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教案《蔬果沉浮》
作為一名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蔬果沉浮》,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小班教案《蔬果沉浮》1
活動目標:
1.觀察并感知蔬果在水中的沉浮現象,初步獲得有關物體的沉浮經驗。
2.學會用簡單的方法記錄蔬果在水中的沉浮狀態。
3.培養幼兒探索求知的興趣,發展創造性思維。
活動準備:
每張桌上放有蘋果、葡萄、土豆等果蔬和一桶水
幼兒每人一張記錄紙和各種蔬果小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想一想、猜一猜
1.教師導入:老師今天帶來了一些水果寶寶和蔬菜寶寶,你們看,它們都是些誰?請你選擇一樣自己喜歡的水果或蔬菜。
2.師幼交流:請你跟小朋友介紹一下你選擇的蔬果寶寶,它的形狀、顏色和大小?
3.教師:炎熱的夏天,我們都喜歡游泳,水果寶寶也很喜歡游泳!你們想看水果寶寶游戲嗎?
4.引導幼兒猜想:如果把水果寶寶放到水里,它們會怎么樣?
5.教師小結:大家的想法都不一樣,有的覺得是沉下去的,有的覺得是浮起來的,它們在水里到底是怎么樣的呢?你們想知道嗎?
二、玩一玩
1.教師出示杯子記錄卡:現在我們一起試一試,請你們輕輕地把你的水果或者蔬菜寶寶放到水里,然后觀察一下,把你看到的記錄下來。這是杯子記錄卡,你可以使用我為你們準備的蔬果小圖片和記錄卡,分別把小圖片擺放在水面或水底。
2.第一次試驗:幼兒輪流把三種水果放到水盆中進行實驗操作,并記錄,教師巡回觀察,適時指導。
3.幼兒完成記錄,在教師引導下運用“沉”與“浮”來表述自己操作的結果。
4.師幼互動:教師把幼兒的操作結果呈現在黑板,集體驗證。
三、講一講
1.教師請幼兒把其余的果蔬放到水中,進行操作觀察:小朋友,你發現了什么?
2.第二次實驗結束,幼兒分享其發現,教師對其操作結果進行記錄。
3.教師小結:這些蔬果,有的沉下去,有的浮起來,真有趣。今天,請小朋友回去以后找找其他的水果和蔬菜,再讓爸爸、媽媽準備一大盆水,看看它們哪些是沉下去,哪些是浮起來的,明天來告訴我們好嗎?
幼兒園小班教案《蔬果沉浮》2
設計意圖:
根據孩子們的興趣,我們開展了“蔬果舞會”的主題活動。隨著活動的展開,孩子們帶來了各種各樣的'蔬果。一次,不知是誰把葡萄和西紅柿放進了金魚缸里,引來了許多孩子的圍觀與議論。經了解得知,原來他們是想給金魚喂食,結果發現蔬果有的浮在水面上,有的沉在水下面。孩子們對此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于是我們生成了這一活動。
目標:
1.觀察蔬果在水中的沉浮現象,初步獲得有關物體沉浮的經驗。
2.學習用簡單的方法記錄蔬果在水中的沉浮狀態。
準備:
每張桌上放有蘋果、香蕉、葡萄、西紅柿、土豆等蔬果,一盆水,記錄卡(卡上畫有大水杯,水杯上有水位線)和各種蔬果小圖片若干。
過程:
一、想一想,猜一猜。
師:這里有許多水果、蔬菜,小朋友快來看呀!
孩子們饒有興趣地指點著,議論著。有的描述著它們的形狀,有的回味著它們的味道,有的掂量著它們的重量……
師:你們有沒有想過把它們放到水里會怎么樣?蘋果放到水里會怎么樣呢?葡萄、西紅柿、土豆呢?
孩子們爭論起來,有的說會沉到水底,有的說會浮在水面上,也有的說會在水的中間。
師:大家各有各的想法,請把你們的猜想記錄下來。可以使用蔬果小圖片和記錄卡,按自己的猜想分別把小圖片擺放在水面、水底或水中間。
。墼趯嶒灢僮髑,考慮到小班孩子的能力水平,教師準備了直觀形象的記錄卡和蔬果圖片。不作任何提示,讓孩子運用已有經驗進行猜想和判斷,并作記錄,為他們主動建構知識經驗奠定了基礎!
二、玩一玩,比一比。
師:這些蔬菜、水果放在水里到底會怎么樣呢?請你們把它們放到水里試一試。
孩子們把它們一一放進水里,仔細觀察它們在水中的情況,然后在另外一張記錄卡上驗證記錄。教師則巡回觀察,適時指導,引導幼兒將實驗結果與預想的結果進行比較,同時幫助他們在觀察沉浮現象時,正確運用“沉”和“浮”來表述。
。酆⒆觽冊诨顒舆^程中按自己的想法作用于物體,真實地感受、記錄實驗的結果,驗證自己的解釋和猜想是否正確,從而不斷調整自己的認識,并初步懂得了要得出結論必須以客觀事實為依據。]
三、講一講,議一議。
師:現在誰愿意把你的發現講給大家聽聽?
