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優秀教案(通用10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優秀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半圓形,能正確區分半圓形和其他圖形。
2、感知半圓形的基本特征,初步體驗半圓形和圓形之間的關系。
3、對圖形感興趣,培養幼兒對圖形的觀察能力和分辨能力。
活動準備:
1、一個較大的圓,中間有切割線,能分成兩個半圓;小丑圖片。
2、大小不同的半圓若干,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等圖形若干。
活動過程:
一、認識半圓形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朋友,你們看看是什么啊?
2、你們看看老師手上拿的是什么啊?引導幼兒說出圓形名稱。
3、看清楚哦,老師現在要變魔術了。
4、將圓形拆開成兩個半圓形,提問:現在看老師把圓變成了什么形狀,你認識嗎?引導幼兒發現圓形變成了兩個一樣大小的半圓形。
5、引導幼兒大膽地說說,生活中有哪些東西像半圓形。
二、找出半圓形
1、為了歡迎小朋友,老師還帶來了一幅畫,一起看看吧。
2、在老師的的道具中,哪些是半圓形的?數一數,一共找到了幾個半圓形。
3、認識了半圓形,老師想請你們幫我整理玩具,老師有許多形狀不一的玩具,請你幫他把半圓形的都找出來。
4、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三、摸摸半圓形
1、我們一起來摸摸半圓形,和他做好朋友吧。
2、引導幼兒觸摸半圓形的邊角,感知半圓形的特征。
3、猜一猜,如果把兩個半圓形并在一起會變成什么呢?
4、游戲:制作缺少半圓形的道具,然后邀請小朋友來用半圓形給他們補上。
四、圓圓和半圓
1、觀察討論,為什么有的好朋友手中的半圓形拼起來會變成圓形,有的不能?
2、共同總結:兩個大小一樣的半圓形才能拼成圓形。
3、找一找:帶著已有的半圓,從眾多半圓中找到一樣大小的半圓,并拼一拼看看能否成為圓形。
4、師幼共同驗證,跟半圓寶寶再見,結束課程。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2
目標:
1、對故事中有關復制的情節感興趣。
2、感受故事幽默、夸張的特點。
3、喜歡并嘗試創編故事結尾,并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4、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準備:
圖片,故事錄音。
過程:
一、產生懸念。
1、逐一出示10個小人,請幼兒數一數。
2、小朋友,你有幾個爸爸?可是官老爺卻一下子有了10個爸爸,這是怎么回事呢?
二、理解故事內容。
1、完整欣賞故事一遍,說說小水缸是一只怎樣的缸?
2、教師邊演示教具邊講述故事一遍。
3、誰先看上了這只寶缸?王八皮為什么想搶而沒有搶成?
4、王八皮想出了一個什么壞主意?
5、為什么官老爺也喜歡這只寶缸?
6、官老爺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爸爸?
7、最后有人拿到寶缸了嗎?為什么?
三、討論。
1、這個故事什么地方最好笑?
2、老伯伯拿寶缸干了什么事?王八皮、官老爺、官老爺的爸爸想用寶缸干什么?誰最貪心?
3、如果你有一只寶缸,你想“克隆”什么?
四、結束。
把我們討論的,去講給爸爸媽媽聽。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幼兒喜歡上畫畫。
2、鼓勵幼兒大膽地畫直線。
3、知道水彩筆和紙的名稱。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知道棍子是直的。
物質準備:水彩筆、A4紙、長棒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以游戲的形式進行導入
師:小朋友,知道這是什么嗎?它是直的還是彎曲的?(呈現直的長棒)
幼:這是棍子,它是直直的。
師:是的,小朋友真棒,棍子還有另一個名字,它也叫直直的長棒,所以長棒是直線。那現在我們來變魔術,把長棒變到白色的紙上,好不好?
