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8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積極參與猜謎活動,初步感受猜謎的快樂。
2、鞏固對某些水果特征的感知。
3、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4、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活動準備:
1、菠蘿、哈密瓜、蘋果、橘子、草莓等各種水果,水果粘紙若干。
2、錄音機,熱烈歡快的樂曲。
活動過程:
一、產生興趣。
1、今天,有一群水果寶寶來我們這兒做客。他們是誰呢?
2、逐一出示水果,擺放在桌子上,引導幼兒向水果問好。
3、水果寶寶準備了許多小禮物,他們想請小朋友猜個謎語,猜對了,就把這些禮物送給大家。
二、學習猜謎。
1、教師說謎面:兄弟幾個真和氣,天天并肩坐一起,少時喜歡穿綠衣,老來都穿黃衣裳。
2、逐步分解謎語,引導幼兒學習猜謎的方法。“兄弟幾個真和氣,天天并肩坐在一起“是什么意思?(這種水果不是單個的,是幾個連在一起的)”少時喜歡穿綠衣“是什么意思?(這種水果沒有成熟的時候是綠色的)
“老來都穿黃衣裳“是什么意思?(這種水果成熟時就成黃顏色的了)
3、小結:每句話都告訴我們與這個水果有關的一個特征,把所有的特征合起來,我們就知道是什么水果了。
4、請幼兒一起分析謎面。
5、請幼兒猜謎,并把這種水果從桌子上的水果中挑選出來。
6、教師把粘紙禮物送給幼兒,鼓勵學說謎語。
三、跳水果邀請舞。
1、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水果粘紙貼在額頭上,扮演水果娃娃。
2、在節奏感強、熱烈歡快的音樂聲中,教師當邀請者做邀請動作,請幼兒到場地中央歡快地舞蹈,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肢體動作來表現。
反思
在《水果謎語》的教學活動中,幼兒的表現沒有我預想的好,在教學活動中我準備了三個謎語,在猜第一個時,“紅果子,麻點子,咬一口,甜絲絲,“ 猜一種水果的名字,一開始幼兒能有興趣的亂猜,不是水果的也猜了進去,對于這樣的問題我也進行了引導而在與幼兒一起分析謎面的時候,發現多是我在講,給我的感覺是幼兒聽不懂,而且興趣也沒一開始好了,因此我也急于把答案說了出來。而在猜第二個謎語時,“兄弟幾個真和氣,天天并肩在一起,少時喜歡穿綠衣,老來都穿黃衣裳。”聽完謎面后,發現幼兒不是很積極的參與其中,幼兒的表現還是不會猜謎語,但是我還是鼓勵幼兒大膽的講述自己的答案。
可是還是沒有我預想的那樣。因此再一次的對謎面進行分析。在分析的過程中,我為了吸引幼兒的興趣,出示了準備好的實物,邊講邊讓幼兒觀察,發現幼兒對實物是比較感興趣的。但是我也發現幼兒還是不會猜謎,興趣沒有故事的高。
對于這樣的現象,我也進行了一定的反思,小班的幼兒對猜謎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因為他們還不具有一定的知識經驗。,所以謎底應是幼兒熟悉的,謎面描述事物特征是明顯而生動的,用的比喻應和謎底實物相似的。再次,教給幼兒解謎技巧,即讓幼兒仔細聽謎面所描述事物的主要特征,然后要求他們對每一句描述應引起聯想與分析,從事物特點上去猜。
教師在組織幼兒進行猜謎活動之前,對于小班的幼兒教材的選擇很重要,應該是幼兒所熟悉的水果,而且要形象,這樣才能引起幼兒的興趣。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一、讓幼兒在掌握兒歌的基礎上變換多種形式練習2/4拍的節奏,如朗誦與默誦相結合、聲勢練習等。
二、訓練幼兒對肢體的控制能力。
三、培養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讓幼兒熟悉兒歌,對2/4拍的節奏有所了解。
2、準備獵人的道具、狼的頭飾等。
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做手指謠《十個娃娃哈哈笑》。
2、聽力訓練:自然界的各種聲響。
