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教案

時間:2021-05-24 19:33:01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8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8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鍛煉幼兒腿部大肌肉的活動能力。

  2、鍛煉幼兒的反應能力。

  3、培養兒童的合作能力,體會與同伴一起游戲的喜悅。

  【活動準備】

  場地準備。

  【游戲玩法】

  玩法1:玩時,多人轉圈向內坐,一人在圈外繞行,并邊走邊唱:"拾、拾、拾高粱茬,拾到天黑怪害怕。"唱一遍或幾遍后接唱:"找個地方坐下吧。"緊接著在最臨近的一人背上坐下。被坐者要問:"你是干什么的?"坐下者答:"拾高粱茬的。"問:"怎么不走了?"答:"怪害怕。"問:"打個燈籠送送吧?"答:"行啊!"答完要立即起身繞圈奔跑,被坐者立即追趕。被追者跑一圈搶坐到追者位置上,兩人輪換,由追者再重玩。若被追上,則要罰被追者背著追者至追者原位置,然后再玩。

  玩法2:玩時,多人轉圈站立,由兩名幼兒一起來拾高粱茬,一名幼兒在圈里進行游戲,一名幼兒在圈外進行游戲。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感知10以內的數量。

  2,運用比較的方法,感知空間,數量的變化。

  3,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學會用比較的方法發現變化。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教學準備:

  教具:新增加玩具若干種,活動室桌椅,玩具柜等擺設有所變化。

  學具:幼兒活動材料“數學”第一頁“哪里變了”,筆。

  教學過程:

  一,教室變了。

  1,開學了,我們的活動室變了,換了一個新的教室,你們有什么感覺?

  能說說有什么不一樣嗎?(幼兒自由回答)喜歡嗎?為什么?

  2,引導幼兒講述自己觀察的結果, 發現活動室里黑板,座位排放方向,位置的改變。

  3,請你說說,怎樣放更好?

  二,活動室里的玩具變了。

  1,活動室里的玩具也有新變化,請你們把新玩具找出來,數一數多了幾種。

  2,教師呈現其中一種新玩具(數量為10個),請幼兒用自己的方法目測玩具的數量,并說出總數。

  3,你是用什么方法快速數玩具的?幼兒介紹自己的方法。

  4,如果改變玩具的擺放方式,是不是能更快地數出總數?

  5,幼兒將數量為10個的玩具按某種方法擺放,并學習快速數出總數。如2個2個放在一起數,或5個一堆數。

  6,教師請幼兒閉上眼睛,改變新玩具的排列順序,請幼兒說說與原來相比哪里變了。

  7,再次變換新玩具的排列順序,引導幼兒說出哪里變了,說說自己的記憶方法和判斷方法。

  三,哪里變了。

  1,幼兒翻開活動材料“數學”第一頁“哪里變了”,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說說上下兩幅圖有什么不同。

  2,你是怎么找到這些不同的?引導幼兒上下對應看。

  3,一共有幾個地方變了?請幼兒將第二幅圖中有變化的地方圈出來。

  4,說說這些不同點。

  活動反思:

  自從參與了省級實驗課題《操作材料對幼兒探究式科學學習的支持》的研究以來,面對進行的科學活動,我更加注重嘗試運用"做中學"的教育理念,多元化、多角度地實施教學活動。"變了變了"主題活動,如果按教材上進行也會上得很順利,對幼兒來說掌握起來也比較容易,能較好地實現教學目標。但我認為,教材只是提供給教師可參考的活動內容和素材,不一定是最適用的。什么樣的形式更能吸引幼兒呢?除了考慮到讓幼兒親歷探究的全過程外,還要通過游戲、圖片、音樂、肢體語言等多元化形式,引導幼兒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感受科學的奧秘。這次活動總的來說效果比較好,幼兒對活動內容非常感興趣,發言積極踴躍,當看到水中的木耳慢慢變大了后,他們都興奮地拍起手來,活動結束時好多幼兒還意猶未盡。我覺得活動效果比較好的原因與以下因素有關:

  一是活動內容貼近幼兒生活,從幼兒熟悉的一些生活用品(木耳、茶)入手;

