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幼兒園教案模板匯編十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教案 篇1
一、活動名稱:
語言活動:詩歌《家》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朗誦、理解詩歌《家》,引導幼兒理解兒歌內容并感受詩歌優美動聽的語言效果。
2、通過學習詩歌引導幼兒嘗試運用疊詞等詞語擴展簡單句,培養幼兒對文學作品的理解立和表現力。
3、通過啟發幼兒運用疊詞,培養幼兒思維的流暢性和變通性。
三、活動準備:
1、分別畫有白云,小鳥,蝴蝶,小魚,的圖片,幼兒人手一份。
2、以藍天,小河,樹林,花園的大背景圖一幅。
四、活動重點:
欣賞并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語言美。
難點:嘗試運用疊詞等詞語擴展簡單句。
五、活動設計:
活動過程
教師活動
幼兒活動
一、創設情景,引導幼兒感知詩歌中事物的關系。
二、引出詩歌,并理解、豐富內容。
三、學習詩歌。
1、以游戲的形式導入活動:教師:“今天有許多神秘的小客人,來這里做客,讓我們看看他們是誰?”讓我們與他們一起跳個舞吧。
2、教師引導幼兒將白云,小鳥,蝴蝶,小魚,送回他們自己的家。并啟發他們說出這樣做的理由。
1、教師:“剛才你們說的連起來是一首很好聽的詩,讓我們來一起聽一聽吧。”教師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教師提問:
“有誰能告訴我藍天是什么樣子的?怎樣說才能更沒呢?”
教師啟發幼兒用豐富的詞語來描述藍天。教師與幼兒逐局討論成型。
3、教師:“這些朋友都有自己的家,小朋友有一個共同的家,這個家在那里呢?
1、教師完整朗誦詩歌。
2、引導幼兒想象詩歌優美已經,“你覺得詩歌聽起來感覺怎么樣?你喜歡詩歌中的那一句,我們該用怎樣的聲音來朗誦呢?
3、教師引導幼兒用好聽的聲音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幼兒從椅子下取出實現擺好的小圖片,互相交流自己找的小客人是誰?
幼兒將白云,小鳥,蝴蝶,小魚,送回他們自己的家。
幼兒討論:那些詞語感覺更好聽。
幼兒積極思考,回答問題。
幼兒學習詩歌。
活動滲透
在語言角繼續引導幼兒運用疊詞豐富句子。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觀察蘋果的內部特征,找到蘋果里的種子。
2、運用多種感官的來感知了解蘋果。
3、發展幼兒初步的探索精神。
活動重點:
讓幼兒了解蘋果,找到蘋果的種子。
活動難點:
培養幼兒探索發現能力。
活動準備:
蘋果、餐刀、塑料刀、小盤、濕巾、集體記錄單、幼兒記錄單。
活動過程:
一、猜想
1、出示蘋果,提出問題,引導幼兒猜想。
師:蘋果是什么樣的?它是什么顏色的?你認為里面有什么?
幼:蘋果是圓的。是紅色的、綠色的。里面有果肉、果核和種子。
2、匯總幼兒猜想記錄在集體記錄單上
師:我們把我們想到的記在記錄單上。
師:小朋友們想不想切開看看啊?
二、討論
1、與幼兒討論切開蘋果的方法。
師:現在我們把蘋果切開看看,里面究竟有什么?我們用什么方法把蘋果切開?
2、教師邊演示邊提出安全及衛生要求
師:在動手之前我們要將我們的小手擦干凈,這樣細菌才不會跑到蘋果上。在用小刀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手要拿著刀柄。
三、操作
1、教師分發水果,幼兒操作。
師:小朋友們的桌子上有一些神秘的禮物,你看看是什么?
2、讓幼兒切開教師事先切好的蘋果
師:切的時候要注意安全,手要拿著刀柄。 仔細看一看,蘋果里面到底有什么?你數一數,你的蘋果里有幾顆種子?
