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美術教案范文匯編8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主題來源:
蒙德里安是荷蘭著名的新造型主義畫作的創始人,他的作品常常用抽象的線條來概括各種事物,簡潔而大氣,適合幼兒欣賞。前段時間已讓幼兒粗略地欣賞部份蒙德里安的作品,在此基礎上,本次活動將引導幼兒進一步感知蒙德里安畫作的特點,理解線與形的關系,提升活動的價值。
活動目標:
1.繼續欣賞蒙德里安的作品,開闊幼兒的視野,提高藝術興趣。
2.嘗試在瓦楞紙作畫,感受線條與色彩組合的美以及不同作畫材料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蒙德里安作品《構成A;黑,紅,灰,黃與藍》、《紅、黃、藍三色構圖》。
2.裁成方形的瓦楞紙;油畫棒;勾線筆。
3.黑紅卡紙若干,[課后將幼兒作品拼貼成“畫”字]
4.五官獨立圖片。裁成正方形或長方形的各色卡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
今天老師又帶來了兩張很漂亮的圖,我們一起來欣賞欣賞吧。
二、出示蒙德里安作品《構成A;黑,紅,灰,黃與藍》、《紅、黃、藍三色構圖》。
引導幼兒欣賞作品中線、形、色的構成的美感。
1.提問:仔細看看這兩幅畫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幼:他們都有紅、黃、藍三種顏色,
幼:都有長方形、正方形。
幼;都有黑色的線條,而且都是直直的。
小結:原來這兩幅畫里都有紅、黃、藍三種顏色、圖形都有長方形、正方形、有黑線。而且都是橫的、豎的直線、沒有斜線。
2.教師邊出示圖片邊介紹畫家蒙德里安及他的畫風。
師:這四幅畫是荷蘭的一位畫家——蒙德里安畫的,他的畫雖然只用了黑色的線條和紅、黃、藍的顏色,但卻讓我們感覺到非常的美。
3.激發幼兒想象,看到蒙德里安的畫,想到了什么?那些漂亮的格子讓你想起了什么?
三、出示前段時間幼兒作品《捉迷藏》
1.引導幼兒想像,在格子一樣的小房子里,眼睛、嘴巴、鼻子和耳朵等五官做游戲的情景。
2.出示各種表情圖片,夸張的五官獨立圖片和各色卡紙。
師在各色卡紙拼成的圖示上操作五官卡片,引導幼兒感受游戲的趣味性。
四、幼兒作畫。
1.引導幼兒在瓦楞紙上畫直線,形成大小不一的正方形長方形格子。
2.引導幼兒選擇要躲藏五官的格子,用勾線筆在格子中畫五官,并用線條把格子裝飾完整。
3.引導幼兒用黑色油畫棒描出黑色線條。
五、作品展示。
將幼兒作品拼貼在大卡紙上,拼貼成中文“畫”字,引導幼兒欣賞奇妙的格子組圖。
活動反思:
在美術欣賞教育中,兒童接觸到不同歷史年代和題材的作品,這些作品既是從藝術的角度進行審美欣賞的材料,也是從歷史文化的角度了解歷史事件、社會生活、東西方文化差異和人類復雜情感的材料。它有助于開闊兒童的視野,擴大其知識面,幫助兒童積累一定的社會歷史文化知識。
藝術欣賞過程是激發欣賞者積極主動的創造力的過程。藝術作品把欣賞者潛在的創造性充分調動起來,而欣賞者則動員自身所有知識經驗和個性情感來進行創造,使藝術欣賞對象帶上獨特的個性和創造色彩。藝術作品并不是向每個時代不同個體提供同樣信息的客體,而是一個有待讀者、聽者或觀者參與并與之對話的特定的、開放的文本。
在教學中發現,兒童對抽象作品作出反應的熱烈程度,對線條、形狀和色彩的感受水平,圍繞作品的意象和情感所展開的想像能力,是絕大多數成人所不及的。抽象作品為兒童提供了一個不受拘束、自由想像、創造的廣闊空間。
