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5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了解幾種常見動物的習性,能根據(jù)他們所吃的食物將動物進行簡單的分類。
萌發(fā)對動物的興趣,初步了解大自然奇妙的生物鏈。
活動準備
《小朋友的書,動物王國》,師幼事先收集各種動物的圖片。
活動過程
1、分享交流幼兒關于動物食性的資料。教師根據(jù)幼兒的講述,將動物圖片按照是肉食草分類貼在黑板上。
2、 經驗,按照動物的食性對動物進行比較。
引導幼兒對比發(fā)現(xiàn)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的身體構造的共同點:如:食草動物的腳多有蹄,食肉動物的腳多有爪;食草動物的門牙發(fā)達,食肉動物的犬牙發(fā)達;在習性上食草動物多群居,食肉動物多單獨行動。
根據(jù)新獲得的經驗再次對動物進行分類。
3、 辨析討論,了解雜食動物動物以及特殊食物喜好的動物的相關知識。
舉例提問:熊是食肉動物還是食草動物?
幼兒闡述
活動評析
一、物質準備與經驗準備
活動的預設部分除了目標、過程,準備也是相當重要的,準備的內容需要考慮周全,要密切地為幼兒活動服務,為教師教學服務。這個活動中教師做了較為充分以及貼近活動目標及實施需要的物質準備,但是卻忽略了孩子們的經驗準備,這個主題都是關于動物的很多知識,可以在主題開展前讓孩子了解一些的有關科學知識,既能激起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又能做經驗的準備,這個活動前也可以有針對性的一些經驗準備。
二、教師的傳授與幼兒的學習
活動中教師更多的給予的是直接的知識傳授,和個別幼兒的操作參與,而缺少幼兒的自主探索,對于科學活動來說這是活動的關鍵,讓孩子自主探索、發(fā)現(xiàn),這樣獲得的知識才扎實、有效,年輕教師在這方面的考慮比較不夠,可能對操作活動的把控能力不夠,不太敢放手讓孩子去操作,怕收不回來,影響接下來的環(huán)節(jié),這需要更完善的預設和逐漸的鍛煉,才能較好地把握整個教學。
三、學習重點與難點的把握
一個教學活動中,教學的重點、難點都只有一個,教學的內容不能過多,也不能主次顛倒。這里的動物的食性是本次活動的重點,而難點是生物鏈的初步了解,教師在活動中過多的把重心放在難點上,而重點的內容學習的比較膚淺,其實兩者可以結合進行,在重點學習的基礎上逐漸突破難點,而不是將兩個內容孤立開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童話故事”伴隨著每一個人的童年,給孩提時代的我們帶來了充滿美好、幻想的世界。一些經典的廣為流傳的原創(chuàng)童話中蘊涵著豐富的教育意義,有助于發(fā)展幼兒思維的獨創(chuàng)性和想象力。童話中的角色夸張、神秘、古怪、美好、魔法、正義、邪惡……;故事情節(jié)的神奇、曲折、完美……;一切都深深吸引了孩子,稚氣純真的孩子們會不時的將自己化作童話中的角色身臨其境快樂的嬉戲。這就是童話的魅力所在,所以我們開展了《童話谷》主題活動,通過各種手段:童話欣賞、童話創(chuàng)作、童話連環(huán)畫制作、童話劇表演等,讓幼兒獲得情感體驗,從而大膽地想象、創(chuàng)造。
我們以孩子的興趣為出發(fā)點,讓他們自主選擇自己喜愛的童話來開展活動,到目前為止已經積累了很多童話故事的知識,在此基礎上開展了這個活動,活動中讓孩子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大膽想象,與伙伴交流。
活動目的:
1、利用各種圖片組合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故事,培養(yǎng)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2、通過活動,體驗創(chuàng)編童話故事的樂趣;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孩子在《童話谷》的主題活動中學習、欣賞了許多童話等文學作品。
物質準備:夠孩子使用的圖片(人物、動物等內容)、背景圖15張、黑板2塊。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請幼兒當童話小作家”引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二)介紹材料及操作方法。
自由選擇圖片和背景圖,粘貼后創(chuàng)編成故事。
(三)提出活動要求:
1、按自
己的需要拿取適量圖片;
2、編的故事應有故事名稱、時間、地點、人物、情節(jié);
3、獨立或與小伙伴合作創(chuàng)編、講述。
(四)幼兒分組操作圖片創(chuàng)編故事。
1、重點引導幼兒講述故事的名稱、時間、地點、人物、情節(jié)。
2、指導語句的通順、連貫及詞語的運用是否恰當,引導幼兒拓展情節(jié)。
3、請幼兒向小伙伴及客人老師介紹自己的作品并講述自己創(chuàng)編的故事。
(五)請每組推選一位幼兒上臺大膽講述,活動自然結束。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成語故事,能夠理解成語故事的內容及寓意,對成語故事感興趣。
2、能用完整的語言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愿意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意見。
3、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4、欣賞并理解故事,能在集體前復述故事。
活動準備:
1、"蛇"(長腳蛇)的圖片一張。
2、幼兒用書22~23頁。
3、掛圖《畫蛇添足》。
4、語言磁帶。
活動重難點:
理解成語故事的內容及寓意。
能用完整的語言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活動過程:
1、出示"蛇"的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1)小朋友,這是什么動物?你認識嗎?它和我們平時看到過的蛇有什么不一樣嗎?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說說自己的看法。
(2)蛇為什么會長腳呢?這里邊有一個有趣的故事,題目叫《畫蛇添足》。
2、結合掛圖講述成語故事《畫蛇添足》,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你們知道什么叫門客嗎?引導幼兒說說門客的意思。
(2)門客們得到一壺酒,他們商量要怎樣分配這壺酒?
