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集合6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由來及設計思路:
在開展主題活動“大與小”的過程中,幼兒對于量的比較有了初步的知識經驗。圖畫書《阿比比一比》通過角色游戲將大小、多少、長短等量的比較蘊涵其中。在小班后期為使幼兒進一步復習、鞏同相關知識經驗,通過閱讀活動充分挖掘圖畫書在科學領域的教育價值,根據幼兒年齡特點,教師設計了講述與實物操作交替進行的活動形式,幫助幼兒理解書中內容,感受閱讀快樂。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實物的探索性活動,理解書中蘊涵的比較關系,感受從不同角度比較結果的不同。
2、能自主翻看圖書,理解畫面和故事內容,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人物的理解和感受。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實物梨和李子、帽子和圍巾;圖畫書人手一本;故事課件、電腦、投影儀。
2、經驗準備:幼兒對比較大小、多少、長短有一定的經驗。圖畫書《阿比比一比》投放在閱讀區供幼兒自由翻閱。
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能比較清楚地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和感受。
難點:自主翻看圖書,了解故事內容,理解從不同角度對事物進行比較,其結果不同。
活動過程:
1、邊講故事邊演示幻燈片,并出示實物引起幼兒閱讀的興趣。
(1)閱讀故事《阿比比一比》,著重觀察人物的表情和語言。引發幼兒思考,鼓勵幼兒大膽表達想法并進行演示。
(2)幼兒操作實物梨和李子(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多少,引導幼兒進行討論。
教師:這是誰的梨和李子?他們要比一比誰多誰少?他們會怎么比?請幼兒將實物按自己的想法擺放好。
教師:小朋友是按一個梨一個李子這樣擺的,那誰多誰少?
幼兒:李子多。因為李子還有呢。
(3)出示實物帽子和圍巾,引發幼兒討論,大膽演示自己的想法。
教師:圍巾和帽子怎么比?你們覺得是帽子大?還是圍巾大?
幼兒:圍巾大,帽子小,圍巾能把帽子蓋住。
教師:那帽子還能把圍巾扣住呢?到底誰大呢?
幼兒:就是圍巾大。
2、幼兒閱讀圖書,了解書中人物的比較方法和結果。
教師:請小朋友自己看看,之后他們又比了什么?
幼兒自主翻閱圖書。教師指導幼兒有序翻閱,通過看圖尋找答案。引導幼兒說說在書中發現了哪些不同的比較方法,鼓勵幼兒進行嘗試。
幼兒:小貓的尾巴長,小兔子是拿線比的,小兔的尾巴短。
教師:小貓和小兔子用他們的身體比長短,小朋友可以用什么地方比長短?我們來比比誰的長誰的短。
幼兒:用手,用腳,用頭(與同伴用身體部位進行比較)。
3、延伸活動。
教師組織幼兒討論幼兒感興趣的問題并生成相關的活動。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探索,感知不同的容器、不同的材料,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2.激發探索聲音的興趣,體驗操作的樂趣。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內裝硬幣、紙團、黃豆、沙的旺仔牛奶罐若干,各種容器若干(玻璃瓶、口香糖罐、奶茶杯、八寶粥瓶)、黃豆若干。
活動過程:
一、感知相同容器、不同材料發出的聲音
1.請幼兒分別玩一玩、搖一搖桌上的罐子。 聽一聽、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為什么?
2.引導幼兒猜一猜罐子里裝的是什么?
(1)幼兒自由討論
(2)幼兒打開罐子封口檢驗。
3.小結:同樣的瓶罐,裝不一樣的東西,發出的聲音不一樣。
二、探索比較不同的容器,相同的材料發出的聲音
1.出示各種容器,引導幼兒自由探索
2.同伴自由比較、交流
3.集體感知、討論
4.小結:不同的瓶罐,裝同樣的東西,發出的聲音不一樣
三、觀察比較同樣容器、同樣材料、數量不同發出的聲音
1.教師演示,幼兒比較
2.幼兒嘗試探索,自由比較、交流。
3.小結:同樣的瓶罐,裝同樣的東西,裝的數量不一樣,聲音也不一樣。
四、用自制響罐為歌曲伴奏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大膽在蛋糕里添畫出各種自己喜歡的水果,并涂上好看的顏色。
2、培養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訓練幼兒的繪畫能力。
活動準備:
蠟筆,幼兒活動材料《美術》第5頁。
活動過程
一、談話。
1、小朋友吃過蛋糕嗎?吃過什么樣的蛋糕呢?蛋糕上都有些什么?