3、對答游戲:《五只小袋鼠》。
4、請幼兒按2/4拍的節奏邊拍手邊念兒歌《袋鼠媽媽》。
5、引導幼兒用朗誦與默誦相結合的方式,練習2/4拍的節奏。例:(朗誦)袋鼠媽媽,(默誦)有個袋袋,或(默誦)袋鼠媽媽,(朗誦)有個袋袋。
6、聲勢練習。教師引導幼兒創編簡單的聲勢,練習2/4拍的節奏。根據兒歌的內容,指導幼兒從腳的動作開始創編。
7、游戲:狼來了全體幼兒圍成圓圈當袋鼠,順時針邊跳邊念兒歌,當狼來了,幼兒躲到媽媽身邊,獵人出現,開槍把狼打死。為增加游戲的趣味性,狼可出現裝死的情節。袋鼠媽媽帶領孩子們一起看狼是否真的死了,裝死的狼再一次爬起,獵人開槍,把狼打死。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讓孩子感受大老鼠和小老鼠友情。
2.能理解故事內容,讓孩子通過簡單重復的對話,在愉快的情緒中學習禮貌用語。
3、學習按物體大小進行簡單排序,學習詞"越來越小"。
活動準備:
1.五間由大到小的房子。
2.五只小動物圖片
3.大老鼠手偶。
活動過程:
一:教師以房子激發幼兒興趣,引入主題。
小朋友們看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房子)今天老師就要給你們講一個發生在房子里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二:教師有感情的講述故事一遍。
(1)教師:寶寶們大老鼠有沒有找到小老鼠啊?(找到了)這個故事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呢,就是《大老鼠找小老鼠》,(請兩名幼兒說說)
(2)教師:那第一間房子里住的是誰呀?(大象)大象的房子最大,我們把它放在最前面,第五間住的誰呀?(小老鼠)小老鼠的房子最小,我們把它放在最后面,那么這里還有三間房子我們也來排一排,誰來?
(請一名幼兒來排一排)房子這樣排就變得越來越小了,我們完整地說一遍,(越來越小)
三:鞏固故事內容小朋友,這是第幾間啊?是誰住的呢?大老鼠是怎么敲門的呀?大老鼠真有禮貌,我們一起來學學吧!小熊搖搖頭說,我們一起來學學吧。
第三間房子里住的是誰啊?請誰來學學大老鼠是怎么敲門的呀,(請三名幼兒)我們一起來敲敲門吧,誰走出來了呢?(小羊)小羊怎么說的呀?這是第幾間啊?是誰住在里面呢?(小鴨子)誰來敲敲門呢?小鴨子走了出來,搖搖頭說"不是不是,小老鼠的家在里面呢!"那大老鼠在找小老鼠的時候經過了那幾個小動物的家呢?(大象、小熊、小兔、小鴨),最后大老鼠終于找到了小老鼠,小老鼠是怎么說的呢?(哦,這個小老鼠學的真好,再請誰來學學,我們一起來學學看
四:游戲:
下面請小朋友吧小眼睛蒙起來,我們來做個游戲吧,不許偷看啊!(把小熊的房子藏起來)誰的房子不見啦?哪去啦,我們一起敲敲門看看在不在,(把小老鼠的房子藏起來)誰的房子不見啦?哪去啦一起敲敲門。哦小老鼠找到咯(再次欣賞故事)!寶寶們你們知道打老鼠要找小老鼠干什們呢?我們再來聽一遍故事,我們邊聽邊學,聽好了大老鼠到底要找小老鼠干什們呢(播放錄音)
活動延伸:
原來啊小老鼠過生日,大老鼠要給他送禮物呢,小老鼠收到禮物可開心了,要對大老鼠說什么呀?寶寶們高老師也給你們準備了禮物,高老師做大老鼠,你們做小老鼠好不好,好,把門關起來,我來敲門啦(發禮物)。
大老鼠找小老鼠有一只大老鼠,想找它的好朋友小老鼠。它來到一間大房子面前,門是關著的,于是,大老鼠敲敲門說"咚咚咚,請問這是小老鼠的家嗎?"大象走了出來,搖搖頭說:"不是,不是,小老鼠的家在里面呢!"大老鼠聽了很高興,連忙跑到第二間房子面前,敲敲門說:"咚咚咚,請問這是小老鼠的家嗎?"小熊走了出來,搖搖頭說:"不是,不是,小老鼠的家在里面呢!"大老鼠來到第三間房子面前,敲敲門說:"咚咚咚,請問這是小老鼠的家嗎?"小兔子走了出來,搖搖頭說:"不是,不是,小老鼠的家在里面呢!"大老鼠來到第四間房子面前,敲敲門說:"咚咚咚,請問這是小老鼠的家嗎?"小鴨子走了出來,搖搖頭說:"不是,不是,小老鼠的家在里面呢!"大老鼠來到第五間房子面前,敲敲門說:"請問這是小老鼠的家嗎?"小老鼠聽了連忙跑了出來,大聲地喊道:"是的,是的!"大老鼠終于找到了小老鼠,它們緊緊地擁抱在一起可開心啦!
