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幼兒園教案集合七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教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多媒體課件激發幼兒的興趣,讓幼兒理解詩歌內容重點學習字詞“靜悄悄”“橫沖直撞”“糟糕”“美妙”。
2、培養幼兒良好的行走、坐姿、唱歌的習慣,萌發幼兒向好樣學習。
3、學習兒歌,通過學習兒歌萌發幼兒向好樣學習。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觀看課件理解兒歌內容。
今天很多我們幼兒園的老師來聽我們上課,還有很多的小動物也來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提問:剛才都看到了哪些小動物
1、那剛才小花貓和小螃蟹是怎么走路的,我們再來仔細看一看。
(1)小花貓是怎么走路的呢?(輕輕的、沒有聲音)我們可以用一個詞來說“靜悄悄”和老師讀一遍“靜悄悄”,小花貓走路腳步輕輕靜悄悄!你們會靜悄悄走路嗎?我們來走一走(走路要學小花貓腳步輕輕靜悄悄)
。2)那小螃蟹又是怎樣走路的呢?(橫著走、小花貓揮舞著它的大鉗子橫著走)我們也也已也用一個詞來說“橫沖直撞”和老師讀一遍“橫沖直撞”那小螃蟹橫沖直撞走路好不好,(不好)我們也可以用喲個詞來表達就是糟糕!安灰獙W那小螃蟹橫沖直撞真糟糕”
2、那小白鵝和大青蝦是怎么么坐的呢?我們來看一看吧!
(1)誰來說一說小白鵝是怎么坐的。(坐的很好、很端正、很直)那老師這樣坐對不對呢?(對)老師挺起了胸膛坐的很直,那小朋友一起來學學大白鵝坐,看誰學得好得,挺起了胸膛,精神好的。(坐著要學小白鵝挺起胸膛精神好)
。2)那小青蝦又是怎樣坐的(坐的彎彎的,馱著背,彎著腰老師邊做動作)我們小朋友如果坐在小椅子上的時候像小螃蟹一樣,那長大以后就會變成駝背,那能不能向小螃蟹學習(不能)不要學那小螃蟹駝著背兒彎著腰。
3、那百靈鳥和小烏鴉是怎么唱歌的,我們一起來聽聽!
。1)百靈鳥唱歌的聲音怎么樣?(好聽)我們可以用一個詞來說,美妙,和老師讀一遍美妙!那我們唱歌的時候要不要學百靈鳥用美妙的聲音唱歌呀。ㄒ。唱歌要學百靈鳥迎著春風多美妙!
(2)那剛才小烏鴉唱歌的聲音怎么樣!這種聲音好聽嗎?小烏鴉張開嘴巴哇哇亂叫,聲音很難。不要學那小烏鴉張開嘴巴哇哇叫!
二、學習兒歌
1、老師把剛才那些小動物的事情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兒歌的名字叫《學好樣》你們想不想聽!那豎起小耳朵仔細聽清楚。(完整的念一遍兒歌)
提問:兒歌的名字叫什么(學好樣)完整的把兒歌的名字說一遍。
2、你們想學念這首兒歌嗎?那小朋友輕輕的跟著老師一起來念兒歌吧!
2、讓幼兒拍著手一起來念兒歌。
3、那現在我們看著課件來再一起來念兒歌吧!
三、總結性教育
1、我們應該向兒歌里的誰學習呀。▽ξ覀冏呗芬』ㄘ、腳步輕輕靜悄悄。坐著要學大白鵝,挺起胸膛精神好。唱歌要學百靈鳥、迎著春風多美妙)。
2、我們班也有很多好樣我們學習,你們想向我們班上的哪個小朋友學習、學習他的什么好樣呢?(對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校的好樣。
3、在我們身邊好友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好樣!大家去想一想、看一想,下次再告訴老師。
幼兒園教案 篇2
目的要求
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知道凸透鏡有成像作用和成像大小的規律,了解凸透鏡的應用。
2、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初步學會做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歸納概括能力(通過反復實驗,歸納凸透鏡成像大小的規律)和制作能力(制作土照相機)
3、通過實驗和制作,培養學生認真細致的科學態度;通過研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1、分組實驗材料——凸透鏡及支架、紙屏、蠟燭及燭臺、膠帶、火柴等。
2、掛圖或投影片——凸透鏡的應用(重點是照相機和幻燈機)
3、學生準備:紙盒、剪刀。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提問:
。1)放大鏡由哪兒部分構成?