本次活動引導孩子們在欣賞蒙德里安作品的基礎上,進行再創作。孩子們在欣賞作品時,感知了色與形構成的美。通過引導欣賞,發現了橫線與豎線表現出的整齊的美與斜線作品不一樣的風格。欣賞完作品后,通過游戲《藏五官》,使孩子們直觀地理解將要進行的創作。第三環節,通過卡紙拼畫,進一步引導孩子們進行創作。并且在蒙德里安作品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添加五官線描。使色彩與線條進行有趣的結合,創造出清新抽象的美感。第四環節,孩子們在瓦楞紙上創作,體驗不同繪畫材料帶來的樂趣。最后,用孩子們自己的作品拼圖。再次體驗格子的游戲。
活動中,老師能以較直觀的方式讓孩子們感知蒙德里安作品的藝術性。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再創作。初步體驗線描與色彩的構成美。活動過程流暢自然。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指南》明確指出:“充分利用各地區不同的地理風貌、物產特點、傳統工藝、民俗習慣等社會資源,積極開展與之相適應的地方特色活動,學習和傳承地方文化。”錦溪是個物產豐富歷史文化悠久的地方,有著豐厚的有利于教育的本土資源,本次活動我利用錦溪老街最常見的磚瓦,讓幼兒當一名小小的磚瓦設計師,為磚瓦繪畫上不同的花紋和圖形。通過對磚瓦的設計感受錦溪的美。
【活動目標】
1、欣賞磚、瓦,知道磚、瓦的外形特點和用途。
2、嘗試用簡單的花紋、色彩的搭配裝飾磚瓦。
3、感受磚瓦的美,萌發熱愛家鄉的情感。
【活動準備】
蠟筆、一次性紙盤。
【活動過程】
一、談話
1、出示磚瓦:你見過磚、瓦嗎?在什么地方見過?
2、我們還在什么地方看見過瓷磚呢?
二、欣賞與討論
1、欣賞不同圖案的磚、瓦
(1)這些磚、瓦是什么形狀的?有幾個角?
(2)上面畫了些什么花紋?
2、討論裝飾磚、瓦的方法。
(1)磚的中心可以畫什么花紋?
(2)中心花紋是什么樣的?
(3)磚的四角應該怎樣裝飾?
(4)瓦可以畫什么花紋?
(5)瓦可以怎么裝飾?
三、創作要求:
今天我們來做個小小的設計師,設計美麗的磚瓦來把我們的家、馬路等地方裝扮的更漂亮。
四、幼兒裝飾磚、瓦,教師巡回指導。
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畫出磚、瓦的各種花紋。
五、布置磚瓦墻,互相欣賞。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欣賞米羅作品,感受大面積的紅色給人帶來的熱烈的感覺。
2、運用已有經驗、聯想和涂鴉方法表達自己對畫面的理解和感受。
3、用舒適的方法握筆,享受大膽涂色的快樂。
活動準備:掛圖、幼兒人手一份范畫、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教師和幼兒一起欣賞米羅作品。
1、小朋友們,看圖片上是什么呢?(太陽)是什么顏色的呢?(紅色)
2、太陽是什么形狀的呢?(圓形)像什么呢?(球)
3、畫上什么顏色最多最大呢?(紅色)
4、看到這么多紅色你們的心里有什么感覺呢?太陽照在身上有什么感覺呢?(引導幼兒說出暖暖的)
5、什么顏色的太陽看上去熱熱的呢?為什么?(紅色,因為紅色的太陽照在身上暖暖的。)
6、你們看,太陽旁邊還畫了什么呢?(線條和光芒)師:太陽在線條和光芒的襯托下,像在做什么事情呢?(引導幼兒說出太陽在跳舞)教師總結:哦!我們看到的太陽是圓圓地紅紅的,照在身上熱熱的,并且在線條和光芒的襯托下,就像在跳舞一樣。你們知道這幅畫是誰畫的嗎?(……)這幅畫是外國的一個叫西班牙的國家,一個著名的畫家米羅畫的,他的畫是很抽象的富有想象力的。
二、一起討論繪畫的方法。
1、太陽是什么形狀的呢?大大的太陽是什么顏色的呢?
