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匯總七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知道兒歌名稱,學會念 兒歌。
會說出小動物的名稱和過橋的樣子。
樂意參與學習兒歌,培育孩子對語言活動的興起。
在學習歌表演的基礎上,結合游戲情節,注意隨著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能正確說出小動物的名稱和過橋的樣子。
活動準備
錄音機、磁帶;小動物教具:小兔、小鹿、小烏龜、小鴨、袋鼠媽媽和小袋鼠、一幅背景圖。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隨音樂《走路》進入活動室并找位置坐好。
2、學習兒歌
(1)引題:以小動物要去住在河對面的小熊一起過生日,引出兒歌題目《過橋》。
(2)演示小動物過橋的樣子,強調其名稱和過橋的樣子。
(3)引導幼兒用語言來表達小動物過橋的樣子。
3、音樂游戲:按《走路》的曲子來仿編《過橋》,并讓幼兒進行歌表演來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小兔、小鴨等小動物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動物,因此,活動中幼兒都能極參與學習,對動物過橋兒歌非常感興趣,很快學會念兒歌,同時,能正確地說出對動物的名稱和過橋的樣子,活動基本上達到了教學目標。
小百科:橋是一種用來跨越障礙的大型構造物。確切的說是用來將交通路線。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通過教學活動,使85%幼兒能撕2-3cm長度的紙,15%的幼兒依靠幫助也能完成,并粘貼在蘑菇房相應的位置上。
2.鍛煉幼兒小手肌肉群、發展幼兒手指動作的協調性。
3.幼兒感受“幫助”后的愉快心情。
教學準備:教具 墻上、地板各畫2間蘑菇房 學具 供幼兒用的彩色紙、漿糊、抹布等。
教學重點:撕貼過程動作較協調
教學難點:逐步掌握撕紙要領
教學過程:
1.啟發幼兒觀察:這幾間新建的小動物蘑菇房有的地方還不是完美,需要請小朋友幫助裝修。
2.裝修的內容是:房頂和欄桿
3.教師講解示范
房頂:
把小肥豬卡片白色的地方撕掉 ,然后粘貼。
把小猴哥哥卡片深綠色的地方撕掉,然后粘貼 。
欄桿:把彩色紙撕開,然后粘貼 。
撕紙要領:左右手的拇指食指緊捏紙,撕一撕、移一移,重復到完成為止。
4.要求:粘貼動物卡片(貼斜和倒均可)、欄桿(豎橫均可)。
5.幼兒操作:裝修小肥豬、猴哥哥的蘑菇房,做好欄桿保護小花小草。
6.講評:分別講蘑菇房和欄桿的裝修情況。猴哥哥、小肥豬、謝謝小朋友的幫助。讓幼兒感受、體會“幫助”后的愉快心情。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欣賞秋天大樹的美。
2、指導幼兒學習用手掌印畫,表現秋天美麗的樹葉。
3、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美感創作的精神。
重點難點:
學習手掌印畫,培養幼兒美感創作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課前請家長配合帶領幼兒去花園觀察秋天大樹的色彩變化及采集各種小樹葉
2、(物質準備)紅、黃、橘黃、綠顏料,秋景圖,繪有大樹枝干的大張畫紙、抹布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談話,說說秋天的大樹
出示秋景圖:秋天到了,天氣變涼,小朋友有沒有發現公園里的小樹葉變成什么樣子?都有什么顏色?(認識紅色、橘黃色、黃色、綠色)
二、出示老師制作的范畫,引出這是手掌印畫,激發幼兒創作的欲望
師:大樹上的小樹葉到了秋天就會離開媽媽像什么一樣飄下來?(蝴蝶)怎么飛的?(幼兒學一學)飛到哪里睡覺去,但樹媽媽會想念它們,讓我們的小手做小樹葉一起把大樹媽媽打扮漂亮起來吧!
