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托班音樂教案(通用15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托班音樂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托班音樂教案1
托班唱游活動《哈巴狗》
活動目標:
1、樂意跟唱歌曲,初步學習音樂游戲《哈巴狗》。
2、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材料準備:
大門口的背景圖一幅,哈巴狗形象一只;小狗頭飾;小椅子一張。
經(jīng)驗準備:
幼兒學過發(fā)聲練習和歌詞。
活動重點:
學習集體玩音樂游戲。
活動難點:
聽到哈巴狗“汪汪”后,反應較快的跑回自己的位置。
活動過程:
一、發(fā)聲練習
355︳533︳244︳422︳5566︳5—︳
小狗叫汪汪汪小狗叫汪汪汪小狗怎么叫
5432︳1—︳
汪汪汪汪汪
二、歌唱活動《哈巴狗》
1、教師和幼兒圍坐在大門口,引出課題。
師:有一只哈巴狗出來了,它蹲在大門口,真可愛,你們瞧!
2、幼兒完整欣賞歌曲一遍。
提問:哈巴狗蹲在大門口,眼睛怎么樣?它想干什么?它怎么吃的?學學(適當獎勵)
3、幼兒跟唱歌曲數(shù)遍。
三、音樂游戲“小狗抓肉骨頭”
1、講解游戲玩法:一只哈巴狗蹲在大門口,其余幼兒當肉骨頭,小狗蹲在小椅子上,其余
幼兒邊唱歌邊向小狗靠近,當音樂唱完后,哈巴狗大聲“汪汪”,從椅子上跳下來去抓肉骨頭,“肉骨頭”趕緊跑回自己位置。被抓住的肉骨頭由小狗吃掉。
2、老師當哈巴狗,游戲一遍。
3、請一名幼兒當哈巴狗,全體幼兒游戲一遍。
四、活動結束:
請小朋友們都來當哈巴狗,我們想吃肉骨頭嗎?到外面找找去!
附歌曲:
哈巴狗
1=D2/4
112︳333︳2123︳15︳112︳333︳2123︳
有一只哈巴狗蹲在大門口呀小眼睛圓溜溜想吃肉骨
15‖:135︱15︱1313︱1—:‖
頭呀。啊嗚啊嗚啊嗚啊嗚!
幼兒園托班音樂教案2
活動前言:
冬天到了,有許多的小動物都冬眠了,那么請問小朋友們知道那些動物是冬眠類的,那些動物是不怕冷的呢?以下就讓我們來討論下,看看小朋友們能否說出那些動物是不怕冷的吧!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討論猜測,了解企鵝等不怕冷的動物的生活習性及過冬方式。
2、在模仿游戲中懂得要有不怕冷的頑強品質。
活動準備:
幻燈、 圖片。
活動設計:
一、激發(fā)興趣
1、出示冰天雪地的幻燈圖片問:這是哪里,看到這個地方你感覺怎樣?
2、這么冷的地方,除了大海、冰還會有誰在這里呢?
二、猜測討論
1、說說誰會生活在這里?除了北極熊、企鵝還會有誰嗎?
2、它們?yōu)槭裁聪矚g生活在這么冷的地方?
3、看幻燈,驗證你們猜的對不對?
4、剛才你們看到什么動物在南極最多?
5、那你們知道企鵝在南極是怎么生活的呢?
6、看圖片猜測(企鵝圍成圈的圖片、抓小蝦的圖片)
7、放關于磷蝦的圖片(會發(fā)光、數(shù)量多)
8、企鵝在這么冷的地方還會做什么呢?
9、看一段錄像,說說它們在干什么?
小結:原來它們跳跳走走也在不停地做運動呢!它們可愛嗎?
三、模仿體驗
1、鼓勵幼兒嘗試聽音樂做做小企鵝的各種動作,,師說暴風雨來啦,大家拉成圓圈,師說肚子餓啦,大家跳水抓蝦……
2、你們會怕冷嗎?師小結引導。
總結:我們都知道了自己抵御寒冷的方法,那么對于小動物的防御方法也要多了解了,大多數(shù)的動物都有冬眠的習慣,但是有極少部分的動物不怕冷,希望小朋友們能夠了解更多此方面的知識!
