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幼兒園美術教案匯總六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對稱粘貼技能,繼續(xù)鞏固基本粘貼方法,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粘貼習慣。
2、通過“粘貼蝴蝶”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重難點:學習對稱粘貼技能。
活動準備:
1、橢圓、三角形、圓形、長方形,彩紙若干,固體膠
2、范例、立體紙偶蝴蝶等 活動流程:欣賞觀察——探索創(chuàng)作——展現交流——活動延伸
活動過程:
(一)欣賞觀察
春天來了,美麗的花兒都開了。看!誰在花園里飛來飛去?(出示紙偶蝴蝶)蝴蝶有幾個大翅膀?有幾個小翅膀?(各兩個)頭上還有什么?(觸須)
(二)探索創(chuàng)作
1、提供幼兒剪好的橢圓、三角形、圓形、長方形,彩紙等材料,讓幼兒練習對稱粘貼技能。
2、幼兒挑選兩大兩小的翅膀,先在作身體的紙上自由擺弄、探索,怎樣粘貼的對稱,整齊。幼兒互相討論,并把翅膀放在自己認為最合適的位置。教師巡視,了解幼兒對對稱粘貼的探索情況。
3、教師請擺放好的幼兒到前面來示范粘貼,并針對幼兒自由探索是存在的問題,分析比較。教師作正確的對稱粘貼方法。
4、幼兒用彩色橢圓、三角形在長方形作身體的紙上練習對稱粘貼。教師重點指導能力差的幼兒,提醒它們注意擺放的位置、粘貼方法,并鼓勵完成教好的幼兒多做幾個不同的蝴蝶。
(三)展現交流
1、幼兒把自己做的蝴蝶套在手上,向大家介紹自己做的蝴蝶,有兩個什么顏色的大翅膀和小翅膀。
2、紙偶表演,學著蝴蝶怎樣飛。聽音模仿。
(四)活動延伸
活動過后,師生一起把幼兒的紙偶蝴蝶全部布置在教室里,讓幼兒欣賞。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染紙的由來和染紙過程。
2.學會用不同的折紙方法和染色方法。
3.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創(chuàng)造能力。
4.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準備:
1.已染好的紙。
2.各色的顏料、托盤、棉棒、宣紙。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各種染紙作品。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非常奇特的美術作品跟你們分享,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2、提問:小朋友你們誰知道這些作品是怎樣制作出來的?請幼兒談一談。
它們不是畫出來的,而是染出來的,那小朋友你們想不想也制作一張?zhí)貏e的紙巾呢?那我們一起來制作吧。
二、介紹材料和染紙的方法。
1、介紹材料:小朋友看我手里拿的是什么?宣紙。宣染用的材料有宣紙和各種水粉顏料,選用宣紙是因為它吸水力特別強。盤子里是水粉顏料。還有棉棒,這些都是染紙需要的材料。
2、講折紙方法:現在老師講一下染紙的步驟,首先將宣紙折起來,折的方法有好多種,比如可將紙折成正方形、三角形、卷成長的等,這樣可以染出各種不同的圖案,今天主要學習對邊折和對角折。折好后然后用棉棒占上水粉顏料,讓顏料印到紙的一邊上,馬上拿起讓顏料自然陰開。然后在染下一個邊,每次染選擇1-2種顏色。染好后將紙輕輕地打開,晾干即可。染角的,它是指將紙的每個角都染上不同的顏色,染的步驟跟染邊一樣,。第三種是邊跟角都染,你可以染兩個角,一個邊:也可以一個角兩個邊隨意。
3、老師今天為小朋友準備了許多的"小手絹",請所有的小朋友都來嘗試一下,看誰染的"手絹"最漂亮,小朋友愿意嗎?在染之前先請有只小兔子要和小朋友說句話,一起來聽聽吧。(出示幻燈片)小朋友一起來染"手絹"吧。
三、幼兒染紙。教師巡回指導。
四、教師評價,比一比看誰染的漂亮,讓染的好的小朋友談一談是怎么染的,用的什么方法。今天小朋友都學會了宣染,而且染出了這么多漂亮的"小手絹",你們表現的真棒。下學后可以把你染好的紙巾送給你的爸爸媽媽五、 隨音樂收拾材料。
