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教案

時間:2021-07-29 18:22:16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有關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錦6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關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錦6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

  2、啟發幼兒學習按圖形特征歸類,鞏固對幾何圖形的認識。

  3、培養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學會把用過的東西放在學具筐里。

  活動準備:教具:不同形狀的梯形若干;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紙各一張。學具:幼兒兩張大小不同的梯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若干。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圖形分類。

  出示大小、形狀各異的長方形、梯形若干,提問:"誰會把一樣的圖形放在一起?"請一位幼兒操作。"每種圖形各有幾個?"

  2、認識梯形。

  出示梯形,"這是什么圖形?它和長方形有什么地方一樣,什么地方不一樣?"(它們都有四條邊,四個角,梯形上面邊短,下面邊長;上面的兩條邊平平的,不一樣長,有四個角,不一樣大。"

  3、引導幼兒觀察直角梯形、四邊形。

  "這兩個圖形都是梯形嗎?""那一個圖形是梯形,你從什么地方看出它是梯形的?"(它上下兩邊平平的,不一樣長,四個角不一樣大)

  二、小組活動

  第一組:變梯形。"請小朋友拿一張圖形紙把它剪一剪,讓它們變成梯形。"

  第二組:給梯形涂色。

  "看看圖中都有什么圖形,請小朋友給梯形都涂上顏色。"

  第三組:梯形找家

  給各種不同大小和不同顏色的梯形找到自己的家。

  三、活動評價

  重點請個別幼兒演示是怎樣變梯形的,啟發幼兒想出多種方法。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于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境,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通過一系列的游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能在對稱圖形身上找出對稱軸。

  2。通過操作,創作表現對稱美,在操作中探索發現。

  3。感受周圍事物的對稱美,提高審美意識、體驗創造操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圖片:蝴蝶24,剪刀。

  2。長方形,正方形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理解對稱概念,初步感受對稱美

  1。出示圖片:蝴蝶,感知理解對稱。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一些圖片給小朋友看,你們想看嗎?

  你覺得這些圖片好看嗎?你發現這些圖片奇妙的地方了嗎?

  (幼兒互相議論。)

  2。教師小結:原來,這些圖案的左邊和右邊都是一模一樣的,像這種左右兩邊形狀、大小、顏色都一樣的,我們就叫它“對稱”。

  3。教師出示一張圖片,演示圖形對折。

  (1)教師:那么把這些對稱的圖形對折,會怎么樣呢?對折后一樣齊的,我們叫做“重合”--出示字卡"重合

  (2)重合后,我們發現中間有一條折線,它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對稱軸”

  4。觀察生活中的實物圖片,感受對稱美

  (1)出示蝴蝶風箏、、面具(臉譜)、飛機等感知對稱,尋找對稱軸。

  提問:它們對稱嗎?你從什么地方看出它們是對稱的?對稱軸在哪里?)

  (2)為什么人們要把這些東西造成是對稱的呢?看起來對稱的東西怎么樣?

  (平衡感、整齊、美觀)

  二、尋找身邊的對稱物品,鞏固理解對稱含義。

  1。出示實物若干(望遠鏡、梳子、衣服、鏡子等)

  提要求:選一件對稱的物品。

  2。幼兒介紹自己的物品,說說為什么自己覺得它是對稱的?

  對稱軸在哪里?

  (引導幼兒發現對折后能重合,即是對稱)

  三、幼兒操作,創作表現對稱美。

  1。出示作品(眼鏡)

  教師:你們看這是什么?它對稱嗎?

  你們知道還有什么是對稱的嗎?

  2。幼兒操作,探索用紙片折疊對稱圖形。

  四、結束

  教師總結:今天,我們班里的小朋友都很能干,不但認識了解了對稱,還能自己動手折疊對稱的圖形,在我們身邊還有好多好多對稱的物品,今天我們也回家找一找,還有哪些東西是對稱的,明天來告訴老師好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大膽與小班幼兒交往,學習嘗試關照弟弟妹妹。

  2、利用多種美術技能制作不同美術作品,作為禮物。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并珍惜這份友情。

  重難點分析:

  重點:會用不同技能制作不同作品。

  難點:體驗做大班哥哥姐姐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活動準備:

  知識:中班學習了各種技能。

  物質:各種美術材料(畫紙、畫筆、剪刀、彩紙等)。

  活動過程 :

  一、導入:談話引出主題:

  問:“今天早上我們幼兒園里有什么新變化?小弟第、小妹妹剛剛來到幼兒園一定很想家,我們怎樣來關心、安慰他們呢?

