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合集8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梁祝》是我國經典的民族音樂之一,有著鮮明的民族風格和特點。《蝴蝶找花》選取了梁祝中“相愛”這一篇章的主要旋律,舒緩、優美、感人的音樂極易引起幼兒情感上的共鳴。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嘗試選用了改編后的電子合成音樂,節奏鮮明而富有現代感,通過傾聽優美的旋律,欣賞與樂曲相融合的富有動感的多媒體課件,用幼兒喜歡的游戲形式貫穿始終,使幼兒在身臨其境的場景中自然地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
活動目標
1、欣賞《化蝶》,感受樂曲優美抒情的旋律。
2、學習分辨樂句,知道樂句的開始和結束。
3、能隨音樂做蝴蝶飛舞的動作,并能愉快地與同伴交往。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欣賞過活潑歡快的情緒的樂曲;組織郊游,豐富幼兒對蝴蝶、花卉的感性知識;已掌握小碎步及蝴蝶飛等基本動作。
2、物質材料準備:樂曲《化蝶》、電腦、錄音機、多媒體課件、梯形皺紋紙若干。
3、環境準備:設置成花園場景。
活動過程
1、情境引導,激發興趣。
教師:你們去過花園嗎,花園里有什么?今天,我們一起去逛花園吧!我們的花園漂亮嗎,看見什么了?
2、完整欣賞,充分感受。
①請幼兒安靜地聽樂曲,交流:有什么感覺?聽著音樂想到了什么?
②再次欣賞,并觀看課件,交流:聽一聽音樂里都有誰?他們在干什么呢?聽著音樂你想做什么?可隨音樂自由表現。
3、聽故事,看圖譜,理解樂句的開始和結束。
①教師講述故事《兩只蝴蝶》,感受樂曲的情緒。
②看課件欣賞音樂,說一說小蝴蝶是在音樂的什么時候飛起來,什么時候停下來,并跟隨課件中的蝴蝶飛飛停停。
③徒手做蝴蝶,跟著課件表現,教師小結提升。
4、跟著音樂表現樂句的開始和結束。
①教師哼唱,幼兒跟隨教師一起表現樂句的開始(飛)、結束(蹲)。
②小朋友手上帶上“蝴蝶翅膀”飛舞,結束時停在自己身上或別人身上。
③小朋友做花,老師做蝴蝶表演。
④小朋友做蝴蝶,樂句結束時兩個小朋友擁抱。
5、介紹曲名。
活動延伸
在區角中設置花園場景,提供蝴蝶頭飾、道具等,給幼兒更多的時間去充分理解和表現音樂。
活動反思
樂曲《化蝶》是中國優秀民樂《梁祝》中千古傳誦的片段,教師節選的主要旋律舒緩、優美,同時電聲音樂又彌補了交響樂、小提琴曲等版本在節奏感上的不足。
課件與音樂完美結合。課件的運用將抽象的音樂形象化,而課件與音樂完美結合,有利于幼兒對音樂的理解、記憶。活動中課件的設計、運用稱得上是“點睛”之筆,如,聽第二遍音樂時,采用了整體教授的方法,小蝴蝶從畫面的左下角隨著音樂的節奏飛舞,每一個樂句結束時正好落在花朵上,既體現了樂曲舒緩、優美的風格,又能形象地幫助幼兒感知音樂的樂句的變化,還給孩子一個想像的空間。
傾聽與表現完美結合。教師用“故事導入法”幫助幼兒理解音樂,將作品背景內涵用生動的故事展現給孩子,讓復雜的旋律簡單化,激發小班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從而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音樂。在傾聽故事的基礎上,結合課件傾聽音樂,充分調動了幼兒視覺、聽覺多種感官的參與,隨后讓幼兒邊欣賞音樂邊學做小蝴蝶,創設了小蝴蝶在花園里找花朵、和朋友嬉戲等情景,為幼兒對音樂的表現搭建了一個表現的平臺。同時,教師借助一些語言、動作的提示,使幼兒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大膽地用各種動作表現對音樂的理解,在師幼互動中真切地體驗和欣賞樂曲的內涵,幼兒對音樂的理解感受有了進一步的升華。
難點化解的巧妙。每一樂句的起始掌握對小班孩子來說是個難點,教師恰當地運用課件、形象化的語言、動作巧妙地化解了難點,先是在欣賞時用語言提示:“小蝴蝶在音樂的什么時候飛起來?什么時候落在花朵上?”緊接著讓幼兒再次欣賞畫面,驗證自己的想法。在表現音樂樂句的過程中,采用了集體、個別等形式讓幼兒用自己的小手表現蝴蝶的動作,用紙折的花蝴蝶飛到自己的身上、飛到別人的身上等多種有趣的形式,使幼兒在一次次的游戲中表現自己對樂句的理解。同時,教師用自己夸張的動作、情緒感染幼兒,從而讓幼兒在玩樂中輕松愉快地獲得對音樂的感受。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兩種顏色配合后能發生變化。