  二是幼兒親手驗證,感受變化,滿足了參與活動的愿望;

  三是活動是在比較輕松的氛圍中進行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知道姓是名字的一部分,能用完整的語言描述自己和親人的姓氏。

  2、統計班級幼兒的姓氏,用一定的語言說明統計結果,發明探究中華姓氏文化的興趣。

  3、大膽說出自己對百家姓的理解。

  4、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二、活動主備:

  1、活動前幼兒了解家庭成員的姓名。

  2、紙、筆,寫有一些常見姓氏的卡片;幼兒每組一張寫有本組幼兒姓名的卡片。

  三、活動重點:能用完整的語言描述自己和親人的姓氏。

  四、活動難點:統計班級幼兒的姓氏,用一定的語言說明統計結果。

  五、活動過程:

  1、尋找姓的秘密,用姓和名的方式介紹自己和家人。

  (1)請你說說你的名字的第一個字是什么?

  (2)你知道你的名字是怎么來的嗎?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姓和爸爸的姓是一樣,爸爸的姓又和爺爺的一樣。(跟媽媽的除外)

  (3)能不能把名字的第一個字改掉呢?為什么?

  (4)教師總結:我們的名字由兩部分組成,前面是姓,后面是名。

  (5)用"我姓"x,名xx"的句式介紹自己的名字。

  2、交流活動,最佳介紹員,說說小組中有哪些姓氏,相同姓氏分別有多少人。

  (1)你知道你們小組中有哪些姓?每一個姓分別有多少人?

  (2)幼兒各自統計本組成員的姓氏情況,教師觀察、指導。

  (3)選舉"最佳介紹員",引導幼兒用"我們小組一共有x個姓氏,分別是……其中姓x懂得有x個人"的形式介紹。

  (4)師幼共同點評。

  (5)展示統計結果,并且進行全班姓氏的總結。

  3、說說身邊的姓。

  (1)你發現身邊還有誰和你的姓是一樣的?你還知道有哪些姓?

  (2)幼兒舉例,進教室補充展示板上沒有的姓氏。

  (3 )教師總結:我們的祖國人口眾多,有好多的姓,我們把它們叫做"百家姓"。

  六、活動反思

  《百家姓》作為中國的文化遺產,是極其寶貴的文化寶藏,源遠流長。此活動,并不是讓孩子們去研究,也不是讓他們去背所有的姓,而是通過引導孩子們去關注我們周圍的事物,讓幼兒感覺美好的東西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讓他們用美好的心靈去關注他們,用科學的方法去感悟他們。

  活動中,我讓孩子們從自己的姓名入手,通過找找自己的姓氏,發現《百家姓》的趣味,讓孩子們在整個活動中輕松地與傳統文化碰撞、對話、生發情感,讓復雜的《百家姓》變得簡單明了。當孩子們第一次找到自己姓時的欣喜,第一次發現有很多人的姓是相同時的快樂,第一次統計出班級有多少姓時的滿足,從他們在活動中的積極主動,我感到孩子們獲得了很多。

  總之,我覺得這次活動有意義。幼兒感受到了祖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無窮的魅力。幼兒在活動中,能力得到了提高,思想得到了升華,在對姓氏的特點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后,我想我們的孩子對家人、家庭以及家族的情感也會得到更深的熏陶和感悟。

  小百科:百家姓按文獻記載,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個,后增補到568個,其中單姓444個,復姓124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主題目標

