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合集6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墊子上游戲,鍛煉大肌肉的運動技能,提高身體動作的協調能力和靈活性。
2.能夠戰勝困難,勇于挑戰,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3.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4.體驗人多力量大,同伴間應該相互合作的情感。
活動準備:
墊子若干,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幼問好。
2.教師與幼兒一起隨著音樂做熱身活動,模仿各種小動物(圍著操場由慢到快,又快到慢的速度)。
二、基本部分
1.教師請幼兒各自選取一塊墊子,在墊子上感受一下墊子的柔軟,請幼兒說說在墊子上的感覺。
2.幼兒在墊子上自由玩,發揮想象。
3.請幼兒介紹自己在墊子上的玩法,并示范動作。
4.教師與幼兒一起模仿幼兒師范動作,親密的與墊子玩耍。
5.請幼兒將所有的墊子擺成一排,提問: 墊子像什么? 幼兒回答。
6.請幼兒按順序一個挨一個的在墊子上做自己想做動作。
7.教師一邊提示幼兒墊子的變化,幼兒用助跑跳遠。向前面的墊子快跑跳上墊子。墊子不斷的變化
三、結束部分:
幼兒到教師面前找一舒服的位置站好同老師隨音樂一起做放松運動。最后師幼再見。
小百科:坐墊使用舒適并具有裝飾作用形狀多為方形、圓形和橢圓形。材料棉布、絨布、錦緞、尼龍或麻布最舒適材料質是記憶棉材質。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掌握詞匯“暖暖的、軟軟的、香香的”,知道知道曬被子的好處。
2.能在教師引導下初步學會說故事中角色的對話。
3.在游戲的情景中,體驗曬被子帶來的溫暖和樂趣。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5.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活動準備:
1.故事背景圖1幅,磁性教具:小豬、小貓、小山羊各1個、小狗指偶1個。實物小被子一床。
2.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 語言描述情景,引起幼兒的興趣。
導入語:一個秋天的早上,太陽公公出來啦,照得大地暖洋洋的。這時候,胖小豬和他的好朋友小花貓,小山羊來到草地上,你們猜他們在干什么呀?
小動物們到底是在做什么呢?我們來聽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香香的被子》。
二、結合背景音樂,完整欣賞一遍。
提問并依據幼兒回答出示大背景圖及動物形象。
1.故事的'名字叫做?
2.小動物們都在做什么?
3.有哪些小動物在曬被子呢?
4.你們覺得曬過的被子是怎么樣的?
出示實物被子,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抱、摸、聞”感受曬過的被子“暖暖的,香香的,軟軟的”,從而掌握詞匯“暖暖的、軟軟的、香香的”。
三、結合磁性教具,分段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講述故事從開頭到 “曬過的被子是怎么樣的?”。
提問:小狗看見小動物都來曬被子是怎么問的呀?
2.從“小豬說”到“曬過的被子聞起來香香的”。
提問:胖小豬是怎樣回答的?小貓是怎樣回答的?小山羊是怎樣回答的?幼兒在教師引導下,結合表情、動作學說:
“曬過的被子蓋起來暖暖的”
“曬過的被子摸起來軟軟的”
“曬過的被子聞起來香香的”
3.講述故事“小狗聽了大家的話”到結束。
提問:如果你是小狗,蓋著曬過的被子,你覺得怎么樣呀?
教師小結曬被子帶給我們的好處。
四、游戲:曬被子
在游戲的情境下,教師帶領幼兒邊曬被子邊說“曬過的被子……”。
總結:小朋友們回家以后,也可以跟爸爸媽媽一起,曬曬自己的小被子,是不是也是香香的,有一股太陽的味道。
附故事
香香的被子秋天到了,天氣涼了,小動物們要準備過冬啦,他們呀都來曬被子呢。
“嚕嚕嚕”,胖小豬來曬被子了。
“喵喵喵”,小花貓也來曬被子了。
“咩咩咩”,小山羊也來曬被子了 。
小狗跑過來,看到大家都在曬被子,他問:“你們為什么要曬被子呀?曬過得被子會怎么樣呢?”