  二、展開:

  1、請幼兒發表自己的見解,并注意及時引導。

  2、根據幼兒自己的想法,教師支持幼兒的選擇,并提供不同材料,

  3、幼兒利用自己的美術技能,制作不同作品,教師進行適當幫助,做好鼓勵表揚。

  4、啟發幼兒利用禮物,想出一句關心或安慰弟弟、妹妹的語句。

  5、組織幼兒到小班去禮物,并注意觀察幼兒間的交往情況。

  三、結束:回到教室,進行總結,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感受,進一步體驗做大班哥哥、姐姐的自豪感。

  活動反思:

  這是一節手工活動,目的是引導孩子樂意用繪畫、折紙、粘貼等多種方法制作禮物的愿望。并讓幼兒一起討論制作的方法和材料。孩子們通過討論,積極性很高。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解故事內容故事,能以肢體動作和語言表現故事情景。

  2、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生活智慧。

  3、通過傾聽教師對圖書書面語言的朗讀,提升依據畫面展開想象并用較豐富的語匯進行表述的能力。

  4、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活動準備】

  PPT,幼兒經驗準備。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

  1、出示拖鞋圖片,提問引起幼兒興趣。

  師:這是什么?你知道拖鞋在古代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又是用什么做的嗎?

  2、出示木屐,告訴其名字。

  師:拖鞋在古代的時候叫做木屐,木屐用什么做的?

  那木屐是怎么來的呢?有個民間傳說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表現故事情景:

  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2、提問: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聽完故事你知道木屐是怎么來的'嗎?

  (2)他們為什么要做木屐呢?

  小結:做木屐原來是要木屐發出咯嘰嘰的聲音,讓大熊不來傷害他們。

  (3)他們在做木屐前是怎么對付黑熊的呢?我們再來聽一遍故事,聽完故事要請小朋友來扮演老婆婆和老公公這兩個角色,所以請大家仔細聽。

  3、再次完整欣賞故事,為故事表演做準備。

  師:那用木屐之前老公公和老婆婆是怎么來逃避黑熊的傷害呢?

  他們上山的時候,心情會怎么樣?那山下的人呢?大聲喊的時候表情怎么樣?為什么要這樣的表情?

  那你們愿意來做做老公公和老婆婆嗎?

  4、幼兒分角色扮演,用肢體和語言表現情景。

  預設:老婆婆上山的時候為什么左看看,右看看?老公公為什么不停地大聲喊?

  你們發現剛剛上山的老公公好像很緊張,為什么?

  三、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生活智慧。

  師:現在你知道木屐的由來了嗎?

  小結:其實這只是一個為了紀念木屐誕生的小故事,但人們能編出這樣的故事,也體現勞動人民的聰明。

  師:可能現在我們中國船木屐的人比較少了,那你知道哪個國家的人民總是穿著木屐呢?原來,別的國家的人們穿著我們中國人發明的木屐,你會有什么感覺?

  四、拓展:

  除了木屐是我們中國人發明的,你還知道哪些東西也是我們中國發明的,而且這些發明其他國家的人也在用?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電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方便與危害。

  2.了解金屬接觸插座、濕手觸摸插座、觸摸裸露的電線會有觸電的危險,學習安全用電的方法。

  3.培養幼兒動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知道在發生危險時如何自求。

  活動準備:

  1、多媒體教學資源:《電寶寶旅行記》視頻、《鼠兄鼠弟偷油記》錄音及圖片。

  2、每組一套實驗材料。

  3、幼兒用書第32-35頁。

  活動過程:

  一、可通過自編《電寶寶旅行記》,讓幼兒認識電的來源。

  1、播放多媒體,有教師介紹:電寶寶從電廠出發,經過高壓輸電線、變電站、低壓輸電線,來到千家萬戶。

  2、請幼兒說一說家里哪里用到電。

  小結:電是人類的好朋友,它給我們帶來很多方便,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它,這個電老虎的威力可真大。

  二、觀看多媒體《鼠兄鼠弟偷油記》。也可以閱讀幼兒用書第32-35頁。

  提問:鼠兄弟為什么會觸電?鼠大哥是怎么做的、電工叔叔又是怎么做的?