2、太陽旁邊有什么呢?
3、小朋友們,畫家米羅他是很有想象力的哦!他畫出來的太陽會跳舞,看!趙老師幫小朋友準備了畫畫的材料,請我們小朋友動動腦筋,來畫一畫你心目中的太陽。
4、幼兒創作,鼓勵幼兒嘗試用大小不同的筆和熱烈的顏色涂鴉。
三、活動結束。
與幼兒一起來欣賞自己的畫。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西班牙超現實主義畫家米羅的畫作,洋溢著自由天真的氣息,表現出孩童般的純樸天真。他的畫中往往沒有明確具體的形,顏色也非常簡單。這些風格特點與孩子的審美情趣和美術心理特點極為契合,從這個角度來說,米羅的畫作是他貢獻給孩子的精神瑰寶。
活動目標
1.發現米羅作品中點、線、色塊等基本元素的特點,初步感知米羅作品的風格。
2.樂意大膽想象、表達對作品的感受,體驗欣賞名畫帶來的愉悅。
3.嘗試運用剪貼、添畫、噴畫等方法大膽創作具有米羅特色的作品,體驗想象、創作帶來的快樂與成就感。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有過欣賞美術大師作品的經驗,能大膽表達對作品的感受。
物質準備:米羅畫像及米羅作品PPT,米羅作品中的抽象色塊人手一塊,幼兒合作作畫的大畫紙四張,展板四塊。彩色卡紙邊角料、剪刀、漿糊、棉簽、水筆各若干。
活動過程
1.“送禮物”導入活動,引發初步的想象。
導人語:丁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件特別的禮物,猜猜看會是什么。
(1)自由結伴猜想。提導語:你的小精靈像什么?跟好朋友說說,也讓好朋友猜猜。
(2)集中交流分享。提問:誰來告訴大家你的小精靈像什么?
(3)將小精靈送到畫紙上,幼兒分成四人一組。
指導語:這些小精靈很有趣哦,現在請你們把小精靈送到這幾張畫紙上,每張紙上4個小精靈。
2.借助PPT介紹畫家米羅。
點擊PPT,出現米羅畫像。提問:有人認識他嗎?
小結:他叫米羅,是西班牙著名的畫家。他一生畫了許多畫,他的畫很特別,很有趣,能帶給我們豐富的想象,全世界許多的大人、小孩都喜歡他的畫。
3.欣賞米羅作品,了解表現特點。
(1)引導幼兒觀察想象畫面內容,初步感知夸張變形的表現風格。
指導語:米羅爺爺在這幅畫上都畫了些什么?你看到了什么?在哪里?指給大家看看,和真的人一樣嗎?哪兒不一樣?哦,他把人的頭畫得比身體還大,他用的是夸張、變形的畫法。再找找,還有哪里也畫得很夸張?你還看到了什么?指給大家看看。和真的動物一樣嗎?他用的`是夸張變形的手法,這些夸張變形的人和動物給你什么感覺?
(2)引導幼兒觀察發現米羅畫中點、線、色塊及“米”字的風格元素。
指導語:畫中除了有可愛的小精靈色塊,還有什么?(若幼兒發現不了,可點擊超鏈接“點子圖”)這些點子一樣大小嗎?都是什么顏色的?除了許多大大小小的黑色點子,還有什么?(可點擊超鏈接“線條圖”)你看到了什么樣的線條?這根彎彎曲曲的線條畫出了什么?有不同的看法嗎?和真的一樣嗎?是用的什么方法?再看看,還有什么特別的?(指著“米”字)這個圖形像我們中國的一個漢字,誰認識?畫中用了哪些好看的顏色?你喜歡嗎?為什么?
