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美術教案合集7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嘗試在自己的手臂上用油墨創(chuàng)作七彩蛇的花紋,能自主地搭配顏色;
2、感受新奇的作畫方式,感知作品的色彩美和圖案美,能耐心地完成作品。
活動準備:
⒈活動前幼兒玩過用手臂來模仿蛇的游戲;
⒉幼兒自帶用做蛇的眼睛的材料(如:小瓶蓋、紙團、彩色玻璃球等);
⒊活動室中布置一些較高大的綠色植物,營造森林的氛圍;數(shù)碼相機;
⒋創(chuàng)作材料:臉彩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游戲導入:師生共同用手臂來玩蛇游動的游戲,引起幼兒的活動興趣。
和幼兒一起回憶看過的蛇身上的花紋,請他們談談自己的感受,幫助幼兒充分感知色彩美和圖案美,為創(chuàng)作活動奠定基礎。
激發(fā)創(chuàng)作熱情:“你這條蛇漂亮嗎?為什么?怎樣讓它也漂亮起來?”
2、向幼兒來介紹準備的材料:臉彩棒。
師:“你會用它來打扮你這條蛇嗎?”
教師小結:一只手拿筆,另一只手就成為“蛇”,用各色臉彩棒繪制圖案進行創(chuàng)作。
3、幼兒分組開始創(chuàng)作,教師隨機指導。
請幼兒在繪畫的時候要有耐心。
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新,設計出各種新穎的花紋、色彩搭配等。
引導幼兒感受新奇的作畫方式的樂趣。
4、引導幼兒互相欣賞耐心創(chuàng)繪的“蛇”,說說自己所用的圖案、色彩等。
請幼兒將自己準備的瓶蓋、彈珠等捏在手心做蛇的眼睛。
5、隨著音樂進行表演:
“漂亮的小蛇們,讓我們到森林中去玩玩吧!”
“比一比,哪條蛇最美,游的姿勢最好看!”
用數(shù)碼相機將幼兒的作品記錄下來。
建議:
本活動最好在夏季進行;
因為這種“作品”不能長時間地保存,故需用攝象機或數(shù)碼相機等及時地記錄下來,以便幼兒在清洗完手臂之后或以后的活動中繼續(xù)欣賞。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吃餅干、說說、想象,用圖形融合的方法畫出吃了餅干后的各種形狀。
2.鼓勵幼兒大膽表現(xiàn),大膽創(chuàng)作。
重點與難點:
吃餅干時充分地開動腦筋想象,用簡單的線條勾出物體的輪廓,使圖形融合起來。
材料準備:
范例一幅。
各種形狀的餅干若干;餐巾紙;
記號筆、油畫棒、圖畫紙。
設計思路:
在一日活動中幼兒用點心時,我常常發(fā)現(xiàn)小朋友吃餅干不是幾大口一下把它吃完,總是吃上一口就看看餅干象什么,把餅干吃成一種與某種事物相似,于是高興地和小伙伴分享,同伴也就爭著相仿,有的說象月亮,有的說象槍,有的象汽車……當幼兒觀察逐漸仔細,能用不同的圖形通過不同的組合,描繪出物體的基本特征時,個別幼兒的作品中局部開始出現(xiàn)用簡單的線條勾輪廓的現(xiàn)象。在此基礎上,設計“吃餅干想象畫”這一活動內(nèi)容,皆在讓幼兒嘗試用輪廓線取代呆板的圖形,畫出各種吃過餅干的形狀,通過想象組合成畫,使圖象更豐富、有趣,進一步體會成功的樂趣。
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作,大膽表現(xiàn),尤其要鼓勵創(chuàng)作出不同與別人的圖象的幼兒,不能單純以象或不象來評價幼兒的作品。對有些有圖象可啟發(fā)幼兒通過舔一點,改一改來體會成功,使每個幼兒獲得自信、投入創(chuàng)作。
活動流程:
引起興趣——討論、示范——吃餅干想象——引導講評——延伸
活動
一、引起興趣
提問:餅干你們吃過嗎?有哪些形狀?
二、討論、示范
(1)提問:你吃一口餅干后發(fā)現(xiàn)它象什么,吃了一口又象什么呢?(大家討論)
說明:討論是在平時發(fā)現(xiàn)的.基礎上讓幼兒重現(xiàn)。
(2)觀察范例,了解作畫方法。
建議提問:這張畫和我們平時的畫有什么不同?(如幼兒沒講出,教師可進一步提問:上面是畫了一樣東西嗎?)
