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教案

時間:2021-05-25 10:43:36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10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10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大班的孩子對于形狀和顏色的認識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是對于形色對應合成認知還不夠深,由此我利用形、色之間的對應關系來進一步發展孩子們對這兩者之間對應關系的判斷力,并利用了服裝的搭配,來讓孩子們感受數學并不是只存在于書本和教師的頭腦當中,還來源于生活。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進一步學習形狀與顏色的合成。

  2。培養幼兒將兩種事物特征對應、整合在一起的思維能力。

  【教具準備】

  1。PPT。

  2。幼兒學具:幾何泡棉。

  3。幼兒用書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從前,有個國王最喜歡穿漂亮的衣服,愛漂亮的國王每天都要穿新衣服,還喜歡大家贊美他!有一天,來了一位新的裁縫師,他告訴國王,他能做出全世界最美的衣裳!今天,國王又穿了一件他喜歡的衣服,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穿的是什么?

  2。(教師出示情景掛圖)國王的試衣室里擺滿了許多漂亮的衣服,你們看!

  3。今天,國王身上穿的新衣是哪一套?皇冠是哪一頂?

  4。衣架上,哪兩套的上衣和褲子是一樣的?分別是什么顏色的?

  二、布題。

  互動:

  1。今天剛穿上新衣服,愛漂亮的國王已經把接下來兩天的衣服都已經選好了。國王請小朋友們按照圖中的要求找出答案,猜猜明天他會穿什么衣服呢?

  2。咦?這個“√”是什么?“√”在這里表示什么意思?

  小結:原來是“√”在哪就表示需要找出什么顏色的衣服。

  4。出示PPT,請幼兒找出正確的答案。

  5。教師變換“√”的位置,請幼兒繼續嘗試。

  小結:小朋友們真棒,知道“√”放在哪就是要選什么。

  三、評價練習。

  1。還有一些泡棉拼圖也想和你們玩呢!請小朋友們按照書上各種形狀對應的顏色找到拼圖,并用“○”把正確答案圈出來。

  2。幼兒做評價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制作準備:

  卡紙、彩色紐扣、、膠棒亮片、雙面膠、硬紙板

  制作過程:

  第一步

  將圣誕樹彩紙用膠棒粘貼在硬紙板的上面

  第二步

  將紅色的條狀彩紙粘貼在圣誕樹的下方

  第三步

  在圣誕樹上用膠棒粘貼愛心彩紙片

  第四步

  最后用雙面膠將亮片和紐扣粘貼在硬紙板的上面

  小百科:賀卡是人們在遇到喜慶的日期或事件的時候互相表示問候的一種卡片,人們通常贈送賀卡的日子包括生日、圣誕、元旦、春節、母親節、父親節、情人節等日子。賀卡上一般有一些祝福的話語。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觀察蔬果在水中的沉浮現象,初步獲得有關物體沉浮的經驗。

  2、學習用簡單的方法記錄蔬果在水中的沉浮狀態。

  3、增進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5、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教學重點、難點

  知道沉、浮

  活動準備

  1、實物蘋果、香蕉、梨、番茄、茄子、青椒若干

  2、盆子、水、小毛巾

  3、自制記錄卡、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手指游戲:乒乓球

  二、認一認,猜一猜

  1、認識教師準備有的所有水果蔬菜。

  2、讓幼兒猜一猜將過放到水里會有什么樣的現象。教師取一樣水果做實驗,并將實驗前后的結果記錄在黑板上畫好的記錄卡內。

  三、試一試

  1、介紹↑、↓、實驗記錄卡

  2、實驗操作。讓幼兒分組操作并做好實驗結果的記錄。

  四、結果展示和小結

  教師將所有的蔬果都放到水里做實驗

  五、結束

  讓幼兒回家試試一些常見的蔬果放到水中出現的現象。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能夠按照我的流程進行,活動目標基本達到,幼兒的興趣都很高,都樂于參與到試驗活動當中,但是也存在不足,一是我對班上孩子的能力還把握得不夠好,在介紹上下牽頭時,只是和幼兒說了箭頭的名字,沒有教畫法;二是在孩子操作之前,要求說得不夠詳細,三是準備材料不夠充分,因為在之前沒有試驗過蔬果,導致幼兒試驗用的蔬果都是浮著的,沒有沉下去的蔬果;此外,在對蔬果沉浮現象的解釋上也不夠。