幼:好!(特別開心)
(二)基本部分:將長棒變到A4紙上
師:小朋友,小眼睛認真地看著老師,看看老師怎么把長棒變到白色的紙上,等會老師會請小朋友起來回答。(教師邊畫直線邊講解畫法)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讀下,“直線”。
幼:“直線”(三下)
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變魔術啊!等會老師發給你們紙和筆,筆只能畫在紙上,不可以畫到桌子上,知道了嗎?
幼:知道了。
師:這是什么?(分別呈現紙和水彩筆)
幼:紙、筆。
師:是的,真棒!但老師還知道它們另一個名字,它們叫A4紙和水彩筆。(分別呈現紙和水彩筆)
教師發給幼兒每人一張A4紙、一根水彩筆,讓幼兒自由地畫直線。
師:小朋友,請把長棒變到你們的A4紙上吧!(在幼兒創作作品時,教師要及時鼓勵、引導幼兒去畫直線)
(三)結束部分:表揚個別畫得好的小朋友,并給其他小朋友欣賞。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在A4紙上畫了長棒,它直線,要記得它哦!
活動延伸:
1、讓幼兒把作品帶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欣賞。
2、針對個別握筆、繪畫能力不強的幼兒,要及時向該幼兒的父母交代,回家加強這方面的能力。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水粉畫美術活動,感受用水粉作畫帶來的樂趣。
2、能遷移生活經驗,運用相似聯想描畫秋天。
3、能用黑色的線條進行創作,大膽發揮想象力、創造力。
活動準備
1、教具和學具的準備:白色土布5米,海綿墊子兩塊(拼在一起和白色土布大小相似,課前大面積潑上橙色、藍色、黃色、紅色、綠色等,海綿潑色之后將白色土布覆蓋在上面),鞋套每人一雙(課前穿上),一次性桌布、排筆各若干。水粉顏料,丙烯顏料,香水。
2、樂曲三首:《世紀秋雨》《郊游》《森林狂想曲》。
3、知識經驗準備:幼兒感受過秋天的季節特征,學過有關秋天的兒歌或詩句、歌曲等:有畫水粉畫的前期經驗。
活動過程
一、準備部分:欣賞、感受
(一)欣賞樂曲,描述感受
1、幼兒欣賞歌曲《世紀秋雨》,感受秋天的季節特征。
師:現在是什么季節?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首關于秋天的音樂請大家一起欣賞,你們仔細聽聽音樂里的秋天是什么樣的?你們聽到了什么?仿佛又看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
2、請幼兒閉上眼睛完整地傾聽一遍音樂。(在幼兒欣賞音樂時教師噴一點桂花香水)
3、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的感受。
師:音樂中你們聽到了什么?(流水聲、小鳥叫聲等)
師:秋天,小河里有什么動物在玩呢?(小魚、烏龜、螃蟹,教師講解一下螃蟹的樣子)
師:秋天里還有什么動物飛到南方去過冬?
教師小結:秋天來了。小河的水潺潺地流動著,小魚、小烏龜在水里快活地游戲著,就連四處橫行的螃蟹也從河里跑出來找小魚、小烏龜玩,天空中有一群排著“人”字形的大雁往南飛,飛到暖和的南方去過冬。
師:你們還聞到了什么?(桂花香)
師:秋天還有哪些花開呢?
師:秋天也是水果豐收的季節,有哪些水果是我們秋天才能吃到的呢?它們是什么顏色的呢?
(二)說說秋天的詩、秋天的歌、秋天的舞
師:有誰能說說關于秋天水果的兒歌或者詩歌。如兒歌《秋的畫報》:黃澄澄的梨,紅彤彤的棗,金燦燦的蘋果,亮晶晶的葡萄,風娃娃鉆進樹林,在翻著秋的畫報。詩歌: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師:何老師前段時間吃了一種食物(做動作)。對了,就是螃蟹。秋天有一句話——橘黃蟹肥。
教師小結:原來秋天是這么美好!有香氣撲鼻的桂花,各種顏色的菊花,還有各種顏色的水果和好吃的螃蟹。說到這我還想問問小朋友,你知道有哪些描寫秋天的歌曲啊?你們可以唱一唱、跳一跳嗎?(幼兒邊唱邊跳《秋天多么美》)
師:啊,跳得好極了!我也想跳了,我想邀請你們和我一塊在這塊布上跳。你們愿意嗎?
