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匯總九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知格子的基本特征,促進幼兒方位感知能力的發展。
2、提高幼兒小組活動的協調能力。
活動準備:
大格子圖、圓形磁鐵若干、地面格子圖4副(紅、藍、黃、綠)
小格子圖人手1份(正反兩面)、小花片人手一盒(6片、同色)
活動過程:
一、感知格子的主要特征
1、老師在黑板上畫橫線、豎線
邊畫邊問幼兒:"這是第幾條橫(豎)線"?
我畫成了什么呀?--格子
2、格子上有什么?這個格子有幾條橫線?幾條豎線?有幾個空格?
3、:格子上有橫線、豎線,還有交叉點和空格。
4、一個圓片飛來了,它放在哪兒了?
引導幼兒理解并說清:在第二條橫線和第三條豎線上。
5、(用椅子當桌、泡沫墊當凳)請幼兒拿小花片在自己的格子圖上放放玩玩,并說說小花片放在什么位置上了。
二、玩格子游戲
1、捉迷藏
①教師說位置(圓片藏在第二條橫線和第四條豎線上),請上來一名幼兒和下面的幼兒同時擺放圓片。
、谡堃挥變荷蟻碚f位置,請上來一名幼兒和下面的幼兒同時擺放圓片。
2、追圓片
黑板上的圓片移動位置,幼兒在自己的格子圖上相應地變換擺放位置。
2片花片 4片花片 6片花片
3、改圓片
、佻F在的格子有幾條橫線?幾條豎線?一共有幾格?
、谟變嚎磮D示擺放小花片
、劢處煂⒏褡訄D旋轉后,請幼兒移動圓片成相應的位置。(幼兒格子圖不移動)
4、站格子(室外)
、俚厣弦灿懈褡樱袔讞l橫線?幾條豎線?一共有幾格?
、诮淮何覀冃∨笥褋懋斝』ㄆ嬲靖褡拥挠螒。
5個人為一組(紅、藍、黃、綠4隊)看圖示站位置比比哪一隊站得又對又快!
③中途引導思考:怎樣才能站得又對又快?
三、結束
剛才我們在格子上玩了有趣的游戲,現在我們回去找找教室里有沒有象格子一樣的東西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一些常見的箭頭標記,了解它們表示的含義作用。
2、嘗試通過縱橫箭頭來確定方位。
3、體驗團體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停車場,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直接導入
師:看,我們來到了哪里?
玩看方向開汽車的游戲。兩遍。
二、討論箭頭
師:剛才我們在和誰玩游戲?你在哪里見過它?它告訴你什么意思?
師:我們生活中真的有很多箭頭。
出示箭頭標記。師幼一起認識了解。
。簩W會看箭頭標記,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方便。
三、認識了解→↑和數字表示的含義。
出示→5.
師:這是什么意思?還可能表示什么?
出示↑3
師:這是什么意思?還可能表示什么?
出示→5↑3
師:連起來又會是什么意思呢?
。嚎匆娺@樣的數字和箭頭,我們可以說像右走5步再向前走三步。
四、學習看停車卡
師:今天我們來到了一個停車場,管理員給了我這樣一張停車卡?纯矗业能噾搹哪睦镞M去?然后往哪里開?再往哪里開?
師:這張停車開的車應該停哪里?首先要想想應該從哪里進去?
。耗銈冋姘簦紝W會了看停車卡來停小汽車,F在,你們每個小朋友都是一輛小汽車,拿出你們的停車卡。等會我們要去后面的停車場停車,誰來告訴我們,停車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提停車要求:我們的小汽車要排好隊一輛一輛停,停車的時候要注意不能碰撞到其他的車輛。讓我們帶著停車卡一起去停車場停車吧!
師:停好車之后,把你車位上綠色的停車卡翻出來,看看是否一樣,一樣的就是你停對了,拿著兩張卡片走出停車場,把停車卡交給管理員。
幼兒開始操作。
五、幼兒操作
師:現在前面的桌子上還有很多小汽車要你們幫助它們停車呢!
教師展示操作材料。
師:每輛小汽車上面都有停車卡,(出示有三個數字的)這個是有一定難度的,停車的時候要動動小腦筋。請你們兩個小朋友一組,合作幫這些小汽車都停到停車位上去,可以嗎?
