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合集10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積極參加欣賞、制作和放風箏活動,有濃厚的興趣。
2、在看一看、做一做、放一放的過程中,了解風箏的種類及結構,發展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快速奔跑能力。
活動準備《小朋友的書、春天里》;《小朋友的書、美工》;事先收集各種類型的風箏,并找好放風箏的場地;制作風箏的材料:皺紙、宣紙、A3打印紙、線、紗、塑料布、布、吸管、冰棍棒、皮筋、剪刀、膠水、水彩筆等。
活動過程
一、欣賞風箏:
1、創設情境,激發幼兒探究的興趣。幼兒欣賞風箏,探究風箏的秘密?匆豢,風箏是什么樣的?幼兒兩人一組,自選一只喜歡的風箏,第一次觀察。集體交流:幼兒介紹自己的風箏。這些風箏有什么不一樣?又有什么是相同的?
2、不同點:造型不一樣,有動物類風箏、植物類風箏、人物類風箏、器物類風箏、圖形類風箏等;大小不一樣,有的很大,有的很小;材料不一樣,風箏面有的是紙做的,有的是塑料做的等。
相同點:風箏都由骨架和面、線組成,都是左右對稱的,可以讓風箏保持平衡,穩穩地飛到天上。
3、拓展視野,豐富經驗。除了這些風箏,你還見過別的風箏嗎?
二、制作風箏:幼兒討論風箏制作的方法和材料。幼兒設計并制作風箏。幼兒拿自制的風箏到空地或操場上玩一玩。
三、戶外放風箏 討論:怎樣放風箏?幼兒結伴2人一組,嘗試放風箏。教師根據幼兒的問題及時指導。
四、畫"放風箏":使用《小朋友的書、美工》第15頁"放風箏"。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目標
1、傾聽他人的發言,積極參與討論并表達個人見解。
2、初步了解蛀牙的成因及危害,知道正確刷牙的方法。
準備
1、"健康寶貝":《我會刷牙》。
2、掛圖:《健康寶貝》。
3、事先在家長的協助下完成學習單:《我的刷牙記錄表》。
4、活動2中的班級牙齒統計海報。
5、兒童牙刷、漱口杯、牙膏、牙菌斑顯示劑。
過程
一、聊一聊有關蛀牙的經驗。
1、出示班級牙齒統計海報,和幼兒一起閱讀。
2、說一說有幾顆蛀牙?
3、蛀了的牙齒是什么模樣?
4、蛀牙痛嗎?
5、為什么會有蛀牙?
6、牙齒蛀了該怎么辦?
二、分享刷牙的經驗與感受(根據學習單的記錄)。
1、每天什么時候刷牙?
2、是自己刷牙還是大人幫忙刷牙?
3、用什么口味、顏色的牙膏?
4、牙刷刷在牙齒上時會發出什么聲音?
5、嘴巴會有什么樣的感覺?
6、牙膏的泡泡在口中又有什么感覺?
7、刷完牙后口腔的感覺是怎樣呢?
三、一起來刷牙。
1、請幼兒拿出牙刷,比一比自己刷牙的姿勢。
2、閱讀"健康寶貝"《我會刷牙》的畫面,提醒幼兒正確的刷牙方式。
3、老師念刷牙的兒歌,幼兒邊聽邊做動作(牙刷、漱口杯、牙膏)。
4、仔細觀察幼兒刷牙的方法是否正確,悉心指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學習Z C S三個聲母。能發準音,認清形。
二、教學重點:學習Z C S三個聲母。能發準音。
三、教學難點:學習Z C S三個聲母。能發準音。
四、教學準備:教學圖卡、兒歌圖片、聲母字卡、線上游戲。
五、教學過程:
導入
教師:小朋友們早上好!今天給你們帶了3封信,你們想知道信里面寫了什么嗎?
幼兒:想知道!
教師:那我們來一起看看信封里到底寫了什么!