  幼兒百科:浮力浸在液體(或氣體)里的物體受到液體(或氣體)向上托的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通過生動、形象有趣的圖片引導幼兒自主觀看圖片。

  通過猜測不但能提高孩子的觀察力,想象力,還能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采集生活中的視頻片段,讓幼兒明白應該原諒別人的無心過錯。

  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理解故事內容,豐富相關詞匯。

  活動準備:

  插入式圖片,小地精圖片箭頭連接符幼兒用書日常無心犯錯的視頻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故事(教師:請來一位特殊小朋友,出示圖片,猜猜他住哪里)

  今天老師請來一位特殊的小客人,小朋友看看是誰/(出示小地精的圖片)他的名字叫小地精,大家和他打個招呼吧。你們猜猜他住在哪/幼兒大膽講述。今天老師講一個關于小地精的故事

  2,出示整幅圖,讓幼兒觀察并講述(教師:除了小地精圖片上還有誰?原來這個故事是小地精和小兔子之間發生的事。

  除了故事內容還發現什么?每張圖之間你觀察到什么?鼓勵幼兒自己講一講,請幼兒看圖講述)

  總結:它告說小朋友一張圖接下來是那張圖,這樣我們講故事的時候就清楚了

  鼓勵幼兒耕具圖片內容先講一講,也可和同伴商量著講,

  請幼兒到前面來看圖講

  三個小朋友表演講述

  3,教師講述故事,幼兒傾聽

  教師:現在老師給小朋友講一個故事,請仔細聽,看和你想到的一樣嗎/

  教師操作圖片講述故事

  注意聽什么地方不一樣,為什么拉?

  提問:小弟精的手是什么?

  小兔子為什么會把小弟精從地下拉上來?

  小兔子對小地精說了什么/?小地精原諒了他嗎?

  我們一起看圖再講述)

  教師和幼兒一起完整講述一次

  4,播放視頻(教師:發生了什么?原諒了嗎?)

  反思:

  這個活動適合大班的小朋友,有一定的表達基礎。沒有不參加的,因為圖片和連接符的運用很直觀。故事簡單,道理提升巧妙,說以活動比較順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體驗數量為5的物品可以分成兩個部分

  2、在活動中學習掌握5的分解與組合

  3、通過感知分解組合的關系,提高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5、培養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PPT,黑板上展示操作——盤子,數字,符號卡,操作題…

  2、經驗準備:接觸過5以內數的分合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數字問答游戲》

  二、活動環節

  1、觀看并操作課件《分草莓》

  (1)教師引導引導幼兒將5顆草莓分在兩個盤子里,可以怎么分呢?

  (2)教師示范將5顆草莓分成1顆和4顆。

  (3)請幼兒操作,嘗試不同的分法。

  教師:還可以怎么分呢?請小朋友試試看吧!

  (4)教師小結:5顆草莓可以分成

  1顆草莓和4顆草莓

  4顆草莓和1顆草莓

  2顆草莓和3顆草莓

  3顆草莓和2顆草莓

  一共有4種分法。

  2、觀看課件《學習分合式》,認識分合號及分合式。

  (1)認識分合號

  教師:這是分合號,用分合號就可以很方便把剛才分草莓的結果記錄下來。

  (2)教師示范分合式及讀法

  教師:5顆草莓分成了1顆和4顆,所以5可以分成1和4;1顆草莓和4顆草莓合起來是5顆草莓,所以1和4合起來是5。

  3、操作課件《數字卡片》,進一步了解5的分解組合。

  教師: 請根據卡片上的數字及圖案數量,找出合起來是5的兩張不同形狀的卡片。

  4、操作課件《彩色氣球》,鞏固5的分解組合。

  教師:請給氣球涂上紅藍兩種顏色,涂完后用對應的分合式記錄下來。

  三、教師將分合式匯總到黑板上進行展示。

  教師:小朋友看一看有幾種分法?請小朋友分分看。

  幼兒:4種。

  教師:這4種分法怎樣記錄讓我們看起來更清晰呢?