三、講解手指印畫的方法,重點講解兩手都要抹上顏色,才能使“樹葉”豐滿。
1、老師示范一遍
2、讓幼兒練習:請幼兒把手伸出來輕輕的放在顏料上蘸一下,然后在枝干上印一下,最后再用抹布擦干凈。
四、在幼兒操作的過程中老師進行巡回指導。
提醒幼兒和同伴要協調印畫,并保持畫面整潔。
五、將作品粘貼在墻上,進行欣賞、評價。
1、交流:你覺得哪片樹葉漂亮?它是什么顏色的?
2、分享快樂:用肢體動作扮演小樹葉一起隨音樂跳舞。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幼兒懂得在家庭中主動與長輩分享食物。
2、幼兒初步掌握“請您吃……”的句式,并能主動的運用簡單的禮貌用語。如:請、謝謝、不客氣。
活動準備:
故事:“小兔子分蘑菇”掛圖、蘑菇卡片每人大的兩個;小的一個、白筐若干、兔爺爺、兔奶奶頭飾各一個。
活動過程:
活動步驟
一、 引導幼兒看圖講述故事:“小兔子分蘑菇”。
1、引導了解故事的人物、地點。
2、啟發幼兒結合已有經驗思考應該如何分食物?應該使用哪些禮貌用語?
3、引導幼兒學習使用簡單的分食物的禮貌用語。
4、啟發幼兒給兔奶奶分蘑菇應該說什么?
5、教師繼續講述故事,幼兒補充禮貌用語:“請你吃蘑菇。”
6、幼兒觀察剩下了一個什么樣的蘑菇,應該分給誰?
7、引導一名幼兒示范分蘑菇的方法以及正確使用禮貌用語。
8、請幼兒分蘑菇,教師個別指導。
活動延伸:戶外游戲“采蘑菇”。
家庭活動:“我為家人分水果。”
教師的話:
今天,我們要一起到森林里的小動物家去做客,小朋友看看來到了誰的家?
小兔子的家里都有誰啊?
他們在做什么?
讓我聽聽他們在說什么,哦!讓我聽聽,原來小兔子說要給大家分蘑菇那。小朋友們,你們說,小兔子會怎樣分呢?
你在家里給大家分過東西嗎?是怎樣分的?你說了什么?
讓我們看看他是怎么分的!小兔子給爺爺分蘑菇,他說:“爺爺,請你吃大蘑菇”,爺爺說:“謝謝。”。小兔子給爺爺分蘑菇時說了什么?爺爺是怎樣分的?
小兔子把蘑菇分給奶奶,他會怎樣說那?奶奶會說什么?
小兔子把蘑菇分給爸爸,他說:“……”,爸爸說:“……”。
小兔子把蘑菇分給媽媽,他說:“……”,媽媽說:“……”。
看,小兔子還剩下一個什么樣的蘑菇了?這個蘑菇他會分給誰那?
現在,我請一只小兔子給兔爺爺、兔奶奶分蘑菇。兔爺爺、兔奶奶快從房間里出來吧!
這里有兩個大蘑菇、一個小蘑菇,你會把大的給誰那,應該怎樣說?
現在,小朋友們扮演小兔子,請你給兔爺爺、兔奶奶分蘑菇。給兔爺爺分蘑菇一定要說:“……”給兔奶奶分應該說:“……”。
現在我們只剩一個小蘑菇了,請小兔子們和我一起到外面做采蘑菇的游戲吧!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課文是一首兒童詩,寫樹葉給樹枝、小蟲、魚兒、小鳥帶來的溫暖和歡樂,大家都喜歡樹葉,樹葉與大家親密、和諧的關系。課文想象豐富,語言樸實,富有童趣,為兒童喜聞樂見,有利于培養孩子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設計理念:
根據兒童詩特點,本課的教學設計力求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主讀書、自主識字,展開豐富的想象,培養孩子的想象能力。重視朗讀訓練,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書、評價、說話、討論,讓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一、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長、它、落、到、河、真、高、興、當”9個生字。會寫“長、興、蟲、當”4個字。
2.指導學生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
重點是指導學生識字寫字和讀背訓練。
難點是如何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三、教學準備:字卡、多媒體課件、樹葉、水彩筆、頭飾等。
四、教學流程:
五、課前游戲:
1.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喜歡)
2.說說你喜歡什么小動物?(讓學生自由說)
3.你能模仿它的動作、聲音嗎?(生演)
4.想玩嗎?(想)咱們一起來玩玩吧!(生表演)
[低年級孩子對游戲非常感興趣,用游戲開始,使他們保持高漲的情緒】
(一)導入新課。
師:可愛的小動物們,準備上課吧!
