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美術教案

時間:2021-07-14 10:10:26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幼兒園美術教案錦集7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于幼兒園美術教案錦集7篇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探索學習將彩色紙撕成小紙片,并粘貼在指定的范圍內。

  2、選擇自己喜歡的粘貼方法,裝飾房子,感知美麗的瓦房,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紅黃綠蠟光紙每人三小張,固體膠人手一個。

  蘑菇房子范例

  活動過程:

  1、通過提問的方法,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蘑菇房子范例):這是什么?呀!蘑菇房子上怎么沒有瓦片呀?我們一起來當小工人,做許多瓦片好嗎?

  2、學習撕紙的方法。

  教師:你們見過瓦片嗎?瓦片是一片一片的,這是一張大紙片,怎樣才能變成一片一片的小紙片呢?

  讓幼兒想一想,說一說,啟發幼兒用大拇指和食指將大紙片撕成小紙片。

  3、幼兒撕小紙片,教師來回觀察指導,鼓勵幼兒用兩種以上的顏色的紙撕,不要撕的太大,也不要撕的太小。

  4、引導幼兒討論怎樣將小紙片裝在屋頂上,了解粘貼瓦片的兩種方法。

  教師示范在小紙片反面涂抹糨糊,然后貼在屋頂上,請個別幼兒上來示范貼紙片。了解粘貼的粘貼的基本方法。

  教師示范先在屋頂上抹糨糊,提醒幼兒涂抹的糨糊不要太多,不要積起來,然后將小紙片一一貼在屋頂上。

  5、幼兒貼瓦片活動。鼓勵幼兒選擇一種方法粘貼瓦片,教師觀察指導。

  6、展示幼兒漂亮的房子,給每個小朋友的小房子上貼上一顆五角星。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將樹葉貼在小金魚的尾部。

  2、體驗小金魚的著急和快樂情緒。

  活動準備

  1、圖片-金魚

  2、樹葉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圖片

  2.教師根據圖片創編故事(引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教師:有幾條小金魚在水里游來游去做游戲,忽然有的小金魚尾巴不見了,小金魚很著急,

  小金魚說:“小朋友們,我沒有尾巴就不會游泳了,怎么辦呢?”

  小朋友們,我們幫小金魚想想辦法好嗎?

  二、尋找金魚的尾巴

  1、找樹葉

  教師引導幼兒在樹葉中識別,找出最像小金魚尾巴的樹葉。

  2、小結:這下好了,小金魚的尾巴找到了,讓我們把尾巴送給小金魚好嗎?

  三、教師示范粘貼方法

  1、把樹葉 的一面涂上漿糊,貼在小金魚的尾部,用手輕輕按一下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四、教師對幼兒作品教師小結。

  讓幼兒欣賞自己的作品。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吃餅干、說說、想象,用圖形融合的方法畫出吃了餅干后的各種形狀。

  2.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大膽創作。

  重點與難點:

  吃餅干時充分地開動腦筋想象,用簡單的線條勾出物體的輪廓,使圖形融合起來。

  材料準備:

  范例一幅。

  各種形狀的餅干若干;餐巾紙;

  記號筆、油畫棒、圖畫紙。

  設計思路:

  在一日活動中幼兒用點心時,我常常發現小朋友吃餅干不是幾大口一下把它吃完,總是吃上一口就看看餅干象什么,把餅干吃成一種與某種事物相似,于是高興地和小伙伴分享,同伴也就爭著相仿,有的說象月亮,有的說象槍,有的象汽車……當幼兒觀察逐漸仔細,能用不同的圖形通過不同的組合,描繪出物體的基本特征時,個別幼兒的作品中局部開始出現用簡單的線條勾輪廓的現象。在此基礎上,設計“吃餅干想象畫”這一活動內容,皆在讓幼兒嘗試用輪廓線取代呆板的圖形,畫出各種吃過餅干的形狀,通過想象組合成畫,使圖象更豐富、有趣,進一步體會成功的樂趣。

  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幼兒大膽創作,大膽表現,尤其要鼓勵創作出不同與別人的圖象的幼兒,不能單純以象或不象來評價幼兒的作品。對有些有圖象可啟發幼兒通過舔一點,改一改來體會成功,使每個幼兒獲得自信、投入創作。

  活動流程:

  引起興趣——討論、示范——吃餅干想象——引導講評——延伸

  活動

  一、引起興趣

  提問:餅干你們吃過嗎?有哪些形狀?