  幼兒:按順序記。

  教師:我們分成的數字叫部分數,記錄時可以按一個部分數遞增,另一個部分數遞減的規律,這樣看起來更清楚。

  教師和幼兒一起按規律記錄。

  四、分組活動

  第一二組:《涂一涂》根據分合式數字將每種花涂上兩種不同顏色,

  第三四組:《貼一貼》根據圖案在方框里貼出相應的數字。

  第五六組:《連一連》將數字合起來是5的兩張撲克牌連起來

  五、交流小結

  1.幼兒講述操作過程

  2教師根據幼兒不同的表現給予相應的總結。

  3.師幼兒共同收拾整理材料

  六、活動延伸

  在一日活動中可以引導幼兒利用周圍事物練習5的分解組合,比如:每只手上的5根手指頭,衣服上的5顆紐扣等。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活動圍繞著給小動物分房子進行,形象可愛的教具,如:可愛的小動物、小貓、小狗、大象等,還有漂亮的小房子的圖。再加上幼兒樂于幫助小動物分房子的喜悅心情,充分調動了幼兒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的積極性。在第一次給小動物分房子并記錄的過程中,幼兒通過操作、探索,找出了“5”的4種分法,在展示幼兒分房記錄時,有的孩子沒有找出了“5”的4種分法,還有的分出的一組數字合起來不是“5”,但大多數幼兒都能用語言表述自己的分合操作。這是孩子們第一次嘗試記錄,對沒有掌握好的在下一個環節中我會多給予關注。接下來引導幼兒學習有序進行“5”的分合,幼兒觀察“5”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進行“5”的分合,了解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律、互相交換的規律。幼兒在第二次為小動物分房子時,掌握了有序的進行“5”的分解組成,記錄每次分房的結果。活動在游戲《找朋友》的歡快氣氛中結束,幼兒通過探索、操作、交流、在玩中學,學中玩,達到活動目標與幼兒興趣最優化的結合。

  孩子們對活動興趣濃厚,積極參與到操作活動中去,體驗分合活動的樂趣。游戲是幼兒的最愛,是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最佳手段,于是,在教學中我便為幼兒創設了寬松、民主、愉快的學習氛圍,幼兒在各種游戲活動中一邊游戲一邊學習,玩中學、做中學,寓教于樂。

  整個活動過程,通過讓幼兒自主嘗試探索,層層遞進,每個環節發散幼兒思維,從而知道了5的分與合,并能用較為清楚的語言表達分與合的過程。在活動中,幼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又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充分體現了“幼兒在前,教師在后”的以幼兒為主體的新理念,并創設了較好的生生互動的環境。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學認字詞寒冷冬天受傷脖子雙,并能用"雙"組詞。

  2、通過學習培養幼兒主動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活動構思:小朋友馬上要上小學了,在生活中肯定會遇到在幫助的情況,怎樣幫別人最好呢?同時為豐富幼兒的詞匯而設計了此活動。

  活動準備:大范例(要學的新字詞用紅色的筆寫)字卡以及字義圖片錄音機磁帶幼兒用書及人手一支鉛筆自制神秘袋(里面放一些幼兒喜歡的禮物和字卡)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復習已學過的字詞(游戲神秘袋)

  師:神秘袋真奇妙,里面的東西要不要?

  幼:要(老師用手從口袋里摸出東西,吸引小朋友,交替摸出字卡,以達到復習已學的字詞目的)

  二、基本部分

  1、欣賞兒歌,引入課題。

  提問:兒歌中的天鵝它在哪里做什么?(在寒冷的公園里過冬)

  它怎么了?(翅膀受傷了,很孤單)

  小朋友怎樣幫助它的?(變成一只天鵝跟它作伴)

  那你怎么樣幫助天鵝呢?

