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集錦9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探索學習用十字對插的方法制作立體小盆栽。
2、嘗試簡單的涂色游戲,愿意用顏料為小花涂色。
3、提高手工制作的興趣。
【活動準備】
人手兩張平面的“盆花”(—面涂好顏色、上下開好凹槽)、毛筆、抹布、顏料若干、教師范例。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盆栽,引起幼兒興趣。
1、春天來了,漂亮的小花都開了,今天老師給我們小朋友帶來了—盆小盆栽,看,漂亮嗎?
2、老師的這盆花是用兩張這樣的平面“盆花”做出來的,你知道是怎么做的嗎?
3、請小朋友們試一試用兩張平面“盆花”變成立體的小盆栽。
二、引導幼兒通過大膽嘗試,學習鑭作一盆立體的盆花。
1、師:老師也給小朋友準備了兩張平面的花,請你去試一試,看看能不能也變出這樣一盆立體的小花。
2、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教師觀察幼兒的操作情況。
3、請成功的小朋友來介紹自己的方法。
4、教師總結并示范正確方法和注意點。
三、鼓勵幼兒愿意嘗試用顏料為小花涂色。
1、教師介紹運用毛筆和顏料給小花涂色。
2、教師簡單示范并介紹涂色的方法。
四、幼兒操作活動,教師指導。
1、鼓勵幼兒大膽為小花涂色。
2、等顏色稍干后做成立體的小盆栽。
五、評價活動。
1、展示幼兒做的小盆栽,對幼兒出現的一些情況進行概括。
2、請幼兒來說說你做的小盆栽想送給誰。
3、出示小房子、小樹延伸活動,引導幼兒以后也可以來試著做—做其他的物品。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知襪子的不同特征,初步形成“雙”的概念。
2、大膽表達自己生活中的經驗,嘗試自己整理襪子。
【活動準備】
背景圖、架子、襪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看一看:
1、小猴聰聰開了一家商店,我們一起去看看它開的是什么商店。(襪子店)
2、商店里襪子可真多呀,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原來這么多的襪子大小不一樣、顏色一樣,圖案也不一樣,真漂亮。
二、比一比:
1、聰聰的店里有這么多漂亮的襪子卻沒有一個人來買襪子,你們猜是為什么呢?
小結:原來襪子是一只一只的,這么多的襪子它們的圖案、大小、顏色都不一樣所以沒有人買。
2、原來襪子要兩只的,我們來找找襪子的好朋友吧。
①顏色、大小相同
②顏色、大小、圖案相同
3、這樣是一雙了嗎?為什么?
小結:原來兩只大小一樣,顏色一樣,圖案一樣的襪子才是一雙襪子。
三、找一找:
1、聰聰店的倉庫里還有很多襪子,老師都把它們帶來了,請你拿出小椅子下面襪子,到桌子上找到它的好朋友,配成一雙,放到小猴的店里去賣,好嗎?
2、幼兒操作,并將找到的一雙襪子夾在“貨架”上。
3、看看這些襪子都找對了嗎?你是怎么找的?
小結:找到兩只大小、顏色、圖案都一樣的襪子,就可以成為一雙襪子。你們真棒,都找對了,這下小猴的`生意一定會好起來的。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重點:
1、引導幼兒在游戲活動中感知4以內的數量,能按數取物。
2、培養幼兒具有初步的分類能力。
活動準備:
透明的袋子若干個(貼有2-4的圓點);紅、黃、藍三種顏色的糖果;貼絨動物卡片四只;貨價三個;
活動指導:
1、小豬的“旺旺食品店”要開業了,激發幼兒的興趣。
“我是只快樂的小胖豬,下午我的“旺旺食品店”就要開業了,食品店里的糖漂亮嗎?是什么顏色的?我一個人忙不過來,瞧,我的好朋友都來幫忙了。”(兔子、小狗、小貓)
“有幾只兔子?幾只小狗?幾只小貓?”
“兩只兔子和招牌上的什么東西一樣多?三只小狗和誰一樣多?四只小貓和誰一樣多?”
“小動物們說要幫助小豬包裝糖,小朋友愿意一起來幫助小豬嗎?