(3)幼兒嘗試,激發(fā)創(chuàng)作興趣。
說明這是解決難點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可請二"三名幼兒來嘗試用圖形融合方法畫,要求盡量不重復同伴的圖象,集體可通過評議這些圖象個部位的連接是否要改一改、添一點等來進一步理解作畫方法,樹立創(chuàng)作信心。
三、邊吃餅干邊想象邊畫,教師巡回指導
1、提出要求:
(1)左手拿餅干,右手拿記號筆畫。
(2)邊吃餅干邊動腦筋想象,想象到什么就把它畫下來,并把它們組合在一起成為一幅畫。
(3)吃完后手用餐巾紙擦一下。
2、幼兒創(chuàng)作
建議教師通過觀察可提示:
(1)大膽運用圖形融合方法作畫,畫出吃了餅干后的各種形狀。引導幼兒相互學習。
(2)注意畫面位置安排,把自己想象出的事物合理組合在畫面上。
四、引導講評
建議找找哪幅畫圖形融合得最合理,請小作者介紹作畫的內(nèi)容。
延伸活動:
引導幼兒回家還可想象,再嘗試畫出不同的畫來。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樂意用繪畫,折紙,剪貼的方式制作小禮物送給小班的小弟弟小妹妹,產(chǎn)生做哥哥姐姐的自豪感和喜歡弟弟妹妹的情感。
2、會自己選擇合適的材料和工具進行制作小禮物。
3、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保持桌面干凈。
4、用舒適的方法握筆,享受大膽涂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自己收集的瓶或杯子。
2、各種顏色的皺紋紙,白紙等以及油畫棒,水彩筆和剪刀,糨糊。
活動過程:
1、通過談話,激發(fā)幼兒為弟弟妹妹制作禮物的愿望。
提問:小班的小弟弟小妹妹剛上幼兒園,他們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幼兒回答:他們在想爸爸媽媽,在想家)。
他們在想爸爸媽媽,有的時候還會哭,那我們現(xiàn)在是幼兒園的大哥哥大姐姐了,你們想媽媽想爸爸的時候可以哭嗎?(不可以)當我們小朋友在看到弟弟妹妹在哭的時候,你們想安慰他們嗎?那么怎么來安慰他們呢?(想,我們可以給他唱歌,給他講故事,跟他玩,還可以送給他禮物)
哦,我們小朋友真棒,想到這么多的辦法,剛才老師有聽小朋友說要給他禮物了,你準備給他送什么樣的禮物呢?(幼兒自己想也可以討論)。
2、討論制作禮品的方法和材料。
剛才小朋友想到了那么多的禮物,可是要怎么做出來呢?要用到一些什么材料呢?(小朋友自己已經(jīng)帶來了一些瓶和一次性的杯子,老師有漂亮的紙:皺紋紙,蠟光紙和白紙等)
3、幼兒制作。
老師拿出已經(jīng)做好的兩件禮物展示給小朋友看。請小朋友自己觀賞一下老師制作的禮物。
現(xiàn)在小朋友有這么多的材料了,那么請小朋友開始動手制作禮物吧,在做禮物之前小朋友先想好自己要做什么,制作中遇到困難想辦法解決,也可以請老師幫忙或者同伴間相互幫忙。
4、去小班送禮品,帶弟弟妹妹做游戲。
幼兒拿自己的作品送給小班的弟弟妹妹時,要告訴他們:自己制作的是什么東西,或者問問弟弟妹妹:你知道這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嗎?如果小弟弟小妹妹不知道,就請我們小朋友告訴他們?nèi)缓笈c弟弟妹妹一起玩。在玩的過程中,要注意照顧好小弟弟小妹妹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節(jié)手工活動,目的是引導幼兒樂意用繪畫、折紙、剪貼等多種方法制作小禮物送給小班弟弟妹妹,從而產(chǎn)生做哥哥姐姐的自豪感。
