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美術教案匯編九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兩邊向中心折,嘗試推折的折法。
2、體驗折紙游戲的樂趣和成功感。
3、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4、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各色小方紙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導入活動,激發幼兒的興趣。
謎語:一匹馬兒四條腿,沒有尾巴沒有嘴,不吃飯來不喝水,安安靜靜等客人。教師引導幼兒說出答案:小椅子。教師出示小椅子折紙。
二、教師示范折紙小桌子步驟和方法,引導幼兒仔細觀察。
第一步:將正方形的紙兩邊向中心折。
第二步:再從上下分別向中心折。
第三步:將四角向外折出。
第四步:將折出的四個角向里推折。
第五步:把四個角一一對折后按折痕拽出并壓折,小椅子完成了,你想不想做一把小椅子呢?
三、幼兒動手制作,重點觀察幼兒推折的方法,需要時給予適當的幫助。
四、作品展示和交流:說說自己最喜歡哪一個小桌子?提醒幼兒幫幫沒有完成折紙的小朋友。
活動反思
由于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經驗等方面存在差異,所以折紙活動中的表現也各不相同。這就需要老師及時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需要,給予適時的幫助,當幼兒停滯不前,原地踏步時,教師要善于啟發和誘導,并給予及時的鼓勵和幫助。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觀察了解自己社區的人物活動和景色,并以繪畫的形式來表現社區新貌。
2、培養學生細致的觀察力及美術表現能力。
3、通過學習,使學生深刻地感受到社會巨大的變化,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社區的人物活動和景色,并畫下來。
難點:能從獨特的角度表現社區美好的生活景象。
教學準備:彩色筆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語:同學們,隨著發展,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與生活環境是越來越好了。今天,我們就來畫一畫我們的社區。
(板書課題)
2、什么叫社區?
(自己居住的小區一帶;農村叫村莊)、
3、誰來想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生活的村莊或小區有些什么?是怎樣的?
4、師小結:看來,同學們對自己生活的社區都非常關心,了解得可真多!
二、新授。
1、那么,通過課前的了解,你覺得自己社區最美的景色是什么?把你所了解到的講給同桌聽一聽。
(同桌交流,指名描述)
師:真羨慕你們的社區!
2、在這么美的社區里,人們的生活怎么樣呢?有些什么有益的活動呢?
(學生描述)
3、師:社區里的人們真是生活的有滋有味啊!我們來看看一些小朋友是怎樣來夸自己的社區的?
4、欣賞(書上的學生作品)。
(1)社區全貌(線描):表現了社區的繁華與熱鬧。
(2)海島(色彩):表現了社區的寧靜與樸素。
(3)健身、下棋(線描):表現了社區健康、活力的生活。
通過欣賞,使學生明確表現的形式(線描與色彩)以及從哪個角度去反映社區,表現社區的哪些方面(環境與生活)。
三、學生作業。
1、想一想,你準備夸一夸社區的哪方面?你想用什么繪畫形式來表現?
2、學生作業,教師巡視輔導。
四、作業展評,課堂總結。
教學后記:對于自己所居住的小區,學生們都是比較熟悉的,只是還沒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教師在這堂課上的任務就是去引導學生到自己熟悉的環境中去發現美,認識美,并創造美。
把同村的學生分為一小組描繪自己社區的生活,他們都顯得十分樂意,作業效果也很出色。
第二課、恐龍世界
教學目標:
1、了解恐龍消失的原因,增加對恐龍的認識。
2、以學生興趣為導向,初步學習如何捏制各類造型。
3、通過故事形式,引起學生想進一步了解的恐龍的學習欲望。
4、能夠以想象和仿制結合的方式完成一只恐龍造型。
教學重點:
獨立完成一只恐龍造型。
教學難點:
正確把握不同體型恐龍的身體各部分的比例。
教具準備:
師:范作
生:橡皮泥、各類小型的恐龍玩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導入新課
1、你參觀才恐龍的展覽嗎?你知道各種恐龍的名稱嗎?龐然大物--恐龍幾百萬年前就神秘地消失了,給人類留下了無窮的奧秘。
2、揭題板書:“今天我們來和恐龍玩一玩做一做。”--恐龍世界
三、講授新課:
1、出示范作。這是什么?(恐龍--長頸龍、三角龍、劍齒龍……)引起學生興趣,激發學習熱情。
2、恐龍生活在什么時代?
都有哪些種類?
它們是長什么模樣的?