師:停好的小朋友可以請旁邊的老師幫你檢查一下是不是都停對了。
師:都停好了嗎?讓我們帶著小汽車再去班級交換停車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什么是新年,新年是一月一日,是新的一年的開始。
2、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動手能力、社會能力等。
3、教育幼兒要關愛他人,同時在活動中增強孩子和父母之間的情感交流。
4、發展幼兒的動手制造賀卡能力和創造力。
5、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如何創造新穎的賀卡,并說出自己創造的賀卡代表的意義
教學難點:如何制造賀卡的花邊和賀卡的挖空方法等。
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制作好的賀卡若干張,顏色卡紙若干張,剪刀,膠水,碎布頭,廢舊物品上的亮晶晶(如巧克力包裝紙等)彩色包裝帶,廢舊的彩色包裝盒等。
1、活動引入:
新年到了,我們都會收到許多的禮物,小朋友們請你說一說你都收到什么禮物了?爸爸媽媽送除了送我們禮物還為我們做了些什么?那我們也給最親愛的爸爸媽媽親手做一份新年禮物吧。
2、活動過程:
。1) 教師出示用各種廢舊材料制作的賀卡,各種形狀的賀卡,激發幼兒制作的興趣。
(2) 請幼兒拿出自己準備的各種材料,可以提示幼兒做出各種形狀,花紋,并設計好可以把對折的盒子一面掏空,另一面畫上畫等。也可以創造小動物,各種植物,或卡通形像等。開動小腦筋自己創造。
。3) 對制作好的賀卡進行裝飾,可以用廢舊的亮舊舊包裝紙,也可以是碎布頭剪成各種形狀,貼到賀年卡上。
。4) 把包裝帶折成小蝴蝶結貼到賀卡上,在賀卡上寫上新年快樂等。
3展示活動:
請幼兒拿著自己制作好的小賀卡,說說制作的意義,為什么做這個賀卡送給爸爸媽媽等,
4活動延伸:
請幼兒把自己的賀卡小作品送給爸爸媽媽,注意觀察爸爸媽媽的表情,下節課畫下爸爸媽媽收到賀卡的樣子。
教學反思
這節課總體上是比較成功的,孩子們的興趣很高,制作的賀卡非常有想像力,各種種樣的非常的可愛,家長們評價很高,課堂氣氛非;钴S。但這節課也有一些不足之處:
1、 孩子們的動手操作能力還欠缺,比如一個孩子要做奧特曼的立體賀卡,但制作出的賀卡像機器人,缺乏生動。
2、 常規不是很好,賀卡制作到一半時,桌子上地下到處都是廢紙片等垃圾。只有一多半的孩子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
3、 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缺乏,感謝和祝福的話只是“新年快樂”“爸爸媽媽我愛你”“爸爸媽媽辛苦了”等等
如果讓我從新上一次這節課,我會提前上一切感恩的語言課,再講好常規等。
小百科:賀卡是人們在遇到喜慶的日期或事件的時候互相表示問候的一種卡片,人們通常贈送賀卡的日子包括生日、圣誕、元旦、春節、母親節、父親節、情人節等日子。賀卡上一般有一些祝福的話語。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目標:
1、 教幼兒學會詩歌,讓幼兒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 豐富詞匯:熱鬧、湊、腦、瞧、捧、懂、翻。
3、 幼兒能正確地判斷出一些不良的習慣。
準備:
字卡、掛圖
過程:
一、 學習兒歌
1、 “小朋友,你們喜歡看書嗎?”“那你們都是怎么看書的?”(幼兒自由回答)
2、 “有兩個小朋友在一起看書,你們想不想知道他們是怎么樣看書的?”(出示兒歌)
3、 教師有感情的朗誦散文兩遍。
4、 提問的形式,讓幼兒討論、回答。說說詩歌里說了一些什么?
1) 小珍是怎么看書的?小貓看見了怎么樣?
2) 小寶是怎么看書的?小狗看見了說了一些什么?
3) 你們喜歡誰?為什么?