(2)放大鏡除了有放大作用,還有什么作用?(聚光作用,即將平行光會聚一點。)
(3)放大鏡的鏡片有什么特點?
學習新課
1、指導學生認識凸透鏡
。1)講述:像放大鏡的鏡片這樣中間厚、邊緣薄的鏡片,叫做凸透鏡。
。2)板書課題:凸透鏡。
2、指導學生認識凸透鏡有成像的作用
。1)講述:我們已經知道凸透鏡有放大和聚光的作用,除此之外還有什么作用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來做個實驗。每個組都有凸透鏡,右手拿看凸透鏡的柄,左手拿一張白紙,使凸透鏡一面朝向窗外的風景,另一面朝向白紙;左有移動凸透鏡,調整凸透鏡與紙的距離。你發現有什么現象。
。2)學生分組實驗。
。3)匯報實驗結果:
①在紙上看到了什么?(窗外物體的像)
、谙袷鞘裁礃拥?(倒立的,彩色的,比實際的物體小……)
。4)討論:以上實驗說明凸透鏡有什么作用?
。5)教師小結:實驗說明,通過凸透鏡可以在紙屏上得到物體的像。凸透鏡的這種作用簡稱為“成像作用”。
。6)指導學生填寫課文中這個問題的空白。
3、指導學生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1)講述:下面,我們要用蠟燭、凸透鏡、紙屏做個實驗。試一試,怎樣在紙屏上得到蠟燭的像?
。2)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3)匯報實驗結果:
①蠟燭、凸透鏡、紙屏怎樣排列,才能在紙屏上得到蠟燭的像?
、谙灎T的像是什么樣的?(倒立的)與蠟燭相比,是大還是小呢?(希望實驗結果有比蠟燭大的像,也有比蠟燭小的像。)
(4)講述:通過以上實驗,我們知道通過凸透鏡形成的像都是倒立的,但有大小不同。在什么條件下形成的是大像,在什么條件下形成的是小像?讓我們繼續通過實驗來研究。
。5)學生分組實驗。
(6)匯報實驗結果。(先讓學生匯報,然后引導學生將他們的發現條理化,并板書下來。)
(7)教師小結:通過以上研究,我們知道凸透鏡成像大小是有規律的。當凸透鏡距紙屏近、距蠟燭遠時,形成的是縮小的像;當凸透鏡距紙屏遠、距蠟燭近時,形成的是放大的像。
。8)指導學生填寫這個問題的結論。
4、指導學生認識凸透鏡的用途
。1)談話:凸透鏡除用作放大鏡外,還有什么用途?哪些器材上安有凸透鏡?它們有什么作用?
。2)出示掛圖或投影片:照相機的構造示意圖。
(3)討論:
①照相機的哪個部分裝有凸透鏡?它有什么作用?
②照相時,哪部分相當于實驗中的紙屏?哪部分相當于實驗中的蠟燭?
③在底片上形成的像應該是什么樣的?(倒立的。在照相機取景器中看到的是正立的像,這是經過平面鏡的再次反射形成的。)
④照相時,怎樣使物體或人的像大一些?為什么?
。4)討論:放映幻燈時,怎樣安裝幻燈片,放映出的圖像才是正的?為什么?
鞏固應用
1、講述:這節課,我們研究了凸透鏡的作用及用途。
2、提問:
。1)凸透鏡有幾種作用?
(2)凸透鏡成像大小有什么規律,
。3)老花鏡片是凸透鏡,應用的是凸透鏡的哪個作用?