  1、了解恐龍生活的三個時期,知道恐龍是爬行動物,了解恐龍滅絕的原因。

  2、通過看書和看圖片,幫助幼兒了解一些常見恐龍的名稱及生活習性,知道恐龍曾是地球上的龐然大物。

  3、進一步了解各種肉食性恐龍和植食性恐龍的體貌特征、生活習性,喜歡想象并表現恐龍的動作。

  4、引導幼兒了解恐龍的形體特征,感受作品所表現的情感,運用自己經驗大膽想象,創編故事。

  5、能夠運用剪貼、繪畫、泥工等手段,塑造出自己喜愛的恐龍。

  6、引導幼兒用自然材料,創造性地組合出各種形態的恐龍。

  7、傾聽音樂,根據故事線索,初步了解作品的結構和它所表現的形象內容。

  8、初步學習根據故事情節、角色、性質,用富有個性動作,隨音樂合拍地表演。

  9、體驗一個數分成比它小的兩個數有若干種分法,初步具有任務意識,并能較清楚地講述操作過程和結果。

  10、幫助幼兒練習助跑跨跳不低于40cm高的障礙物。

  11、能較協調地進行鉆、爬、跳、平衡等動作。

  環境創設

  1、請幼兒收集有關恐龍的圖片、照片、書、磁帶、掛圖、VCD、恐龍模型、仿真玩具,布置“神秘的恐龍世界”主題墻,使幼兒進入恐龍的世界。

  2、收集幼兒的繪畫作品,如:《我最喜歡的恐龍》;收集幼兒到常州恐龍園游玩的照片等進一步豐富墻飾,使幼兒體驗到參與布置墻飾的快樂。

  3、展示幼兒參與各個活動過程的照片,操作記錄的結果等,加深幼兒對恐龍的有關特性的認知。

  4、設置“恐龍知多少”的小墻飾,介紹有關恐龍生存發展的知識。

  5、設置“恐龍之最”欄目,將恐龍之最的有關知識介紹給大家。

  6、在班級活動區角增添與恐龍相關的游戲材料。

  7、展示幼兒作品,使幼兒相互觀賞評價,進一步加深對恐龍的了解和認識,并感受藝術作品的美。

  家園共育

  1、出一期家長園地,向家長介紹本主題的相關活動內容以及需要配合的方面,豐富孩子對恐龍的認識。

  2、請家長幫忙收集有關恐龍的作用、特征的圖片、資料,豐富孩子有關恐龍的知識。

  3、請家長在家中多啟發幼兒講述關于恐龍的知識并記錄下來,收集一些手工材料與孩子共同制作恐龍。

  4、請家長上網查詢關于恐龍的資料,鼓勵幼兒積極探索恐龍的種類與生存的環境。

  教學活動

  科學:神秘的恐龍

  科學:恐龍的家園

  科學:恐龍的演變

  科學:肉食性、植食性恐龍

  科學:認識劍龍、霸王龍

  科學:恐龍的滅絕

  語言:故事“城里來了大恐龍”

  語言:故事“你真好”

  語言:早期閱讀“我是霸王龍”

  語言:轟隆隆來了

  美術:繪畫“我眼中的恐龍”

  美術:恐龍造型秀

  美術:恐龍大聚會

  音樂:游戲“恐龍來了”

  音樂:欣賞——恐龍樂曲

  音樂:歌曲“恐龍之歌”

  綜合:恐龍之最

  數學:學習5的分合(摘蘋果)

  數學:探索2、3、4的分合(好吃的櫻桃)

  數學:探索2、3、4的分合(送蘋果)

  數學:學習6的分合(撿樹葉)

  數學:認識正方體和長方體(空心積木)

  數學:理解正方體的空間組合(小小建筑師)

  體育:恐龍賽跑

  體育:穿越侏羅紀

  體育:恐龍搬家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歌曲和樂曲的基礎上,初步了解玩法與規則,學玩游戲。

  2.能注意傾聽音樂,跟隨音樂進行游戲。

  3.感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

  4.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5.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簡單了解采茶的過程,熟悉歌曲《采茶》。

  2.每人右手戴一個標記。

  活動過程:

  1.復習歌曲與韻律:采茶。

  用愉快的情緒演唱歌曲:采茶。

  邊做動作邊唱歌。

  2.欣賞樂曲,學習撲蝶游戲。

  (1)傾聽、初步欣賞撲蝶的音樂。

  (2)進一步感受樂曲,學習采茶人撲蝶的游戲方法。

  討論:采茶人是什么時候撲蝴蝶的?撲了幾次蝴蝶?

  采茶人是怎么撲蝴蝶的?(集體學習撲蝴蝶的動作:看→撲)

  嘗試做采茶人,隨音樂撲蝴蝶。

  (3)初步學習蝴蝶的角色動作(用雙手做蝴蝶)。

  討論:蝴蝶是怎么飛的?什么時候躲起來的?怎么躲?

