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匯編7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午睡習慣:不蒙頭、不趴睡。
2、 使幼兒能區分不同的音樂情緒,在音樂中入睡和起床。
3、 以游戲的方式激發幼兒主動、愉快入睡。
4、 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5、 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 用及時貼自制七色花若干;
2、 錄音機,優美舒緩及活潑的磁帶各一盤。
活動過程:
1、 激發興趣:(出示七色花)
師:小朋友,這是什么花?(引導幼兒認識七種顏色,說出名稱"七色花" )知道是從哪來的嗎?(孩子們討論)
小結:告訴小朋友一個秘密,這是小仙女送給咱班甜甜小朋友的七色花,因為呀,甜甜午睡可好了。小仙女就悄悄地送給了她一朵七色花。
2、 提出午睡要求:
(1) 小朋友要把小鞋分清左右整齊地放在活動室里;
(2) 躺好后,自己蓋好小被子,把胳膊放在被子外面,千萬別蒙著頭睡。也不能趴著睡;
(3)只要小朋友不講話,不玩別的東西,閉上眼睛聽著音樂一會兒就睡著了。
3、 播放《搖籃曲》聲音由大到小直至消失,教師指導幼兒入睡。
師:老師發現有的小朋友睜著眼睛。那樣,小仙女就不會來了。只有等小朋友都睡著了以后,小仙女才會悄悄地把美麗的七色花放在小朋友的枕頭底下。
4、 教師扮做"小仙女"將七色花放在午睡好的幼兒枕頭下。
5、 播放歡快音樂,聲音由小到大,幼兒陸陸續續起床。
6、 尋找七色花:
師:小朋友找找看,小仙女送給你七色花了嗎?(孩子們在枕頭下找到了美麗的七色花,互相觀看,歡呼,高興極了)
教學反思:
小班的孩子午睡習慣基本沒有形成,教師及時捕捉到了這一教育契機。
本次活動中,教師針對小班孩子比較天真幼稚的特點,設計了"小仙女送花"來引導孩子主動午睡。入睡前后不同音樂的運用,起到了穿針引線的作用,銜接自然,恰倒好處。孩子們在音樂中入睡和醒來,區分不同音樂的情緒,培養了初步欣賞音樂的能力。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說說,知道蚊蟲會帶給人們疾病。
2、知道小朋友從小就要愛清潔、講衛生。
【活動準備】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
重點提問:仔細觀察圖片,娃娃怎么了?娃娃為何會生病?
小結:原來娃娃不舒服了,可能是吃了不干凈的東西。
二、出示蚊蟲叮人、食物的圖片:
重點提問:圖片上的蚊蟲在干什么?
食物被蒼蠅叮了會怎么樣?
小朋友被蚊子咬了又會怎么樣?
小結:蚊蟲對人類有害,吃了蚊蟲叮過的食物,人會生病。被蚊子咬了,可能會被傳染到疾病。
三、討論:
重點提問:蚊子喜歡怎樣的環境?
我們怎樣預防蚊蟲的產生?
小結:蚊蟲喜歡骯臟的地方。防止蚊蟲產生最好的辦法,就是把生活的環境打掃干凈。
四、游戲:清潔娃娃就是我
游戲要求:說說怎樣讓自己成為清潔娃娃?
哪一組說的多,哪一組為勝。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目標:
1.認識五指,知道五指的名稱。(重難點)
2.通過手偶配對游戲體驗動手操作的快樂。
準備:
1.手指偶: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小寶寶(教師一份示范用,幼兒人手一份用于配對游戲)。
2.房子背景圖
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小朋友,今天我要帶你們去一個地方做客,看,這是誰的家?我們敲敲門問問看,咚咚咚,門開了,哦———原來是小手一家。
(出示戴好指偶的手)
(二)認識五指,初步了解五指名稱
1.師:看,小手一家住著誰?(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小寶寶)
2.介紹具有明顯特征的手指(大拇指、中指、小指)
教師拿掉大拇指上的爺爺指偶提問:爺爺住在哪個手指上?
師:看看這個手指長得怎么樣?(矮矮、胖胖)
爺爺住在矮矮胖胖的大拇指上,我們叫它大拇指爺爺,你的大拇指爺爺在哪里?打個招呼吧!