  小朋友討論,個別回答,老師小結。

  2、出示大范例,學習兒歌。

  3、學習字詞

  引導幼兒觀察大范例中紅色的字寶寶,告訴他們這些字寶寶是今天要和小朋友玩游戲的字寶寶。

  A、出示體現能冬天的圖片,請幼兒說出圖的特征,引出"冬天"。請幼兒說出冬天的氣候特征及人們的衣著等與其它季節的不同,幫助幼兒理解字詞,并學習"寒冷"。(用同樣能幫助幼兒邊理解邊學習字詞的方法不學習其它字詞)學一個字詞用磁鐵貼好于黑板上。

  B、鞏固字詞

  分男女小朋友比賽,一起認讀黑板上的字卡上的字,請個別幼兒認讀。游戲:小猴小猴真愛玩。

  C、請小朋友用鉛筆圈出書上兒歌中的所學字詞,老師來回指導。

  三、結束部分:老師小結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探索學習單色油印紙版畫的制作方法。

  2、體驗紙版畫操作活動的樂趣。

  3、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保持衣服和畫面的整潔。

  4、學習客觀的評價自己或別人的作品,從而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

  5、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紙版(鞋盒、襯衣盒等硬紙版)、油墨、磙子、鉛筆、拓印紙、剪刀、乳膠等。

  2、范畫一幅(包括底版),每人兩張16開大小的硬紙版。

  【活動過程】

  1、出示范畫,交代課題

  小朋友們看,老師帶來了一幅漂亮的版畫,這是一幅單色油印紙版畫。它是怎么制作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制作單色油印紙版畫。

  2、啟發幼兒探索制作底版過程。

  “怎樣制作單色油印紙版畫呢?”

  (1)構思定稿

  “應該先做什么?”

  教師邊小結邊示范:先用鉛筆在一張硬紙版上畫出瓢蟲的不同動態,可以多畫幾只瓢蟲。

  (2)制版

  出示做好的底版:“老師這幅漂亮的版畫就是用這張底版印出來的,想想看怎樣用畫好的瓢蟲做成底版呢?”

  教師邊小結邊示范:用剪刀沿著畫好的瓢蟲的輪廓線剪下來,注意不要剪壞了,然后用邊角料剪出許多小圓點,剪好后將小圓點用乳膠粘貼在瓢蟲的身上作為花紋,最后將不同形態的瓢蟲用乳膠粘貼在另外一張硬紙版上(注意構圖),底版就做好了。

  (3)拓印

  “誰來試一試,怎樣把油墨磙到底版上?怎樣做才能磙勻?”

  教師邊示范邊小結:用油墨磙子蘸上油墨先在玻璃版上把油墨滾勻(聽到輕微的沙沙聲就可以了),然后將油墨從左到右或從上到下均勻地滾在制作好的底版上,每一處都要滾上油墨。接著用拓印紙端正地蓋在滾好油墨的底版上,用平底茶杯輕輕磨印,可以壓住一邊掀起另一邊查看是否印好,如沒有印好就繼續磨印,完全印好后打開來就是一幅漂亮的單色油印紙版畫。

  3、幼兒操作

  教師提醒幼兒要注意將畫面畫大、畫滿;多剪幾只瓢蟲,鼓勵幼兒大膽為瓢蟲剪貼一些背景圖,裝飾畫面。

  4、作品展評

  教師和幼兒共同欣賞、交流、評析,幼兒相互參觀、學習,說說誰印得畫最好?好在哪里?