主要涉及領域:
語言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圖片,理解、學習童謠,感受童謠的有趣和幽默。
2.嘗試創編動作并與同伴共同表演童謠,感受表演的樂趣。
活動準備:
童謠的相關圖片一幅。
活動過程:
1.觀看圖片,初步感知、理解童謠的內容,激發學習興趣。
(1)自由觀察,講述圖片內容。
指導語:你看到了什么?輕輕地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2)集體交流,初步感知、理解童謠的內容。
2.欣賞和朗誦童謠,感受童謠的有趣和幽默。
3.嘗試創編動作并與同伴共同表演童謠,感受表演的樂趣。
資料鏈接:
老鼠和貓
八只老鼠抬花轎,
兩只老鼠放鞭炮。
四只老鼠來吹號,
“嘟勒哇啦”真熱鬧。
老貓聽到來賀喜,
一口一只全吃掉。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受故事內容的豐富性。
2.培養幼兒專心傾聽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故事:《故事啊故事》[[]附]。
2.任選一本故事書。
3.裝故事書的盒子,事先裝飾好“故事聚寶盒”。
活動過程:
1.先講述《故事啊故事》這一故事。
2.然后展示準備好的“故事聚寶盒”,告訴幼兒這個盒子里會跑出來很多好聽的故事。教師從盒中抽出一本故事書,講給幼兒聽(亦可把故事書復印后,放在盒子里,再從盒中一張張拿出來,增加講故事的趣味)。
3.故事講完后,將“故事聚寶盒”放到語言區,并告訴幼兒這個盒子里還會跑出很多好聽的.故事,有興趣的幼兒可到語言區自由探索。
活動建議:
1.教師可選擇不同類型的故事,放入“故事聚寶盒”中,增加故事的多樣性(如:神話、冒險、自我成長、認知概念等類型的故事)。
2.先講故事聚寶盒的由來,再通過上述方式介紹故事,各幼兒園可根據本園的時間安排調整。
活動評價:
1.能說出聽故事的感受。
2.能專心聆聽故事。
[附]故事:故事啊故事
從前地球上沒有故事可聽,所有的故事都是天帝“納米”的。他把故事關在一個金盒子里。蜘蛛人阿南斯為了要向天帝買這些故事,就織了一張網通到天上。天帝要阿南斯拿牙齒銳利的豹“敖西寶”、尖刺火辣辣的大黃蜂和沒人見過的仙女“毛阿提亞”來跟他交換。
阿南斯知道敖西寶喜歡玩游戲,就和它玩捆來捆去的游戲,趁它被粗藤捆住時將它吊起來。接著阿南斯拿香蕉葉當傘,遮在頭頂上,再把葫蘆里的水往頭上倒,假裝下雨了,請大黃蜂飛進葫蘆避雨,捉住了大黃蜂。然后,阿南斯刻了一個拿碗的小木頭娃娃,他用很粘很粘的乳膠涂滿小木頭娃娃的全身,又在碗里裝滿搗爛的番薯。他把小木頭娃娃放在仙子跳舞的大紅花樹下。毛阿提亞跳著舞到了樹下,吃了小木頭娃娃的番薯泥,她跟小木頭娃娃道謝,可是小木頭娃娃并沒有理她。毛阿提亞生氣了,用手打它,還想用腳踢開小木頭娃娃,結果反而被牢牢地粘住了。
阿南斯織了一張網把敖西寶、大黃蜂和毛阿提亞兜住,又織一張網通到天上,把他的俘虜帶去獻給天帝。天帝宣布:“從今以后,我的故事都是阿南斯的。”于是,阿南斯拿著裝故事的金盒子回到村子里。他一打開盒子,所有的故事——包括這一個——就流傳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去了。
活動結束:小朋友一起聽音樂。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設計背景
有的孩子接觸的玩具少,而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又活潑、好動,根據這個特點,我想制定這樣一個活動方案,不但可以鍛煉孩子的各方面能力,還能激發孩子對幼兒園的喜愛。
活動目標
技能目標:發展幼兒跳躍能力和下肢力量,培養幼兒反映的靈敏性。
認知目標:引導幼兒經歷和大家一起跳和自主探索羊角球的多種玩法的活動過程,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勇敢獨立的精神和活潑開朗的性格。
教學重點、難點
重難點:能騎在羊角球上蹦跳,并按規則完成游戲。
活動準備
教具:活動場地、羊角球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出示羊角球,念兒歌引入,激發孩子興趣:
羊角球,蹦蹦跳,
蹦得遠來,跳得高,
快快蹦來快快跳。