這節(jié)活動形式比較多,因此活動中第一環(huán)節(jié)我通過提問來激發(fā)幼兒制作禮物的愿望,并讓幼兒一起討論制作禮物的方法和材料,幼兒在討論過程中積極性很高,能踴躍發(fā)表自己想制作禮物的方法和材料,有了第一環(huán)節(jié)的討論,所以在制作禮物的過程中幼兒既能開動腦筋又能比較認真地完成作業(yè)。在整個活動中我時時體現(xiàn)以幼兒為中心,引導他們?nèi)コ浞职l(fā)揮想象,并鼓勵他們積極參與活動,同時,在操作過程中引導幼兒自己去尋找、解決問題。
活動中每個幼兒都能積極參與活動,認真地進行制作,幼兒制作的禮物形式比較多,對于交代的要求基本上都能做到,每個幼兒都很快完成了一幅作品,有些幼兒想象很豐富,還給畫面裝飾、美化。
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送禮物給小班弟弟妹妹,并與他們一起做游戲,孩子們在這一過程中充分體會到了活動的樂趣。通過今天的送禮物活動,使我對我班小朋友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我眼里他們是非常的了不起,每一位小朋友都很棒。尤其是我們做好禮物去送給小二班的小朋友的時候,個個小朋友都能大膽地與小班的幼兒交往,有好幾位幼兒做了好幾樣禮物分別送給小二班的小朋友。讓小朋友真正體驗了我是班級小主人。
小百科:禮物是在社會交往中,為了表達祝福和心意或以示友好,人與人之間互贈的物品。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多種顏色吹泡泡,并用吹泡泡的方法作畫。
2、培養(yǎng)幼兒對美術的興趣。
3、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活動準備:
1、每組1份分別用多種水彩顏色著色的洗潔凈,每人一根吸管。
2、范畫:泡泡畫1張。
3、每人1張作畫卡片。
活動過程:
一、帶幼兒玩捉泡泡的游戲,引起幼兒興趣。
二、出示范畫,引導幼兒觀察。
(出示范畫)師:瞧!這畫上有各種顏色的圓圈圈,多漂亮呀!你們想知道他們是怎么話出來的嗎?
三、出示工具材料,教師演示泡泡畫的過程。
1、這里有五種顏色的吹泡泡用的水,他們是紅色、黃色、綠色、蘭色和紫色。還有吸管,用吸管蘸上顏色水后就可以吹出美麗的泡泡畫。
2、教師演示泡泡畫
(1)將吸管一頭蘸上顏色,舔一下。
(2)對著紙,輕輕地吹出一個泡泡,紙上就留下一個彩色的泡泡。
(3)不要總用一種顏色吹,要經(jīng)常變換顏色吹出不同顏色的泡泡。
四、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現(xiàn)在請小朋友來吹泡泡作畫,要求把畫紙上都畫滿泡泡。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幫助幼兒掌握吹泡泡的方法,完成吹畫作業(yè)。鼓勵幼兒把空白畫紙都畫滿。提醒幼兒注意衛(wèi)生,不要把染色的泡泡吸入嘴中。
五、表揚幼兒作業(yè),并將幼兒作業(yè)展出,外出繼續(xù)玩捉泡泡游戲。
幼兒園托班美術教案――吹泡泡(美術)
教學目的
1、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讓幼兒在吹泡泡的游戲活動中,認真觀察和分辨泡泡的形狀、大小、顏色和人吹泡泡時的動作等。
2、讓幼兒把游戲活動中所觀察到的、體驗到的,大膽地用畫表現(xiàn)出來。
教學準備
1、讓幼兒自帶吹泡泡用具。
2、準備紅、黃、藍、綠、紫等水彩。
3、印好或畫好的趣味智力游戲圖“小丑少了什么”。
4、幼兒添畫圖。
教學過程
1、戶外觀察活動
教師先引導幼兒帶著自己的吹泡泡玩具到戶外盡情地玩一會兒。然后,教師組織幼兒圍成圓圈,找一兩個會吹泡泡的幼兒到中間吹,其他幼兒邊觀察邊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
“剛吹出來的泡泡是什么樣的?”
“泡泡的大小一樣嗎?”
“在藍天和陽光下,泡泡都是什么顏色的?”
