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教案

時間:2021-07-28 11:08:45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6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6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名稱:圖形的分類

  活動目標:

  1、鞏固圓形、三角形、方形的主要特征,能排除大小、顏色的干擾進行

  圖形的分類。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初步的歸類能力。

  活動準備:

  大的圓形、三角形、方形的胸飾各一個,圓形、方形、三角形卡片若干,大型積木搭建的圖形王國區域。

  活動過程:

  1、帶領幼兒到圖形王國,引出課題。

  “圖形王國里,有許多的圖形寶寶在搞大聯歡……這時,有三個

  圖形媽媽來了,你們認識它們嗎?(教師逐一帶領幼兒復習鞏固圖形

  的主要特征)

  2、送圖形寶寶回家

  分別讓幼兒拿一種圖形送給相應的“圖形媽媽”,教幼兒說:

  “我把XX形寶寶,送給XX形媽媽。”

  3、請幼兒到圖形寶寶家做客

  親親“圓形媽媽”的臉,拍拍“方形媽媽”的肩膀,給“三角形

  媽媽梳梳頭,捶捶背,跳到圓形寶寶家,飛到方形寶寶家,游到三角

  形寶寶家等……

  活動延伸:小朋友與各種圖形媽媽分別做游戲(方形、圓形、三角形)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目的: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片,并按故事發展的順序合理排圖。

  2、啟發幼兒大膽清楚地表述排圖的理由。

  3、懂得有了本領應為朋友帶來歡樂的道理。

  準備:

  大圖片一套,小圖片若干。

  過程:

  1、今天,老師要講一個很好聽的故事:《小狐貍的變身法》。

  2、什么叫變身法?(教師在幼兒講述的基礎上進行小結。)

  3、介紹第一幅圖片。

  (1)第一幅圖片講了什么?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2)小結第一幅圖片的內容:一天,小狐貍得意地對爸爸說:“我學會了變身法,會變蘑菇,會變石頭,還會變其他許多東西呢!”爸爸翹起大拇指說:“你可真了不起!”正說著,小兔走過來了。

  4、引導幼兒排列圖片順序。

  (1)看見小兔來了,小狐貍會干什么呢?

  (2)請幼兒仔細觀察每幅圖片,然后按故事發展的順序排列圖片。

  (3)請個別幼兒排好圖片后說說為什么要這樣排列。

  (4)教師按幼兒講的順序排出相應的圖片,進一步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內容及前后關系。

  5、裝訂圖書。

  (1)有什么辦法能夠使圖片的順序不會搞亂?

  (2)請幼兒按順序在圖片的右下角編上號碼,并將圖片裝訂成書。

  6、引起幼兒對下次學習的興趣,結束。

  活動二

  目的:

  1、引導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并能清楚、連貫地講述故事。

  2、鼓勵幼兒創編故事情節。

  準備:

  幼兒人手一本小圖書,教師用的圖書一本。

  過程:

  1、我們最喜歡看《小狐貍的變身法》這本圖書了。今天,我們再一起來看這個故事。

  2、請幼兒說說哪些地方看不懂。

  3、教師根據幼兒提問找出相應的圖片指導幼兒,并請幼兒完整講述圖片內容,要求幼兒把圖中的背景和人 物的動作、表情講述清楚。如當幼兒提出“小狐貍為什么要學變身法”的問題時,教師可以這樣引導:

  (1)它用變身法捉弄了誰?它是怎樣捉弄小兔的?這個問題可以從哪幅圖片上找到答案?(第二幅。)

  (2)第二幅圖片講了什么?誰愿意講給大家聽?

  (3)教師小結圖片內容。

  4、請你們再看一遍這個故事,也可以邊看邊輕輕地給旁邊的小朋友講這個故事。

  5、故事里講了一件什么事?誰能用簡單的幾句話講給大家聽?

  6、看了這個故事,你是怎么想的?

  小結:有了本領,只有去幫助別人,才會有快樂,才會有真正的朋友。

  7、假如不下雨,小狐貍會想什么辦法和小兔、小狗重做好朋友呢?

  8、下次我們把剛才講的故事編成《小狐貍的變身法》第二集,好嗎?