  二、討論、示范

  (1)提問:你吃一口餅干后發現它象什么,吃了一口又象什么呢?(大家討論)

  說明:討論是在平時發現的基礎上讓幼兒重現。

  (2)觀察范例,了解作畫方法。

  建議提問:這張畫和我們平時的畫有什么不同?(如幼兒沒講出,教師可進一步提問:上面是畫了一樣東西嗎?)

  (3)幼兒嘗試,激發創作興趣。

  說明這是解決難點的重要環節,可請二"三名幼兒來嘗試用圖形融合方法畫,要求盡量不重復同伴的圖象,集體可通過評議這些圖象個部位的連接是否要改一改、添一點等來進一步理解作畫方法,樹立創作信心。

  三、邊吃餅干邊想象邊畫,教師巡回指導

  1、提出要求:

  (1)左手拿餅干,右手拿記號筆畫。

  (2)邊吃餅干邊動腦筋想象,想象到什么就把它畫下來,并把它們組合在一起成為一幅畫。

  (3)吃完后手用餐巾紙擦一下。

  2、幼兒創作

  建議教師通過觀察可提示:

  (1)大膽運用圖形融合方法作畫,畫出吃了餅干后的各種形狀。引導幼兒相互學習。

  (2)注意畫面位置安排,把自己想象出的事物合理組合在畫面上。

  四、引導講評

  建議找找哪幅畫圖形融合得最合理,請小作者介紹作畫的內容。

  延伸活動:

  引導幼兒回家還可想象,再嘗試畫出不同的畫來。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一、活動前思考

  1、教材分析

  在《星月夜》這幅畫中,梵高用夸張的手法,生動地描繪了充滿運動和變化的星空。夜晚的天空又高有遠,彎彎的月亮懸掛在右角上,桔黃的月光、星光相互輝映,把深藍色的夜空點綴得燦爛輝煌。流動的云在風的推動下翻滾著、飄過來,飄過去。前景是一株頂天立地的杉樹,墨綠色的枝條努力的伸向天空。遠處有青色的群山,山下的城市籠罩在夜色中,流泄出星星點點的燈光。

  觀賞梵高的這幅畫,仿佛進入了一個童話般的世界。它充滿了奇特的想象,同時又呈現了無比絢爛的色彩。這是梵高強烈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同時也帶有某種非理性的成分。

  2、重點難點

  重點:感受畫面中筆觸、色彩、形象所傳達出來的強烈情感。

  難點:模仿梵高用短促而快速的用筆來表現畫面。

  二、過程實錄

  (一)活動目標

  1、欣賞梵高的作品,感受畫面中筆觸、色彩、形象所傳達出來的強烈的情感。

  2、創作“有星星的夜晚”或描繪自己對梵高和她作品的感覺,嘗試在繪畫中表達自己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課件、繪畫工具。

  (三)活動過程

  1、出示梵高的《自畫像》,簡單介紹畫家,并引導幼兒初步討論自畫像的筆觸和色彩。

  2、出示《星月夜》,引導幼兒重點欣賞。

  *引導幼兒觀察、描述畫面,提問:請你仔細看一看,畫面上畫了什么?

  *引導幼兒從顏色上欣賞、討論:畫面上有哪些顏色?這些顏色是鮮艷的還是灰暗的?它們在一起對比強烈嗎?你有什么感覺?

