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錦集8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冰的變化,會用不同的方法感知冰的特征。
2、有積極探索冰的興趣。
3、對冬天有濃厚的興趣,熱愛生活樂于探索。
4、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教學重點、難點
知道冰的變化,會用不同的方法感知冰的特征。
激發幼兒參與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事先準備一些干凈的冰塊。
2、準備不同形狀的容器,各種裝飾物品,繩子,彩色顏料水。
3、“好玩的冰”記錄表。
活動過程
1、幼兒感知了解水會結冰,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
師:今天我帶來了新朋友和你們一起玩!
師:你聽到水寶寶說什么了?
師:水寶寶在什么時候變成冰娃娃?
2、用不同的方法探索冰的主要特征。
(1)提問:你們想用什么方法來玩冰娃娃?
(2)初次探索:幼兒用自己的方式玩冰,并用筆畫著記錄下來。
(3)提問:你么用了哪些方法玩冰?
(4)再次探索:教師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看、摸、捏、砸、嘗等)感知冰的物理特性。注意觀察并表揚那些探索方法特別的孩子,促進幼兒間相互學習。
3、討論、了解冰的物理特性。
(1)提問:你覺得冰娃娃是什么樣子的?為什么?
(2)小結冰的特性。
師:原來冰娃娃有這么多的秘密!無色、無味、透明、光滑、硬、易碎。
4、做實驗,引導幼兒觀察冰塊變化。
師:你們的冰娃娃和剛拿到時后有什么不一樣?
師:你真棒說出了一個新詞——融化。冰娃娃是可以融化成水寶寶的。
小結:原來冰娃娃在手里會融化掉!變成水寶寶!
5、幼兒制作彩冰燈。
師:讓我們動起靈巧的小手,一起來制作漂亮的冰燈吧!送給我們可愛的冬爺爺做新年禮物吧!
課后延伸:組織幼兒玩冰燈。
教學反思
冬天是一個雪白的世界,冬天也是一個奇特的世界。在這個奇特的世界里有雪花在漫天飛舞,有美麗的冰棱倒掛在屋檐邊邊,也有雪娃娃陪著我們快樂地玩耍。雖然北風呼嘯、寒風凜冽,但在這個寒冷的世界里,我們開展的活動卻是熱火朝天、喜氣洋洋,消融了冰凍帶給我們的寒意,讓濃濃的溫暖洋溢在我們愛意濃濃的班級里。
晶瑩剔透的冰,深受孩子們的喜歡。他們對冰有著濃厚的興趣,可對冰的認識僅僅只是一些感性的經驗,對于冰的特性并不是很了解。在開展“冬爺爺的禮物”主題活動中,我從孩子們的生活中選材設計教學方案,讓孩子自己動手實踐,喚起他們的已有經驗,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美國的勞倫斯教授指出:“教學就是要通過情景在學生的頭腦中引起認知的興奮,產生認知的沖突,形成思維的爆炸,進而引發學生的認知活動,建構新的認知結構。就如同在平靜的水面上投進了一快石頭,激起圈圈漣漪。”因此我在設計此節科學課時,首先創設情境,激發孩子們的探究欲望。孩子具有好奇、愛探索的心理特點。我通過提供適合他們認知特點的內容,喚起他們的`想象能力,激發學習興趣。我在教學中,通過引導孩子們感知了解水會結冰來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其次,從幼兒實際出發,提供自我探究的空間,用不同的方法探索冰的主要特征。在教學中,利用孩子們的求知欲,引導他們進行實驗前的猜想,并將猜想記錄在記錄單上。接著通過每人各自進行的小探索,讓孩子發現“冰的物理特性”。調動其自主、探究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觀察、分析能力。通過經驗分享環節,幫助孩子們匯總探索結果,總結探索結論,又進一步激發了學習活動的熱情。最后孩子們在教室中根據自己的喜好制作冰燈,這是孩子們最興奮的時刻,瞧他們個個神情專注、樂不思蜀的樣子,真有趣!他們每個人都想制作出最美、最漂亮的冰燈,作為禮物送給冬爺爺,這是孩子們一份童真、一份愛心、一份真情。
我認為,教師不應該把一節課的結束視作探究的終點,更不應把孩子束縛在教室這個小小的空間里,應引導孩子把探究的興趣和關注的事物延伸到生活中和大自然中,注重在真實的場景中進行教學,生成系列的不斷深入的探究活動。我們的延伸活動,是讓孩子們到戶外玩冰燈,激發他們繼續探究冰的奧秘。看著孩子們玩著親手做的冰燈,寒冷再也不能阻擋他們散發出的熱情、探索的激情,我們要的不就是這樣的結果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
2、能用自己的語言復述故事。
3、通過故事學習和同伴友好相處的方法。
4、能簡單復述故事內容,并進行角色表演。
5、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活動準備:
掛圖、故事光盤、圓形紙板畫成的"餅"一個。
活動過程:
1、導入:教師拿出"餅",用直觀法激發幼兒興趣,問"小朋友們都誰想嘗嘗這個餅呀?"幼兒一定會爭先恐后的舉手想嘗嘗,教師把"餅"拿回,可是這個餅是大黑和小黑的,小朋友們知道大黑和小黑嗎?那就和鞠老師一起來認識一下他們吧!