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是一節(jié)手工制作活動—染紙,是利用吸水性較好的宣紙折疊后再蘸上顏料,然后滲透形成圖案。同時以游戲的口吻來調動幼兒學習的欲望,開始我請幼兒動手操作來發(fā)現白紙和宣紙的不同并復習幾種折法,在以變魔術的方式出示范例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因為染紙活動是有一定的技能技巧,于是把紙的角或邊變成了嘴,像喝飲料一樣把有顏色的水吸在紙上,要求每張嘴喝的水的顏色都不一樣。這樣講解幼兒比較容易接受、理解,在操作時都能較好地掌握。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還是出現了問題,特別是在最后展開時,可能是幼兒有些過于著急導致作品被扯壞。但是在這次活動中幼兒對染紙有了初步的感受,同時也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樹立了信心。教師始終以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角色出現,注意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作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也對幼兒進行了審美教育。
本節(jié)課我已經上過很多次了,但是每次上課都有不同的想法和教法,每次上完都有新的收獲,我想這就是老師的快樂。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巧妙構思并設計制作有趣的書頁,感受設計與生活的關系。
2.通過設計制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操作能力。
3.體驗采用多種創(chuàng)作方式創(chuàng)作美術作品的樂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通過本節(jié)課學習,使學生基本掌握投準的技術動作。難點:通過本課學習,培養(yǎng)學生自覺參與體育學習的習慣,激發(fā)興趣。
教學具準備:圖書小象,剪刀,畫筆
教學媒體設計:關于隱藏性書頁的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老師請大家認識一位新朋友,他叫飛飛,不過他可不是我們人類,而是一頭長著長長翅膀的小象,但是他和我們大家一樣有著一幅熱心腸,遇到別人有了困難,有了麻煩,總愛挺身相助。這不,他來了……(翻開隱藏式圖書小象飛飛,因未打開隱藏頁,學生并未發(fā)現)大家看到了嗎?(翻開隱藏頁)原來他在這里,想知道飛飛回遇到什么事情嗎?請大家和老師一起進入到奇幻的世界(邊翻書,邊講述飛飛的故事,邊請學生猜測主人公隱藏在哪里)
二.講授新課
1.提問:大家覺得故事怎么樣,有什么感想?你喜歡這本有趣的書嗎?知道它是怎樣做成的嗎?
2.將書發(fā)給學生,讓學生分組去觸摸、觀察、分析、討論隱藏式書籍的做法。
3.學生代表發(fā)言,講述本組探討后的成果。
4.總結:同學們說的都非常好,在這里老師再向大家介紹兩種隱藏式書頁的設計方法。
⑴挖洞法:(以教材第11頁的恐龍蛋為例)先在整幅畫頁上畫上恐龍蛋的外殼,后用刀子沿蛋殼的邊緣及外形割開,蛋的兩端不割斷。這時,恐龍蛋就能掀開漏出下面的洞來。再在洞的下面附上一張紙,
畫上諸如恐龍等圖像,粘貼在書頁下,當掀開蛋殼時,就能漏出里面的圖像。
⑵加紙遮蓋法:(以教材第11頁的瓢蟲為例)將小蟲直接畫在書頁上,再用其它的紙做一只瓢蟲,并在它的尾部預留出多余的紙邊,折回后粘在畫頁上。這樣,掀開瓢蟲,下面的小蟲就露出來了。
5.提問:想一想,你認為哪一個故事最適合做成這樣的隱藏式書頁?是愿意獨立完成還是小組合作的形式?
三.作業(yè)要求
1.制作的書頁不僅要有趣,還要整潔美觀。
2.書頁的形狀大小自定,可以是圓的、方的、三角形的、樹葉形的、動物形狀的甚至是不規(guī)則形的,都可以。
3.故事內容可以寫在書頁上的任意一位置,也可以寫在書頁背面。
四.學生作業(yè)
五.課后活動:舉辦故事會或故事擂臺賽,請學生講述自己手中的隱藏書頁故事,看看誰的書頁設計最巧妙,誰的故事最精彩。
六.板書設計
哪里藏
授課時間:1課時
教學目標:1、巧妙構思并制作有趣的書頁,感受設計與生活的關系。
2、通過設計制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創(chuàng)作的能力。
3、體驗采用多種創(chuàng)作方式作美術作品的樂趣。
教學重點:“趣味圖書”的設計與制作。
教學難點:巧妙構思并制作有趣的書頁。
教學準備:紙、彩筆、膠棒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指導探究
1、故事導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出示自制教具)從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廟,廟里有一個老和尚和一個小和尚,想知道他們在干什么嗎?老和尚給小和尚講故事,講的是什么故事嗎?從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廟……
導入新課《哪里藏》板出課題
2、發(fā)給小組教師自制的.教具,讓他們親自去分析去觀察。
3、想一想,自己知道的哪個故事最適合做成這樣的書頁?最能給讀到它的人帶來驚奇?
