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中班體育活動迷迷轉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體育活動迷迷轉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中班體育活動迷迷轉教案 1
教材分析:
幼兒喜歡原地旋轉的游戲,旋轉過程中周圍的事物也跟著轉動,帶給他們奇妙的體驗。幼兒期是感統訓練的關鍵期,可通過轉圈游戲有效解決前庭覺失調的現象,提高平衡能力。中班幼兒平衡能力和穩定性明顯増強,有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本次活動意圖通過兒歌的引領,幫助幼兒掌握原地旋轉的基本方法,進一步發展幼兒的平衡能力。
活動目標:
1.掌握原地旋轉并保持身體平衡的基本方法。
2.能遵守游戲規則,旋轉時會自我保護。
3.體驗掌握平衡、保持穩定的愉悅。
活動準備:
寬闊平坦的戶外活動場地,音樂,沙包若干。
活動建議:
一、帶領幼兒跟隨音樂舒展身體、活動關節,重點活動上肢及腿部。
二、請幼兒分散站好,拉開距離,自由探素原地旋轉的方法。
1.引導幼兒自由探究原地旋轉的方法,注意觀察幼兒不同旋轉方法,重點借助胳膊保持平衡的幼兒進行分享、交流。
提問:你轉起來了嗎?旋轉結束時,你用什么辦法站穩?你的胳膊是怎樣的? 小結:原地旋轉時,可以借助胳膊保持身體平衡,如側平舉、躬著腰等。
2.適當增加旋轉圈數,鼓勵幼兒進一步探究,掌握原地旋轉并保持身體平衡的基本方法。提醒幼兒每回最多轉 3 圈,站穩后再準備下一輪旋轉,可建議幼兒改變方向旋轉,以防頭暈跌倒。
三、組織集體游戲“迷迷轉”,鍛煉幼兒的.平衡能力。
1.第 1 遍游戲,幫助幼兒了解游戲規則。
教師朗誦兒歌:“迷迷轉,迷迷轉,大風吹來快快站。”幼兒原地旋轉,當教師念到“站”字時,幼兒馬上停止旋轉。比一比,看誰站得穩。
2.第 2 遍游戲,教師變換速度朗誦兒歌,幼兒根據兒歌的節奏原地旋轉,增加游戲的難度和趣味性。
3.第 3 遍游戲,幼兒手托沙包旋轉,進一步增加游戲難度。
介紹游戲規則:幼兒兩手側平舉,手掌伸開,手心向上,左右手各托一個沙包原地旋轉, 旋轉結束時,看看誰的沙包還在手掌上。
游戲反復進行,重點對個別平衡能力較弱的幼兒進行指導。
四、請幼兒跟隨音樂放松頸部、手臂,鼓勵幼兒與同伴之間協作進行放松活動。
幼兒園中班體育活動迷迷轉教案 2
活動設計意圖與思路(教育理論依據):
最近我們正在開展"我自己"主題活動。在主題開展的前階段,孩子們通過"自畫像"了解了自己的特征,從觀察、比較中也感覺到了:自己長得和別人不一樣,積累了許多關于自己、同伴特征的經驗,同時,在區域活動中,我發現孩子們在合作游戲的時候會有困難,在合作活動的過程中,關注自己過多,往往自己說出自己的意見就好了,不知道傾聽別人的意見,更不會統一意見,于是就不能很好的商量協作。在此基礎上,我設計了此次活動"迷迷轉",目的是讓孩子們在愉悅的游戲中進一步體驗自己的獨特性、群體的共同性。另一方面通過游戲,在大班的初期掌握一些合作的方法,為將來的學習打基礎。
活動內容與要求:
1、知道"人群中我和別人長得不一樣,但也可以找到許多相同的`地方。
2、運用按某一特征進行歸類的方法學做游戲,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重點難點:
1、知道"人群中我和別人長得不一樣,但也可以找到許多相同的地方。
2、運用按某一特征進行歸類的方法學做游戲,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迷迷轉》課件一份;幼兒圍成圓圈的照片教學課時:一課時(30分鐘)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興趣
師:上次我們都畫了自畫像,自畫像中我和別人不一樣的在哪里?(幼兒回答)師小結:原來我們每個人與別人都有許多長得不一樣的地方,這樣大家才能區分出來你是誰了。
二、情景引入,觀看課件
了解"迷迷轉"游戲的玩法與規則:
1、師:昨天我看見一群小朋友在操場上做一個非常好玩的游戲,你們想看嗎?
2、(播放錄像1:男孩子中間站)師提問:
這個游戲叫什么名字?
他們是怎么玩的?他們邊在玩時邊嘴巴里還念了怎樣的兒歌?
聽到說怎樣的一句話時才站在中間的?這句話是誰說的?
