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匯總六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合作交流學習7的分解與組成,感知數的分和的有序性。
2、讓幼兒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一起學習、發展,充分體驗小組互助、合作學習的快樂。
活動準備:
1、不同大小、顏色、形狀的西瓜、桃子的圖片若干,不同種類的拼插玩具和廢舊材料。
2、音樂磁帶:《我的朋友在哪里》
3、顏色或圖案不同的數字1-6的卡片。 4、7的分和式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情境創設
1、 拍手游戲:教師采用問答的方式與幼兒一起復習6的組成。
師:嗨嗨,我的1球碰幾球?
幼兒:嗨嗨,你的1球碰5球。
2、 每組組長自報家門,教師為每組貼上相應的羊羊貼畫。
3、 師:我們每只羊羊隊的小朋友都很好,今天老師還特別為你們請來了一個朋友(出示數字7),讓數字7作裁判,評判出究竟是哪只羊羊隊取得最后的勝利。
二、羊羊大戰
1、數字7裁判為我們每只羊羊隊的小朋友都準備了7件物品。(出示西瓜、桃子、拼插玩具和一些廢舊材料),但是數字7可給你們提要求了:
(1)請每組幼兒拿到7件物品后不要亂動,先觀察這些物品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再把這些物品分成倆份,并說出你分的依據是什么?轉動腦筋,看看哪組分得方法多?
(2)分完后要把你分的結果填寫到記錄表上。
2、幼兒分組合作進行分解、記錄,教師巡視并作個別指導。
喜羊羊隊材料:桃子圖片;美羊羊隊材料:西瓜圖片;沸羊羊隊材料:金魚圖片;懶羊羊隊材料:拼插玩具;暖羊羊隊材料:奶盒和奶瓶;慢羊羊隊材料:各種紙盒(牙膏盒、藥盒、煙盒)。等等3、 幼兒匯報美羊羊隊:老師,我們組按西瓜的大小把7分成了1和6.
喜羊羊隊:我們組按桃子的種類把7分成了2和5.
暖羊羊隊:我門組的材料都是關于奶的飲料,按盒子的和瓶子的把7分成了3和4;
3、 教師小結。
引導幼兒歸納7的分解方法有多少種。
4、 數字7裁判評出優勝獎,給予鼓勵。
三、游戲:我的朋友在哪里
1、教師發給每位幼兒一張數字卡片。
2、找朋友。
音樂《我的朋友在哪里》,幼兒手拿數字卡片邊唱邊找自己的好朋友。
3、 幼兒互相檢查,找到的朋友對不對。
4、 匯報。
我是草莓3,我是草莓4,我們合起來是數字7,我們倆是好朋友。(倆個好朋友互相抱抱)
四、延伸
我們學習了數字2-7的分解,也知道他們的分解方法有多種,請幼兒回家自己探索8的分解方法有多少種,你能找到怎樣的規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目標
1、對物體在斜面滾動的現象感興趣,初步感受物體移動的速度與坡度大小、坡度面光滑度有關。
2、能大膽地運用語言交流、表達,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的樂趣。
3、養成細致觀察和積極實踐的好習慣。
4、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5、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準備
1、各種圓柱體積木若干,長方形木板
2、毛巾若干
過程
1、導入活動
。1)出示圓柱體積木及長方形木板,要求幼兒說出其名稱。(這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狀的。)
(2)告訴幼兒今天小圓柱和長方形要在一起做游戲,小圓柱想請長方形幫忙,讓它活動活動,這時長方形有點兒發愁了,不知怎么辦才好,小朋友你有辦法嗎?
2、幼兒初次操作
3、操作后提問
。1)你剛才是用什么辦法讓小圓柱動起來的?
。2)請抬起木板的幼兒來示范。
。3)這樣把木板抬起來就象滑滑梯。
4、小結
把木板抬起來一點,就象小朋友所說的象滑滑梯、也象斜坡、山坡。
5、現在請小朋友去找一樣東西幫忙,把木板抬起來,然后讓小圓柱滾起來。
6、幼兒再次操作
提問:
(1)剛才,你是請誰幫忙的,怎樣幫忙的?
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把二塊木板的一頭放得不一樣高低,然后讓它滾,讓幼兒說一說二塊木板上的小圓柱哪一塊滾得快,哪一塊滾得慢?
幼兒二人合作再次操作
(1)提出要求,二人合作要注意些什么?(團結、友愛、互相謙讓)
(2)提問:二個坡上的小圓柱哪個滾得快,哪個滾得慢?