幼兒園托班音樂教案3
活動目標:
1、 通過音樂,幼兒能用相應的動作表示出來。
2、 參與活動,體現(xiàn)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 磁帶、錄音機2、 蜜蜂和小熊的頭飾活動過程:
(一) 引題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聽聽,它是誰?(放蜜蜂音樂)
。ǘ 認識,了解,表現(xiàn)樂曲
1、熟悉樂曲:
。1) 小朋友,你認識它是誰嗎?(蜜蜂)(2) 那誰來學學小蜜蜂是怎樣飛的,(請幼兒做動作)
2、了解表現(xiàn)樂曲
。1) 小蜜蜂有一對翅膀,幼兒老師一起來學學小蜜蜂。
。2) 小手放在腰上,一前一后動一動,小腳尖踮起來,輕輕地飛。(教師和幼兒聽音樂做蜜蜂動作)
3、用相同的方法認識小熊音樂
。1) 小朋友,看這是誰啊?(小熊)
。2) 小熊今天也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我們來聽一聽,你們也可以用動作跳出來,這樣小熊就能看見小朋友是在和它作朋友。
。3) 小熊走起路來是慢慢地走(笨重地走)。
。ㄈ﹨^(qū)分兩段音樂的不同形象小朋友,來我們一起聽音樂,來和小蜜蜂、小熊跳舞。聽到蜜蜂的音樂我們就一起來學小蜜蜂飛,聽到小熊的音樂我們就跳小熊的舞。
。ㄋ模┙Y束聽音樂做相應的動作,學做小蜜蜂和小熊。
幼兒園托班音樂教案4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音樂節(jié)奏的快慢。
2、激發(fā)幼兒參加音樂活動的興趣。
活動難點及重點: 能初步感受音樂節(jié)奏的快慢。
活動準備:磁帶、小鳥頭飾
活動過程:
(一)以小鳥的叫聲引出課題
師:小朋友,今天有一只小動物來到了我們的教室,聽,它是誰?
(二)熟悉音樂
師:小鳥給我們帶來了一首歌!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吧!(教師放音樂)小鳥唱得好聽嗎?(好聽)那我們給小鳥鼓鼓掌吧。ㄓ變号氖郑┒鱺!小鳥說小朋友拍手的聲音真好聽,小鳥啊想邀請小朋友和它一起來表演,小鳥唱歌,我們小朋友拍手,我們一起來開一個音樂會吧。ń處熞龑в變郝犚魳放氖郑┬∨笥驯硌莸恼婧,小鳥也越唱越高興越唱越快了,我們現(xiàn)在聽聽小鳥是怎么唱歌的(放音樂),現(xiàn)在小鳥是怎么唱的?我們又要開音樂會了,現(xiàn)在我們拍手的時候要怎么樣?(教師放音樂引導幼兒聽音樂拍手)
(三)聽音樂節(jié)奏跟小鳥一起飛
師:小鳥一個人飛太孤單了,我們小朋友一起來做小鳥和它一起飛吧~!小鳥唱得快的時候我們飛得快,小鳥唱得慢得時候飛的慢,現(xiàn)在我們小朋友要一起跟著小鳥聽音樂飛了,準備好了嗎!(幼兒跟著小鳥聽音樂飛)
(四)結束活動
師:聽!電話鈴響了,電話里傳來了小白兔的聲音:“小鳥小鳥!快出來和我們一起玩!”哦!原來是叫小鳥們一起到森林里去玩。∧俏覀兙鸵黄痫w到森林里去吧。ń處煄ьI幼兒一起飛出活動室)
幼兒園托班音樂教案5
(一)活動目的
1、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熟悉歌曲的旋律,初步學唱歌曲;
2、教育幼兒要高高興興上幼兒園、不哭鬧。
(二)重點:
學唱歌曲難點:按節(jié)奏自然地跟唱。
(三)活動準備:
玩具:小白兔、小貓、小鴨、三用機、磁帶。
(四)活動過程
1、在《我上幼兒園》音樂伴奏下,拍手進教室。老師:“小朋友們,讓我們拍著小手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去吧!”
2、教師出示玩具小白兔,并示范唱歌曲《我上幼兒園》。老師:“今天,小白兔又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了,它一邊走,一邊唱,我們聽聽它在唱什么歌?”“你們聽到小白兔在唱什么嗎?”
3、出示小鴨、小貓,并示范唱歌曲第二遍。老師:“小鴨、小貓也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了,它一邊走,一邊唱。”
4、逐一出示圖片,激發(fā)幼兒興趣。
。1)教師作小魚游的動作后出示圖片:“這是誰游來了呀?”“它愛在哪兒游呢?”幼兒回答后,放入背景圖中。
(2)教師作小鳥飛的動作后出示圖片:“這是誰飛來了呀?”“誰知道它應該放在哪兒?”說著放入背景圖中。
。3)他是花兒的好朋友,它是叫什么?請幼兒上臺來貼。
。4)聽――,猜猜它是誰?“咩――,咩――”請幼兒上臺來貼,及時表揚。
5、出示“小朋友”圖片。老師:“小朋友愛上哪兒呢?為什么?”
6、欣賞兒歌。老師:“老師教大家一首兒歌,大家聽聽兒歌里唱了些什么?”
