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教案

時間:2021-05-21 15:02:33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幼兒園教案集錦十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幼兒園教案集錦十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一些材料的吸水性。

  2.了解水與人的關系。

  3.培養動手能力。

  4.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幫助別人的快樂。

  5.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準備:

  1.4小盆水,4大空盆,吸管、湯勺、布條、毛巾、塑料袋、杯子、海綿、棉花、漏斗、筐子,記錄表、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謎語引起幼兒興趣

  1.猜謎語:用手抓不起,用刀劈不開,洗臉刷牙洗衣做飯,都要用到它。

  2.生活中見過哪些水?

  (1)你在哪里看過水?是什么水?

  (2)你喜歡水嗎?為什么?

  二、實驗“幫水寶寶搬新家”

  1.出示小盆水:水寶寶住的地方太擠,他們要搬到大房間里。

  出示大的空盆:怎樣幫水寶寶搬家?

  2.猜測與記錄。

  一起來看一看、猜一猜,哪些東西能幫水寶寶搬家,哪些東西不能。

  提供材料,幼兒猜測哪些物體能運水、哪些物體不能運水,可以用“√”表示能運水,用“×”表示不能運水。

  3.自由選擇運水工具,驗證結果。

  (1)每樣東西都要試。

  (2)把能運水的與不能運水的東西分開放在筐子里。

  (3)不要弄濕衣服。

  4.幼兒操作,教師觀察。

  三、說說自己的發現

  1.相互交流,說說自己用什么辦法幫水寶寶搬家?

  將操作的結果用“√”表示能運水,用“×”表示不能運水、記錄在驗證欄中。

  重點示范孩子們不能確定的東西。

  2.哪些材料會吸水?

  3.用什么物品運水快?什么物品運水多?

  四、根據記錄表,討論不同物體的運水方法,再次操作

  1.請幼兒把實驗結果記錄下來。

  2.操作中感知哪些材料具有吸水性,哪些材料的吸水性強,哪些材料的運水速度快。

  3.你是怎樣幫水搬家的?發現了什么?你認為哪種搬家的方法好?為什么?

  延伸活動:

  回家試一試,看看哪些東西它不僅能運水,而且還能搬得多,搬得快。

  活動反思:

  通過讓孩子們猜測、嘗試來驗證哪些東西能夠搬水,哪些東西不能搬水,目標的達成比較好。在活動中孩子們能夠邊玩邊思考,在玩水的過程中通過自己的逐一嘗試,慢慢找到自己的答案。充分體現幼兒為主體地位,使幼兒在玩的同時了解一些科學現象,掌握一些知識技能。

  不足之處:

  實驗記錄表的猜想結果與驗證的結果要一致。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穿越森林”,訓練幼兒繞過障礙物快跑。

  2、鞏固練習幼兒的平衡能力。

  3、培養幼兒的規則性和團結協作的精神。

  活動準備

  1、音樂:小兔子

  2、小樹(替代物)、獨木橋,場地布置。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組織幼兒帶好小兔頭飾跟著“兔媽媽”跳進場地。

  2、隨音樂做律動“小兔跳跳”,一起活動鍛煉身體。

  二、展開

  1、兔媽媽說:“孩子們,森林里經常會出現大灰狼,如果我們碰到大灰狼怎么辦?(讓幼兒自由的回答)

  打不過就趕快跑,可是森林里有很多樹很難跑,也很難跑得快,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練習一下穿越森林的本領,好嗎?

  2、講解游戲的方法并示范。

  (1)把全班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四隊,站在起跑線后;

  當發出起跑信號后,兩隊的第一個幼兒就按圖示向前跑,跑到終點后,再從旁邊跑回拍一下下一個幼兒的手;

  依次進行,以先跑完的一隊為勝。

  (游戲進行一次)

  (2)游戲規則

  ~跑時不得碰倒小樹,如碰倒,必須扶起后再跑。

  ~接力的幼兒要被拍到手后才能跑出。

  游戲進行第二次。

  根據幼兒興趣 ,增加難度要走過獨木橋再繞回來。

  三、結束

  1、表揚本領學得好的小兔子,并獎勵小兔子,跟著媽媽到草地上去吃草。

  2、放輕松音樂,帶幼兒放松到“草地”上去“吃草”,玩樂。

  “吃飽了,我們回家吧!”小兔子即隨著媽媽愉快地回教室。

幼兒園教案 篇3

  所需材料:絨布、廢舊月餅盒或硬紙殼,粘扣,熱熔膠

  制作方法:

  (1)用各色絨布剪出所需背景及圖案

  (2)將月餅盒或硬紙殼裁成書狀,用熱熔膠先將剪好的絨布背景圖固定在紙上

  (3)將剪好的圖案與粘扣用熱熔膠固定

  操作方法:幼兒翻開絨布書,可以將帶粘扣的圖案王絨布書上粘,邊操作邊講述。

  效果反饋:孩子們在晨間活動或區域活動可以獨自操作去講述,也可以分角色多人一起講述;教師也可以利用教具引導幼兒去講述或創編故事。絨布書深受幼兒喜愛,且容易操作,也受到園內教師的好評,利用絨布書去講述、創編,一方面能給幼兒很好的視覺感受,另一方面能激發幼兒的想象,充分調動幼兒的興趣。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創編小樹生長及小精靈游戲的動作,培養幼兒的表現力和創造力。

  體驗合作表演的快樂。

  初步熟悉《挪威舞曲》的曲調

  通過小樹生長及小精靈游戲的情節、動作、初步感知樂曲的曲式結構和音樂性質。

  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準備

  小樹、小精靈的頭飾 魔法筆

  活動過程

  一、欣賞樂曲

  1、聽樂曲"小樹和小精靈"

  師:老師這里有一首很好聽的曲子,我們一起來欣賞。

  2、師講述故事,引起幼兒興趣。

  師:這么好聽的樂曲里,你聽上去有什么感覺?

  師:在這么好聽得樂曲里,還藏著一個優美的故事呢?(在一片美麗的樹林里,生活著一群活潑可愛,善良的小精靈,他們看小樹生長,給小樹澆水,為小樹唱歌,跳舞,和小樹游戲,快樂地生活著。他們甜蜜的生活引來了漂亮的小仙女,于是,小仙女也和他們一起游戲唱歌,開心地生活在一起。)揭題:這首樂曲的名字就叫"小樹和小精靈"

  3、再聽樂曲,幫助幼兒初步了解樂曲的結構和性質。

  4、師:我們再聽這首好聽的樂曲(提醒幼兒可以邊聽曲子,邊看老師的手勢)提問:你聽到的樂曲里,有時怎樣?有時怎樣?(快 慢)慢的樂曲表示什么(小樹生長)快的樂曲呢?(小精靈出來游戲)師:你知道這首樂曲分幾段嗎?那我們在一起聽聽它有幾段,老師請出魔法筆,小朋友可以一邊聽樂曲一邊看老師的魔法筆。(畫樂譜)5、請個別小朋友貼出小樹跳舞的部分和小精靈跳舞的部分。(出示圖片小樹 小精靈 )

  二、 合作完整表演

  1、男女分角色表演。

  2、自選角色表演。(發頭飾給小朋友)師及時提醒幼兒站立的空間適當,動作的多樣,造型的完美。對于能力強的幼兒可以適當鼓勵他們兩兩生長等。

  三、結束

  活動反思:

  對于初步接觸外國作品的我班幼兒來說,要通過樂曲的快慢節奏來分辨小樹和精靈兩種不同的人物形象還是有一定難度的。而節奏的快與慢,只能意會不能用語言表達,那怎樣才能讓孩子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體會不同的節奏呢?在和孩子一起欣賞音樂時,我用點頭,晃動身體來表現節奏的快慢,孩子們通過我的提示,馬上也用自己的身體動作來表達,有的用小手做波浪動作來表示慢的節奏,有的用小腳快速踏地表示快的節奏,在幼兒用身體動作表達的過程中,孩子意會了樂曲中的快慢不同,分辨出了A段音樂小樹生長和B段音樂精靈游戲的不同意境。

  總之,對于孩子來講,教師應該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思維發展規律,利用多種形式來進行教學,才能激發他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幼兒園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前兩天我帶著班級小朋友去植物角讓孩子們給各自的小盆栽澆澆水,孩子們澆的可開心了,其中就有幾個孩子在議論:"看吧,我的小盆栽都把水喝干了,杯子里面的水,一下子就不見了。"還有一次,班上有個小朋友在喝課間飲的時候,把水弄撒了,老師拿來拖把,把水拖干了,這時候站在旁邊的幾個小朋友在那里議論:"咦,水怎么不見了?"針對于這兩次"小事件"看到寶貝們對于此現象產生的小疑惑,我決定將這個現象,以教學活動形式,全面展開,一起帶著孩子們走進科學試驗中,一起尋找其中的答案!