幼兒:好的。
教師:(分別拿出信封里的聲母出來展示給幼兒看,然后開始教讀。)原來是聲母寶寶Z C S,他們想和我們做朋友,但是他們說我們說先要知道他們的名字叫什么,現在老師把它們的名字告訴你們,你們要用耳朵仔細聽好了哦。
幼兒:是聲母寶寶Z C S(跟讀聲母Z C S)。
教師:(拿出教學圖卡,教幼兒認清聲母的形,教幼兒讀口訣。)現在你們知道了我們的名字,你們還要記住我們的樣子我們才能和你們做朋友呢,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下他們的樣子是什么樣的呢?而且還有一個很好的聽的口訣,可以讓我們很快的記住他們的口訣。
幼兒:跟讀口訣:
2字就像Z Z Z,小朋友們學寫字。
半個圓圈C C C ,仙人掌上長滿刺。
半個8字S S S ,春蠶寶寶在吐絲。
教師:小朋友們非常棒,一下子就讀會了口訣,也認識了新的聲母寶寶,他們說非常高興和你們做了好朋友,而且還要和你們玩捉迷藏的游戲呢,他們現在都躲在了墻上的兒歌里,看看哪個小朋友最能干,能把他們都找出來。
幼兒:(看兒歌圖片,找出隱藏在字里的聲母Z C S。)四、刺、絲、子、仔。
教師:小朋友們真聰明,都能把聲母寶寶找出來,為了鼓勵你們,老師請你們做個游戲好嗎?(說游戲規則)
游戲:小鴨捉魚蝦
目的:鞏固對聲母Z C S的認識。
準備:小鴨頭飾與幼兒人數相同的聲母Z C S的卡片。
玩法:老師戴好頭飾,和幼兒圍城一圈站好,圈內放寫有聲母Z C S的卡片,游戲開始,教師帶領幼兒一邊唱歌,一邊做動作:“小鴨小鴨,搖搖擺擺,快來快來,捉魚捉蝦。”唱完歌后,幼兒跳到圈內撿字母卡,教師請幼兒說出撿到的聲母是什么,再將字母卡放回圈里。
幼兒:唱歌做游戲:“小鴨小鴨,搖搖擺擺,快來快來,捉魚捉蝦。”
六、教學小結:
小朋友們開心嗎? 今天能和大家一起上課老師也非常的開心,還和聲母寶寶Z C S做了好朋友,下課后你們可別忘記它們是你們的好朋友了哦?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中國人名字中的姓,感受傳統姓氏文化的特點,為自己是中國人而驕傲。
2、引發幼兒學習姓氏的興趣。
3、了解各種姓氏的含義。
活動準備:
1、16個幼兒(要有同姓的) 2、白板 3、記號筆 4、白紙 5、名人照
、錄音、《百家姓》前16姓
活動過程:
一、介紹一下自己的名字
1、老師:我是###,介紹一下你自己,你叫什么?
幼兒介紹。異地教學時,這環節,既很利索地縮短了陌生師生的距離,又直接導入活動。
二、知道百家姓
。、找自己的姓
1]你有沒有發現,剛才我們介紹的名字,是由姓和名組成的。我姓“應”(出事漢字“應”)。你姓什么?
大家一起說,為了加快活動的節奏。
2]這里有一些中國字,你去認一認,有你的姓嗎?請你把它(卡片)拿來!黄鹉钜槐。
3]這里有多少姓?
讓孩子自己數,大班孩子有自己的數數方法。
活動中:
幼:我沒拿到……
師:你的姓,這里有嗎?
幼:點頭。
師:這里有多少姓?
幼:11個……13個……
4]那我們在座的伙伴有幾個?
活動中:
孩子數:16個。
5]我們16個人,怎么會只有13個姓呢?(引發對同姓者的關注)。
活動中:
幼:因為我姓李,他也姓李……還有,他們兩個是一樣的姓……
2、共同的姓
。保菽銈兪峭,哦,我們伙伴之間有同姓的。噯,你家里誰和你同姓?
活動中:
幼:爸爸和我同姓……爺爺和我同姓……弟弟和我同姓……姐姐和我同姓……媽媽和我同姓……
師:一般地說,家里大多數的爺爺、爸爸、你、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和你同姓,(也有少數是媽媽和你同姓——如果班上沒有與母親同姓,就不說。)
2]除了班上、家里,有和你同姓的,這里那么多老師,有和你同姓的嗎?請你去問問、打聽打聽。
活動中:
老師:你有興趣去打聽打聽,有誰和你同姓的?