2.嘗試用簡單的語言描述實驗的過程和結果。
3.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礦泉水瓶、顏料、多媒體課件、橡皮泥、牙刷、畫有裙子的畫、音樂。
活動過程:
1.教師通過與幼兒共同玩魔術,激發幼兒對本節課的興趣。
(1)老師要變魔術了,幼兒與教師一起喊:水寶寶,水寶寶,變變變。(變紅色)
(2)請幾名幼兒一起來試一試這個魔術(分別變紅、黃、藍色)
(3)出示各種顏色物品的幻燈片,讓幼兒說出物品的顏色,以便加深幼兒對紅、黃、藍色的認識。
2.幼兒自由操作,探索兩種顏色配合后的效果。
(1)教師為幼兒出示記錄紙、橡皮泥,教師講清楚使用的方法:根據記錄紙上提供的兩種顏色,將這兩種顏色的橡皮泥捏到一起,看看會變成什么顏色,然后將相應的顏色記錄在記錄紙上。
(2)幼兒每人一張記錄紙,幼兒自由操作進行記錄。
(3)教師為幼兒展示幼兒的操作記錄表,并讓幼兒講述自己的實驗結果。
3.游戲:看誰說的對又快
(1)教師說紅加黃,引導幼兒說變橙色,依次類推。
(2)游戲:教師邊說邊出示卡片,配上音樂與幼兒玩游戲:教師說紅加黃,幼兒說變橙色,看誰說的對又快。
4.動手為裙子涂顏色,加深對知識點的鞏固。
(1)教師為幼兒出示沒有顏色的三件裙子的畫,請第一組小朋友為我設計一件橙色的裙子,請第二組小朋友為我設計一件紫色的裙子,請第三組小朋友設計一件綠色的裙子,但是老師這里只有紅、黃、藍色的顏料和牙刷,怎么辦呢?
(2)教師為幼兒師范操作的方法,之后請各組小朋友共同完成。
(3)教師展示幼兒的作品。
5.請小朋友回家跟你的爸爸媽媽一起試一試,看看別的兩種顏色混合在一起是不是也能變成其他的顏色。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1、誘導目標:
激起嬰幼兒的好奇心,吸引他們往玩耍往試探,使大大年夜行徑以及風雅行徑都獲患上鍛煉。
2、環境與質料:
粗細、是非不一的軟性水管;質地、大大年夜小不同的球多少好多;在管子口貼上小螞蟻;“小螞蟻的家”違靜圖一幅。
3、入程誘導:
一、 嬰幼兒自己選擇珠子,放進以為契合的管子口,察瞅珠子從那里滾出來。
二、 熟諳后,可向導嬰幼兒比一比一樣的珠子從哪一個管子滾出來的速度快。
三、 掉落出來的珠子自己撿起,再從新投放。
4、倡導:
一、 為了對峙嬰幼兒馬糊這一步履的癖好,述職報告教師可將管子的曲折屈身度、延伸的標的目的'從新組合。新的組合,新的門路更能激起嬰幼兒的好奇心以及試探愿看。
二、 可貼上一幅“小螞蟻躲糧食”的違靜圖,讓嬰幼兒在玩的入程中相識螞蟻的生計景象。
可讓嬰幼兒逐步感知珠子的大大年夜小與管子粗細的干系。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認識你呀真高興》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的歡快,體驗與朋友一起舞蹈、交往的愉快心情。
2、能根據歌詞自編動作,并初步學會跳邀請舞。
【活動準備】
1、《認識你呀真高興》歌曲錄音帶。
2、活動前可通過播放歌曲錄音帶和師幼一起唱等形式,讓幼兒熟悉此歌曲,并初步會唱。
【活動過程】
1、聽歌曲錄音帶,并跟隨音樂一起唱。邊唱邊拍手,鞏固已掌握的歌曲與節奏。
2、根據歌詞創編動作,并在此基礎上集體討論,確定邀請舞的動作。
3、教師與幼兒隨音樂邊唱邊練習表演,要求動作合拍、優美。
4、學習跳邀請舞,提醒幼兒與同伴進行眼神的交流。
前奏時,被邀請者站在圈上按節奏拍手,邀請者在圈內做小跑步動作,最后一拍停在被邀請者前面,然后一起邊唱邊表演。游戲可反復幾次,待幼兒熟悉舞蹈后可連續進行,同時,教師可參與舞蹈,以增強舞蹈的歡快氣氛。
活動延伸:
在表演區內提供歌曲磁帶,讓幼兒練習跳邀請舞,鞏固已學會的舞蹈,進一步體驗與朋友合作交往的快樂。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懂得朋友間應該友好相處,在游戲中找到快樂。
2、能通過故事對色彩的變化產生好奇和興趣。
3、通過多種閱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藍和黃的水粉顏料,毛筆。
幻燈片課件。
藍和黃的紙片。
活動重難點:
理解故事內容,懂得朋友間應該友好相處。能通過故事理解色彩的變化。
活動過程:
一、認識新朋友
1、導入:今天老師請來了一對好朋友,你們猜猜它們是誰?
