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優秀音樂教案3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優秀音樂教案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優秀音樂教案 篇1
有益的學習經驗:
1.感受歌曲優美、流暢的情緒,知道春天季節的變化,感受大自然的美,并能用歌聲表達內心的感受。
2.感受音區域中低的位置,分辨音的高低。
3.能按音樂的節拍協調地做動作,學會聽音樂做跑跳步。
準備:
手偶小燕子一只,公雞、老牛的教具各一只,燕子圖―張。
活動與指導:
1.在音樂的伴隨下,上身挺直動作與音樂合拍做跑跳步依次進入教室。
2.感知音的高中低。
(1)教師以講故事的形式引出學習的內容出示公雞,每天早晨大公雞很早的就起床了,高聲叫著:
大公雞真勤快!請幼兒學會公雞、老牛的叫聲并回答:準的聲音高,準的聲音低,辨別聲音的高低。
(2)老師彈奏一首樂曲,分別在高、中、低三個音區彈奏,讓幼兒隨音樂合拍的拍手。當聽到高音旋律時,雙手在頭上拍手,聽到中音區旋律時,雙手在胸前拍手,聽到低音時雙手在腿部拍手。
3.歌曲:《小燕子》
(1)“美麗的春天來到了,小燕子從暖和的南方飛回來了”出示手偶小燕子, “它高興得唱起歌來了,老師范唱全曲《小燕子》,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2)出示“小燕子”圖片,圖片上畫有紅紅的大陽、綠草地、天空飛著小燕子,老師用清唱的方法再次為幼兒范唱,幫助幼兒熟悉記憶歌詞。
(3)請幼兒隨教師的琴聲一起練習節奏說白:
②和暖的太陽照大地,花兒開放,小草綠。
(4)學唱歌曲,重點唱好一詞兩音和像聲詞,吐字要清楚,音要準。
(5)復習歌曲:《多愉快》。
提示幼兒大家要聽前奏整齊的開始和結束,唱叫要合音樂的節拍做動作。用自然歡快的情緒演唱。可利用領唱,分組唱的形式練習。
4.律動:《翹翹板》
(1)幼兒聽樂曲感受三拍子的特點,柔和舒緩:強弱弱,先用自己的兩個胳膊按節奏左右上下動,幼兒已有玩翹翹板的`生活體驗。
(2)幼兒自由結合分二人一組按音樂的節奏上下的動。
(3)啟發幼兒兩人要:互相配合做動作,膝關節屈伸運動,體驗身體升起降落的感受。
5.舞蹈:《快樂舞》
幼兒聽音樂信號迅速成圓圈站好。
“小朋友在玩翹翹板時的心情是什么樣的?”“非常快樂”“好,那咱們一起來跳個快樂舞吧!”音樂響起幼兒隨之舞蹈。
提示幼兒按音樂合拍的跳,動作要自然協調,尤其是跑跳步,要抬頭挺胸。
結束部分:在音樂聲中幼兒自由的做跑跳步出教室。
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教案:秋天的落葉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秋天的落葉
目的:
1、組織幼兒邊唱邊做相應的動作。
2、引導幼兒創編不同動作并合拍地表現樹葉飛舞的景象。
3、培養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準備:落葉頭飾人手一個,落葉等。
重難點:幼兒能自己創編動作。
設計:
1、引入
師:老師今天帶你們去一個好玩的地方,想不想去啊?
看看,這個小園子里地上都是什么啊?(樹葉)
樹葉怎么都地上啊?(因為現在是秋天,葉子都落下來了)
是啊,秋天的時候樹上的葉子就都要掉下來了,聽――
2、錄音機范唱《秋天》
師:秋天真美,那你們知道這小樹葉是怎么掉下來的嗎?
(幼兒討論)
我們在來聽聽歌里是怎么唱的。
3、教師一邊灑落葉,一邊先念歌詞,再唱歌曲。
師:葉子是怎么掉下來的?(幼兒講講:飄下來的,飛下來的,滾下來的等。)
那我們也來做小樹葉,來學學樹葉從樹上落下來的樣子好嗎?樹葉落到地上后是怎么樣的?(睡地上)
4、幼兒帶頭飾扮演落葉,模仿落葉的樣子。(放錄音2遍)
師:小樹葉,你是怎么落下來的?(幼兒講講)
5、挑選動作好的幼兒做示范。
師:你們的動作都好漂亮!我們在一起做一次!
6、再次模仿動作。(放錄音1遍)
師:秋天了秋風一吹,樹葉寶寶都離開的樹媽媽,落在了地上。地上有那么多的落葉,我們把落葉都送回家吧,你們先每人撿一片樹葉,看看你撿的樹葉是什么樣子的?
7、延伸活動:把不同的落葉歸類。
落葉有3種,梧桐樹葉,廣玉蘭樹葉,小樹葉。請幼兒講出區別后,把落葉送到指定地點。
8、小結:
師:現在這個園子里,又干凈,又整潔,小落葉都找到了新家,我們寶寶也回家吧!