二、基本部分:
1、教師講解羊角球的玩法:雙手抓住兩個羊角,兩腿夾住球,輕輕地蹦跳。
2、請幼兒分組試一試。幼兒邊玩,教師邊講解注意事項,教幼兒騎球時把重心放在兩腿上,防止摔倒。
3、教師把幼兒分成四組,每組出一名幼兒參加比賽,比一比哪一組跳得快。
4、運送羊角球比賽,體驗羊角球的多種玩法。
三、結束部分:
教師整理隊形,簡單小結,表揚遵守紀律和在游戲中表現得特別好或者在某一方面有進步的幼兒。
四、延伸部分
幼兒自由活動,體驗游戲的快樂和多種玩法。
教學反思
(1)對幼兒探索精神,合作能力得到了發展,充分做到了以幼兒為主體。在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發展。
(2)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教師之前不能了解幼兒的經驗水平、學習特點和個性特征,但是通過這節課,讓教師充分的了解了幼兒。
(3)對師幼互動的反思:在本節課中充分體現了師幼互動,讓教師充分的認識了孩子。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能大膽表現歌曲《閃爍的小星》的內容、情感。
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過程:
一、律動:《春天》、《小小蛋兒把門開》。
二、練聲:《小鳥醒來了》、《好媽媽》。
三、學習歌曲《閃爍的小星》
1、引導幼兒回憶自己看星星的經驗。
——師:你看到夏天夜晚的天空是什么樣的?星星又是什么樣子的?
——老師鼓勵幼兒盡量和同伴表達的不一樣。
2、請幼兒觀察幼兒用書畫面,幫助幼兒了解歌詞。
——引導幼兒看看書上的小星星是什么樣的?
——老師在幼兒回答過后,輕輕念出歌詞。
——請幼兒說說有哪些地方的歌詞是一樣的?
——老師小結,進一步幫助幼兒明白哪些地方的歌詞是相同的。
四、幼兒學習演唱歌曲。
1、老師進行范唱,在范唱的過程中注意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2、老師帶領幼兒一起演唱歌曲1——2遍。
五、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方法演唱歌曲。
1、老師請幼兒創編小星星閃爍的動作,一邊做動作一邊演唱歌曲。
2、老師請幼兒用一小組唱一句的方法演唱歌曲。
3、全班幼兒一起演唱歌曲。
教學反思:
音樂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藝術。在音樂教學中,為學生創設多種情境,提供各種形式,能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音樂活動中去。本課在教學中就是緊緊抓住了這點。在教學中教師通過歌唱、歌舞、律動、朗誦等表演活動,使學生學習的興趣大大提高。雖然,這首歌曲很多學生在幼兒園是就已經聽過,有的已經會唱,但由于教師在教學中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仍然學得津津有味。在表演時,很多男孩子扮演的小星特別明亮,每個動作都做得相當到為。那是因為教師為學生創設了優美的環境,五彩的小燈,一閃一閃的星星。學生在表演時猶如身臨其境,誘發了學生的表現欲望。學生動情的歌唱,激情的舞蹈,角色化的表演,他們的感情得以抒發,音樂的表現能力更是有了很大的提高。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教學形式:團體或小組教學
活動目標:
1、知道檢查身體的重要性
2、愿意參加體檢,能勇敢地面對醫生的檢查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4、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于身體健康。
5、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針吃藥,做個勇敢的孩子。
活動準備:
1、有體檢的經驗
2、動畫片《皮皮的故事2:救護大隊殺敵記》
3、掛圖:驗血、打針、檢查牙齒的圖片各一幅
基本過程:
(一)導入活動
請幼兒欣賞動畫片《皮皮的故事2:救護大隊殺敵記》
(二)關鍵步驟
1、觀看完動畫片,教師提問:
1)皮皮怎么了?