(幼兒看見小朋友吹出的泡泡后,歡呼跳躍,七嘴八舌地說:“泡泡吹出來是一串串的”;“泡泡有大有小”;“風一吹泡泡都飄起來了”;“泡泡有的飛得高,有的飛得低”;“泡泡有紅的、黃的、綠的,還有一半紅一半綠的”……)
2、教師適當總結幼兒的回答后,再引導幼兒分成幾個小組或讓他們自由結伴游戲,彼此觀察對方吹泡泡時的動作、表情等。教師要和幼兒一起玩、一起吹,最好多吹出幾個大泡泡,讓幼兒感到驚喜,以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同時,教師提出要觀察的具體問題:“吹泡泡時嘴是什么樣的?”“兩只手拿著什么?”“身體是什么動作?”幼兒觀察完了,也玩得差不多了,教師帶著他們回到教室。
師生對話
教師先讓幼兒閉上眼睛,趴在桌上稍加休息,邊休息邊動腦筋想一想:準備畫什么?怎樣畫更有趣?鼓勵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感受和心中的想法去畫。
3、教師演示畫法
教師在黑板上演示,畫出一串一串的泡泡,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飛得高有的飛得低。
4、幼兒作畫
幼兒經(jīng)過觀察、思考,急于要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時,教師鼓勵幼兒先直接用筆在紙上作畫。幼兒作畫時教師不干涉,讓幼兒自由地畫。
5、拍畫游戲
課后可讓幼兒分組做拍畫游戲(用圓形模具蘸上各種水彩,拍印在黑紙上或深色紙上,同時將畫好的人物剪下,貼在紙上)。在教師幫助下,幼兒邊玩邊集體創(chuàng)作大型壁畫吹泡泡(將幼兒分組拍畫的吹泡泡畫連接起來即可)。壁畫可以張貼在畫廊里,也可以在教室中專門開辟一塊創(chuàng)造天地專欄,展示幼兒的作品。這不僅能鍛煉幼兒敢于下筆的膽量,同時還可以鍛煉幼兒貼、拍等動手制作的能力。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目標:
1、引導幼兒利用泥工、剪紙、撕紙等對家進行設計裝飾及添加。
2、培養(yǎng)幼兒親社會的積極情感,進一步體會家的快樂及忙碌。
制作工具和材料:
果、糖盒,各種硬紙板,鉛筆,剪刀,雙面膠、銀色即時貼。
制作成品:沙發(fā)、床、梳妝臺、灶、空調(diào)、冰箱、車、床頭柜。
制作方法:沙發(fā)(單、雙、三人)(選擇同色的硬紙板)
單沙發(fā):
1.在硬紙板上畫下一個盒蓋加盒深的大小,用剪刀剪下,在無色面周圍貼上雙面膠,插入盒中與盒蓋加盒深粘貼起來作沙發(fā)的靠背。
2.在硬紙板上畫下一個盒底的大小,在無色面周圍貼上雙面膠,粘貼在盒口。
雙沙發(fā):
1.用雙面膠把兩個盒子粘貼起來。
2.同單1,一個改為兩個,在盒深處用剪刀剪三個小三角形(兩邊緣及中間)以便能插入盒中。
3.同單2 ,一個改為兩個。
三人沙發(fā):
1.用雙面膠把三個盒子粘貼起來。
2.同單1,一個改為三個,在盒深處用剪刀剪四個小三角形(兩邊緣及三盒中間)以便能插入盒中。
3.同單2 ,一個改為三個。
高低床:
1.高同三人沙發(fā)2,低同高但長為高的一半,把盒蓋翻折下來用雙面膠粘貼好。
2.選擇一塊(長度比高低盒長度之和大一些,寬度等于三個盒寬度)硬紙板在無色面兩頭貼上雙面膠,粘貼在高低盒上。
梳妝臺:
1.同雙沙發(fā)但鏡面處用銀色即時貼粘貼起來。
2.在硬紙板上按盒的長、寬為盒高的2倍畫兩個長方形作腳部用。
3.在盒子兩側貼雙面膠,2的硬紙板無色面粘貼上去即可。
灶:
1.三個盒的側面兩兩粘接成灶的臺面。
2.裁兩根寬1厘米長13厘米的硬紙板做成兩個3厘米的正方形,粘在灶面作鍋的支架。
3.裁兩根寬1厘米長2厘米的硬紙板對分成四個相等的梯形分別鑲嵌在1的正方形的四個角上。
4.裁兩個半徑為1/2厘米的圓的硬紙板粘貼左右兩邊的盒的中心部位作點火鈕。
車:
1.裁四個半徑為1厘米的圓的硬紙板。
2.在盒的長兩側對稱處粘貼四個半圓雙面膠,1的硬紙板無色面粘貼上去。
玩法:用于娃娃家,幼兒創(chuàng)造各種娃娃的形象,進行娃娃家的游戲同時還進行(利用教師提供的材料)設計、搭配、裝飾及添加。
另:牙膏管(吸吸糖管)小人:爸爸(大牙膏管)、媽媽(小牙膏管)、寶寶(吸吸糖管)。
制作方法(相同):在管底中心部位剪開,分別剪兩個等大的小三角形成為“人”的腳,在上部根據(jù)協(xié)調(diào)美對稱斜剪再向上直剪,只需把剪成部分拉出就為“人”的手,在管蓋處畫上人的臉部特征(眼睛、嘴),很象形的小人就做成了。
注:照片會在稍后寄上。請?zhí)釋氋F意見,我們班的幼兒非常熱衷于玩,積極參與想象、設計及其布置。
數(shù)學小制作一組:請多指教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用紙盤、彩紙等材料制作花帽,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
2.合理利用廢舊紙盤,體驗紙盤再利用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教師帶來的花帽
1.師:小朋友們這是什么?這個花帽是怎么樣的?