  【活動反思】

  大班孩子已經學會了單色粉印吹塑紙版畫的制作方法,有了一定的制作經驗;另外,版畫制作的過程就是在畫畫、剪剪、磙磙、印印、玩玩的過程中進行的,幼兒特別感興趣,符合幼兒的特點。在美術活動中,評價也很重要,我盡可能提供給每個幼兒表現與表達的機會,允許他們之間存在不同之處,這對增強幼兒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和關鍵的。鼓勵每一個孩子積極參與活動。不管美術活動結果怎樣,只要幼兒能認真對待并付出努力,那么他們的作品就應得到老師和同伴的認可,這樣有助于每個幼兒自信心的形成和發展。

  小百科:瓢蟲的成蟲體長1.0~16.0mm,體型呈短卵型至圓形,身體背面強烈拱起,腹面通常扁平。從背面看,前胸背板和鞘翅基部常緊密相連,通常寬度相近。頭常嵌入前胸中,有時完全被前胸背板蓋住。前胸背板和鞘翅背面光滑,或常有或稀或密的細小短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 欣賞和交流,了解恐龍不同的外形特征。

  2. 能運用有關恐龍的已有經驗,抓住不同恐龍的特征用水粉畫的形式進行表現。

  3. 能大膽表現自己想象中的恐龍。

  4. 引發幼兒學習恐龍的興趣。

  5. 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對恐龍有初步的認知;已有水粉作畫的經驗

  2.物質準備:恐龍活動視頻;恐龍圖片(霸王龍、劍龍、翼龍、梁龍、棘龍)、恐龍身體局部特征圖片;作畫工具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小朋友你們知道恐龍嗎?

  2. 看視頻:老師這里有一段有關恐龍的視頻,看看里面是不是有你認識的恐龍。

  二、觀察感知不同恐龍的外形特征

  1.出示恐龍圖片:老師收集了這幾種恐龍的圖片,你能說出它們的名字嗎?除了這幾種恐龍,你還認識哪些恐龍?

  2. 剛才聊了恐龍朋友,接下來要請你們畫一畫恐龍。你最想畫哪些恐龍?怎樣的來表現它的身體特征?比如:霸王龍、劍龍、梁龍,它們的身體上最明顯的特征是什么?(根據幼兒的回答將特征圖片擺在相應的恐龍圖片下。)

  三、幼兒大膽作畫

  1.你可以畫自己喜歡的恐龍,也可以畫剛才我們說到的.恐龍。

  2.今天我們用水粉顏料來畫,在使用顏料的時候要注意哪些事情?

  3. 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能夠表現出恐龍的外形特征,大膽構圖和配色,有想象力。恐龍畫好后,可以添畫上一些植物,豐富畫面。

  四、作品展示

  1. 你喜歡哪一只恐龍?你看得出這是什么恐龍嗎?

  2. 請小朋友相互交流,說一說自己畫的恐龍。

  小百科:恐龍種類多,體形和習性相差也大,其中最大的易碎雙腔龍可能超過50米,而最小的蜂鳥可能還不到10厘米。就食性來說,有溫順的草食者和兇暴的肉食者,還有葷素都吃的雜食性恐龍。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知道冬天里有哪些樹落葉,有哪些樹不落葉,了解兩者的簡單道理。

  2.教幼兒初步懂得觀察、分析、比較事物的方法,培養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3.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4.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知道樹常綠和落葉的原因。

  活動難點 提高幼兒觀察、概括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常青樹、落葉樹的圖片若干存入U盤。

  2.常青樹、落葉樹的樹葉若干。

  3.有U盤接口的CD機、電視。

  4.小鼠標娃娃和奇奇頭飾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感知青樹和落葉樹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兩個小客人,它們給我們帶來一個非常好聽的故事,一起來聽聽。

  (教師講述故事使幼兒理解常青樹和落葉樹)

  小結:

  落葉樹:秋天天氣慢慢干燥、樹根喝的水少,樹葉大而薄,失水快,樹葉就變枯黃了,樹葉就會慢慢的一片一片落下來。

  常青樹:常青樹是因為樹葉很厚,葉面上有一層象蠟一樣的東西,保護著葉子中的水分,所以不怕太陽曬也不怕北風吹,有的樹葉成針形,樹葉面積小,水分不容易散發,這些樹一年四季是綠色的,所以我們叫常青樹。

  觀察、比較、感知常青樹和落葉樹

  師:今天,我們的奇奇和鼠標娃娃不怕辛苦,帶來許多常青樹和落葉樹的圖片,想考考小朋友們,認識他們嗎?