老師:有興趣地去問問
3]來說說,你找到幾個同姓的?
這里要掌好節奏。時間不宜長2~3分鐘。
活動中:
老師:我們有時間限制,倒數10、9、8、7、……好,請各就各位。(等坐定)你找到和你同姓的人嗎?
幼:找到……沒找到……
老師:請找到的先來說說,你找到了幾個?我們寫“人”一筆表示一個人。
……找到的人不多,5人……請一個沒找到的:“你是怎么找的?你問問。”幼兒:“誰姓趙?”
(哄堂大笑。)
老師:哦~這樣問怎么找得到呢?禮貌一點啦(俯身在其耳邊:請問誰姓趙?)
幼:請問哪位老師姓趙?(立刻有人舉手)。數一數……3個
老師:(邊紀錄邊)誰有興趣來找找?
。ㄅe手的幼兒很多,并且用禮貌的語言詢問。老師關注:“看,這樣說才找得到”。看找到同姓的過半就行)。
老師:看看,這里那么多人中,哪個姓是最多見的姓?
幼:黃!
老師:你怎么知道?
幼:有7筆……有7人……
4]同姓是親人。
老師:同姓的人還多著呢?墒,怎么會有那么多同姓的人呢?你仔細看看,你家里和你同姓的爺爺、爸爸、你,你們怎么會同姓的呢?
那是因為爺爺把姓傳給了他的后代爸爸,爸爸又把姓傳給了他的后代你、哥哥姐姐,家里那些和你同姓的人是一家人!是親人!
那么,班上和你同姓的人是一家人嗎?
幼:不是。
老師:其實啊,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同姓的人是一家人,同姓的人是親人。
再看看,班上同姓的人,有沒有一點像親戚的樣子?
——讓孩子體會,我們中國人都是一家人,體會同姓之間那種血肉相融的感覺。
活動中:
幼:他們有一點像的……我和同姓的老師也有一點像的,我們都是雙眼皮……
3、不同的姓
。保菡也煌盏娜
老師::除了這些姓,你還知道別的姓嗎?
活動中:
幼兒愣了一下,我追問:“你媽媽姓什么?”——同時提示“這里沒有的別的姓”,引導孩子用排除法思考。
幼:…………
2]請找找這里,哪些老師和我們不同姓的?找到了,請老師用小紙片寫下來。
——幼兒尋找。過程中,老師提示:知道怎么找了?
活動中:
幼兒邊找邊貼在展示板上。
老師:看看。
幼兒驚呼:真多!
。常莅偌倚
老師:(順勢)知道嗎?中國人的姓遠遠不止這些。
——音樂:祖!栋偌倚铡。一則可以營造一種震撼的氣氛,二則可以引導孩子靜心于下一個環節。
老師:(出示《百家姓》的前十五個姓,與歌曲同步地)中國人的姓還遠遠不止這些(重復是為了加強表達)。屬于中國人姓名中的姓,有500多個呢,這本《百家姓》里全記著,只要是中國名字,你的姓在《百家姓》里一定找得到。
這些姓啊,由我們的祖先,傳給他的后代——兒子、孫子,一代一代,子子孫孫,一直傳到了我們這里。哦~你們還會傳下去嗎?
傳給誰?對,由你、你的子孫,一直傳下去。只要有中國人,就一定有百家姓;只要一叫出我們的姓名,世界上的人就知道:我們是中國人。
——這里大段的內容由老師娓娓講述,所以,會有些沉悶。于是,在這里插入“你的姓傳給誰”這樣的問題,即了解孩子是否理解“傳承”,又可以調節氣氛。
活動中:
孩子不理解,所以紛紛要“傳給妹妹、姐姐”。于是,在這里預設“ 傳給后代”,孩子即刻理解,反應出“我要傳給兒子”。
一個女孩:我可以傳給兒子嗎?女的可以傳嗎?
