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植樹教案模板集合五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植樹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植樹教案 篇1
一、活動主題:
小樹伴我成長
二、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三月十二日是植樹節。
2.了解樹木以及綠色植物對人類的作用,知道要愛護花草樹木。
3.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4.體驗節日的快樂氛圍。
5.參與節日游戲。
三、活動組委會
活動總指導:XXXX
活動總策劃:XXXX
具體負責人:各班級教師
四、活動形式
本次活動具體由各班負責,活動形式根據不同的具體情況進行,如小班組可開展“我給小樹穿花衣”“我認識的小樹”等;中班幼兒可開展“我給小樹松松土、澆澆水”、我認識的小樹”等;同時豐富班級自然角的植物種類,可以種豆、種蒜并用幼兒喜愛的方式進行記錄。四月進行戶外種植活動,每班認領土地,自選植物種植,讓幼兒感受自己勞動美化環境的樂趣。同時各班可邀請有專業知識的家長來園做活動,激發家園共同愛護樹木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五、活動時間
20xx年3月12日—4月12日
六、活動地點
各班自定
七、活動效果
各班做好活動過程、活動總結,上交保教處。
幼兒園植樹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植樹節快到,三月的天空溫暖和很多,路邊的大樹在隨風舞動,植樹節的日子快到,這是春天的氣息,這是大地母親給我們最好的禮物,植樹節的味道越來越近,每年我們的小朋友都會到郊區植樹,為城市的綠化做出自己小小的義務。義務植樹已經成為中國人的傳統美德,也是全球人類的義務。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知道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樹節并懂得在植樹節里我們要干什么。
2.解樹和人類的重要關系,知道如何愛護花草樹木。
3.體驗種樹、澆樹保護環境的樂趣。
活動準備:
沙塵暴的圖片、小水桶、小鏟子
活動過程:
一、認識沙塵暴的危害
1.教師出示沙塵暴的圖片,幼兒自由討論在沙塵暴的天氣里的自身感受。
2.比較沙塵暴與綠色環境的不同,并說出喜歡哪一種環境,為什么?
二、切入植樹節主題
1.教師請幼兒猜猜今天是什么節日?(教師適當提醒是有關于樹的一個節日)。
2.教師與幼兒一起討論在植樹節里我們該干什么?怎樣愛護小樹?(澆水、施肥、松土等等)。
三、我們一起行動在植樹節
1.教師帶領幼兒去戶外活動,并帶上工具(水桶、小鏟子、舀水的容器)。
2.教師組織幼兒澆樹,邀請兩個或三個小朋友一組把水舀到樹坑里,或者拿小鏟子給樹松土,要求全體幼兒都參與到其中,體驗植樹節的樂趣。
3.教師拿照相機記錄幼兒在植樹節的活動。
四、活動延伸
教師要求幼兒從家帶盆栽,放到教室里,教會幼兒如何照顧好花草樹木。
幼兒園植樹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講述自己認識的樹,并進行表征。
2、區分認識落葉樹和常青樹,并能進行分類
3、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表達的能力。
4、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節日的活動。
5、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征。
二、活動準備
1、做好帶孩子們到戶外觀察樹的準備。
2、楊樹、松樹及各種樹木圖片若干。
3、畫紙、彩筆等。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引起幼兒的回憶,講述自己認識的樹。
“你都認識什么樹,它長得什么樣子?”