2、教師出示紙片(藍和黃),你們看,這就是老師今天請來的好朋友:小藍和小黃,你們猜猜,它們之間會發生什么事?(捉迷藏……)
二、欣賞故事
1、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到底會發生什么事呢?(教師播放幻燈片,根據圖片分段講述故事)
2、原來它們做了那么多事情,那你們來說一說,你看到了(聽到了)什么呀?(幼兒自由發表)
3、教師總結:原來小藍和小黃抱一抱會變成綠色啊,太有趣了!
4、你們想不想也看看這么有趣的事啊?(教師出示兩種顏料,并混合,讓孩子能加深印象)
5、原來真的會變啊,小藍和小黃太厲害了!
6、教師根據圖片完整講述故事,請個別幼兒看著圖片講述
7、師幼一起完整講述
三、游戲:找朋友
1、今天老師請來了一對好朋友,那現在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找朋友的游戲,男孩子是小藍,女孩子是小黃,請你找一個好朋友,一起抱一抱!(體驗有朋友的快樂,并能友好相處)
2、角色互換,游戲重復幾次活動結束:現在我們這里有很多都是好朋友了,那到另外的班級里去找找好朋友吧!
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對于常見的顏色名稱已有一定的認識也能說出它們的名稱,而且也喜歡各種漂亮的顏色。而在這節語言活動課中,通過小黃和小藍的故事讓幼兒學會理解故事內容,并讓幼兒了解藍色與黃色在一起能變成綠色的道理。在理解故事中幼兒對于我所提問的問題都能用故事中的語句來回答,學習欲望比較強,積極性高。由前面環節的鋪墊下,幼兒在最后的環節中都能親自嘗試,而且參與涂色,對折接壓,觀察顏色的變化,幼兒的實驗結果讓他們開心極了,覺得真有意思,原來藍色和黃色合在一起會變成綠色,對于小班的孩子來說,好奇心強是他們的天性,而從中所變現出來的也是她們最純真的笑容。
因此,幼兒對于這節語言活動有帶點科學探索性的課,幼兒掌握性比較好,她們在玩中學,玩中樂當中也學到了相應的知識。但是唯一不足的是在小藍小黃變魔術的時候,加了太多的水,顏色變的很淡,但是到最后孩子們還是很積極的開心地將其實驗完成,在活動中老師始終起到了引導、支持、合作的作用,讓幼兒從中獲得了知識,掌握技巧。
小百科:黃色是電磁波的可視光部分中的中波長部分,波長大約為570~585nm,紅、綠色光混合可產生黃光,類似熟檸檬或向日葵菊花色,光譜位于綠色和橙色之間的顏色。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棉簽和水粉顏料在規定餓范圍內涂畫。
2、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和想象創造能力,喜歡參加美術活動。
3、讓幼兒懂得關心別人,具有愛心。
4、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用棉簽涂色作畫的方法。
難點:會用不同的顏色和花紋來裝飾新衣服。
活動準備
圣誕老人面具、教師范畫衣服、幼兒美術用書《新年新衣服》、抹布、貧困山區兒童的幻燈片、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老師帶上圣誕老人的面具情景導入活動。
1、圣誕老人和小朋友們問好。新年快到了,我要送給乖小朋友們一件禮物,小朋友們看看是什么?逐一出示準備好的“衣服圖”讓幼兒觀看。
2、提問:這些衣服漂亮嗎?想要嗎?
3、我會把這些漂亮的衣服送給你們班的乖寶寶,可是我還要設計很多衣服送給偏遠山區的孩子,他們的經濟條件很差,過新年的時候沒有新衣服穿,新年快到了,我一個人設計不了那么多漂亮的衣服,小朋友們,你們愿意幫助我設計一些漂亮的衣服來送給他們嗎?