7、邊做動作邊念兒歌,要求讀準音。
8、集體朗誦兒歌,要求有表情、動作,有節(jié)奏地朗誦兒歌。
(五)活動延伸:
歌曲《我愛我的幼兒園》。
幼兒園托班音樂教案6
一、設計意圖
小小班幼兒他們情感外露,不穩(wěn)定,帶有很大的情緒性,特點是只關心活動的過程,不關心活動結果,因此,小小班的教學活動應更注意游戲化、情景化,強調讓幼兒在愉快、輕松、自由的游戲中自娛自樂、玩中學、玩中獲發(fā)展。小朋友都很喜歡模仿小動物的動作很叫聲,而鴨子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一些游戲活動上,唐老鴨又是小朋友都很熟悉的動畫人物。因此,我選擇以唐老鴨減肥來貫穿整個活動,所選的音樂將情景性和趣味性放在首位,節(jié)奏鮮明,形象性強的音樂引起幼兒活動的愿望。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情節(jié),幫助幼兒感受理解音樂三段體的變化過程。
2.初步學習合拍地做胖鴨走、瘦鴨走以及做運動的動作。
3.感受音樂活動帶來的快樂。
三、活動準備
圖片(胖鴨、瘦鴨)、音樂
四、活動過程
。ㄒ唬╅_始部分
1.進場:小鴨子一起跟著媽媽來扭扭屁股、拍拍翅膀、游泳
2.鴨寶寶們我們坐下來休息一會吧!
。ǘ┗A部分
1.探索A段動作,出示胖鴨圖,幼兒觀察講述。
故事:有一只唐老鴨住進迪斯尼樂園以后,它就開始變得很懶了。他每天就知道吃,又不做運動,結果就越來越胖,肚子也越來越大,我們來看看它現(xiàn)在什么樣子吧!
胖胖的唐老鴨,連路都走不動了。(音樂,教師示范)
幼兒學一學(我們一起來學一學胖胖的唐老鴨走路吧)
2、探索B段動作
師:唐老鴨胖得連路都走不動了,它心里可著急了,怎么辦呢?(運動)
做哪些運動呢?(請幼兒來說一說,學一學)
隨音樂節(jié)奏一起來表演
3、探索C段動作
出示瘦鴨圖,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唐老鴨經(jīng)過了運動鍛煉以后,它的肚子就慢慢的小了下去。你們看,現(xiàn)在的唐老鴨變得怎么樣了?
隨音樂節(jié)奏一起來表演
。ㄈ┙Y束部分:完整表演
我們一起來表演一遍給客人老師看好嗎?
幼兒園托班音樂教案7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內(nèi)容,引導幼兒學會唱歌曲。
2、讓幼兒懂得同伴之間要友好相處;顒又攸c和難點:熟悉歌曲內(nèi)容,學會唱歌曲及讓幼兒懂得同伴之間要友好相處。
活動準備:
好朋友拉拉鉤的圖片,鋼琴。
活動過程:
一、律動:《手腕轉動》、《摘果子》、《采茶撲蝶》。
二、練聲:《小鳥醒來了》、《大貓小貓》。
三、學唱歌曲《拉拉鉤》
1、引導幼兒觀看視頻好朋友《拉拉鉤》
教師提問:他們在干什么?他們玩時表情是怎樣的?你玩過“拉拉鉤”的游戲嗎?
2、放歌曲音樂《拉拉鉤》,請幼兒自由兩人組合玩“拉拉鉤”的游戲,體驗一起玩游戲的快樂。
3、幼兒學唱新歌《拉拉鉤》
(1)教師將歌曲內(nèi)容創(chuàng)編成故事講給幼兒聽。
(2)幼兒欣賞歌曲,體會歌曲所表達的.情感。
提問:小朋友生氣了會怎樣?有什么表情?小朋友在一起應怎樣相處?
(3)請幼兒完整跟念歌詞一遍
(4)教師帶領幼兒完整教唱歌曲,提醒幼兒聽清間奏。
(5)幼兒獨立演唱歌曲,提醒幼兒注意間奏。
4、結束活動復習歌表演《泥娃娃》
幼兒園托班音樂教案8
幼兒打擊樂:頭發(fā)、肩膀、膝蓋、腳
說課:
《頭發(fā)、肩膀、膝蓋、腳》是幼兒非常熟悉的歌曲,本節(jié)活動,我采用了打擊樂的形式;顒又杏妙伾、形狀各異的卡片來代替節(jié)奏譜,運用柯達依的教學方式教授幼兒學習看譜演奏;活動通過讓幼兒分組敲擊樂器,培養(yǎng)幼兒演奏時看指揮,以及幼兒在演奏時的合作意識;通過演唱歌曲請幼兒認識自己的身體,學會保護自己的身體,也要保護其他小朋友的身體。
活動目標:
1、通過敲擊樂器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
2、運用柯達依教學法,教幼兒認識節(jié)奏譜。
3、通過唱歌認識身體的各個器官,愛護自己和小朋友的身體。
活動準備:
一張小朋友的圖片,打擊樂器每人一個
活動建議:
1、教師與幼兒一起演唱歌曲《頭發(fā)、肩膀、膝蓋、腳》。
2、出示圖片,請幼兒認識身體器官。
師:小朋友,剛才我們唱了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名字叫做《頭發(fā)、肩膀、膝蓋、腳》,你還記得歌曲中有哪些器官嗎?(頭發(fā)、肩膀、膝蓋、腳等)請小朋友在老師的圖片上找到這些器官好嗎?