幼:我發現蘋果是浮在水面上的,香蕉是沉在水底的,西紅柿是浮在水面上的,土豆是沉在水底的。
師:它們有的沉下去,有的浮起來,真有趣。
師:你們有沒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
幼:為什么大的西紅柿能浮起來,而小小的葡萄卻沉下去了呢?
師:這個問題要留給小朋友們去動動腦筋,找找答案。另外,還有一個問題也要請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想想辦法,那就是怎么樣才能讓西紅柿沉到水底去,讓葡萄浮到水面來?
。ê⒆觽冊谕嫠V蝎@得了蔬果沉浮的經驗,他們自己提出的問題更引發了進一步探索沉浮現象的興趣。事實上,這一活動僅僅是一個系列探究活動的開端,以后的活動可以根據幼兒探索中不斷生成的新問題進行延伸。)
幼兒園小班教案《蔬果沉浮》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觀察蔬果,并感知蔬果在水中的沉浮現象,初步獲得有關物體沉浮的經驗。
2、學會用簡單的方法記錄蔬果在水中的沉浮狀態。
3、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發展幼兒探索求知的精神。
4、知道一些保持身體各部位整潔衛生的方法。
5、了解保持個人衛生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1、音樂磁帶,四張桌上放有蘋果、香蕉、桃、荔枝、西紅柿、土豆等蔬果;
2、四個水槽,托盤,記錄卡(卡上畫有大水杯,水杯上有水位線)和各種蔬果小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隨音樂逛“蔬果超市”導入。
今天呀,老師帶小朋友們一起逛一逛“蔬果超市”,一起看看超市里有些什么?
“呀!小朋友們快來看,這里有好多水果、蔬菜。你們認識嗎?”
。ㄗ層變鹤杂捎懻摚┻@時小朋友們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的在說它們的形狀,有的在回味它們的味道,有的掂量著它們的重量……
二、想一想,猜一猜。
“假如我們把蘋果放到水里會怎么樣呢?”
“香蕉、西紅柿、土豆呢?”
這時小朋友們爭論起來,有的說會沉到水底,有的說會浮在水面上,也有的說會在水的中間。
“大家呀,各有各的想法,請把你們的猜想記錄下來?梢杂美蠋煘槟銈儨蕚涞氖吖D片和記錄卡,按自己的猜想分別把小圖片擺放在水面、水底或水中間”。
(在開展活動之前,考慮到幼兒的能力水平,所以我們教師為他們準備了直觀形象的記錄卡和蔬果圖片。讓他們在不作任何提示下,運用已有的經驗進行猜想和判斷,并作記錄,為他們主動建構知識經驗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三、玩一玩,比一比。
“這些蔬菜、水果放在水里到底會怎么樣呢?請你們把它們放到水里試一試!
帶領幼兒到操作臺,讓他們自主探究,把各種蔬果一一放進水里,仔細觀察它們在水中的情況,然后在另外一張記錄卡上驗證記錄。教師則巡回觀察,適時指導,引導幼兒將實驗結果與猜想的結果進行比較,同時幫助他們在觀察沉浮現象時,正確運用“沉”和“浮”來表述。
。ㄓ變涸诨顒舆^程中按自己的想法作用于物體,真實地感受、記錄實驗的結果,驗證自己的解釋和猜想是否正確,從而不斷調整自己的認識,并初步懂得了要得出結論必須以客觀事實為依據。而且,這一環節也培養了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四、講一講,議一議。
“現在我們小朋友都做過實驗了,并知道了結果,誰愿意把自己的發現講給大家聽聽?分享一下你的發現!
。ㄗ層變悍謩e回答,這一環節很好地培養了幼兒樂于表達的行為習慣)
“這些蔬果,有的沉下去,有的浮起來,真有趣。那么你們有沒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或者是不懂的問題?現在可以提出來,我們一起探討一下。比如說,有的水果不沉下去也不浮在水上面而是在水中間呢?”
(讓幼兒自己提出問題,然后集體來解決。)
【活動延伸】
“這些問題我們小朋友都幫忙解決了,但還有更多的問題需要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想想辦法來解決,那就是怎么樣才能讓西紅柿沉到水底去,讓蘋果浮到水面來?”
(幼兒在玩耍中獲得了蔬果沉浮的經驗,他們自己提出的問題更引發了進一步探索沉浮現象的興趣。我們覺得,這樣的活動要不斷的開展、延伸下去。)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的設計和開展過程中,我們為幼兒準備了充分的操作材料,使每一位幼兒都有參與的機會,同時通過讓他們自己動手操作來發現蔬果沉浮的秘密,并學會將結果記錄下來,這充分培養了幼兒自主探究的能力。也體現了幼兒的主體地位。在講一講,議一議這一環節,通過集體探討、交流,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又體現了師幼之間的互動,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互動,使他們真正體驗到發現秘密后的樂趣。
【幼兒園小班教案《蔬果沉浮》】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常規教案03-15
幼兒園小班教案《秋葉》03-18
幼兒園小班勞動教案03-18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03-11
幼兒園小班《水果謎語》教案04-24
幼兒園小班《詠鵝》教案03-15
幼兒園小班疫情活動教案03-15
《安全乘車》幼兒園小班教案03-18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你好》03-18
幼兒園小班安全睡覺教案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