  附:小狐貍的變身法

  小狐貍得意地對爸爸說:“我學會了變身法,會變蘑菇,會變石頭,還會變其他許多東西呢!”爸爸翹起大拇指說:“你可真了不起。”

  正說著,小兔走過來了。小狐貍一瞧:嘻嘻,這肯定是只笨小兔,讓我“吱溜”變成個蘑菇來捉弄它吧。等它采的時候,我跳東跳西,讓它累得氣喘吁吁,暈頭轉向。哈哈,就這么辦!

  小兔一瞧有蘑菇就去采,誰知蘑菇跳來跳去,怎么也采不到。小兔正納悶,小狐貍恢復了原樣,得意地說:“瞧你這只笨小兔,上我的當了吧。這蘑菇是我變的呀,哈哈!”小兔聽了生氣地走了。

  正在這時,小狗走過來了。小狐貍一瞧:嘻嘻,這肯定也是只笨小狗,讓我“吱溜”變成塊石頭來捉弄它吧。

  小狗走著走著,忽然腳底下冒出塊石頭,把小狗絆倒了,小狗嗚嗚地哭了起來。小狐貍恢復了原樣,得意地說:“瞧你這只笨小狗,上我的當了吧。這石頭是我變的呀,哈哈!”小狗聽了很生氣。

  小兔、小狗都不理小狐貍了,小狐貍趴在地上想:為什么它們都不理我呀?一個人真沒勁,我得想個辦法,和它們重新做好朋友。

  突然下起了傾盆大雨,小狗、小兔都沒帶傘,正著急呢,小狐貍“吱溜”一下變成一把大傘,為小兔、小狗擋住了雨,它們又成了好朋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一、設計意圖

  “竹蜻蜓”是我國民間最古老的玩具之一,它小巧精致、攜帶方便、飛行靈活,一直倍受孩子們的青睞。而大班幼兒正處于喜歡動手制作、探索發現的階段。因此,我嘗試設計了一節科技制作“竹蜻蜓”活動,預設以幼兒自主學習為主,旨在通過科學與藝術領域間的整合,借助圖示、兒歌引導,難點前置等方法,引導幼兒通過觀察、猜測、驗證、制作、交流等途徑,在做做玩玩中獲得操作技能,進一步激發主動嘗試、積極探索的科學,并發展幼兒初步的藝術審美和表現力。

  二、活動目標

  1、熟悉左右對稱特征,在看流程圖示制作竹蜻蜓中嘗試探索竹蜻蜓翅膀的大小與飛行的關系。

  2、學會較熟悉地運用對折、畫剪、粘貼等技能進行科技小制作,同時養成活動后收拾材料工具的習慣。

  3、體驗自主學習、合作制作的愉悅情緒,激發對民間藝術的向往和民族自豪感。

  三、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對蝴蝶、蜻蜓的基本特征已有一定了解。

  2、材料準備:

  (1)蝴蝶實物標本,課件(以蝴蝶、蜻蜓為主要內容)各一;制作流程圖7幅。

  (2)剪刀、吸管、透明膠、畫報紙、白卡紙、油畫棒、記號筆、五角星(鼓勵制作成功的幼兒用)。

  (3)自制“竹蜻蜓”范例1只。

  四、活動過程

  1、通過觀察、欣賞相關的實物標本和課件,熟悉左右對稱特征。

  (1)出示蝴蝶實物標本,引發幼兒對探索的興趣。

  指:“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只蝴蝶,請大家仔細觀察它的翅膀有什么特點?”

  (2)播放課件,引導幼兒觀察左右對稱現象,掌握其特征,再次引導幼兒從蝴蝶的兩個翅膀的圖案、色彩、形狀上進行比較和體驗。

  2、嘗試制作左右對稱圖形。

  (1)討論制作左右對稱圖形的方法。

  提問語:“如果要做一個漂亮的左右對稱的圖形,應該怎么做?你有什么好辦法?(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幼兒嘗試用畫紙、油畫棒獨立制作并裝飾左右對稱圖形。

  (3)教師觀察制作情況并歸納左右對稱圖形的制作方法。

  ①出示圖1~4,讓幼兒了解左右對稱圖形的制作流程。

  ②自創兒歌歸納制作方法,便于幼兒熟記、掌握技能。“紙兒長長邊對邊,中線起始圖案畫,沿著輪廓剪一剪,再給圖形穿新衣!”

