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幼兒園教案集錦九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有重點地觀察蜻蜓,了解對稱對于飛翔的重要性。
2、創作一幅以蜻蜓為主題的作品。
3、發展幼兒的對蜻蜓的觀察和比較能力。
4、發展幼兒空間辨別能力和空間想象力。
活動準備:
教具:謎語、蜻蜓圖片。
學具:畫紙、油畫棒、鉛筆。
活動過程:
一、出示謎語,猜猜我是誰:
身體細細長又長,身后背著四面旗。斗大眼睛照前方,專除害蟲有助益。(蜻蜓)
二、觀察蜻蜓,并說說它有些什么特征。
身體:它長長的細細的,有漂亮的花紋
翅膀:有兩對,又長又薄,紋理很多
眼睛:有兩對,復眼大又圓
顏色:很豐富
三、 欣賞圖片
欣賞了圖片,大家能把蜻蜓的美麗,說的再詳細些嗎。
教師小結:身體是對稱的。教師用肢體語言表現對稱,介紹對稱對蜻蜓的飛翔很重要。
四、出示作業要求:
1、學會用線條描繪來繪畫蜻蜓。
2、將蜻蜓的特征表現出來。
五、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并及時評價。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初步知道樣樣食物都有營養,挑食偏食對健康有害。
2. 逐步做到不挑食、偏食,樣樣東西都愛吃。
重點與難點
1. 重點:使幼兒知道挑食偏食的危害。
說明
幼兒能否了解挑食、偏食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對其糾正挑食、偏食的心理與行為,進而愛吃各種食物,均有著重要的影響。
2.難點:引導幼兒逐步糾正挑食偏食的心理與行為,使之愛吃各種食物。
說明
幼兒的挑食的心理與行為,一般都比較頑固,需要通過一系列持久的、反復的教育活動,才能逐步消退。
活動準備
圖書區內提供《牛奶將軍》、《珍珍的故事》,以及介紹食物營養的圖書、掛圖、照片等。
活動過程
1.提供制作“胡蘿卜拼盤”的材料。
2.引導幼兒感知與討論。
3.午餐前,將活動室或飯廳布置成“豆豆的家”。
4.午點時,將活動室或飯廳布置成“黑色食品品嘗會”。
5.為不愛吃豬肝的幼兒預備鹵豬肝片及小碟“沾沾醬”。
6.在活動室或飯廳內張貼圖片《樣樣東西都愛吃》。
7.個別幼兒的家園聯系冊。
8.作為獎勵的標記或小獎品。
活動結束
建議教師通過日常觀察,與家長交談及請幼兒對老師說“靜靜話”的方式,了解幼兒對食物的偏好。并結合生活中的圖書區活動,散步活動及自由活動等,有針對性地選擇下列內容開展活動,同時,輔之設問,引導幼兒了解各類食物的營養和挑食偏食的危害。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看圖列算式,學習8的第一、二組加減。
2、探索根據實物圖的內容選擇答案圖,并列出8的第一、二組加減算試。
3、用較準確、完整的語言講述算式的含意。
【教學準備】
教具:圖片:8的第一組實物圖七張、第二組實物圖五張。
學具:幼兒用書、鉛筆若干。操作材料若干(7以內的加減算式和8的第一、二組加減算試。)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復習8的組成--玩碰球游戲。
2、學習8的第一組加減。
(1)學習8的第一組加法。
出示3張實物圖,引導幼兒說說圖上說了些什么?并看圖列算式記錄它的意思(7+1=?)說說7加1等于幾?(7+1=8)這道算式的意思是什么?再出示另外3張圖片,讓幼兒選出一張正確的答案。啟發幼兒完整地講述圖意。讀一讀算試。
(2)學習8的第一組減法。
出示3張實物圖,引導幼兒看圖說說圖意再記錄(8-1=?),然后啟發幼兒選出正確的答案圖,完整講述這三幅圖的意思,讀算式8-1=7兩遍。
