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幼兒園植樹教案4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植樹教案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植樹教案 篇1
目標:
1、通過講講、看看、玩玩、種種等活動,讓幼兒知道3月12日是植樹節,加深幼兒對常見樹的認識,了解樹木與人類的關系。
2、鼓勵幼兒與同伴互相合作、激發他們愛護樹木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準備:
1、制作好樹木與人類關系和春天特征的多媒體課件。
2、自制常見樹小紙牌人手3~4張。
3、植樹的工具,在幼兒園內開辟種植角,備好柳樹枝段。
設計思路:
從小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是現代幼兒教育更新的具體體現,活動設計擬在讓幼兒認識自然物,了解自然與人類的關系,頌揚人類改造自然、保護自然,通過觀看樹木與人類關系和春天特征的多媒體課件,把幼兒認知、情感、行為貫穿于各種活動中,讓幼兒采用不同的認知思路、多層次去認識周圍世界,運用觀察、談話、種植、游戲等多種方法,使幼兒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
過程:
一、講樹
1、觀看“風沙的危害” 多媒體課件,配以音樂解說,制造略顯緊張的氣氛。讓幼兒通過聽講解、觀看“風沙的危害”, 多媒體課件,了解風沙對人類的危害。
2、引導幼兒重點討論:如何來避免風沙帶來的災難呢?在討論的基礎上,讓幼兒得出樹木能阻擋風沙,避免及或者減少風沙造成的災害。
3、觀看春天季節特征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了解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
二、夸樹(植樹對人類的益處)觀看樹木與人類關系并結合多媒體課件討論。
植樹對人類的益處:凈化空氣、調節氣溫、防風遮雨、防止火災等功用。
三、玩樹牌幼兒每人3~4張小紙牌,上面繪有各種已認識的常見樹木。幼兒自由結伴,兩人一組玩樹牌。
玩法:雙方同時出一張樹牌,先拍桌者先講:一要講出這兩種樹的樹名,二要講出每種樹的一二個主要特征。三要講出其是常綠樹還是落葉樹。都講對了,兩張數牌就歸講者所有;講錯了,就有對方講。如雙方均未講對,就把這兩張牌擱一邊,雙方重新出牌。最后以牌多者為勝。
四、種樹
1、激發幼兒參與種樹的興趣帶領幼兒去園內的種植角,讓幼兒說說如何種植“柳樹”
(1)種植工具(2)種植方法
2、幼兒種植,老師巡回指導,幫助幼兒掌握每棵樹枝的間距。
3、插上小標志,便于將來負責照看和護理。
幼兒園植樹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植樹節快到了,借此契機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活動設計擬在讓幼兒認識自然物,了解人與自然的關系,頌揚人類改造自然、保護自然。通過本次植樹節的活動,把幼兒認知、情感、行為貫穿于各種活動中,讓幼兒采用不同的認知思路、多層次去認識周圍世界,運用觀察、談話、游戲、行動等多種方法,使幼兒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
活動目標
知道3月12日是植樹節,了解樹木與人類的關系。
了解植樹節的來歷和意義,樹木對環境的作用。
在活動中激發幼兒愛護樹木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請幼兒搜集樹的'資料或圖片。
關于我國林木資源缺乏或森林火災的新聞片斷。
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視頻短片導入,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1.請幼兒觀看風沙的危害及林木資源缺乏的新聞片斷。
2.教師引導幼兒一起討論:如何來避免風沙帶來的災難?
二、我知道的樹木
1.分組討論:你喜歡樹嗎?為什么喜歡樹?喜歡什么樹?
幼兒可以用搜集到的樹木圖片資料介紹自己喜歡的樹木。
運用多媒體課件以游戲的形式讓孩子們認識了解常見樹木的名稱及種類,進一步激發幼兒了解樹木的欲望。
三、我喜歡樹木
1.教師與幼兒一起討論樹的作用及好處。(凈化空氣、調節氣溫、防風降噪、防止火災……)
2.教師介紹植樹節的由來及意義,認識植樹節節徽。
3.教師與幼兒一起討論保護樹木的辦法。
四、我保護樹木
請幼兒把討論保護樹木的辦法用自己喜歡的形式表現出來,可以創造性的設計宣傳植樹節、植樹造林的宣傳畫報等。
延伸活動
帶領幼兒去園內的種植角觀察春天的樹木或參與到種植樹木的活動中,感受植樹的樂趣。
附錄
附:《植樹節的由來》
植樹節是國家以法律規定宣傳保護樹木,并動員群眾參加以植樹造林為活動內容的節日,用來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熱情。
3月12日是我國自己的植樹節,同時這一天也是孫中山逝世紀念日。孫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視林業建設,在他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就設立了農林部,下設山林司,主管全國林業行政事務。1914年11月頒布了我國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79年2月,根據國務院提議,將孫中山先生與世長辭之日(3月12日)定為我國植樹節,也是為了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實現的遺愿將在新中國實現并且要實現得更好。
幼兒園植樹教案 篇3
目標:
1.通過講講、看看、玩玩、種種等活動,讓孩子知道3月12日是植樹節,加深孩子對常見樹的認識,了解樹木與人類的關系。
2.鼓勵孩子與同伴互相合作、激發他們愛護樹木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準備:
1.制作好樹木與人類關系以及春天特征的多媒體課件。
2.自制常見樹小紙牌人手3~4張。
3.植樹的工具,在幼兒園內開辟種植角,備好柳樹枝段。
設計思路:
從小對孩子進行環保教育,是現代孩子教育更新的具體體現,活動設計擬在讓孩子認識自然物,了解自然與人類的關系,頌揚人類改造自然、保護自然,通過觀看樹木與人類關系以及春天特征的多媒體課件,把孩子認知、情感、行為貫穿于各種活動中,讓孩子采用不同的認知思路、多層次去認識周圍世界,運用觀察、談話、種植、游戲等多種方法,使孩子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
過程:
一、講樹
1.觀看“風沙的危害” 多媒體課件,配以音樂解說,制造略顯緊張的氣氛。讓孩子通過聽講解、觀看“風沙的危害”, 多媒體課件,了解風沙對人類的危害。
2.引導孩子重點討論:如何來避免風沙帶來的災難呢?在討論的基礎上,讓孩子得出樹木能阻擋風沙,避免及或減少風沙造成的災害。
3.觀看春天季節特征多媒體課件,引導孩子了解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
二、夸樹(植樹對人類的益處)觀看樹木與人類關系并結合多媒體課件討論。
植樹對人類的益處:凈化空氣、調節氣溫、防風遮雨、防止火災等功用。
三、玩樹牌孩子每人3~4張小紙牌,上面繪有各種已認識的常見樹木。孩子自由結伴,兩人一組玩樹牌。
玩法:雙方同時出一張樹牌,先拍桌者先講:一要講出這兩種樹的樹名,二要講出每種樹的一二個主要特征。三要講出其是常綠樹還是落葉樹。都講對了,兩張數牌就歸講者所有;講錯了,就有對方講。如雙方均未講對,就把這兩張牌擱一邊,雙方重新出牌。最后以牌多者為勝。
四、種樹
1.激發孩子參與種樹的興趣帶領孩子去園內的種植角,讓孩子說說如何種植“柳樹”
(1)種植工具(2)種植方法
2.孩子種植,老師巡回指導,幫助孩子掌握每棵樹枝的間距。
3.插上小標志,便于日后負責照看和護理。
幼兒園植樹教案 篇4
教案目標:
1、初步掌握制作樹葉書簽、標本和保存樹葉的基本方法。
2、引導幼兒觀察形形色色的樹種,了解樹的名稱、形態、特點、生長規律等。
3、進一步增進幼兒對樹的認識,理解人與樹的內在聯系。
4、通過對樹的認識和探究,激發幼兒愛樹、護樹的情感,培養其環保意識。
5、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征。
6、讓學生了解節日的習俗。
教案準備:
1、與家長取得聯系,爭取家長的大力支持;
2、教師準備一些市區綠化的錄像帶、照片等資料。
教案安排:
1.綠化植物知多少:老師、家長和孩子一起調查了解幼兒園和幼兒園周圍有多少種綠化植物,并攝影,了解這些植物的生長特性以及與之相關的一些問題。
2.樹葉探趣:家長和孩子一起到幼兒園、公園、植物園等實地觀察樹葉的形狀、顏色,采集樹葉標本,制作樹葉貼畫、樹葉標簽,……
3.樹木護養:老師和家長一起教給孩子一些有關養護植物方面的常識。
4.綠化植物攝影作品展和樹葉貼畫作品展。
教學設計:明天就是植樹節了,當我們看到路邊的參天大樹的時候,是不是也在想,綠色的環境給我們的人類帶來了無限的生計呢?這是春天帶給我們的希望,這是環保意識逐漸增強的人類帶給自己的希望。植樹節愛樹活動開始了,通過本次幼兒園教案,讓孩子們了解更多的環保意識,從小培養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意識。
小百科:近代植樹節則最早由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發起。19世紀以前,內布拉斯加州是一片荒蕪的平原,樹木稀少,黃沙漫天,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國著名農學家朱利葉斯·斯特林·莫爾頓提議在內布拉斯加州規定植樹節,動員人民有計劃地植樹造林。當時州農業局通過決議采納了這一提議,并由州長親自規定今后每年4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三為植樹節。此后的16年間,又先后植樹6億棵,終于使內布拉斯加州10萬公頃的荒野變成了茂密的森林。為了表彰莫爾頓的功績,1885年州議會正式規定以莫爾頓先生的生日4月22日為每年的植樹節,并放假一天。后來經商議,于1932年發行了世界上首枚植樹節郵票,畫面為兩個兒童在植樹。
【【推薦】幼兒園植樹教案4篇】相關文章: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匯總四篇03-19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集錦九篇03-26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集合六篇03-23
【推薦】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合集六篇03-22
【推薦】幼兒園大班教案合集七篇03-21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集錦九篇03-21
【推薦】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范文五篇03-20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集錦四篇03-20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集合4篇03-19
【推薦】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范文5篇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