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小班教案

時間:2021-07-01 14:16:15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集合7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集合7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襪子的顏色、長短、花紋、厚薄等進行碰對。

  2、體驗相互合作的快樂。

  3、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襪子的判斷能力。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襪子的圖片 音樂《風的聲音》《找朋友》《bar bar bar》(舞蹈音樂) 桌子兩張 墊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的鞋子里藏了什么呀?

  2、小朋友們真聰明,鞋子里藏的是小腳,小腳上穿著漂亮的襪子。

  3、介紹一下自己的襪子。(請個別小朋友脫下一只鞋,觀察自己腳上的襪子)

  二、各種各樣的襪子

  1、出示襪子圖片,小朋友們看,老師這里也有很多好看的襪子。

  2、認識各種款式的襪子,觀察襪子的顏色、圖案、長短、厚薄等特點。(兒童襪、成人襪、長筒襪、絲襪等)

  三、講述故事

  1、天氣真好,外面陽光明媚,照在身上暖洋洋的。這天,熊媽媽洗了好多襪子,洗完了將襪子一雙雙晾了出去。(出示圖片)晾好之后熊媽媽就出去買菜了。可是,你們聽,這是什么聲音?(播放刮風聲)噢!刮來一陣大風,把熊媽媽的襪子都吹掉了。(出示空的晾衣繩圖片)

  2、老師之前幫熊媽媽把襪子收回來了,就是有點亂,老師想請小朋友們幫助熊媽媽把襪子一雙一雙整理好。(幼兒自由整理、配對)

  3、小朋友們真棒,老師替熊媽媽感謝你們哦!

  四、襪子找朋友

  1、現在老師想看一看小朋友自己腳上的襪子,請小朋友們都脫下鞋子,給老師看看你們漂亮的小襪子吧。(幼兒坐墊子上脫鞋)

  2、咦!你們看看,自己腳上的襪子穿的合適嗎?有小朋友的襪子怎么跑到別人腳上去了?這樣吧,用你們明亮的小眼睛去找一找你的另一個襪子朋友吧,然后和小伙伴換回來。(播放"找朋友"音樂)

  五、跳跳舞

  1、小朋友們終于找回了自己的襪子朋友,現在我們一起在墊子上跳跳舞吧!準備好了嗎?我們的小腳要跳舞了哦。(播放音樂,師幼共同舞蹈)

  2、穿上我們的鞋子,一起到戶外去跳舞吧!

  活動反思:

  我以提問的形式進入了這節課,整節課的內容上下來幼兒的思路一直跟著我走,而內容中,很多環節我沒有讓幼兒自己去嘗試,如:從開始游戲“襪子對對碰”的游戲中我沒有讓幼兒以款式、顏色圖案嘗試進行搭配,在這次的活動中還存在這很多問題,沒有考慮到很多問題就管自己上下來了,以后的教學中我會考慮獨到。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陶藝在我國有著濃厚的文化底蘊,幾千年前就走在世界藝術的前列,如秦朝的“兵馬俑”讓世人驚嘆。而現代陶藝讓藝術的門檻大大的降低了,并深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使創作不再是陶藝家的專利。“玩泥”是孩子的天性,是最自然不過的事,而陶藝又是一種具有深厚

  內涵又易于掌握、便于普及的藝術形式。這么簡單的活動卻能啟發孩子們的創造性思維和想象力,培養孩子一種終身受用的高尚志趣,讓孩子們開始懂得美,開始喜歡藝術。在幼兒期進行陶藝教育不但有教育意義,更是孩子們快樂的載體,所以陶泥是孩子游戲中的寶貝。在這個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學習欣賞精美陶藝作品,讓幼兒能夠感受陶藝的魅力,并結合課件以局部展示陶藝品的方式,拓展幼兒的想象力。

  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欣賞精美陶藝作品,感受陶藝的魅力。

  2。以局部展示陶藝品的方式,拓展幼兒的想象力。

  3。培養幼兒對陶文化的熱愛。

  準備:

  陶泥 陶藝課件 陶藝實物 陶藝工具若干 背景音樂

  過程:

  一、幼兒聽音樂入活動室。

  二、教師逐一出示課件,幼兒欣賞并進行發散性思考。

  1、出示課件一

  小朋友們,你們看這像什么?(幼兒自由回答)

  2、。出示課件二

  現在又像什么了呢?(幼兒自由回答)

  3、出示課件三

  現在有變成什么了呢?(幼兒自由回答)

  它是裝飾在什么物體上的呢?(陶罐上的)

  那么它會有什么樣的罐口呢?是罐脖子長長的;大大的;還是小小的呢?

  教師小結:哦,原來陶罐上還可以裝飾這么漂亮的花紋啊!