小結:米羅爺爺的畫真是特別,有用色塊、線條畫成的夸張變形的人和動物,有許多大大小小的點子,還有許多標志性的、像小雪花一樣的“米”字呢。
(3)欣賞多幅畫作,再次感受米羅畫的風格特點。
提問:這些畫上又有哪些有趣的內容?和剛剛一幅畫有哪些一樣的地方?你最喜歡哪一幅?為什么?這些畫有什么一樣的地方?
4.合作創作,教師適時鼓勵和引導。
(1)提出創作要求。指導語:待會兒,四個人一組合作,可以用剪刀和卡紙變出你心中的小精靈色塊貼到畫紙上,也可以用水筆在畫紙上畫出有趣的點子、線條和“米”字。
(2)幼兒分組合作剪貼、添畫。
(3)嘗試噴畫,進一步體驗創作的快樂。指導語:丁老師這兒還有一樣神奇的用具,它會讓我們的畫變得更漂亮哦。噴嘴對著畫紙摁一摁,哇,許多隱隱約約的彩色霧團,像夢幻世界。你們來試試吧。
5.欣賞作品,體驗創作的快樂。
提問:你們的畫有什么特別的地方?你最喜歡哪幅畫?為什么?
活動延伸
將米羅作品陳列于活動室墻上,供幼兒自由欣賞。在活動區提供筆、卡紙等材料供幼兒自南創作。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活動背景:
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它代表著團圓、吉祥。對于剛入園的小班孩子來說,他們并不完全知道中秋節的意義與傳統禮節。
我班就設計了“快樂的中秋節”主題系列活動。在這個活動中,我們主要以“快樂”為中心點,開展中秋節的活動
以此讓他們體驗幼兒園這個小家庭的團圓與快樂,激發他們樂意上幼兒園、愛幼兒園的美好情感。
活動目標:
1、能大膽地選擇色彩印畫“月餅”,并展開想象,讓“月餅”飛起來,感受成功的喜悅。
2、知道中秋節到了,月亮圓了,感受團圓、快樂的節日氣氛。
活動準備:
1、藍色背景圖(長卷)、大蘿卜切片做印章、黃色圓盤(后面貼兩翅膀)。
2、各色顏料、薄海綿、冰盒、美工服;
3、有關中秋的歌曲,電腦。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知道今天是什么節日嗎?”“中秋節我們要做些什么的?”(賞月,吃月餅)
二、展示背景圖
師:“藍色的夜空靜悄悄的,月亮在哪呢?”
出示圓盤,“月亮在這里呢!月亮你快飛到天上去吧!”
打開圓盤后面的翅膀,演示飛到背景圖上。“中秋節月亮寶寶一個人在天上好孤單,她想請圓圓的月餅陪她一起玩。月餅在哪里?你們知道月餅在哪里嗎?”
三、教師示范用蘿卜蘸顏料印月餅
師:“月餅月餅在這里”(用蘿卜蘸色印在畫紙上)。引導幼兒一起說:月餅月餅在哪里?月餅月餅在這里。
師:“小朋友們的月餅在哪里呢?我們也來印月餅吧!”
四、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重點:提醒孩子蘸色時顏料不要混在一起。鼓勵孩子交換顏色印畫。
伴奏:《爺爺為我打月餅》
五、想象添畫
1、師:“這么多可愛的月餅寶寶,我們怎么讓它們飛到天上去和月亮寶寶玩呢?”