(3)第一個畫完蛇的人喝到酒了嗎?為什么?大家再聽一遍故事。
3、播放故事錄音,幼兒再次欣賞故事。
(1)為什么先畫完蛇的人卻沒有喝到酒呢?引導幼兒說說其中的原因。
(2)你覺得他應該喝到酒嗎?為什么?
(3)這個成語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呢?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言、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4)教師總結:這個故事不但有趣,還包含了深刻的道理,告訴了我們無論做如何事情都要實事求是,不賣弄聰明;否則,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會把事情辦糟。
活動反思:
《畫蛇添足》是一篇諷刺寓言,有生動的喜劇情節(jié),活潑風趣,讓孩子在輕松的閱讀中忍俊不禁,并從中體會其蘊含的道理。在進行到總結寓意的時候,我以幼兒的口吻設計寓意,做到通俗易懂,并鼓勵幼兒用完整地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
小百科:這個故事諷刺了那些做事多此一舉,反而得不償失的人。后以“畫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有害無益。也比喻虛構事實,無中生有。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9的分解,知道9分成兩份可以有8種分法,并記錄結果。
2、在探索操作活動中,知道按序分合不易漏掉數(shù)字,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兩部分數(shù)之間的遞增遞減的關系。
3、體驗數(shù)學操作和探索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重點:知道9分成兩份可以有8種分法
難點:發(fā)現(xiàn)兩部分數(shù)之間的遞增遞減的關系
活動準備:
1、教具:小猴9只、繩子兩條、算式卡片
2、學具:小猴若干、記錄卡、操作練習
活動過程:
(一)復習8的加減:開火車
玩法:師:我的火車就要開,幼:幾點開?老師出示一算式卡片:請你猜猜看?幼:16=7你的火車7點開。
時速度由慢到快,由集體到小組、個人。
(二)學習9的組成
1、情境導入,引起幼兒興趣。(啟發(fā)幼兒積極動腦)
師:我們的火車來到了雜技團,今天小動物們正在排練,看9只小猴正在爬繩,不過只有兩條繩小猴們應該有幾種爬的方法?應該怎樣爬?
2、幼兒動手操作。
(1)介紹操作要求。
(2)分組進行活動,教師巡回指導。
3、展示幼兒的記錄卡。
師:你用什么方法分的?哪種分發(fā)更好?引出遞增遞減。
4、做小小訓獸師,指導小猴爬繩。
(1)教師說幼兒動手操作。
(2)幼兒之間互相說互相操作。
5、通過操作練習鞏固復習9的分解。
師:剛才我們幫小猴爬繩的時候,我們小朋友發(fā)現(xiàn)了9的八種分法,小朋友真聰明。現(xiàn)在小兔的媽媽想我們小朋友幫個忙,小兔在 學了9的組合,可還是不會做,請我們小朋友做給他看,你們愿意嗎?
(1)出示操作材料,介紹做法。(強調幼兒的坐姿以及書寫姿勢)
(2)幼兒做,教師指導。
師:做完后請爸爸媽媽檢查,檢查對了再交給我,我送給小兔媽媽,讓她的孩子看看。
八、結束活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以自身為中心區(qū)分左右
2、體驗數(shù)學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房子、小動物、簡易地圖、作業(yè)紙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身體律動歌》我伸出左手去,我收回左手來,我伸出左手擺一擺,左手收回來。我伸出右手去,我收回右手來,我伸出右手擺一擺,右手收回來。我伸出左腳去,我收回左腳來,我伸出左腳擺一擺,左腳收回來。我伸出右腳去,我收回右腳來,我伸出右腳擺一擺,右腳收回來
二、區(qū)分自己身體的左右
1、學習區(qū)分兩只手的左右
小朋友說說兩只小手能夠做什么,哪只是左手,把左手舉高轉一轉,哪只是右手,把右手舉起來轉轉。
2、區(qū)分身體其他部位的左右
兩只小手可以區(qū)分左右,我們的身體還有什么是可以區(qū)分左右的呢?(眉毛、耳朵、眼睛、胳膊、肩膀等)
說說你的左邊和右邊的小朋友是誰,再說說教室里什么東西在你的左邊,什么在你的右邊。
總結:小朋友現(xiàn)在知道了左和右,左手這邊就是左邊,右手這邊就是右邊。
三、《為小動物找家》
是誰在哭呀?原來是森林中的小動物們。它們剛剛建好了新房子,這些房子長的一摸一樣,他們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們能幫幫他們嗎?
看看誰最聰明啊,小猴子最聰明了。它最先找到了自己的家,請幼兒在老師提示下為每個小動物找到家。如:小兔子的家在小猴家的右邊……
四、分組操作活動
《區(qū)分左右手》《找找看》
五、結束活動
小朋友現(xiàn)在學會了區(qū)分左右,那我們一起來玩?zhèn)游戲《聽口令做動作》
六、活動延伸
請幼兒站成一排,說說自己的左邊和右邊是哪位好朋友,請幼兒向后轉再看看自己的左右兩邊的的好朋友是誰,發(fā)現(xiàn)了什么。知道左與右是相對的,當方向發(fā)生變化時左與右也會隨之改變,唯有自己身體的左右是不會變的。
【【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5篇】相關文章: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八篇03-25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五篇03-25
【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合七篇03-25
【實用】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模板匯總6篇03-24
【實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總9篇03-24
【實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合集九篇03-23
【實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合集六篇03-23
【實用】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模板集錦5篇03-23
【實用】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模板匯總九篇03-23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模板7篇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