小朋友的身上都有頭發(fā)、肩膀、膝蓋,我們要好好的愛護我們的身體,平時在走路、游戲的時候要小心,不要傷害我們的身體,在跟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時候也要小心不能傷害別的小朋友好嗎?
3、出示節(jié)奏譜
師:小朋友,老師這里有許多卡片,他們的顏色和形狀都不一樣,請小朋友看看老師手里卡片的顏色和圖片上小朋友身上什么器官的顏色是一樣的?請小朋友唱歌,老師把卡片貼在黑板上。
按照歌曲中的順序將節(jié)奏譜排列。
4、打擊樂器。
師:我們的小卡片都跑到黑板上去了,小朋友,在你的椅子下面有各種的小樂器,他們很想和你一起做游戲,快把他們拿出來吧。
每組的小朋友手里的樂器都不一樣,看看你手里的是什么樂器?
我們的圖譜有不同的形狀,月牙形的卡片代表的是串鈴,圓形的代表砂錘,我們分組來演奏好嗎?
頭發(fā)、肩膀——月牙——串鈴
膝蓋、腳——圓形——砂錘
眼睛、耳朵、鼻子、嘴——齊奏
5、教師與幼兒一起聽音樂演奏。
幼兒園托班音樂教案9
一、活動目標
1、感受利用身體部位表現(xiàn)律動的快樂。
2、能按音樂節(jié)奏進行動作表演,做到不搶拍子。
3、唱到哪一個單詞時時,就指到身體相應的部位。
4、增強幼兒的節(jié)奏感。
二、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音樂CD。
2、小朋友還認識熟悉的歌曲中涉及的身體部位。
3、幼兒之前學過:head、shoulder、knees、toe
三、活動過程
1、教師放音樂《head、shoulder、knees and toe》,小朋友們自由表演入室坐好。
3、教師表演一次律動《head、shoulder、knees and toe》,小朋友們坐好、認真教師表演。
4、小朋友學唱歌曲,邊唱邊指著相應的位置。
5、小朋友邊唱歌曲邊表演律動。
四、活動結束:
教師小結今天的活動情況,并針對幼兒的不同表現(xiàn),給予相應的評價,表揚和鼓勵在活動中表現(xiàn)積極的幼兒。同時考慮到那些能力相對較弱的幼兒,增強其自信心。
五、活動延伸:
教師讓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做今天所學的音樂律動。
幼兒園托班音樂教案10
活動目標:
學唱歌曲《小雞和小鴨》。
重點難點:
學唱歌曲《小雞和小鴨》。
活動準備:
1.CD《小雞和小鴨》。
2.小雞和小鴨的指偶各一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雞、小鴨的指偶,引起寶寶的興趣
師:今天又兩位小客人來到我們班做客。我們來聽一聽他們是誰?
1.模仿小雞、小鴨的叫聲,請寶寶來聽一聽。
2.出示小雞、小鴨指偶,請寶寶向小動物問好。
二、玩游戲“誰不見了”。
1.請寶寶模仿小動物的叫聲“嘰嘰嘰”“嘎嘎嘎”
2.藏起小雞(小鴨),問寶寶睡不見了,引導寶寶學小雞(小鴨)叫,把他請出來。
三、邊念歌詞邊用指偶表演,引導寶寶感知歌曲內(nèi)容。
四、和寶寶一起邊聽CD邊玩游戲。
1.帶著寶寶唱歌時,用動作(雙手食指相對——小雞;雙手手心相對,一上一下——小鴨)提示歌詞內(nèi)容。
2.請寶寶找到好朋友,一個當小雞,一個當小鴨,邊聽CD邊做游戲。
幼兒園托班音樂教案11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積累:觀察過周圍建筑 對各種造型的房子有感性經(jīng)驗
物質準備: 母雞 大灰狼頭飾各一個 錄音機、磁帶
紙箱做的房子 彩色粉筆 戶外平整水泥地
[活動過程]
。ㄒ唬┮魳仿蓜印缎⌒〉皟喊验T開》,引起幼兒興趣。
“今天我是雞媽媽,你們都是媽媽的蛋寶寶,等會媽媽摸摸你們的腦袋,你們就趕快從蛋殼里出來!保ń處熀陀變阂黄鹇蓜樱
(二)音樂游戲,導入課題。
1.“媽媽孵了這么久,終于把你們都孵出來了,寶寶們個個都很可愛,快讓媽媽親一親!薄扒疲航裉焯鞖舛嗪冒,寶寶們和媽媽一起到草地上活動活動吧!可是草地上經(jīng)常會有大灰狼來的,大灰狼來了,寶寶們怎么辦?”(幼兒自由想出自己的辦法)“不過,大灰狼真來了,寶寶們也不要怕,有媽媽在,媽媽會保護你們的!保ǚ乓魳,幼兒和老師一起游戲)
2.(大灰狼音樂奏起)大灰狼白:“我是一只大灰狼,我的肚子餓慌慌,今天是個好機會,捉只小雞來嘗嘗。”(幼兒隨著老師趕快躲到房子里)
3.大灰狼白:“哎,一只小雞也沒逮著,再到別的地方去看看吧!”“寶寶們,快出來吧,大灰狼走了!保ㄒ黄饸g呼)
4.“瞧,原來這房子是媽媽一個人住的,現(xiàn)在一下子多了這么多的寶寶,剛才都進去,房子真是太小太擠了,房子都要擠破了,以后再有大灰狼來怎么辦呢?”(幼兒想辦法,自由講述)
5.“寶寶們想了學多好辦法,媽媽覺得你們都長大了,應該學會自己造房子,那你們見過什么樣的房子呢?”(幼兒自由講述)
6.“你們看過各種各樣的房子,現(xiàn)在媽媽給你們一支神奇的筆自己去造房子吧!記住了,一定要把房子造在大路旁邊,把房子造得結實些,這樣,大灰狼來我們也不怕了。”
(三)幼兒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1. 提醒幼兒畫出門窗,房子畫好后,在房子周圍添畫花、樹等。
2.“房子都畫好了,我們一起來參觀吧!看看哪個寶寶的房子最漂亮、最結實了。”(幼兒隨老師一起參觀)
(四)音樂游戲《小雞乖乖》。
1.“寶寶們,你們房子都畫好了,現(xiàn)在媽媽可以放心的上班去了,你們在家一定要把門關得緊緊地,誰來也不開門哦!”