  環節自評:“制作對稱圖形”是本次活動中的關鍵部分也是難點部分。以“蝴蝶”而非“蜻蜓”作為觀察學習的例示,主要是因為蝴蝶翅膀大,易于幼兒觀察比較。這樣,他們在觀察左右對稱的同時就能直觀地欣賞到蝴蝶翅膀上的花紋美,為下一步自制過程中的藝術裝飾操作部分的更好參與埋下伏筆。制作前,讓幼兒先用畫紙進行嘗試制作左右對稱圖形,一是節約材料,二是為幼兒的想法、猜測一個檢驗求證的機會,在此基礎上,結合老師自創朗朗上口的兒歌以及圖示呈現,幼兒和老師一起出比較合理的制作步驟和方法利于幼兒輕松攻克第一步制作的難關。

  3、制作“竹蜻蜓”玩具。

  (1)出示自制“竹蜻蜓”,激起幼兒動手制作的愿望。

  指:“這是什么?你們認識嗎?誰愿意上來玩一玩?”

  (2)介紹基本玩法和制作所需要的材料。

  指:“這么好玩的竹蜻蜓是用哪些材料做成的呢?”(一根吸管、一張卡紙。在此教師簡介古時與現今竹蜻蜓制作原材料的不同。)

  (3)出示圖5~7,結合上環節圖示1~4,啟發引導幼兒理解完整制作的步驟及方法。

  教師:“應該怎么做呢?誰看懂這些圖了?說說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有沒有什么地方看不懂?”

  (4)幼兒完整觀察圖示1~7,結合教師制“竹蜻蜓”實物,交流討論制作方法。

  (5)對幼兒提出的較多疑問之處,老師可作詳細講解或示范。

  (6)幼兒具體的操作材料,并提出制作要求。

  指:“根據圖1~7做竹蜻蜓,然后用油畫棒在翅膀上裝飾圖案。制作時保持安靜;遇到困難先看圖示或者觀察“竹蜻蜓”玩具后再想一想,實在不能解決時可以請同伴或老師幫忙;制作中注意安全使用工具、注意節約材料;做完后及時材料。”

  (7)幼兒獨立制作,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可選擇合作制作或先獨立制作局部后再在教師引導下完成制作。

  (8)教師巡回指導,指導重點如下:

  ①引導幼兒發揮創造力制作不同形狀的竹蜻蜓。

  指:“怎樣才能讓你的竹蜻蜓與眾不同呢?”啟發幼兒嘗試做出不同形狀的竹蜻蜓翅膀。

  ②鼓勵幼兒大膽想象,運用已有美工知識自主創造性地裝飾翅膀。

  教師:“你準備用什么方法、什么材料、怎樣來裝飾你的竹蜻蜓?”

  A、啟發幼兒選擇油畫棒、記號筆、畫紙等多種方式進行裝飾。

  B、對不同能力的幼兒進行裝飾方面的具體的分層指導:能力差、速度慢的幼兒可以在翅膀上先畫簡單的線條;能力中等的幼兒可以進行色彩圖案的裝飾或用撕貼畫紙的形式進行裝飾;能力強的幼兒可以綜合運用以上多種方式進行創意裝飾。

  ③鼓勵幼兒遇到制作流程方面困難(如粘貼步驟)時可進行兩兩合作。

  環節自評:《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啟蒙的,應充分挖掘和利用各領域之間的內在聯系,對課程內容進行合理、有效的整合。”此環節將藝術的表現力和美感培養巧妙地融合在科學的探索過程中,讓幼兒在制作中感受著圖形的對稱美,以及大膽運用圖案、線條、色彩等表現出個性美,為科學探索活動了更豐富的空間。

  4、探索竹蜻蜓飛行的奧秘,了解竹蜻蜓翅膀大小與飛行的關系。

  (1)玩玩自制竹蜻蜓作品,體驗成功的喜悅。

  指:“大家的竹蜻蜓都做好了,趕快試一試能飛起來嗎?都飛得一樣嗎?”(為作品能成功飛行的幼兒頒發五角星,并讓其作一定的示范。)