師:那寶寶又住在哪呢?這個手指長得怎么樣?(細細小小的)
寶寶住在細細的小指上,我們叫它小指寶寶,你的小指寶寶呢?打個招呼吧!
師:爸爸住在這個手指怎么樣?(高高的)
爸爸住在高高的中指上,我們叫它中指爸爸,你的中指爸爸呢?打個招呼吧!
師:媽媽住在無名指上,我們叫它無名指媽媽,奶奶住在食指上,我們叫它食指奶奶。
(三)通過配對游戲,鞏固對五指名稱的認識
師:小朋友的小手一家在哪?讓你們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小寶寶住到自己的小手上吧!
(引導幼兒邊戴指偶邊說:***住在***手指上)
師:小手一家親親熱熱住在一起(手指收攏)
師:早上,太陽公公出來了,讓我們把小手一家叫醒吧!
大拇指爺爺醒了······
師:大家都醒了,該鍛煉身體了:大拇指爺爺彎彎腰,食指奶奶彎彎腰,中指爸爸點點頭,無名指媽媽扭一扭,小指寶寶跳一跳。
(四)結束部分
師:做了運動,好累呀,讓小手一家休息下吧。
大拇指睡了,食指睡了,中指睡了,無名指睡了,小指睡了······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一、運動(晴雨兩用)
觀察與指導區域: 車類、平衡
場地:5號場地
材料:各類車子、障礙物、海洋圈、平衡木、平衡步道、過河石
觀察與指導要點:
1、觀察幼兒在運動中與同伴游戲互動情況。
2、指導幼兒在“開車”的過程中注意避讓障礙物。
操節和律動
觀察與指導要點:1.觀察幼兒做操時的情緒。2.指導幼兒模仿老師的動作。
二、生活活動
重點觀察與指導:自主清理溢出物
觀察指導重點:
1、觀察幼兒在食品或水溢出時的處理方式。
2、指導幼兒學會避讓危險品(熱水等),再及時清理。
三、個別化學習
材料:越開越多的花、捉迷藏、柳樹、小藥片、美工區、閱讀區等
觀察與指導要點:1、幼兒在游戲中能否安靜學習。
2、指導幼兒看書時眼睛離書本的距離,保持良好的看書姿勢
四、集體教學活動
活動名稱:《一步一步走啊走》——語言(重點)
活動目標:
欣賞畫面,在走走玩玩中了解各小動物的走路特點,感受繪本的情趣。
活動準備:PPT課件、圖片、藍色小路
活動過程:
(一)、去“羊村”啦(情境導入,引起興趣)
1、今天我們一起去羊村玩吧,找找自己的小路,站在小路的面前。
(二)、一步一步走啊走(欣賞繪本,理解內容)
1、我們準備上路了,很多朋友想去“羊村”。
提問:看來了誰?找一個小弟弟走到你的小路上。
重點提問:小弟弟是怎么走路的?
小結:原來,小弟弟走路的時候是一步一步往前走,沒有跑、也沒有跳。
2、小路上走來了一個小弟弟。
提問:請你們找找看小路邊的花園里還有什么東西也是一個的?
小結:原來小花園里有這么多東西都是一個的,你們的眼睛真厲害都找到了。
3、小弟弟一步一步走啊走,還會碰到誰呢?
提問:小烏龜是怎么走的?小烏龜走路爬啊爬,小弟弟也爬啊爬,碰到了誰呢?大白鴨是怎么走?大白鴨一步一步搖啊搖,請你們來學一學。
小結:原來不一樣的動物朋友有不一樣的走路方式,但是他們都是一步一步往前走的。
(三)、繼續欣賞繪本故事(理解完整繪本故事)
1、小弟弟走啊走,看到又來了一個動物,學著它的動作。
提問:他是什么動作?你覺得會是誰呢? 小白兔一步一步跳啊跳,又碰到一個朋友,誰來學學大鴕鳥是怎么走路的?大鴕鳥一步一步跨跨。
2、小路上一共幾個朋友?