二、基本部分:舞蹈后聯想作畫
(一)彩色足跡
1 播放音樂《郊游》,師生一起在棉布上隨音樂“舞蹈”,棉布上留下了彩色足跡。
2 舞蹈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指導幼兒。觀察踩踏出來的色塊。
師:你們看。白布現在有什么變化沒有?
師:有哪些顏色呢?(紅色、綠色、藍色、橙色、黃色——五顏六色)
(二)豐富感受,展開相似聯想
1 展開相似聯想。
教師根據畫面提問,引導幼兒展開相似聯想。
哪一塊是橙色?——秋天里什么東西是橙色的呢?
哪一塊是藍色?——秋天里什么東西是藍色的呢?
哪一塊是黃色?——秋天里什么東西是黃色的呢?
哪一塊是紅色?——秋天里什么東西是紅色的呢?
2 教師提出作畫的要求。
幼兒根據棉布上的足跡進一步展開相似聯想。
師:啊,我終于明白了,秋天有這么多漂亮的顏色。我們把剛才說的都畫下來好嗎?
師:今天我們畫畫用丙烯顏料還有小排筆,你們是第一次用,老師有個要求你們可要聽好了。用小排筆沾上顏料之后,要在杯子的旁邊舔一舔、刮一刮,然后再開始畫。 3 幼兒自由作畫。 活動要求:幼兒先想一想棉布上的舞蹈足跡像什么,然后用黑色的丙烯顏料,在印有足跡的棉布上進行相似聯想勾畫或添畫秋天的景象。
教師指導:鼓勵幼兒根據足跡的形狀,大膽地進行相似聯想并用黑色線條勾畫,再說出自己所畫的秋天。
三、結束部分:相互評價,體驗成功
教師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欣賞并評價。
1、幼兒相互評價作品,說說自己最喜歡作品的哪個部分?為什么?
2、教師評價總結。如“我今天非常高興,我喜歡黃顏色的這一塊,因為小朋友把它想象成××,線條很流暢,構圖也很美。我還喜歡藍色的這一塊……”
3、師:秋天,真是一個豐收的季節。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鞏固顏色單詞red﹑yellow、blue、green﹑pink﹑purple﹑black、
2、初步感知﹑學習句型“Ilike……、”能表述出自己喜愛的顏色。
3、培養幼兒對英語的興趣。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設備一套、課件
2、圖片(布置成小花園)、畫紙、油畫棒若干
3、手偶一個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出示課件,通過歌曲“Colour Colours!”引出活動內容。
(二)基本部分:
1、復現已學的顏色單詞。(課件展示)
T:What colour?
C:Yellow/Black…
T:Red?