5、 認識詞匯:熱鬧、湊、腦、瞧、捧、懂、翻
1) 認識詞匯:熱鬧、湊、腦、瞧、捧、懂、翻
2) 讓幼兒給字寶寶找“家”,讓它們住回自己的“家”里
6、 幼兒和教師一起朗誦詩歌,要求幼兒朗誦時不要拖音。
二、 游戲:
游戲:我知道
規則:教師把幼兒平時的一些好習慣和不好的習
慣寫下來,讓幼兒看了字條后,說出是好習慣或不好的習慣,如:吃飯挑食(壞習慣)、自己收拾玩具(好習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律動參考動作
A段:幼兒四散游走,找朋友。
B段:喜歡你、親親你(與同伴做出親一親的動作)
喜歡你、抱抱你(和好朋友互相擁抱)
喜歡你、夸夸你(對好朋友做出夸一夸的動作)
喜歡你、逗逗你(1、扮個鬼臉逗好朋友開心。2、做出不同的表情和動作都更多的小伙伴開心。)
游戲玩法建議
A段:幼兒四散游走,在最后一句“我可喜歡你”時快速找到一個好朋友。
B段:和找到的好朋友面對面做出語詞中相應的動作。
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目標】
1、幼兒模仿學習說唱部分的動作。
2、能隨音樂變化找到朋友并做出相應“喜歡”的動作。
3、體驗與同伴表達交往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愛我你就親親我》剪輯音樂片段。
2、《我喜歡你》進行歌詞替換。
3、提前拍好的幼兒游戲活動照片。
【活動過程】
1、游戲《找朋友》,初步感知音樂
要求:在唱完歌曲時,找到一個好朋友。
2、感知音樂變化,學習B段動作
(1)提出問題:你找到好朋友了嗎?是誰?
你喜歡你的好朋友嗎?會怎么做呢?
(2)播放照片,引導幼兒說出并嘗試“喜歡你抱抱你、喜歡你親親你、喜歡你夸夸你、喜歡你逗逗你”的動作。
(3)幼兒完整隨音樂練習。
3、跟隨音樂嘗試交換朋友
(1)老師示范找朋友時做的動作。
(2)老師帶領個別幼兒嘗試練習。
(3)幼兒互相帶動練習。
(4)幼兒分組互相邀請完整游戲,嘗試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4、幼兒集體四散自由找朋友
要求:唱到最后一句歌詞時找到一個新朋友。
5、發散創編“逗”的動作
要求:每次要用不同的動作逗小伙伴開心,并大聲對好朋友說“我喜炊你”。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激發愛媽媽的情感及想給媽媽寫信的愿望。
2、學用圖畫、符號、文字等形式表達想法和情感。
3、復習、鞏固寫信的基本格式。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5、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1、采訪媽媽光盤、家長來信、自備字卡、白紙、畫筆。
2、回顧以前為媽媽過節的情景、對“三八”婦女節的認識。
3、采訪媽媽,了解媽媽喜歡的顏色、媽媽愛吃的食物、媽媽的生日和媽媽的心愿。
4、“三八”婦女節,幫媽媽制訂節日計劃。
5、了解媽媽的心愿、掌握寫信格式。
重點、難點:
通過觀看錄像和傾聽家長的來信,激發孩子們感激媽媽、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過程:
1、回憶采訪媽媽的內容。
說一說你的媽媽愛吃什么、喜歡的顏色、生日、心愿……
2、觀看錄像。
(1)觀看媽媽辛苦做事的錄像。
聽聽她們都說了些什么?
(2)觀看后討論。
(3)讀家長來信。
3.幼兒寫信。
(1)復習寫信的基本格式(開頭、結尾簽名、日期、每段前空兩格)。
(2)討論怎樣寫信。
我們還不會寫字,可以用什么方法來寫信呢?