2、引導幼兒說說蛋糕是什么樣的?自己最喜歡蛋糕的哪一部分?
3、小結:蛋糕有各種各樣的,都很漂亮,有的蛋糕上面有各種各樣的水果、巧可力等。
二、示范講解。
今天我們就來把蛋糕上面的水果畫出來。如果畫蘋果就拿到紅筆畫圓圓的圈表示,畫桔子就用黃色的筆畫一個半圓,這樣在蛋糕上面畫滿各種各樣的水果。
三、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小朋友在蛋糕上畫上自己喜歡吃的各種水果、巧克力和生日蠟燭,再涂上好看的顏色。提醒幼兒作畫時,用鮮艷的顏色,注意畫面的整潔。
四、展示幼兒作品,講評。
1、引導幼兒相互欣賞、評價。
2、請個別幼兒到集體前介紹自己作品。
3、老師總結評價。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一、活動內容:兒歌《不要吵醒小蝸牛》
二、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不要吵醒小蝸牛》,初步感知哄蝸牛睡覺時安靜、恬美的氛圍。
2.探索用輕柔的聲音與雷公公對話,哄小蝸牛睡覺。
3.注意與同伴協調一致的朗誦兒歌,體驗關愛小蝸牛的情感。
三、活動準備:
1.將裝飾好的紙箱套在錄音機上,扮“雷公公”,錄有雷聲的磁帶。
2.一張大蝸牛圖片,若干張小蝸牛圖片。
3.《搖籃曲》的音樂磁帶。
四、活動過程:
1.幼兒初步感知哄小蝸牛睡覺時安靜、恬美的氛圍。
教師懷抱“小蝸牛”,導入話題“我們的小蝸牛在外面玩了一天該睡覺了。”接著表演唱《搖籃曲》哄其入睡。
2.幼兒學習兒歌《不要吵醒小蝸牛》。
(1)幼兒產生請求雷公公不要吵醒小蝸牛的愿望,引出活動名稱。
教師放錄音,提問:“是什么聲音呀?是雷公公在打呼嚕呀!都要把我的小蝸牛吵醒了,我們一起來請求雷公公輕點打呼嚕,好嗎?
(2)幼兒初步感知兒歌內容。
教師用請求的語調示范朗誦兒歌,然后再對幼兒說:“雷公公聽到我們的聲音了它不再打葫呼嚕了,我們再把小蝸牛哄睡著。”最后,與幼兒一起繼續哼唱《搖籃曲》哄小蝸牛睡覺。
(3)幼兒跟誦兒歌。
教師繼續放錄音,雷聲繼續,教師號召全體小朋友跟誦兒歌。“雷公公呼嚕打的太響了,沒聽見,我們再一起求求它吧!”
(4)幼兒集體朗誦兒歌。
再次引導幼兒哼唱《搖籃曲》,突然雷聲又響起。幼兒自然遷移。集體朗誦兒歌,注意聲音要保持一致。
(5)幼兒有表情的朗誦兒歌。
教師提問,啟發幼兒進一步探索用輕柔的聲音朗誦兒歌與雷公公對話。“雷公公怎么又打呼嚕啦!想想看,我們應該怎么樣請求它,雷公公會聽得舒服,又不會吵醒小蝸牛。
3.幼兒人手一只“小蝸牛”,唱《搖籃曲》,哄其入睡。
師:這次,雷公公真的聽見小朋友的話啦!它不打呼嚕了,還和我們一起哄小蝸牛睡覺呢!
4.聽音樂《搖籃曲》,教師啟發幼兒,輕輕將小蝸牛送到小床上,讓小蝸牛安靜地睡覺,再提醒幼兒輕輕地、有序的離開教室。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對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和圓形的認識。
2、培養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思維的靈活性。
3、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4、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5、引導幼兒對圖形產生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 重點讓幼兒區分長方形和正方形
2、 難點是幼兒在尺寸認識上存在很大的難度,很容易將正方形和長方形混淆。
活動準備
1、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的積木、紙制圖板(上面鏤刻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圖形)
2、內裝有形狀不同的幾何圖形卡片多個的“魔術箱”一個
3、方形小手帕多張
活動過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出主題
1、利用電話鈴聲響起接電話方式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接起電話,說:“小白兔呀你別哭,昨天,森林里刮起了大風,把你的房子都給吹破了嗎?不哭我幫你造一間新房子。”于是,老師就拿出積木給小白兔造了一間新房子。小朋友,你們看,這新房子漂亮嗎?
2、出示圖片,提問:
師:你們看,老師把房頂蓋成什么形狀的?
小:三角形
師:房身呢?