  *教師小結:畫家用藍色、紫色和黃色,色彩鮮明,對比非常強烈,給人一種躁動不安的感覺。

  評析:教師引導幼兒從畫面的內容和色彩進行觀察,一下子就調動了幼兒觀察的興趣,幼兒自由地暢談著對畫面的感覺,對這幅畫幼兒一個感性的認識。在這里,幼兒展開了豐富的聯想,師幼之間的交談是平等的。

  3、引導幼兒從形象、筆觸上欣賞、討論:畫家把星星、月亮、樹木畫成什么樣子?畫家是怎樣用筆的?你有什么樣的感覺?請幼兒學一學這棵樹是怎樣長的?再用小手來試一試梵高那短促而快速的用筆,感受筆觸和線條的運動。

  *教師小結:畫家用波浪形、螺旋形的線條來畫畫,星星月亮好像都被漩渦圍住了。大樹像火苗一樣旋轉著上升,讓人感到萬事萬物不停的運轉。

  評析:通過觀察、示范、模仿,幼兒直觀地了解了梵高作畫的手法,這時,幼兒都躍躍欲試,很想拿起畫筆象梵高爺爺一樣畫畫。

  4、討論整幅畫給人的感覺和印象,并給作品起名字。

  5、請幼兒把自己對梵高、對《星月夜》的感覺用繪畫表現出來。

  *幼兒自由創作“有星星的夜晚”

  *你看到的星星、月亮是什么樣的?你的心情怎樣?

  6、作品展示和評議。

  評析:幼兒給畫面起的名字雖然跟畫家起的不一樣,但都表達了他們對畫面的理解、感受,在創作時,他們的思維始終沉浸在童話般的情境中。他們用自己的作畫方式表達了自己的心情。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兩手較協調地揉搓橡皮泥。

  2.學會在球體上安裝小棒。

  3、欣賞自己與同伴的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活動材料:

  棒棒糖、橡皮泥、吸管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激起幼兒學習興趣。

  “看,老師的口袋鼓鼓的,里面會是什么呢?”小朋友猜一猜。“聽,還有聲音呢?到底是什么呢?”揭秘:糖。“是什么糖?”(棒棒糖)

  二、觀察棒棒糖的外形,了解棒棒糖的基本特點。

  “老師手里的棒棒糖是什么樣子的?”引導幼兒連貫描述:上面一顆糖果是圓圓的,下面的棒棒是長長的,老師還給它編了一個順口溜:方的糖圓的糖,安根小尾巴變成棒棒糖。這種是小朋友經常吃的,噢,那老師要問小朋友有沒有吃過其它樣式的棒棒糖呢?

  三、制作棒棒糖。

  1、小朋友都吃過這種棒棒糖,那小朋友有沒有做過呢?今天老師也想動手做一個,小朋友先看看老師是怎么做的,然后你們自己動手做一個屬于自己的棒棒糖,好嗎?

  先選擇自己喜歡顏色的橡皮泥放在手里,兩手對在一起揉一揉、搓一搓,輕輕的搓成一個圓形小球,咦!老師把它按一個漂亮的小尾巴,這樣是不是就變成了一個漂亮的棒棒糖,老師很開心。現在請小朋友也動手做一做,在動手之前老師要說下游戲規則:

  (1)、做手工時小嘴巴不能發出聲音,要安安靜靜的。

  (2)、不能搶別人手里的東西,要小心地搓不能掉在地上了。

  2、幼兒進行操作,教師進行個別指導。(提醒幼兒橡皮泥要放在手心里,兩手在一起揉一揉,搓一搓、要輕輕的搓成一個圓形的球)3、咦!現在請小朋友把做好的棒棒糖舉起來,看看和老師的是不是一樣的,你們的沒有小尾巴,現在請石老師給每個小朋友發一根小尾巴,小朋友自己把小尾巴安在上面。

  四、小小棒棒糖展覽會。

  老師請幾個小朋友的作品拿上來欣賞一下,小朋友看看他們做得是不是很漂亮呀,哦,老師覺得小朋友的小手今天真能干,做的棒棒糖呀都很棒。

  教師:小朋友今天開心嗎?