  (2)探索竹蜻蜓飛行的奧秘。

  指:“一樣都是竹蜻蜓,為什么有的飛得高、有的飛得低?有的飛的時間長、有的飛了一會兒就會落下來呢?”(幼兒三兩成群進行比較飛行,觀察、比較、交流、討論。)

  (3)幼兒自由表述自己的發現,教師歸納。

  教師:“原來竹蜻蜓的飛行和它的翅膀大小有關系。翅膀大的要比翅膀小的飛得高一些、飛行的時間長一些。”

  (4)作品展示、與互換玩要。

  (5)遷移知識。將幼兒自制作品展示后讓大家評選優秀作品:從外形裝飾、造型美到飛行效果等幾個方面去評選。同時讓幼兒交換作品,體驗與比較。

  教師:“竹蜻蜓這種玩具在我國民間已經流傳了0多年,據說直升飛機的螺旋槳就是人們受到竹蜻蜓的啟發后才制造出來的,充分體現了我們祖先的聰明才智。這小小的玩具中還藏著大道理,我們在生活中可以繼續去探索、發現其中蘊藏著的更多奧秘。”

  五、活動結束

  1、

  2、

  六、活動延伸

  1、將幼兒制作的“竹蜻蜓”投放在科學區,鼓勵幼兒課間繼續探索發現飛行的更多奧秘(如翅膀顏色在飛行過程中的變化等)。

  2、在手工區材料,鼓勵幼兒在竹蜻蜓的翅膀造型、裝飾上作多種嘗試和改進,進一步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和審美情趣。

  選自《教育導刊·幼兒教育》9年第4期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教學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圖片,學習用教連貫、完整的語言講述圖片內容。

  2、學習描述人物的'外表、行為,能進行合理的情節想象。

  3、注意傾聽同伴講述,并樂意與同伴交流。

  活動準備

  1、物體沉浮實驗;袋鼠的習性特點。

  2、指講訴圖片四幅。

  活動重難點:仔細觀察圖片并用較連貫、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

  指導要點: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動物表情、動作,并通過充分想象完整的句子講述圖片的內容。

  活動過程

  1、導入激趣。

  教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些有趣的圖畫,一起來看看圖片里講的是什么有趣的事。

  2、觀察講述。(引導幼兒觀察圖片,發揮想象。)

  (1)出示圖片一(遮擋住袋鼠)

  提問:小兔和小熊在干什么?發生什么事?讓幼兒自由說一說。

  教師小結:一天,小兔和小熊在草地上踢足球,玩得真高興!突然,小兔用力一踢,把足球踢得很高很高,足球一直向遠處飛去。。。。。。

  (2)重點觀察圖二。提問:

  足球不見了,小兔和小熊在草地上到處找,它們看見了袋鼠媽媽,它們會對袋鼠媽媽說些什么話呢?

  你從哪里看出來的?(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中小袋鼠的表情、動作,體驗小袋鼠的心理活動;同時啟發幼兒通過描述小動物間的對話來豐富情節。)

  過度語:奇怪了,足球到底在哪里?(掀開遮擋住的袋鼠,解開謎底)噢,原來足球在袋鼠媽媽的口袋里,怎么辦呢?

  (3)出示圖片三。

  提問:大象在做什么?它為什么要這樣做?

  (4)出示圖片四。

  提問:大象用什么辦法找到足球的?小熊、小兔和袋鼠的心情是怎樣的?你從哪里看出來?

  3、自由講述。

  請幼兒看圖自由講述,教師幫助幼兒學會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圖片并講述。

  (1)這幾幅畫面說了一個故事,我們怎么看?(引導幼兒明確看圖的方法與要求:按順序從第一幅開始看。)

  (2)請幼兒與旁邊的同看互相交流,看圖講述故事。(教師注意傾聽幼兒講述時是否能圍繞畫面內容展開,幫助幼兒想象小動物的對話和心理活動,豐富情節。)

  4、集體講述。

  (1)引導幼兒集體看圖,較完整、連貫地講述四幅圖的內容。

  (2)提問:我們能不能將四幅圖連起來說一說呢?(引導幼兒按順序用完整的句子進行講述,教師注意提示和豐富相應的詞句,如很高很高、緊緊地捂著等。)

  5、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

  6、討論。

  (1)小象是怎么幫小兔、小熊找到足球的?你喜歡袋鼠媽媽嗎嗎?為什么?