  跟隨音樂嘗試用雙手做蝴蝶隨樂游戲。

  兩兩合作,分別做采茶人和蝴蝶(手部動作),隨樂游戲。

  (4)進一步學習蝴蝶的角色動作(扮演蝴蝶四散游戲)。

  討論:自己扮演蝴蝶可以怎么飛?怎么躲?

  教師做采茶人,幼兒做蝴蝶,四散隨樂游戲。

  幼兒兩兩合作,分別做采茶人和蝴蝶,四散隨樂游戲。

  3.完整隨樂游戲:采茶撲蝶。

  (1)完整傾聽、欣賞音樂:采茶撲蝶。

  (2)兩兩合作,嘗試跟著音樂完整地游戲。

  教學反思:

  民間音樂活動《采茶撲蝶》,樂曲是一首民間有代表性的樂曲,節奏歡快富有表現性適合大班的年齡特點,把它設計成采茶人和蝴蝶的游戲很符合樂曲的情境。心得體會:

  1.分段欣賞樂曲,幼兒感知、探索樂曲中樂段的不同。教師引導幼兒發現樂曲中“叮”的聲音,探索如何撲蝴蝶,撲了幾次,培養幼兒的傾聽能力。

  2.熟悉樂曲旋律,嘗試分角色玩游戲。游戲有一定的難度,其中有兩個不同的角色,為了便于幼兒學習,教師先分別讓幼兒熟悉采茶人和蝴蝶的動作,然后由教師做采茶人和幼兒一起游戲。當幼兒熟悉游戲時,教師再退位,由幼兒兩兩合作玩游戲。

  3.難點細化,注重細節。教師用清唱樂譜的方式重點練習難點樂段,同時借助手腕花,讓幼兒清楚了解角色動作,便于更快的學習游戲玩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樂于探索線,體驗線帶來的樂趣。

  2、能找出各種線的差異,并根據線的特征進行分類。

  3、認識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線,初步了解線的作用。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5、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用各種線制作一幅范畫。(畫面有小房子,花、草等)

  2、分組材料:各種各樣的線(毛線、電線、藝術線、棉線、尼龍線等)

  3、樂器:二胡、吉他各一把。

  4、課件

  活動過程

  導語:"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幅神奇的畫,小朋友想不想看?現在,請你們閉上眼睛,我數一、二、三,你們再睜開眼睛,好嗎?"

  一、展示范畫,認識范畫中的各種線

  師:小朋友,請仔細觀察這幅畫,它和我們平時的畫有什不同?這上面的線你認識嗎?它們都用來做什么?

  二、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線

  1、鼓勵幼兒大膽發言,講講自己在生活中知道的線。

  師:小朋友,除了這幅畫上的線,你還知道我們生活中的哪些線?都有什么作用呢?

  2、請幼兒分組自由操作,探索發現。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提供了各種各樣的.線,請小朋友們分組,自由地去觀察探索,可以拉一拉、摸一摸、比一比,看一看它們有什么不同?有什么作用?

  3、幼兒交流自己的探索發現

  師:小朋友,你們能告訴老師,你發現了什么樣的線?你覺得有什么用途?(同伴之間可相互補充)

  4、師利用課件并結合實物,小結各種線的名稱、特點和用途毛線:色澤鮮艷、柔軟,可以織成毛衣。電線:導電、輸入圖像、聲音等等、包括:電纜線、閉路線、耳機線等等。藝術線:用來編織各種工藝品、藝術品的線,如:中國結。棉線:用來織布、縫衣服等等樂器線:可彈撥出動聽的聲音。如:二胡、吉他、古箏(師隨機演奏一首二胡和吉他的曲子,請幼兒欣賞)尼龍線:做袋子用的手提繩、魚線、捆綁線等等

  三、為線分類

  1、師:"今天,各種各樣的線都集中在一起了,線的大家族真的很大,族長說,這么多的孩子太多了,又擠又吵,趕快給我們分分家吧!小朋友,我們來幫幫他吧,把這些線分分類,相同特征的放在一起,看看能分成幾類,好嗎?"