二、基本部分:
1、圣誕老人說: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用棉簽來給衣服設計漂亮的圖案,讓我來給你們介紹一下棉簽作畫的方法吧。
——“先蘸上你喜歡的顏料顏色,如果顏料太多,就在調色板上抹一抹,然后就可以在衣服圖上設計你喜歡的圖案了。如果你要用很多顏色來裝飾,那不同顏色用不同的棉簽去蘸,不能把一根棉簽去蘸多種顏料。
2、圣誕老人說:讓我來給你們做個示范吧。短線裝飾、曲線裝飾、圓點裝飾、塊面裝飾等。
3、 老師提出繪畫要求。
4、幼兒作畫,老師觀察幼兒繪畫過程并給予幼兒適當的幫助。
三、結束部分:
將幼兒的作品張貼在墻上,讓大家欣賞與交流,引導幼兒說出自己喜歡某幅作品的理由。
四、活動延伸:
新年快到了,小朋友們都買了新衣服,但是貧困地區的小朋友別說新衣服,就連一件保暖性好一點的舊衣服都沒有,(播放幻燈片和背景音樂)你們看,冬天到了,那些孩子都只穿了薄薄的破爛衣服和褲子,腳上只穿了一雙滿是泥濘的破膠鞋,可是他們還要堅持每天走很遠的路去上學,他們也想有你們這樣幸福的生活,可是平困的家庭沒有辦法讓他們實現這個夢想,孩子們回家去叫爸爸媽媽為貧困山區的小朋友送上一件暖和的棉衣和褲子、鞋子讓他們過一個暖和的新年吧!你們今天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做這個,好嗎?
教學反思
通過此次教學活動,培養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審美能力,讓他們喜歡上美術活動,同時,也教育了幼兒要關心他人、幫助他人,潛移默化地教育幼兒要有愛心。在活動中,我采用情景引入法,很快的調動了幼兒學習的興趣,整個過程都以圣誕老人的身份參與其中,孩子們都很喜歡這個角色,而且學習積極性很高,在繪畫過程中,孩子們也積極的參與,創造出一幅幅獨特的作品。在活動延伸部分,以圖片、背景音樂和語言的感染,讓幼兒深切體會到貧困兒童是多么需要幫助。整個活動比較成功。當然,再成功的活動,都有它的不足之處,由于本班幼兒很多都沒有滿三歲,他們從沒有上過幼兒園,在作畫時,少數孩子拿著棉簽無從下筆,在老師幫助后才順利的完成;活動延伸部分,也是因為孩子的年齡和個體差異,少數幼兒沒有得到情感上得共鳴。這次活動的成功與不足都讓我在今后的教學中,考慮的問題更加全面、更加細致、設計教學活動時,要時刻考慮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個體差異。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孩子喜歡過節,樂意感受節日熱鬧的氣氛,圣誕節是孩子喜愛的節日之一,孩子愿意自己動手進行剪貼、裝飾,教師只做相應的指導,孩子們便能進行大膽的裝飾,當孩子們看到自己的作品那份成功和喜悅是不言而喻,分享、參與、合作都在活動中得到發揮和展示。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綜合運用繪畫,剪貼技能制作圣誕樹。
2、培養良好的手工制作習慣,保持桌面和作品的整潔。
3、感受節目的愉快情緒。
活動準備:
剪刀、油畫棒、幼兒用書、乳膠、塑料籮若干
活動重點:
會剪下各種禮物進行粘貼。
活動難點:
用油畫棒添畫一些可愛的新年禮物
活動過程:
一、播放《鈴兒響叮當》的音樂進入活動室。
一名教師戴著圣誕帽,扮成圣誕老人的模樣,背著禮包和幼兒問好。
教師問:“猜猜他是誰”?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說:圣誕節快到了,我們一起來準備圣誕禮物,布置裝扮圣誕樹,歡迎圣誕老人的到來。
二、幼兒進行圣誕樹的剪貼裝飾。
教師引導幼兒分步驟進行剪貼
1、先剪出圣誕樹的外形。
2、再剪圣誕禮物。
3、將圣誕禮物粘貼在圣誕樹上。
4、用油畫棒添畫上相應的圣誕禮物,及畫上不同顏色的彩燈。
三、教師強調注意事項
幼兒在制作過程中,教師提醒幼兒用剪刀的安全,及剪過的碎紙片扔到塑料籮內,剪刀用完后應在相應的塑料籮內,粘貼時乳膠不要抹太多,用完乳膠蓋好蓋子放在指定的地方。
四、評價展示作品
選出剪貼裝飾漂亮的作品,讓幼兒說說作品做的好的地方。
五、和圣誕老人坐上“馬車”,隨音樂離開活動室,送禮物,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新年快樂。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 在看看、聽聽、講講中理解故事,體會朋友見面要問好。
2.積極參與閱讀活動,并能在活動中大膽地想象和表述。
3.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愿意嘗試用語言“你好”和不同的肢體動作和朋友們打招呼,感受交往的快樂。
【【實用】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合集8篇】相關文章:
【實用】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合集8篇03-18
【實用】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合集9篇03-19
【實用】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合集8篇03-18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合集九篇03-22
【精華】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合集九篇03-21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模板8篇03-15
【實用】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編10篇03-24
【實用】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集合8篇03-24
【實用】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集錦10篇03-23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模板八篇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