四、品嘗、小結
請幼兒品嘗蘋果。
師:蘋果的種子就是蘋果的寶寶,它生長在地里面。然后長出大樹,樹上就掛面了大蘋果。蘋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要多吃蘋果,多吃水果。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體驗表達、交流、自由探索的樂趣;
2、引導幼兒嘗試發現用兩種物品敲擊會發出不同的聲音,并嘗試用固定的句型進行描述。“××親××,××,×××” 如:“小手親小手,啪啪,啪啪啪”;
活動準備:
供幼兒操作的材料幾種,如:小鈴、杯子、小碗、勺子、鼓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手指游戲——小手變變變
今天見到這么多老師,高興嗎?把我們做的手指游戲給老師們秀一個吧!【一根手指頭呀,一根手指頭呀,變變變,變成毛毛蟲,上爬爬,下爬爬,左爬爬,右爬爬;兩根手指頭呀,兩根手指頭呀,變變變,變成小剪刀,上剪剪,下剪剪,左剪剪,右剪剪;三根手指頭呀,三根手指頭呀,變變變,變成小叉子,上叉叉,下叉叉,左叉叉,右叉叉;四根手指頭呀,四根手指頭呀,變變變,變成小鏟子,上鏟鏟,下鏟鏟,左鏟鏟,右鏟鏟;五根手指頭呀,五根手指頭呀,變變變,變成小爪子,上抓抓,下抓抓,左抓抓,右抓抓。】
我們的小手真能干,拍拍小手鼓勵鼓勵自己吧!
二、通過游戲引導幼兒初步感知、理解、學習句型:
1、通過小手拍一拍、聽一聽、說一說,初步感知、理解句型。
師:小朋友小手拍出來的聲音真好聽,拍小手時發出了什么聲音呀?【引導幼兒拍拍說說,學習說:啪啪,啪啪啪】
師:小手是怎樣才會發出聲音的呢?【幼:小手拍拍】
師:你能用一句好聽的話來說嗎?【教師引導幼兒試著用完整的句子來描述并學習句型:小手親小手,啪啪,啪啪啪。】
2、通過小腳親親游戲進一步掌握句型:
師:小手親得可真開心,小腳也想來玩親一親了,我們的小腳親什么地方會發出聲音呢?小朋友自己來做做看。
【幼兒分散活動,教師注意觀察幼兒的表現。引導并鼓勵幼兒講述句型:小腳親地板,咚咚,咚咚咚。】
3、進一步復習鞏固句型;
師:剛才我們的小手和小腳玩了親一親的游戲,知道它們會發出好聽的聲音,我們一起來說一說。
三、借助游戲“親一親”引導幼兒繼續探索、創編。
他們也想玩兒親一親的游戲,咱們請他們出來吧!一起來看看都有什么?幼兒和老師一起講述:(杯子、勺子、鈴鐺、小鼓等)。
1、請一個小朋友來幫它們也來找一個好朋友親一親,聽聽它們會發出甚么聲音,怎么用好聽的話來說。【示范游戲玩法】
句型:“××親××,××,×××”
2、你想玩“親一親”的游戲嗎?不過李老師有個要求,玩兒完之后告訴我誰和誰親,發出什么聲音?
每個小朋友找2樣東西,讓它們也來親一親,聽聽它們會發出什么聲音?如:杯子親杯子,當當,當當當。勺子親勺子,叮叮,叮叮叮。小鈴親小鈴,叮叮,叮叮叮。小棒親小鼓,咚咚,咚咚咚。根據幼兒的回答,適當出示相匹配的圖片。
3、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換玩具,在玩玩、聽聽、講講的過程中進一步掌握句型,體驗游戲所帶來的快樂。教師加強個別指導。
四、教師小結:
師:今天我們不但發現周圍有這么多好玩的東西可以發出很多好聽的聲音,還學會了說:“××親××,×××××”,真能干!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找找家里還有哪些東西親一親之后也會發出好聽的聲音,并且學習說:“××親××,×××××”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說故事中的對話,嘗試按紐扣的特征(色、形、大小、洞的數量等)進行配對。
2、樂意幫助別人。
活動準備:
PPT, 紐扣一顆。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1、這是什么么?你們身上有沒有紐扣?在哪?