  2、幼兒分組為線分類,師巡視指導。

  3、每組推出一名代表,交流自己分類的方法,師小結。

  四、結束部分

  1、師: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的線,我們還沒有

  全部認識呢。請小朋友回家后,繼續和爸爸媽媽尋找發現生活中的線,看看誰了解的線的線的知識最多,好嗎?

  2、玩繩

  師:小朋友,老師手里有兩根很粗很長的線,又叫繩子,這根繩子是用很多很多的棉線組成,現在我們一起玩繩吧。

  師領幼兒到戶外玩繩,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線的連接”是我在“做中學”的思想指導下預設的一個科學活動。最大限度地發揮孩子們的主動性,讓他們充分討論與實踐并在探究中獲得快樂與成長。通過這一活動,孩子們不僅能用打結的方法將線進行連接,感知將幾根線兩端任意兩兩打結后出現的有趣現象,體驗大膽猜想和認真驗證的科學探究過程,而且能夠想出各種辦法記錄出實驗結果,基本完成了預定的目標。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我注意貫徹“做中學”的思想,引導孩子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并且互相交流使得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

  雖是簡簡單單的一些線,卻也折射出了孩子們思維創新的n次方!在整個活動中,也出現了一些意外的情況。我能做的就是和孩子們“玩”在一起!共同去面對臨時出現的問題,也就是有一個良好的教態。孩子們出現的不同狀況也給了我一個全新的挑戰,當然在一些細微之處也值得我去深深地去思考,作為一名年輕教師,不僅是要在教學上不斷改進,同時我更希望與孩子們像朋友一樣共同成長!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 通過欣賞一系列的圖片培養孩子們的審美感。

  2. 鍛煉孩子們的握力。

  3. 培養孩子們的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

  活動準備

  “我是秀拉”的圖畫, 各種顏色的圓點粘貼

  教學具圖片

  ■ 活動過程

  [導入]

  1. 講解關于欣賞名畫的知識

  -你想要欣賞名畫嗎?

  -欣賞名畫時應該注意些什么?

  [展開]

  2. 欣賞“我是秀拉”。

  -這幅畫畫了什么?

  -看過這幅圖畫后你有什么感覺呢?

  ① 欣賞過圖畫后談談這幅畫有什么特征以及你對畫家的感想。

  -“我是秀拉”這幅畫的代表作是出自于一名法國的畫家, 他把圓點形象地聚集在一起完成了這部著作。* 喬治·秀拉 : 他是新印象派的重要人物,畫作風格相當與眾不同,秀拉的畫充滿了細膩繽紛的小點。代表作品有《阿尼埃爾的浴場》,《大碗島的星期日下午》等等。

  -把色點聚在一起完成的畫稱為點描畫。

  ② 老師講解一下點描畫的含義

  -“我是秀拉”這幅畫怎么樣?大家看出來它是用一個一個小點兒畫出來的嗎?

  -點描畫是用筆尖或是小刷子的背面點點兒的方式完成的作品。

  *點描畫 : 用筆尖或是小刷子的背面點點兒,構成視覺上的混色效果。

  ③ 談一談看過點描畫你有什么感想?

  ④ 討論一下有沒有和點描畫差不多的畫畫方式,是什么呢?.

  3.研究一下活動紙

  ① 研究一下活動紙

  - 蘋果是什么顏色?

  - 應該怎么涂色呢?

  4.效仿點描畫的方式把圓點粘貼粘在蘋果上

  -我們也一起像點描畫畫家那樣作畫呀?

  ① 談論一下用彩色粉筆和用圓點粘貼為蘋果上色有什么不同?

