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區分數字的基數意義和序數意義。
2、能用數字正確表示物體的個數和次數,并用"第幾節車廂有幾個"進行表達。
3、能參與交流,解釋自己的記錄結果。
活動準備經驗準備:
物質準備:
底紙2、3、物群卡、活動單
教師組織和指導活動過程以"派派麥麥開火車送小象旅行"位情景,引出片判斷"第幾節車廂有幾個"的問題。
1、介紹情景:
出示底紙2底紙3,:一群小象去旅行,看看他們帶了什么玩具?派派麥麥負責開火車送他們。麥麥開的是火車,負責送小象,派派開貨車,負責運送小皮球。
2、判斷序數:
教師指著底紙:"小貨車小客車每一節的車廂號分別是標在這里的,可視離得太遠了看不清。你能猜出來每一解釋第幾節車廂嗎?麥麥的貨車從哪里開始算第一節車廂呢(最左邊)派派的客車從哪里算第一節車廂呢?
教師:誰能指一指派派麥麥各自的火車上第二節車廂是哪一個?那他們各自的火車上第5節車廂是哪一個?
教師:你是怎么來確定第2節車廂和第5節車廂的?
3、演示操作:
請兩名幼兒上前演示,操作前,教師分別提問:這節車廂你想放幾個皮球(或小象)教師:我們一起來說一說,他們個第1節車廂放了幾個皮球?幾個小象?
教師出示活動單2,:派派麥麥還想請你幫他記下每節車廂裝了幾個皮球,我們可以把車廂號寫在這里(指記錄車廂號的一排位置),把每節車廂裝的皮球記在這里(指著記錄皮球數量的一排位置)。請幼兒嘗試記錄。
4、梳理規則:
想要給每節車廂放什么?然后從車頭開始記什么?記完說一說第幾節車廂有幾個皮球或小象。
5、提出操作要求6、介紹鞏固活動:
出示"數得快"活動材料并說一說玩法。
7、幼兒進行分組操作,教師進行指導。
8、集體交流、、。
戶外活動集體游戲活動 :傳球競賽目標:培養幼兒拋接球能力,并促進幼兒動作的協調與靈敏玩法:把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六隊,排在場地四周成米字形,并在隊列最后一名幼兒處放好人數相等的球。場地中間放置一個能容若干球的大筐。游戲開始,教師發出"傳球"信號,各隊最后一名幼兒向前一名幼兒傳拋。第一支傳出后,第二只、第三只……,中間幼兒依次往前傳拋。各隊對首幼兒接住球后,立即將球擲入筐中,直至全部拋擲完為止,先擲完為勝。
規則:只能取一只球,傳一只球,傳接中失球要重新開始傳接。向筐中擲球要在規定的標線后,不得跑到筐處相框里放球。
注意:幼兒之間的間隔距離要合適指導要點:持球幼兒從胸前把球拋向下一個小朋友,對方用雙手接住。
2.分散游戲: 指導幼兒雙手交替拍球。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以《西游記》為載體,理解歌曲并完整演唱。
2.增進樂曲結構的敏感性,大膽表述歌曲中的藝術形象。
3.感受歌曲的情景,體驗集體表演和游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自制大小芭蕉扇各一把,披風、頭飾裝扮。西游記人物ppt
活動重點:借助西游記的故事內容和人物形象理解歌曲并完整演唱。
活動難點:大膽表述歌曲中的藝術形象。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你們都看過西游記嗎?你都知道那些人物?
二、基本部分
1.師裝扮:
師:那我現在去裝扮一下,你們猜猜我是誰?(播放西游記人物PPt,師裝扮)
師:我是誰?(幼:觀音)再猜?我看你們是猜不出來了。
2.法器:
師:我亮出法器你們就知道我是誰了?西游記里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法器。(變出小芭蕉扇)
師:我是誰?(幼:鐵扇公主)對了!
師:你們是誰?我的小妖們!那我喊你們你們可要答應哦!(小妖們!!——唉!一邊答應一遍扭起來)男孩女孩分別答應一次,全體答應一次!
師:本公主最喜歡聽好聽的聲音!小妖們?
3.咒語:
師:我的芭蕉扇可是有威力的,但它有一個咒語!剛才我在來的路上碰到了一個男的,我懷疑他是悟空變得,想要偷我的芭蕉扇,我小聲一點說咒語哦,你們仔細聽嘍!(一扇能熄火、二扇能生風、三扇下起雨)
師:聽到什么了?你說!本公主再說一遍!小妖們—哎!念給本公主聽聽!問問老妖們會了沒?一起念念!
