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優秀教案范文六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優秀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一、選材:
《小機械立大功》這個繪本故事選自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優秀幼兒讀物系列,之所以選擇這個繪本故事,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與主題活動有著密不可分的契合點,可以在幼兒現有經驗之上拓展幼兒的經驗,為主題活動的開展進入更深層次的延伸;二是給幼兒一個語言能力上的挑戰,用連環畫式的繪本,編成一個完整的故事,是一次嘗試。
二、作品分析:
《小機械立大功》是一個以圖畫來說話的作品,作品中的圖畫非常生動活潑,初淺易懂,簡單的問句和答句告訴我們一個個妙招,其中包含了許多的認知因素--機械原理。繪本中以小矮人為線索,將簡單的而又被忽略的,我們平時認為很難給孩子講清楚的知識串起來,給孩子一個聯想世界,不斷地引起幼兒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引導他們去觀察去發現去探索,從而形成新經驗,積累下來留存在腦海中,這就是文學作品給予的力量。
仔細閱讀分析作品,你就會發現這個作品中所包含的認知元素有很多,有對機械工具名稱的認識,它們有什么用,還有對機械原理的簡單剖析。例如杠桿,滑輪,斜面等等。這些知識聽起來是很難的,孩子們會理解嗎?我認為在這個活動中,并不是要教孩子學會這些知識,讓他們了解到底什么是杠桿原理,最重要的認知點是要將這些原理轉化為一個認知,就是讓孩子知道有許多事情都可以用機械工具來做,這樣就使得我們的工作更加省時省力方便,使我們的生活更加愜意更加美好。
作品以連環畫式的多幅圖畫來表現故事,而文本卻非常簡單,是用幾個問句和答句做了點睛之筆。這些問句和答句中沒有人物角色,沒有形象的動作描述,因此,根據大班下學期幼兒的語言能力,可以將此繪本故事編成一個完整的故事。這也是對幼兒語言能力的一個挑戰。
三、目標定位:
在分析作品的內涵價值之后,我將目標制定為1、通過閱讀了解一些簡單機械工具的名稱和用途,感受使用工具給人們帶來的省時省力和方便。2、理解圖意,嘗試完整講述故事,體驗小矮人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快樂。從目標來看,本次活動是凸顯認知的,第一條目標指向的是社會常識,將作品的中心思想概括出來,第二條目標指向的是語言能力,同時整合了情感,也是活動中要隱性滲透的目標。相對于情感目標來說,活動中要隱性滲透的除了體驗成功的快樂之外,還有為人類的聰明才智感到自豪的情感。
四、過程設計:
本次活動的環節設計分為四個部分,首先以小機械工具為導入,說說名稱和用途,激發幼兒回憶已有經驗,帶著問題去思考,引起幼兒的探索興趣。第二部分是看看說說解讀圖意,意圖是讓幼兒通過觀察了解故事中發生的事情,解決的方法,并且感受工具帶來的省時省力和方便,其中包含了幾個認知點,杠桿,斜面,輪軸,滑輪和螺旋。這里的操作要點是不僅要讓幼兒看懂圖意,而且能夠用簡單的語句表達出來,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難點所在。第三部分是自主閱讀完整講述,是讓幼兒邊看小書邊講故事,將前面一個環節中組織的語言完整地講述出來,這個環節作為整個活動的完整欣賞部分。最后以現代化的機械工具作為活動延伸,激發幼兒更多的探索欲望,對周圍生活的更多的關注。
活動內容與要求:
1、通過閱讀了解一些簡單機械工具的名稱和用途,感受使用工具給人們帶來的省時省力和方便。
2、理解圖意,嘗試完整講述故事,體驗小矮人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快樂。
3、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并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PPT課件;幼兒用書人手一本
活動流程:
介紹小工具--看看說說解讀圖意--自主閱讀完整講述--活動延伸活動過程:
(一)介紹小工具:
教師出示各種小工具圖片,說說名稱,引起幼兒猜測:它們能做什么呢?
教師小結:剛才我們看到的都是一些簡單的小機械,它們都很有用。
森林里的小矮人要做一件大事情,這些小機械能幫上忙嗎?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看看說說解讀圖意:
1、出示圖一:小矮人想干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難?怎么辦呢?
2、出示圖二:小矮人想到了什么辦法?
鋸子是怎么回事?(出示鋸子的圖片,模仿拉鋸的動作)3、出示圖三:木頭又大又重,有什么辦法讓它移動呢?
4、出示圖四:小矮人是怎么做的?