還可以用圖畫、符號來表示。
(3)幼兒寫信。
(4)交流自己寫好的信。
4、小結。
活動延伸:
制作信封。
活動反思:
本活動始終以情感為主線,首先觀看媽媽的錄像和傾聽媽媽來信,激發幼兒愛媽媽的情感與給媽媽寫信的愿望,在此基礎上幼兒通過信的方式將自己對媽媽的情感轉化為書面語言,幼兒在活動中不僅學會一種新的情感表達方式,同時進一步增強了親子關系。新穎、適宜的活動形式,有效地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計劃性較強,語言簡練、到位,使整個活動非常流暢和有序。在愛的教育中,抓住情感調動,便抓住了教育的關鍵。直觀的看、聽方式讓孩子們感受媽媽的愛,并激發了孩子們想表達愛媽媽的情感。
不足之處:
討論過程中,應該注意充分調動幼兒自身的原有經驗和想法,豐富他們的討論內容。使幼兒在活動過程中得到多方面的發展。
小百科:信封,一般是指人們用于郵遞信件、保守信件內容的一種交流文件信息的袋狀包裝,信封一般做成長方形的紙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設計思路:
最近小朋友談論的話題經常是關于狗幫主人看門,貓捉老鼠,鳥捉蟲等等及其一些動物幫助人的故事,于是我結合主題《動物世界》之《我與動物交朋友》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懂得幫助他人會使人快樂,激發幼兒樂于助人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根據畫面進行初步的判斷,想象。
2、運用自己的語言,大膽地講述,培養幼兒認真傾聽別人講述。
3、懂得幫助他人會使人快樂,激發幼兒樂于助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房子圖片5張(1號房沒有門和窗,2號房沒有瓦片,3號房傾斜有裂縫,4號房完美可是隔壁住著小貓,五號房外形完美。)
2、圖畫一張,傷心老鼠頭飾一個,開心老鼠頭飾若干。
3、金牌30塊。
4、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圖畫,啟發幼兒討論:老鼠為什么不開心?
2、教師戴上傷心老鼠的頭飾,以傷心的口吻說:“大風把我的房子吹走了……”
3、啟發幼兒幫幫老鼠的'忙,為老鼠找房子。出示1——4號房子,布置在活動室四周,讓幼兒分散自由觀察。提問:①這座房子怎么樣?②你覺得合適嗎?③為什么?
4、組織集體討論:①這四座房子怎么樣?②適合小老鼠呢?③你從什么地方看出來不適合呢?
5、出示5號房子,引導幼兒進一步圍繞問題觀察討論。提問:①看看這座5號房子怎樣?②住進去安全嗎?
6、引導幼兒想辦法幫1——4號房子修理好。
7、出示開心老鼠,表揚小朋友幫它選擇了舒適又安全的房屋,并送小禮物,讓幼兒體驗互相幫助的快樂。
8、在《健康快樂動起來》的音樂聲中共同慶祝,活動自由結束。
活動延伸:
開放語言區,美工區,音樂區,結構區供幼兒自選活動
重點指導:
語言區提供故事卡片,引導幼兒創編并講述關于小老鼠的故事;美工區提供圖畫紙、油畫棒,引導幼兒為小老鼠設計房子;音樂區提供各種頭飾、錄音機、磁帶等,讓幼兒表演關于小動物的歌曲及舞蹈;結構區提供各種積塑、積木,引導幼兒繼續為小老鼠建造房子。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組間交流、分享智慧”。在幼兒間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能讓每個幼兒都有學習、表達的機會,有利于幼兒主體性得到最大的體現,學習的自主性得到最大的激發,同時這種學習是要與同伴合作、互相交流的基礎上進行的。在科學探索活動中,這種學習方法尤為有效。前幾天,有一位小朋友給大家講了個《烏鴉喝水》的故事,許多孩子對石子投入瓶中能讓水位升高很感興趣,并提出,要是旁邊沒有小石子烏鴉還會想出其他辦法嗎?為了滿足幼兒的探索欲望,同時進行幼兒小組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設計了此次活動。
活動目標:
1、探索如何讓瓶子里的水位升高。
2、具有擴散性思維,能在同伴面前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并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3、喜歡實踐活動,嘗試運用不同的材料幫助烏鴉想辦法,萌發幫助別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動畫制作: 小烏鴉喝水2.玻璃瓶若干,石子,沙子,廢舊報紙,棉花,玻璃球,即時貼標記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
小朋友們最喜歡看動畫片了,現在呀,王老師就要請小朋友們看一個非常有趣的動畫片。
二、欣賞動畫片第一段后,提問:
1、剛才動畫片里有誰?2、這只烏鴉口渴了,它在天空飛呀飛,發現了什么?3、瓶子里有水,但是瓶口又高又小,烏鴉喝不到水怎么辦呢?請我們小朋友來幫它想個好辦法吧。
三、幼兒猜測并講述烏鴉喝到水的方法。
我們小朋友積極動腦筋想了很多辦法,那這些辦法到底能不能幫助小烏鴉呢?王老師給小朋友們準備了一些材料,現在請小朋友自己動手去試一試,看看怎樣才能使烏鴉喝到瓶子里的水。
四、幼兒以小組合作方式進行探索“如何喝到水”。
1、提出探索要求:①請每個小朋友先在瓶子里原來水面的位置上做一個標記,等你操作完了再做一個標記,看看瓶子里水面的位置是升高了還是降低了。②請小朋友在使用操作材料的時候注意安全。
2、師生共同小結:你用了什么材料,水面的位置有沒有變化?
