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五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多個角度觀察玉米,了解玉米外部的結構特征;
2、培養幼兒認真、細致觀察及捕捉事物特征的能力。
3、學會把自己的想象和現實物體有效地結合。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玉米實物、白紙、記號筆、彩筆。
活動過程:
一、觀察玉米
1、整體觀察:這是什么,它長得什么樣?
2、局部觀察:玉米的形狀有什么特點啊?
3、細節觀察:玉米上有一顆一顆的玉米粒,像什么啊??
二、畫玉米
1、師幼互動,引導幼兒刻畫玉米:畫這個玉米應該怎么畫?畫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呢?
(對玉米的穗子、顆粒等難畫的部位,教師可以適當的示范一下。)
2、幼兒畫:現在請你們把這個玉米畫下來,看誰畫的最有意思。(請幼兒用簡練的筆法把玉米畫下來)
三、啟發想象
教師根據幼兒刻畫的作品轉換角度,啟發想象:如果請你添上幾筆能變成什么?這個玉米倒過來像什么?你能把它變成什么?側看像什么?你能變成什么?
教師把幼兒想象的形象現場畫出來,起到點播幼兒的作用。
教師提供成品作品給幼兒欣賞,你們看,這個小朋友把玉米變成了什么?你喜歡嗎?如果只你,你會把玉米變成什么?為什么?
四、創造作畫
老師:原來把玉米換一個方向就可以變出不一樣的東西來。現在請你把玉米變出一個很奇特的東西,你們可以變一整只玉米,也可以變玉米的一個部位,還可以轉化各個方向來變,看誰邊的最神奇,還要想想你變出的是什么東西。
活動反思:
玉米是幼兒經常看到的,在上次活動中,讓幼兒圍繞玉米進行寫生,進行寫生之后在這次活動中,讓幼兒發揮自己的想象進行變形,玉米在寫生的時候,在紙上呈現出來的都是正常方向擺放的,在想象的時候,讓幼兒在不同方向進行想象變形,玉米一個奇特的食物,在幼兒的突發奇想中,變出了許許多多的神奇的東西。在觀察幼兒在變形的過程中發現幼兒想象還是蠻奇特的,變形的東西許許多多,幼兒的想象力是無可限量的,通過將常見的玉米進行變形后。增加幼兒的意象畫特征。加強幼兒進行想象的能力。
小百科:玉米別名:苞米、珍珠米、棒子等等。味道香甜,可做各式菜肴,如玉米烙、玉米汁等,它也是工業酒精和燒酒的主要原料。我國玉米栽培歷史大約有470多年。目前我國播種面積在3億畝左右,僅次于稻、麥,在糧食作物中居第三位,在世界上僅次于美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欣賞各種鞋子,激發幼兒探索鞋子的興趣和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2、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根據故事情節合理續編故事。
3、激發幼兒關心愛護同伴的情感,培養幼兒廢物利用的好習慣。
4、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并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5、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1、課前教師與幼兒共同收集各種各樣的鞋子,布置成“鞋子超市”。
2、根據故事內容制作課件。錄音機、錄音故事“皮鞋車”。
3、教師在網上搜集各種鞋子的圖片,制作有關鞋子的課件。
4、表演用的頭飾等。
活動過程
一、謎語設疑,導入課題。
我有兩只小小船,不用漿來不用帆;白天帶我四處走,夜晚休息在床前。(鞋子)
二、放各種鞋子的課件,擴充幼兒的知識面。
a、引導幼兒觀察各種鞋子的圖片,提問:“圖片上有些什么鞋?”(雨鞋、皮鞋、四季鞋、休閑鞋……)。
b、到“鞋子超市”轉一轉后,提問:“你發現了鞋子有什么不同”啟發幼兒說出:大小不同、顏色不同、材料不同等。
三、運用故事課件,引導幼兒關注故事發展的情節。
a、教師講述故事的前半部分后提問:“小老鼠有了自己的皮鞋車,它會去做些什么?”(引導幼兒展開想象的翅膀,創編故事結尾)
b、教師講述故事的結尾后,引導幼兒給故事取名字。出示“皮鞋車”三個字。
四、聽故事錄音,提出問題:
a、三只小動物看見舊鞋子是怎樣說的?怎樣做的?
b、你喜歡故事中的誰?為什么?
c、如果你看見一只舊鞋子會怎樣做?