我接應:可以,只要你和家里人商量好,因為一般是男的傳的。
三、了不起的中國人
1、這些都是中國人,你能叫出他們的姓名嗎?(一一出示了不起的中國人的相片)哪些人與你同姓的?
2、這些人因為很了不起,才讓所有的人都記住了他們名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設計】
本活動是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物體、空間、時間等等現象發生興趣。為此,就讓幼兒通過游戲、操作、探索來對形體進行等分。在學習和探索中引導幼兒由淺逐漸加深,并支持、鼓勵幼兒獨立、做到舉一反三的效果來完成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物體進行等分的興趣。
2、讓幼兒理解四等分的含義,學習將圓形、正方形和長方形四等分的方法,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和組成。
3、提高幼兒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判斷推理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教具:圓形、正方形和長方形的大卡紙,一些等分、不等分的圖片PPT,已經等分的紙片,固體膠
學具: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以小狗分匹薩的情景作為導入,復習圖形二等分的方法。
二、基本部分。
(一)實物四等分。
1、引入四等分的問題,讓幼兒思考圓形四等分的方法。
2、教師引入分四等分的方法,讓幼兒學習通過二次對折得到四等分。
3、教師通過實物演示,讓幼兒初步理解四等分的含義,即把一個物體分成一樣大的四份。
(二)圖形四等分(PPT)。
1、分發正方形的紙,讓每位幼兒動手探索正方形四等分的方法。
2、啟發幼兒想出不一樣的分法。并讓幼兒講一講他們是怎樣分的。
3、通過邀請幼兒代表將長方形用上面的幾種方法進行四等分,總結將圖形四等分的`方法,使幼兒鞏固理解四等分的含義。
4教師出示一些等分、不等分的圖形,讓幼兒判斷四等分。
(三)比較整體與部分的大小,部分拼成整體(實物)。
1、以圓形為例,比較等分前后整體與部分的大小,感知整體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體。
2、出示正方形和長方形和其四等分紙片,幼兒動手操作將不同的四等分拼成原來的整體。
三、結束部分。
1、教師總結四等分的含義,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和組成。
2、延伸:讓幼兒思考如何把圖形進行八等分。
【活動反思】
《四等分》這節活動課是接著《二等分》而設計的,孩子們在對二等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提出四等分,他們就迅速的回答出來:將一樣東西平均分給四個(份)就是四等分。!.快思.教案網!對于他們的這樣回答我非常滿意,這也就自然的導入了我的這節課的重點。
接下來是我提出了一個問題:怎樣將一個正方形四等分呢?孩子們都互相討論著,最后由每一組選一個代表上來將正方形四等分的方法畫下來。
結果孩子們又畫出了兩種方法:對邊和對角分。后面的圓形和長方形也就自然的有了方法四等分了。
可是到了將三角形四等分的時候,小朋友就有點不清楚了。小朋友們還是將其對邊分,經過我們大家的實驗發現是不對的,待我告訴他們正確的分法后,他們也都還是一知半解的。因為這也涉及到了等邊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所以在這一個環節上幼兒大概能理解意思我就沒有再繼續講解了。只要幼兒明白了四等分的定義和會將簡單的物體以及結合生活中的實物進行四等分就可以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自主認識生字詞,理解“鮮艷”“自言自語”等詞語的意思。
2.根據自己的體驗正確、流利、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
3.知道花生在地下結果這一特征,激發學生觀察植物的特性。
4.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5.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生字、練習朗讀、激發學生觀察的興趣。
教學難點:知道花生在地里結果這一特點。
活動準備
掛圖、多媒體課件、頭飾、花生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二、初讀課文,認記字形:
1、要想找到花生,首先得闖過“朗讀關”,有信心嗎?
2、這一次讀課文,你收獲了什么?出示: 松 鼠 金黃色 秋天
三、朗讀生趣、深知感悟:
1、你喜歡這花嗎?為什么?課文用一個什么詞來形容?(出示字卡:鮮艷)
2、小松鼠見到這么鮮艷的花心情怎樣?(出示字卡:高興)
3、誰能讀出它高興的心情?
4、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鮮艷?
5、小松鼠看見花生的花,是怎樣問鼴鼠的呢?