2.(大灰狼音樂奏起)大灰狼(白):哈哈,機會又來了,乘雞媽媽不在家,學她樣子把門敲。大灰狼(唱):小雞兒乖乖,把門兒開開……雞寶寶(唱):不開不開……
大灰狼做推門狀:“哎,小雞的房子造得這么結實,門關得這么緊,一只小雞沒逮著,真倒霉,再到別的地方去看看吧!保ù蠡依窍聢觯
3.雞媽媽回家(唱):“小雞兒乖乖,把門兒開開……”
雞寶寶(唱):“就開,就開,我就開,媽媽回來了,我就把門開。”
小小班下冊音樂教案《走路》
活動目標:1、使幼兒初步了解幾種小動物的走路方式,啟發(fā)幼兒用動作表現(xiàn)不同動物的形象。
2、教幼兒學會關注他人,初步學會從觀察中學習,探索和創(chuàng)造。
活動準備:
兩座小房子貼絨、錄音機、磁帶、小動物貼絨教具(小烏龜、小花貓、小鴨子、小兔、小企鵝、小朋友、小蝸牛)字卡(跳、搖、慢吞吞、靜悄悄)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發(fā)聲練習
運用歌曲《走路》的旋律,彈鋼琴帶孩子做發(fā)聲練習。如用“啊”“咪”等不同形式練習!
(練習過兩次以后,使孩子初步了解了歌曲的主旋律,并會用適宜的聲音演唱。)
二、基本部分:識記歌詞,練習演唱
1、 出示小房子(事先貼在黑板上,里面盛有四只小動物),
師:小房子是小動物們的家,我們看看都有誰住在里面。
。ǔ鍪拘》孔雍,孩子都在猜測會有誰住在里面,有的說是大象,還有說其他的小動物,大大增加了孩子學習的興趣。)
2、引導幼兒理解歌曲內(nèi)容:
師:我們看看誰先走出來,變變變,誰來了?(小兔)“誰知道小兔是怎么走路的?”請一個小朋友起來示范一下!白屛覀円黄饋韺W一學”(蹦蹦蹦蹦跳)。“誰走路蹦蹦蹦蹦蹦跳?”(小兔走路蹦蹦蹦蹦蹦跳)
師:看,接下來誰出現(xiàn)了,變,誰來了?(小鴨子)小鴨子是怎么走路的?請一個小朋友起來示范一下。“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搖呀搖呀搖)。誰走路搖呀搖呀搖?(小鴨走路搖呀搖呀搖)。
師:看,誰來了?(小烏龜)小烏龜是怎樣走路的?(慢吞吞地爬)我們一起來學一學,誰走路慢吞吞?(小烏龜走路慢吞吞)
師:瞧,誰又走出來了?(小花貓)小花貓是怎樣走路的?(靜悄悄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誰走路靜悄悄的?(小花貓走路靜悄悄)
3、 師小結:小朋友,現(xiàn)在你們知道小動物是怎么走路的嗎?那我們用響亮優(yōu)美的聲音說給客人老師聽一聽好嗎?(好)
。ㄟ\用小動物的圖片引導幼兒學習歌詞,并且加上動作動靜結合,孩子很快便能掌握,學習效果很好)
4、學唱歌曲:
過渡語:你們的表現(xiàn)太棒了,掌聲送給你們。(類似的話可以去掉)看,老師這還有個什么?(出示另一座小房子貼絨,里面盛有四個字寶寶)這個小房子里面住著誰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1)、師:哎!走出了一個什么字寶寶?(教師用動作引導幼兒說出“跳”字),我們邊做動作邊說一說。
仔細聽,字寶寶在唱歌呢(師唱:小兔走路蹦蹦蹦蹦蹦跳),我們跟他學一學。瞧這個小朋友聽得真專心,唱的聲音又響亮又動聽,我們都向他學一學。(幼兒在跟唱一遍)
(2)、再變一個,看誰來了?教師用動作引導幼兒說出“搖”字,我們做動作說一說。聽,“搖”字寶寶也要唱歌了:“小鴨走路搖呀搖呀搖!边@個小朋友是邊做動作邊學唱的,來,我們也這樣做。(幼兒在跟唱一遍)
。3)、變、變、變,看誰來了?(教師用動作引導幼兒說出“慢吞吞”),聽聽他在唱什么?(小烏龜走路慢吞吞)這個小朋友怕的慢吞吞,學的可真像。我們邊這樣慢吞吞的爬邊唱好嗎?