小結:當我們把一個個小石子、小玻璃球放進玻璃瓶里的時候,小石子、玻璃球很霸道,搶了水娃娃的地方,水娃娃就被擠到了瓶口,水面的位置升高了,這樣烏鴉就喝到水了?墒钱斘覀儼衙藁、報紙放進瓶里的時候,棉花、報紙和水娃娃很友好,做了好朋友,棉花、報紙抱住水娃娃,水娃娃也鉆到它們的身體里一起做游戲。水面的位置沒有明顯變化。所以烏鴉還是喝不到瓶子里的水。剛才呀,小朋友幫烏鴉想了很多辦法。有的成功了,也有的失敗了,但我們小朋友都積極動腦筋,并大膽進行了嘗試,你們是最棒的。
五、王老師也想了一個辦法,我們一起來看看王老師想的辦法好不好。(教師操作,幼兒討論回答。)請小朋友們回家以后再和爸爸媽媽一起做一做這樣的小實驗,看看你家里的哪些東西能夠讓瓶子里的水升高。
六、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動畫片里的小烏鴉是怎么喝到水的?教師播放動畫,并完整欣賞。
七、總結:以后當我們小朋友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一定要積極動腦筋,想出不同的好辦法,當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也應該熱心地去幫助別人。
活動反思:
《烏鴉喝水》這個題材原本只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內容,但孩子們對這個故事很感興趣,并由此引發了如何想出不同的好辦法幫烏鴉喝到水的討論,我覺得這樣的一個生成課題,源于幼兒的生活,又有利于幼兒的操作,因此組織了這個活動。在活動中,教師本著幼兒是主體的原則,力圖營造一個良好的探索環境,嘗試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幼兒主動積極參與,體驗與同伴合作、交流的樂趣。通過此次活動,我覺得在進行科學探索活動中,教師應提供給幼兒充分活動空間和材料,為幼兒提供足夠的選用機會,以滿足不同幼兒的需要;讓每個幼兒都承擔不同的探索職責,使每個幼兒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有利于其主體性得到最大的體現。在這種活動環境中來促進幼兒積極思維、主動交流分享對方的經驗,對于探索中產生的各種預測是否正確并不重要,教師應真誠地接納和認可,要力求每個幼兒在探究活動中都有所發現,有成功的體驗。幼兒與教師的平等關系,幼兒與幼兒互相學習互相合作的伙伴關系,能激發幼兒的學習欲望,增強自主性,使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一、教學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了解"茅草谷"變成"花娘谷"的美好經歷,愿意交流分享閱讀的感受。
2、看看、說說周圍的"喜事",體驗不同喜事帶給人的不同喜悅心情。
二、教學活動準備:
1、多媒體教學ppt課件。
2、傳統喜事圖片4張。
三、教學活動過程:
1、談話進入主題看ppt圖片,認識"茅草谷"。教師設置問題:看這張圖片,你看到什么啦?(請幼兒通過觀察自由討論回答,(教案:)提醒幼兒語言描述的完整性)教師:我的家鄉長著許多樹,可唯獨沒有會開花的樹,所以我們村里的人都叫這里是"茅草谷"。
2、分段閱讀,理解故事內容。
(1)、集體閱讀教師提問:有一年,"茅草谷"發生了一件大喜事,在這樣喜慶的日子里,你們覺得會帶什么禮物呢?
(2)、圖片欣賞教師:花娘谷的人遇到過什么喜事?(請幼兒欣賞圖片)讓幼兒自由討論從圖片上看到什么啦。
(3)、自由討論:
了解春節、中秋節、豐收、祝壽這些喜事,生活中還有哪些喜事可以分享。讓幼兒自由討論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喜事。
幼兒觀察ppt圖片,茅草谷漸漸有了什么變化?生活在這樣的村子里人們的心情會怎么樣?
3、完整欣賞故事。
配樂,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幼兒欣賞。情感教育提升:生活在一起的一家人是幸福的,在充滿了愛的社會我們是快樂的,我們要學會愛家長、愛老師、愛我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