C:Yes、/No、Blue、
2、說唱顏色。(播放課件)
孩子們在歡快的音樂中,說一說,唱一唱,鞏固學過的顏色。
3.Game:Whichone?(課件展示)
幼兒通過仔細觀察,判斷教師所指定的顏色,并作出相應的.指示動作。
4.利用“花園”圖片,引出新授內容。
(1)教師介紹花園,并從花叢中選出一朵顏色漂亮的花,進行示范:Red、Ilike red、
(2)利用手偶,復現新授內容。
5.摘花活動
幼兒根據意愿,自由選擇自己喜愛的顏色,讓幼兒嘗試用“Ilike red/yellow…、”表達出自己喜愛的顏色。
6.種花游戲
教師把剪好的各種花朵發給孩子,讓他們在歡快的音樂聲中,選擇自己喜愛的顏色,進行涂色,教師進行個別指導。讓孩子們把自己親手畫的花,種到花園里。鼓勵孩子用英語表達自己喜愛的顏色“Ilike blue/green…、”
(三)結束部分:
播放課件,聽歌曲,激發幼兒對下一次英語活動的興趣。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新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是新的一年的開端。大班幼兒對新年這個詞并不陌生,在活動開展前,我發現幼兒隨著年齡的變化,有了很多新年愿望。為了讓孩子們體驗過新年的快樂,大膽地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新年祝福,能夠通過繪畫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新年愿望,于是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了解傳統節日新年的由來,知道過年的習俗。
2、能夠自己大膽完整表述,繪畫出自己的新年愿望。
3、感受中國傳統節日熱鬧和喜慶的氛圍,樂意表達自己的祝福。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了解中國傳統節日新年的由來,知道過年的習俗。
活動難點:
能夠自己大膽完整表述,繪畫出自己的新年愿望,樂意表達祝福。
活動準備《春節的故事》、PPT圖片(傳統年畫、花燈、剪紙、對聯、紅燈籠、拜年等)、操作材料(信紙、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律動《敲鑼打鼓放鞭炮》,激發幼兒興趣,引出主題過年
師:(1)我們先給所有的客人老師們打個招呼吧!我今天想給大家分享一首好聽的音樂。
(2)你們覺得剛才的音樂聽起來怎么樣?像過年這種特別歡快的節日,我們就會聽到這種快樂的音樂,那你們喜歡過年嗎?
二、提問導入春節的故事
師:(1)小朋友們都喜歡過新年,那有誰知道我們為什么要過年嗎?
(2)你們說得都很不錯,那現在我們一起去看看我們到底為什么過年!
很久很久以前,一個村子里的人們快快樂樂的生活著。可是有一天來了一頭怪獸,長著又尖又粗的大角,眼睛非常大。這頭怪獸的名字呀就叫做“年”。“年”到處亂跑,村子里的豬、牛、馬、羊都被吃了,還傷了人,這時候有人發現了一個秘密,在門上貼上紅紙,掛上紅燈籠,在門口放鞭炮,年就會嚇得逃走。人們一代一代的傳下來,年一出現,就貼上紅紙,掛紅燈籠,放鞭炮,這就是過年。過年也叫過春節,它象征著希望春天趕快到來,這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節日。”
小結:這就是年的由來,它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節日。
三、幼兒了解過年的習俗,感受過年的氛圍
師:原來過年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節日,那小朋友們,過年的時候我們會做些什么事情來慶祝新年呢?請你用一句完整又好聽的話來告訴我們。
小結:
①貼對聯(這就是人們為了嚇走年獸貼的紅紙)
②包餃子
③掛紅燈籠。為什么掛紅燈籠就有了一種喜慶的氣氛呢?
④互相拜年。
⑤放鞭炮。你放過鞭炮嗎?好玩嗎?
⑥貼年畫。年畫就是過年時張貼的畫,只有中國有。
⑦舞龍燈,舞獅子。“龍和獅子都是中華民族的象征,代表喜慶和吉祥”。
⑧剪紙(展示貼的窗花)
四、幼兒動手操作,給新年老人寫信,繪畫新年愿望
(1)師:新年不僅要做這么多有趣的事情,表達祝福也是必不可少的。新的一年又快到了,你有什么新年愿望想要告訴新年老人嗎?我們一起寫封信給新年老人吧!
(2)幼兒在老師準備好的信紙上繪畫新年愿望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寫信格式收信人:畫新年老人的頭畫自己的愿望寫信人:畫自己的頭或者自己的名字
五、分享展示幼兒作品并作點評
師:今天呀,我們知道了年的由來,感受了過年的快樂,還把自己的新年愿望告訴了新年老人。在新年來臨之際,我們一起對我們所有的客人老師們說一句新年快樂吧!