  活動目標:

  1、能通過動手操作發現生活中那些東西容易吸水。

  2、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

  3、喜歡參加科學活動,感受活動的樂趣。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5、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活動準備:

  幼兒知識經驗的準備:

  1、認識生活活動中的一些操作材料;

  2、會用杯子往小瓶口的瓶子里灌水,盡量不灑出來;

  物質材料的`準備:

  每位幼兒一個瓶子里面裝上毛巾(蓋子上開一個小口,能灌水但不能看見里面有毛巾)和一個杯子;每組一盆水;實物投影儀一臺;海綿、布、棉花、沙、石頭、水果網、泡沫、積木、餐巾紙、毛線等材料若干;圖表一張。

  海綿(實物)毛線(實物)布(實物)棉花(實物)水果網(實物)泡沫(實物)石頭(實物)沙(實物)積木(實物)餐巾紙(實物)

  活動過程:

  一、以變魔術的形式,引起幼兒興趣。

  老師今天要給你們變個魔術,你們想看嗎?(想)

  1、出示一個一杯水和一個空八寶粥瓶子,將杯子里的水倒進瓶子,請幼兒猜猜水還能倒回杯子嗎?(結果是將水倒回來)

  2、出示另一個八寶粥瓶子,請幼兒看看兩個瓶子是不是一樣?(是一樣的)再將一杯水倒進另一個瓶子里,請幼兒猜猜這一次還能倒回來嗎?(能)結果水倒不出來了,老師把水變不見了?

  3、請幼兒猜猜水到哪里去了?

  二、請幼兒自己變魔術,找出水不見了的原因。

  1、教師為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個八寶粥瓶子和一個杯子,請幼兒象老師一樣變魔術,(做實驗)看看水是不是也會不見。

  2、幼兒實驗后發現水真的變不見了,請幼兒把瓶蓋子打開找出原因。(原來里面有一條毛巾.)

  3、比一比原來放進去的毛巾和現在的毛巾有什么不同。(一條是干的,一條是濕的)得出結論:水被干毛巾吸掉了,所以就倒不出來了.

  4、請幼兒想想,生活中除了毛巾以外還有哪些東西容易吸水,可以幫我們來變魔術.

  三、為幼兒提供一些材料,請幼兒再次實驗,驗證哪些材料吸水,哪些材料不吸水。

  每位幼兒選擇一至兩種材料進行實驗。

  四、交流實驗結果,以圖表的形式表現出來。

  請幼兒說出自己是用什么材料變的魔術,水變不見了沒有?

  水變不見了用√表示,水沒有變不見用×表示。

  海綿(實物)毛線(實物)布(實物)棉花(實物)水果網(實物)√×√√×泡沫(實物)石頭(實物)沙(實物)積木(實物)餐巾紙(實物)××××√

  五、請幼兒說說這些容易吸水物品有什么作用。

  布吸水可以抹桌子、拖地;紙吸水可以擦汗、擦鼻涕;毛巾吸水可以洗臉;棉花做成棉簽,打針的時候用等等。

  六、活動延伸

  在活動區中為幼兒提供更多的材料,引導幼兒探索還有哪些東西容易吸水。

  教學反思:

  一、在日常生活中,老師要善于觀察,善于捕捉教育契機,從孩子感興趣的事情著手,設計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活動。

  二、幼兒嘗試精神的潛能是存在的,在設計活動時,應考慮到幼兒創造思維的發展,這樣孩子們就能得到充分發揚創新精神,鍛煉實踐能力。三、嘗試操作提高了幼兒的各種能力,既為幼兒間的互動提供了機會,又使幼兒的主動活動得到了充分體現,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能力,理解了溶解的含義,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認識我國傳統的冬至節,知道冬至的由來。