(4)放電影時,要使屏幕上的圖像再大一些,應該怎么辦?
布置作業
制作一個土照相機,做照相游戲。(制作方法參考課文內容。)
幼兒園教案 篇3
一、活動目的:
1、對游戲活動感興趣,愿意參與活動,能自愿扮演各種角色進行游戲。
2、初步學會模仿各角色,反映簡單的現實生活。
3、能遵守簡單的游戲規則,學會在游戲中使用禮貌用語。
4、建立初步的分工意識,嘗試“事情分著做”。
5、促進幼兒交往能力及初步合作能力的發展,培養幼兒愛惜玩具的習慣,并能簡單的收拾玩具
二、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各種商店物品:電腦 貨柜 多種多樣的食品 各種玩具 冰柜 冰棒等冷飲食品 塑料袋 紙幣 服務員卡片 衣服 玩具 鞋子等
2、知識經驗準備:讓家長帶幼兒參觀商店,觀察商店里都買什么東西,人們是怎樣進行購物的,服務員是怎樣對待客人的
三、活動過程:
一)師幼共同討論確定主題"商店"活動內容
1、教師出示木偶娃娃與幼兒談話 師:"小朋友你們好呀,今天媽媽要帶我去逛商店買東西,我可開心了,我還沒逛過商店呢?小朋友你們知道都有什么商店,都買什么嗎?"
2、引導幼兒回憶多種多樣的商店(如服裝商店,食品商店等)
3、引導幼兒討論班開展什么商店 師:"不如我們在班上開一個商店,讓木偶娃娃到我們的商店里來買東西怎樣。""那我們要開家什么商店呢?""不如我們問問木偶娃娃最想買什么東西吧,它想買什么東西,我們就開什么商店"。
二)師幼共同討論確定商店的物品(活動材料)及設施
1、引導幼兒了解商店里的基本構造 有放物品的貨架,給顧客裝東西的袋子,收錢的收銀機,還有電冰箱等
2、師幼共同討論商店里要有什么 師:那我們開的食品店里都要買些什么好吃的呢?
3、利用家長資源,讓家長,幼兒與教師共同收集材料(如零食包裝袋,飲料瓶等) 師:"商店里要有這么多好吃的,可現在我們店里什么也沒有呀,怎么辦呢?
三)幼兒欣賞大班幼兒游戲,了解各角色及角色職責
引導幼兒觀察大班孩子游戲,了解角色有:服務員,收銀員,顧客了解各角色的職責并進行模仿服務員——要有禮貌,面帶笑容接待客人"您好,需要買些什么嗎?"收銀員——要有禮貌,要給買東西的人算錢,客人走時"再見,歡迎下次在來。"顧客——要有禮貌講清自己要買的是什么東西,買了東西一定要付錢。"你好,我要買果凍,請問多少錢。"
四、引導"商店"與其它游戲間的相互聯系
師:小朋友的爸爸媽媽有沒有帶小朋友去商店買東西,那娃娃家的爸爸媽媽可不可以帶寶寶到商店里買東西呀!