4.變大芭蕉扇:
師:來,到本公主身邊來,有一個小妖嘴巴沒動我懷疑他是假的,看著本公主再來一遍!
師:哎!悟空,悟空你怎么來了?(引導幼兒轉過身背對老師,變出身后的大芭蕉扇)哇!你們的咒語念的太棒了,我的芭蕉扇變大了!
5.學唱歌曲:
師:還有一首歌是唱本公主的,聽聽看歌里面是怎么唱本公主的?
師:歌里面是怎么唱本公主的?你來說說?還有什么?最后一句說一說!
師:小妖們—哎!來唱唱本公主,看誰把本公主唱的最好聽,我就帶誰去吃唐僧肉!
師:小妖們—哎!給本公主說說,哪句最難?
師:轉過身唱給老妖們聽聽?
6.游戲
最后一句把人一扇扇到十萬八千里可變化為椅子后面、桌子底下、窗戶底下等進行互動。
三、結束部分:
幼兒回教室尋找孫悟空!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演唱自己名字的過程中產生自豪感和愉悅感,體驗與同伴互動演唱的快樂。
2、能用歡快的聲音演唱歌曲,唱準高音部分;并能自如地接唱。
3、幼兒能根據歌曲的情緒特點,創編有趣的動作自由的表現歌曲。
活動準備
1、與歌曲內容相關的課件2.歌曲圖譜一張3.配樂演唱錄音活動過程:
一、通過練聲,初步感知歌曲的旋律和節奏特點1.客人們就要出場了,我們可以怎么樣歡迎他們?
2、請幼兒嘗試一邊傾聽歌曲旋律一邊有節奏地拍手。
二、結合課件和圖譜,分析理解歌詞,進一步感知歌曲的情緒特點
1、播放課件,引出歌詞內容第一位客人叫什么呢?還有一位小客人,她叫什么名字?客人們是怎樣介紹自己的?
2、完整范唱歌曲,進一步理解歌詞并感知歌曲的情緒特點湯米和卡秋沙要合作演唱,仔細聽!唱的最多是什么字?
3、教師指圖,引導幼兒念誦歌詞我們一起試著說說他們好玩的介紹吧!
三、結合圖譜,引導幼兒快樂學習并表現歌曲
1、教師指圖演唱、幼兒跟唱,結合圖譜練習高音和接唱部分為什么這個小氣球飛的那么高?
還有飛高的小氣球嗎?它和前面的的高氣球有什么不一樣?
2、幼兒自主演唱,表現歌曲歡快的情緒3.鼓勵幼兒在快樂的演唱中自主創編動作。
你想加什么有趣的動作來表現快樂的心情呢?
四、引導幼兒填名字演唱,使其產生自豪感,體驗與同伴互動演唱的快樂
1、幼兒探索自己名字的唱法
2、利用課件中幼兒的照片,玩游戲“唱唱你和我”,體驗唱自己和朋友名字的樂趣游戲玩法:當大屏幕里的照片滾動起來,幼兒一起倒數:3、2、1,停止滾動,屏幕出現兩名幼兒的照片:這是誰?請大家一起唱出他們的名字。
教師采訪被唱到名字的幼兒:大家在唱你們名字的時候,你們的心情是什么樣子的?
五、游戲“找朋友”,接唱自己的名字,感受歌曲和游戲帶來的快樂
1、教師示范,引導幼兒發現游戲玩法。
2、幼兒游戲,教師隨機指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目標:
1、知道我是人群中的一個,體驗和大家做朋友的快樂。
2、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學習根據同伴的表情調節自己的行為。
設計思路:
近段時間,我們正在進行“我與別人不一樣”這個小主題,孩子們已經都很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是個男孩或女孩,有初步的性別認同,在自主游戲中也有明顯的角色穩定性。進入大班以來,我發現一個與小班、中班完全不同的現象,就是男孩子會聚成一圈,女孩也聚成一圈,各玩各的,甚至互不干擾。男孩、女孩的興趣完全不同,這樣的現象表明大班的孩子的個性特征在逐步地發展,情感的穩定性和有意性也在增強。我們老師針對這樣的情況設計了關于男孩女孩的各種活動,讓幼兒不僅感受到男女在生理特征、心理角色、喜好能力上有所不同,從關注自己到關注他人,學會互相欣賞,從而促進其社會性情感的發展。
內容:男孩女孩
目的:
1、進一步幫助幼兒建立性別認同,了解男孩女孩在各個方面的不同特征。
2、激發幼兒互相欣賞男孩女孩不同的'優秀品質,增強自信心,初步促進其社會性情感的發展。
準備:照片、圖片、泡沫板、自制娃娃、錄象、小冊子、詩歌一首
設計:
1、引出:
出示兩張小毛頭的照片,讓幼兒看看哪個是男孩,哪個是女孩?(幼兒說說)
再出示他們現在的照片,他們長大了,現在你們知道他們是男孩還是女孩了吧。
原來,在嬰兒的時候,光從外表上是很難看出男孩還是女孩的,長大后就容易分辨出了。
2、經驗交流(游戲形式)
l幼兒分男女坐成兩排。玩一個“搶板板”的游戲,說說男孩和女孩有什么不同?