3、學習8的第二組加減。同8的第一組加減教學。
二、操作活動。
1、幼兒用書第10頁的觀察房子的顏色,列出8的第一組加減算式。
2、觀察第11頁上的實物的顏色,列出8的第二組加減算式。
3、仔細看圖,講述圖片的內容,選擇正確的答案圖,并打√,然后列出8的第二組加減算式。
4、直接寫出答案。
5、開火車游戲:操作8以內的加減算式卡片。
三、活動評價。
1、帶領幼兒看操作記錄,鼓勵幼兒大膽地看圖講述圖片內容。
2、請個別幼兒讀讀自己的算式,其他幼兒看著自己的驗證。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正確感知此6少的數量,理解數的意義。
2、引導幼兒積極地與材料互動,培養良好的操作習慣。
3、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空塑料瓶若干,黃豆若干,1-7不同數量的實物紙條
2、1-6的數字卡、1-6的加點卡、動物圖卡
活動過程
一、以開火車游戲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1、老師拿點子、數卡、動物圖卡和孩子們進行問答游戲。
師:嘿嘿,我的火車幾點開?(師隨機出示6以內的點卡、數卡)
幼:嘿嘿,我的火車幾點開。
師:嘿嘿,來了幾位小客人?(出示動物卡片)
幼:嘿嘿,來了幾位小客人。(反復進行幾次)
二、通過看看說說理解數字
1、教師:“6”來迎接我們了,6可以表示什么?(幼兒先講述,再示大瓶子)
2、6還可以表示這個動物瓶上的6只小白兔。
6只小白兔可以用幾個圓點來表示?請幼兒上前選一張。
三、制作動物瓶,感知比6少的數量。(樂幼教)
1、先讓幼兒找出比6少的動物圖卡片貼在瓶身上,再組織幼兒集中交流,將探索的結果用圓點表示出來。
2、師幼總結:此6個圓點少的有5個、4個、3個、2個、1個。
3、再次操作,鼓勵幼兒小組交流,介紹自己每個瓶身上貼了幾個小動物?請小朋友檢查是
4、師:嘿嘿,我的火車幾點開?(教師隨機出示6以內的點卡、數卡)
幼:嘿嘿,我的火車幾點開。
師:嘿嘿,來了幾位小客人?(出示動物卡片)
5、動物瓶上的數量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請小朋友到數字城找一找貼在6的下邊。
四、將數字、實物、圖卡對應匹配
1、請小朋友幫豆寶寶搬家,要仔細看好動物瓶上有幾只小動物就往瓶里放幾個豆寶寶,不能多也不能少,天冷了,趕快給它關好門,并在瓶蓋上貼上相應的數字。
2、幼兒操作后,集體檢查個別幼兒。
五、游戲:數字寶寶找朋友
1、每個小朋友拿一個自己喜歡的數字掛在頭上,記住自己的數字是幾,由數字6開始按比自己小1的順序找朋友,找到的新朋友排在前面,按6、5、4、3、2、1的順序組成幾列長長的小車箱。
2、教師:嗚-我的火車要開了,小小車箱快快來。音樂響起,師幼開火車走出活動室,結束本次活動。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欣賞漂亮的月餅盒,體驗中秋節的快樂
2、玩月餅盒,有發現探索的欲望
3、愿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4、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活動準備:各種各樣的月餅盒
活動過程:
1、展示月餅盒
(1)請幼兒說一說,我的月餅盒是怎么樣的?是哪兒來的?
(2)說一說我的月餅盒和別人的有什么不同?
2、講述月餅盒
(1)我的月餅盒象什么?
(2)我要讓我的月餅盒變成什么樣的?
(3)我和誰一起玩月餅盒,我和誰的月餅盒做朋友?變成了什么?