4、制作方法:
①挖洞法
根據課本中的圖進行分析及自制的教具
②加紙“遮蓋法”
三、學生制作、教師巡視指導:
1、故事的內容可以書寫于書頁適當位置或書頁背后。
2、能用書上的方法成功地做出書頁已經很好了,如果有學生能發(fā)明出新的方法來制作趣味圖書,教師給予大力表揚,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
四、展示與評價:互相介紹并傳閱有趣的書頁。
板書設計
4、哪里藏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欣賞徐悲鴻的作品,充分感受畫面中歡騰、熱鬧的氣氛。
2、通過多通道的方式感受作品的意境。
3、大膽表達對作品的感受,并能認真地傾聽。
活動準備
1、幼兒課前欣賞過馬的不同動態(tài)圖,對馬有初步的認識。
2、課件:徐悲鴻的《八駿圖》,徐悲鴻其他關于“馬”的作品多幅。
3、《賽馬》等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出示徐悲鴻作品《八駿圖》,引導幼兒欣賞。(配樂)
(1)整體欣賞作品。
教師:圖中畫的是什么?有兒匹?這些馬看J:去怎么樣?有哪些顏色?這些馬可能在干什么呢?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圖上有八匹駿馬,很高大,很健壯,在奔跑……)
(2)教師介紹作品的繪畫形式。
教師:這是一幅什么畫?是用哪些材料畫的?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用毛筆倆的,用淡墨畫出了馬的肌肉,用濃墨畫出了馬的鬃毛和尾巴)
2、教師簡要介紹砷家徐悲鴻。
(1)教師:你們知道這幅畫是誰畫的嗎?
(2)教師小結:徐悲鴻是著名的國畫大師,最擅長畫馬,他畫的每匹馬都栩栩如生,像真的一樣。
3、欣賞徐悲鴻其他關于“馬”的作品,感受造型美和畫家作品中所表現的神韻。
教師:大畫家還畫了許多的馬。我們來看看它們在干什么,心情怎樣。
4、教師播放音樂,引導幼兒用動作來表現馬的動態(tài),在自由玩耍中結束活動。
教師:讓我們一起跟著音樂學學馬兒奔跑吧!
參考資料
八駿圖
徐悲鴻是我國著名的國畫大師,一生最擅長畫馬。圖中的八匹馬身姿矯健,頗具神采,準確地表現出了馬的骨骼、肌肉運動的結構特點。畫家以粗線勾外形,用肆意流暢的筆墨,概括地描繪出奔馬的颯爽英姿。《八駿圖》用筆簡潔,線條粗勁有力,雖寥寥數筆,但俊逸剛健的奔馬形象已躍然紙上。
該作品適合大班幼兒欣賞。教學中可以引導幼兒先通過整體欣賞作品感受畫面歡騰的意境,再欣賞畫面中八匹馬不同的外形特征和奔跑的姿態(tài),感受奔馬的雄駿、矯健和輕疾,深入體會畫家在作品中表達的精神。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大膽地表達對波洛克作品的認識和感受,感受畫面中運用的顏色和線跡;
2、學習以波洛克式的作畫方式自由、大膽地創(chuàng)作,體驗創(chuàng)作過程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波洛克作品若干,波洛克作畫過程的照片,課件,音樂;各種作畫工具與材料:畫布,水粉筆,刷子,皮球,瓶子,各種樹葉,噴霧器,小石頭,珠子,輪胎,花片,沙子,豆子等;袖套,圍裙。
(三)、活動過程:
1、導入:歌表演:《粉刷匠》,簡要介紹波洛克的故事;
2、欣賞《會聚:第10號》
(1)整體感受,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對畫面的感覺;
師:“你在畫上好像看到了什么?”“你好像聽到了什么”?“你心中有什么感覺?”
(2)引導幼兒從顏色、線跡等方面來欣賞,師:“你在畫上看到了哪些顏色?這些顏色中哪些是先畫上去的?哪些是后來才畫上去的?”
“你在畫上找到了哪些線條?猜一猜畫家是怎樣把這些線條畫上去的。”
(3)、播放波洛克作畫過程的影片,結合實物演示(滴流、甩動、潑灑)介紹波洛克作畫方式。
3、欣賞《會聚:第10號》,《茶杯》,《NO5。1948》,小結:這些畫看起來很亂,但卻覺得很和諧,很有意思、很美,《會聚》意思是各種顏色的聚會。
4、幼兒自選材料作畫
要求:(1)挑選自己需要的工具來創(chuàng)作。先想一想,選什么樣的工具,要怎么用;(2)要節(jié)約紙張和顏料,小心別打攪別的小朋友作畫。(3)注意看自己的作品,如果覺得已經很美了就要停止作畫;
5、延伸活動:交流展示幼兒作品。觀看現場作畫的錄像,幼兒間互相交流。
師:你是選擇什么樣的工具、怎么作畫的,你覺得哪一幅畫最有意思?
