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背景分析:
幼兒園里常常能目睹這樣的情景:兩個孩子為了同一件玩具發生爭吵卻誰也不愿意認錯;有的孩子寧愿自己拿著玩具不玩,也不愿把它讓與別人玩。幼兒的這些行為是自我中心化的外在表現。
現在的孩子習慣了家長的呵護,往往以自我為中心,不知道如何去關心別人,體會不到與人分享的快樂,常常看到有的孩子做錯了事情還不知悔過,從而失去更多朋友。針對幼兒這一狀況,我們著手設計一系列的教育活動,讓幼兒有機會去理解體驗不同的心理狀態,特別是理解他人的心理,有同情心,設身處地能為他人著想,從而學會在不同的場合、不同情境中適當地表達自己的情感,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有良好自我調節能力的幼兒更易形成活潑、開朗、自信、進取等良好個性心理品質,從而獲得身心的和諧發展,適應社會。為了讓孩子們學會交往、善待朋友,我設計了《大熊的擁抱節》這一活動方案,讓幼兒在欣賞故事的同時,知道霸道的行為會讓自己失去很多朋友,使幼兒領悟到“知錯就改”還是會得到朋友的原諒的,以此教育幼兒要珍惜友誼,與同伴友好相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
培養幼兒學會認同他人是符合大班幼兒身心特點,是幼兒親社會行為的萌芽,認同他人是幼兒源于幼兒實際生活的道德學習,一切心理品質都是在學習中通過經驗積累建構的。
活動目標:
、愿意聆聽故事,并能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逐步理解故事含義。
、體驗朋友之間互相寬容、相互珍惜的情誼。
活動準備:
課件《大熊的'擁抱節》。
活動過程:
一、了解擁抱節
討論:猜猜什么是擁抱節?過擁抱節要做什么?代表什么意思?
小結:擁抱節是一個快樂、溫暖的,和抱一抱有關的節日。
二、聽故事,理解故事
、播放【第一段】。
討論:大熊在想什么?00是什么意思?(和00個人擁抱)
如果你來過擁抱節,你想和多少個人擁抱?
、播放【第二段】。
討論:為什么大家不愿意和大熊擁抱?誰會愿意和你擁抱呢?
小結:擁抱是有理由的:我們是好朋友,我們是家人,等等。
引導幼兒推測故事結局:大熊非常難過,孤零零的一個人跑回家了。小熊平時喜歡欺負小動物,在
擁抱節這天小動物們會原諒大熊嗎?你認為他們會怎么做呢?
3、播放【第三段】。
討論:小動物們不和大熊擁抱的理由。
4、播放【第四段】。
討論:小動物們是否原諒了大熊?為什么?
你有沒有和朋友發生過不愉快的事情呢?是怎么互相原諒的?
小結:每個人都可能有意無意地做對不起別人的事情,但是做了錯事要及時改正。
5、播放【第五段】。
討論:大熊在擁抱節的愿望實現了嗎?怎么實現的?
小結:做了錯事,自己要改正;作為朋友,也要原諒他。
三、一起來過擁抱節
引導幼兒情感遷移, 一起過擁抱節,讓幼兒找到好朋友說說悄悄話,并體驗擁抱的快樂。
可播放【背景音樂】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畫面,想象和講述富有情趣的內容。
2、激發幼兒創編詩歌的興趣,嘗試創編詩歌活動,體驗創編詩歌的快樂。
3、引導幼兒感受詩歌的韻律美,培養幼兒的勇敢精神。
活動準備:
小熊、烏鴉、鯉魚、河水頭飾各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引導幼兒有秩序的依次走過"小橋"進入活動室入座,提示幼兒講一講自己過橋有什么感覺?自己還知道什么樣的橋?
1、逐幅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并創造性的講述詩歌內容:
引導語:
(1)小朋友看這條河上架著一座什么橋?
(2)小朋友想一想小竹橋走上去會有什么感覺?
(3)大家猜一猜誰會來過橋?
(4)原來是小熊來了,小朋友看小熊過橋害不害怕?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5)看見小熊走在橋上搖搖晃晃, 誰看見了?他們會怎樣笑話小熊呢?
(6)這時,要是有人來幫幫小熊就好了,大家猜一猜誰會來呢?
(7)啊,原來是鯉魚,鯉魚有什么辦法來幫小熊過橋呢?
(8)鯉魚不能來扶小熊,只能鼓勵小熊勇敢些,不要怕,眼睛看著前方,你們看,小熊是怎樣向前走的?
