體等教學,符合學生年齡特點,使他們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加之自己的生活,成長經歷,讓學生積極參與更加主動!

  3.討論和交流培,養了孩子們的思維能力,使他們對問題的認識更全面,也使他們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但是,在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

  1.學生是否能發現其他同學的進步,并為同學的進步感到高興;

  2.還有的同學,看不到自己的成長和進步!看不到自己的優點,自信心還欠缺很多。

  3.能否積極主動的采用多種方式記錄自己的成長與進步等。

【【實用】幼兒園優秀教案匯總8篇】相關文章:

【實用】幼兒園小班教案匯總八篇03-17

【實用】幼兒園社會教案匯總八篇03-13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匯總四篇03-17

【實用】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匯總六篇03-19

【實用】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模板匯總5篇03-14

【實用】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匯總五篇03-14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匯總五篇03-13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匯總7篇03-13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匯總9篇03-12

實用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匯總八篇03-12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特级做a爱片久久久久 | 日本精油按摩一区二区 | 亚洲综合区第二页 | 中日韩中文字幕二区 | 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 日韩r级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