五、游戲規則
1、顧客買東西要付錢,服務員,收銀員要有禮貌
2、每個幼兒一次只能賣一樣東西,每樣物品價格都為一圓,紙幣每張為一圓
3、各角色要堅守崗位,不能亂跑
4、愛惜玩具,不亂扔玩具,能夠進行簡單的玩具收拾
六、分配角色
1、幼兒按自己的意愿選擇角色
2、能夠在教師的幫助下解決角色紛爭
3、教師有意識的讓能力較差的幼兒與能力較強的
幼兒園教案 篇4
一、說教材
本活動的主要內容是大班科學《5的分解和組成》。在幼兒學習了2、3、4的分解和組成的基礎上來進行的;谟變簩蹈拍畋容^不理解,教材通過操作、觀察讓幼兒反復進行5的分解和組成的練習,從而幫助幼兒形成數概念。
二、說活動目標
幼兒園數學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著自身的特點和規律,新《綱要》提出"數學教育必須要讓幼兒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教師要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并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由此可見生活化、游戲化已經成為構建數學課程最基本的原則。在對教材和本班幼兒的學習情況有一定了解后,我制定出本次活動目標:
1、學習5的分解和組成,引導幼兒歸納分合式中兩邊數列分別是遞增、遞減的關系。
2、激發幼兒主動探索、與同伴交流的興趣。
三、說重點難點
大班思維中出現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在認識事物方面,不僅能夠感知事物的特點,而且能夠進行初步的歸納和推理。因而本次活動的重點:讓幼兒學習5的分解和組成,難點: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歸納出分合式中兩邊數列的關系。
四、說教法和學法
(一)關于教法本節課屬于數概念教學,對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說比較難理解,為了幫助幼兒掌握教學重點,突破口難點,依據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本節課在教法上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創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使幼兒在愉悅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知識。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學資源,結合活動室里的環境,利用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為幼兒展現一環環的活動過程,引發幼兒的興趣,調動幼兒的情感投入,激活幼兒原有知識和經驗,以此為基礎展開思考,自覺地構建知識。
2、鼓勵幼兒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F在的的教學需要轉變幼兒傳統的"接受式"學習方式,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已成為幼兒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教學中,讓幼兒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并與同伴交流,親身體驗知識的生成過程,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3、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由于幼兒的生活背景和知識水平不同,在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個別進行加強輔導。
(二)關于學法依據新的課程標準,必須轉變幼兒的學習方式,在本節課中幼兒的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
1、在具體的情境中讓幼兒親自學會解決問題,體驗探索的成功、學習的快樂。
2、在動手操作、獨立思考、進行個性化學習的基礎上,開展同伴交流和全班交流活動,通過互助,讓幼兒構建學習方法。
3、通過靈活、有趣的游戲,鞏固新舊知識,提高計算技能。
4、通過觀察直觀的表格,進行歸納和推理,發展抽象邏輯思維能力。
五、說教學程序
(一)說設計思路本堂課我總共分為五個環節來完成,分別是:
1、游戲導入,復習4的組成。
2、學習5的分解。
(1)拋出問題。
(2)操作圓形卡片和數字卡片。
(3)小結。
3、引導幼兒歸納分合式兩邊數列的關系。
4、找一找,合一合(《鴨子走》。學習5的組成)。
5、游戲出活動室《鴨子走》。
(二)說活動流程
1、游戲導入,復習4的組成。
出示數字4,(碰球游戲):嘿、嘿、嘿,我的1球碰幾球?嘿、嘿、嘿,你的1球碰了3球,------這樣的設計是遵循"游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的原則,重在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學習5的分解。
通過拋出問題,幫助小鴨分吃餅干的情節,使數學貼近于生活,激發了幼兒的探索興趣。正如《綱要》中指出:"讓幼兒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大班幼兒具有活動的自主性、主動性、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特點,我安排了操作圓形卡片和數字卡片的活動,讓幼兒在操作中自主探索5的4種分法,啟迪幼兒的智慧。
由于大班幼兒已有一定的自我約束能力、規則意識、堅持性的增強,所以我提出操作活動要求時,讓幼兒服從一定的紀律,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
3、引導幼兒歸納分合式兩邊數列的關系。
大班思維中出現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在認識事物方面,不僅能夠感知事物的特點,而且能夠進行初步的歸納和推理。本班幼兒好學、好問,喜歡有挑戰性的學習內容。學習內容要有一定適當的難度,要有一定的挑戰性,我設計了歸納5的分合式中兩次數列的關系這一環節,目的是讓幼兒"在跳一跳夠得著的地方"進一步升他們數概念質地飛躍。
4、找一找,合一合(學習5的組成)。
設計這一環節的意圖是讓幼兒將所掌握的知識應用于實際當中,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同時要求他們進行記錄和同伴交流,有利于發展他們表達能力、合作能力。
5、游戲出活動室《鴨子走》。
根據第二環節中《鴨子坐客》的故事,引出《鴨子走》的游戲:1只鴨子前面走,4只鴨子后面走;2只鴨子前面走,3只鴨子后面走;------這樣教學前呼后應,讓幼兒興致濃濃地在復習5的分解和組成中結束本節課。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體會“做一件讓大家開心的事”的美好,并懂得量力而行。
2、仔細觀察畫面,理解故事內容,能在集體面前進行簡單的講述。
3、樂意參與表演,大膽學說角色對話。
4、引導幼兒充分想像合理的故事經過,鍛煉自己口語的表達能力及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ppt課件、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引出小象
1、出示ppt:看看老師喜歡的動物是什么?(大象)師:知道我為什么喜歡他嗎?因為他有許多的本領,那你知道大象有什么本領呢?
