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匯總8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探索打開各種包裝袋的辦法。
2、鼓勵幼兒通過語言交流、表格記錄,大膽表現自己的想法。
3、激發幼兒探索周圍事物的欲望。
二、重點、難點:
1、培養幼兒的探索能力。
2、學習打開包裝袋并學會記錄。
三、活動準備:
1、帶包裝的牙刷、糖果、火腿腸、午餐肉、罐頭食品等需打開的物品。
2、將所裝備的物品放入四個箱子內并封好。
3、剪刀、小刀若干。
四、活動過程:
1、幼兒自由探索打開箱子。
每5個小朋友組成一組打開一個箱子。
2、教師交代要求,引導幼兒探索打開各種包裝袋的辦法,并進行記錄。
(1)“剛才小朋友一起合作將箱子打開了,看見里面放了許多好吃好玩的東西,你們想不想也打開來看一看?”
(2)現在我請小朋友每打開一種包裝袋就把你打開的物品和打開的方法記錄下來,然后再打開另外一種包裝袋。(教師可先舉例)
(3)幼兒探索打開各種包裝袋,并進行記錄,教師輔助幼兒完成。
3、師生交流并統計幼兒打開的方法:
(1)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記錄結果。教師將幼兒的記錄結果進行統計。
(2)共同探討解決未打開的物品。
五、教師小結:
在生活中還有許多東西需要我們動腦筋想辦法解決,用最簡便的方法解決,如果以后你遇到什么東西很難打開,請帶來我們一起想辦法好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體會到聽、念及改編兒歌的樂趣,發展幼兒聽與說的能力。
2、培養幼兒聲音自然、態度大方地在集體面前朗誦兒歌。活動準備:畫有猴、豬、兔、貓等動物的皮球若干。
活動過程:
出示許多畫有小猴的皮球,引起幼兒用兒歌的語句描述皮球的興趣以及皮球的愿望。
老師:小朋友大家好!今天李老師為小朋友帶來了許多可愛的皮球,你們想玩嗎?
幼兒:想
老師:你們看看這個皮球上畫著什么?
幼兒:小猴(幼兒觀察老師手上的皮球回答問題)
老師:你們的小眼睛真厲害,我有一個皮球,上面畫個小猴。(出示兒歌一二句)。原來調皮的小猴子偷偷地藏在皮球上想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戲,你們愿意與小猴一起玩嗎?
幼兒;愿意。
老師:現在小朋友從椅子下拿出一個皮球,像李老師一樣把自己的皮球介紹給大家聽:我有一個皮球,上面畫個小猴。明白了嗎?誰來?
幼兒:我來。(幼兒拿皮球學詩歌第一、第二句,我有一個皮球,上面畫個小猴。)
老師;小朋友真棒!現在讓小朋友拿皮球和小猴子一起玩游戲,在玩的過程中,請你想一想皮球可以怎樣玩?而且要注意安全不要把皮球仍到電燈上呢!請出來。(放音樂幼兒自由玩皮球)
老師:請小朋友把皮球放回原位。誰來告訴我你剛才是怎樣玩皮球的?
幼兒:我剛是拍皮球的。用一句話來說"我來拍拍皮球"。
(引導幼兒說出各種玩皮球的方法后,出示第三句兒歌)
老師:李老師現在學學小朋友拍皮球,拍的時候請你們認真地看看皮球上的小猴在干什么?
(教師一邊念兒歌一邊拍皮球,我有一個皮球,球上畫個小猴,我來拍拍皮球,小猴怎樣呢?)
幼兒:小猴在跳等等
(幼兒自由回答)
老師:小朋友真認真,老師用一句更好聽的話來形容小猴,小猴翻翻跟斗。
(出示第四句兒歌)
老師:你 看小猴子變成一首兒歌來了,這首兒歌的名稱叫做《玩皮球》,(教師示范)請幼兒也一邊拍手一邊有節奏地跟老師念《玩皮球》。小朋友念地真好聽,誰來大大聲地出來表演(請個別幼兒表演)
老師:咿!除了小猴子外,還有很多小動物也藏在皮球里,你們愿意找他出來玩嗎?
幼兒:愿意。
老師:但是小朋友在和小動物玩的時候要認真觀察他們是誰?他們在皮球上是怎樣動的,一會兒讓小朋友來編一首新的兒歌,好嗎?
幼兒:好。(幼兒自由選皮球玩,放音樂)
老師:請幼兒拿著自己的皮球回座位,首先先讓老師來介紹我的皮球,我有一個皮球,球上畫個小兔,我來踢踢皮球,小兔轉轉圈圈。好聽嗎?
(教師對幼兒創編的詞語進行更換)
幼兒:好聽。
老師:誰來向大家介紹。
(幼兒自由創編)
老師:小朋友真聰明,現在我們一起帶小動物到操場上玩好嗎?