2、幫助小豬裝糖:
(1)“包裝時,小朋友要先看清楚袋子上有幾個圓點?是什么顏色的?然后就裝上和圓點一樣多顏色相同的糖。”
(2)“小朋友把糖裝好后,可以和旁邊的朋友說說:我裝了幾個什么顏色的糖。也可以互相檢查裝對了沒有。”
(3)先請幼兒互相交流:我裝了幾個什么顏色的糖?請幾個幼兒在集體面前介紹。(老師提醒幼兒把話說完整)
3、幫助小豬將糖果按貨架上的標記歸類擺放好。(難點)
(1)請幼兒看看貨架上有什么標記?(畫有糖的卡片標記、數字2、3、4)
(2)貨架有幾層?每一層有什么標記?(顏色不同)
(3)提出糖果擺放要求:兩個糖就擺在和它一樣多的貨架上,紅顏色的糖就擺在紅色那一層。
(4)幼兒分組按標記擺放。
4、游戲:找朋友
“小朋友幫助小豬把糖歸類擺得這么整齊,小豬說謝謝小朋友,下午我們一起玩食品店的游戲,你們高興嗎?那我們來唱首歌慶祝食品店開業,好嗎?”
游戲規則:當老師唱3個朋友圍成圈時,三個朋友就要手拉手圍成圈。
5、活動延伸:
(1)請幼兒飯后檢查食品店的糖有沒有擺錯的。
(2)下午請幼兒來玩食品店的游戲。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操作中發現用兩種不同的物品敲擊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2.培養幼兒集中注意、安靜傾聽他人講述的習慣。
活動準備1.提供幼兒操作的材料(相互碰撞能發出聲音的)
活動過程一、導入
1.教師伸出兩只手,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看,這是什么呀?如果讓兩只手親一親會怎么樣呢?
教師演示,兩手親親。(拍拍)
提問:小手親小手,你們聽到了什么聲音?
2.讓幼兒感知小手親小手
教師:你們也讓小手親一親吧!會發出什么聲音呢?
試一試,然后再來告訴大家。
幼兒自由探索。
教師引導幼兒試著用完整的句子來描述:小手親小手,拍拍,拍拍拍。
二、復習句型
1.教師:我的小手親得可真開心,現在我的小腳也想來親一親了,你們的小腳想不想也來親一親?
我們的小腳可以親什么地方,會發出什么聲音呢?
小朋友自己來做做看。
2.提問:你們的小腳親了什么地方?發出什么聲音了?
(小腳親地板,咚咚,咚咚咚。)
讓幼兒再次練習小腳親地板。
三、游戲:親一親
1.引導幼兒探索兩樣東西親一親所發生的有趣事情。
(1)出示2把勺子
教師:你們看,這是什么?
我們一起聽一聽勺子親勺子會發出什么聲音?
(勺子親勺子,叮叮,叮叮叮。)
(2)提出游戲規則:
每個小朋友找2樣東西,讓它們也來親一親,聽聽它們會發出什么聲音?
幼兒自由探索。
2.啟發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活動,引導幼兒用剛才學到的好聽的句子來說。
如:小棒親小棒,當當,當當當。
3.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在玩玩、聽聽、講講的過程中進一步掌握句型,體驗游戲所帶來的快樂。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回家把這個好玩的游戲表演給爸爸媽媽看,
再去試試家里還有哪些東西親一親之后也會發出好聽的聲音。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喜歡古詩,并了解這是一首描寫鵝的古詩。
2、幫助幼兒了解鵝的外形特征。
3、鼓勵幼兒仔細觀察畫面,用較完整的語言描述圖畫。 活動準備:
1、幼兒教材、大書、錄音機、磁帶
2、 準備字卡:鵝、掌。
活動過程:
1、 游戲導入《五只猴子蕩秋千》小猴子今天給小朋友請來了一位小客人,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2、出示掛圖,請幼兒仔細觀察畫面內容。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畫內容。
(2)提問:“畫面上有什么?”出示字卡“鵝”
(4)提問:“鵝長得什么樣子?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并作總結。