得出結論:高坡上滾得快,低坡上滾得慢,一樣高的坡上的小圓柱滾得一樣快。
7、怎樣讓二個小圓柱在一樣高的山坡上,滾得一個快,一個慢。
8、幼兒操作
。1)提出要求:(不能用手推)二人合作
。2)告訴幼兒一邊桌上有毛巾和圍巾,假如需要他們幫忙的話去請他們。
9、討論:小圓柱滾下的快慢。
10、討論后總結:
鋪上毛巾的滾得慢,木板上的小圓柱滾得快。
11、這是為什么?
因為木板光滑,所以小圓柱滾得快,毛巾毛毛的所以滾得慢。
12、小結:所以汽車要在光滑的馬路上開,如果在草地上開會發現什么情況?
教學反思:
這節課中,我覺得我的活動提問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問的效果也很好?梢哉f在大家的討論下,提問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兒不僅會說了,而且還更會問了。這樣的自由探索活動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也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孩子們在輕松、愉快地氛圍中,發揮了他們在活動中的主動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5以內的相鄰數,讓幼兒知道2、3、4的相鄰數是1和3、2和4、3和5。
2、初步了解相鄰數之間的簡單關系,并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3、培養幼兒的專注力,想象力和樂于助人的精神。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5、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活動準備:
數字卡(1--5),5間房子,5位客人卡片、1--5數字胸飾,幼兒人手一份操作學具、點子卡。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操作興趣,擺一擺,發現相鄰數多1和少1的關系。
(1)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朋友喜愛的小客人,它來和小朋友學習新本領,(出示喜洋洋),喜洋洋聽說我們班的小朋友愛動手,愛動腦筋,它要和我們來比一比,請小朋友們拿出自己的學具來擺一擺,和喜洋洋比一比,看誰先發現數字的規律?
(2)個別小朋友回答,老師小結。
(3)小結:中間的小圓片比它前面的小圓片多一個,中間的小圓片比它后面的小圓片少一個。2比1多1,2比3少1,3比2多1,3比4少1,4比3多1,4比5少1。
(二)理解相鄰數的簡單關系。
1、喜洋洋說小朋友這樣聰明,和你們一起真好玩,我再請幾位好朋友來和你們一起玩,好嗎?
2、出示懶洋洋、沸羊羊、美羊羊和慢羊羊,來了這么多的客人我們給它們每人安排一間漂亮的房子住,老師請小朋友來幫它們住進新家,給房子依次貼上數字,將羊羊們送進新家。
3、引導幼兒認識相鄰數。我們看懶洋洋、沸羊羊、美羊羊和慢羊羊都住進了新家。1號懶羊羊,2號沸羊羊,3號喜羊羊,4號美羊羊,5號慢羊羊。它們互相都有鄰居,2號沸羊羊,它的鄰居是住1號房的懶羊羊和住3號房的喜羊羊。
4、沸羊羊有鄰居,那么我們的數字寶寶2也一樣有鄰居,它的鄰居是誰呀?數字1和3,(剛剛小朋友已經擺了小圓片,2是中心數,2比它前面的1多1個,2比它后面的3少1個,1和3是比2少1和多1的數,它們緊挨著2,象鄰居一樣,這樣的數就叫相鄰數。相鄰數就是按順序排列的數,一個數比一個數少1,一個數比一個數多1的數。)5、小朋友知道了2號沸羊羊的鄰居是住1號房的懶羊羊和住3號房的喜羊羊,喜羊羊美羊羊的鄰居分別是誰?3、4的鄰居分別是誰?為什么?
小結:2的相鄰數是1和3,3的相鄰數是2和4,4的相鄰數是3和5
(三)小朋友操作,填點卡。
1、懶洋洋、沸羊羊、美羊羊和慢羊羊住進了新家,大家都非常的高興,它們給我們每位小朋友都帶來了禮物--點子卡,出示點子卡,請小朋友數中間的圓點有多少個,在兩邊的空格內填上一定數量的圓點,使它與中間的圓點數成為相鄰數。小朋友數兩邊格內圓點數,在中間空格內填上一定數量的圓點,使兩邊的圓點數是中間圓點數的相鄰數。
2、小朋友操作,填點卡。教師巡視指導(四)游戲:找朋友小朋友操作填了點卡,我們來做個"找朋友"的游戲,請全體小朋友戴上數字胸飾,看自己戴的數字胸飾是數字幾,去找比你的數字多1和少1的數字朋友。在音樂中做游戲。
活動反思:
本課的重點應該是先學會找相鄰數,然后再認識相鄰屬于本數的關系,幼兒接受起來也就更加容易?墒窃鯓右鱿噜彅颠@一概念呢?我用了幼兒易理解“挨著”這一詞來向幼兒介紹出相鄰數。首先請5名幼兒帶著數字頭飾按順序排成一排站在大家面前,然后請下面的幼兒說說5個數字寶寶互相之間誰挨著誰,并一一指出來,孩子都能說出數字寶寶1挨著數字寶寶2,數字2又挨著“1”和“3”…….雖然臺上沒有數字“6”,可是幼兒能夠說出5挨著“4”和“6”,就這樣這一課的重點就迎刃而解了,對于認識相鄰數與本數的關系在一節課中無法得到更深入的學習。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日常生活中,知道控制自己的情緒,不亂發脾氣。
2、遇到困難,會動腦筋解決問題。
3、在活動中,樂于發表自己對事情的看法。
活動準備
情景表演
基本過程
(一)導入活動
1、通過故事《妞妞不哭了》引出活動的主題。
2、聽完故事后教師提問:
A、妞妞為什么哭?發生了什么事?