(幼兒離場)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歌曲,熟悉歌曲的旋律,感受歌曲恢宏的氣勢。
2、能大方地演唱歌曲,并根據歌曲進行簡單的動作創編。
2、萌發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彩帶
活動過程:
一、說說我們的大中國
“你覺得我們中國是個怎樣的國家?”
二、欣賞音樂
今天,我帶來一首好聽的歌曲《大中國》,讓我們聽一聽。
提問:聽了這首歌,你有什么感覺?
三、感受、理解歌曲
1、欣賞歌曲一遍。
(1)從這首歌中,你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感覺到了什么呢?
(2)歌曲中用了一個比喻,把中國比做一個家,那兄弟姐妹指的是什么?(是指五十六個民族在中國大家庭里,就像兄弟姐妹一樣相親相愛)
2、欣賞歌曲第二遍,幫助幼兒理解歌詞:
(1)你聽到歌里唱了哪些美麗景色?幼兒觀看PPT
(2)家里盤著兩條龍,是哪兩條?
(3)我們中國的什么山峰是世界最高山峰?
(4)你見過長城嗎,是什么樣的?
(5)歌曲中為什么說“看那青藏高原比那天空還遼闊”?
3、播放MTV,欣賞歌曲第三遍
(1)喜歡這首歌嗎?這首歌的前后節奏有什么不同嗎?
(2)歌曲中哪一句聽上去感覺很激動、很自豪?
(3)讓我們一起來大聲唱起來吧!
4、動作創編
讓我們跟著音樂唱起來,跳起來吧
師豐富幼兒動作
四、進一步激發情感:
“歌曲唱完了,你們覺得做一個中國人光榮嗎?為什么?
請幼兒用一句話說說對祖國的祝福。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商業街》游戲活動介紹:
《商業街》是語義認知類游戲。語義認知能力指的對詞語信息的理解能力,比如理解一個詞語的意思、理解“動物、植物”等一些類別、理解“大、小”等一些關系,都需要這種能力。本單元的游戲活動主要是發展幼兒對商品類別和一些關系的`理解能力。
在活動中,通過“商業街”的游戲情境,讓幼兒認識各種商店的名稱,在了解物品特征的基礎上將物品分配到不同類別的商店中,同時,讓幼兒理解“大小、多少、長短、高矮”幾種關系。通過這一系列的游戲活動,提高幼兒對物品類別的理解和對以上幾種關系的認識。本單元由四部分活動組成。
《商業街》游戲活動安排:
活動1:布置櫥窗(一)
活動2:布置櫥窗(二)
活動3:商店與售貨員
活動4:商店與商品
《商業街》游戲活動目標:
1、根據物品的特征進行分類
2、理解“大小、多少、長短、高矮”幾種關系
3、學習使用一些量詞
4、理解故事內容,記清主要情節,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5、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游戲材料準備:
教具:商店大卡片4張(面包房、服裝店、鞋店、玩具店)
幼兒材料:
商店卡片4張(面包房、服裝店、鞋店、玩具店)
商品卡片16張(從32張商品卡片中挑出食物類4張、服裝類4張、鞋類4張、玩具類4張)
重點:
1、根據商店的外形特征說出其名稱,理解商店的實際用途。
2、將商品卡片歸類,擺放在相應的商店中。
流程:
1、認識商店
2、觀察商品卡片
3、游戲“布置櫥窗”
4、交流、檢查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4張商店大卡片,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根據房屋的外形特征,猜猜每家商店的名稱。
提示與建議:
教師可用“請幼兒逛新開張的商業街”為情節引入活動。
此環節的目的是讓幼兒通過觀察商店的外形特征,判斷出商店的名稱。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說說不同商店都出售些什么商品。
(二)幼兒觀察自己的16張商品卡片,說出每張卡片上物品的名稱。
提示與建議:
教師可根據本班幼兒實際情況,著重引導幼兒認識不太熟悉的商品,也可以擴展活動,讓幼兒說一說自己知道的同類商品的名稱。
教師還可有意識地引導幼兒在說出名稱的同時學習使用量詞,如一個、一件、一雙、一堆……
(三)游戲“布置櫥窗”
玩法:幼兒將自己的16張商品卡片放在相應的商店中,每個商店4張。
提示與建議:
此環節的目的是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將商品卡片進行歸類,放入相應的商店中。
(四)幼兒互相欣賞操作結果,檢查商品擺放是否正確。
提示與建議:
當幼兒在操作過程中出現錯誤時,教師可讓幼兒說說自己的理由。
活動延伸:
1、家長帶幼兒外出購物時,引導幼兒觀察不同類型商店分別出售什么商品。
2、引導幼兒觀察商店櫥窗陳列的商品,說出這些商品屬于哪一類。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活動中發現:用大小不同的工具來運同一堆沙,大工具運的次數少,小工具運的次數多。
2.培養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正確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沙、大小不同的杯子、盆子、記錄單、筷子等
活動過程:
1.談話引起幼兒興趣。
老師這里有一盤沙,我想知道有多少沙,你們有什么辦法嗎?
