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幼兒園安全教案模板集合六篇
作為一名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安全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在初步會唱歌曲《捉迷藏》的基礎上,了解游戲規則,嘗試改編歌詞,愿意和同伴一起合作游戲,體驗集體音樂游戲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初步會唱歌曲《捉迷藏》。
2.森林背景(高度比幼兒稍高一些)。
三、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捉迷藏》
T:春天到了,我們來到了大森林里郊游,有個朋友和我們玩起了捉迷藏,我們唱一唱、猜一猜。哪幾旬是回聲?回聲有什么特別?(引導幼兒復習歌曲,歌聲表現強勇弱。)
T:跟著音樂導游再往森林里面走走,找找回聲。(再次唱歌曲,老師從c調逐漸上移,引導幼兒跟著音樂表現強弱。)
(二)游戲“捉迷藏”
1.討論游戲規則
T:我們也來玩玩捉迷藏的游戲,請一個小朋友躲在森林里,猜的人唱什么?躲的人唱什么?
(引導幼兒分角色唱,猜的小朋友唱前半段,躲的小朋友唱“請你聽一聽,請你猜一猜,請你猜猜我是誰”。)
2.初步操作游戲
T:大家閉起眼睛,摸到頭的孩子躲在森林背景后,用歌聲讓大家猜是誰。(請一個幼兒做躲的人,一起玩游戲,老師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隨機調整,例如:鼓勵躲的幼兒聲音響亮,引導幼兒分清不同角色唱歌曲的不同部分等。)
3.改編歌詞,操作游戲,
T:除了躲在森林里,還可以躲在哪里?請一個小朋友躲一躲。(鼓勵幼兒簡單創編歌詞,例如:躲在大樹后、房子邊等,再次玩游戲。)
4.嘗試改變音色
T:剛才躲的人都被我們一下就猜出來了,有什么辦法不讓別人一下猜到你?(引導幼兒改變音色唱歌曲。)
5.同時猜兩個小朋友 ·
T:兩個小朋友一起躲,猜猜他們是誰?(請兩個小朋友同時躲,一起唱,同伴聽音色猜。)
操作提示
歌曲的游戲規則由幼兒自己探索得出結論,通過提問引導幼兒將歌詞內容分配給兩個角色。因為規則是自己建立的,因此在玩的過程中幼兒更容易遵守。在初步了解游戲規則后,老師可改變游戲的形式(改編歌詞、改變音色、同時猜兩個小朋友等),在不斷提高難度的過程中,提高幼兒操作游戲的趣味性,始終保持游戲的新鮮感。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讓幼兒認識火警,易燃物品等標記。
2、知道火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危害。
3、豐富幼兒的防火知識。知道簡單自救技能。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拼圖圖片三張,易燃物品標記,火警標記,嚴禁煙火標記個一。
小小安全員標記人手一個。
食物展示儀,圖片。
活動過程:
1、讀新聞引出課題
師引起幼兒興趣,然后讀新聞。
提問:
(1)新聞中說了一件什么事?
(2)火災給人們帶來了哪些災難?
(3)怎么會引發火災的呢?
2、認識易燃物和火種
⑴當易燃物遇到火種時容易引發火災,那你們知道什么是易燃物呢?
⑵現在請小朋友找找看我們的活動室里有哪些易燃物?
⑶讓幼兒認識易燃物標志(易燃物中間有一團火,表示火種)
你們知道哪些東西是火種?
小結:火是個神氣的東西,有時它會給我們帶來光明和溫暖,有時也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災難。
3、討論:如何預防火災
認識了易燃物和火種,那我們平時生活中應該怎樣預防火災?
幼兒間先討論
然后個別講
4、競聘小小安全員
(1)全知識競賽,
看圖片辨正誤
搶答題
合作拼圖。拼完后每組派一名代表上來講述所拼內容。
(2)錄取小小安全員
戴標記
宣誓
(3)小小安全員去行動。
活動反思:
《我是小小安全員》這一課。該課是浙教版《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一課,通過一些常見的安全隱患鏡頭,啟發學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什么,并認識到居家安全的重要性,知道居家安全要從小事做起。
通過自己上課,感受較深,反思如下:
首先我以辯音導入課文,讓學生分別聽救護車,消防車和警車的聲音,學生興趣盎然,然后讓學生說說日常生活中自己在什么情況下聽到過這些聲音,引導學生說說一些安全事故,從而得出十災九大意,生活中許多不經意的小事都有可能釀成災禍,所以我們必須關注安全,從小事做起,預防災難的發生,人人爭做小小安全員,很自然得引出課題《我是小小安全員》。我個人覺得揭題較自然,對學生的評價也很到位,如:“好一對順風耳!”、“這一雙雙手真是猶如雨后春筍呀!”“果然是群耳聰目明的孩子!”