小:正方形
師:窗又是什么形狀呢?
小:圓形
師:房門呢?
小:長方形
引導幼兒說出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和長方形,探索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和長方形。
二、復習圖形
從魔術箱內變出圖形
師:媽哩媽哩轟,變!你們看老師變出的是什么圖形呀?
小:圓形
師:它是怎么樣的呢?
小:沒有角的
依次變出長方形、三角形并進行提問
三、鞏固圖形
讓小朋友主動舉手站到教室中間和老師一起把小手帕變成長方形、三角形的游戲,讓沒有參與游戲的小朋友說出所變的'形狀,激發小朋友主動地興趣。
教學反思
1、 利用實物的形式演示,讓幼兒更能形象的接受,更能深刻的認識和接納;
2、 利用師生互動形式更能曾進師生的交流;
3、 利用游戲的方式,讓幼兒能主動積極的參與,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
4、 此方式教授幼兒認識圖形、學習圖形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幼兒對圖形的認識也比較深刻。
5、 以此方式,作為幼兒教師體會到了,利用寓教于樂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引導幼兒參與活動、主動學習。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比較兩種物體的高矮,感知物體的高矮的相對性。
2、學會簡單的比較方法,發展幼兒觀察、比較、判斷能力。
活動準備: 教學課件,音樂磁帶(高人走和矮人走,找朋友),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幼兒游戲,引入主題(音樂高人走和矮人走)“天氣漸漸的冷了,讓我們先來做個熱身運動,跟著音樂一起來走路,好嗎?”
(幼兒學習高人走和矮人走,體驗高矮)
二、觀察圖片,討論正確比高矮的方法。
1、感知相對性米老鼠高還是矮?
小結:單獨的某樣東西是不能定高矮的,要看它跟什么比較。
2、觀察圖片提問:小猴說:‘長頸鹿,我比你高!’你同意嗎?為什么?
小猴和長頸鹿應該怎樣才能比出高低?
提問:兩只木桶誰高誰低?怎樣才能一眼就看出來?
師小結:物體放近一些,才能比出高矮。
三、朋友比高矮
1、觀察圖片有兩個好朋友,聽你們的話,靠近一些比高矮,誰高誰矮?應該怎樣比?
小結:站在同樣高的地方才能真正的比出高矮
2、音樂游戲:找朋友比高矮(幼兒跟著音樂找一個朋友比較高矮)
(1)“小朋友想不想也找一個自己的好朋友用正確的方法比比高矮呢?”
“有哪兩個小朋友愿意先上來比一比?”“我們家幫助他們比比看,誰高誰矮?”
“XX小朋友,你是不是比他高?能把這句話說完整嗎?(引導幼兒說出:我比你高和我比你矮的句子。)
(2)“馬上我們就跟著音樂一起來找一個好朋友比比高矮,當音樂停時,我們就說“比一比,誰是高來誰是矮”然后好朋友之間相互說一說誰高誰矮,好嗎?”
(3)“剛才我們找了朋友比了高矮,但是林老師發現有的好朋友之間意見不統一,誰有好辦法,正確的比出兩個人之間的高矮?
(4)幼兒討論:兩人必須站直了;我們可以先比一比肩膀,或者比一比鼻子。
(5)幼兒根據討論經驗再次與朋友比高矮。
3、設置情境,學習3以內正確的排序方法。
(1)“剛才我們玩游戲高興嗎?小動物們看到我們小朋友玩的這么開心,他們也想來湊熱鬧。它們也想來比比誰高?誰矮?
(2)幼兒操作。介紹自己的經驗。
(3)幼兒討論三個物體如何比高矮:1、先找出最高的取出,在將剩下的兩個比,找出最矮的,就能找出誰最高誰最矮;先找出最矮的取出,在將剩下的兩個比,找出最高的,就能找出誰最高誰最矮。
(4)幼兒再次操作,能力強的幼兒四個動物比高矮。
四、活動的延伸
“今天,我們學會了用正確的方法比較高矮,老師這兒還有許多動物寶寶也想比比高矮,你們愿意幫忙嗎?讓我們一起來試試吧!(幼兒到區域中進行操作)
【【熱門】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集合6篇】相關文章:
【熱門】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集合九篇03-23
【熱門】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集合8篇03-17
【熱門】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集合五篇03-23
【熱門】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集合八篇03-23
【熱門】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九篇03-20
【熱門】幼兒園小班教案集合4篇03-21
【精品】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集合八篇03-22
【熱門】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集錦5篇03-24
【熱門】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總九篇03-20
【熱門】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集錦7篇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