提問:第一個是小弟弟,第五個是大鴕鳥,那么中間的動物朋友都是誰呢?請你給他們排排隊。
3、五個朋友開開心心的繼續往羊村走去,又碰到誰了?跟著音樂一起去玩吧。
五、自主閱讀
觀察與指導:1.觀察幼兒有序拿書的情況。2、指導幼兒輕輕翻閱圖書,不影響他人閱讀。
六、散步(晴天)
觀察與指導:1、觀察幼兒能否根據老師要求排隊。2、指導幼兒觀察小菜園內植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目標:
1、激發幼兒積極地參與活動,并感受游戲帶來的樂趣。
2、培養幼兒勇敢和克服困難的品質。
3、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并珍惜這份友情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準備:
海綿墊子、平衡木、弓形門、各種顏色的筐、各種顏色的小花、小紅帽、音樂
重難點:
感受游戲帶來的快樂。
幼兒之間能互相學習,克服困難及勇敢的表現。
過程:
(一) 進場
1、你們一定聽過小紅帽的故事?那你們喜歡小紅帽嗎?今天老師是小紅帽的媽媽,小朋友是小紅帽。
2、這是我們的家,快快進來,媽媽要給小紅帽帶上漂亮的紅帽子。(幼兒帶上紅帽)
(二) 熱身運動《模仿操》媽媽和孩子們一起做。
(三)游戲活動
外婆生病了,我們要去看看她,送些什么給她,送些小花祝她早日康復。
1、教師示范講解游戲規則:從家門口出發,爬過山坡,鉆過一個小山洞,走過小橋后,有塊草地,在草地上有很多漂亮的小花,小紅帽摘了花后,要快速的跑回家。在來回路上鉆山洞時要注意。
2、教師帶領幼兒游戲:
到外婆家的路上,有只兇惡的大灰狼,鉆過小山洞的時候,不要碰到山洞,否則大灰狼就會跑出來,吃掉小紅帽的。
3、大灰狼走了,趕緊去看外婆,把小花送給她。
4、教師和幼兒在游戲中注意:個別孩子在活動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處理。
(五)、整理放松
1、到外婆家了,外婆讓小紅帽把花兒放到和花兒的顏色一樣的筐里。
2、數一數,有幾朵小花。
3、放松整理活動:我們跳一個舞給外婆看看,幼兒隨教師做放松活動(音樂)
(六)活動結束——帶領幼兒離開場地
反思:
這節課適合我班幼兒。因為幼兒的已有經驗,使他們在游戲過程中,從高處往下跳,鉆、爬、跑的能力及培養幼兒的勇敢。個別孩子出現不積極的表現是因為老師講述時沒認真聽!但有個別幼兒一看到大灰狼出現就趕緊躲藏起來。這說明孩子的第一反應很敏銳。如果這節課我把大灰狼重新設計一下是不是會更好呢?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游戲是小班幼兒最喜歡的,在游戲中學習歌曲,易于被幼兒掌握。選擇幼兒熟悉與喜歡模仿的小動物來進行歌曲創編的嘗試,應該會讓幼兒更快掌握歌曲創編的小秘密,體驗到歌曲創編的樂趣。并且依托游戲的方式進行歌表演,既能鞏固幼兒創編的成果,又能有一種激發幼兒創編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在學習歌曲的基礎上創編新的'歌曲,體驗成功的樂趣。
2、在游戲情境中學習歌表演,激發幼兒興趣。
活動準備:
1、各種動物的頭飾;動物卡片、食物卡片。
2、學會歌曲《誰餓了》。
活動過程:
活動環節活動內容教學設想
復習歌曲《誰餓了》引導幼兒邊唱邊做動作,表演第一段歌詞。以復習歌曲的形式引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同時也起到練聲的作用。
引導幼兒創編新的歌詞1、師:(咕嚕嚕)“小狗吃飽了,還有誰餓了?”(教師示范出示小豬、小猴)它喜歡吃什么呢?會發出怎樣的聲音?