五、角色表演,理解故事內容。
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頭飾,根據故事發展的情節表演故事。
六、用“鞋”字組詞,擴展幼兒的思維。
請幼兒說出帶“鞋”字的詞,如:涼鞋、童鞋、女鞋、男鞋、高跟鞋、滑冰鞋、舞蹈鞋……
七、游戲:“為他們選擇合適的鞋子”
a、請部分幼兒扮演某一年齡或性別的購買者,并用形象的動作表達季節特點或職業特點等,如:跑步運動員、跳舞的人、凍的發抖的人、在大雨中奔跑的人。
b、其他幼兒根據表演者的需要為他們選擇合適的鞋子。
小結: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做不同的事情;需要不同的鞋子。
延伸活動
1、請幼兒繼續開展“鞋子超市”的游戲,進一步了解鞋子的多樣性及其不同的功能。
2、利用廢舊材料制作鞋子車、各種各樣的鞋子。
教學反思:
活動開展下來總的來說達到了目標。活動設計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征,幼兒比較感興趣,能很好地配合老師完成各活動環節。能打破舊的教學慣例進行教學,先讓幼兒觀察故事掛圖,大膽想象,鍛煉說話,連貫理出故事情節再完整地聽講故事。活動效果良好,大部分孩子基本上熟悉理解故事內容,能根據內容進行故事表演,并得到了廢舊利用的教育。不足的地方就是教師引導幼兒說話耐心不足,不能從多方面考慮著手。另外,組織故事表演有些亂,有待加強。
小百科:皮鞋(leather shoe)是指以天然皮革為鞋面,以皮革或橡膠、塑料、PU發泡、PVC等為鞋底,經縫绱、膠粘或注塑等工藝加工成型的鞋類。皮鞋的特點是透氣、吸濕,具有良好的衛生性能,是各類鞋靴中品位最高的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讀懂畫面,理解故事中小豬通過改變自己形態,尋找快樂幸福的過程,感受有趣的故事情節。2、結合白板圖片,分段學習故事情節,大膽講述小豬變形的有趣經歷。3、通過閱讀,初步理解“做自己最幸福的道理”
二、活動準備
1、繪本課件
2、《小豬變形記》繪本
三、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假如我們能像孫悟空一樣有72變,你最想變成什么?
2、有一只小豬啊,他也想變。這是一只怎樣的小豬呢?
(二)幼兒自主閱讀,初步欣賞故事內容
1、師:請小朋友們輕輕地打開圖書,我們一起在書中認識這只小豬
2、幼兒自主閱讀,師巡視指導
(二)結合電子圖片,分段學習故事
第一段:變長頸鹿
1、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小豬,小朋友們覺得這只小豬的心情怎么樣啊?你是怎么看出來的呢?
2、喲,它在路上碰到誰了?那小朋友們想一想,你有什么辦法能幫助小豬變成高高的長頸鹿呢?
3、小豬踩著高蹺散步去了,走著走著遇到了斑馬,小豬得意的跟斑馬打招呼……他會跟斑馬說些什么呢?(播放聲音后,幼兒集體模仿)斑馬會怎么回答他呢?
第二段:變斑馬
1、看,他找來了什么?這一次小豬想變成誰?
2、小豬給自己穿上了一件奇妙的新外套,出門向大象炫耀去了……你猜他會怎樣向大象炫耀呢?
3、大象聽了哈哈的笑了起來,他為什么要笑小豬呢?
第三段:變大象
1、大象剛說完,用長長的鼻子吸滿了水,對準小豬“嘩啦!”,你知道發生什么事了?小豬怎么樣啊?
2、可是還沒等身上的水全干,小豬又想到了一個絕妙的好主意?這會是什么好主意呢?
3、他會怎么變大象呢?(想一想大象有什么特別的地方?—鼻子長長的、耳朵大大的)
第四段:變袋鼠
1、失敗的小豬這次會想變成誰呢?我們來看看小豬在干什么呢?
2、小豬最后成功的變成袋鼠了嗎?
第五段:變鸚鵡
1、小豬又失敗了,這次他還會有什么好主意嗎?
2、裝好了翅膀的小豬得意的向猴子炫耀,猴子會相信小豬的話嗎?你猜猴子會怎么回答小豬?可是小豬不聽小猴子的勸告,結果怎么樣啊?
(三)回憶小豬變形的`過程,結合繪本,師幼共同完整閱讀。
1、無聊的小豬見到誰就想變成誰,結果都失敗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小豬都變成了哪幾種動物?結果怎么樣啊?小豬開心嗎?
2、小豬最后和同伴在泥潭里打滾開心嗎?為什么呢?