2.幼兒第一次糧沙并進行統計記錄。
(1)怎樣讓別人知道這堆沙有多少呢?(記錄)
(2)出示統計表格并觀察:這是一張統計表,橫排的格子里畫上你使用的工具,豎排的格子里記錄你使用這個工具量沙的次數。
(3)明確運沙的具體操作規則(滿杯后用工具刮平)
(4)幼兒操作
(5)引導觀察數據,表揚會想辦法記錄的小朋友。
3.幼兒第二次用不同工具運沙。
(1)幼兒預測大工具來運剛才的一堆沙,運的次數會怎么樣?
(2)幼兒操作
(3)統計數據
(4)幼兒通過觀察數據得出:運的次數不一樣;大杯子那一排的數據小,小杯子那一排的數據大……
教師小結:用大小不同的工具運同一堆沙,大工具運的次數少,小工具運的次數多。
延伸游戲
請小朋友想想,如果用桶來量沙,量的結果又會怎么樣?讓我們帶著沙到教室試一下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簡食物鏈中的動植物之間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關系。
2、知道自然界中幾種常見的食物鏈。
3、培養幼兒大膽探索的欲望。
4、萌發幼兒保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6、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課件、動植物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根據課件講述故事,激發幼兒興趣。
1、故事里一開始有誰?后來來了誰?發生了什么事?
2、故事里面誰最厲害?為什么?
(二)結合課件,了解動植物間的食物鏈關系。
1、出示故事里的動植物圖片。猜一猜:它們有什么關系?誰被誰吃掉?
2、請幼兒排一排它們之間的關系。
小結:像這樣一個吃一個,好像一條鏈子的關系,我們叫它食物鏈。
(三)了解動植物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系。
1、動物們你吃我我吃它,多殘忍。它們中你最討厭誰?為什么?
2、假如沒有了其中的一個動物或植物,會發生什么事呢?猜一猜。
3、在大自然中,你覺得誰最厲害?(人類)為什么?人類的什么行為會造成動植物的減少呢?(如過量捕殺動物;過度砍伐樹木等)
4、討論:為了保護大自然的生態平衡,我們應該怎么做?你有什么好的建議?(教育幼兒愛護環境,愛護動物)
5、發散思維,講述其它的食物鏈。如海里的食物鏈。
(四)游戲:誰餓了
1、幼兒自由選取角色,根據音樂做動作。
2、音樂停止,請扮演相關植物鏈角色的幼兒根據食物鏈的關系迅速手拉手蹲下。
教學反思:
首先,用故事引入生物之間的敵對關系。其中的食物關系顯而易見,激發了學生開始學習的興趣。而食物關系用箭頭標識,看起來雖然比較容易,但學生往往會畫錯箭頭的方向。對此,準備了幾個紅色箭頭,并著重指出板書按“誰被誰吃”的方向畫出來。
其次,著重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活動。具體說活動分兩個層次:第一層,正確理解食物鏈的構成。通過對“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等成語的收集,學生知道生物之間的食物關系多種多樣,普遍存在。通過觀察和閱讀第 45 頁的文字,組織討論,學生知道食物鏈上的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及作用;知道食物鏈的源頭在植物,終點是兇猛的動物。第二層,建立食物網的概念。畫食物鏈是一項十分有趣的活動。但在一定的生活區域里給形象的生物畫,很容易畫亂。為了減少盲目性,引導學生從綠色植物開始一直找到兇猛的動物結束。
小百科:食物是指能夠滿足機體正常生理和生化能量需求,并能延續正常壽命的物質。對人體而言,能夠滿足人的正常生活活動需求并利于壽命延長的物質稱之為食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秋季的特征,認識秋季的花草樹木、果實和種子。
2.學習用優美的詞句描繪圖片內容、概括秋季特征。
3.在教師的幫助下創編散文,體驗創編活動的成就感。
4.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
5.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1.課前帶孩子們到大自然中去尋找秋天的足跡。
2.秋天的花木果實的照片若干張。
3.西瓜、荷花、柳樹的圖片。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師:現在是什么季節?你看到周圍都有哪些變化呢?