2、聽故事,了解故事內容。教師出事故事掛圖,并播放故事光盤。
3、教師用啟發提問的方法,和幼兒共同回憶故事內容。
(1)大黑河小黑是誰呀?
(2)路上發生了什么事情?大黑和小黑都是怎么說的?
(3)后來誰幫他倆分了餅?用什么辦法幫他們分的餅呀?最后怎么樣?
(4)為什么狐貍沒有分到,卻吃的最多?大黑河小黑是怎樣的孩子?狐貍呢?
(5)如果你們是大黑河小黑,你們會怎么做?請幼兒討論。
教師歸納主題:
大黑和小黑不懂得相互謙讓才會上當受騙。
教學反思
《兩只笨狗熊》是一個情節有趣,形象鮮明突出,容易吸引幼兒的兒童故事,通過故事可以讓幼兒懂得遇到問題應該自己想辦法解決,而不是總是依賴別人,養成與同伴互相謙讓的好習慣。
開展活動時,第一個環節讓幼兒聽故事錄音,讓他們對故事有初步了解。接著第二個環節進一步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內容,同時在這個環節中請幼兒們說了大黑.小黑和狐貍說的話,大部分都可以掌握,在第三個環節討論后,幼兒們積極發言,但時間不夠,不能讓幼兒都能說出自己的想法。最后一個環節,讓幼兒表演熟悉故事內容,孩子們都很積極參與,但不能讓全班幼兒參加,導致有些幼兒失望。在以后的活動設計中,我會注意這些問題,爭取做的更好。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設計背景:
征對目前小孩子們都是獨生子兒的現況,為培養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和與人相處的能力,以及懂得助人為樂的優秀品質,特設計此活動。
活動目標
1.讓孩子們懂得如何做一個與別人友好相處的人
2.懂得助人為樂的優秀品質。
3.培養孩子們動腦動口和動手的能力。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讓孩子們通過豐富的想象力,講給大家聽。并體會到助人為樂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2、難點:如何懂得與別人友好相處。如何尊重他們,并能為他們給予怎樣的幫助。
活動準備
教學圖片,錄音機,帽子,各種動物的頭像等。
活動過程
1.開場點題。拿著帽子,告訴孩子們,今天我們的活動內容跟帽子有關。
2. 基本環節。請小朋友們說說這頂帽子,你可以把它拿來做什么呢?(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孩子們各抒己見。老師設難。假如小熊,小狗,他們遇到困難啦,我們應該怎么樣去幫助他們呢?(可以在小組內討論)然后請小朋友們說,老師及時給予贊揚和鼓勵。
3. 結束環節。讓孩子們可以把以上所說的所見的編成一個完整的故事,讓孩子們在輕音樂聲中去認真傾聽故事并體會。
4. 延伸環節。在平常的生活中,我們身邊同樣有很多需要我們幫助的人,如果有,你們會怎么做呢?懂得要助人為樂和與人相好相處。
教學反思
反通過上這堂活動課,讓孩子們在動腦的同時又動手和動口,有意識地培養了他們的想象力和助人為樂的精神,懂得如何與人友好地相處;在活動中,及時與孩子們互動,對他們的表現給予充分的肯定,我也感覺到有些平常不太喜歡發言的孩子也躍躍欲試,爭著舉手來說,這讓我覺得很欣慰,但是還是有很多不足,比如說,在讓他們小組內發言的時候,有些小組的孩子顯得很松散;在聽別人上臺講故事的時候,有些孩子不太認真,所以我會很努力地在這些方面改進,爭取以后有更大的進步。
小百科:帽子,一種戴在頭部的服飾,多數可以覆蓋頭的整個頂部。帽子主要用于保護頭部,部分帽子會有突出的邊緣,可以遮蓋陽光。帽子有遮陽、裝飾、增溫和防護等作用,因此種類也很多,選擇也有很多講究。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區域活動是讓幼兒自我學習,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完善的活動。皮亞杰的理論告訴我們,學前幼兒的身心、心理的發展主要是通過感知和操作來認識周圍事物的。根據我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設置了一個區域小企鵝超市。給幼兒一個相對寬松的活動氛圍。而我所提供的材料也正是他們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一些廢舊飲料空瓶、包裝盒、包裝袋等。模擬了一個超市場景,使他們自然地投入到活動中來,去操作、探索、交流、合作,體驗活動帶給他們的快樂,也使幼兒在日常的生活當中運用的更加自然、愉快!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學習按物體的名稱、用途或性質進行分類。
2、通過扮演售貨員與小顧客進行角色游戲,使用貨幣購買相應的物品,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