2、想一想當大象還是小象的時候,他有沒有那么厲害?為什么?
。ㄒ驗樾∠筮小,還有很多本領沒有學過,所以許多事情都還不會做……)
二、小象的美好心愿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小象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小象的心愿》。什么是心愿?你的心愿是什么?
2、小象的心愿又是什么呢?小象的心愿就是“做一件讓大家開心的事”。什么事情是能夠讓大家開心的呢?(幼兒自由說說)
三、小象做的大事
1、教師邊演示ppt邊講述小象做的第一件事(當建筑師),小象為什么想當建筑師?(這是小象的心愿,他想建一幢漂亮的房子,請小動物們來住,他覺得這樣大家一定很開心)
2、觀察第二件事
(1)看,這是哪里?(廚房)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2)小象在廚房里干什么呢?(燒菜、燒飯)小象為什么要燒這么多的飯菜?(這是它的心愿:燒很多好吃的菜,請小動物們來做客,讓它們感到快樂)
。3)小象在燒菜、燒飯的時候發生了什么事情?(炒菜鍋子冒出了火;水槽里的水淌到了地上;飯燒焦了,鍋里冒出了煙;菜葉子粘在腦袋上,東西丟了一地)
(4)想一想小象現在的心情怎么樣?(很著急,簡直是手忙腳亂。
3、觀察第三件事
(1)這些是什么?(布)小象用布在做什么?(做衣服)小象為什么要做這么多的衣服。(是小象的心愿:為小動物們做很多漂亮的衣服,給它們帶去快樂)
(2)小象這次改做裁縫了,剪了很多布片,他做出衣服來了嗎?(做不出來,布片還是一片一片的,它不知道怎么樣縫起來)
。3)小象做不出衣服,他心里怎么樣?(很著急,急得滿頭大汗)
4、小象去做了幾件事情?是怎樣3件呢?
。1) 第一件事是什么?(出示相應圖片)
(2) 第二件事是什么?(出示相應圖片)
。3) 第三件事是什么?(出示相應圖片)
5、小象啊,相當建筑師、廚師、裁縫,可是他當得好嗎?為什么?
6、師小結:這三件事太難了,那么大的事情小象還不會做,他的年紀還小,很多本領還沒有學過呢。那小象的心愿實現了嗎?
四、講述小象傷心的畫面(出示小象傷心的圖片)
1、小象一件事也沒有做成,你們看他怎么樣了,他的樣子?他的表情?
2、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幅圖嗎?
3、小象那么傷心,怎么辦呢?
4、既然這些大事小象做不好,那他可以做一些他能做的小事呀。你們幫小象想一想他可以做什么小事?
5、那小象到底做了什么呢?往家里走的路上,小象又碰見了誰呢?
五、小象能做的小事
1、請幼兒翻看《幼兒用書》,請幼兒說一說(小象去賣花了)他們的花是哪里來的呢?(自己種出來的)在種花的過程中,小象能做什么?(澆水)
2、(蛤蟆、青蛙)對了,小象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了正在澆水種花的蛤蟆和青蛙。這時候,會發生什么事呢?(邊演示ppt邊講述故事至結尾)
4、小象做了什么小事?這是不是一件能讓大家開心的事?他自己開心嗎?你從哪里看出來?