活動延伸:將畫有新年愿望的信進行一定的裝飾,展示到主題墻。
活動總結
本次活動中,老師通過聲情并茂的故事講述讓幼兒對年的來歷有了一定的認識,吸引了幼兒興趣,并引導幼兒大膽地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新年祝福,學會了一些常用的祝福語。在最后的環節,創設了新奇有趣的場景,幼兒通過書信的方式將新年愿望告知新年老人,不僅表達了愿望也鞏固了如何寫信的正確格式。整個活動中,幼兒的參與度十分高,氛圍恰好!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數量與數字之間的對應關系
2、學會使用新媒體設備,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重點難點重點:
初步感知數量與數字之間的對應關系難點:學習使用新媒體設備進行活動
經驗準備:認識數字1-3
物質準備:
1、ipad 若干
2、課件:瓢蟲找家(希沃教學軟件)
3、畫有1-5個斑點的紙制小瓢蟲若干,布房子5座、小害蟲若干
活動過程
師:小朋友們好,今天我們來認識一個新朋友,在認識它之前,我們先聽一首好聽的兒歌,請小朋友豎起小耳朵認真的聽。
(一)活動導入:兒歌《小瓢蟲》
師:小瓢蟲,小瓢蟲,飛來飛去的小瓢蟲。專吃害蟲本領大,我們大家都愛它。
師:老師有問題要問小朋友們,兒歌里說的是誰啊?
(教師示意幼兒舉手回答)
(二)活動主體:
1、認識小瓢蟲和它們的房子
師:今天我們班也飛來了許多小瓢蟲,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出示課件第一頁)你們看這幾只瓢蟲長得一樣嗎?
師:哪里不一樣呢?(引導幼兒仔細觀察)
師:小朋友們伸出右手食指和老師一起數一數吧
背上有兩個點,用數字“2”來表示,我們叫它什么? 背上有三個點,用數字“3”來表示,我們叫它什么? (引導幼兒自己尋找答案)
師:我們認識了瓢蟲寶寶以后,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它們的家吧!(出示第二張課件)
師:這是數字幾啊?(根據幼兒原有經驗進行提問)
幼:1
師:數字1,我們叫它1號房子
師:這是數字幾啊?
幼:2
師:數字2,我們叫它幾號房子? 師:這是數字幾啊?
幼:3
師:數字3,我們叫它幾號房子?
師:小朋友們真棒,我們認識了房子以后看看接下來發生了什么?
師:咦?一只瓢蟲找不到家了,老師把它送回家(把一星瓢蟲送回2號和3 號房子,小瓢蟲進不到房子里面去)這是為什么呢?(引導幼兒仔細觀察) 它有幾個點?它是幾星瓢蟲?它應該去哪個房子?(讓幼兒思考并回答一系列問題)
師:又有一只小瓢蟲找不到家了,哪個小朋友們能送它回自己的家?(出示二星瓢蟲,請一個小朋友到大屏幕上進行拖動操作)
師:還有一只小瓢蟲也找不到家了,哪個小朋友們能送它回自己的家?(出示三星瓢蟲,請一個小朋友到大屏幕進行拖動操作)
師:孩子們,我們除了可以用拖動的方法把小瓢蟲送回家,我們還可以選擇連線和實物的方法。(教師分組利用材料對各種操作方法進行講解)現在小朋友們去選擇你喜歡的方式送小瓢蟲回家吧。
2、幫小瓢蟲捉蟲子
師:瓢蟲寶寶們肚子餓了,它們想要捉蟲子吃,我們看一看看它們是怎樣捉蟲子的?(出示第三張圖片的對應關系)
師:這是1星瓢蟲,它吃一條蟲子這是2星瓢蟲,它吃兩條蟲子這是3星瓢蟲,它吃三條蟲子
師:(出示第4張課件)現在,瓢蟲們來到了草地上,這里有許多蟲子,請小朋友們用不同的方法幫助瓢蟲捉蟲子吧。(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利用iPad 給拖動組的一名幼兒錄屏)
師:我們請 xx 到前面來和小朋友們分享一下他是如何幫小瓢蟲捉蟲子的。
3、送捉到蟲子的小瓢蟲回家
師:小朋友們太棒了,都幫助瓢蟲捉到了對應數量的小蟲子,現在小瓢蟲要背著蟲子回家了(出示第5張課件),我們再來幫幫它們(教師進行巡視,對各組幼兒進行指導,利用 iPad 給連線組的一名小朋友錄屏)
師:我們請 xx 到前面來和小朋友們分享一下他是如何送小瓢蟲回家的。
(三)活動延伸