  三、引導幼兒學習欣賞精美陶藝作品,感受陶藝的魅力。

  1、出示部分陶藝實物,讓幼兒去看;去觸摸;去欣賞。

  小朋友們,你們看這兒有很多的陶藝作品,我們一起來看看。

  師:你最喜歡哪個作品?它是什么樣的?(引導幼兒從形狀和花紋去觀察和欣賞)

  2。出示陶藝課件,幼兒欣賞精美的陶藝作品。

  你們瞧,我這兒還有更多的陶藝作品。(教師介紹個別作品)

  四、幼兒創造性地裝飾陶藝作品(加背景音樂)

  1、師:我有好多未完成的作品,現請你們來裝飾一下,讓它們變的更漂亮!

  2、幼兒分組合作裝飾陶藝,教師鼓勵幼兒用上陶藝工具。

  五、活動結束

  你們真棒,作品太美了!現我們拿著我們的作品請其他小朋友來欣賞!

  建議:

  可收集制作陶罐過程,將它與欣賞陶藝作品相結合。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體會4之內的數目,學習手口同步點數到4。

  2、引導孩子對點數的興致與體會協助小胖豬的愉快。

  3、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預備:

  1、運用破舊酸奶箱自制教學用具小拖車一個(3節車廂)

  2、物品教學用具:甘蕉(即指:香蕉)蘋果梨(每種水果有4個)

  3、物品甜品:外形不一樣,色彩不一樣的甜品四種,每種有四個。

  教學過程:

  一、導入部分

  1、教師跟幼兒,爸爸媽媽們互問好。

  (展示小拖車)今日教師給孩子帶來了啥?(孩子回答),點數小拖車有幾節車廂告知教師。(溫習3之內的點數)明白小拖車來干啥了嗎?(孩子猜測)孩子要專心聽小故事,就明白小拖車干練啥用啦。

  二、基本

  1、教師述說小故事,談到“靠近一見,原本是黃黃的甘蕉(即指:香蕉)”時就問孩子:“豬大哥發現甘蕉(即指:香蕉),不曉得該如何是好啦?小孩們快幫幫豬大哥吧!

  (1)請孩子操作:一個一個數甘蕉(即指:香蕉),1234一個一個放入小拖車、教師啟發小孩點數“一個2個三個四個。”

  2、當小故事談到“他爬上數一見,啊!有幾個紅蘋果!”時啟發孩子講出“如何是好”?(我們一塊兒幫豬老二數蘋果,裝蘋果。)要點啟發一個2個三個四個手口同步點數。

  3、他們又接著向前走,豬小第發現了啥呢?展示黃色的大鴨梨。孩子都非常機靈,再幫豬小弟數大鴨梨好不好?啟發小孩動手點數大鴨梨,再放入小拖車內。

  4、游戲:孩子與爸爸媽媽們互動《我會骨碌碌》

  小孩們好棒,三只小胖豬在你們的協助下,拾到了滿滿一車水果,他們開心的跳起來啦,我們與小胖豬一塊兒做一做運動吧!請爸爸媽媽們和我們一塊兒做。“骨碌骨碌1,骨碌骨碌2骨碌骨碌3骨碌骨碌4、”邊講童謠邊讓小手表示數字做動作。體會與爸爸媽媽們同樂。

  三、結束

  1、交流:瞅瞅滿滿一拖車的水果,就明白小孩們有多棒,叫我們干練的小手再協助小胖豬把水果送回家好不好?(找一個別小孩拖著小車走在前方,其它孩子跟在后方繞教學室走一圈。)小胖豬家到啦。

  2、請個別孩子協助小胖豬將此車水果卸下來。(溫習點數4)

  3、總結:小孩們,你們好棒,協助小胖豬運回來如此多的水果,小胖豬非常高興,你們開心嗎?(開心)

  4、小胖豬嘉獎孩子吃甜品:讓小孩數種種外形、色彩的甜品有幾種?每種有多少個?(點數練習)

  5、分甜品,孩子洗手吃甜品。教學完結。

  教學反思:

  感激各位爸爸媽媽們抽空來參與這一回教學,這就是對我們工作的支持,亦是對我們工作的肯定,也感激負責人給我給予這一回鍛煉的機會,更期望爸爸媽媽們給我點出本教學的欠缺,你的提議即是我以后工作提高的方向。

  教學開始,我以自制小拖車導入教學,激起孩子教學興致,讓小孩在聽小故事的與此同時懂得點數,并講出總數。因為小孩年紀小,不喜愛久坐,因此,我運用童謠《我會骨碌碌》讓小孩使用形體動作來了解點數的快樂。這一小過程,我誠邀爸爸媽媽們參與,爸爸媽媽們也融進教學中來。提升了趣味性。