鼓勵幼兒想象出不同的方法,師簡筆畫出。說到長翅膀時,教師演示雙手蘸色印的方法。
重點:翅膀要印在“月餅”的兩側。
2、幼兒添畫,提供勾線筆和顏料,用畫或印的方法讓“月餅寶寶”飛起來。
六、展示作品
1、將幼兒作品布置在主題墻飾上,體驗成功的喜悅。
2、“‘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亮寶寶好開心啊,她給小朋友們送來了月餅感謝。”
出示圓圓的月餅,讓小朋友聞聞,一起切月餅,分享。
活動評價:
孩子已經融入了主題,知道中秋節到了,月亮圓圓的,還有圓圓的月餅,他們參與活動是快樂的,自由的。
對色彩是敏感的。用印章蘸色印畫是第一次嘗試,孩子們特別感興趣,拿起“月餅”就印滿了畫紙,似乎也過于投入自己的作畫游戲而忘記了還有更多漂亮的色彩等著他們去碰觸。
尤其在讓月餅“飛起來”時,讓雙手蘸上喜歡的顏色,印在圓圓的“月餅”上,讓孩子的快樂達
到了高潮。通過這個活動,我也更加體會了目標為教學、為孩子服務的意識,什么才是適合孩子的,有利于孩子發展的,生成孩子喜歡的活動內容。教學內容是要我們去選擇的,根據本班孩子的特點,有意識的設立孩子感興趣的活動,豐富課程內容,更好地為孩子服務。
活動反思:
一個完整的活動不是老師一個人的操作過程,而是包含了很多前期的觀察和了解,對孩子的觀察,對孩子能力的了解,設立一個可行性的目標,適合孩子才是正確的。在一個活動中,孩子獲得了什么發展是在老師的預設之內的,也有是預設之外的,這才是活動本身帶給我們的思考。
孩子是活動的主體,是我們圍繞的中心,只有關注了孩子,才能發現活動的價值。本次活動可以說是較完滿的,在幼兒示范印畫時可給予孩子更多的自主,相信孩子。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理念:
閱讀不僅僅是看書,通過閱讀《蠟筆小黑》這本書,讓幼兒能夠獲得更多意想不到的驚喜,打開幼兒更為廣闊的閱讀視野,是我設計這個活動所遵循的理念。在這節課中,《蠟筆小黑》這本圖畫書已經不僅僅是一個載體,而是把它當作一個踏板,通過閱讀圖畫書、通過刮臘畫藝術創作,通過視覺欣賞、教師和幼兒一步一步去走近黑色,重新建構認識,感受黑色獨有的藝術之美。第二個理念就是:充分的尊重幼兒,在整個參與的過程中讓每位幼兒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托故事情節、借助提供的美術材料參與藝術創作中。第三個理念就是:閱讀是為了什么,是為了開啟思路,是為了賦予我們生活的靈感和智慧,是為了改變生活、創造生活,是為了發現美、創造美并會欣賞美。所以,在欣賞藝術作品環節中,選擇了經典的美術作品,開拓了幼兒的藝術視野、提升了幼兒的藝術素養。
活動目標:
1.開拓幼兒藝術視野,感受黑色獨特的藝術魅力。
2.閱讀圖畫書《蠟筆小黑》,發揮幼兒想象力,引導幼兒創作刮臘畫。
活動準備:《蠟筆小黑》電子書、每人一盒蠟筆、教師范畫、刮臘畫用紙、工具等。
活動設計:
一、導入
提問:小朋友,你們喜歡什么顏色?為什么?(教師出示一盒蠟筆)
過渡語:小朋友們都有自己喜歡的顏色,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畫畫好不好?
二、展開
1.教師閱讀圖畫書,幼兒自主參與繪畫
(1)教師借助課件生動的講述圖畫書前半部分,幼兒根據圖畫書內容用蠟筆在畫紙上繪畫。
(2)指導語:小朋友們畫的都很好,可是有些畫卻很糟糕。(教師出示范畫)
(3)提問:蠟筆小黑也想畫畫,此時此刻他可以干什么呢?