6、聽了鼴鼠的話,小松鼠就更高興了。他可能會想些什么呢?教師引讀“小松鼠很高興,他想-------到了秋天,我就可以吃到花生啦!”
7、看這鮮艷的花生的花,聽了鼴鼠的介紹,小松鼠多么想吃到好吃的花生啊,它越想越高興,越想越著急,那它是怎樣做的?結果又怎樣呢?
①指讀第3自然段。在讀之前你先說說小松鼠此時是什么心情?(出示字卡:著急)能讀出來嗎?
、谥该x第4自然段 你心情怎樣?(字卡:失望)誰能讀出失望的感情
8、等了這么久,一個花生都沒看見,小松鼠感到有點——(板書:奇怪)
①它是怎么做的呢?②什么是自言自語?③誰能來表演一下?
四、小組討論、拓展主題:
1、是誰摘走了小松鼠的花生呢?你們知道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2、你還知道在我們吃的食物中,還有哪些是長在土里的?
3、小松鼠知道嗎?是啊,小松鼠不知道花生再哪里,所以找不到花生,可是后來,小松鼠又找到了花生,而且還摘了滿滿一籃子,你們知道小松鼠是怎樣找到花生的嗎?
五、回顧全文、續編故事:
教學反思
在這堂課中,我力求實在,能讓學生在課堂中真的有所學,學有所樂。因而整堂課,學生是課堂的主人,自己只是課堂中的組織者,引導者,做一個平等中的首席。問題的設計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引導學生進行探索。對孩子而言,讓其讀出句子的美,體會用詞,是有一定難度的。如在教學“花生已經開花了,一朵朵金黃色的小花,在陽光下格外鮮艷”這一句時,我先讓學生看圖自由說,然后讀句再說,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然后出示“( )的花生花”這一填空讓學生說,既豐富學生的口頭詞匯,又為“鮮艷”的理解做了鋪墊。學生在讀讀說說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吸收了句中的“一朵朵、格外、金黃色”等詞,學生在讀句時也就體會得更深了。在整堂課中,學生的朗讀比以前又有了進步,出現了很多亮點。比如盼盼,在男女生分角色讀對話時,他把小手舉得老高并站起來喊,說他要讀小鼴鼠的話,自信十足,這種童言稚語給課堂增添了不少亮色。
語言拓展訓練是課文的最后一個環節,小松鼠找到花生了嗎?讓學生討論,這為學生學習語言創設了一個開放規范的氛圍。在讀續編這個故事時,學生想的象力得到了發展,思路變得異;钴S,語言表達能力一次比一次有提高。
通過這堂課的教學,我體會到,識字的教學和閱讀要求如何定位?如何讓課堂既開放又不散漫?如何讓孩子思維活躍又能穩中求學?這些都是需要在教學實際工作中努力要做的。
小百科:松鼠,是哺乳綱嚙齒目中的一個科,其下包括松鼠亞科和非洲地松鼠亞科,特征是長著毛茸茸的長尾巴、勻稱靈活的身體。根據生活環境不同,松鼠科分為樹松鼠、地松鼠和石松鼠等。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討論,使幼兒知道樹木的多種用途。
2、引導幼兒初步了解樹對人,對環境的主要作用。
3、激發幼兒愛護樹木的感情。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發動幼兒搜集關于樹的多種用途的資料;錄象資料。
活動過程:
1、教師請幼兒自由講述自己了解到的關于樹的用途的一些知識。
2、組織幼兒觀看搜集到的一些圖片,引導幼兒討論樹各部分的作用。
教師小結:樹根可以吸收、儲藏水分和養分,抓住泥土,使樹干牢固;樹根可以雕刻成工藝品,有的可以入藥、治病。樹干能為樹葉輸送養分;樹干可以做家具、工具、造紙,有的樹干還有奇特的作用,如橡膠樹的樹干汁可以做膠鞋、輪胎。樹葉可以給草食動物做食物,還可以遮陽、做書簽、做肥料。果子可以吃,有的可以做肥皂、有的可以做藥、有的可以做種子。
3、引導幼兒討論森林與人類、動物及環境的關系。
(1)與動物的關系:提供豐富的食物和舒適的居住場所。
。2)與人類的關系:調節溫度,為人類提供大量的木材、藥材、食物。