(老師提升:當聽到中間的小朋友說"女孩子中間"這句口令后,女孩子才站在中間。)
3、(播放錄像2:男孩子中間站)提問:這次我們聽到發口令者發了什么樣的口令?(男孩子中間站)
4、(播放錄像3:背書包的中間站,口令先不說,幼兒猜好后再說)提問:猜猜這次發的是什么口令?我們一起來問問她好嗎?(播放錄像驗證)師:原來發口令的小朋友找到了他們背書包這個相同的地方,然后才發了口令。
5、師:再來看看這一次,猜猜發口令者發的是什么口令?
(播放錄像4:帶圍巾孩子的中間站,口令先不說,幼兒猜好后再驗證)你們知道她的口令是根據他們什么相同的地方來發的?怎么發?
找找他們還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如果你是發口令的小朋友,你會發什么口令?(出示幼兒圍成圓圈的照片)根據幼兒的口令大家一起來找找是哪幾個?
三、幼兒玩"迷迷轉"游戲
1.幼兒互相協商(游戲者與發口令者)然后游戲引導幼兒尋找同伴相同的地方來發口令,而且口令盡量不一樣。
2.幼兒反復進行游戲,體驗同伴之間的相同處與不同之處。
四、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以后去操場上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小百科:轉,物體圍繞一個點或一個軸做圓周運動。
幼兒園中班體育活動迷迷轉教案 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運用按某一特征進行歸類的方法玩游戲,體驗“人群中我和別人長得不一樣,但也可以找到許多相同的地方。”
2.發展幼兒觀察、比較、綜合以及與同伴合作游戲的能力。
活動準備:
《迷迷轉》課件一份
活動過程:
一、情景引入,觀看課件,了解“迷迷轉”游戲的玩法與規則:
1.幼兒觀看課件
2.幼兒討論:
這個游戲叫什么名字?有幾個人玩?怎么玩的?他們找到什么不同來發口令的?
二、幼兒玩“迷迷轉”游戲
1、幼兒分兩組商量游戲口令
引導幼兒尋找自己與同伴的不同點,并根據不同點發口令
2、幼兒反復進行游戲,體驗自己與同伴的不同之處。
三、觀看課件,了解游戲的不同玩法。
活動結束:
讓孩子們在愉悅的`游戲中進一步體驗自己的獨特性、群體的共同性。另一方面通過游戲,在大班的初期把握一些合作的方法,為將來的學習打基礎。
幼兒園中班體育活動迷迷轉教案 4
一、活動目標:
1、在聽聽玩玩中感受沙球及串鈴的聲音,了解其名稱及玩法,并通過游戲“迷迷轉”進一步熟悉玩法。
2、在游戲中進一步體驗感官及身體各部分的協調性。
二、活動準備:
1、樂器若干(鈴鼓、響板、小鈴)
2、沙球及串鈴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節奏火車——《我的身體會動》
T:我們的.身體很靈活,讓我們來介紹一下。
(引導幼兒根據音樂用節奏語言表達)
(二)耳朵的本領——游戲《猜樂器》
T:耳朵的本領大,我們用耳朵聽聽是誰在敲門?
(幼兒對唱,聽辯樂器的聲音,在老師引導下依次請出鈴鼓、響板、小鈴)
(三)聽聽玩玩動動
1、聽聽玩玩
(1)幼兒自由探索
T:今天有兩個樂器朋友也來做客,請你們去玩一玩怎樣讓他們唱出好聽的聲音,聽一聽他們的聲音象什么?
(2)集體分享
T:你剛才玩了什么?怎么玩的?它唱歌的聲音象什么?
沙球T:這個東西看上去象什么?摸上去什么感覺?怎么玩?它唱歌的聲音象什么?
得出它的名字叫沙球。(請幼兒讓沙球唱唱歌,鼓勵打出不同節奏)
串鈴T:它叫什么名字?為什么叫它串鈴?它唱歌的聲音象什么?
(請幼兒讓串鈴唱唱歌,鼓勵打出不同節奏)
2、動動——游戲《迷迷轉》
T:我們邀請沙球、串鈴也來參加游戲
(1)把沙球和串鈴加入游戲中,變化節奏(引導幼兒節奏準確,并和同伴保持整齊)
(2)同時邀請兩個樂器游戲(引導幼兒聽清要求,靈活反映)
3、總結
T:剛才做游戲我們用到了身體上的哪些地方?
原來身體上的各種地方一起工作就會讓我們的本領變的很大!
4、歌曲《小手不見了》
T:我們的小手、小腳、小臉也來和我們做游戲了,猜一猜把他們藏在哪里!
(鼓勵幼兒在最后結束時創編出不同的動作)
【幼兒園中班體育活動迷迷轉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體育活動教案09-30
幼兒園中班體育活動教案【精】12-09
幼兒園中班《施轉的紙片》科學教案08-26
幼兒園中班體育活動教案(精選24篇)10-19
幼兒園中班體育活動教案(精選15篇)11-05
幼兒園中班體育活動教案(15篇)02-23
幼兒園中班體育活動 《小鴨趕路》教案04-05
幼兒園中班戶外體育活動游戲教案04-15
幼兒園中班體育活動教案15篇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