3、玩月餅盒
引導幼兒用各種各樣月餅盒進行搭建
幼兒園教案 篇6
主題的產生:
在“小動物學本領”這一主題開展的過程中,我們帶著孩子們去參觀了養雞場,回來之后,他們的話題經常圍繞著雞媽媽、小雞、雞蛋寶寶等內容。進午餐的時候,吃到鵪鶉蛋,他們會說“我吃到一個小雞蛋寶寶”;西紅柿蛋湯,他們又會說“這是雞蛋寶寶做的”……聯系到,平時幼兒看書時無論看到什么蛋,都說是雞蛋,于是就產生了開展這一主題活動的想法。
目標:
1、引導幼兒知道鵝蛋、雞蛋、鴨蛋、鵪鶉蛋的大小、顏色不一樣。
2、樂意與老師、同伴交往。
3、初步感受幫助別人是快樂的。
準備:雞、鴨、鵝、鵪鶉的圖片,雞蛋、鴨蛋、鵝蛋和鵪鶉蛋個若干個(包括圖片、實物)
過程:
(一)出示一個蛋,引出主題
師:哎呀,我撿到一個什么呀?(一個蛋)是什么蛋呀?這個蛋寶寶是誰生的呢?我們一起來幫幫它,找找媽媽,好嗎?
(二)幫蛋寶寶找媽媽
(1) 鼓勵幼兒問問客人老師:客人老師,這是您丟的蛋嗎?
(2) 逐個詢問雞媽媽、鵝媽媽、鵪鶉媽媽和鴨媽媽,讓幼兒通過觀察、比較,得出結果,到底是誰生的蛋。
(三)幫更多的蛋寶寶找媽媽
(1) 幼兒可選擇實物的.或圖片的蛋,然后把這些蛋送到自己媽媽那兒去。
(2) 剝蛋,看看蛋寶寶里面是什么樣的,還可以嘗嘗味道。
(3) 給剛出殼的小雞寶寶、小鴨寶寶、小鵝寶寶、鵪鶉寶寶貼蛋殼
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記憶畫面中動物的位置和神情,并大膽清楚地表達。
2、喜歡集體閱讀,體驗閱讀的快樂。
【活動準備】
書、ppt。
【活動過程】
一、介紹動物,幼兒熟悉動物的位置。
1、出示p1,今天,老師想和你們一起看本書,看看這本書里有誰?
2、出示p2:這些動物朋友都住在一幢房子里,看看,他們都住在幾零幾?
二、閱讀游戲:誰藏起來了?
1、出示p3:你發現誰藏起來了?你怎么知道是河馬躲起來了?
2、出示p4:這次有幾個動物藏起來了?分別是誰?住在幾零幾?
3、出示p5:這回讓我們找誰?為什么要找小豬呢?原來不光要找躲起來的朋友,有時候還要找誰轉過身的。
4、出示p6:接著又有幾個朋友轉身呢?這回要說幾零幾的誰轉過身了,會說嗎?
5、出示p7:這下全藏起來了,那你還記得嗎?我們一起來找找?
6、出示p8:看看,這回我們要找什么樣的朋友?
活動延伸:
出示圖書,今天我們看的就是這本書,書里捉迷藏的動物更多,看看有幾個?有興趣的孩子可以去看一看。
幼兒園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生活中常見的復制現象,激發幼兒對復制現象的興趣。
2、嘗試簡單的復制方法,感受復制方法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視頻《有趣的復制》、投影儀、電腦
2、操作材料(分兩次投放)
第一次:每組紙若干、勾線筆、餅干樣品人手一份
第二次:印花機、印泥、錢幣、印花機若干,分組投放
3、作品展示板
活動過程:
一、蛋糕師引題,感受復制的特性(一模一樣)
1、今天,我這個蛋糕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盤新鮮出爐的餅干,請你們仔細瞧一瞧?
2、這是什么餅干?(跟周圍的小朋友比較餅干的特點)
小結:是的,我烤出來的是大小、形狀都是一樣的小魚餅干。
二、幼兒設計樣板圖第一次,引出復制的概念。
材料準備:筆每桌5支、餅干樣品5-7、樣板泥、教師樣板泥等。
1、出示樣板圖,提出設計要求
教師介紹高點的步驟。
2、介紹材料,幼兒首次操作
你看,我為大家準備了筆、樣板紙,請你們在紙上設計自己喜歡的一個餅干樣板圖,記得和樣品要一模一樣。
3、驗證比較
你設計了什么餅干,用了什么方法?(印畫、臨摹)
還有什么方法?