胖小豬說:“曬過的被子蓋起來暖暖的。”
小花貓說:“曬過的被子摸起來軟軟的。”
小山羊說:“曬過的被子聞起來香香的。”
小狗聽了大家的話,他說:“那我也要去曬被子。”說完,小狗就跑回家曬被子去了。
冬天到了,外面下起了大雪。小狗把被子蓋在身上,睡的真舒服。
他說:“唔,曬過的被子,真香啊,有一股太陽的味道。”
小百科:被子是床上用品的一種,是面積足以覆蓋人體、長方形的布料,一般用作睡眠時保暖,被子通常由被套或者被單包著棉絮而成,用棉做的被子叫做棉被。除棉被外,也可以用羊毛、蠶絲或者丙烯酸纖維等人造纖維制造。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通過不同感官探索鮮花和花茶,比較它們的不同。
.了解沏茶的過程,品嘗并表達對花茶的感受。
.能用較清楚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觀察和發現。
.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玫瑰花、菊花、茉莉花。
.玫瑰花茶、菊花茶、茉莉花茶。
.玻璃茶壺、熱開水、杯子。
【活動過程】
形式:小組
1、出示玫瑰花、菊花和茉莉花,向幼兒介紹這三種花的名稱。
2、請幼兒看一看、聞一聞和摸一摸花朵,并說說他們的發現,例如花的質感、香味、形狀和顏色等。
3、教師告訴幼兒花朵除了可以用來做書簽,還可以做成花茶,供人飲用。
4、出示玫瑰花茶、菊花茶和茉莉花茶,請幼兒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花茶,然后說說他們的發現,比較鮮花和花茶的區別。
5、教師把花茶分別放進玻璃茶壺,然后倒入熱開水,請幼兒看看花茶的變化。
6、花茶放涼后,請幼兒聞一聞、嘗一嘗其中一種花茶的味道,然后分享感受。
活動評價
.能比較鮮花和花茶的區別。
.能通過不同感官探索花茶的特點。
.能說出喝花茶的感受。
活動建議:
.提醒幼兒在觀察時,要小心熱水和茶壺燙手。
.活動前,教師宜先向家長了解幼兒對喝花茶是否過敏。
小百科:花茶又名香片, 即將植物的花或葉或其果實泡制而成的茶,是中國特有的一類再加工茶。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兩種顏色配合后能發生變化。
2.嘗試用簡單的語言描述實驗的過程和結果。
3.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礦泉水瓶、顏料、多媒體課件、橡皮泥、牙刷、畫有裙子的畫、音樂。
活動過程:
1.教師通過與幼兒共同玩魔術,激發幼兒對本節課的興趣。
(1)老師要變魔術了,幼兒與教師一起喊:水寶寶,水寶寶,變變變。(變紅色)
(2)請幾名幼兒一起來試一試這個魔術(分別變紅、黃、藍色)
(3)出示各種顏色物品的幻燈片,讓幼兒說出物品的顏色,以便加深幼兒對紅、黃、藍色的認識。
2.幼兒自由操作,探索兩種顏色配合后的效果。
(1)教師為幼兒出示記錄紙、橡皮泥,教師講清楚使用的方法:根據記錄紙上提供的兩種顏色,將這兩種顏色的橡皮泥捏到一起,看看會變成什么顏色,然后將相應的顏色記錄在記錄紙上。
(2)幼兒每人一張記錄紙,幼兒自由操作進行記錄。
(3)教師為幼兒展示幼兒的操作記錄表,并讓幼兒講述自己的實驗結果。
3.游戲:看誰說的對又快
(1)教師說紅加黃,引導幼兒說變橙色,依次類推。
(2)游戲:教師邊說邊出示卡片,配上音樂與幼兒玩游戲:教師說紅加黃,幼兒說變橙色,看誰說的對又快。
4.動手為裙子涂顏色,加深對知識點的鞏固。
(1)教師為幼兒出示沒有顏色的三件裙子的畫,請第一組小朋友為我設計一件橙色的裙子,請第二組小朋友為我設計一件紫色的裙子,請第三組小朋友設計一件綠色的裙子,但是老師這里只有紅、黃、藍色的顏料和牙刷,怎么辦呢?