2、《一顆紐扣》會是個怎樣的故事?一起來看。
二、欣賞故事
1、天氣真好,一只小老鼠出來散步,走著走著,前面滾來了一顆紐扣。
這是一顆怎樣的紐扣?誰能連起來說說看?
2、他先找到了小狗。
________是小狗嗎?從哪里看出來的?
3、小老鼠又找到了小兔,小兔用放大鏡仔細瞧了瞧,連忙搖搖手。
________你們覺得是小兔的嗎?猜猜小兔會怎么說。
4、這次他遇到了小刺猬。
----它會怎么問呢?你覺得紐扣可能是他們丟得嗎?為什么?
5、小老鼠又找到了誰?你覺得紐扣可能是他們丟得嗎?為什么?
----大象蟋蟀想了想自已的紐扣都搖了搖頭。"這次為什么又不對了呢?"小老鼠想不明白了。知道大象蟋蟀怎么說嗎?
6、回到家里,小老鼠突然發現:媽媽的衣服也少了顆紐扣。
----它是怎么問的?我們一起來學學小老鼠的話。
三、幫小動物找紐扣
1、故事里的那些小動物還沒有找到自已丟失的紐扣,你們愿意幫助它們嗎?
2、第幾顆紐扣是哪只小動物的?請你說說為什么。
幼兒園教案 篇5
我國古人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我不是聰明人,但卻十分喜歡水。
有一首寫水的詩歌,也不知從哪兒抄來的,早已背得精熟,還常常用來自勉:“穿山透地不辭勞/到底方知出處高/溪間焉能留得住/終向大海作波濤。”
水是有靈氣的,水是有生命的,水是有思想的,水是有精神的。水的精神是可貴的,當我萎靡不振的時候,郁郁寡歡的時候,自我陶醉的時候,水的“穿山透地不辭勞”的氣魄,“到底方知出處高”的追求,“溪間焉能留得住”的境界,“終向大海作波濤”的執著,都給我以鼓舞和鞭策,那“丁丁冬冬”的水聲,催我自省,催我開拓。
我喜歡水的安分隨時。你無論把它放在哪里,它都能適應:放在盆里,變作盆形;放在碗里,變作碗狀;放在長江大河,便能奔騰咆哮;裝進試管燒杯,也能安穩閑靜。水有極強的適應能力。適應能力就是生存能力,生存能力就是發展能力,發展能力就是創造能力。人不也是如此嗎?首先是生存和適應,然后才是發展和創造。試想,那種能官能民、能上能下、能進能退、能苦能樂的人,不就是具備這諸多能力嗎?人在世上煉,猶如刀在石上磨,沒有安分隨時的處世本領,還真不好做人。
我喜歡水的隨機應變。在不同的情況下,水會有不同的變化,這本領,頗為人稱道。我們平常看到的水,是液體的、流動的、不定型的,遇到天冷,會凝結成冰,宏偉巨大的冰山、冰川,是大自然塑造的水的壯美形象;遇到天氣炎熱,它又可以變為升騰的水蒸氣,由地面飛到山頂,飛上無盡的蒼穹,變成云,變成霞,以展示柔美多彩的身姿;有時候它又借助太陽的眼睛,在天上凌空架起七彩的虹橋,誘發人們豐富的想像;有時又會在海上湖面,憑空變成一座城市,一片仙境,那就是有名的海市蜃樓。水的這般神奇的變化,是令人羨慕和神往的。人當然不會像水那樣一忽兒流動,一忽兒矗立,一忽兒飄曳,但人的變化還少嗎?想到人的那種對外多側面的變化,不也是奧妙無窮嗎?兩面三刀者有之;陽奉陰違者有之;當面是人,背后是鬼者有之。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在生活里不也是要扮演多種角色嗎?水萬變不離其宗,人也萬變不離其宗才好,人總是人嘛!