1.孩子們,看看黑板有什么想說的.嗎?(黑板上貼著各種顏色的樹葉。)
2.這就是秋姑姑送來的葉子,漂亮嗎?(漂亮)
3.這么漂亮的樹葉,都是小動物們的好朋友,它們常常在一起做游戲,想知道它們是怎樣做游戲的,讀讀《樹葉》這首童話詩,你會明白的。誰來把課題讀一讀。(把黑板上的樹葉翻一面)
【黑板上漂亮的樹葉,激起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這種興趣,滿足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心理需求,激起了強烈的探究欲望。】
(二)初讀課文。
1.師:先來聽聽這首童話般的詩,我們再來說說在這首詩中你都見到了誰?
(出示課件,師范讀課文,讀后讓生自由說隨機貼圖)
【配樂朗誦,讓學生感受詩的意境美,情自然就由然而生。】
2.師:大家也想讀嗎?(想)那快讀吧!讀完后把生字寶寶圈出來同桌互相讀一讀。(生讀課文)
師:生字有問題嗎?有沒有小朋友在讀時發現自己同伴哪些字認得有困難的?
【通過學生自主識字,教學中注意以學定教,體現了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然后根據學生的實際進行有效的教學這正是新課標所倡導的。】
師:想不想檢驗一下自己是不是和生字寶寶交上朋友了?你們看生字寶寶也急著出來與大家見面呢?
(讓學生自由說讀音的注意點,師注意正音,特別注意讓學生之間互相正音。提高他們傾聽、評價能力。)
3.開火車讀、齊讀。
4.你們瞧,樹上這么多漂亮的葉子想要哪一片?想好了摘下來,讀讀后面的字寶寶,讀對了,這片葉子就送給你。(玩摘樹葉的游戲)
[注意培養學生傾聽、評價的能力。通過“摘樹葉”的游戲,進一步鞏固生字,提高生字的復現率,且這些“樹葉”卡片與課文內容緊密結合,形式活潑,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心理需求。]
(三)再讀課文。
1.師:多美的樹葉,人見人愛。樹枝、小蟲、魚兒、小鳥都跟樹葉玩了什么游戲呢?請小朋友先讀讀課文,讀完后找一找,畫一畫,然后再把課文讀一讀。
[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到一定的時候還可以學做批注,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師:把你們剛才畫的先跟同桌說說,再互相讀讀。
3.師:小朋友不僅畫得認真,讀得也很投入,誰來表現表現?(多位生讀)喜歡讀哪句就讀哪句。
3.(針對讀得好的學生)你讀得這么好,能邀請你的好朋友和你一起讀嗎?