教師小結:原來一根棍子加上一塊石頭就可以讓又大又重的木頭移動哦,這就是杠桿。
5、出示圖五:小矮人想把木頭般到樹樁上去,可是木頭好重哦,搬不動怎么辦?
6、出示圖六:這個問題是怎么解決的?
教師小結:用兩塊木板擱在樹樁上,斜斜的,就像小橋一樣,再把木頭推上去就省力多了。這就是斜面。
7、出示圖七:需要的木頭又多又重,抱著走好累哦,怎么辦呢?用什么辦法可以把木頭運到很遠的地方去呢?
8、出示圖八:有輪子的小車真好用,可以很輕松地一下子運很多木頭。小矮人很快就把木頭運完了。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2
認知目標:能從人的服飾變化中知道春天來了。
技能目標: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春天的喜愛。
情感目標:感受春天來臨的美好與喜悅。
活動重點: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春天的喜愛。
活動難點:能從人的服飾變化中知道春天來。
準備課件:音樂、圖片。
導入:
一、開始部分教師組織談話。"小朋友,現在是什么季節?(春天)你是怎樣知道春天來了?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出示課件演示稿,請幼兒觀察圖片上都有什么?然后教師提問:"春天到底是怎樣來得呢?"
2.教師配樂朗誦詩歌《春天是這樣來的》,請幼兒欣賞并思考:
(1)你聽到詩歌里說誰來了?
(2)小溪、柳樹、春筍是怎樣來得?(唱著歌來的、跳著舞來的、放著鞭炮來的)
3.幼兒欣賞課件,教師朗誦詩歌,鼓勵幼兒大膽地用動作表達自己的感受。
(1)小溪是怎樣來得?請幼兒學小溪唱歌,發出叮咚、叮咚的聲音。
(2)柳樹是怎樣來得?請幼兒學柳樹隨風飄動的樣子。
(3)春筍是怎樣來得?請幼兒學春筍鉆出泥土的樣子。
4.引發幼兒展開豐富的想像,說說聽了這首詩歌自己還想到了春天里的什么。鼓勵幼兒自由表現自己想像中的春天的景物。
三、結束:教師帶幼兒出去尋找美麗的春天,盡情表現迎接春天到來的喜悅心情。
活動延伸:教育幼兒愛護春天的花卉、小草,不攀折嫩枝葉等。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會基本動作“碎步”, 進一步鞏固手臂波浪的動作要領(以肘帶臂,以臂帶腕)。
2、能用肢體語言表現花的姿態,培養良好體態。
3、根據歌詞內容,靈敏地作出反應,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歌曲《蝴蝶找花》、數字牌、背景
活動過程:
一、基訓復習(團身吸腿、壓腿、踢腿、后彎腰)
二、導入:
學蝴蝶飛
1、師:“小朋友,你們還記得《神奇的小火車》這個故事嗎?毛毛蟲上了火車,走下來的是——。”
2、師:“對了,小蝴蝶走下火車一個人覺得好寂寞呀,她飛呀飛,飛過草地、飛過河邊……飛過了很多地方,她飛得可輕巧了,你們知道她是怎么飛的嗎?”
——幼兒嘗試模仿——教師邊做動作,邊強調動作要領。
3、幼兒原地學習蝴蝶飛。(學碎步——加手臂波浪)
4、幼兒在教師帶領下隨著歌曲內容,在背景周圍學習蝴蝶飛,注意動作的變化。
三、蝴蝶變花
變一朵花:
1、過渡:“小蝴蝶飛呀飛,飛地有些累了,她想休息一下了——(幼兒半圓型坐下)。她回頭一看,在她飛過的地方,到處鮮花開放,可真美呀!她搖身一變自己變成了一朵美麗的蝴蝶花。這朵蝴蝶花會是什么樣的呢?請你來想象,并模仿一下。”
2、幼兒個別模仿。
3、請其余幼兒將動作改得更美一些,學一學漂亮的動作。(點評:動作的到位。)
師:“小朋友的蝴蝶花是各種各樣的,這兩朵蝴蝶花上來給大家看看——,兩多蝴蝶花開得各有優點,如果在稍微改一下會更漂亮的,誰來幫幫她們——。”
4、師總結:我們的頭、頸、肩膀、腰、臀部、手臂和腿,全身部位都動起來,我們的蝴蝶花才能開得豐富又奇特。現在,請小朋友再試一試,變一朵與眾不同的蝴蝶花。
5、師:“現在我們一起跟著歌曲來變蝴蝶花好嗎?前奏——小蝴蝶在火車上休息;歌聲出來——小蝴蝶起飛;最后“鮮花開放”——小蝴蝶變成蝴蝶花。”
(原位變花——隨意飛動變花。)
變一朵大花:
1、過渡:“小蝴蝶變的蝴蝶花真美,真香呀,又引來了一只小蝴蝶,她們商量決定變一朵大一點的蝴蝶花。怎么變呢?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來試試看。”
2、教師觀察發現層次高低的或對稱的。
3、教師出示數字牌。“現在,我們來做個蝴蝶變花的游戲,老師這里有數字1234,當我出示1時,表示一只蝴蝶變花;當我出示2時,表示兩只蝴蝶變花;當我……。在游戲之前,老師提醒一下:小蝴蝶們在找朋友的時候,不要擁擠,要安靜地找,不能用嘴巴,只能用動作找好嗎?”