  (教師播放電視收集的各種青樹和落葉樹圖片,讓幼兒分辨它們是常青樹還是落葉樹。)

  教師小結:重復再說一遍落葉樹(梧桐樹、楊樹、柳樹)和常青樹(冬青樹、柏樹)落葉和常青的道理。

  二、游戲活動玩“我來請你做游戲”

  老師和小朋友一道拍手念兒歌一二三,三二一我來請你做游戲,請到誰誰就拿起桌上的樹葉,向全體幼兒說出是什么樹葉、外形特征、是常青樹還是落葉樹,為什么?

  三、 結束

  老師:邊重復常青樹的道理,引導幼兒接下句共同創編兒歌(兒歌:冬天到天干燥,樹葉枯黃往下掉,楊、柳、梧桐是落葉樹,我們大家要記牢。冬青樹葉面積小,又有蠟衣失水少,一年四季都常青,冬季天寒不怕冷,綠衣威武顯英豪.)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教學效果很不錯,因為這些植物都是幼兒平時生活中經常看到的,幼兒不陌生,活動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讓幼兒運用動手、動腦、比較、觀察、分析的同時獲得答案,直觀具體的教學方法,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他們對活動都非常感興趣,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游戲讓他們積極愉快的學習,讓幼兒充分感知和操作,既要再現幼兒的生活經驗,又要有所提升。本課自始至終愉快積極,學習興趣很高,培養幼兒的表達能力,同時又為他們以后的創編提供了前提。

  小百科:常青樹是指以枝繁葉茂,四季常青的植物(如松柏類、冬青、桂花等),取常青樹博大、青春、穩實的精神內涵,寓意為永生。冬季不落葉的樹,就叫常青樹。這類植物的特征主要是葉片呈針狀、葉片有蠟質層以及耐旱的植物。比如:松柏、冬青、桂花等。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0

  游戲目的:

  1、訓練觀察能力,手眼協調能力及擊中目標的準確性。

  2、訓練手上力量,全身動作的協調性。

  3、體驗民間游戲的樂趣,喜歡健康、益智的民間游戲。

  4、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5、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

  游戲玩法:

  1、幼兒自由結伴、自主商量需要投入豆腐果的數量。(例如,每人出五個)

  2、把豆腐果擺在地上。

  3、幼兒按自主商量的方法決定誰先打。(例如:包剪錘、手心手背【三人以上】、出手指【兩個人決定輸贏或先后。有種民間說法叫做“劃雞叫螞蟻”】等決定)

  4、按決定的次序,用自己手中另外一個豆腐果擊打地上任意一個豆腐果,把地上的豆腐果打翻面即屬于自己所贏的拾起來,如果打不翻,則不能拾起來。下一個幼兒繼續。不論贏與不贏,一個人一輪只有一次擊打機會。

  5、 游戲按次序循環反復,直到地上的腐果被打翻撿完為止。

  6、比一比,誰贏得豆腐果多。自由組合,反復游戲。

  指導策略:

  想要打翻豆腐果,需要觀察著力點,還要全身配合手的力量。剛開始時,許多幼兒連正確握豆腐果的姿勢都需要一個探索的過程(右手拇指握一面向下,其他四個手指配合握好另一面向上。)看好目標,八字腳站好,稍彎腰側身【便于用力】再對準目標某一著力點【需在實踐中感覺】使勁打下去。

【【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10篇】相關文章:

【實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8篇03-20

【實用】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錦集8篇03-20

【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錦集七篇03-24

【精品】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八篇03-29

【精品】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五篇03-29

精選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錦集八篇03-29

【推薦】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9篇03-28

有關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錦集8篇03-28

【精華】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錦集五篇03-28

精選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錦集五篇03-28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制服丝袜综合另类中文字幕 |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 在线日本道二区免费v | 一级少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第一r级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