  幼兒:“開心”。

  教師:小朋友有了開心的事情呀,要學會與別人分享。下面讓我們拿起棒棒糖送給小(1)班小朋友,讓他們一起分享一下我們的快樂心情。請小朋友到石老師那去排隊,一起出發吧!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6

  班況分析:

  本班幼兒為大班幼兒,大班幼兒已經建立起初步的美感,對于畫面已經具備一定的欣賞水平,而且也具備了一定的繪畫技能、技巧,對于各種物體的形態的掌握較好。但在幾次的欣賞活動中我發現孩子們對于畫面上的情節能富有想象的描繪,但對畫面物體的形態和特征的概括卻有很大的難度。這說明幼兒在欣賞中沒有掌握運用概括的方法,在自身作品中不能充分體現出來。因此,我設計了這個有趣的夸張畫欣賞活動,讓孩子們從夸張的畫面上能很容易的去感知概括人物的形態、特征。并理解如此設計的目的。力求使孩子運用夸張的技法描繪人物動作,形態及生活習性的特點,并初步感受夸張藝術表現形式的美。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感知畫面中人物五表情與形態的夸張,并理解畫面中的夸張繪畫所表達的意義。

  2、通過欣賞,初步嘗試夸張畫的'練習。

  3、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4、體驗想象創造各種圖像的快樂。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能夠通過欣賞感知畫面人物表情、形態上的夸張處,并理解其所表達的含義。

  2、難點:能夠通過欣賞,尋找可夸張的因素,并在自己的繪畫作品中體現出來。

  幼兒經驗準備:

  1、欣賞過卡通畫作品,并能較好的理解作品。

  2、有一定的繪畫基礎,能夠表現人物特點。

  環境材料:

  1、夸張畫“兩個人”

  2、彩筆、畫紙

  活動過程:

  (一)引入環節:

  1、出示夸張畫1,提問:“你看到了什么?”他怎么了?“啟發幼兒從畫面尋找原因,并進行猜想。(此部分使幼兒對欣賞產生興趣,即可以啟發幼兒從人物表情,動作上去猜想和判斷,那他們猜想、判斷的依據就是他們觀察到的夸張之處。)

  2、出示夸張畫2,提問:“他怎么了?出什么事了?”鼓勵幼兒猜想事情的原因以及夸張畫1和夸張畫2的聯系。(啟發幼兒從人物的情節夸張處去構思故事的原因或結果)

  3、幼兒講一講“兩個人”的故事,并引導幼兒給故事起名字。

  4、教師介紹夸張畫,并引導喲額再次尋找畫面的夸張處,提問:“他們為什么把嘴畫的這么大?”“他們想要告訴我們什么呢?”(理解夸張的作用,為幼兒的創作做鋪墊,完成教學重點。)

  (二)創作環節:

  1、啟發幼兒回憶生活中一些情節中人物的特點,并找到可以夸張的因素,引發幼兒想一想自己要創作一張什么樣的夸張畫。

  2、鼓勵幼兒大膽繪畫。

  (三)分享作品環節:講一講我的故事。

  活動反思:

  我在實施這一課的教學時,認識到漫畫是一中視覺藝術,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當今孩子們的世界就是一個卡通的世界、漫畫的世界,但事實上他們的認識僅僅停留在臨摹一些卡通人物上,沒有創新,沒有想象。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上,我認為臨摹只能作為訓練孩子們的繪畫技巧的手段,而不能作為課堂教學練習的唯一目的。最終還是要以生活中的人物原型作為學生創作的對象,讓學生學會觀察,學會以幽默的手段去表現。

  我認為,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在這節課上,我隨時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是從欣賞階段開始引導,例如為了激發陌生學生對陌生老師的親切感,我預先畫好自己的卡通漫畫頭像,放在明星頭像中讓學生猜猜是誰,學生猜明星正起勁時,突然出現一個滑稽的老師像,他們一下子樂開了懷,大笑著說:是路老師。再比如小品導入、猜猜我是誰、招聘考核、當堂示范等環節的設置,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推向了高潮,學生能踴躍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從最終的作業效果來看,我認為較好的完成了預定的學習方案。學生在下課時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還想繼續創編,還要繼續展覽本身的作品。但由于課堂時間是有限的,這時候老師加入了用各種工具來畫漫畫為拓展內容,把學生的興趣更好的延續了下去。本課創作的成功,離不開欣賞階段的精心引導,最后還是依賴欣賞來展開拓展,把內容延續到了生活中。欣賞解析圖片成為了本課一個不可或缺的重點。