我喜歡水的不甘寂寞。水往洼處流,這是水有目標的運動,它總是朝那一個目標流啊流,永不休止,永不歇腳。在運動中決不寂寞,永遠歌唱。一時寂寞,它便死亡,一潭死水便是。你聽,水在天上歌唱;水在海里奔騰呼嘯著歌唱;水在山洞滴答滴答地歌唱······水歌唱著生存,歌唱著生活。水的可貴就在于它不甘寂寞,不甘寂寞便不會寂寞,不甘寂寞也才會有快樂和幸福。是的,薩特是說過人生就是痛苦,但痛苦是幸福的源泉,這源泉的開鑿,需要不甘寂寞。
但我更喜歡的是水柔能克剛的精神,這一精神是水的魂。對此,老子在他的《道德經》里這樣闡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可謂鞭辟入里之論。水是天底下最柔弱的,柔情若水,感情柔到像水一樣就到了極限了。但沖擊堅強的東西沒有能勝過水的,大海邊的礁石,可謂堅強無比,但被浪花咬得全是窟窿。
韓信當年受胯下之辱,后來又掛了相印算不算柔能克剛?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最后戰勝了夫差算不算柔能克剛?而生活里邊又有多少柔能克剛的例子!柳枝條是柔弱纖細的,在疾風暴雨中完好無損算不算柔能克剛?在自然界,新生事物總是柔弱的,而柔弱的新生事物總是充滿生機的,所以柔弱是“生”的自然法則。人法自然,就是“守柔”,守柔若強。
1、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在文中“言”的“志”是什么?(4分)
2、文中畫線的句子運用了哪兩種修辭手法?分別有什么作用?(4分)
3、品味語言。(4分)
①“人在世上煉,猶如刀在石上磨。”把“煉”換成“活”行嗎?請說明理由。
②“大海邊的礁石……但被浪花咬得全是窟窿。”把“咬”字換成“沖”行嗎?請說明理由。
4、根據文中例句各仿寫一句話,要求上下文句式一致,表達同樣的主題。(4分)
①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最后戰勝了夫差算不算柔能克剛?
②柳枝條是柔弱纖細的,在疾風暴雨中完好無損算不算柔能克剛?
【答案】
1.做人應該具有安分隨時、隨機應變、不甘寂寞、柔能克剛的精神。
評分:每個要點1分,共4分。
2.運用排比贊美水不甘寂寞的精神,增強了語言的感染力;運用擬人將水的各種聲音寫得美妙動人。
評分:修辭手法各1分,作用各1分。共4分。
3.①不行。“煉”是比喻用法,形象地寫出人是在挫折和磨難中成長起來的;“活”是一般性表達,沒有這些豐富的含義。
②不行。“咬”是比擬用法,形象地表現出浪花看似柔弱卻力量強大的特點;“沖”是一般性描述,沒有生動形象的表達效果。
評分:每小題2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只答出“行”或“不行”不給分。答“行”解釋合理,酌情給分。
4.①示例一:王昭君遠嫁匈奴,用善良和柔情換取了邊疆的長期和平算不算柔能克剛?
示例二:三國時的劉備動不動痛哭流淚,最后三分天下有其一算不算柔能克剛?
②示例一:水滴是微不足道的,但天長日久卻將巖石滴穿算不算柔能克剛?
示例二:蚯蚓是細小柔弱的,卻能在地下穿越堅硬的泥土算不算柔能克剛?