2.教師示范刮臘畫,幼兒自由創作
(1)指導語:是啊,蠟筆小黑也有他獨特的本領啊,他想了一個好辦法。(教師將涂鴉作品涂滿黑色)
(2)提問:蠟筆小黑發揮了他獨特的本領,把畫全涂成黑色了,那接下來怎么辦呢?(先請幼兒嘗試說一說,了解已有知識經驗。)
(3)教師講解示范刮臘畫
3.開拓視野,欣賞藝術作品
指導語:蠟筆小黑可以創作出刮臘畫,那其他的黑色能創作出什么藝術作品呢?讓我們一同來感受黑色帶給我們獨特的藝術魅力。
線描畫:線描畫就是用粗細不同的線條進行繪畫,勾勒出事物的輪廓,用不同細小的花紋進行裝飾,使畫面豐富、有立體感。要求作畫細致有創意。
水墨畫:深淺不同的墨色勾勒出小橋、湖面,一片煙霧繚繞的景象;黑白灰的世界原來也如此的生動,黑色的房頂、白色的流水,船在水中蕩漾,人在水中居住,一番江南美景;這是齊白石老先生的墨寶《嚇》,大師筆下的蝦惟妙惟肖、活靈活現,用筆細致到位。這便是水墨畫,用毛筆、墨汁在宣紙上作畫。看似簡單,但要想畫的傳神非得下上幾年的功夫。
工筆畫:這也是用毛筆畫的,但和水墨畫的風格截然不同,仔細看貓的胡須和毛,每一條都這么清晰可見;這是古代仕女圖,上上的花紋和頭發都很精細。這就是工筆畫的特點工整、細膩。
版畫:小朋友猜猜這是用什么畫的?這是版畫,運用各種各樣的刀具在不同材料的板上進行刻畫,通過印刷創作出多幅作品。
三、結束
提問:欣賞完了這么美妙的黑色藝術,你對黑色有什么新的認識?感覺怎么樣?
指導語:其實各種顏色相結合,利用奇特的創作形式也能作畫。那接下來讓我們欣賞更為叫絕的水影畫吧,自然結束。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愿意為媽媽制作心愿卡,讓媽媽感受自己對她的愛;能大膽畫出圖案,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培養幼兒大小肌肉的協調。
重點:
制作心愿卡,畫出媽媽喜愛的圖形。
難點:
幼兒自由發揮構思圖形。
材料與環境創設:
活動前了解媽媽的喜好,剪刀,紙,記號筆,蠟筆。
設計思路:
幼兒已經形成了一種關愛他人的情感,因此我在這個基礎上啟發幼兒制作賀卡。在幼兒制作卡片前讓他們自由討論說出媽媽的愛好,更深一步了解媽媽。在他們制作的時候給予適當的鼓勵并且讓他們發揮想象力畫出和同伴不同的圖形。做好以后讓他們進行評比,評出最漂亮獎、創造獎以及鼓勵獎。使每個幼兒都能在活動中獲得樂趣。回家以后送給媽媽并且對媽媽說一句祝賀的話,讓媽媽感受孩子對她們的愛,真正形成了家園互動。
活動流程:
出示卡片,引起興趣→講述媽媽的愛好→動手制作賀卡→幼兒交流,評比賀卡→回家送給媽媽
1、出示卡片,引起興趣
①幼兒仔細觀察卡片,說出圖片上畫了什么東西。
②教師講述為什么畫了那么多的東西,引發都是媽媽喜歡的事物。
③啟發幼兒有制作賀卡的欲望。
2、講述媽媽的愛好
①幼兒聚手發言媽媽的愛好,并在黑板上畫下來。
②同伴之間相互討論,互相說出自己媽媽的愛好。
3、動手制作賀卡
①幼兒構思卡片的形狀,想一下自己想畫的圖形。
②構圖好后涂上顏色,并展示作品。
4、評比賀卡
①把做好的賀卡教給老師,貼在黑板上進行評比
②評出最漂亮獎、創造獎以及鼓勵獎,提升幼兒學習的興趣
5、回家送給媽媽
①讓幼兒回去送給媽媽,并送上一句祝福語
來園之后說一下媽媽收到卡片的心情,使活動延伸擴展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養成正確的睡覺姿勢,知道良好的睡眠習慣有利于身體健康。
2、 在用三角折紙的基礎上,探索嘗試用正方形(對角折的方式)、長方形等圖形折被子,提高幼兒間的合作意識。
3、 能在紙內添畫人物形象,激發幼兒的折紙興趣。
二、活動準備:
1、 三角形紙被子步驟圖以及折好的被子范例,課件。
2、 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紙若干、畫筆、剪刀。
三、活動重點與難點:
重點: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知道正確的睡覺姿勢有利于身體健康。
難點:嘗試用正方形、長方形等圖形折出小被子,并在紙內添畫出人物形象。
四、活動流程:
(一)、音樂導入,引導幼兒說己的睡覺姿勢,了解正確的睡覺姿勢有利于身體健康。
1、 欣賞音樂"搖籃曲"你聽到些什么?有什么感覺?