2.教師出示用紙盤制作的花帽相對比。
3.教師提問這個花帽用了什么材料?(請幼兒介紹花帽的制作材料和方法)
二、出示各種用紙盤制作而成的花帽
1.教師請幼兒觀察老師帶來的花帽有哪些類型,分別說一說花帽的樣子,為制作而準備。
2.提出制作的要求:請幼兒先想好自己要制作花帽,它是什么樣子,并選好自己要用的材料,開始制作。
三、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1.師:現(xiàn)在你們想好要制作什么樣的花帽了嗎?
2.誰來說說你想做的花帽,是什么樣子?
3.要怎么樣做呢?
4.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輔導動手能力比較差的孩子。
四、作品介紹
請幼兒介紹自己做的花帽,名字是什么?
五、教師總結,點評
六、延伸
教師出示其他造型的帽子,幼兒可以再美工去在此嘗試和制作。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通過教師的詳細解說以及仔細的示范操作,激發(fā)了孩子制作好看的花朵帽的興趣,孩子們都能夠相互合作,個別幼兒在制作中遇到了困難,需要同伴或者是老師的幫助和指導。在最后完成的結果來看,孩子們使用剪刀的技能還不熟練,不能剪出光滑的圖形來,但是幼兒能互相欣賞對方的作品,贊賞同伴的作品。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學習紙漿畫的興趣。
2、初步掌握紙漿畫的制作過程。
3、體驗活動的樂趣,發(fā)展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活動重點:初步掌握紙漿畫的制作過程
活動難點:制作紙漿畫的技巧與把握細節(jié)。
活動準備:已構好圖的卡紙、顏料、膠水、鑷子、牙簽、范畫。
活動過程
1、欣賞作品,引起興趣
(1) 出示范畫,讓幼兒觀察畫的特點與其它畫的不同之處。
(2) 引出此次活動的主題紙漿畫。
2、探究紙漿畫的做法
(1) 引導幼兒觀察桌上準備好的工具,讓幼兒自主討論,教師做相應的引導。
紙漿的做法:
1、先把衛(wèi)生紙放入容器里倒入水,將紙泡成泥狀,用時將多余的水擠掉。
2、在紙漿里倒入乳膠和顏料調(diào)制。
讓幼兒嘗試調(diào)制紙漿,教師幫忙總結調(diào)漿的方法。
3、 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 用鑷子把彩色紙漿泥夾到畫好的輪廓里,右手鑷子尖左手用牙簽把紙漿泥攤開并扎均勻。
(2) 教師提示注意事項:
1、粘貼過程中紙漿不要太多、太厚。紙漿要覆蓋整個畫面。
2、粘貼的過程中不要把紙漿表面壓平,要用鑷子和牙簽扎出紙漿的特殊肌理的效果。
3、粘貼過程中各種顏色的銜接一定要嚴實,是各色紙漿相互形成一個整體。
4、粘貼過程中各色紙漿容易混色,所以每做完一種顏色一定要擦干凈工具。
4、展示作品,幼兒欣賞、評價。
展示作品,一起感受成功的喜悅,相互給予評價,以激勵幼兒一步深入學習。
【精選幼兒園美術教案合集7篇】相關文章:
【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合集八篇03-18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合集九篇03-25
【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范文合集8篇03-25
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范文合集6篇03-23
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范文合集八篇03-22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合集七篇03-22
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合集五篇03-21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合集6篇03-20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合集八篇03-19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合集10篇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