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的拼板幼兒園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好玩的拼板幼兒園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好玩的拼板幼兒園教案1
活動目標
1聽信號向指定方向跑,找到自己的站位。
2.體驗與同伴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紅、黃、綠色的拼板若干;音樂,錄音機,小鼓,大灰狼頭飾。
過程與指導
一、拼板操
1教師和幼兒共同說說小拼板的用途。
2師生一起伴隨《小叮當》的音樂做拼板操。
引導語:“小拼板的本領可大了,它會變魔術,現在它要和我們一起來做拼板操。”
二、游戲:小拼板變變變
1.變成方向盤
引導語“小拼板又要變了。”“小拼板變變變,變成方向盤。”(教師和幼兒一起轉動拼板模仿開汽車,注意變換方向——向前開、向后開、轉個彎等。)
2.變成碰碰車
引導語:“小拼板變變變,變成碰碰車,碰碰車開起來嘍!”(教師引導幼兒和同伴、教師碰一碰。碰碰手臂、后背、臀部、膝蓋等。)
3.自由變化
引導語:“小拼板變成了碰碰車,還可以變成什么呢?每個小朋友想辦法讓你的小拼板變一變吧?”
(幼兒分散嘗試用各種方法玩小拼板)
4.集體模仿
變成小飛碟——向上拋拼板;變
成小馬——雙腿夾緊拼板跳;變成帽子——頭頂拼板四散走;變成小河——拼板放在地上,雙腳跳過;變成烏龜殼——拼板放在背上,手腳著地爬;變成小雨傘——手舉拼板起踵走…
三、游戲:小動物找家
引導語:“小朋友們真了不起,把小拼板變成了那么多有趣的東西,現在小拼板想變成小動物的家,和我們一起玩‘小動物找家’的游戲好嗎?”(教師以肢體語言引導幼兒把拼板放
地上.變成小動物的家。幼兒模仿小動物跟著“媽媽”出去玩,聽到“大灰狼來了”馬上跑回“家”——找塊拼板站好,并說說自己“家’’的顏色。)
3.根據指令找“家”
引導語:“你們的本領真大,很快地找到了自己的家。我們再來玩一 次,我說什么顏色,
你們就找什么顏色的家。”(幼兒模仿小動物四散出去玩,聽到教師說“找×顏色的家”后,迅速找到正確的拼板站好。教師觀察指導幼兒是否都找到了相應顏色的拼板:在拼板少、人數多的情況下鼓勵幼兒動腦筋“讓每個小動物都有家”。)
用鼓敲擊快慢不同的節奏,幼兒根據節奏變化走跑交替,聽到教師發出“找家”的信號時,再一次迅速找到相應顏色的“家”。
活動點評
小班幼兒的思維正在由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性思維過渡。他們的情感外露、不穩定,思維帶有很大的情緒性,“好玩的拼板”符合小班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非常注重游戲性和情境性。
選擇拼板作為本次活動的器械,對小班幼兒來說非常適宜。拼板在幼兒園隨處可見,它色彩鮮艷,既安全又有可變性,具有簡便易行的特點。幼兒憑借拼板大膽想象,嘗試不同的玩法,從中獲得了身體運動的經驗,提高了身體的平衡性和靈敏性。
在整個活動中,教師始終以玩伴的身份參與其中。幼兒在教師的暗示下,在情節變化、玩法多樣的活動中伴隨著信號的變化向指定方向跑并快速找到自己的站位;同時又在教師倉lJ設的問題情境——在人數多拼板少的前提下,每個人都能快速找到指定顏色的“家”(拼板)。這一活動情境的設置具有挑戰性,激活了幼兒的`運動智慧,他們紛紛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有的用手指在拼板中間一劃,說:“我站這里,還有一個小朋友站那里,我們兩個人都有‘家’了”;有的把沒有找到“家”的幼兒用力住自己的家里拽,“我們兩個人站在一起呀”;有的三個幼兒緊抱著擠在一塊拼板上……體現了幼兒的智慧和童趣。
建議教師在幼兒把拼板變成小飛碟、小馬、帽子、烏龜殼、小雨傘、小河等物體進行身體活動的過程中,伴以變化的、有節奏的兒歌提示,這樣既能幫助幼兒在不斷變化的兒歌韻律節奏中學習動作的變化、身體的控制,又能激發小年齡幼兒語言學習的興趣。