(教師引導幼兒從男孩女孩的外表到內在的不同特征上來分析,并抓住幼兒生成的有價值的東西)
l看錄象:瀏島營地騎馬的情景
他在干什么?哦!男孩子真勇敢,敢騎馬,那女孩子行嗎?(幼兒說說)
l繼續看錄象:原來男孩女孩都是一樣勇敢的。
3、情感延伸:
陸老師真是太喜歡我們班的男孩和女孩了,我寫了一首詩歌送給你們,想聽嗎?
(邊讓幼兒欣賞詩歌配套的小冊子邊朗誦詩歌)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樂意參加探索沉與浮的小實驗。
2.初步知道哪些東西放在水里是沉的。哪些是浮的。并能對其分類。
3.能用||記錄結果,表示上浮和下沉。
活動準備:
1.每組一個臉盆,里有半盆水,擦手毛巾人手一條。
2.每組兩個盒子,盒子一面貼有向上向下的符號。
3.鑰匙、小木塊、玻璃球、架夾子、海綿、橡皮泥等小物品。
4.人手一個夾子,一張記錄紙,一支筆,兩個小籮筐。
活動過程:
一、猜測活動: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許多物品寶寶,它們就躲在你們的椅子下,找出來看看是誰呀?
幼:是鑰匙、小木塊、玻璃球......
師:今天我們要和這些物品寶寶做一個玩水的游戲,把它們放到水里會怎么樣呢?你們猜猜看?
幼:———師:你們說有的會沉,有的會浮,我也不清楚,那就請小朋友每人選一樣東西放到水里看看會發生什么?然后把你看到的結果告訴老師。
二、幼兒操作活動:感知沉與浮的現象。
三、認識沉與浮:
師:剛才你跟誰玩了,發現它怎么了?小朋友真棒,你們在玩中發現了沉與浮的現象,那你會用身體動作做一做沉與浮的現象嗎?
四、記錄活動:
1.師:老師這里也有兩位物品,它們是誰呀?它們會沉還是會浮呢?我也來玩一玩吧,我的鵝卵石是沉下去的,瓶蓋是浮在水面上的,我要把這個發現用標記記錄下來,你們會把你的發現記錄下來嗎?
2.交代操作要求:
師:首先把第一位物品寶寶的現象記錄好,接著再跟其他物品寶寶都玩一玩,把你的發現全部記錄好。明白了嗎?
3.幼兒操作記錄。
4.幼兒講解操作結果。
五、游戲:找家。
師:小朋友們都很聰明,大家在玩中都了解了這些物品寶寶們在水中是沉還是浮,現在物品寶寶們也要回家了,可是它們家的門牌號已經改了,看!這有2個盒子,這就是物品寶寶們的家。有沒有小朋友知道這分別是誰的家?請小朋友把物品寶寶送回家吧。
師:大家都為物品寶寶找到了家,那我們來看看,小朋友們找的對嗎?
六、今天我們與物品寶寶們玩得很開心。有一對小朋友也來湊熱鬧了。
瞧!他們來了。出示兩個球,沉與浮,水的背景圖。
它叫浮浮,它叫沉沉,它們是一對好朋友。可是它們從來沒有手拉手一起做過游戲。因為浮浮只能呆在水面上,到不了水底,而沉沉呢一直呆在水底,不會浮到水面上來。咳!真是傷腦筋啊!小朋友們幫忙想想辦法,好讓這對好朋友一起手拉手做游戲。
1.教師用橡皮泥師范如何從沉到浮。
2.幼兒操作。
3.將自己嘗試結果告訴老師。
七、結束小結。
師,小朋友們今天知道了許多物品在水中是沉還是浮,我們在生活中還有許多東西大家不知道它們在水中的特性,小朋友們回去以后,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探索我們周圍還有一些什么東西在水里是沉還是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