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產生意圖:
小朋友每天起床都會聽到起床的鈴聲,但是不是每個小朋友都會注意這個現象,有一次小朋友告訴我所有小朋友都能聽到起床鈴的,但是他們不知道為什么。于是我想把聲音的產生和傳播一些原理告訴小朋友。
活動目標:
1、讓小朋友對身邊的現象產生興趣,關注周圍的事物。
2、聲音產生和轉播的原理,并有保護耳朵的意識。
準備材料:小股和鼓槌,小提琴,三角鐵,水槽,水,白紙,少許沙粒
活動過程:
在實驗之前對小朋友提出要求,請小朋友認真的聽,細心的看:
1、你看到什么?2、你聽到什么?
實驗一、聲音的產生
1、先請小朋友看清楚在老師沒有拉響小提琴的時候琴弦是怎樣,然后老師拉響小提琴的時候請小朋友注意聽到什么,看到什么?(如果小朋友回答不出來,可以提示觀察琴弦)。
2、把一些小物體,如豆粒放在鼓面上,然后敲鼓,請小朋友聽聲音,觀察鼓面的小豆顆粒有什么現象發生?(小豆都在跳動,原因是鼓面的振動引起小豆的跳動)
3、老師敲響三角鐵,然后請一兩個小朋友觸摸三角鐵,然后告訴小朋友們有什么感覺(有震動)在請小朋友用手摸之前說清楚要求:“請你摸摸三角鐵,有什么樣的感覺。”然后老師再敲響三角鐵,請小朋友用力按住三角鐵,阻止它的振動,請小朋友聽還有沒有聲音?(沒有)告訴小朋友,聲音是因為震動而產生的,如果阻止物體振動聲音就馬上消失了。
實驗二、聲音的傳播
1、請小朋友所有把耳朵都趴在桌子上,然后用手撓桌底或者敲桌面,請問小朋友有什么發現?(聲音可以在桌子這樣的固體傳播)
2、老師在水中敲響三角鐵然后請一兩個小朋友把耳朵貼住水槽,然后問他能不能聽到聲音,請他把結果告訴所有小朋友;老師再在水中敲響三角鐵,請所有小朋友傾聽,能不能聽到聲音?(告訴小朋友聲音可以在水這樣的液體傳播)
3、老師播放一段音樂,請小朋友聽,能不能聽到聲音?(聲音可以在空氣中傳播)可以提示小朋友,我們周圍有什么是看不見的?(空氣)
4、引導小朋友思考聲音在空氣中是向什么方向傳播的――老師講話是不是只有前面或者后面的小朋友才能聽見啊?我們平時起床的鈴聲是不是在所有角落都能夠聽到啊?那么聲音是響什么方向傳播的呢?(四面八方)
實驗三、聲音怎樣在物體中的傳播
把一個小鼓立在桌面上,然后在鼓的右面(或者左面)立一個紙屏,在紙屏上吊一個小球,老師敲鼓的左面,請小朋友觀察紙屏和小球有什么現象發生?(告訴小朋友,當物體振動發聲時,會引起周圍空氣的振動形成聲音的波浪,聲波從鼓的左面傳到右面引起鼓右面的振動,又傳到紙屏從而引起小求的振動,所以就看到這樣的現象了)。
最后,請小朋友注意保護我們的耳朵,因為聲音傳到我們的耳,我們才能聽到。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一、主題活動:火辣辣的夏天
二、主題產生:提起夏天,我們常常想到的是灼熱的陽光和流不完的汗水,但是小朋友可能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對小朋友來說,夏天,是可以盡情享受冰淇淋的時候,是可以泡在游泳池里玩水消暑的時候,還有那么多知了在樹上唱著動聽的歌!是啊,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夏天真是一個熱鬧的季節。因此,我們預設了《火辣辣的夏天》這一主題,和幼兒一起到大自然中去傾聽夏天的天籟之音,了解夏天并激發愛夏天的情感,充分享受夏天的特別時光。春天過去了,天氣漸漸轉暖,孩子們穿上了短袖和裙子,運動中孩子們也已經感受到了夏天的到來和火辣辣的太陽。隨著季節的特征,我們預設了這個主題,在《火辣辣的夏天》的主題中,我們預設了四個線索:“雷陣雨”;“找陰涼”;“荷花池里的朋友們”;“在水池邊”等。
在火辣辣的夏天的主題活動,我們可以和幼兒一起穿上涼爽的夏裝,到大自然中去傾聽夏天的天籟之音,觀察夏天開放的美麗花朵;我們會和幼兒一起動手制作夏天的圖畫和扇子,一起品嘗冰涼的水果與甜點;我們還要和孩子一起,泡在游泳池里盡情地打水仗,讓自己過一個快樂的夏天,充分享受夏天的特別時光。祝愿我們和幼兒一起在主題活動中,有更多的發現,也有更多的驚喜。
三、主題網絡:
線索一雷陣雨雷雨來了變化的天氣捉蜻蜓彩虹真美麗線索二荷花池里的朋友們河里的小動物荷葉姐姐的傘荷花開放了線索三找陰涼防暑辦法多大草帽切西瓜綠太陽扇子線索四在水池邊嬉水救生圈學游泳四、環境創設:
1、布置與主題相關的環境。美麗的扇子、夏天的服裝、小小設計師、夏天的防暑用品等等。
2、區角活動中投放與主題相關的材料。
芝麻街:收集有關夏季事物的圖片、故事資料等。
小當家:荷花拼圖。
聰明屋:磁性拼圖:夏天的公園。
五彩屋:夏天衣服和防暑用品的裝飾。
玩具城:搭建夏天的公園。開設服裝店3、收集各種冷飲包裝等,開冷飲店;4、收集扇子、傘等,開設大舞臺游戲;五.家園共育:
1、幫助幼兒了解夏天,關注周圍自然環境的不斷變化;2、通過游泳、吃冷飲等各種活動,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與體驗;3、收集各種有關夏天的照片和圖片以及防暑的物品。
4、配合幼兒園,激發幼兒探索夏天的興趣;5、夏天注意孩子防曬工作,小心燙傷等。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樂意與同伴交流學習過程,體驗同伴互助的快樂。
2.初步認識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3.學會用統計的方法認識事物(事件)。
4.進一步提高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及動手操作能力.
5.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動重點:
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數據。
活動難點:
在實際操作中體會和感受統計的過程,體驗從實物分類整理到表格統計的過程。
活動準備:
動物面具四個、水果圖片四個、統計表、方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初步感知,了解統計
1.教師:昨天,老師收到了森林國王的一封信,邀請我們班的小朋友參加他們的化妝舞會,你們想不想去呀?不過我想看看男孩子多還是女孩子多。你們有什么辦法能一眼就看出來嗎?請幼兒思考用什么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2.幼兒自由討論,交流方法,推出一種方便又快捷的.方法。(引出統計圖,初步了解統計圖)
3.小結:原來這個統計圖可以又快有準確的看出男孩多還是女孩多。
二、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1.教師:在舞會上每位小朋友都要戴上面具,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四種面具(教師出示四種動物面具,分別是:老虎、熊、兔子和青蛙),你們喜歡哪一種?
2.請小朋友們自由選擇。
3.小朋友們喜歡的面具都不相同,老師不知道每種面具要做準備多少個,怎么辦呀?
4.請幼兒在喜歡的面具下面貼方片,再數一數,就可以知道每種面具各有多少個了。
5.師生共同整理,教師畫出統計表。
三、操作練習,鞏固游戲
1.教師:舞會上還得準備點水果,那我們帶上一些吧!老師準備了四種水果,請小朋友們幫助老師統計需要各種水果的數量(教師出示四種水果:蘋果、桔子、梨和西瓜)。
2.請小朋友們自由選擇水果,找出小組最喜歡的水果。
3.整理并完成統計表,找出大家最喜歡的水果。
小結:小朋友們,我們在舞會的準備中學習了一個很重要的數學知識——統計(板書課題),填寫的表格就叫統計表,我們通過統計知道了小朋友喜歡什么面具,喜歡吃什么水果,統計的用處可真大呀。
小百科:統計是漢語中的“統計”原有合計或匯總計算的意思。英語中的“統計” (Statistics) 一詞來源于拉丁語status,是指各種現象的狀態或狀況。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根據故事情節合理續編故事,并連貫講述。
2、啟發幼兒思維,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3、通過學習,激發幼兒關心愛護同伴的情感,培養幼兒廢物利用的習慣。