好玩的拼板幼兒園教案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掌握雙腳在直線兩側左右交替行進跳和立定跳過障礙物的動作要領。
2、鍛煉幼兒不怕困難,勇往向前的意志。讓幼兒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樂趣。
3、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活動準備:
1.邊長30厘米的拼板人手一個,拼板連成方框3個,2cm和5cm高的積木各4塊。
2.錄音機,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利用拼板玩開汽車游戲,能根據教師提示的信號及時變換或調整自己的運動狀態。
師:小朋友,天氣這么好,讓我們把拼板變成方向盤,開著汽車去青青草原郊游好嗎?(快開、慢開、停)
2.熱身活動:做拼板操,動作節奏快。音樂《繁榮昌盛》
3、探索拼板的多種玩法。
(1)師:拼板除了可當方向盤開汽車玩,做拼板操外,還可以怎么玩?請你們找個空地方玩一玩,看誰玩得好,我們跟他學。
(2)交流、分享拼板的不同玩法。
師:看,某某小朋友會用墊子玩騎馬游戲了,我們一起跟他學一學。
(以此類推,引導幼兒相互學習拼板的玩法。)
二、基本部分
1.產生活動興趣。
請幼兒小結拼板的玩法,教師介紹新玩法:左右交替跳。
2.學習基本動作。
(1)教師講解示范側跳的基本動作。
請2——3位幼兒示范,學習方法,教師再重點交待要求:起跳時,并并腳,彎彎腿,用力擺臂向側跳。(教師邊念兒歌邊示范雙腳并攏、屈膝、擺臂跳過拼板的動作。)
(2)教師帶領幼兒集體練習,幫助幼兒初步掌握側跳的基本動作。
師:你們想不想試一試?你會在拼板兩邊跳來跳去嗎?聽口令,練習兩次。第一次慢跳,第二次快跳。
3、幼兒分組結伴,練習行進跳。
師:請小朋友到空一點的地方把小路變長一些,看看能不能依次從拼板的這頭左右交替跳到對面去。
(1)幼兒站在三路縱隊后,教師請一位幼兒示范連續跳過小路再跑回來。講解動作要領。(教師重點提醒幼兒要雙腳并攏、屈膝、擺臂跳過墊子.注意要等前一個幼兒跑回擊掌時,自己才起跳。跳過的人要到隊尾去。比比哪隊跳的又快,隊伍站的又好。)
(2)幼兒迂回練習2遍。教師巡視并指導個別幼兒掌握側跳的基本動作。
4、嘗試行進跳和立定跳
(1)出現拼板方框,讓一幼兒示范跳過方框的動作。(教師強調動作要領:腳靠近方框,雙腿屈膝,用力擺臂,同時登地用力,并輕輕落地)
(2)幼兒練習一次,并糾正其錯誤動作。
5、游戲“勇往直前”,增加基本動作練習的密度。
①交待游戲名稱、玩法和規則。
師:現在老師帶小朋友玩一個游戲,名字叫《勇往直前》。我們要跳過一條小路和方框,但每個關口的方框都不一樣高,你能發現他們有什么不同嗎?(第三關的高度最高,)每次你只有1次機會,每通過一關都有一個小獎品,通過三關,可以得到一個更特別的獎品,比比誰能沖到最后一關。規則:雙腳不同時落地,碰到小路和方框,算犯規,并取消繼續闖關的機會。
②幼兒挑戰游戲,及時頒獎。
③反饋游戲中出現的問題,(請幼兒注意靠近柵欄再跳,要用力擺臂、屈膝蹬地跳。)
三、結束部分
1.播放《深呼吸》音樂,師幼一起做放松腿部的游戲。
2、教師小結幼兒活動情況
3、再次嘗試拼板的新玩法。(根據時間適時調整)
①少部分幼兒玩拼板“履帶小坦克”的游戲。(將場地上的3個方框利用起來,2—3名幼兒站在方框里,依次向前行走)
②部分幼兒騎拼板“小馬”離開活動場地。
活動反思:
在中班我們努力為孩子們創造條件,給他們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組織和幫助他們投入到中。孩子們不僅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體驗到成功的快樂,而且通過的游戲,我們也很好的解決了孩子們在奔跑拐彎時不協調的問題,讓他們學會了在面對面跑的過程中側身相讓的能力。讓孩子們健康身心、活潑個性,給他們帶來了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