第二塊是讓學生發現家務勞動中的安全隱患。這一塊我先問學生家里都幫父母做些什么家務,學生當然回答一些例如“掃地,拖地,擺餐具”之類的簡單家務,后面我又問,做這些家務時父母都關照你們要注意什么?學生這時思維一直被控制在“掃地,擺餐具”中,自然說不出這些家務中要注意些什么,課堂氣氛有些僵持。后來發現問題可能是我提的問題上。如果我把兩個問題連起來,“你在家都幫父母做些什么家務,在做這些家務過程中,他們關照你們要注意什么?這樣學生是不是能往一些有一定危險性的家務方面想,就像我事先預設的,比如登高取物,燒飯做菜,燒開水……(這也為第三部分廚房里的安全隱患做好了鋪墊)。從這里我深刻認識到一堂課中,教師的引導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不單單要有充分的預設,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走入你的預設,得到理想的生成。
第三塊是四人合作發現家庭各個角落存在的安全隱患,分場景,臥室,衛生間,廚房,客廳陽臺來自主探索,用發現的眼睛去生活。總體效果還好,達到和發揮了小組合作的有效性,但還存在一些小問題,我應該把任務交代得再清楚些,要由專人記錄討論結果,專人匯報討論結果,而且重要的一點就是活動結束后,應交代學生把東西收好,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因為在課中有發現部分學生后來就一直把注意力放在手里的圖片上了。課堂中我們教師應該多關注細節,從細節中能發現很多問題。還有一個細節就是學生上來匯報時我把紙都重疊上去了,課后反映是不是應該把交流結果都呈現出來,或者用幻燈片顯示出來。在這一塊中我很少就學生的交流結果,知識點來個歸納總結,這是我個人所欠缺的,希望在以后地教學中,能從容,能仔細聆聽學生的發言,做到富有個性的歸納總結,填補自己語言的匱乏。
第四塊我用課文小明的奶奶煤氣中毒這一故事來鍛煉學生處理事故的能力,培養他們“處事不驚,冷靜處理”的心理素質。清楚得說,如果只有一個人就應該先開窗關煤氣,不能在室內打電話,因為煤氣濃度高的話,打電話很可能引起爆炸,所以,電話一定要到室外去打或者等空氣流通后方可打。
最后,我把黑板上的卡紙板書移動,變魔術一樣把它拼成一個“家”的圖形,配樂總結“這就是我們的家,家是呵護我們成長的港灣,家庭安全是我們平安、健康成長的重要保證,讓我們牢記這首《安全之歌》,在居家生活中安全常識記心中,這樣危險災難都遠離,快樂平安永相伴,祝我們都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情感升華,自然而貼切。
總觀這堂課,我個人覺得我抓住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對教材內容也做了正確處理,教學設計板塊清晰,發揮了小組合作的有效性,但還存在很多細節問題。
小百科:安全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ān quán,通常指人沒有受到威脅、危險、危害、損失。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在活動和公共場所玩耍時要主動排隊,耐心等待。
2、有初步自我約束的意識,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活動過程】
一、游戲《鉆山洞》,體驗沒有秩序帶來的危險。
分別準備三個山洞:由兩名幼兒來當拱門,第一次小朋友自由的鉆山洞。
“誰能又快,又安全的鉆過每一個山洞,不能漏掉每一個山洞。”
“剛才在鉆山洞的時候你都發生了什么事?你看見了什么事情?”
小結:剛才幼兒自由的鉆山洞,游戲過程中出現了擁擠、無序、碰撞、掉鞋等現象。
二、討論。
怎樣又快又安全的鉆過山洞?
小結:鉆山洞時,大家要從同一個山洞出發,排好隊,一個跟著一個,不推不擠不掉隊,這樣就會又快又安全的鉆過每一個山洞了。
三、播放背景音樂,再次玩《鉆山洞》的游戲。
幼兒還是自由游戲,教師及時鼓勵幼兒排隊的行為。
小結:當很多人在做同一件事情的時候,只要大家排好隊、守秩序,就會很快、很安全、很開心的把事情做好。
【活動延伸】
和幼兒為需要排隊的地方設計一個排隊標志,提醒大家共同遵守。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燙傷對身體的危害。
2、了解簡單的預防和自救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收集皮膚燙傷的各種圖片。
2、收集容易造成燙傷的高溫設備圖片。
活動過程:
1、出示皮膚燙傷的各種圖片,了解燙傷對身體的危害。
(1)這些圖片上的人怎樣啦?他們怎樣會這樣的?你被燙傷過嗎?