  (2)足球為什么能浮上來?(引發幼兒的經驗進行講述。)

  活動建議

  1、將講述圖片投放在區域中,讓幼兒繼續講述。

  2、鼓勵幼兒嘗試將該故事講述給伙伴、家長聽。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了解動物與季節變化的關系。

  2、引導幼兒按照正確的程序操作電腦。

  3、培養幼兒積極探索的精神。

  4、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征。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1、知識:已經了解了某些動物的生活習性

  2、物質:IBM電腦、四季圖片

  活動進程:

  一、導入

  談話導入:現在是什么季節?你喜歡哪個季節,為什么?橡樹湖的池塘在四季中有什么變化呢,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展開

  1、請幼兒說說操作電腦的正確程序。

  2、 幼兒分組操作電腦,按照提示點擊相應的動物。如:"橡樹湖的冬天 "誰在冬天游泳?誰用尾巴當被子?誰會冬眠?

  3、幼兒探索性操作:點擊畫面不同的位置,探索性操作。如:"點擊大樹"會有相應的提問,"誰住在樹洞里?"

  4、擴散思維:出示四季圖片,請幼兒根據特征說出是哪個季節,這個季節還有哪些特征?

  三、結束:請幼兒按正確的程序關閉電腦,表揚積極動腦、勇于探索的幼兒,結束!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家鄉的橋及不同的建筑風格。

  2、通過看、比、說、做,讓幼兒感受家鄉橋的變化,體會變化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方便和舒適,從而激發幼兒愛家鄉的情感。

  3、發展幼兒的想象力、表現力及語言表述能力。

  4、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多媒體電腦、課件。

  2、家鄉主要橋梁的寫真展板。

  活動過程

  (一)欣賞交流

  1、欣賞清江姊妹橋的照片,引導幼兒大膽表述暢談自己所看到的景像。

  2、欣賞課件了解清江姊妹橋的歷史,通過猜一猜,比一比,引導幼兒發現新舊姊妹橋的變化和周圍環境的變化。

  (二)感情發現

  1、提出問題,引導幼兒暢談自己知道的清江河上的其它橋。

  2、參觀橋梁展覽,豐富幼兒的已有經驗,讓幼兒了解橋的構造和不同的建筑風格,并體會變化給我們生活帶來的舒適和方便,激發幼兒愛家鄉的情感。

  (三)分享成功和快樂

  1、幼兒自由討論,老師參與討論,啟發幼兒思考如何讓外地的客人認識和了解我們家鄉美麗的橋。

  2、小結各種方法,由幼兒自由選擇其中一種實施,讓幼兒通過多種形式表現家鄉的橋。

  3、成品展示,分享成功和快樂。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開展得意成功,主要依賴與家長的合作,家庭資源的充分利用,真正體現了家長是我們教育工作的重要合作伙伴。在活動之前,家長帶領孩子參觀了家鄉的橋,給家鄉的橋攝像,同時還和孩子一起搜集橋的圖片,制作橋的模型,無形中孩子對橋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綱要》中也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以后,我們將繼續合理開發利用各種家庭資源,同時也注重家庭教育的指導,以促進家園的互動,使每個孩子富有個性的發展。

【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6篇】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七篇03-16

精選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錦集6篇03-22

【精華】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錦集八篇03-22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錦集六篇03-22

關于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錦集8篇03-22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七篇03-22

【必備】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錦集9篇03-21

【必備】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8篇03-21

有關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錦集9篇03-21

【必備】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五篇03-21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白嫩萝福利莉视频动漫 | 亚洲A级片中文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日韩一区欧美一区a | 亚洲人成日韩中文字幕不 | 亚洲VA在线va天堂 | 亚洲污码欧美激情h动漫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