評分:每句2分。句式一致1分,表達主題相同1分。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初步了解日常生活中輕微病痛的簡單處理方法。
遇到輕微病痛時不害怕。
引導幼兒了解輕微病痛的癥狀。
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培養幼兒手眼協調的能力。
活動流程
1、敘述故事,引出主題
2、小朋友當醫生,幫老師處理傷口
3、了解生活中輕微傷痛的處理方法
4、幼兒角色扮演
5、教師小結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主題
敘述故事,提問:老師的傷嚴不嚴重怎樣幫助老師?
以“老師受傷”的故事情節引出,告知幼兒老師受傷的部位、情況。幼兒都聽得非常認真,也顯得十分好奇、關心,教師則能順勢提出解決辦法的疑問
由于老師在教學中是主導者,需要給幼兒引導和指導,因此故事的操作對象最好以其他人或事物代替
二、小朋友當醫生,幫老師處理傷口
我為幼兒準備了一些醫務室常用的傷口處理物品,有些可能與他們家里使用的不一樣,幼兒不認識,于是我及時地做了用途和使用方法得介紹,讓幼兒得到初步的認知
三、了解生活中輕微傷痛的處理方法
1)手上劃破,有點出血,有什么好辦法?
2)流鼻血了,有什么辦法處理?
3)討論并提問
哪些是輕微傷痛?(擦破皮,蚊子叮,起小包,流鼻血等)
在生活中,劃破、磕傷、流鼻血是幼兒經常發生的意外事故,因此也有一定的經驗認知。這一環節中,我以操作示范為主讓幼兒學習,有些簡單、徒手的操作環節,我讓幼兒集體學習并在自己身上實踐
雖然有操作教學以及幼兒自身的實踐,但這些內容只是教師的紙上談兵。醫學上的處理要講究科學性,因此,我們可以讓幼兒觀看醫生對意外事故處理的視頻,聲行的內容更能讓幼兒有意記憶,對幼兒的認知也更有說服力
四、幼兒角色扮演
二個小朋友一組,進行角色扮演,由一位小朋友說出自己受了什么傷,另一位小朋友根據傷口情況,選擇對應的醫藥用品
角色扮演是幼兒喜歡的形式,幼兒在二人一組的游戲中,我則巡回指導,了解幼兒學習的成效,對不夠恰當之處指出糾正,并給予表現好的組鼓勵和肯定
在集體教學中,這一游戲只能小范圍、簡單進行,我們可以結合班級“小醫院”的區角,在活動材料更豐富的前提下,給予孩子充分的游戲時間
⑤、教師小結
我們生活中會遇到許多類似的輕微傷痛,只要和大人一起進行簡單處理就能夠好的
活動最后可以給幼兒留延伸作業,以后自己或爸爸媽媽遇到這些輕微的傷痛,我們小朋友要學習幫忙一起處理
幼兒園教案 篇7
游戲目標:幫助幼兒鞏固1—9的物珠數對應;練習看珠記數、看數記數。
游戲準備:
1、利用彩色的圖片(最好是動物或風景),把它分成10份,在它們的'反面畫上珠碼0—9。
2、兩張比彩圖大的硬紙板(其中一張上有數字0—9。
游戲玩法:
1、家長把分成10份的彩圖打亂,讓孩子根據彩圖上的珠碼,找到硬紙板上相應的數字進行排列,直到拼完為止。
2、先把一張硬紙板合在排列好的彩圖上,然后把兩張硬紙板合攏,翻個面,打開上面一張硬紙板,如果找對了,彩圖便拼出來了。
3、也可在彩圖的背面畫上多位珠碼(多位數字),在硬紙板上寫上相應的數字,練習看珠記數、看數記數。
對家長的話:
9以內數的認識已經全部結束了,家長在空閑時可以經常問問孩子:“珠寶寶7是怎樣的?”當孩子回答“珠寶寶7是上面1顆珠、下面2顆珠時(1—9交替著問),請您表揚鼓勵孩子,這說明孩子腦中1—9的珠映象已基本形成了,恭喜您的孩子取得進步!