4.師可抓住“它”再進行教學:你從哪知道是樹葉呢?(讓學生體會“它”的用法。)
5.愿意再把課文讀一讀的同學站起來一塊讀。
6.聽著聽著,老師也想和大家一塊讀讀。
[閱讀是個性化行為,應該通過各種形式地讀代替老師的講解,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快樂,提高學習地積極性。]
(四)感悟朗讀
1.師:小朋友,樹枝、小蟲、魚兒、小鳥都是樹葉的好朋友,(邊說邊貼圖片)它們一定有許多悄悄話想對樹葉說,老師來當樹葉姐姐,你們都是樹葉姐姐的好朋友,把你想說的說出來吧!(師戴上頭飾當樹葉,生自由想象說。)[創設情境,讓孩子們融入到情境中,張開想象的翅膀,從中體會到樹葉與樹枝、小蟲、小鳥、小魚它們之間和諧的、親密的關系。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師:誰能說說樹葉姐姐這會兒的心情?(很高興或很開心)你們能把樹葉姐姐的心情讀出來嗎?如果能加上表情讀就更好。(讓學生從讀中體會樹葉高興的心情。)
3.師:在這么美的詩中和樹葉姐姐一起分享快樂吧!(看課件提示,背一背課文。)
4.師:再一次在音樂中享受著快樂吧!(出示課件動畫、配樂)獎勵自己,給自己的樹葉涂上喜歡的顏色。
[通過樹葉與樹枝、小蟲、小魚、小鳥之間的悄悄話,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它們之間的和諧,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忘情地讀,帶上動作、表情讀。學生在想象中感受,在感受中領悟,在領悟中實踐,達到“情動而辭發”的效果。】
(五)想象說話
1.說話訓練:樹枝、小蟲、小魚、小鳥都是樹葉姐姐的好朋友,我的朋友還有許多許多,還有誰是樹葉姐姐的朋友呢?請同學們在四人小組交流交流,把自己想的跟大伙說說。(分四小組說)
2.師:誰來說說自己的想法?小組中有說得很好的請推薦他來說。
3.師:你們真聰明,知道的這么多,能說說你是怎么知道的?
[充分利用課文中給我們留有的空白點,給學生想象的空間,拓展延伸。]
(六)大課堂。
師:大自然中有許許多多的秘密,等著小朋友去發現!
(七)選自己喜歡的做一做。
1.撿自己喜歡的樹葉拼一拼。
2.在詞語花籃中寫一寫。
3.按課文內容演一演。
自評:
一、以學定教,注重評價。
1.找準學習的起點,以學定教,是體現學生主體的前提。新課堂呼喚放開學生的手和腦,讓他們充分展示自我,學生自己已經會學的,老師不要包辦代替。例如:學生學生字,尊重學生已有的學習積累,對于一些學生自己能通過一些輔助,自己就能解決的生字,老師可以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學,老師通過一些手段檢驗即可。
2.注重評價。①師的評價,往往老師正確,客觀的評價對學生的學習欲望,激活教學氣氛,激發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②生與生的評價,往往低年級的孩子注意力容易轉移,這就更需培養孩子注意傾聽,并能對同伴的觀點做出及時的評價。例如:在讀課文時讓學生同桌的孩子互相讀、說,并能評一評同學哪里讀得好,哪里讀得還不夠。這樣學生就要在聽的基礎上評價,讓學生主動參與在學習的每一個環節中來。
二、創設情境,拓展延伸。
1.創設情境。要讓學生在課堂上自主學習,深入探究,首先要求老師早備課時認真思考如何設計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思考怎樣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從導入課文到過度語的設計、多媒體的運用、說話情境的設計等都要能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也為課文的學習作了鋪墊。例如:“小朋友,樹枝、小蟲、魚兒、小鳥都是樹葉的好朋友,它們一定有許多悄悄話想對樹葉說,老師來當樹葉姐姐,你們都是樹葉姐姐的好朋友,把你想說的說出來吧!”這樣的設計讓孩子有話可說,從而達到語言訓練與情感熏陶和諧共振。
2.拓展延伸。以文本為輻射點,豐富教材內容。例如:在教學時,師抓住“大家”一詞提問:“大家指的是誰?”學生說:“指的是樹枝、小蟲、小魚、小鳥它們。”師追問:“就指它們嗎?”學生說:“還有小螞蟻、燕子它們等。”“你是從哪知道的?”“從這省略號知道的。”緊接著老師讓學生四人小組討論大家還有誰?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散文的內容,感受色彩的美麗。
2、知道大自然中有許多顏色,啟發幼兒發現生活中的色彩。
3、培養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和口語能力。
4、理解散文內容,豐富相關詞匯。
【活動準備】
人手一本《太陽的顏色》。
【活動過程】
一、討論:
太陽是什么顏色的?