(2)教師為幼兒師范操作的方法,之后請各組小朋友共同完成。
(3)教師展示幼兒的作品。
5.請小朋友回家跟你的爸爸媽媽一起試一試,看看別的兩種顏色混合在一起是不是也能變成其他的顏色。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設計:
胡彩菊、鐘肖微
活動預設目標:
通過活動,引導幼兒感知音樂的“輕與快”、“輕與慢”。
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
活動準備:
VCD“貓和老鼠”片段、課件、頭飾、玩具老鼠一只。
活動過程:
一、歌表演——大貓、小貓
二、創設語言“小貓走路”情景,引導幼兒初步感知音樂的“慢”和“快”。
師:小貓請坐下,(錄音機里傳出貓叫的聲音)
“老鼠來了,聽”(放錄音)
“聽了這個音樂,你知道老鼠走得快還是走得慢?是輕還是重”?(引導幼兒說出:又輕又慢)
“對,這音樂就像小烏龜走路一樣又輕又慢,好,我們一起聽著音樂學小烏龜慢慢走”(帶幼兒走一圈)
“再聽!”(放錄音)
“聽了這個音樂,你知道老鼠走得快還是走得慢?”(幼兒:快)
“對,這個音樂就象汽車那樣快,誰會學老鼠快快跑?(請2—3名幼兒表演)
好我們一起跟著音樂學老鼠快快跑”(帶幼兒走一圈)
三、拓展練習,游戲體驗音樂的快慢。
1、模仿蝸牛走路,練習在又輕又慢的音樂下開展游戲。“除了小烏龜走路又輕又慢,還有誰走路又輕又慢”?(幼兒:螞蟻)
(放錄音教師引導幼兒聽音樂模仿小雞走路,提醒
幼兒走得又輕又慢)
2、模仿小雞走路,練習在又輕又快的音樂下開展游戲。“除了小老鼠走路又輕又快還有誰走路又輕又快”?(幼兒:小雞、小鳥)
好,看誰能聽音樂走得又輕又快。
(教師引導幼兒聽音樂做一次小雞走路的模仿動作)
四、、小結,今天,小朋友真棒,會聽音樂做又輕又慢和又輕又快的動作,現在,我們請大家玩一個貓和老鼠的游戲,請大家扮小老鼠,我做大貓,小老鼠們聽音樂按節奏走路,音樂慢小老鼠就要走得慢,音樂快,小老鼠就是走得快,做錯,老貓會捉住你。來請小老鼠們戴上頭飾。(教師和幼兒一起游戲)
最后教師把小老鼠們追出活動場。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感受“西瓜”的圓溜溜,練習在一定的范圍內夾球走。
2、 提高動作協調能力。
3、 培養良好的合作精神。
4、 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5、 商討游戲規則,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皮球、筐子
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幼兒到操場集合,整理隊伍。
二、游戲《運西瓜》
1、以小猴合作運西瓜比賽,引入活動。
2、教師指導幼兒練習兩人合作運西瓜。
3、講解游戲規則,并進行示范,強調游戲的基本動作。
(1)兩人一組,面對面站立,球夾在兩人胸間。
(2) 聽口令后,一起向前進,注意手不拿球,如球掉下來需撿起來繼續進行。
(3)到達重點時,將“西瓜”放入筐內。
4、幼兒進行游戲,教師要加入游戲,為幼兒打氣;
5/教師宣布比賽結果,并表揚幼兒真能干;
三、活動結束:
把幼兒帶回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