  [結尾]

  1. 讓孩子們把自己做的組品介紹給朋友們

  2. 總結活動

  [出示圖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理解圖片內容,能用恰當的詞句連貫、生動地講述。

  2、能夠將自己的想象積極主動地表達出來,并初步了解動物外形特征與生活習性的關系。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教學圖片4幅,“小云朵”卡片一個,幼兒每兩人一套小幅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引題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4幅圖,這里面藏著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評析:活動引入時教師運用神秘的口吻,抓住幼兒的好奇特性,充分調動起幼兒對這4幅圖片的興趣,為接下來的環節打好基礎]

  二、引導幼兒認真觀察圖片并理解圖片內容

  (一)同時出示四幅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自由講述圖片內容

  師:這四幅圖你們看懂了哪幾幅?誰來說說?請其他小朋友認真仔細地聽,聽聽他說的和自己想的是不是一樣。

  師:你是在哪幅圖上看到了雞蛋?哦,原來是在第一幅圖上看到的,它在哪里遇見了誰?發生了什么事?

  師:你是在哪幅圖上看到了小雞?哦,原來是在第二幅圖上看到的,發生了什么事情?

  師:你是在哪幅圖上看到了小烏龜?哦,原來是在第三幅圖上看到的,它們來到了哪里?在做什么呢?

  師:你是在哪幅圖上看到了小雞和雞媽媽?哦,原來是在第四幅圖上看到的,發生了什么事?

  師:剛才你們是沒有順序地看圖片,現在你們會不會從第一幅看到第四幅呢?

  (幼兒說完,教師點出好句和好詞)

  (二)引導幼兒逐一觀察理解圖片內容

  師:這幾位小朋友都說得很好,你們是不是和他們說得一樣呢?現在請和老師一起來看看吧。

  1.圖片一。

  師:圖上有誰?

  師:雞蛋可以變成什么呢?變成小雞后它想去哪兒呢?

  師:可是它現在這個樣子能去嗎?怎么辦?

  師:誰來幫助它了呀?小烏龜會怎樣幫助小雞從蛋殼里鉆出來呢?

  (教師鼓勵幼兒模仿小烏龜的動作)

  師:輕輕敲,你們覺得小烏龜會用什么輕輕敲破蛋殼呢?我們一起學學小烏龜敲敲看。

  2.圖片二。

  師:鉆出蛋殼的小雞是什么樣子的?

  師:咦,小烏龜去哪兒了?

  師:為什么小烏龜要鉆進殼里呢?它想告訴小雞什么事情呢?哦,原來小烏龜的外殼是用來保護自己的呀。

  3,圖片三。

  師:它們來到了哪里?它們的心情是怎樣的?

  幼:很高興、很開心。

  師:你們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幼:笑瞇瞇、樂呵呵。

  師:這么開心的兩個好朋友會在做什么呢?海邊這么美,要是你們和自己的好朋友來到了這里,會做些什么事情呢?

  (4)圖片四。

  師:玩了一整天小雞要回家了,它在哪兒遇見了誰?

  師:雞媽媽和小雞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師:它們的翅膀有什么作用?

  師:原來小雞有雙會飛的翅膀,遇到危險時可以飛走。

  [評析:此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重點,首先教師通過同時出示圖片的方式,讓幼兒自由觀察圖片,并說說自己看懂的部分,摒棄了一開始就觀察圖片的形式,給予了幼兒自主閱讀時間。其次,引導幼兒逐一觀察理解圖片內容,教師拋出的問題非常精準,并且引導幼兒將自己的生活經驗融入到圖片的內容里,引導幼兒充分理解和想象圖片的內容,在幼兒講述的過程中點出好詞好句,為下個環節作鋪墊]

  三、幼兒運用已有經驗自主講述

  (一)教師提出講述要求

  師:原來這個故事這么有趣呀!現在老師請你們把這四幅圖編成一個小故事,講給旁邊的小朋友聽。你們兩個人一組,說時要按順序,輕輕翻,輕輕看,輕輕說。現在請小朋友們輕輕地拿起椅子底下的圖片。

  (二)幼兒兩人一組講述故事,教師巡回頇聽,并根據幼兒講述情況,作適當的提示

  [評析:在充分理解圖片內容之后,教師為幼兒提供了小圖片以兩兩一組相互講述的方式進行。這樣讓幼兒在活動中增加了彼此交流互動的機會]

  四、引進新的講述經驗講述——引導幼兒獨立構思并用恰當的詞句連貫生動地講述

  (一)個別幼兒嘗試講述

  師:現在請小朋友輕輕地把圖片放回椅子底下。剛才你們都說得非常好。

  師:誰來把你編的故事說給大家聽聽?請其他小朋友認真地聽,聽聽他編的和自己編的會不會一樣。

  (二)分析幼兒講述情況,引出講述新經驗

  師:剛才大家都在認真仔細地聽,真是有禮貌的好寶寶。

  師:故事講完了你們最喜歡故事里的哪一句話?這句話里用了哪個詞真好聽?故事里哪兒也用了好聽的詞?