回家練習:聽一聽、撥一撥(配套音帶一)A面一位數5筆第5—8組。
幼兒園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大小、學習在兩個大小不一樣的物體中分別哪個大、哪個小。
2、學說“大*”“小*”,并會找周圍壞境中的大小物體。
3、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布置場景,并有意識的在場景中出現一大一小的物體。
2、教師所用的毛絨玩具,大熊和小熊、大娃娃和小娃娃
3、操作物品:蘋果、李、番茄、芒果,魚圖片
活動過程:
一、創設環境,激發興趣
幼兒聽著音樂進活動室
師:引導幼兒與客人老師問好。
今天我們來到美麗的公園里坐一坐好嗎?(請幼兒隨意坐下)
二、感知認識、辨別大小
1、逛公園,目測大小相對的事物
師:公園里的空氣真好,小朋友你猜猜看老師今天請誰來了?(出示小熊)
師:哦原來是小熊啊,我們跟他們打個招呼吧!咦兩只狗熊一樣大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哦原來小朋友們是用眼睛看到的,這叫做目測,你們的小眼睛真亮!
師:這兩只狗熊比A大B小,那如果是一只狗熊,能比出大小嗎?(不能)
小結:原來兩個物體放在一起才能比出大小,一個是不能比出大小的!
師:那小朋友們找找看公園里還有什么是一個大一個小的?(花兒、樹、蝴蝶)
2、出示娃娃喂娃娃吃東西
師:吳老師今天還帶了兩個娃娃來公園,跟娃娃打聲招呼吧,兩個娃娃哪個大哪個小?
師:恩,瞧這是什么,蘋果,請幼兒看看兩個蘋果,該怎么分!
出示實物:請兩至三名幼兒上臺操作,教師請幼兒檢驗。
三、抓魚
師:你們真能干都幫娃娃分好了點心,這公園旁邊啊有一條小河,里面有好多好多的魚,老師帶你們一起去抓魚好嗎?每個小朋友抓兩條魚,小朋友們抓魚的時候要注意安全
師:咦,小朋友請你看一看比一比。
(請幼兒上來檢驗發現兩條魚是:一樣的)
小結:在兩條看起來一樣的魚的時候還有一種很好的辦法,就是把他們游到一起重和在一起看看,能重合一起的魚啊,說名它們是一樣的。
(幼兒學說)那你們用老師的方法來比比看吧。現在你能比出來了嗎?真棒!
四、結束
師:今天我們在公園玩的太久了,江老師一定很想我們了,我們現在帶著你的兩條小魚給江老師一個驚喜好嗎?
(幼兒與客人老師再見,出活動室)
幼兒園托班數學教案:水果配對
幼兒園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理解故事內容,大膽地表達自己對畫面的觀察心得和理解。
體會作品中蘊含的幽默情趣,懂得運動有益健康。
通過想象講述、分析討論、即興續編等故事,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能簡單復述故事。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故事內容,大膽地表達自己對畫面的觀察心得和理解,從中體會作品中蘊含的幽默情趣,懂得運動有益健康。
活動準備
大圖書一本、每人一本小圖書、詞卡、自制皇冠一頂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頭戴皇冠進入教室。
師:“老師今天有什么不一樣呢?”
生:“戴了一頂皇冠”。
師:“有誰才會戴皇冠呢?”
生:“國王!”
老師今天就給小朋友講一個關于國王的故事。
二、師講故事
師出示大書《國王生病了》,介紹書名。
師一頁一頁地結合畫面給幼兒講故事。
三、設置懸念
1、老師講故事講至17頁“就這樣過了一個月”。
a、組織幼兒討論國王的病有沒有好轉。(幼兒自由猜測)
b、 提問幫助幼兒回憶故事的主要內容
國王在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都做了什么?(師將字卡貼在黑板上,并將內容以簡筆畫的形式畫在黑板上,并出示相應的詞語,如爬山、騎馬、游泳等)
讓幼兒模仿國王運動計劃中的運動項目。
四、揭開疑惑
1、組織幼兒看大書至第17頁
一幅一幅講述畫面內容,鼓勵幼兒細心觀察畫面,從中找到答案。
2、討論看圖的結果,引導幼兒說出國王的病為什么沒好的真正原因。
師:你們從畫面中發現了什么?你知道國王病沒好的原因了嗎?