(2)教師小結:這些人都是因為自己或別人大意把自己燙傷了,燙傷后有時會留下很難看的疤痕,有時會對自己的生活也帶來不利的影響。
2、討論生活中哪些東西會燙傷我們?
(1)哪些東西會燙傷我們?
(2)這些東西會怎樣會把我們燙傷的?怎樣做才能避免燙傷?
(3)幼兒園哪些東西可能會燙傷我們?
(4)這些東西會怎樣會把我們燙傷的?怎樣做才能避免燙傷?
(5)還有哪些東西會燙傷我們?對這些東西我們要注意些什么?
3、討論一些輕度燙傷的處理方法。
(1)討論:如果我們不留意燙傷了,怎樣辦?怎樣處理才是最好。
(2)教師小結:燙傷了先用冷水沖一會兒,然后用干凈的紗布或毛巾蓋在上面不動,再找大人幫忙上藥或去醫院。千萬不能隨意撥弄燙傷的地方。如果燙得很厲害,就不能直接脫掉上面的衣服,不然會造成更大的傷害。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提高安全意識,學習溺水安全的有關知識,在學習中增強與同學的合作交流意識。
2.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有關內容,要求每一個幼兒都要提高安全意識。
3.自己能改變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習慣,提高對生活中違反安全原則的行為的辨別能力。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有關內容,要求每一個幼兒都要提高安全意識。
活動難點:自己能改變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習慣,提高對生活中違反安全原則的行為的辨別能力。
活動準備
事先了解有關溺水安全的有關內容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
小朋友,現在是什么季節?什么季節我們可以穿短袖、短褲了?
天氣漸漸變得很熱了,你們熱了怎么辦?可是有些小朋友因為熱就悄悄去河里、池塘里洗澡,你們想知道他們去洗澡發生了什么事嗎?告訴你們,有好幾個小孩下河洗澡被淹死了,他們再也見不到自己的爸爸媽媽了。老師很傷心,他們的爸爸媽媽也很傷心。
二、防溺水教育
小朋友們,我們怎樣使自己不會發生溺水事故呢?
( 一)教師先向幼兒講幾點防溺水的知識要點
(1)教育幼兒周末、節假日、寒暑假嚴禁到江河、池塘、無蓋的水井邊等處戲水、游泳。不能獨自或結伴到池塘邊釣魚、游泳、玩水。
(2)教育幼兒在來園、離園的途中千萬勿去玩水,下江游泳。
(3)我們是幼兒園的小朋友,很多小朋友都不會游泳,如果發現有幼兒不慎掉進江河、水庫、池塘、水井里等,我們不能擅自下水營救,應大聲呼喚成年人前來相助或撥打“110”。
(二)教師談談事例,并由幼兒扮演
幾名幼兒到講河邊釣魚玩,有兩名幼兒不慎溺水死亡。這個悲慘的事實告訴我們了什么?這幾個小朋友違反了哪些安全規則?我們應如何遵守安全規則。
(1)議一議:
這幾個小朋友違反了哪些安全規則?我們應如何遵守安全規則?
(2)把小朋友的錯誤糾正過來。
(三)說一說
說說日常生活中應該怎么防范溺水事故的發生。
三、小結:
(1)通過這個活動,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師小結: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樂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你們通過這個活動,你們要學會珍惜生命,養成自覺遵守溺水安全原則的好習慣。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常用的家用電器的名稱和用途。
2、通過遷移生活經驗,共同討論,獲得安全使用家用電器的粗淺知識。
3、活動中能積極表達自己的意見,并認真傾聽他人講述。
活動準備:
家用電器的圖片:電視機、電冰箱、微波爐、洗衣機、熱水器、取暖器、電腦等等。
活動過程:
一、逐一出示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1、這是什么?它們怎樣才能工作?它們都需要什么?
2、許多小朋友的家里都有這些東西,它們都需要“電”才能工作,所以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家用電器。”
二、遷移生活經驗,共同討論安全使用家用電器的粗淺知識。
1、使用家用電器首先要做什么?通電源是要注意什么呢?
2、將插頭插在插座里使電器同上電源,但是在插插頭時要注意手不能碰到小銅片,更不能把手伸進差空中,這樣容易觸電。
3、 想一想,使用家用電器時,還要注意什么?
(1)雷電時最好不要使用家用電器,避免雷擊損壞家用電器。
(2)家用電器的周圍不宜潮濕,否則易發生漏電現象。
(3)紙、布等易燃物品不能長時間和電器放在一起,易引起火災。
(4)電器通電時不能用濕抹布擦。
(5)使用電熱水器時,水燒開后最好將插頭拔掉。
(6)進行維修時一定能夠要確定電源斷開才可拆卸。
(7)使用洗衣機時,一定要等到洗衣機的轉筒停止,才能打開將手放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