(9)小熊過了橋心里高不高興?小朋友是怎樣看出來的?鯉魚高不高興?鯉魚高興是什么樣子?(在此過程中讓幼兒嘗試學小動物們的表情、動作)
2、逐次展示課件,引導幼兒根據圖意,嘗試用規范的句子來編詩歌:
引導語:
(1)剛才,我們一起編了一個很好玩的故事,我們給這個故事起個什么名字好呢?(幼兒討論)
(2)我們還可以把"小熊過橋"的故事編成一首兒歌,你們愿意試一試嗎?
(3)(提出要求)小朋友編的時候,要把這個故事內容說清楚,語言要簡練,每一句的字數要一樣多或差不多,讀起來還要非常順口。(老師和小朋友一起編前半部分,引導幼兒掌握創編兒歌的方法)
3、讓幼兒分成兩組看桌子上的圖片,一名幼兒到前面來做排圖游戲,
集體創編詩歌的后半部分:
(1)提示幼兒按小熊表情樣子的不同,看看哪張圖片應該放在前面編?
(2)師生共同討論幼兒自己創編的詩歌,糾正不順口的地方。
(3)幼兒集體朗讀編好的詩歌,體驗成功的快樂。
表演游戲:
引導幼兒嘗試表演詩歌內容,分組表演詩歌中人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名稱:過新年
活動目標:
1、通過對如何過新年的討論,讓幼兒了解中國傳統節日-春節以及習俗。
2、鍛煉幼兒的語言組織能力,要求幼兒能夠用較為流利的語言描述過年的情景。
3、培養幼兒能夠使用豐富的詞匯來形容新年的快樂和自己愉悅的心情。
活動準備: ppt 課件 ,泡泡泥。
活動過程:
1、老師講故事,引起幼兒興趣。
老師講年的傳說故事,讓幼兒了解年的來歷。
2、談話導題
師:"新年就要來到了,大家都很高興,讓我們來想一想,怎樣過新年才快樂呢?"
(引導幼兒回憶過年的習俗,大膽發言)
2、幼兒自由討論
師:請想好了的小朋友來講一講,去年的時候是什么過的?心情怎么樣?
(要求小朋友用流暢的語言詳細描述當時的情景,且描述當時的心情是詞語要豐富)
3、出示ppt:包括年畫、對聯、團圓飯、守歲、爆竹等圖片),請小朋友看一看,這些都是什么?并說一說。
(對年畫的圖案和色彩進行描述,并說出年畫的含義,對春聯的對稱性突出討論,討論年夜飯不可缺少的菜是什么,討論守歲的意義,對于爆竹的色彩、聲音、安全性進行討論等等)
4、回憶去年小朋友給家人朋友拜年的情景,請幼兒想一想當時的情景是怎么樣的?我們在拜年的時候說了些什么?
5、告訴小朋友,新年是一年的新開始,小朋友又大了一歲了。提問:你在新的一年里有些什么打算,有什么愿望,應該怎樣做?
6、學習用泡泡你包餃子:
(1)泡泡泥揉成球體;
(2)把球體壓扁,做成餅狀;
(3)把球形的的餡放在餅上;
(4)把餅對折,把餡包在其中,餃子就做好了。
(引導幼兒表達積極的新年愿望)
活動小結:我們不僅自己要快樂的過新年,而且還有給身邊的人送去自己的祝福,我們已經學會了很多拜年的話,還可以把自己的祝福畫出來,做成賀年卡,送給自己最喜歡的人,好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能夠辨出音樂中每個樂句末的重音。
根據教師提供的圖片,感知和了解音樂并用肢體動作和樂器演奏表現音樂中樂段之間的變化。
感受音樂歡快激烈的風格,體驗與朋友們一起隨音樂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音樂《斗牛士進行曲》、鈴鼓、沙錘、碰鈴、
斗牛士圖片、小號等。
活動過程
1、欣賞A段音樂,感受A段音樂中每個樂句末的重音,并用語言和動作表現。
(1)師:你們知道斗牛這個游戲嗎?
(2)出示斗牛士圖片,分析圖片,講解斗牛玩法。
(3)引出"加油"的西班牙語--"歐類"
(4)在教師的語言提示下,隨音樂在句末重音外喊出"歐類"。
2、再次欣賞A段音樂,用拍椅子的動作和"歐類"語言進一步表現句末的重音外。
師:斗牛士聽到你們的加油聲,更來勁了,可是老師好像聽見你們的小椅子也想玩這個游戲,也想喊加油,你們想想怎么樣讓它們發出聲音?有什么辦法?