。3)改善環境:防風固沙、防暑降溫、減低風速、保持水土、凈化污水、減少噪聲等。
4、組織幼兒觀看錄象,進一步了解樹木的作用。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并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設各種學習環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了解10以內各數的組成,理解加法,培養幼兒的運算能力。
2.激發幼兒學習10以內數字加法的興趣。
3.練習加法和組成,并能在生活中運用。
4.體驗數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5.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10以內各數的組成,理解加法。
難點:練習加法和組成,并能在生活中運用。
活動準備
撲克牌5-6副,并將牌中的(10,J,Q,K及大王,小王)拿掉。
活動過程:
導入部分:示范玩法。
幼兒分成5人一組玩石頭,剪子,布游戲,確定首先摸牌者(用其他方法來指定也可以)。
基本部分:教師指導幼兒游戲。
1.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依次輪流摸牌,每人摸5張。
2.從桌上的牌中再翻開5張擺放好。
3.確定出要湊的數目(如湊10)
4.幼兒觀察自己手中和桌面上的牌,尋找是否有可以湊成“10”的牌(用兩張或三張牌湊成“10”均可)。
5.由能湊成“10”的幼兒出牌,并將湊成“10”的牌收為已有;不能湊“10”的小朋友可隨意出一張牌放在桌上。
6.依次出完牌后,再輪流摸牌,將手中的牌補齊始終保持5張牌,桌上的牌也保持5張牌。
7.根據以上規則繼續玩游戲,最后得牌多的為勝。
結束部分:
小朋友分組按以上玩法進行游戲。
活動延伸:在家庭或活動區中繼續玩此游戲。
教學反思
這一活動屬于游戲型活動。這一游戲,可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定出要湊的數目,按對幼兒年齡特點,一般從5開始比較合適,以后逐漸增大到10;在游戲中可啟發幼兒用多張牌湊出規定的數目如,3和2湊成5,也可用兩個2和1湊成5,以培養幼兒思維的變通性和敏捷性,提高幼兒的運算技能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通過這節課也可以做減法游戲,方法與其相反,另外,把這節課用別的教材來講也可以,如;用各種水果模型來玩也可以,反正,無論用哪種方法來講,幼兒理解而實際生活中運用每節課所學的內容,才能培養幼兒各方面的能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的:
1、通過想想、看看、說說、寫寫、畫畫,辨認各種筆,了解它的不同特性。
2、感受筆的發明在人們學習、生活中的重要意義。
3、探索、發現生活中筆的多樣性及特征。
4、發展幼兒手部動作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常用的鉛筆、毛筆、粉筆、水筆等各種色畫筆。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出示一幅五顏六色,色彩鮮艷的彩筆畫,提示幼兒:這幅美麗的畫是用什么筆畫成的?回答:彩筆,引出本課主題,《各種各樣的筆》。
二、基本部分。
觀察比較,激發幼兒對筆的興趣第一次嘗試:請幼兒介紹自己見過的筆(引導幼兒從外觀,作用,書寫特點等方面進行介紹)。
第二次嘗試:說說鉛筆、油筆、粉筆各有什么不同。
1、鉛筆能削,筆跡可以用橡皮擦掉,幼兒常用它畫圖畫、寫字。
2、油筆不用削,筆跡不容易擦掉。
3、粉筆,教師在黑板上寫字或教學用,易擦掉。
提問:除了這些筆,你還知道哪些筆,他們是用來做什么的?