9、回教室,結束。
幼兒園優秀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活潑、歡快的性質,初步學習摘果子的動作
2、通過觀察教師的示范動作,總結并歸納出與動作相一致的語言提示,并根據語言提示模仿學習
3、積極參與活動,感受摘果子的樂趣。
4、愿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5、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動準備
《摘果子》的音樂、PPT(果園豐收視頻)。
活動過程
(一)看果園豐收的視頻,引起活動興趣。
1、幼兒圍坐成半圓,教師播放果園豐收視頻。
(1)師:秋天到了,果園里的果子都怎么樣了啊?(播放PPT圖片)
(2)師:農民伯伯想請小朋友們去幫忙摘果子,你們愿意嗎?
(二)學習拿籃子,找果樹;摘果子的動作。
1、學習拿籃子,找果樹的動作。
2、學習摘果子的動作。
(1)提問:我們要去幫農民伯伯摘果子了,怎么摘?
(2)幼兒自由練習,教師重點提示:眼睛看著手摘果子、放果子。
(3)教師示范正確動作并總結。
(4)師幼共同練習摘果子的動作。
3、師幼聽音樂練習拿籃子、找果樹,摘果子的動作。
(三)學習展示成果、擦汗,跑去送果子的動作
1、學習轉一圈展示成果、擦汗的動作。
2、學習跑去送果子的動作。
師:我們摘了這么多的果子,那我們把果子去送給農民伯伯吧。可以怎么去?最后可以怎么送?
3、師幼聽音樂練習展示成果,擦汗;跑去送果子的動作。
(四)幼兒學習表演摘果子。
播放音樂:聽音樂,完整做律動。
第一遍音樂完了后:這邊的果子摘完了,那邊還有很多果子,我們再到那邊去摘一摘吧。
第二次音樂教師可帶領幼兒往相反方向去摘果子。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中,每個幼兒在游戲的氛圍中用心,用腦,用眼,用身體,用嘴巴,用手,用腳,內化著自己的理解,他們在匹配的音樂刺激下產生表現的激情,此時他們真正和音樂一起跳,一起笑,一起玩,體驗到了活動的樂趣!
總之音樂藝術工作的聽、唱、演奏,以及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分析、處理等方面的音樂能力,是在音樂實踐活動能力的基礎上,不斷提升的。(如掌握制定教育工作的案例、備課、組織音樂教育活動、進行自我評析能力等)只有在實踐活動中不斷積累,才是提升音樂教育能力的前提。提高教師音樂素質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促進孩子的發展。給孩子更多自主的空間,更好地促進他們的成長。
幼兒園優秀音樂教案 篇3
動作建議:
第1—4小節:雙手做相同的招手動作:
第5—8小節:做變成小樹停住不動的動作2次:(之后可創編不同的動作造型停住不動)
第9小節:雙手做伸手逗媽媽來抓自己的動作。
第10小節:雙手藏于身后做躲起來的動作。
活動目標:
1、在教師的動作示范下,初步感知音樂的節奏和旋律,玩媽媽抓兔兔的游戲時知道躲。
2、通過情境、預令學會控制身體擺出靜止的小樹造型動作,初步嘗試學唱歌曲。
3、在教師的引導下嘗試創編出不同造型的靜止動作,體驗游戲的緊張和快樂。
4、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剪輯好的音樂、兔子手偶1個。
2、半圓形座位擺放。
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引起幼兒興趣,幫助幼兒初步熟悉游戲情節。
師:兔媽媽和小兔兔在草地上玩游戲,他們是怎么玩的呢7有段音樂也說了這個事情,我們一起來看聽一聽,看一看。
2、教師跟著音樂做動作,引導幼兒完整欣賞音樂,初步了解音樂的結構和動作。
(l)教師隨樂完整做動作。
(2)教師再次隨樂完整做動作,引導幼兒知道兔媽媽來抓兔兔時,要變成一棵靜止的小樹。
3、教師帶領幼兒完整做動作。
(1)教師邊念兒歌邊引導幼兒練習變小樹的動作。(變,變,變小樹)
(2)教師帶領幼兒隨樂練習變小樹的動作。
(3)引導幼兒邊學說“媽媽來呀,媽媽來呀”,邊練習逗媽媽的動作。
4、完整聽音樂玩游戲并學唱歌曲。
(1)師:小兔兔們真能干,我們要去草地上玩嘍!
(2)引導幼兒遷移已有經驗,在“變小樹”時變出其他的動作造型。
(3)鼓勵幼兒邊唱歌邊玩游戲。
教學反思:
從這堂課,我們也看出一堂教學活動是要發揮教師的主導性,不放任自流,還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順其自然。不管哪種占主導,都應該處理好教的方式,讓孩子們感覺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場游戲活動。
【幼兒園優秀音樂教案3篇】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音樂活動的優秀教案03-15
幼兒園大班音樂活動的優秀教案4篇03-15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你好》03-18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動物猜謎》01-05
《刷牙歌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03-18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9篇03-19
音樂猜謎歌音樂教案08-31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動物猜謎歌》04-25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動物猜謎歌》12-17
動物猜謎歌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