5、小結:小象雖然只做了一件種花的小事,可是他很開心,他說種花送人,可以讓大家的生活更加美好,也給大家帶去了快樂。
六、實現愿望:做自己能做的事
1、小象之前做了那么多大事,但是一件也沒有做好,一點也不開心;后來小象只做了一件自己能做的小事,卻很開心,而且做得非常棒,讓大家都開心了,小象的心愿實現了嗎?
2、所以,孩子們,我們要給別人帶去快樂就要做自己能做好的小事。
3、你會做什么讓別人快樂的小事?
教學反思:
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后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小百科:象哺乳綱,長鼻目,象科。主要外部特征為柔韌而肌肉發達的長鼻,具纏卷的功能,是象自衛和取食取水的有力工具。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配對,知道大瓶子對大瓶蓋,小瓶子對小瓶蓋。
2、發展孩子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各式大、小瓶子,瓶蓋。
活動過程
一、故事《瓶寶寶找瓶蓋》引出活動主題,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教師:瓶寶寶找不到帽子了,
請小朋友幫幫他們,大瓶子對大瓶蓋,小瓶子對小瓶蓋。
二、操作活動《找瓶蓋》,教師巡回指導。
1、教師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分清瓶子和瓶蓋的大小。
2、鼓勵能力較強的幼兒以瓶子的大小、形狀來匹配。
三、鼓勵幼兒交流找瓶蓋子的經驗。
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看看、說說生活中常見的紙。
2、嘗試用團、拋、踢等不同的動作玩紙,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餐巾紙、手工紙(紅黃藍綠)、
報紙、超市的廣告紙;紙箱等輔助材料。
活動過程:
導入
這是——出示紙袋。可以放什么?我在紙袋里放了,寶寶喜歡的紙,猜猜看是什么紙?
看看講講
1、餐巾紙(生活)———邊出示邊說這是———餐巾紙。
餐巾紙幫寶寶擦什么?
你是怎么擦的?學檫鼻涕。
兒歌:餐巾紙,折起來,擦鼻涕,真干凈。
擦過的餐巾紙放哪里?
2、過渡:我的紙袋里還有——出示
手工紙(顏色)———這是什么顏色的手工紙?(紅黃藍綠)
手工紙可以干什么?(可以剪、可以撕)
游戲:手工紙變變,變架飛機飛飛……
3、過渡:寶寶看,這是什么紙?
超市的廣告紙(認說日常用品)
想不想看看,廣告紙上有什么?
我看到了牛奶、鞋子、電風扇空調等。
小結:寶寶和爸爸媽媽,想到超市買東西,一起先看看廣告紙。
4、過渡:我們再看看,紙袋里還有
報紙(新聞)———報紙是誰看的?
報紙上有什么?誰得了金牌?
小結:寶寶長大了,也來看新聞、看故事。
玩玩
過渡:老師帶來了許多看過的舊報紙。
團——唐老師來超級捏捏捏。▓F成球)問:捏成了什么?
寶寶也來捏。
捏捏捏,用力捏。誰的球兒最最小?比一比誰的球兒最最?
過渡:我們一起和報紙球做游戲吧。
指導語
拋——我的報紙球,飛起來嘍!
踢——我的報紙球,踢起來嘍!
滾——我的報紙球,滾過來嘍!
整理
報紙球,快過來,放在一起變一變。
許多小球,變成幾個大球?擦汗休息。
【【精華】幼兒園教案集合七篇】相關文章: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匯總七篇03-24
【精華】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七篇03-23
【精華】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匯總七篇03-22
【精華】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七篇03-28
【精華】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匯編七篇03-25
【精華】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匯總七篇03-25
【精華】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合集七篇03-24
幼兒園大班教案集合七篇03-27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匯編七篇03-24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集合七篇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