B、她這樣哭,對不對?哭能解決問題嗎?
C、如果你遇到了這種問題,你會怎么辦?
D、妞妞后來是怎樣做的?
(二)關鍵步驟
1、教師設置問題情境,師生共同表演情景劇。
情景一:小西和強強要看同一本書,他們倆搶了起來,最后強強把小西的書搶走了,小西在地上哭了起來。
情景二:奇奇和小朋友們比賽跑步,結果他輸了,他氣得直跺腳,并揮起了拳頭要打小朋友。
情景三:妞妞想讓媽媽給自己買芭比娃娃,媽媽沒有給她買,她就生氣地坐在地上哭著不肯走。
2、表演完情景劇,教師向幼兒提問:”小西,奇奇,妞妞的表現好不好?為什么?如果是你遇到了這樣的事情,你會怎樣做?”
3、請小朋友想一想自己以前是否亂發過脾氣,如果以后遇到了同樣的事情該怎么做。
(三)結束活動
活動自然結束。
活動延伸
1、區域活動
在圖書區增加相關主題的書籍。
3、生活活動
在日常生活中,針對愛發脾氣的小朋友進行隨機教育,也可請家長配合對孩子進行教育。
大班不亂發脾氣教案,很多幼兒都有一點小毛病,大部分幼兒共同有的一個小毛病就是喜歡亂發脾氣,這種行為在幼兒身上是不正確的,我們應該要好好的`教導幼兒不要亂發脾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根據圖畫線索大膽猜想故事情節及小動物的對話,并用連貫、完整的語句表達出來。
2、理解故事內容中蘊藏的童趣,能對故事內容展開大膽的想象與表達。
3、感受動物們齊心協力,成功“吃到”月亮后的快樂心情。
活動準備:
1、PPT\圖畫書《月亮的味道》、音樂磁帶。
2、圖片:月亮、烏龜、大象、長頸鹿、斑馬、獅子、狐貍、猴子、老鼠。
活動過程:
一、提問導入,激發幼兒興趣引發想象。
1、猜謎導入:“有時像圓盤,有時像鐮刀,白天藏起來,晚上才出現!保ㄔ铝粒
2、(出示圖書)我這里有一本書,是和月亮有關的,讓我們一起來來看看吧!“書上的月亮像什么?”這本書的名字是?(《月亮的味道》)“如果真的能吃到天上的月亮,你想象一下月亮可能是什么味道呢?”
3、讓我們來看看故事里的動物們是怎么想的,我們一起來聽故事。
二、閱讀圖書內容,幼兒觀察PPT圖畫書。
1、觀察PPT的第1頁,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內容。
(1)、這是發生在什么時候的事情?黑夜里多少雙眼睛?請大家數一數?(九雙眼睛)有幾只小動物嗎?(九只小動物)
(2)、他們會是誰呢?為什么?
。3)、他們在黑夜里望著月亮在想些什么?(引導幼兒猜測故事內容)
(4)、教師小結:靜靜的夜晚,圓圓的月亮掛在夜空。動物們都仰著頭,望著月亮?吹谜鎸P亩荚谙耄涸铝,是什么味道呢?是甜的,還是咸的呢?真想嘗一小口。】墒悄,不管怎么伸長了脖子,伸長了手,伸長了腿,也夠不著月亮。
2、觀察第2-5頁引導幼兒了解小海龜下定決心要去摸月亮并請大象、長頸鹿幫忙。
。1)、第2-3頁:一只小海龜下定了決心,要一步一步爬到最高的山上夠月亮!昂}攭虻皆铝羻幔坑惺裁崔k法能讓海龜夠到月亮?它的好朋友是誰?那它會怎樣邀請它的好朋友幫忙?”教師示范海龜所說的話,幼兒觀看畫面。
。2)、第4頁:大象的鼻子往上一伸,月亮看見了會怎么想?會怎么做?月亮輕輕往上一跳,大象還是夠不著怎么辦呢?。會請誰來?他們會說些什么?