如果幼兒回答不出來,老師可以介入提問幫助幼兒理解。
師:國王是自己爬山、自己騎馬嗎?
大臣們和王子在打球時,國王在干什么?
慢跑和做體操時,國王在哪里?
3、揭開疑惑,出示第18頁,對照書中的答案。
師:聽聽醫生是怎樣說的,看我們的答案是否和醫生一樣。
五、續編故事
1、請幼兒續編故事結尾
師:醫生會對國王說些什么呢?要想病好,國王應該怎么做?
2、講述故事結尾(第21、22頁),請幼兒對照是否和自己編的結尾一樣。
六、小結
引導幼兒自己說說這個故事告訴大家一個什么道——每個人都要適當的運動,身體才會健康。
教學反思
《國王生病了》這則故事的文字如果脫離畫面很容易產生錯覺,我便抓住這一點,先給幼兒講故事,設計懸念,引發幼兒好奇心,再通過觀察畫面,讓幼兒找出“國王為什么生病沒好”的原因。幼兒帶著疑問有目的、有思考地觀察畫面,從中體會圖畫與故事內容所帶來的幽默。
小百科:生病通常西醫認為是病毒感染,導致代謝紊亂.中醫認為是風、邪、毒等侵入人體·導致陰陽失去平衡。
幼兒園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幼兒區別出小動物的行為哪種是對的,哪種是錯的。
2、幼兒知道不亂扔垃圾以及培養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1、 課件
2、 木偶(小兔,小猴)
3、 糖若干
活動過程:
一、 導入部分:
1、 今天老師帶寶寶去公園玩,你們快坐上我的汽車吧!(放音樂:開著我的汽車)
2、 一路和幼兒說說公園里的景色:公園里可真美呀,綠的樹,紅的花還有可愛的小動物。公園到了,我們快在公園的小椅子上坐會兒吧!
二、木偶表演
1、 “你們猜,哪個小動物也來跟小朋友一起玩了?”(出示小猴)“今天天氣真好,我也到公園和小朋友一起玩了,走累了,讓我坐下吃個香蕉吧”(吃完將香蕉皮亂扔)(出示小兔)“公園真好玩,這么多小朋友,哎喲,這是誰扔的香蕉皮,害我摔了一跤,嗚嗚。
2、 提問:“小兔怎么啦?怎么摔跤的?”我們安慰一下小兔吧,你們說一句安慰小兔的話。
3、 小猴真不乖,亂扔香蕉皮,我們一起讓小猴撿起來:小猴,快把香蕉皮撿起來。小猴說:“好的,我來撿。”
4、 我們一起來看看小猴會把香蕉皮扔到哪兒去?
三、課件欣賞
1、 這個小猴真淘氣,他先香蕉皮扔在哪里呀?(讓幼兒學說:別扔別扔,會把╳╳弄臟的)
2、 如果你是小猴,你把香蕉皮扔在哪里?
3、 總結:香蕉皮要扔在垃圾箱,別的垃圾也要扔在垃圾箱,我們要養成不亂扔垃圾的好習慣。
四、分發糖果:
分給每個寶寶一顆糖果,觀察有無亂扔垃圾現象。
五、結束活動
我們一起檢查下操場上有沒有亂扔的垃圾。
【實用的幼兒園教案模板匯編十篇】相關文章: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匯編四篇03-27
【實用】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十篇03-25
【實用】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匯編五篇03-22
【實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編6篇03-20
【實用】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編九篇03-20
【實用】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匯編八篇03-20
【實用】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匯編7篇03-28
【實用】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編7篇03-27
【實用】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匯編10篇03-26
【實用】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匯編5篇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