小結:像剛才幾位小朋友用的方法叫復制。
三、第二次操作,嘗試多種復制方法
1、介紹材料與操作要求
重點介紹復寫泥。
2、幼兒操作、比較作品
你用了什么方法?復制了什么圖形。
小結:剛才嘗試了用印花機、復寫紙、印模、銀幣拓印這四種材料都成功地復制了餅干圖樣,恭喜過關!
四、觀看視頻拓展經驗,感受復制的便捷。
1、生活中的復制現象
你還見過那些復制品?
2、觀看視頻拓展經驗
幼兒觀看一段制作月餅的視頻
提問:月餅是怎么復制出來的?她的復制工具在哪里?
有了這個機器有什么好處?——便捷、快速、方便
五、制作餅干,生活應用
1、出示糕點師工具,示范制作方法,講解要求。
2、背景音樂,幼兒制作
結束:這下蛋糕師將你做的餅干送去烘烤吧!
活動反思:
讓孩子操作,在操作體驗中,感受到復制的神奇。在這之后,再認識不同的復制方法,知道利用科學技術復制的神奇。這樣,孩子們從最貼近自己的操作的認識,向未知的拓展,更循序漸進。
小百科:復制是以美術品原作為依據,進行科學的復原制作。它是一項綜合性的科學技術工作。
幼兒園教案 篇9
目標:
1.在爬爬滾滾、找找猜猜、玩玩說說中發現地毯下面的秘密。
2.感受與同伴一起玩的樂趣。
準備:
1.地毯一塊,上面覆蓋一塊大布,布上有需要用各種方法開啟的洞口,布下藏有各種玩具和生活用品。
2.生活用品若干,如百潔布、浴花、硬刷子、響聲玩具、硬球、軟球等。
3.雞、兔、貓的大幅畫片。
過程:
活動一
一、爬爬滾滾
1.教師和寶寶在大布上自由爬、滾2~3分鐘,引導寶寶說說身體的什么部位碰到了東西。
師:哇!我碰到什么東西了。寶寶,你們的身體有沒有碰到東西?
2.我們的身體(可以具體說出身體的某個部位)碰到了東西,那是什么東西呢?我們一起去找找吧!
二、找找疊疊
1.教師和寶寶一起在大布上找洞口,重點觀察寶寶開啟洞口的方法。
師:寶寶,你們都找到了什么?
2.寶寶各自拿著找到的東西玩玩、說說,教師適時與寶寶一起說說找到的是什么東西,可以派什么用場。
3.教師和寶寶一起再去找大布下的東西,讓寶寶反復感受開啟洞口的不同方法,并說說找到了什么。
4.寶寶把找到的東西放入旁邊的盒子里,教師視情況要求寶寶分類擺放。
師:寶寶的本領真大,找到那么多東西,我們現在把它們送回家。
5.教師和寶寶一起把大布疊好。
活動二
一、爬爬滾滾
教師和寶寶在地毯上隨意玩、爬2~3分鐘。
師:咦!大布的下面是什么呀?(地毯。)我們再到地毯上玩吧!寶寶玩累了休息一會兒吧!
二、猜猜卷卷
1.(教師帶領寶寶來到地毯前面)哇!我好像聽到了聲音。你們聽見了嗎?我們一起去找找吧!
2.教師先卷開地毯的一小部分,露出小雞的腳,讓寶寶猜猜、說說是什么,然后一起卷地毯露出小雞加以驗證,引導寶寶學學小雞的動作和叫聲。
3.教師和寶寶一起卷地毯,露出小兔的耳朵,讓寶寶猜猜、說說是什么,然后一起卷地毯露出小兔加以驗證,引導寶寶做做小兔的動作,嘗試說說小兔的特征。
4.教師和寶寶一起卷地毯,露出小貓的尾巴,讓寶寶猜猜、說說是什么,然后一起把地毯全部卷起來,露出小貓,引導寶寶學小貓的叫聲和老鼠的動作。
5.可以根據需要給動物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