  三、初步了解金屬能導電的道理。

  1、討論:哪些材料能導電?請幼兒說一說可以導電的材料。

  2、分組進行實驗,并記錄實驗結果。

  3、各組分別介紹實驗結果。

  四、找一找教室中插座的位置,說一說生活中應該怎樣安全用電。

  小結:不用手、金屬物體去摳插座,不用濕手摸插座,不接觸裸露的電線。發現有人觸電不能用手去拉,要告訴大人來搶救。

  活動反思:

  本堂課中我先以謎語引出本課的學習內容,并用圖片、視頻資料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感受電在我們的生產生活中的作用。同時讓幼兒在感受電的作用的同時認識到電的危險的一面。它能為我們服務,但如果我們不摸透它的“脾氣”,它就會成為一只發怒的老虎,給我們帶來危險和災難,所以電又被稱為“電老虎”,可見它的厲害。最后幫助幼兒聯系生活,以便更好地解決生活中常見的實際問題。

  本節課基本達到了教學目標,了解電給人們帶來的方便與不安全用電導致的危害,樹立安全用電的意識;能留心觀察生活中不安全用電的隱患,注意預防。

  小百科:電是靜止或移動的電荷所產生的物理現象。在現實生活中,電的機制給出了很多眾所熟知的效應,例如閃電、摩擦起電、靜電感應、電磁感應等等。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擺放圖形,學習交集分類,初步了解兩集合相交部分所擺放的圖形必須同時具有兩個集合內圖形的特征。

  2、繼續學習10以內數的組成和加減去運算。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空心大圓4個(分別為紅、黑、各一,綠2),標記若干(如南P333圖二、三、四、五、六)。

  活動過程:

  一、復習10的組成。

  開展拍手游戲和碰球游戲。復習10的組成。

  二、學習按標記將圖形分類。

  1、出示教具(五),引導幼兒觀察標記后說出這兩個空心圓圈是誰的家。

  2、誰來將圖片按標記分別放在兩個圈內。分完后再請幼兒說說兩個圈里各放的是什么樣的圖形。

  三、學習交集分類。

  1、出示圖六,引導幼兒觀察兩個家怎么了:這兩個家怎么了?有沒有完全重疊,是誰的家和誰的家有部分重疊了,重疊的這一部分有誰的家。(是綠色、三角形的家。)

  2、出示圖七,引導幼兒仔細觀察:你們想想什么圖片可以住在綠色的家和三角形的家重疊的地方?

  3、教師和幼兒一起在兩個圈重疊的地方放上綠色的三角形,并在重疊處的上方貼上相應的標記。

  四、運用交集分類經驗。

  1、出示圖八:請你們想一想板上的標記和兩個空心圈,紅心圈里放什么圖形,黑心圈里放什么圖形,他們重疊的地方又應該放什么圖形?(現在請小朋友想一想。)

  2、請一名幼兒分別將圖形片送至紅圈、黑圈和兩圈重疊的地方,請其他幼兒檢查他放得是否正確,并說說為什么。同時想想重疊的地方應該貼什么標記。

  五、幼兒操作。

  1、小朋友先看看材料上(兩個相交的圓圈)每個圈上插著什么標記,想想在每個圈內應放什么圖形,放好后,再想想兩個圓圈重疊的部分內應該放什么圖形,將圖片放在里面。完成后告訴大家你是怎樣做的。

  2、幼兒操作,老師巡回指導。

  六、結束活動。

  1、表揚上課表現好的孩子。

  2、和孩子一起收拾活動用具。

  活動反思:

  這些圖形是幼兒平時經常接觸的圖形,是幼兒比較熟悉的。要求幼兒通過比較分辨出每組圖形的不同之處并進行分類,總的來說,孩子的表現還是比較不錯的,幼兒對分類沒有困難,只有稍部分幼兒還不能自行做好圖形標記。活動后,我們都覺得可在此基礎上適當增加難度,讓孩子按物體的兩個特征進行分類。

  小百科:分類,是指按照種類、等級或性質分別歸類。語出《書·舜典》附亡《書》序:“帝釐下土,方設居方,別生分類,作《汩作》。”

【有關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錦6篇】相關文章:

有關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集錦9篇03-22

有關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模板集錦10篇03-21

有關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模板集錦八篇03-20

有關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集錦4篇03-16

有關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集錦6篇03-16

有關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模板集錦八篇03-14

有關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錦七篇03-14

【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錦4篇03-16

有關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模板匯總八篇03-22

有關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模板匯編6篇03-22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色五月综合久久 | 未满十八免费在线中文字幕 | 亚洲图片在线视频 | 中文精品亚洲二区 | 日本激情视频A∨一区 | 五月婷婷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