第三次嘗試:引導幼兒思考:假如你是小發明家,你想發明一支什么樣的筆?(讓幼兒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或畫出來)。
第四次嘗試:教師簡單為幼兒講神話故事《神筆馬良》讓幼兒加深對筆的印象。
第五次嘗試:學習兒歌《小鉛筆》
小小鉛筆細又長,身穿彩衣黑心腸,嘴巴尖尖會寫字,只見短來不見長。
三、結束部分。
教師小結筆是我們學習生活不可缺少的學習用品,是我們的好朋友,大家在使用時注意安全,鉛筆的鉛有毒,不應用舌頭舔。另外筆尖太尖,不要傷了自己和別人。
活動延伸:
全體幼兒合作,用各種筆畫一副意愿畫,畫好后仔細看一看每種筆畫的畫,風格有什么不同。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大膽想象,用簡單的形象表現螞蟻的各種動態。
2.體驗用不同的繪畫方式作畫以及創意繪畫帶來的愉悅感。
3.探索、發現生活中螞蟻的多樣性及特征。
4.訓練幼兒的繪畫能力。
活動重難點目標:
重點目標:大膽想象,用簡單的形象表現螞蟻的各種動態。
難點目標:能夠結合畫面的需要畫出螞蟻的各種動作姿態。
活動準備:
螞蟻搬西瓜幻燈片、畫紙、膠水、水彩筆若干、西瓜圖片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欣賞幻燈片
1.師:一群忙碌的螞蟻在干什么?
2.集體欣賞:
在一個炎熱的夏天,小螞蟻們又熱又渴,出門找水喝,他們驚喜地發現了一塊大西瓜,便迫不及待的爬上大西瓜嘗了起來。"真好吃啊,咱們把它搬回家吧!"一只小螞蟻跳下來,伸開了胳膊,蹬開了兩腿,咬著牙使出了渾身力氣推西瓜,瞧,連小觸角也來幫忙了,可還是推不動。于是,他們只好跑回家,請來更多的螞蟻兄弟幫忙,你們瞧,大家忙開了,有的用鏟子鏟,有的用手推,有的用繩子吊,有的用肩扛,有的兩人抬……經過大家的齊心努力,大西瓜終于被順利的搬回了家。
3.學一學螞蟻搬西瓜的動作
二、動態形象,添畫示范。
這么有趣的故事,我都忍不住想畫下來了!我呀,最喜歡那幾只發現了大西瓜的小螞蟻,讓我們來仔細看看小螞蟻發現西瓜時多開心啊!
。ㄒ唬┓治鰟討B,添畫肢體(單圖一)師:我也來變只跳起來的小螞蟻吧,小手彎一彎,小腳抬一抬,觸角翹一翹,我的螞蟻跳起來。(或變跑出來的小螞蟻)(分析:教師邊講解邊畫螞蟻相關動作姿態,這種借助于語言的提示,動作表演,及時繪畫的方法,給了幼兒很新穎的示范,加深了幼兒對螞蟻動態的印象。
。ǘ┓治鰟討B,添畫身體(單圖二)師:這只螞蟻還缺少什么?圓圓的胸部,長長的腹部,小手彎一彎,小腳抬一抬,觸角翹一翹,可愛螞蟻變出來
。ㄈ┯^察表情,添畫局部(單圖三)
1.師:我們的小螞蟻:張開大嘴巴,眼睛瞇成線,趴下身子吃得歡。
2.師:如果我想讓西瓜看起來更加好吃,可添加小汗滴(請幼兒嘗試添加)小結:原來只要小手小腳彎一彎,眼睛嘴巴動一動,可愛的小螞蟻就畫出來了,如果再加上幾滴小汗珠或幾滴西瓜汁,可愛的小螞蟻就更加有趣了。
。ㄔu析:這個環節的設計關鍵讓幼兒仔細觀察螞蟻的不同表情,能為幼兒繪畫螞蟻的面部動態提供很好的幫助,在實際得學習活動中,發現此環節很重要。)
三、繪畫創作。
1.師:還有很多西瓜在筐子里,請你幫助螞蟻把西瓜搬回家,看看誰的方法最好。。
四、評價、欣賞
教師請個別幼兒大膽講述自己創編的故事。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合集10篇】相關文章:
【精華】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合集九篇03-22
【精華】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模板合集9篇03-22
【精華】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合集7篇03-21
【精華】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五篇03-27
【精華】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合集8篇03-29
【精華】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合集六篇03-26
【精華】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合集五篇03-25
【精華】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模板集錦8篇03-29
【精華】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集合7篇03-28
【精華】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模板匯編6篇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