師:這是一首搖籃曲,歌曲中媽媽在哄寶寶睡覺,寶寶在媽媽的懷里睡的很甜、很香。
2、 說說自己是怎么睡覺的?如果你聽到了這首音樂,你會怎么睡覺呢?引導孩子說出手、腿、身子的姿勢。
師:你們說躺著睡,手腿都放在身體的兩側,這樣會很快就入睡。
3、 那我們一起看一看圖中的小朋友誰的睡覺姿勢是正確的?為什么?出示課件睡覺的娃娃。
教師:所以我們在睡覺時,最好右側身,腿稍微彎曲,不蒙頭睡覺,睡覺時把手放在胸口,不玩玩具、不說話、不吮手指。這樣的睡覺姿勢才會讓我們的身體更健康。
(二)、看步驟圖,用三角形紙,相互討論折出小被子,并添畫上人物形象。
1、剛才小朋友說這個小朋友的睡覺姿勢是正確的,你們看我把他睡覺得樣子用折紙的方式表現出來了,出示折好的小被子,出示小被子步驟圖,請小朋友相互討論我是怎么折的?
師:誰來說說看我是怎么折的?
2、那我們一起來試試吧!(投放三角形紙若干、彩筆)然后再添畫上睡覺的娃娃。
3、由折出的幼兒向同伴講解用三角形折小被子的方法,并將折畫好的被子粘貼在前面的展板上,比比誰用不同的紙折出的被子多。
師:小朋友通過自己努力用三角形的紙,根據圖示折畫出了被子,你們的小手真能干!
(三)、增加難度,嘗試用正方形、長方形的紙折出小被子,并添畫上人物形象。
1、孩子們,我們再用正方形試試看,(投放正方形的紙)怎樣才能折畫出小被子。那你說說你是怎么折的?
師:誰來大膽的說說你是怎么折出來的?這位小朋友將角和角對折,把正方形變成了兩個三角形,我們把這樣的折法叫對角折。現在再來試試吧!
2、那么,用長方形的紙能不能折畫出小被子,(投放小剪刀)我們再來試試。
師:長方形的紙是怎么折的,用到了什么工具?你是怎么剪的?
(四)展示、欣賞作品。
教師,一起到前面來看看我們的作品,通過我們的相互合作與動腦,娃娃有了這么多不同形狀的紙折畫出小被子,看,娃娃睡的真香啊!孩子們,你們真了不起!
五、活動延伸:
孩子們,來我們一起把這些被子裝飾的再美麗一些!
六、活動反思:
在設計中,通過課件,孩子們認識了正確的睡覺姿勢,層層遞進,出示范例,先讓孩子們用三角形紙折,再動腦、探索用正方形、長方形的紙折疊,在相互合作中折出小被子,用正方形的方法折疊時,了解了對角折,用長方形紙折疊時,孩子們用到了剪刀,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孩子對折紙更加感興趣,活動中的折紙富有了挑戰性和趣味性。
【幼兒園美術教案范文匯編8篇】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范文匯編8篇03-22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范文匯編六篇03-22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匯編五篇03-19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范文匯編5篇03-19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范文匯編八篇03-18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匯編7篇03-24
【必備】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匯編8篇03-24
【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匯編九篇03-23
有關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匯編6篇03-22
【實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匯編6篇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