(4)、哎!又變出什么?“靜悄悄”,請你們做一個靜悄悄走路的樣子,再做一個靜悄悄睡覺的樣子,再做一個靜悄悄上課的樣子。聽,他要唱什么?(小花貓走路靜悄悄)瞧,這個小朋友唱的輕,腳步也輕,我們小朋友都這樣唱出感情好嗎?
三、活動延伸
1、小朋友你們知道還有哪些小動物是這樣走路的?
2、老師這里還有一些圖片:(小青蛙、小企鵝、小蝸牛、小朋友)
1)誰走路蹦蹦蹦蹦蹦跳?小青蛙
2)誰走路搖呀搖呀搖?小企鵝
3)誰走路慢吞吞?小蝸牛
4)誰走路靜悄悄的?小朋友
請小朋友嘗試逐句的唱一唱,在一起完整的唱一遍。
。ǚ戮幓顒觿傞_始,孩子還是不能自己說出有那學校動物是這樣走路,當出示圖片后,孩子便能一一對上號,并自己按照旋律唱出來,非常成功。
四、結束活動:
師小結:小朋友的歌聲真好聽,一起表揚一下自己吧!這首歌曲我們已經(jīng)學完了,請小朋友回家能表演給爸爸媽媽看好嗎?
托班美術教案:吹泡泡(認識紅黃藍)
幼兒園托班音樂教案12
游戲目的:
1、幫助幼兒熟悉音樂旋律,引導幼兒根據(jù)歌詞做相應動作。
2、啟發(fā)幼兒在前奏聲中,創(chuàng)編各種親熱動作。
3、鼓勵幼兒結伴舞蹈,體驗與同伴相親相愛的情感。
游戲準備:
組織幼兒玩聽信號找朋友的游戲。
游戲過程:
1、教師幫助幼兒熟悉曲調,學會唱歌。
2、啟發(fā)幼兒邊唱邊按歌詞做敬禮,握手,擁抱的動作。
3、學習邀請舞<<找朋友>>
。1)兩位教師扮演同桌幼兒,其中一名當邀請者另一名被邀請者。強調在第四小節(jié)末找到朋友,面對面站好。
。2)請幼兒與教師共同表演。
。3)組織幼兒集體練習,提醒幼兒在第四小節(jié)結束時,兩人應面對面站好,并檢查,是否全班幼兒都在第四節(jié)結束時,找到朋友。
。4)聽前奏曲,創(chuàng)編兩人一起的親熱動作。提問:你和好朋友在一起可做那些親熱動作。
(5)集體聽前奏曲,做親熱動作,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肯定有創(chuàng)新的動作。
。6)在音樂伴奏下,完整的跳邀請舞。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在其他活動中主動找朋友一起玩。
幼兒園托班音樂教案13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能初步分辨出so ,mi這兩個音。
2、體驗與同伴一起游戲的樂趣。
材料準備:
音塊、紅黃圓點若干、紅黃籃子四只
重點與難點:能初步分辨出so,mi兩個音。
設計思路:
由于前段時間幼兒已經(jīng)對這兩個音塊有了初步的認識,而且興趣非常高,因此我設計了此活動,繼續(xù)訓練幼兒的聽音能力,在游戲的過程中能初步分辨出so、mi這兩個音。在本次活動中,還蘊涵了科常方面的知識(如:鞏固對紅黃兩種顏色的認識等)以及數(shù)方面的知識(如數(shù)的配對、歸類等),符合二期課改的整合性精神。
活動流程:復習歌曲——聽音游戲——結束部分
一、復習歌曲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許多客人老師,我們?nèi)ス麍@采點水果給客人老師吃吧!
1、集體表演唱《大蘋果》
師提醒幼兒唱的時候要注意嘴圓,聲音輕。
2、創(chuàng)編歌曲
師:還有什么水果是長在樹上的?(幼兒自由回答)
把這些水果唱到歌曲里去。
二、聽音游戲
師:你們好聽的聲音引來了兩個好朋友,你們看是誰來了?(so,mi)
1、相互問好
師:小朋友,你們好。◣熯吳靡魤K邊以so的語氣唱)
幼:so so so你
好。ㄒ笥變撼獪室簦
師:小朋友,你們好。ㄍ希
幼:mi mi mi你好!