2、在給予提升后,帶領幼兒邊唱新歌詞,邊進行表演。
3、請幼兒說說,還有誰餓了?創編新的歌詞,并進行歌表演。創編歌詞對孩子們來說是一個新的嘗試,也是這次活動的難點,在孩子們已有的經驗基礎,教師加以引導,創編出新的歌詞,對孩子們來說也是一種成功的體驗。
歌表演
1、提供各種動物頭飾,讓幼兒根據自己扮演的角色進行表演。
2、表演熟練時,教師突然唱“一只老虎出來了……”,讓幼兒了解老虎會吃小動物的特點,激發幼兒參加游戲的興趣。增加老虎的唱詞,使游戲更加具有趣味性,提高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
游戲
1、交代游戲規則,幼兒扮演小動物,教師扮演老虎、獅子、狼,引導幼兒玩音樂游戲“誰餓了”。
2、幼兒更換頭飾繼續游戲2—3遍,可以嘗試讓能力強的幼兒扮演老虎進行游戲。在游戲一次后講解游戲規則,更能讓幼兒理解。
給予幼兒練習各種動物角色的機會,鞏固對新的歌詞的掌握。
5、小結教師對活動做小結,鼓勵幼兒繼續創編。活動自然結束。通過鼓勵幼兒繼續創編歌詞,讓幼兒保持學習的興趣。
發現這個內容時,我就覺得欣喜,這個活動幼兒肯定喜歡。原因有兩點:一是內容是有關小動物的,小班幼兒最喜歡模擬、扮演各種小動物了;二是創編活動富有挑戰性,幼兒又是首次嘗試,肯定會在其中體驗到樂趣。在這樣的背景下,我設計了活動方案。活動有兩教時,第一教時著重在學唱歌曲,第二教時著重在創編歌曲。兩次活動下來,我針對活動進行了反思,讓我覺得值得在今后課堂教學中注意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生動有趣的教具
小班幼兒喜歡動態的、真實的教具,最好是可以直接觸摸的。在本次活動中,我選擇了手偶作為引入的教具,一只有著會張開合攏大嘴巴的狗,還有一根逼真的肉骨頭。在第一教時時,幼兒就被這只小狗深深地吸引了。很快就學會了歌曲,并且印象深刻,為第二教時的創編做好了鋪墊。第二教時時,這只狗的引入,讓幼兒的創編欲望一下子被激發。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元宵節要吃湯圓。
2、了解湯圓的形狀,嘗試用紙漿制作湯圓。
3、在想象創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4、培養幼兒耐心完成任務的習慣,享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KT板各組一塊,上面畫好“湯圓”的外輪廓,各色紙漿、棉簽、鑷子。
活動過程:
1、提問:元宵節的時候,我們吃什么?
2、出示湯圓的圖片,說說湯圓的形狀,吃去是什么味道的?里面有什么?什么顏色的?
3、教師示范用紙漿在KT板上制作湯圓。
4、幼兒入座,選擇在就近的“湯圓”外輪廓上進行紙漿湯團的制作。
5、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同時幫助幼兒用鑷子把選用的紙漿放在指定的湯圓輪廓中。
6、作品展示、講評。
活動反思:
對此次的活動感觸頗多:
1、來自孩子的感觸,曾記得班中孩子們第一次接觸紙漿,是在托班,對于他們第一次的操作場面只能用一個字——“亂”來形容,紙漿在桌子、地面隨處可見;而在這次的活動中,場面確是非常整潔、有序。
2、作品 “特效”的感觸,此次的“湯圓”是制作在KT板上的,有一個較長的待干過程,由于在室內一時沒找到理想的待干的場地,我們靈機一動,把它臨時布置在了美工區內,美工區中美術的氛圍頓時增添了許多。這可謂是“弄巧成拙、一舉多得”呀!
小百科:湯圓,別稱“元宵”“湯團”“浮元子”,是中國傳統小吃的代表之一,是由糯米粉等做的球狀食品。一般有餡料,煮熟帶湯食用。同時也是元宵節最具有特色的食物,歷史十分悠久。
【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匯編7篇】相關文章: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匯編八篇03-29
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編8篇03-23
關于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編8篇03-23
【精華】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編九篇03-23
【必備】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編6篇03-22
【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編5篇03-22
有關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模板匯編8篇03-22
關于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編九篇03-21
【推薦】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模板匯編5篇03-21
【精品】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編六篇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