你最喜歡哪頭恐龍?
(讓學生根據自己所知道的知識來說說看。大家暢所欲言。)
3、教師出示幻燈片。讓各類恐龍形象具體化。和學生一起聊聊恐龍是如何生活的。身上的各種不同體形各有什么作用。長勁龍的長脖子;三角龍頭上的角;劍齒龍背上的刺;冀龍的翅膀及翅膀上的爪子……
4、任選一只恐龍,一起說說身上各部位如何來捏制。
A、頭部
B、身軀
C、腿部
D、尾部
5、布置作業:按自己的喜好與興趣捏制一頭恐龍。
6、音樂、教師巡回輔導。
7、作業展示:集中展示,以講臺為展臺,把所有學生完成的作品放置其中,進行學生互評,大家互相欣賞,表揚優秀作品。
四、課堂小結:
五、課后延伸:
課后查閱有關恐龍的資料,了解恐龍為什么會消失。
第三課、畫中的線條
教材分析:
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認識到線條的表現力,學習觀察、欣賞畫面的方法,進而體會、認識到線條這種造型語言的魅力。
教學目標:
1、顯性目標:通過本課學習,了解線條這種繪畫語言,通過仔細觀察,認識不同動勢的線條,能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對線條的觀察,了解藝術家的表現風格和情感,能用線條表現自己身邊的景物
2.隱性目標:通過了解中國古代作品,了解中國燦爛的繪畫藝術,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通過觀察不同畫家用線條表現的作品,初步體會畫家不同的情感,認識人類豐富的情感世界。教學重點:
通過對畫面的分析,認識線條的表現力,學習對畫家作品的分析和評述。
教學難點:
學生能將本課的認識,初步運用到繪畫作品中。
教學材料:鉛筆、彩色筆
教學設計:
一、導入活動:教師準備幾件物品(鐵絲、木棍、樹枝、樹皮、網兜等),請同學用線條表現出來。
二、分析中國傳統繪畫作品
欣賞我國古代畫家從生活中尋找到并運用到繪畫中的線條,討論:
1、畫中運用了哪些線條?它們有什么特點?
這些畫面多是以曲線為主,通過線條的表現體會到當時的情景。
2、通過線條的表現你感受到些什么?
合作學習,同學間取長補短:通過討論分析,讓學生對線條這種造型語言有進一步的認識與提升。線條不但可以塑造生動的形象,而且還可以傳達畫家的思想。
三、嘗試練習任選美術作品的一個局部進行臨摹。通過臨摹嘗試線條表現力。
四、談學習感受,請同學說說畫線條的感受。互相說說自己對畫中線條的不同感受。進一步了解、體會,使學生對用線造型產生濃厚的興趣。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熱愛生活的情感,激發幼兒參與繪畫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啟發幼兒大膽運用和搭配顏色,并能發現其變化。
3.引導幼兒在不斷地創造發現和探索中,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一個大調色盤,一支水粉刷,小水桶。調色盤里盛有紅、黃、綠、藍、紫、白、黑七種水粉顏料,幼兒按人數分成四組,每組一個大工作臺,工作臺上放著畫著房子的四開白紙。
2.教室地上鋪有白紙長卷,課前可讓幼兒在區角活動中初步探索對顏色的涂抹。
3.范例3~5幅。
4.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發現色彩,產生興趣
1.集體活動:請幼兒蹲在長卷周圍,手拿調色盤(或放地上),在長卷上隨意用色涂抹,教師可適當幫助幼兒,但并不打擾幼兒,可隨機提出建議“如果小朋友們讓不同的顏色拉拉手,將它們并排刷在一起,會出現什么現象”“如果讓兩種顏色重疊在一起會有什么變化呢?”并指導幼兒改變刷的方式,或點狀或線狀(弧線、波浪線等)或多蘸點水,看看顏色會有什么變化。
(有一個小朋友將顏料滴在紙上,然后又滴了一點水,他發現顏料向周圍擴散,像一朵花,又像一個小傘兵,還有的幼兒將紅色和黃色重疊變成了橙色,黃色和藍色重疊出現了綠色,孩子們為自己的發現歡呼起來。)
2.請幼兒欣賞長卷,孩子們爭先恐后地發言,并說長卷像一幅美麗的圖畫,上面有天空、海水,有草地和鮮花,還有大馬路上的斑馬線……
二、在探索的基礎上為幼兒提供參考,請幼兒欣賞,進一步認識色彩,從情感上體驗色彩。
1.為幼兒出示范例3―5幅。
師:這是夢幻王國的房子,你們看,這些房子的形狀一樣嗎? (一樣),但是我們卻感覺到完全不一樣,為什么呢?