  (三)出示小云朵,引出新的對話經驗進行講述

  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句話,猜猜是誰說的。“你好!請問你是我的媽媽嗎?”這是誰說的呀?

  師:小云朵應該放在哪幅圖上呀?給誰?

  師:原來是小雞說的話,那我把小云朵放在小雞的旁邊。

  (四)引導幼兒使用“小云朵”符號

  師:你們覺得雞媽媽會對小雞說什么呢?除了這樣說,還會說什么呢?

  師:雞媽媽在跟小雞說話的時候,小雞是怎么做的?

  幼:閉上小嘴巴,很安靜地聽。

  師:聽完雞媽媽的話,小雞的心情怎么樣?接著小雞又會說什么呢?

  師:雞媽媽和小雞一整天都沒有見面,除了會說剛才說的話,還會說些什么呢?

  師:現在老師要請兩位小朋友來扮演雞媽媽和小雞進行對話。誰愿意來試試?

  師:加上小云朵以后,這個故事有沒有變得更有趣了呢?

  [評析:此環節足本次活動的重難點,采用了個別講述的方式,培養幼兒傾聽的能力及評價欣賞的能力。借用“小云朵”圖片引導幼兒豐富角色對話,同時請幼兒表演對話,使得原本呆板的圖片變得有活力了,幼兒更喜歡更愿意說了]

  五、鞏固遷移新的講述經驗

  師:原來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除了要把故事說得完整,要有動作、表情,還要加上人物的對話。現在請小朋友用我們學的這個“小云朵”的辦法把這四幅圖編成一個小故事,和身邊的小伙伴說說吧。你們兩個人一組,說時要按順序,輕輕翻,認真看,輕輕說。現在請小朋友們輕輕地拿起椅子底下的圖片。

  (二)幼兒兩人一組講述故事,教師巡回傾聽并根據幼兒講述情況做適當提示

  (三)請個別幼兒嘗試講述

  師:誰來把你編的故事說給大家聽聽?待會其他小朋友要像故事里的小雞一樣安靜認真地聽哦。

  (四)分析幼兒講述情況,引出講述新經驗

  師:你們覺得他講得好嗎?你們最喜歡他講的哪一句話?他在這句里用了一個什么詞真好聽?還喜歡他講的哪一句?

  師:誰編的和他不一樣?

  (五)給故事取個名字

  師:故事都要有名字的,你們可以把這個故事里最有趣的事情變成名字。

  評析:在個別講述過程中,幼兒運用“小云朵”這個媒介,使得故事更加生動有趣了。但是在兩兩講述的時候一部分幼兒出現快速翻閱或是不相互講述的現象。由于這一方式之前用過,幼兒對小圖片已失去興趣,因此教師應該在出現“小云朵”這個熱點的時候直接進行個別講述。

  六、活動結束

  師:今天小朋友們講的故辜都好精彩哦,有的小朋友還沒有說夠。沒關系,我們回到班級把這些圖片貼在閱讀區的墻上繼續講。

【【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8篇】相關文章:

【必備】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錦集九篇03-23

【必備】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錦集9篇03-23

【必備】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錦集9篇03-21

【必備】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8篇03-21

【必備】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五篇03-21

【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錦集四篇03-21

【精品】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八篇03-29

【精品】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五篇03-29

精選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錦集八篇03-29

【推薦】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9篇03-28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yw | 偷拍久久肏屄aⅴ | 亚洲电影在线观看不卡 | 午夜国产精品500 | 日韩小u女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字幕在线精品乱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