3、教師運用身體動作,隨音樂做出加油、士兵吹小號,鮮花的動作,引導幼兒根據教師的動作提示初步感受全曲的旋律變化。(放完整的斗牛士進行曲)
(1)師:斗牛場上的比賽越來越激烈了,除了有觀眾朋友們為他們喊加油,還有誰會為斗牛士喊加油呢?小朋友注意看。
(2)出示圖片,按音樂的順序排列。
(3)幼兒跟隨老師一起聽音樂并做相應的動作。
4、幼兒分組隨音樂演奏樂器,表現樂曲的曲式結構。
師:老師這準備了許多的樂器,我們可以利用它們來斗牛士加油。
活動反思
《斗牛士進行曲》選自法國著名作曲家比才為其歌劇《卡門》創作的序曲,由于該樂曲的節奏感強,旋律激昂,它的整體音響形象容易給幼兒帶來強烈的共鳴,容易讓幼兒產生興趣,因此此次活動孩子很感興趣,整個活動氛圍愉悅、輕松,接下來我就這次活動的組織進行反思。
興趣是幼兒最好的老師,只有當幼兒的學習興趣被誘發、激勵起來后,才會快樂輕松的學習。本次活動緊緊圍繞目標,充分尊重幼兒的意愿。在師的引導下,每位幼兒都愿意把自己聽到的想到的與小朋友共同快樂的分享。能很好的用動作表現自己對樂曲的理解。他們在聽中想、動中樂、玩中學,充分體驗到音樂的歡快優美,徜徉在音樂的海洋中。
此次活動的重、難點為:初步感知A段音樂中每個樂句末的重音。為突破重、難點,我進行了五次欣賞樂曲A段,且每次欣賞目標層層遞進,由老師帶領直至孩子自己找到重音,活動中,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樂曲末的重音。整個活動氛圍輕松、愉悅,教師與幼兒進行了有效地互動,讓幼兒置身于音樂游戲的樂趣中,并且教師大方、夸張的表演成功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也能大膽地進行表演。
本活動是節欣賞課,我改變了以往枯燥乏味的欣賞。通過集體、自由活動充分的讓幼兒在創編中熟悉樂曲旋律,并能按一定的節奏進行律動。活動中,我最大限度地調動幼兒主動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培養孩子對音樂的興趣。本活動還有個亮點就是利用打擊樂器來取代每段音樂的不同,同時在教學活動過程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孩子們聽覺、視覺、動覺都積極調動起來,充分融合到音樂中.課件的正確運用,使本堂課更有吸引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根據不同的畫面進行講述,并列出相應的分解式,從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達的數量關系。
2、引導小朋友積極探索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1、教具:課件、 1---10的數字卡。
2、學具:兒童用書,幼兒自帶10根小棒。
活動過程:
一、復習數字101、教師:伸出小手,數數自己有幾個手指頭?(10個)2、教師:數字10怎么寫?
3、請孩子說一說,寫一寫。
二、學習10的組成(標題)1、出示10張蘋果圖讓學生數一數(課件演示)。
2、教師:請你嘗試著把10根小棒分成兩組,有幾種分法呢?引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
3、請孩子想一想,說一說自己的分法。
4、(演示課件)教師根據交換規律和左邊多1,右邊少1的規律在黑板上寫出10的分解式。(教師板書)5、教師,請學生分組讀一讀10的組成。
三、情境感知--看圖學習加法應用題1、出示蘋果圖。
看看這幅圖,根據這幅圖編出一道加法應用題出來?
2、引導小朋友用三句話表達圖片的意思。(圖上有4個紅蘋果,6個綠蘋果,問:圖上共有幾個蘋果?)3、小朋友口述圖意并說出算式,老師記錄。
4+6=10(個)四、做游戲"找朋友"1、教師每個孩子一張數字卡,組織孩子圍成一個圓圈。
2、教師:音樂開始,當唱到"找到一個好朋友"時,請你找到和你的數字卡合起來是10的同伴做好朋友。
3、游戲開始,可以讓孩子互換數字卡反復游戲。
五、請孩子結合兒童用書練習。
提示:此教案有配套的課件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相關文章:
【精華】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五篇03-27
【精華】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五篇03-27
【精華】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匯編八篇03-27
【精華】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合集六篇03-26
【精華】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合集五篇03-25
【精華】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匯編九篇03-21
【精華】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范文八篇03-19
【精華】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匯總六篇03-18
【精華】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模板匯編6篇03-27
【精華】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錦集7篇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