幼:顏色、色彩不同。
師:你們喜歡哪間房子?為什么?你們能不能根據這間房子的色彩,給這間房子取個名字?
2.師:夢幻王國的房子還會唱歌,你們聽――(放音樂,并出示沒有涂色的房子,請幼兒根據音樂的不同,來選擇顏色裝扮房子。如:“這是一首快樂的歌,請你們聽著這首快樂的歌,來為自己的房子選擇漂亮的顏色。”)
三、幼兒再次探索創作。
重放音樂《我是一個粉刷匠》,請幼兒來當粉刷匠,創造出與眾不同的房子色彩,從而進一步深入,由開始的隨意創作到加深認識后的再次創造。幼兒胸有成竹,躍躍欲試。
師:如果你有一座房子,你會怎樣裝扮它,出色的粉刷匠們趕快動手吧!
幼兒按小組到工作臺上進行創作。
四、結束
教師將幼兒作品貼出展覽,請幼兒互相欣賞,說一說自己給房子設計了一件什么樣的衣裳,并給自己設計的房子取名字。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運用圖形組合的方法大膽畫四肢著地站立的動物。
二、活動準備
蠟筆人手一份,范畫一幅。
三、活動過程
1、欣賞與討論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看一聽兒歌、猜一猜的圖畫,我來念兒歌,請大家猜一猜。
出示欣賞作品的局部,并念兒歌:“地上有座橋,鳥我橋上飛,小兔橋下跳,請你猜一猜,這是什么橋。”
提問:“這是一座真的橋嗎?”(這是動物,不是真橋)
這座橋的橋面是動物的什么部分?(橋面是動物的身體)
四條腿是橋的什么呢?(橋墩)
那么,它到底是誰呢?(展示全圖:原來是座小狗橋)
這是一首可以變化的兒歌:老師用換紙的方法遮住畫面頭部,引導幼兒念兒歌,念到最后一句變出“獅子橋”、“老虎橋”、“小貓橋”。
剛才,我們一看到動物的頭,就猜出這是什么橋,大獅子頭的周圍有什么?(獅子頭四周長著長長的毛)小狗的耳朵長在哪里?(狗耳朵在頭的兩邊)貓和虎的耳朵都長在兩角上,又有什么不同?(貓的耳朵是尖的,虎的耳朵是圓的)
2、創作要求
小動物都想變橋給大家猜,你們還會畫些什么四條腿的動物呢?(請幼兒說說自己會畫的動物名稱)畫成橋給大家猜一猜。
3、幼兒作畫,老師指導要點。
按自己的意愿畫動物
橋:把頭畫大、身體畫長、
引導思考:“誰在橋上,誰在橋下?”
選擇與動物接近的顏色涂色。
4、引導評價
看小朋友的作品念兒歌,猜猜這是什么橋,找一找,哪些地方變掉了。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添畫的方法將水果圖形變成不同的造型。
2.能大膽想象,創造性地表現自己的.想法。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水果輪廓圖2 張,水果彩圖1張(見幼兒活動資源包);白紙若千,水彩筆,油畫棒。
2.魔盒1個,內放水果手工作品3—4個(如“香蕉小船”等),實物香蕉等水果3-4個。
3.果實造型范畫。
4.《秋天多么美》音樂CD(盒帶)。
5.幼兒學習資源第20-21頁。
活動過程
1.演示“魔術”,啟發幼兒的想象。
(1)教師出示魔盒和一個香蕉,用“變魔術”的方式變出“香蕉小船”,引導幼兒觀察并說說香蕉變成了什么? 身上多了些什么?