活動準備:故事《皮鞋車》課件、小動物頭飾、舊皮鞋一只、舊掛歷紙、剪刀、膠水、彩筆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樣東西,你們看這是什么?(出示舊皮鞋)這是一只什么樣的鞋子?(又臟又破)
(2)如果你的家里有這樣的鞋子,爸爸媽媽會怎樣做?(扔掉、賣掉等)
小結:剛才小朋友回答的真好,說了這么多。
二、基本部分:
1、討論:森林里的草地上也有這樣的一只舊皮鞋,小動物們看見了會怎么樣呢?(分組討論、回答)小結:小朋友都說小動物會把它扔掉、賣掉,小動物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2、通過表演,了解故事內容
(1)快看,有一只小動物過來了,它是誰呀?(小兔子)小朋友猜一猜小兔子會怎么做,怎么說呢?(自由說)
(2)又有一只小動物過來了,它是誰?(小松鼠)咱們再來猜一猜它會怎樣做怎樣說?(自由說)
(3)小朋友再看誰來了?(小老鼠)小老鼠請小朋友猜一猜它會怎么做怎么說?誰來說一說?(自由說)
(4)小朋友說小老鼠怎樣才能把舊皮鞋變成皮鞋車呢?(分組討論)(擦干凈、按上車把、輪子等)
(5)變廢為寶教育:
小老鼠真是一只聰明的小動物,它不怕臟、不怕累,把一只舊皮鞋變成了一輛又干凈漂亮又很有用的皮鞋車,如果小朋友有這樣一只舊皮鞋,你會把它變成什么有用的東西?(自由說)
3、續編故事:
師:故事聽完了,老師有一個問題請小朋友想一想:
(1)小老鼠開著干凈漂亮的皮鞋車會干什么呢?(討論,提醒幼兒用完整的話回答)
(2)你喜歡故事里的那只小動物?為什么?
(3)如果你有一輛這樣的皮鞋車,你會開著車做什么呢?(自由說)
4、完整欣賞故事:
現在我們完整的聽一遍故事《皮鞋車》,小朋友可以小聲說一說小動物們說的話。
三、延伸活動:
1、小結故事大意。
2、廢舊物品制作:
小朋友想不想要一雙漂亮的鞋子呢?桌子上有老師準備好的舊掛歷紙、膠水等,小朋友可以用這些材料做一雙漂亮的拖鞋,現在請每組的小朋友自由分工,一起做一雙鞋子。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在學會用正方形紙制作風車的基礎上,大膽嘗試用多種有規則圖形紙制作風車。
2.能感知風車的結構與風車轉動產生的關系,理解風車轉動的原理。
二、活動準備:
1.各種形狀的成品紙風車若干。
2.各種規則圖形形狀的彩紙若干。
3.輔助材料:吸管、橡皮泥、剪刀、膠水、大頭針。
4.布置場地:風車展覽會。
三、活動過程:
1.出示各類成品風車,教師玩風車,引發幼兒制作興趣。
2.觀察風車,分析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引導幼兒制作。
小朋友,接下來我們來看一看,風車身上有些什么,我們怎么稱呼它們(風車葉、風車竿、風車的車軸)一起來說說看(幼兒回答)。
1以正方形紙制作的風車為例,師幼共同討論、分析制作風車的方法。
2幼兒嘗試制作。
3嘗試用其他形狀的紙制作風車,探索什么形狀的紙比較適合做成風車。
布置任務:一會兒請小朋友來做風車的小醫生,請你動動腦筋:看為什么風車會轉起來?而有的小朋友做的風車不會轉動?什么形狀紙做的風車會轉動,為什么?然后把你發現的秘密悄悄的來告訴老師,小朋友準備好了嗎?帶上我們做的各類風車,出發!
3.戶外玩風車,教師巡回指導。
4.師幼共同交流發現的情況。
小朋友都玩得開不開心啊?(幼兒回答)教師請出幾個玩得不開心的幼兒說說他們遇上了什么問題。
小悠:“老師,我的風車跑去跑去它也不會轉的...”果果:“老師我的風車它老是塌下來的...”鵬鵬:“老師,我的風車我動一下才轉一下,我不動它它就不轉的...” 師:“那你有沒有嘗試用跑或者原地轉圈來幫助它轉動呢?鵬:“有的,它就是沒有轉起來。”
教師總結:風車要想轉起來呀,首先它要用對稱圖形的紙做,這樣才能使得風車的兩邊平衡,這樣風吹來的時候兩邊受到風的力量一樣大,就會轉動起來了,然后如果你的風車是對稱的,你還沒有轉起來,有可能就是制作風車的時候,小朋友將風葉剪線的部分剪得太到了,應該在中心點周圍再空出些位置來,還有就是在固定風車的時候小朋友的大頭針固定的太到了,應該把大頭針再往外挪挪,讓風葉顯得鼓鼓的寬松點。
5.幼兒自由的玩風車,教師指引幼兒布置好的“風車展覽會”場地,供幼兒擺放風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