二、逐頁看圖講述:"太陽的顏色"。
⒈強化故事中描述顏色的詞。
⒉插問:小動物們說了這么多,你們說說太陽該是什么顏色的?為什么?
⒊鼓勵幼兒嘗試記憶太陽的七種顏色。
三、完整講述故事:
⒈鼓勵幼兒和老師一起講。
⒉幫助強化綠油油、紅艷艷、黃燦燦等詞。
⒊太陽到底是什么顏色的?你們平時還在哪里見過太陽的顏色?
四、延伸活動:
⒈戶外活動時,請幼兒到花園里找一找太陽的七種顏色,看看能找到幾種?
⒉回家后讓幼兒繼續找太陽的顏色。
【附散文詩:太陽的顏色】
小鳥說:"太陽是綠色的,照在葉子上綠油油的。"蝴蝶說:"太陽是紅色的,照在花朵上紅艷艷的。"青蛙說:"太陽是黃色的,照在稻穗上黃燦燦的。"魚兒說:"太陽是藍色的,照在稻穗上藍湛湛的。"小兔想:"太陽是什么顏色的呢?大家的說法可都不一樣啊!"大雨過后,天上出現了一條美麗的彩虹。彩虹姐姐笑嘻嘻地說:"你們數數我的裙子,就知道太陽的顏色 啦!""紅、橙、黃、綠、青、藍、紫。"小動物們數一數,大家都知道了:"哦!太陽有七種顏色。"
活動反思:
本活動的教育對象他們大多來自農村,父母知識水平偏低,接受的是保姆式的教育,但已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活動中,對周圍事物很感興趣,可自制力較差。幼兒不善于觀察,需成人正確引導,逐步培養其觀察能力。幼兒的邏輯能力較差,語言組織能力有待提高。通過“家園欄”,家長會向家長宣傳一些科學育兒的知識。真正做到家園共育。讓“指南”指導自己的教學工作,做到學以致用。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教學,使幼兒理解《我是小畫家》這首兒歌的內容,發展幼兒思維的嚴謹性、靈活性。
2.豐富詞匯:嗡嗡,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3.培養幼兒模仿創編兒歌的興趣,鼓勵幼兒不斷嘗試新事物,形成高靈活性的人格特征。
活動準備:
1.了解動物的習性。
2.邀請中班一位小朋友扮演小畫家。
(二)物質準備
1.實物投影機、蜜蜂、青蛙、小鴨子等小動物圖片各一個。
2.背景圖一幅。
3.漢字卡片:嗡嗡。
(三)環境準備
在動物樂園圖中,相應地增加動物叫的象聲詞。(教師引導幼兒自己動手操作和布置)
活動過程:
(一)游戲法,介紹兒歌角色,激發幼兒學習興趣。請中班幼兒扮演小畫家出現。讓中班幼兒第一次示范兒歌。
(二)結合圖片,學習兒歌內容。提問:小畫家畫了什么東西?葉兒是怎樣的?花兒又會怎樣?小畫家還畫了什么?它們是怎樣的?(學習兒歌內容)
(三)教師示范朗誦兒歌。
(四)鼓勵幼兒學編兒歌《我是小畫家》。
1.以老師當小畫家示范創編兒歌,如:畫的小兔蹦蹦跳,畫的小鴨呷呷叫。
2.鼓勵幼兒大膽創編,發展幼兒創造思維及口語表達能力。
(五)請幼兒把自己編好的兒歌輕輕念給旁邊的小朋友聽。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匯總七篇】相關文章:
精選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模板匯總七篇03-21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匯總八篇03-23
【精品】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匯總七篇03-20
【精華】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匯總七篇03-25
關于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匯總七篇03-24
【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匯總九篇03-23
精選幼兒園小班體育教案模板七篇03-21
精選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模板七篇03-29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集錦七篇03-28
精選幼兒園小班體育教案匯總十篇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