2、出示松樹和楊樹的圖片。
“你們認識它們嗎,它們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教師小結:楊樹每年春天發芽,秋天落葉,這樣的樹叫落葉樹;松樹一年四季葉子都是綠色的,且不落葉,所以叫常青樹。
3、幼兒根據圖片上的樹木進行分類。
4、幼兒繪畫,畫出我喜歡的大樹。
5、作品展評。同伴之間相互欣賞,講述自己畫的樹。
幼兒園植樹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感受大自然,體驗植樹的快樂。
2、體驗同伴間團結合作的樂趣。
3、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4、參與節日游戲。
二、活動準備
1、樹苗及植樹工具。
2、出發前的安全教育及準備。
三、活動過程
1、組織好孩子,進行出發前的安全規則教育。
2、給幼兒分組植樹,教師在旁協助。
3、完成植樹,整理隊伍并清點人數后返回。
四、活動延伸
繪畫《我去植樹》。
五、設計反思
樹,不僅供給我們生活所需,也帶給我們美好的童年回憶。一棵樹就是一個小小的生態區,它容納、孕育了許多其他的生命。我們組織的《拜訪大樹》活動中,提供了一個讓孩子們親切樹、認識樹甚至愛上樹的機會。讓孩子們有從容和樹相處的時間,讓幼兒用他們天生的好奇心與敏銳的觀察力去看樹、聽樹、聞樹、模樹,去發現樹的種種樣貌與內涵,讓孩子們用語言和動作表達對樹的美好情感。總之,該活動不僅讓幼兒親身探索了大自然中的各種樹,而且讓他們以自己喜歡的藝術形式去表達對樹的認識和喜愛,真正和大樹做朋友。
這個主題的開展抓住了幼兒的興趣點,并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進行比較深入、細致的研究。教師和家長始終是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為幼兒創設了想說、敢說、愿意說的寬松環境,激發了幼兒進一步活動的愿望。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每個幼兒自主地參與,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因為感興趣,所以幼兒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 。
幼兒園植樹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植樹節快到了,借此契機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活動設計擬在讓幼兒認識自然物,了解人與自然的關系,頌揚人類改造自然、保護自然。通過本次植樹節的活動,把幼兒認知、情感、行為貫穿于各種活動中,讓幼兒采用不同的認知思路、多層次去認識周圍世界,運用觀察、談話、游戲、行動等多種方法,使幼兒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
活動目標
知道3月12日是植樹節,了解樹木與人類的關系。
了解植樹節的'來歷和意義,樹木對環境的作用。
在活動中激發幼兒愛護樹木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請幼兒搜集樹的資料或圖片。
關于我國林木資源缺乏或森林火災的新聞片斷。
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視頻短片導入,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1.請幼兒觀看風沙的危害及林木資源缺乏的新聞片斷。
2.教師引導幼兒一起討論:如何來避免風沙帶來的災難?
二、我知道的樹木
1.分組討論:你喜歡樹嗎?為什么喜歡樹?喜歡什么樹?
幼兒可以用搜集到的樹木圖片資料介紹自己喜歡的樹木。
運用多媒體課件以游戲的形式讓孩子們認識了解常見樹木的名稱及種類,進一步激發幼兒了解樹木的欲望。
三、我喜歡樹木
1.教師與幼兒一起討論樹的作用及好處。(凈化空氣、調節氣溫、防風降噪、防止火災……)
2.教師介紹植樹節的由來及意義,認識植樹節節徽。
3.教師與幼兒一起討論保護樹木的辦法。
四、我保護樹木
請幼兒把討論保護樹木的辦法用自己喜歡的形式表現出來,可以創造性的設計宣傳植樹節、植樹造林的宣傳畫報等。
延伸活動
帶領幼兒去園內的種植角觀察春天的樹木或參與到種植樹木的活動中,感受植樹的樂趣。
附錄
附:《植樹節的由來》
植樹節是國家以法律規定宣傳保護樹木,并動員群眾參加以植樹造林為活動內容的節日,用來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熱情。
3月12日是我國自己的植樹節,同時這一天也是孫中山逝世紀念日。孫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視林業建設,在他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就設立了農林部,下設山林司,主管全國林業行政事務。1914年11月頒布了我國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79年2月,根據國務院提議,將孫中山先生與世長辭之日(3月12日)定為我國植樹節,也是為了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實現的遺愿將在新中國實現并且要實現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