  3、部分,我以幫小胖豬送水果,卸水果。小胖豬感激吃蛋糕學習點數。進而完結教學。整個教學均以場景游戲為主,吻合孩子特征。

  課后一個爸爸媽媽們還給我提看法講:“在幫小胖豬往家運水果時,一個小孩拉車,其它小孩在后方發出“嘟、嘟、嘟”的`聲音,游戲會更加活潑。”我聽后虛心接受。

  談話以后讓每個聽講爸爸媽媽們填寫了公開課看法,看法非常好。我會專心參考,令之指導以后工作再上新臺階。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感受教學活動的樂趣。

  2. 進一步理解序數的含義,正確判斷物體的位置。

  3. 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4.培養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正確認識5以內的序數。

  活動準備

  1. 火車圖片1幅,貼絨教具小貓、小狗、小兔、小羊、小雞各一只,魚、骨頭、蘿卜、青草、小蟲圖片若干。

  2. 每個幼兒《益智游戲》(中班秋季)1冊、彩色水筆1支。

  活動過程

  1. 認識序數。

  (1) 點數車廂。出示火車圖片,教師說:“動物們要坐火車去旅游,請小朋友數一數,這列火車一共有幾節車廂?”引導幼兒給車廂編號。如第一節車廂用1表示,其余的分別用2、3、4、5表示。

  (2) 送動物上火車。出示貼絨教具小貓、小狗、小兔、小羊、小雞,請幼兒根據教師的指令,如“把小貓送到第一節車廂”,把小動物送上火車,最后引導幼兒說出每種動物坐在第幾號車廂。

  (3) 快快說。教師說動物名稱,幼兒快速回答該動物在第幾號車廂;或由教師說車廂序號,幼兒快速說出該序號的車廂里坐著什么動物。

  2. 游戲:送食物。

  玩法:每個幼兒1張食物圖片(魚、骨頭、蘿卜、青草、小蟲),請幼兒給火車上的小動物送食物。如教師說:“請給第一節車廂的小動物吃。”拿有小魚圖片的幼兒就給坐在第一節車廂里的小貓吃,并引導幼兒說:“小貓在第一節車廂,我送小魚給它吃。”

  3.做練習。

  教師指導幼兒完成《益智游戲》(中班秋季)第37頁的練習。

  4. 游戲:跳田。

  玩法:讓幼兒將石子或扣子串踢到“田”里的第幾行第幾格。

  教學反思

  1. 幼兒在本節課中非常積極。

  2. 幼兒通過這節課深刻的認識到了5以內的序數,由于教具比較新穎,游戲比較多,幼兒在本節課中玩得非常開心。

  3. 本節課的設計簡潔明了,適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讓幼兒在玩中輕松學到了知識。

  4. 在認識5以內的序數的同時,幼兒還能正確的認識到了動物們愛吃的東西。

  5. 在跳田游戲中,幼兒還可以提高自身的跳躍能力。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進一步了解各手指的名稱和排序,會用問答游戲的方式進行歌唱與交流。

  2、在教師的動作、語言指導下,參與問答游戲。

  活動準備

  1、幼兒初步了解自己的手指名稱。

  2、教師在自己的每個手指肚上畫各種不同的快樂面孔。

  活動過程

  1、用手指游戲導入主題師:今天老師請幾位手指娃娃來跟大家做一個游戲。

  教師伸出自己的大拇指師:小朋友們你知道我是誰嗎?不知道了嗎?那我來自我介紹一下,我叫大拇指。

  2、學習歌曲

  (1)用兒歌的形式熟悉歌詞師:手指娃娃們要和大家一起來學一首好玩的兒歌。現在我先把我的大拇指藏起來。嗯,小朋友們,大拇指藏起來了,我們一起把它給喊出來好不好?(好)師:大指哥,大指哥,你在哪里?

  教師一一出示躲在身后的大拇指。

  師:我在這里,我在這里,你好不好?

  師:嗯,大拇指回答說,“好!”

  (2)隨著音樂教師演唱歌曲師:嗯,小朋友們真棒,現在老師要把這首有趣的兒歌唱給小朋友們聽。

  彈起前奏,教師指手指藏在背后。唱問句師:大指哥,大指哥,你在哪里?

  教師先后抻出左右手的大拇指,左右大拇指面對面唱答句師:我在這里,我在這里,你好不好?

  教師回答:好!

  (3)把其余手指的名稱向幼兒介紹。

  a.師:你們知道大拇指旁邊的是誰?長的最高的是誰?長的最小的是誰?在最高和最小中間的是誰?(大拇指旁邊是食指,最高的是中指,最小的是小指,在中指和小指中間的是無名指。)b.師幼共同練習兒歌,因而記住歌詞。

  (4)師(伸出大拇指):大拇指兄弟說,要小朋友 和 老師一起把剛才的手指歌給唱出來。師幼一起練習演唱歌曲。

  (5)分角色演唱歌曲a.師:現在,老師要和小朋友們一起來演唱這首歌曲,你們先把大拇指給藏起來,老師把你們的手指給喊出來好嗎?