師:小朋友們本領真大,都能把3星瓢蟲送回家了,現在又來了兩只小瓢蟲, 你們仔細數一數它背上有幾個點?看看你們能把它們送回家嗎?(出示第6 張課件,加大難度,嘗試是否可以將4星和5星瓢蟲送回家)
(四)活動結束
師:“瓢蟲寶寶們覺得有點累了,想休息了,小朋友們輕輕地離開吧”
(引導幼兒悄悄離開,養成關心他人,尊重他人的習慣)
活動總結
“點與數匹配”“點與物匹配”是活動的重難點,游戲“小瓢蟲抓害蟲”先讓幼兒熟悉斑點數量與蟲子數量對應匹配的方法,在游戲中學習匹配,幼兒非常喜歡;“送小瓢蟲回家”再次鞏固匹配知識,孩子們在情境中學到了本領,鍛煉了操作能力,又為小瓢蟲找對了家而感到高興,體驗到參與活動的快樂。活動循序漸進,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操作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樂意學唱新的歌曲,嘗試模仿各種小動物的叫聲
教學準備:
磁帶,小動物頭飾
教學過程:
1、“小朋友,今天胡老師帶你們去動物園好嗎?”帶孩子做小動物的模仿操2——3分鐘
2、“今天老師還邀請了幾個小動物到我們班上來玩,你們聽,誰來了。”
請大班的小朋友躲在屏風后面“咩咩咩!”“小朋友,你們聽,誰來了?”“我們一起把小動物請出來吧!”小羊是怎么叫的?你們聽老師是怎么學小羊叫的,老師按旋律模仿小羊叫。再聽聽誰來了!依次學小貓、小雞、小鴨叫的聲音。
3“老師和小動物們一起準備了一個節目,名字叫做‘我愛我的小動物’,現在表演給你們看好嗎?”
你們想不想跟小動物一起表演啊?那我們一起來表演吧!
歌曲重復2——3遍
4、“小朋友,你們知道還有什么小動物會叫嗎?它是怎么叫的!”
“我們再回家跟爸爸媽媽找一找還有哪些會叫的小動物!”
接下來我們請小動物下來和小朋友一起表演節目好嗎
5、小動物該回家了,我們一起謝謝小動物來給我們表演節目,再見!
附歌詞:
我愛我的小羊,小羊怎樣叫?
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
我愛我的小貓,小貓怎樣叫?
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
我愛我的小雞,小雞怎樣叫?
嘰嘰嘰,嘰嘰嘰,嘰嘰嘰嘰嘰。
我愛我的小鴨,小鴨怎樣叫?
呷呷呷,呷呷呷,呷呷呷呷呷。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發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字,體驗發現的樂趣。(情感)
2、了解急救電話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知道數字在不同的地方表示不同的作用。(認知)
3、感知數字與人們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認知)
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數字在不同的地方表示不同的作用。
難點:感知數字與人們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
活動準備:
1、實物:鐘表、溫度計、圖書、尺子、電話、日歷、水彩筆、藥盒、食品盒等。
2、PPT:警車、消防車、救護車。
3、數卡:1-10。
活動過程:
一、游戲:聽一聽、做一做,鞏固10以內的數。
1、教師學小動物叫聲,幼兒聽聲音說出數量。
2、教師出示數卡,幼兒看數卡拍手。
(除拍手還可以點頭、跺腳做其他動作,可以進行分組比賽)
二、參觀數字王國,發現生活中的數字。
(認知,通過情境導入)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各種物品上的數字。
教師:這些物品上藏著許多數字,請你們仔細找找,告訴大家你在什么物品上發現了數字?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有數字?