4、幼兒在教師數字牌的變化中玩游戲。(教師有目的地點評,注意正面引導)。
四、結束活動:
師:“小蝴蝶們,讓我們一起合作來變一朵最大的花好嗎?當音樂結束的時候,聽老師說——變,我們就集中起來,向后面的觀眾老師擺個漂亮的結束造型好嗎?”
師:“這個游戲玩得開心嗎?我們到教室里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吧。”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4
目標:
1、借助為紙人設計舞蹈的情境,運用折疊紙人的方法,直觀地記錄幼兒的創作痕跡,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2、能專注地觀察紙人的動作圖譜,并在圖譜的提示下合作表演木偶舞。
3、體驗師幼共同表演的愉悅。 準備:
1、小紙人若干
2、條形KT板四塊
3、音樂光盤、VCD一架
過程
一、隨音樂帶動跳進活動室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舞蹈嗎?那就跟音樂跳起來吧!
師:在美妙的音樂聲中,我們來到了紙人王國,紙人王國就要舉行一場音樂舞會,,小紙人們正在發愁,不知道編什么動作好,我們那小朋友都很喜歡舞蹈,愿不愿意幫他們編舞蹈,設計好看的動作?(愿意)瞧!他們來了
二、幼兒創編紙人的動作
1、出示紙人
師:小紙人身體的各個部分都可以動起來,你想讓他怎么跳,就把動作折出來,折好以后擺在背景板上,然后把這個動作跳給小紙人看看,聽明白了嗎?(教師邊講述邊動作提示)好,現在到這里找一個位置。
2、幼兒創編單個動作
師:小朋友真愛動腦經,編出這么多不同的動作,你這個動作很有趣,是怎么樣的?(幼兒學)
3、幼兒分組折,教師提供條形KT板,,幼兒折好后四人一組將折好的紙人展示出來。
師:接下來,我們再給小紙人變一個好看的動作.(幼兒操作)
師:變好了嗎?好把你們的小紙人粘在背景板上,四個人一組擺成一排,瞧,我們四個人變的動作連起來,就是一組很美的.組合了。
(以小組為單位,隨音樂學一學)
4、看圖譜接龍動作
我們把設計好的動作拿出來,我們按著它的順序,隨著音樂一起表演吧!看,我這里有一根音樂小魔棒,你們要注意聽他的指揮哦,我指到誰,誰就來表演自己設計的動作,我們一個接著一個,注意聽音樂哦!
5、第二次接龍‘
師:真不錯,音樂小魔棒還想和你們再玩一次,不過,他有一個要求,做完了要把動作停在那里保持住,記住了!
三、將幼兒創編的動作組合成舞蹈
1、噓——小魔棒要說話了(教師作傾聽狀)小朋友,小魔棒想請徐老師和你們一起把這些有趣的動作編成一個木偶舞,你們愿意嗎?
2、師生完整跳一次
四、結束部分
小朋友跳得真不錯,紙人王國的舞會馬上就要開始了,讓我們帶著會跳舞的小紙人一起去參加吧!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傾聽和理解故事內容,懂得捉弄別人,就會傷害別人,失去朋友。
2、教會幼兒做錯了事要勇敢承認,養成知錯就改的好習慣,懂得與別人分享快樂。
3、通過討論逐漸養成幼兒積極、大膽,清楚地語言表達能力。
4、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5、通過加入適當的擬聲詞去感受圖畫書的詼諧、幽默。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培養幼兒知錯能改,與他人分享快樂的好習慣。
2、難點:積極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教學課件
活動過程:
一、 出示小狐貍圖片,引出課題。
師:小朋友,你們看,他是誰?(小狐貍)最近,小動物們都不愿意理睬小狐貍,因為它總喜歡搞惡作劇,什么叫惡作劇?