3、欣賞動畫,學習古詩兒歌《詠鵝》
4、再次欣賞古詩,并認識字卡:掌
5、游戲;《小鵝找腳》請幼兒將撒在地下的字卡寶寶按照名字放到相應的籃子中。
活動延伸:
繪畫大白鵝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會沿著邊線大膽地撕紙。
2、發展小肌肉的動作。
活動重點:學會撕貼紙的方法。
活動準備:幼兒用書《動物媽媽生寶寶》、膠水、抹布等。
活動過程:
1、配對游戲: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今天,來了許多的動物寶寶,它們的媽媽是誰呢?請你們來給它們找一找。”
幼兒為不同的動物寶寶找媽媽。
師生共同檢查檢查操作的正確性。
2、撕紙貼畫:
(1)教師介紹制作的基本方法。
(2)強調兩手要貼近,沿著線條慢慢撕。
(3)幼兒學習沿邊線撕紙。
(4)教師巡回觀察幼兒學習情況,加強個別指導。
3、作品交流:
(1)介紹自己為哪個寶寶找到了媽媽。
(2)教師表揚有進步的幼兒。
活動二:
活動名稱:動物寶寶找媽媽
活動目標:
知道動物寶寶的媽媽是誰,能看懂圖意。
活動重點:
能自己學著做練習。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動物寶寶找媽媽》
活動過程:
1、教師提問看看書上都有哪些小動物,你們知道這些動物寶寶的媽媽時誰嗎?它們的媽媽在哪里?幼兒自由回答。
2、教師示范動物寶寶找媽媽將它們連線,幼兒嘗試自己練習做。
3、在幼兒操作的過程中,教師可對有困難的幼兒進行幫助,并根據幼兒水平的不同也可提出不同的干預方式。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大和小
(一)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在兩個大小不一樣的物體中區分大和小 。
2.學習用大和小說一句話 。
3.體驗給貓喂魚的樂趣 。
(二)活動準備:
1.大小貓圖片、大小魚、大小雪花片。
2.大小籃子、大小盤子。
(三)活動過程:
1.圖片導入,引出主題。
(1)師:“今天我們班還來了兩位動物客人,他們是誰呢?(師出示圖片) “我們一起同動物客人打個招呼吧!”
(2)師:“小朋友真有禮貌,這兩只貓有什么不一樣的呢?”它們哪只是大貓哪只是小貓呢 ?
(3)幼兒回答,教師幫助幼兒完整說句子:“紅色的是大貓、綠色的是小貓。”
(4)師:“我們一起大聲的說一遍吧!”再請幼兒大聲的說。
2.通過游戲,認識大和小。
(1)師:“小朋友們說得真好,老師這兒還為兩只貓客人準備好玩的玩具呢!”
(2)師:“這是什么?這兩個雪花片有什么不一樣的呢?教師出示不同顏色的大小雪花片。引導幼兒完整說 :“大雪花片、小雪花片。”
(3)師:大方形和小方形要來做游戲了,你們看他們是怎樣玩游戲的?教師將兩個方形藏于身后,說一句“變變變,什么出來了?”然后伸出一只手讓幼兒說是什么形狀出來了,游戲兩次。
(4)教師給每個幼兒分發大小雪花片,在發的過程中教師說“請你說一說、比一比,哪個是大雪花片,哪個是小雪花片。”
(5)游戲“方形變變變”。幼兒學老師的樣子將兩個方形藏于身后,當老師說變變變,小雪花片出來了,幼兒就把小雪花片舉起來。當老師說變變變,大雪花片出來了,幼兒就將大雪花片舉起來。游戲數遍后可以讓幼兒將兩個方形交換位置再玩幾次。
(6)師:這個游戲好玩嗎?大貓和小貓也想來玩呢?你覺得大貓應該玩哪一個雪花片呢?快拿出來給老師舉給老師看看,小貓玩哪一個呢?”
(7)小結:大貓穿了紅顏色的衣服,他喜歡玩大雪花片,小貓穿了綠顏色的衣服,他喜歡玩小雪花片。
3.給貓客人喂魚吃。
(1)師扮哭“是誰在哭呀?為什么哭呢?哦,原來是我們動物客人肚子餓哭了,小朋友你知道貓最喜歡吃什么嗎?”幼兒回答
(2)師出示一大一小兩條魚。
師:“這兩條魚一樣嗎?哪里不一樣?,你覺得大貓應該吃那條魚,小貓應該吃那條魚?” “我們一起大聲的說一遍吧!”
(3)幼兒操作,教師觀察。
師:下面,我們就給貓客人喂魚吧!一邊喂魚一邊說“大貓請吃魚,小貓請吃小魚”
(4)貓客人吃飽了可開心了,要和小朋友一起出去玩呢!
4.遷移提升經驗。
(1)師:寶寶們在我們教室里還有哪些東西是大的那些東西是小的?趕快用亮亮的眼睛找一找吧!