2、唱節(jié)奏
師:這兩個好朋友最喜歡唱歌了,你們聽它們唱了什么?
師敲音塊,幼兒跟唱。
55 5 33 3 33 5 33 5 5 3 55 3
3、聽音游戲
師:小朋友們本領真大,不過音塊寶寶還想考考你們,so寶寶和mi寶寶穿了什么顏色的衣服?和什么水果寶寶的顏色是一樣?(幼兒自由回答)
小朋友們這么聰明,音塊寶寶想和你們做個游戲,想不想玩?
。1)師講解玩法
音塊寶寶帶來了許多so寶寶和mi寶寶(師邊說邊撒紅黃點子),當聽到
最后哪個音塊寶寶在唱歌,就去把和它顏色一樣的寶寶撿起來。
(2)幼兒游戲,師敲音塊
個別能力強的幼兒示范游戲——集體游戲
提醒幼兒要注意聽
。3)找好朋友
師:有許多小朋友發(fā)現(xiàn)這些寶寶身上還有字,是什么?(1和2)
音塊寶寶說要找身上有相同數(shù)字的寶寶做好朋友。
師指導幼兒游戲,幫助個別幼兒找朋友。
三、結束部分
師:so寶寶和mi寶寶要回家了,我們把它們送回家吧!不過要看清楚它們衣服的顏色和身上的數(shù)字。幼兒按照顏色、數(shù)字送寶寶回家。師觀察、幫助個別幼兒。
幼兒園托班音樂教案14
活動目標:
1.認識螢火蟲,理解并學念兒歌《螢火蟲》。
2.會邊念兒歌邊做動作。
重點難點:
1.認識螢火蟲,理解并學念兒歌《螢火蟲》。
2.會邊念兒歌邊做動作。
活動準備:
1.教學大書(下4)“傳統(tǒng)童謠”《螢火蟲》。
2.DVD《螢火蟲》。
活動過程:
一、出示教學大書,用簡單的語言描述畫面,幫助寶寶認識螢火蟲。
1.引導寶寶觀察畫面,說一說在畫面上看到了什么。(藍色的背景、黃色的星星和月亮、白白的云朵、提著紅燈籠的蟲子)
2.師:在夏天的晚上,有一種會發(fā)光的蟲子,常常在水草邊和潮濕的地方飛舞,這就是“螢火蟲”,畫面上的螢火蟲還提著紅燈籠呢。
3.引導寶寶猜想小女孩要把手伸出去做什么?
二、帶著寶寶有節(jié)奏地念兒歌。
1.師:我們來念一念兒歌《螢火蟲》,聽一聽小女孩對螢火蟲說了什么。
2.第一遍,老師遍指畫面邊念兒歌并輔以相應的動作。
三、播放DVD《螢火蟲》,請寶寶觀看。
鼓勵寶寶邊看邊做動作。
幼兒園托班音樂教案15
活動產(chǎn)生背景:
瓶子在寶寶的生活中多處可見,我們常見到寶寶抱瓶子、滾瓶子、推瓶子、踢瓶子等,他們對用各式各樣的瓶子玩游戲青睞有加。從孩子的興趣出發(fā),我挖掘了瓶子對寶寶的教育價值和潛能,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各種形式的活動中獲得多方面的知識經(jīng)驗,感受玩瓶子所帶來的樂趣。
2.讓幼兒樂于參與操作、游戲等活動,能大方地與同伴和老師交往,增強幼兒動作的協(xié)調性。
活動準備:
1.音樂:歌曲《照鏡子》《大貓和小貓》《小老鼠和小花貓》。
2.各種透明瓶子人手1個,瓶蓋上貼2~4個五角星,調羹、蠶豆、花生等自然物若干。
3.粘貼“老鼠”用的眼睛、胡子、尾巴。
4.小貓胸飾每人1個。
活動過程:
(一)瓶子操
1.寶寶扮小貓隨《照鏡子》音樂抱著瓶子(沒有瓶蓋)做操:變高、變矮、變胖、變瘦。
2.寶寶們互相比較瓶子的大小、高矮、胖瘦、長短等。
評析:《照鏡子》音樂中的情節(jié)正好和瓶子的特征相匹配,音樂也為寶寶比較瓶子做了鋪墊,這就調動了寶寶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二)蓋瓶蓋
1.請寶寶仔細看看瓶子上缺了什么?并進一步引導寶寶認識瓶蓋的各種顏色(紅、黃、綠、藍、白、黑)。
2.要求寶寶給自己的瓶子找個合適的瓶蓋。
3.數(shù)數(shù)瓶蓋上點子的多少,并互相比較多與少。
4.喂瓶娃娃吃東西,引導能力強的寶寶注意將五角星與食物數(shù)量相匹配。
評析:本次環(huán)節(jié)引入自然,此環(huán)節(jié)活動充分利用了瓶子的數(shù)學價值,如可以根據(jù)瓶子大小蓋瓶蓋、復習瓶蓋的顏色、根據(jù)瓶蓋上五角星數(shù)量的多少喂瓶子娃娃吃東西,同時還鍛煉寶寶吃飯的技能。
(三)瓶樂會
1.讓瓶子來唱歌:寶寶搖晃瓶子發(fā)出不同的聲音,初步感受用力大小與聲音大小的關系。
2。演唱歌曲《大貓和小貓》,并用瓶子樂器演奏,提醒寶寶用力的大小要與歌詞相匹配。
評析:瓶子里裝了東西以后,寶寶會搖晃發(fā)出聲響,自然進入本次環(huán)節(jié),引導寶寶感受用力與聲音大小的關系,并同時運用于藝術領域,為歌曲《大貓和小貓)伴奏,顯得流暢和自然。
(四)瓶老鼠
1.提問:小貓喜歡吃什么?