。3)、第5頁:長頸鹿是怎么做的?月亮有怎么做?還是夠不著怎么辦?
3、幼兒討論:“它會請誰來幫忙?”幼兒觀看PPT中出示的小動物,并分組講述小動物、月亮之間的對話,了解6-9頁圖畫書的內容。
。1)、長頸鹿是怎么做的?夠到了嗎?他會請誰來?會說什么?
(2)、幼師出示小動物圖片,引導幼兒分組講述。
。3)、幼兒扮演小動物邀請幫忙,并學說對話。
4、幼兒觀察幻燈片第10頁教師提問“小老鼠能夠到月亮嗎?為什么?”“月亮在想什么?什么樣的表情?”
5、幼兒觀察第11-12頁圖片了解小動物夠月亮的方式“疊羅漢”和規律。
(1)、最后誰夠到月亮了?為什么小老鼠這么小能夠到月亮?
(2)、小老鼠會怎樣分享月亮?那月亮會怎樣?
(3)、出示貼絨圖片引導幼兒鞏固對小動物夠月亮方式的理解!皦蛟铝恋男游锒加姓l?”“小動物是怎樣夠到月亮的?”“看到小動物們夠月亮你感受到了什么?”
。4)、觀察12頁“小動物們都怎么了?為什么?”
三、引導幼兒完整欣賞故事內容,感受體驗動物們齊心協力,成功“吃到”月亮后的快樂心情。
1、幼兒觀看PPT教師完整講述至小動物們相互合作夠到月亮。
2、討論:“動物們愿望實現了嗎?”“那月亮的味道到底是什么味的?為什么?”
3、引導幼兒思考相互幫助,相互合作的好處與價值,讓幼兒懂得分享后大家的快樂與愜意。
四、引導幼兒欣賞故事的結尾,激發幼兒大膽想象和無限的思考。
1、引導幼兒觀察小動物圖片,提問引導:“最先夠月亮的是誰?接下來的是誰?它是怎么邀請小動物的?說了些什么?”幫助幼兒梳理故事內容,掌握故事情節。
2、討論:“夜晚有幾個小動物看著天上的月亮?”一起夠月亮的小動物有多少??還差一個會是誰?
3、“小魚在想什么?”“你能幫助小魚解開疑問嗎?那你會怎么說?”
4、“你喜歡這個故事里的哪個部分?為什么?
五、教師小結:“月亮”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你能講一個和月亮有關的故事嗎?引導幼兒開發想象創編和“月亮”有關的故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欣賞散文詩,理解散文詩所展現的四季景觀特征,萌發初步的愛大自然情感。
2、積極參與選太陽、畫太陽的創作活動,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
3、嘗試仿編散文詩,用詩化的語言表述個人經驗和想象內容。
教學準備:
多媒體科件制作,每組操作用四季景觀圖一套,紅色、綠色、黃色太陽各一個,空白太陽輪廓人手一個,水彩筆。
教學過程:
。ㄒ唬┒嗝襟w課件展示,引出課題,激發興趣。
。ǘ┯變翰僮-為四個季節選太陽。
1、太陽是怎么樣的?引導幼兒討論
2、假如太陽不僅有紅的,還有綠的、黃的(結合多媒體演示),你會為什么季節選什么顏色的太陽?引導幼兒思考,并請個別幼兒談談看法。
3、幼兒分組活動,教師指導,重點引導幼兒學習按照季節特征或人們的需要選太陽。
4、幼兒集中展示,并說明理由,教師及時肯定幼兒的想法。
。ㄈ┬蕾p散文詩《四個太陽》教師根據幼兒的討論結果重新安排散文詩,第一遍結合幼兒作品朗誦,第二遍結合多媒體演示配樂朗誦,幫助幼兒理解散文詩的意境。
(四)幼兒操作-畫太陽,并根據所畫內容按照散文詩的格式進行仿編。
1、幼兒畫太陽,教師引導幼兒大膽想象。
2、幼兒仿編,要求幼兒用“我畫了一個什么顏色的太陽送給什么季節,大地會變得怎么樣?”的格式進行仿編。
3、個別仿編,教師把幼兒仿編的內容與散文詩的內容連起來讓幼兒再次欣賞,激發幼兒初步的愛大自然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