(2)教師作適當的暗示,大小手、大小腳,引導幼兒觀察桌子上的東西發現大和小。
打電話
活動目標:
1.通過情景表演,幫助幼兒熟悉歌詞,學唱歌曲。
2.使幼兒喜歡音樂活動,能用輕快的聲音來演唱。
活動準備:玩具電話機一部,小娃娃手偶兩個。
活動過程:
(一).通過情景表演,引起幼兒興趣
1. 教師出示手偶,提問:你們看,今天誰來啦(小娃娃),對!她叫豆豆。教師再從身后取出一個,這個呢,叫點點。今天,豆豆和點點來到了我們班,看看他們今天發生了什么呢?
2. 教師表演《打電話》情景,請幼兒欣賞。
一天,豆豆在家里,覺得很沒勁,于是他就想到了在上幼兒園的點點,然后她就給點點打了個電話。
豆豆:喂喂喂,你是點點嗎?
點點:哎哎哎,我是點點啊。
豆豆:點點,點點,你在干什么呢?
點點:豆豆,豆豆,我在幼兒園呢!
3. 教師提問:小朋友們有沒有看到豆豆和點點在干什么呢?(打電話),那豆豆在哪里呢?點點在哪里呢?
(二).教師教唱歌曲
1. 教師有表情的范唱,請幼兒欣賞。
2. 教師再唱一遍,請幼兒和著老師的節奏一起拍手。
3. 教師帶著小朋友一起有節奏的念歌詞(拍手,拍腳…)讓幼兒說說應該用怎樣的聲音來唱,告訴他們應用輕快的聲音唱歌。
4. 利用手偶,一邊唱歌,一邊表演。
5. 教師彈琴,請幼兒跟著鋼琴唱歌。
6. 請小朋友自愿上來唱歌給下面的小朋友聽。
(三)幼兒跟著音樂動一動。或者找一個好朋友,一起表演打電話的游戲。
(四)活動延伸:
將玩具放上活動角。例如:娃娃家等,使幼兒在自由活動時間里玩打電話的角色游戲,也可將學會的歌曲唱給爸爸媽媽聽。
社會:好吃的湯圓
活動目標:
1。了解元宵節的來歷,增進幼兒與家庭和教師的情感。
2.愿意品嘗各種各樣的湯圓。
活動準備:邀請家長。自帶各種湯圓。
活動過程:
1. 教師以猜迷語的方式引導幼兒和家長進入活動。
2. 師:這些湯圓長得什么樣子?注意看看湯圓里面有什么?
幼兒:這里面有黑色的東西。
幼兒:我看見湯圓里面有花生米。
幼兒:里面還有紅色的豆子。
3. 大家通過觀察了解湯圓可以用芝麻、紅豆、花生等東西做。教師進一步引導幼兒:你想用什么做湯圓?
幼兒:我愛吃青菜,我想用白菜做湯圓。
幼兒:我愛吃肯德基,我用肯德基做湯圓。
4.師:今天,小朋友帶來好多湯圓,請誰來幫助我們煮湯圓?
孩子們說出今天來參加親子活動的家人稱呼,例:爸爸、媽媽、姥姥、爺爺、姑姑、小姨有些小朋友還知道他們是誰家的親人。進一步豐富幼兒對家庭人員稱呼的經驗。
5. 師:孩子們今天你家人誰沒有來?他們沒有吃到湯圓該怎么辦?
幼兒:我爸爸上班,我把花生湯圓送給爸爸吃,他最愛吃花生。
幼兒:公公、婆婆在湖南,我要坐火車送給他們吃。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嘗試用不同的表情表達歌曲的情緒。
2、體驗音樂游戲帶來的樂趣。
3、能根據音樂的速度,變換動作速度。
4、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歌曲內容的有關圖片、音樂
活動過程:
一、提問導入
1、你們生病過嗎?生病了找誰幫忙?(醫生)生病難不難受呢?
2、醫生給我們看病,我們要對醫生說什么?