3、結合圖書,師幼再次閱讀
4、是呀,小豬終于找到自己真正的快樂了,原來只有做自己才是最快樂、最幸福的。小朋友,如果你是這只小豬你還會想變嗎?因為我們都知道:做自己,最快樂!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鞏固認識:圓形、半圓形、橢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
2、 回憶并說說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東西的外形運用到了這些形狀,激發幼兒對外界事物的濃厚興趣。
3、 能用各種形狀拼、印出自己喜歡的東西。
4、 增進參與環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5、 鼓勵幼兒大膽正確的上色。
教學重點、難點
先想好自己喜歡的東西的外形是什么形狀的,再根據需要挑選形狀(用蘿卜切成的),染上顏料后再印到紙上。注意別保持畫面整潔。
活動準備
白紙、水、顏料(紅、黃、藍、綠)、用蘿卜切成的圓形、半圓形、橢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人手一份(每種形狀分別有大、中、小塊)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復習形狀(圓形、半圓形、橢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
二、基本環節
1、教師逐一展示三幅圖片(分別是三角形和正方形做成的房子;很多塊長∕正方形做成的火車;圓形和半圓形做成的太陽和花朵),讓幼兒說說這些事什么東西?它們的外形是用什么形狀合成的?
2、討論:除了畫面上的這些東西以外,你還見過什么東西的外形是由這些形狀做成的?(比如公共汽車是由長方形和圓形做成的;冰淇淋是有三角形和半圓形做成的。)請幼兒自由發言。
3、教師引導:“剛才你們說了很多由不同形狀做成的東西。現在,請你們用這些形狀和顏料把你們喜歡的東西印在紙上好嗎?”
4、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制作,幫助操作上有困難的幼兒。教育幼兒盡量不要把顏料滴到畫紙上,保持畫面整潔。
三、結束環節
請完成作品的幼兒把自己的作品拿去給客人老師看一看,并向客人老師介紹自己的作品。說說自己做的是什么,用了哪些形狀。
四、延伸環節
組織幼兒進行區域活動——七巧板。
教學反思
在本次教學過程中,幼兒的積極性很高,都能根據自己的經驗描述自己熟悉的東西。在操作過程中,每一個幼兒都能自己動手,并能主動地向老師介紹自己的作品。教師也充分尊重了幼兒自由發揮的權利,使本次活動達到了目標。看到孩子們如此認真和投入制作,我感到無比的欣慰!
本人認為這次活動的不足之處是:因為操作需要的材料很多,特別是顏料。幼兒一不小心就會被顏料弄臟衣服。在活動之前,我沒考慮到讓幼兒穿上罩衣。以后如果上到關于水彩顏料的課,應該注意這個問題。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在幼兒操作過程中,老師的指導不夠。有個別能力較差的幼兒只印了一個東西,使整個畫面顯得有些單調。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感官在動動、玩玩中感知發現圓形與球體的不同。
2、嘗試用球進行多種滾動游戲,并體驗其樂趣。
活動準備:皮球、乒乓球、彈力球、玻璃球、硬幣、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卡片若干、球操的錄像片
活動過程:
1、讓幼兒欣賞球操,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2、出示裝球體、硬幣、圓形卡片的籃子:
教師提問:這些玩具滾動時一樣嗎?每人選兩樣不同的玩具,兩人一組,一起玩一玩,并說己的發現。
幼兒:皮球能到處滾來滾去幼兒:硬幣、圓形卡片可以朝著一個方向滾動。
教師:請將到處滾動的放在圓形的籃子里,只朝一個方向滾動的放在方形的籃子里。
教師:只朝著一個方向滾動的是圓形。
3、看一看,說一說讓幼兒說出:皮球、硬幣、圓形卡片有哪些地方不一樣?
教師:從每個方向看都是圓形的,并且能向每個方向滾動的物體,我們叫它球體。
4、找一找,說一說:
請幼兒說出生活中哪些物品像圓形,哪些物品像球體。
5、請幼兒自由玩球,進一步探索球的特性。
(1)請幼兒在室內探索球的玩法
(2)、請個別幼兒演示自己的玩法。
6、活動延伸:戶外區玩球,繼續探索球的玩法。
【【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五篇】相關文章:
【實用】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5篇03-23
【實用】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模板8篇03-28
【實用】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模板6篇03-27
【實用】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5篇03-26
【實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五篇03-25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匯總六篇03-24
【實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匯編6篇03-21
【實用】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匯總六篇03-19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匯總六篇03-28
【實用】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匯編7篇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