2.尋找秋天的圖片,嘗試用一個優美的詞語形容圖片的內容。
師:你找到的是什么?請你用一個好聽的詞形容圖片上的內容。
(請8-10名幼兒到前面說一說,然后將圖片貼到黑板上。)
3.圖片分類。
師:黑板上已經有了這么多的圖片,他們想和自己的好朋友在一塊兒呢。
(先將黑板上的圖片進行分類,然后請其余的幼兒按類別將自己的圖片送到相應的地方。)
4.根據圖片的類別,嘗試用一句好聽的話概括秋天的某個特征。
指導語:看,秋天的花兒真多呀,有白色的菊花,紅色的一串紅······秋天是一個什么樣的季節呢?
……
5.教師幫助幼兒將優美的詞句編成散文。
師:如果把剛才小朋友說的話連在一起,就能變成一篇好聽的散文。
(1)教師朗誦散文。
(2)幼兒集體朗誦。
(3)為散文起一個好聽的名字。
6.結束活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參與、嘗試,讓幼兒了解煎餅是怎樣制成的全過程。
2、讓幼兒了解對中國悠久歷史文化和現代高科技文化
3、教育幼兒珍惜糧食。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重難點:
讓幼兒了解煎餅是怎樣制成的
調和好適中的面糊
活動準備:
1、面粉、花生油、黃豆粉、煎餅匙、煎餅凹子,每人一個小盤子,機器煎餅和人工煎餅
2、機器加工廠
3、煎餅的來歷
活動過程:
一、討論:觀察機器煎餅和人工煎餅
1、教師拿出機器煎餅和人工煎餅,讓幼兒回答哪種是人工煎餅機?哪種是機器煎餅
2、引導幼兒說出機器煎餅和人工煎餅的味道,比較它們的味道和外形特征。
二、幼兒調制面糊幼兒自由選擇面粉和配粉
1、幼兒自由選擇純面粉和混合面粉(提示幼兒在面粉中加入花生油,可以防止沾煎餅凹子,加點豆粉可以使煎餅更香更酥。)
2、幼兒嘗試和面糊讓幼兒嘗試自己和面糊,把水和面按一定比例,和出來的面糊不能太稀太稠,要適中。
3、要把和好的面糊放置一會兒,這樣面糊才有彈性
三、觀看烙煎餅
1、老師請一位阿姨來烙煎餅把面粉和凹子放置好,讓幼兒觀看面糊怎么放,火候要燒到什么樣,什么時候煎餅就烙好了。(注意:在觀看時,幼兒不要靠凹子太近,以免烙傷。)
2、攤煎餅把烙好的煎餅放置在凹子上,放上餡,再放幾個煎餅在上面,攤煎餅就做好了。
四、機器加工煎餅
讓幼兒到工廠觀看機器煎餅讓幼兒看機器加工煎餅,比較兩種煎餅的制作方法、形狀、顏色、味道的異同。
五、品嘗煎餅
以自助餐的形式,幼兒任意選擇自己喜歡的煎餅說出煎餅的形狀、制作的各種方法。幼兒每人一個盤子,把煎餅放在盤中,讓幼兒品嘗,評出色、香、味。
六、幼兒自己收拾餐具
活動延伸:
1、開展角色游戲"賣煎餅"
2、讓幼兒講講從長輩那里了解到煎餅的來歷
活動反思:
一、教學內容來自學生的問題。
本活動的主題"煎飯"是學生生活當中經常接觸的東西,學生對其很熟悉。熟悉的東西身上存在的知識往往被人們所忽視,然而教師能夠從學生的問題當中發現教學內容,進而確定教學主題。因為活動內容是學生感興起的問題,急需知道其相關的知識,所以學生有興趣參與本活動,同樣,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再者,教師關注學生的問題,學生也能感受得到,提問題的學生在一定的程度上會有成就感,這個學生同樣會受到其他學生的羨慕,學生的這個問題行為同樣也有可能會受到其他同學的模仿,學生的問題意識在不經意間就被教師給引發起來。
二、讓學生親身經歷、親身體驗,在做中學到東西。
學生通過選擇面粉和配面粉,掌握了一定的技巧,知道了一定的科學知識。通過觀看烙煎餅和攤煎餅,體會到父母及勞動人民的不易。
三、走出校園,學生學到更多的東西,開闊了思維。
社會是一所大學校。走出校園,走進社會,可以讓幼兒看到更多的東西,聽到更多的東西,學到更多的東西。學生通過走進機器煎餅加工廠,見到了機器煎餅的生產過程,在這過程當中還可會產生一些稀奇的問題,學生的思維更開闊了。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匯總8篇】相關文章: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匯總9篇03-20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匯總八篇03-17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匯總5篇03-16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匯總5篇03-15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匯總五篇03-13
【實用】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匯總六篇03-19
【實用】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模板匯總八篇03-21
【實用】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匯總5篇03-17
【實用】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模板匯總5篇03-14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9篇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