二、熟悉歌曲內容
1、出示肚子痛、流鼻涕圖片,引導幼兒說出圖片上的小朋友怎么啦!肚子痛、感冒了是怎樣子的表情?出示醫生圖片,醫生會給我開什么拿回來吃,病就會好呢?我們對醫生說什么?(醫生,謝謝你)
三、學唱歌曲《醫生,謝謝你》
1、教師范唱
2、在表演時教師引導幼兒生病時表情是怎么樣子的,病好了又是怎么樣子的表情。
3、教師與幼兒一起演唱歌曲,并隨音樂作表演動作。
四、結束活動:
小結:生病了我們很難受,所以,我們平時要多鍛煉身體,多喝水,這樣子我們就不會生病了。
活動反思:
本活動貼近幼兒生活,所以,在本活動中很多幼兒都是有經驗的,大膽說說自己生病了是如何把病治好的,在活動引導幼兒說說生病時是怎么樣子的,根據小班幼兒愛模仿的特點,在活動中教師用圖片和肌體動作讓幼兒更快的熟悉歌曲內容、 整首歌曲的歌詞孩子們很熟悉,是他們日常生活的寫照。當我范唱這首歌曲時,孩子們馬上有了感應,和我一起唱:哎喲哎喲肚子疼! 開始我并沒有要求他們一起學,孩子們就不由自主地做起了動作,還很有節奏。可見,來自孩子生活熟悉的東西是很能為孩子們理解、接受的。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幼兒的發展經驗水平以及學習特點,通過音樂活動中的唱與肌體動作,使幼兒語言上的表述與動作協調都有了很大的發展。也增強了幼兒表演的欲望。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在兩個大小不一樣的物體中區分大和小 。
2、學習用大和小說一句話 。
3、體驗給貓喂魚的樂趣 。
活動準備:
1、大小貓圖片、大小魚、大小雪花片。
2、大小籃子、大小盤子。
活動過程:
1、圖片導入,引出主題。
(1)師:"今天我們班還來了兩位動物客人,他們是誰呢?(師出示圖片) "我們一起同動物客人打個招呼吧!"(2)師:"小朋友真有禮貌,這兩只貓有什么不一樣的呢?"它們哪只是大貓哪只是小貓呢 ?
(3)幼兒回答,教師幫助幼兒完整說句子:"紅色的是大貓、綠色的是小貓。"(4)師:"我們一起大聲的說一遍吧!"再請幼兒大聲的說。
2、通過游戲,認識大和小。
(1)師:"小朋友們說得真好,老師這兒還為兩只貓客人準備好玩的玩具呢!"(2)師:"這是什么?這兩個雪花片有什么不一樣的呢?教師出示不同顏色的大小雪花片。引導幼兒完整說 :"大雪花片、小雪花片。"(3)師:大方形和小方形要來做游戲了,你們看他們是怎樣玩游戲的?教師將兩個方形藏于身后,說一句"變變變,什么出來了?"然后伸出一只手讓幼兒說是什么形狀出來了,游戲兩次。
(4)教師給每個幼兒分發大小雪花片,在發的過程中教師說"請你說一說、比一比,哪個是大雪花片,哪個是小雪花片。"(5)游戲"方形變變變"。幼兒學老師的樣子將兩個方形藏于身后,當老師說變變變,小雪花片出來了,幼兒就把小雪花片舉起來。當老師說變變變,大雪花片出來了,幼兒就將大雪花片舉起來。游戲數遍后可以讓幼兒將兩個方形交換位置再玩幾次。
(6)師:這個游戲好玩嗎?大貓和小貓也想來玩呢?你覺得大貓應該玩哪一個雪花片呢?快拿出來給老師舉給老師看看,小貓玩哪一個呢?"(7)小結:大貓穿了紅顏色的衣服,他喜歡玩大雪花片,小貓穿了綠顏色的衣服,他喜歡玩小雪花片。
3、給貓客人喂魚吃。
(1)師扮哭"是誰在哭呀?為什么哭呢?哦,原來是我們動物客人肚子餓哭了,小朋友你知道貓最喜歡吃什么嗎?"幼兒回答(2)師出示一大一小兩條魚。
師:"這兩條魚一樣嗎?哪里不一樣?,你覺得大貓應該吃那條魚,小貓應該吃那條魚?" "我們一起大聲的說一遍吧!"(3)幼兒操作,教師觀察。
師:下面,我們就給貓客人喂魚吧!一邊喂魚一邊說"大貓請吃魚,小貓請吃小魚"(4)貓客人吃飽了可開心了,要和小朋友一起出去玩呢!
4、遷移提升經驗。
(1)師:寶寶們在我們教室里還有哪些東西是大的那些東西是小的?趕快用亮亮的眼睛找一找吧!
(2)教師作適當的暗示,大小手、大小腳,引導幼兒觀察桌子上的東西發現大和小
【【精華】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集錦9篇】相關文章:
【精華】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集錦7篇03-23
【精華】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模板集錦8篇03-22
【精華】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集錦5篇03-21
【精華】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模板集錦五篇03-26
【精華】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匯編4篇03-23
【精華】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范文合集八篇03-22
【精華】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范文合集7篇03-21
【精華】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范文合集五篇03-20
【精華】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范文合集9篇03-20
【精華】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范文合集5篇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