3、愿意交流獲得的經驗,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投放材料:
廢舊飲料空瓶、包裝紙袋、包裝盒、柜臺、自制錢幣等。
方法一:請小朋友來做小小售貨員,給他們可以投放到超市中的塑料瓶、食品包裝、糖果等,請幼兒自由擺放這些物品到貨架上,引導他們按物品的類別、用途進行分類,并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填寫價格標簽。此時,可以提供給他們更多獨立交往的空間和時間,讓他們在自主的游戲中獲得知識與經驗。
方法二:分給每一名幼兒不同的錢幣,請他們購買所喜歡的食品、飲料、文具等,要注意商品的價格與用途,使幼兒根據手中錢的多少,而選擇所要購買的物品。
方法三:在買賣過程中,鼓勵小顧客和售貨員之間相互多主動對話,如:商量商品的價格、生產時間、保質期限、用途等多方面促進幼兒之間的交流,或者與同伴講述購買了什么商品、用來做什么、用了多少錢,發展幼兒之間的語言表達能力與社會交往能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認識生字。
通過學習使幼兒進一步認識風。
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喜歡并嘗試創編兒歌,并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教學準備
幻燈課件 字卡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老師給你出個謎語,你想不想猜一猜?
生來本無形,走動便有聲,夏天無它熱,冬天有它冷。
你看見過風嗎?怎樣才能感受到風呢?你有什么辦法?知道風是怎么形成的嗎?今天我們來見識一下海上的風。
二、學習課文
1、教師泛讀課文,幼兒認真聽。
在美讀中想象,再現語言畫面;在美讀中悟情,感悟詩境美,培養語感;在美讀中模仿,發展語言……
2、給幼兒看幻燈片,欣賞海上的風。
3、教師領讀,幼兒跟讀,注意讀準字音。
4、幼兒齊讀、分組讀、指名讀。
三、學習生字
海上 綻開 琴師 神 送 吼 掀起 破浪滔天
識字游戲:組詞游戲
送字寶寶回家
四、思考
海上的風除了是花神,琴師,大力士,獅子還是什么?還有什么本領?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達到積累語言的目的。(開放性問題)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節假日,很多家長都會帶著孩子去旅行和郊游,在此過程中孩子們會發現很多新鮮事物。每一次出游回來,孩子們都會滔滔不絕地講個不停,特別興奮。何不充分利用孩子的已有經驗以及他們的興趣點開展一次關于旅行的活動呢?于是教師用一雙鞋子作為引子,帶領幼兒開啟一次心靈的旅程!活動通過觀察讓孩子初步了解“手繪”這一藝術表現形式,然后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通過語言以及繪畫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所見所聞。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畫面,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2.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并鼓勵幼兒大膽、自由地創作。
活動重、難點
重點:能根據畫面內容以及自己的已有經驗猜想到圖片中的地方,并能大膽地表達出來。
難點:能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進行大膽、自由的創作。
活動準備
PPT、鞋子圖片、水彩筆、《郊游》音樂、繪畫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跟隨音樂《郊游》進入活動室,為活動的開展做鋪墊。
2.故事導入,引發幼兒興趣。
師:“孩子們,你們喜歡旅行嗎?”“在旅行中有沒有拍照留念?”
師:“有一個‘鞋子家族’,它們都特別喜歡旅行,每到一個地方它們都會把看到的風景照下來。到現在,‘鞋子家族’已經有很多很多照片了,你們想不想看看‘鞋子家族’的照片?”
3.觀察ppt畫面內容,進行大膽的猜想。
(1)通過觀察圖片,感知、感受手繪鞋子的美。
師:“這些鞋子漂亮嗎?看到這些鞋子上的圖案,你能猜到鞋子都去過哪些地方旅行了嗎?”
(2)挖掘幼兒的已有經驗。
師:“小朋友們都去過哪些地方旅行?那里都有什么?你最喜歡那里的什么?”
4.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大膽作畫。
師:“鞋子聽小朋友說了這么多美麗的地方,他們好羨慕!小朋友能不能把你看到的畫在鞋子身上,給鞋子留個紀念?