二、 欣賞故事前半段,幼兒了解故事內容,引發幼兒思考。
師:小狐貍是怎樣捉弄小動物們的?
幼1:小狐貍騙小鴨子吃池塘里的星星,結果小鴨子喝了一肚子的水。
幼2:小狐貍騙小刺猬扎西瓜,等刺猬扎上了西瓜,它把西瓜一推,小刺猬就四腳朝天下不來了。
師:小動物被捉弄之后,還喜歡和小狐貍做朋友嗎?
幼:大家都不愿意和小狐貍做朋友了。
師:沒有了朋友,小狐貍好孤單啊!
三、 欣賞故事后半段。
師:小狐貍在做什么呀?
幼1:小狐貍在用鋸子、用榔頭釘東西。
幼2:小狐貍做了槍和炮。
師:原來小狐貍做了一把亮閃閃的槍,它要拿槍去干什么呀?
幼:去捉弄森林里的其它的小動物。
師:小狐貍拿著槍,對準了小動物們。這時候是誰沖在了前面保護大家呢?(小黃狗)
現在老師演小狐貍,你們做勇敢的小黃狗,嘴巴張大,我要開槍了。這些小黃狗有什么反應?(老師做打槍姿勢)
師:那小黃狗接住子彈后是什么樣的?
師:咦!原來子彈是用巧克力做的。小黃狗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其它小動物。這時,小動物們都爭先恐后地來吃巧克力。
師:這一次,小狐貍還捉弄別人嗎?那它是怎樣做的?
幼兒自用回答。
師:小朋友你愿意做小狐貍的朋友嗎?為什么?那我們小朋友在以后的生活中怎么做呢?
教師小結:因為小狐貍知道了搞惡作劇會傷害朋友,所以它知錯就改,帶來了美味的糖果和小動物們分享。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小朋友們做錯了事要勇敢地改正,學會給別人帶來快樂,就會有更多的朋友,大家就會更喜歡你。
師:不一會兒子彈就被打光了,小狐貍又跑回家拿了什么?
幼:推出一門大炮。
師:炮里哄出了什么?(巧克力)
師:于是,小動物都快快樂樂地分享著美味的巧克力。
四、 分享快樂。
今天,老師也給小朋友帶來了禮物,請小朋友跟老師一起分享吧!
活動延伸:
1、讓幼兒說出生活中自己做錯了事及時改正的例子。
2、幼兒記錄交朋友的一些方法,并說給其他人聽。
活動小結:
本次活動中運用圖片、聲音和游戲激發了孩子的學習興趣,通過問答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了幼兒養成勇于擔當,知錯能改的好習慣,懂得與他人分享快樂。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孩子們能夠積極踴躍的參與,充分發揮了主動性,達到了預想的效果。但在活動細節方面和環節過渡上還不夠完善。
小百科:狐貍(Fox)是一種通常生成在針葉林和積雪的針葉林生物群系的被動型夜間生物。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對生活中發生的化學現象感興趣。
2、樂于表達自己的發現和感受。
活動準備:
1、果汁、涼開水、盤子、抹布、杯子、各種飲料。
2、彩色筆、記錄紙。
活動過程:
1、引導自制飲料:
“夏天我們口渴時,要補充水分通常喝些什么?”
認識檸檬酸:
出示檸檬酸,讓幼兒看看、摸摸、嘗嘗來感知:
“嘗過后有什么感覺?”
2、幼兒操作實驗:
(1)、交代操作要求,教師觀察指導。
(2)、交流實驗結果:
“在水里只放檸檬酸,水發生變化嗎?”
3、尋找生活中的會冒泡的飲料。
(1)、幼兒尋找,教師留意他們的方法。
(2)、幼兒交流演示和品嘗:
“你怎么找到的?用什么方法?”
(3)、觀看開瓶后,瓶中的水發生什么變化。
【幼兒園優秀教案范文六篇】相關文章:
幼兒園讀書日優秀教案03-23
世界讀書日幼兒園優秀教案03-23
幼兒園讀書日活動優秀教案03-23
幼兒園世界讀書日優秀教案03-23
幼兒園中班世界讀書日優秀教案03-23
幼兒園大班主題活動優秀教案03-21
幼兒園中班美術優秀教案(通用8篇)03-26
幼兒園小班世界讀書日活動優秀教案03-23
幼兒園世界衛生日優秀教案03-23
幼兒園大班優秀游戲教案《拷貝不走樣》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