(2)教師出示其余水果,如蘋果,先引導幼兒猜想自己能把蘋果變成什么?能把橘子變成什么?..“然后用盒“變”出相應的果實造型,驗證或拓展幼兒的想象。
(3)用“魔術”變出范畫,啟發幼兒說出果實變成了什么?自己還想把它們變成什么?激發幼兒作畫的興趣。
2.用添畫的方法進行果實造型。
(1)鼓勵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果實圖片或者空白紙進行添畫造型
(2)教師觀察幼兒的添畫,指導、幫助幼兒根據果實特點大膽想象、添畫。
3.展示幼兒的作品,引導幼兒向大家介紹配的作品,說說同伴作品中的創意。
四、活動延伸
教師與幼兒一起用“果實造型”作品裝扮活動室。
教學反思:
幼兒美術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媒介把它表現出來的操作活動。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紙條插編的方法來打扮花朵的花心,學習搓皺紙的技能裝飾葉子。
2.體驗插編的有趣,喜歡編織活動。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重點:
學習插編的方法和搓皺紙的技能。
活動難點:
兩條紙條交替插編。
活動過程:
一、激趣引題
1.出示已經編織好的花朵,激發幼兒興趣。提問:這些花朵和我們平時看見的有什么不一樣,它漂亮嗎?為什么?
2.引導幼兒充分說出感受。
3.花心和花的葉子一樣嗎?(不一樣)哪里不一樣?(花心是用紙條進行編織的,而花的葉子是用皺紙搓在一起繞起來的。)
4.教師小結,講述這樣的編織方法叫間接交叉編織。
二、編織的方法
1.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動手編一朵小花吧,看誰編的最漂亮!
2.教師講解花心和花葉子不同的編織方法。
3.引導幼兒觀察兩條紙條的不同順序。
4.重點示范編連續兩條紙條的不同順序。
三、幼兒操作
1.提示幼兒要將編好的每條色紙鋪平,并與上一條色紙緊挨著。
2.提示幼兒可以運用規律排序的方法搭配色彩。
3.觀察幼兒操作,注重個別幼兒的指導。
4.引導編好的小朋友對空白的地方進行裝飾。
四、作品展示
1.你最喜歡那一朵小花,為什么?
2.幼兒共同欣賞,分享快樂。
活動反思:
因為有了上學期的經驗,幼兒已經知道了間接交叉編織的方法,所以在活動中教師介紹編織方法的時候不是很仔細,也沒有細化,只是適當地提醒了下,第一條編織和第二條編織方法是一樣的,但是順序是不同的,剛好相反,可是讓幼兒自己操作的時候,發現有部分幼兒每一條的紙條都是一樣的順序,因此,沒有成功。如果在活動中,讓幼兒自己去發現,然后教師再進行小結,讓幼兒知道第二張紙條怎樣來插編,讓幼兒找到插編的規律,這樣可能效果會更好。在下一個活動中,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克服活動中的難點。
小百科:有些學者認為裸子植物的孢子葉球也是“花”,而多數人則認為被子植物才有真正的花,所以被子植物也稱為有花植物。花的各部分不易受外界環境影響,長期以來,人們都以花的形態結構作為被子植物分類鑒定和系統演化的主要依據(見被子植物門)。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7
活動準備:
1.透明有機玻璃一張或多張(視兒童數量增減),撕掉保護紙。
2.兒童沐浴露若干,濃縮水粉顏料白、黑若干,小方巾或者一小塊海綿。
3.將有機玻璃平鋪在臺面或干凈的地面上。
4.網上下載歌曲《嘻唰唰》
靈感每次給孩子洗澡時,孩子都喜歡玩搓泡泡的游戲,由此加以發揮而成。
教育可行性分析:
藝術不可以教授,但可以體驗。往往體驗的經驗又是不可描述的,只有讓參與者親身體驗,才能感受那種不可言傳的感覺。平滑的面板、越來越多的泡泡、質感細膩而光滑的顏料、層次不同的灰色、動感詼諧的歌曲等等,調動全身的感覺器官,在美中得到充分陶冶的同時,感知某種創造美的方法。
活動過程:
1.賣個關子,請大家幫忙用毛巾將自己面前的臺面洗干凈(其實有了這句話,活動就已經開始了。只需要打開音樂《嘻唰唰》,不用強調誰擦洗得最干凈,強調也沒用的。這時的孩子們早就被揉出的泡泡吸引了。這正是一個“陷阱”――我們所要的!)。
2.萬事總有興起和衰退。當感覺到孩子們對泡泡的興趣開始減退時,老師悄悄地往每一個孩子的面前加一坨白顏料。等孩子們對白色的興趣開始減退時再給他們加上點黑色或者其他什么顏色。最后老師幫助每個孩子用宣紙將他們留下的痕跡拓印下來,擺好或者掛好。