小結:原來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字。
三、理解數字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作用。
(理解數字的含義,解決重點目標)
教師: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字,那么數字在不同的地方表示什么意思?他們表示的意思一樣嗎?
小結:鐘表上的數字表示時間,日歷上的數字表示日期,尺子上的數字表示長度,溫度計上的數字表示溫度。數字在不同的地方表示不同的意義。
四、觀看PPT,了解急救電話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
(重點介紹了生活中常用的電話號碼,使幼兒知道數字的重要作用,解決難點)
出示警車、消防車、救護車。
教師:這是什么車,車上的數字有什么作用?
小結:生活中會發生一些緊急情況,我們應該記住這些急救電話。
五、討論: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通過討論內化為幼兒的經驗,從而對數字的重要性有更深的認識,解決難點)
教師:數字的作用這么大,如果沒有數字我們的生活會怎么樣?
小結:數字對我們的生活很重要,小朋友們要和數字交朋友。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體驗詩歌活潑、愉快的童趣,感受小動物們躲雨時的有趣情景。
2.理解詩歌的內容,嘗試歸納出詩歌的句式,并進行添畫仿編。
3.能大膽、主動地進行情景表演,發音洪亮、清楚;能表現出不同動物和人物的聲音、動作、表情。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帶領幼兒在小雨中玩耍,觀察小動物在雨中的活動。
2.環境材料準備:操作卡第21、22頁,詩歌《下雨啦》CD關盤,頭飾(小、小青蛙、小蟲)。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欣賞的興趣。
播放錄音,引領兒童進入情景。
二、欣賞詩歌,理解詩歌內容,掌握詩歌的句式。
1.看圖欣賞詩歌。
詩歌里有哪些小動物?下雨了,它們怎么辦?
2.朗誦詩歌。
(1) 結合操作卡,跟著老師或錄音朗誦,熟悉詩歌。
(2) 幼兒自編動作朗誦詩歌。
注意發準字音:蘑菇(mò gu)、傘(sǎn)、撐(chēng)。
(3) 幼兒分角色表演詩歌。
三、分析詩句格式。
1. 引導幼兒討論。
提問:找出每段詩句中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 歸納出詩歌句式:
×躲在××下,它說:××就是我的傘。
四、嘗試仿編、添畫詩歌。
1. 讓幼兒將仿編的詩句內容添畫在操作卡第22頁上,并用詩歌句式朗誦,請家長幫忙將
文字內容記錄下來。
2. 個別或小組朗誦展示自己仿編的詩句。
附:詩歌
下雨啦
下雨啦!下雨啦!
小躲在大蘑菇下,
它說:蘑菇就是我的傘。
下雨啦!下雨啦!
小青蛙躲在大荷葉下,
它說:荷葉就是我的傘。
下雨啦!下雨啦!
笑蟲子躲在大樹葉下,
它說:樹葉就是我的傘。
下雨啦!下雨啦!
小弟弟,快過來,
讓我為你撐起一把小花傘。
【幼兒園優秀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的優秀教案12-18
幼兒園優秀教案04-19
幼兒園優秀教案07-22
優秀幼兒園教案11-05
幼兒園音樂教案優秀教案07-25
幼兒園優秀教案參考12-25
幼兒園體育優秀教案12-21
幼兒園優秀教案欣賞12-20
幼兒園《畫》的優秀教案12-20
幼兒園小班優秀教案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