  教師隨著琴聲演唱問句師:大拇指,大拇指,你在哪里?

  邀請全體幼兒演唱答句幼:我在這里,我在這里,你好不好?

  最后大家一起唱“好!”

  b.師幼互換:小朋友唱,教師藏大拇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在家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會自己收拾玩具、會自己穿脫衣等。

  2.能理解情景表演的內容,大膽回答問題。

  活動重點

  能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動難點

  活動準備

  情景表演 積木一盒 手偶小兔

  一、談話引起看情景劇表演的興趣

  (一)出示兔寶寶。

  (二)提出問題:兔寶寶不光在幼兒園乖,在家也是能干的孩子。他怎么能干呢?請寶寶看一看。

  二、情景表演

  (一)兔寶寶搭積木,搭得高興。媽媽叫吃飯,兔寶寶"哎,我收好積木就來"。

  (二)看電視,看得高興,媽媽叫睡覺,兔寶寶"好的,我明天再看"。自己脫衣睡覺。

  三、根據情景提出問題

  (一)兔寶寶是聽話的孩子嗎?

  (二)他在家是怎樣聽媽媽話的?教師和幼兒共同扮演,重點引導幼兒進行對話的學說。

  四、情境與與幼兒生活相結合

  (一)寶寶在家都聽話嗎?

  (二)你玩過的玩具誰來收拾?晚上睡覺要不要媽媽陪?

  (三)教師小結:能干的孩子在家要聽爸爸媽媽的話,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收拾玩具,睡覺也不要大人陪。學會自己穿脫衣服。

  五、活動延伸

  在家你還會做什么?

  設計意圖

  以直觀的表演吸引幼兒的興趣

  通過對話的學說強化寶寶的意識

  與自身生活相結合,知道怎樣做是正確的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引發孩子仔細觀察,練習講述自己看到的事物。

  ○練習說兒歌時吐字清楚,口齒流利。

  ○建立初步的安全意識,知道外出時不離開成人。

  活動準備:《小鴨找媽媽》的flash、DVD機、電視

  活動過程

  一、觀看flash(集體觀看,教師注意幼兒的觀看姿勢)

  互動問題:

  1、畫面上有什么?

  2、它們怎么了?小鴨子為什么哭?

  3、其它的鴨子是怎樣做的?

  教育要求:

  1、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能描述出鴨媽媽帶小鴨子們去玩,小鴨子光顧著玩了,跑丟了,鴨媽媽找不到小鴨子了,急得到處找,到處喊,最后也沒有找到他們。

  2、給幼兒思考的時間,尊重孩子的差異。由于自身的個體差異,幼兒觀看畫面、理解畫面的能力也不同,這時教師不要著急,要給能力差的幼兒思考的余地和時間。

  二、討論講述(分組討論)

  互動問題:

  1、小鴨子為什么會跑丟?

  2、鴨媽媽是怎么找小鴨子的?

  3、小鴨子究竟去哪了呢?

  教育要求:

  1、對于孩子們的討論教師要仔細傾聽,并給予充分的肯定。

  2、教師在巡視每組討論時,可以參與到其中一組,使幼兒更好的組織語言,學習用適當的詞語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或建議。

  三、正式活動

  互動問題:

  1、教師通過flash滲透兒歌內容。

  2、教師帶動作朗誦兒歌,幼兒仔細傾聽。

  3、幼兒逐句學說兒歌并帶動作表演。

  教育要求:

  1、教師在說兒歌時速度要放慢并帶有動作,使幼兒輕松記憶兒歌內容。

  2、鼓勵幼兒大膽表演。

  四、總結(集體討論)

  互動問題:

  1、我們外出的時候應該怎么做才對?

  2、如果找不到媽媽了,我們應該怎么辦?

  教育要求:

  1、教師要激發幼兒的想象力,請幼兒結合自己的親身體會談談。

  2、教師要滲透給幼兒相關的安全意識和安全小知識。

  建議

  ○可以將兒歌改編成小故事,請幼兒來表演。

  ○可以請幼兒回家表演給爸爸、媽媽看。

  ○可以將此活動延伸,對幼兒進行簡單的安全知識滲透。

  附兒歌:小鴨找媽媽

  一只鴨,兩只鴨,

  三只小鴨找媽媽,

  四天前,五只小鴨跑丟了,

  媽媽急得嘎嘎嘎,

  到處喊,到處找,

  究竟小鴨去哪了?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AV免费看 | 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熟女91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国产_亚洲 | 综合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最大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在线久热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