3.助教帶孩子們去洗手,洗完手后老師帶領孩子們參觀,欣賞自己和別人的創舉,并引導孩子們講出今天的感受,給自己的“作品”起個名字。
4.老師總結性發言:畫畫沒有固定的方法,今天我們既創造了藝術,也享受了藝術,愿小朋友們天天都像今天一樣開心!(結束活動)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8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夏天的水果
活動目標:1、學習運用多種顏色表現夏天不同的水果。
2、通過觀察、練習,了解并學習畫出各種不同形狀的水果。
3、知道要換顏色是,將自己的畫筆洗干凈再使用,保持顏色的干凈。 活動準備:1、各種夏天水果圖片一張。
2、幼兒人手一支鴨嘴筆,一張繪畫用紙。
3、每組紅、黃、綠色的顏料各兩盤。
活動過程:1、感知夏天水果的多種多樣。
教師:你知道夏天有哪些水果嗎?教師一一出示這些水果的圖片,問:"這水果是什么樣子的呢?像什么東西呢?是什么顏色的呢?"幼兒一一說出這些水果的形狀特點及與什么樣的物體相似,并根據圖片說說水果的顏色特點。
2、幼兒嘗試練習手指繪畫:夏天的水果。
教師:我們用自己的手指做筆,畫畫夏天的水果吧。啟發幼兒使用自己的手指在桌子上練習畫不同的水果。
3、幼兒使用鴨嘴筆,練習繪畫:夏天的水果。
教師出示鴨嘴筆,幼兒指認名稱。幼兒嘗試使用鴨嘴筆在桌子上練習繪畫。
4、觀察桌子上顏料的色彩,嘗試自己說說作畫的過程。
幼兒觀察桌子上顏料的擺放,引導幼兒用水粉顏料畫水果。
提醒幼兒注意:如果要換顏色,要把自己的筆放在水里洗一洗,才可以再次使用。(讓幼兒可以說說這樣洗筆的好處。)
5、繪畫活動。
幼兒進行繪畫活動,教師在過程中不斷地指導。
6、評價。
幼兒根據顏色的干凈程度和水果形狀的相似性進行相互評價。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欣賞紅地毯圖片,感知紅地毯艷麗深沉而廣袤壯觀的美景。
2、學習用敲、擠、撒的方法繪出“紅地毯”的絢麗色彩,能夠觀賞不同層次的色彩變化。
3、體驗創作成功的快樂,萌發熱愛家鄉的情感。
4、增進參與環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5、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活動準備
大幅鉛畫紙、水粉顏料(紅、紫、綠、黑)、報紙球、毛筆、貝殼(扇貝殼、蛤蜊殼、海螺殼等)、野草(蘆葦蕩、荊條枝、白茅)、PPT、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今天,我們都穿著紅色的衣服,大家看一看,紅色給你什么感覺?你們見過哪些紅色的東西呢?
二、欣賞圖片
教師出示“紅地毯”PPT,引導幼兒欣賞紅地毯的特點。
師:在我們家鄉黃河入海口的地方,有一處非常漂亮的景點,他的名字叫“紅地毯”,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下。(播放PPT,配背景音樂)
師:我們來看看它是什么樣子的?(顏色、形狀、事物)
小結:“紅地毯”是由大片的堿蓬草(一種植物)連在一起組成的,它的顏色非常艷麗,有紅、紫、綠等。它的形狀也各不一樣,有大片的,也有小簇的。細心的小朋友可以發現紅地毯的形狀像很多小動物,看起來非常有趣。
三、探索作畫方法
今天我們就創作一幅有關黃河口“紅地毯”的畫吧。看看我們今天準備了什么?這是鉛畫紙、水粉顏料、報紙球、毛筆、各類貝殼、各類野草。
介紹作畫方法:幾個小朋友合作先在鉛畫紙上用報紙球隨意拓印紅色水粉顏料,再拓印少量紫色和綠色水粉顏料,然后仔細觀察拓印的色塊像什么小動物,用毛筆蘸上黑色顏料勾出小動物輪廓,再用貝殼、野草等實物添加小動物花紋、眼睛等(教師可示范如何對色塊進行想象添加以啟發幼兒)。
那我們來試試,創作一幅有趣的“紅地毯”圖畫吧。
四、幼兒自由表現創作,教師指導
五、分享交流作品,體驗創作的樂趣
師:看看同伴畫了些什么?你最喜歡哪一幅畫,為什么?和你的朋友講一講你畫里的故事吧。
教學反思
幼兒美術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媒介把它表現出來的操作活動。
循環播放紅地毯PPT,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將作品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