  小百科:畫是一種在二維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臨摹自然的藝術,在中世紀的歐洲,常把繪畫稱作“猴子的藝術”,因為如同猴子喜歡模仿人類活動一樣,繪畫也是模仿場景。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線條與圖形,對樹桿及樹葉進行創造性地裝飾與表現。

  2、在活動中初步萌發愛護樹木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范畫二幅

  2、幼兒用紙,彩色水筆,各色水粉。

  活動過程

  一、導入情境

  1、教師:最近我們認識了一位新朋友――樹木,它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

  老師想考一考小朋友,為什么說樹是人類的好朋友?樹木對人有些什么幫助呢?

  (幼兒討論回答)

  2、小結:樹真是我們的好朋友,它保護了我們的環境,又讓我們的生活環境變得這么美麗舒服,

  大家都很喜歡樹。

  3、教師:如果將來的樹木能變得更漂亮,那該有多好呀!

  提議:今天我們一起去未來的森林里走一走,看一看未來的樹木會是什么樣子的?

  二、討論欣賞

  1、討論一

  (1)教師:我看見了一棵大樹!(示范畫一根豎線)

  提問:這是棵大樹嗎?為什么?(樹桿太細了,大樹樹桿粗粗的)

  (2)教師:我來加加粗,現在這棵大樹的樹桿可粗啦!樹桿上伸出了手指,像在和我們大家打招呼。

  提問:樹桿上長著什么呀?樹枝比樹桿粗一些還是細一些?樹枝是怎么樣長的?

  像搭積木一樣,一個接著一個往上長。

  (師邊示范邊討論)樹枝越往上長就越細,越短了。

  2、討論二

  (1)提問:這棵大樹上會長什么樣的葉子呢?

  (幼兒擴散,師選一種添上,畫滿樹枝)。

  (2)提問:樹身上還少了什么?我們給樹桿穿件什么花紋的新衣服?

  (幼兒擴散,師選一種示范)。

  3、欣賞比較

  (1)教師:森林里會有多少棵樹呢?(許多棵)

  那我們接著向前走,再去找一找其他未來的樹。

  (2)(出示范例)一下子找到了許多棵。

  提問:這些大樹穿上了什么花樣的新衣服?

  (幼兒比較,教師歸納形狀,排列形式)。

  (3)他們的樹葉變成了什么樣?象什么?(幼兒聯想)

  三、聯想創作

  1、.教師:未來森林里的樹真漂亮,我們接著再向前走,找找新朋友,找得越多玩的越開心。

  2、提示

  (1)未來的森林里大樹多還是小樹多?(大樹多)

  (2)引導幼兒找到一棵再向前走,多找幾棵不一樣的樹。

  (3)在森林里我們已經找到了許多未來的樹,趕快找幾個朋友一起玩,一個人可能會在森林里迷路的。

  3、(出示范例2)

  看,我和我的朋友們玩的多開心。(引導幼兒添畫背景)。

  4、今天天氣真好,陽光從樹縫中鉆進森林,象撒下了彩色的寶石。(水粉添加色彩)

  四、引導講評

  1、今天你在未來森林里找到了幾位新朋友?(幼兒數數)

  2、你們找的真不少,還剩下一點時間,我們來一起去看一看朋友們找到的未來樹吧!

  (幼兒繞場走)

  3、教師引導幼兒看樹桿上的花紋,有些什么形狀葉子等。

  五、結束:

  今天的旅行真開心,我們該和樹朋友再見了,希望小朋友們今后學會各種本領,

  將來真的能把這些未來樹種出來,打扮我們的環境。

【關于幼兒園美術教案錦集7篇】相關文章:

關于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錦集5篇03-25

有關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五篇03-25

【精華】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5篇03-25

【精華】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錦集五篇03-24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錦集10篇03-24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錦集五篇03-24

【必備】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錦集六篇03-23

【推薦】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錦集9篇03-22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錦集7篇03-22

【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錦集8篇03-22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高清在线精品尤物一区 | 午夜福利啪爽国产片精品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 日韩gv国产gv欧美旡码天堂 | 亚洲簧片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