美工活動“牙齒切碎機”活動后感
本周進行了美工活動“牙齒切碎機”,整個活動中,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高,思維活躍。當我向幼兒展示自己制作的“大嘴怪”時,孩子們的興趣一下子就上來了,紛紛議論“大嘴怪”怎么吃東西。活動開始我引導孩子們對牙齒模型進行認真地觀察、并互相討論,讓孩子們知道前面的牙齒是門牙,門牙旁邊的是犬牙,犬牙旁邊的是磨牙,并說出它們各自的分工及合作過程。接下來我先請大家討論怎樣制作牙齒切碎機,在親手制作“大嘴怪”時,孩子們顯得更為積極主動,他們根據牙齒的各部分關系用鉛筆在紙上畫好一排牙齒,然后根據畫好的牙齒剪下來,再把它們粘貼到剪開的紙盒里。
在這一過程中,很多孩子都做得比較成功,但也有一部分孩子因為沒有事先設計好就動手剪,結果牙齒的構造沒剪對,被旁邊的小朋友一說,他們只好重新剪過,耽誤了些時間。粘牙齒是本活動的難點,有些孩子一下子就粘好了,有些孩子因為小手指不夠靈活粘起來很費勁。不久大家都把牙齒粘好了,接下來就是打份自己的牙齒切碎機:給它畫上眼睛,頭發(fā),耳朵等。這一過程都難不倒孩子,大家都能把自己的牙齒切碎機按自己的意愿打扮好。最后我請幼兒給牙齒切碎機喂食,大家用一些廢舊的報紙等給牙齒切碎機做食物,“嗷,咕咚”,牙齒切碎機一口一口吃東西了,哦,大家玩得真開心啊!我把幼兒做好的作品放在區(qū)角中,讓孩子可以隨時玩一玩。
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們在設計,制作,體驗中進一步對自己牙齒更加了解,并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運用隨意折疊、涂色塊的方法表現不同的船帆。
2、初步培養(yǎng)幼兒對色彩的感受力。
3、在創(chuàng)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4、鼓勵幼兒大膽正確的上色。
活動準備:
1、“大海”背景圖一張、帆船模型若干
2、帆船底座人手1個、用來制作船帆的形狀各異的白紙、黑色水彩筆、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幼兒制作船帆的興趣和愿望
1、(幼兒圍坐在“大海”背景旁)師:“小朋友看,這是什么地方?大海上有什么?
2、啟發(fā)幼兒觀察周圍的帆船,說說帆船上少了什么?(部分船沒有帆)
3、師:“帆船沒有帆能航行嗎?為什么?那怎么辦呢?”
(二)引導幼兒共同討論船帆的制作方法
1、鼓勵幼兒自由討論船帆的制作方法。
2、引導幼兒觀察“大海”上自制的帆船,討論船帆是怎樣做成的。
師:“你知道這些船帆是怎么做的嗎?”
3、給每個幼兒一張白紙,請幼兒折疊并觀察折痕。
4、師生共同總結制作方法:將紙隨意折疊數次,注意盡量用力折疊,使折痕明顯,然后打開,用水彩筆描出折痕,最后上色,盡可能淺色和深色互相搭配或有規(guī)律地交替使用顏色。船帆做好后,把它插在底座上。
(三)幼兒制作,教師指導
1、請美味幼兒自由選擇一張圖形紙當船帆進行設計、裝飾。
2、啟發(fā) 幼兒將紙沿各種角度折疊,建議幼兒折疊次數不要過多,鼓勵幼兒折出與別人不同的圖案。
3、鼓勵幼兒正反面均勻涂色。
4、幫助幼兒將船帆插在底座上。
(四)組織幼兒共同欣賞
1、請幼兒將自制的帆船送到“大海”上。
2、幼兒互相欣賞,感受帆的造型美和色彩美,體驗成功的樂趣。
3、幼兒自由舉行“帆船比賽”。
活動反思:
總的來說本次美術課達到了預設的目標,在活動中無論是觀察還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圍都很熱烈,雖然有的孩子動手能力比較差,但是他們都很努力、認真,就算孩子的進步是一點點,作為教師我們也要鼓勵孩子的進步,激勵他們更加努力。
小百科:帆船是利用風力前進的船,是繼舟、筏之后的一種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按船桅數可分為單桅帆船、雙桅帆船和多桅帆船;按船型劃分有平底和尖底帆船;按首型分為寬頭、窄頭和尖頭帆船。
【【精品】幼兒園美術教案匯總六篇】相關文章:
【精品】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匯總十篇03-19
【精品】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總6篇03-17
【精品】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總八篇03-22
【精品】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總5篇03-20
【精品】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匯總七篇03-20
【精品】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13篇03-18
【精品】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6篇03-18
【精品】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范文合集9篇03-18
【精品】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錦集八篇03-17
【精品】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錦集10篇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