2)他為什么會生病?
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出示圖片,請幼兒討論:
1)圖片上的人在做什么事情?
2)我們為什么要體檢?
3)檢查身體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做?
引導幼兒說完整話,鼓勵幼兒當眾大膽表達
(三)結束活動
教師和幼兒共同小結:體檢非常重要,體檢的時候,我們應該勇敢地配合醫生的檢查。
活動延伸
1、生活活動
鼓勵幼兒勇敢面對日常生活動中的保健檢查
2、家園共育
鼓勵幼兒遇到疾病不退縮,勇敢面對:按時吃藥,適度鍛煉,定期檢查等。
課后反思:
1、孩子對活動的哪一環節最感興趣,為什么?
2、你認為這個活動的成功之處在哪里?
3、你認為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該如何改進?
小百科:體檢是體格檢查的簡稱,指通過醫學手段和方法對受檢者的身體檢查。是醫療的診斷環節,是針對癥狀或疾病及其相關因素的診察手段。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由來及設計思路:
在開展主題活動“大與小”的過程中,幼兒對于量的比較有了初步的知識經驗。圖畫書《阿比比一比》通過角色游戲將大小、多少、長短等量的比較蘊涵其中。在小班后期為使幼兒進一步復習、鞏同相關知識經驗,通過閱讀活動充分挖掘圖畫書在科學領域的教育價值,根據幼兒年齡特點,教師設計了講述與實物操作交替進行的活動形式,幫助幼兒理解書中內容,感受閱讀快樂。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實物的探索性活動,理解書中蘊涵的比較關系,感受從不同角度比較結果的不同。
2、能自主翻看圖書,理解畫面和故事內容,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人物的理解和感受。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實物梨和李子、帽子和圍巾;圖畫書人手一本;故事課件、電腦、投影儀。
2、經驗準備:幼兒對比較大小、多少、長短有一定的經驗。圖畫書《阿比比一比》投放在閱讀區供幼兒自由翻閱。
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能比較清楚地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和感受。
難點:自主翻看圖書,了解故事內容,理解從不同角度對事物進行比較,其結果不同。
活動過程:
1、邊講故事邊演示幻燈片,并出示實物引起幼兒閱讀的興趣。
(1)閱讀故事《阿比比一比》,著重觀察人物的表情和語言。引發幼兒思考,鼓勵幼兒大膽表達想法并進行演示。
(2)幼兒操作實物梨和李子(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多少,引導幼兒進行討論。
教師:這是誰的梨和李子?他們要比一比誰多誰少?他們會怎么比?請幼兒將實物按自己的想法擺放好。
教師:小朋友是按一個梨一個李子這樣擺的,那誰多誰少?
幼兒:李子多。因為李子還有呢。
(3)出示實物帽子和圍巾,引發幼兒討論,大膽演示自己的想法。
教師:圍巾和帽子怎么比?你們覺得是帽子大?還是圍巾大?
幼兒:圍巾大,帽子小,圍巾能把帽子蓋住。
教師:那帽子還能把圍巾扣住呢?到底誰大呢?
幼兒:就是圍巾大。
2、幼兒閱讀圖書,了解書中人物的比較方法和結果。
教師:請小朋友自己看看,之后他們又比了什么?
幼兒自主翻閱圖書。教師指導幼兒有序翻閱,通過看圖尋找答案。引導幼兒說說在書中發現了哪些不同的比較方法,鼓勵幼兒進行嘗試。
幼兒:小貓的尾巴長,小兔子是拿線比的,小兔的尾巴短。
教師:小貓和小兔子用他們的身體比長短,小朋友可以用什么地方比長短?我們來比比誰的長誰的短。
幼兒:用手,用腳,用頭(與同伴用身體部位進行比較)。
3、延伸活動。
教師組織幼兒討論幼兒感興趣的問題并生成相關的活動。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8篇】相關文章: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匯總九篇03-25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模板八篇03-23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集合九篇03-22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模板6篇03-19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六篇03-19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錦集九篇03-24
【實用】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十篇03-25
【實用】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模板匯編五篇03-25
【實用】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編10篇03-24
【實用】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集合8篇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