幼兒在舒緩的音樂伴奏下愉悅地創作,教師巡視。
5.幼兒作品點評。
通過教師的提問,引導幼兒以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同伴的作品,發現同伴作品的優點。
師:“你喜歡哪一幅畫?為什么?”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通過觀察、猜想、語言表達、大膽繪畫,以及評價別人的作品,孩子們通過多種感官,表達自己對旅行的興趣和對手繪鞋子的藝術創作形式的理解。
活動反思
藝術源于生活。活動中教師通過一雙鞋子引出了手繪這種藝術表達形式,引導幼兒用繪畫的方式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大膽地表達出來,充分調動了孩子的多種感官。活動以《郊游》的音樂帶領幼兒進入活動室開始,一下子就把孩子們帶到一種自然放松的狀態,為活動的開展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孩子們通過觀察和猜想,并且結合自己的已有經驗,大膽地講述自己的親身體驗,對語言表達能力是一個很好的提升。輕松愉快的背景音樂為孩子創造了一種優美的創造環境,讓更多的孩子能大膽地表現了自己的想法,獲得了成功的體驗。最后通過分享與點評,讓孩子發現同伴作品的美,提升了幼兒欣賞美的水平。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復習4、5的組成和加減。
2學寫數字4、5,學寫正確的書寫方法。
二 、活動準備
五個花燈的圖片,紙,筆若干。
三 、活動過程
1師幼進行問答游戲。如:小朋友,我問你,5可以分成幾和幾?陳老師,告訴你,5可以分成3和2.。
2以花燈為題,復吸、5的組成和加減。
1)教師出示5個花燈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根據需要進行一下提問:有幾個花燈?是一樣的嗎?什么地方不一樣?引導幼兒將花燈分成兩組,將分法記錄在紙上。
2)請幼兒交流自己的分法幾理由,并根據分合適列出加減算式。
3)引導幼兒操作幼兒用書,進一步鞏固4、5的組成和加減。
3教幼兒學寫數字4、5.
1)出示書寫范例,教師示范數字4、5的書寫步驟,提出書寫要求。
2)指導幼兒書寫數字,注意糾正幼兒的不良坐姿和不正確的書寫姿勢。
3)引導幼兒相互交流數字書品,體驗寫數字的樂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發現問題,并積極探索自然現象的興趣。
2、培養幼兒大膽推測、操作及細致觀察的能力。
3、了解“雨是怎樣形成的”科學現象,知道雨與人們的關系。
活動準備
1、雨的形成的圖片,故事:《小雨滴旅行記》、《雨來啦》。
2、實驗器材:酒精燈、試管、試管夾、玻璃片、水
活動步驟
一、開始部分:
提問:天上為什么會下雨?下雨時的天空是什么樣的?雨是什么樣子的?小朋友的心情是怎樣的,雨是怎樣形成的?
二、基本部分:
1、引導幼兒了解雨的形成原因:
請幼兒自由說出雨是怎么形成的?(打雷了,就會下雨了……)
2、師幼共同做實驗,了解雨是怎樣形成的?
1)讓一幼兒先將試管里的水加熱,看看有什么現象?
a、有氣泡、b、有氣從試管口冒出來。c、有響聲
2)請另一幼兒將玻璃片放在試管口的上方,說說你又發現了什么?
a、玻璃片上有水b、玻璃片上有氣(過了幾分鐘)c、我發現玻璃片上有水珠d、我發現玻璃片上的水珠掉下來了
3)實驗完成,引導幼兒通過剛才的實驗,說一說:雨是怎樣形成的?
師幼總結:水加熱以后,形成了水蒸氣,水蒸氣漸漸多了,他們抱在一起,當遇到冷空氣,形成了小水珠,當他們快托不住的時候,小水珠就落下來,這就是雨。
4)聽故事:小水滴旅行記,更深一步了解雨的形成的原因。(邊聽故事,邊出示雨的形成圖片)
3、引導幼兒說說雨與我們的生活有什么關系。(1、可以澆地。2、可以澆樹。)
4、雨對我們的生活與這么多的好處,那我們怎樣才知道要下雨了呢?聽故事《雨來啦》,出示圖片,引導幼兒邊看圖片邊聽故事。知道:
燕子低飛要下雨
青蛙高唱要下雨
魚游水面要下雨
螞蟻搬家要下雨
三、結束部分:
師幼共同到外面去找一找這幾種小動物都在干什么,看有沒有要下雨。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錦集8篇】相關文章: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錦集七篇03-21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范文錦集10篇03-29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錦集八篇03-29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七篇03-22
【熱門】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錦集八篇03-28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錦集七篇03-27
【熱門】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9篇03-28
【熱門】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錦集九篇03-23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匯總七篇03-21
【熱門】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范文8篇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