2.觀察瓶老鼠:引導寶寶用好聽的語言描述老鼠的眼睛、胡子和尾巴,如尖尖的、圓溜溜的等。
3.制作瓶老鼠:在瓶子上粘貼眼睛、胡子和尾巴。
4.音樂游戲“貓捉老鼠”:把瓶子口的線拉開,寶寶牽著線走,聽到貓來了,快速逃跑。
評析:由瓶子娃娃吃東西引出貓寶寶吃老鼠,然后進入美術活動,粘貼瓶老鼠,做好后,把事先系在瓶口的線拉開,變成了拖拉玩具,非常受寶寶的歡迎,也為音樂游戲做好了準備。
活動延伸:
1、戶外活動時可繼續(xù)玩這個游戲。
2.鼓勵幼兒玩出更多有關瓶子的游戲,如“繞瓶走”“趕瓶子”等。
活動理念:
在生活中整合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頒布以來,“在生活中整合”已經(jīng)成為幼兒園課程改革的一個殼點。本次活動就力圖體現(xiàn)“生活化”和“整合性”。
1.來自生活——突出一個“趣”字。
瓶子是寶寶喜歡的東西,搖一搖、滾一滾、踢一踢、蓋一蓋、敲一敲、裝一裝等,寶寶對瓶子可以說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因此選擇瓶子來組織本次活動帶有濃郁的生活氣息,也給寶寶的學習帶來了樂趣,能寓教于樂。
2.通過生活——突出一個“活”字。
首先是體現(xiàn)了泛靈論的思想。寶寶年齡小,對世事萬物都賦予生命的氣息,在寶寶眼里,一切東西都是有生命的,是活生生的。在本次活動中我針對寶寶的這個特點,設計了以下環(huán)節(jié)的活動,例如把瓶子變成了娃娃,讓寶寶比較瓶子的身材、給瓶子戴帽子、喂食物、讓瓶娃娃唱歌、給瓶子貼上簡單的圖形變成讓它可愛的小老鼠等。在寶寶的眼里,瓶子真正成了一個活靈活現(xiàn)的有生命的東西。
其次是體現(xiàn)了領域整合的靈活性。培養(yǎng)完整的人是現(xiàn)代教育提出的新思想,實踐也證明,孩子是不可能純粹單面地受教育和成長的,孩子年齡越小,學科的影子就要越淡。課程的整合可以指導和幫助幼兒從小完整地觀察、認識世界,進而去把握整個世界。因此,本次活動以“瓶子”為主線,以寶寶熟悉和喜愛的“貓”為主角、以“音樂活動”為主要表現(xiàn)形式,靈活整合各個領域的知識,如音樂中的打擊樂與歌唱表演;數(shù)學中的形狀、點數(shù)、配對;科學中的聲音大小與用力大小的關系;健康領域的喂娃娃吃東西;美術中的粘貼制作;社會領域的禮貌、環(huán)保教育;語言領域的英語復習、反義詞練習等等。整個活動力求自然流暢,有血有肉,體現(xiàn)整合的靈活性,而不是牽強附會。
3.回歸生活——突出一個“動”字。
生活是動態(tài)的,幼兒的活動不僅要注重“活”,更要體現(xiàn)“動”。在新課程中,“動”表現(xiàn)為學生真正的動手動腦,強調“體驗性”,而且,年齡越小的孩子,越強調在體驗中學習。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我給寶寶準備了充足的學具,讓寶寶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表達,用手操作,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身經(jīng)歷,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從本次活動也可以看出,寶寶是不斷地在動中學,在做中學,在用中學,在玩中學,在快樂中學。
4.高于生活——突出一個“情”字。
課程僅僅回歸于幼兒的生活是不夠的,還必須高于幼兒的生活。本次活動通過寶寶與瓶子多種形式的互動,突出了生活中的“情”字。生活是充滿感情的,沒有情調的生活會索然無味。本次活動的“情”主要體現(xiàn)在激發(fā)寶寶熱愛生活的情感上:讓寶寶在潛意識里感受到生活的情調——既然不起眼的瓶子就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如此多的快樂和啟發(fā),那么生活中的一木一石、一碗一筷更能給我們的生活增添樂趣,從而讓寶寶更加熱愛生活,也對形成寶寶積極健康的心理,養(yǎng)成其積極樂觀的個性非常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