  2、知道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

  3、深刻對祖國的認識,知道我國是一個有悠久文化傳統的民族。

  活動內容:

  1、綜合:冬至我知道

  2、科學:白天短、黑夜長

  3、讓孩子知道冬至是冬天真正來臨的日子。并了解一些冬至要吃的食物有哪些?冬至團(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包餃子、喝冬釀酒、吃餛飩憶西施等,讓孩子感受到冬至的節氣。

  附兒歌:《冬至到》

  冬至到,冬至到;

  南餛飩,北方餃;

  曖曖和和吃一碗,保你耳朵凍不掉。

  冬至到,冬至到,

  敬祖宗,把墓掃;

  會親訪友拜老師;平安幸福樂陶陶。

  冬至到,冬至到,

  這一夜,最長了;

  甜甜蜜蜜睡一覺;明天太陽會更好。

幼兒園教案 篇7

  游戲目的:

  1.學習數字l~6;

  2.理解指令:run,stop,listen,stand up

  游戲準備:

  數字l~6的大卡片(掛起來或放在角落,每個數字都要相隔一段距離)

  游戲過程:

  1.讓小朋友坐在地上,同時將卡片放在教室內的不同角落。

  2.教師走到每張大字報旁,指著數字讓小朋友認識卡片上的數字,并請小朋友跟著教師復誦這些數字。

  3.對小朋友做“stand up”手勢,請他們聽教師的口令。

  4.教師說一個數字,并示范如何跑到該數字旁。告訴小朋友當教師喊“stop”他們都要站到正確的號碼前。

  5.現在教師請小朋友仔細聽口令和數字,并適時幫助小朋友找到正確的數字。教師每次只給一個數字。

  6.小朋友將會在游戲中了解使用口令: “listen” “run”“stop”。

  7.如果教師想要讓這個活動更具競爭性,當你喊“stop”時,淘汰未能及時找到正確數字的小朋友。

  8.游戲一直進行到只剩下最后一位冠軍小朋友。

幼兒園教案 篇8

  (一)活動目的

  1、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熟悉歌曲的旋律,初步學唱歌曲;

  2、教育幼兒要高高興興上幼兒園、不哭鬧。

  (二)重點:學唱歌曲 難點:按節奏自然地跟唱。

  (三)活動準備: 玩具:小白兔、小貓、小鴨、三用機、磁帶。

  (四)活動過程

  1、在《我上幼兒園》音樂伴奏下,拍手進教室。老師:“小朋友們,讓我們拍著小手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去吧!”

  2、教師出示玩具小白兔,并示范唱歌曲《我上幼兒園》。老師:“今天,小白兔又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了,它一邊走,一邊唱,我們聽聽它在唱什么歌?”“你們聽到小白兔在唱什么嗎?”

  3、出示小鴨、小貓,并示范唱歌曲第二遍。老師:“小鴨、小貓也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了,它一邊走,一邊唱。”

  4、逐一出示圖片,激發幼兒興趣。

  (1)教師作小魚游的動作后出示圖片:“這是誰游來了呀?”、“它愛在哪兒游呢?”,幼兒回答后,放入背景圖中。

  (2)教師作小鳥飛的動作后出示圖片:“這是誰飛來了呀?”、“誰知道它應該放在哪兒?”,說著放入背景圖中。

  (3)他是花兒的好朋友,它是叫什么?請幼兒上臺來貼。

  (4)聽╠╠,猜猜它是誰?“咩╠╠,咩╠╠”請幼兒上臺來貼,及時表揚。

  5、出示“小朋友”圖片。老師:“小朋友愛上哪兒呢?為什么?”

  6、欣賞兒歌。老師:“老師教大家一首兒歌,大家聽聽兒歌里唱了些什么?”

  7、邊做動作邊念兒歌,要求讀準音。

  8、集體朗誦兒歌,要求有表情、動作,有節奏地朗誦兒歌。

  (五)活動延伸:歌曲《我愛我的幼兒園》。

  幼兒園托班音樂教案:我上幼兒園

  活動目的:

  1 引導幼兒以歡快的情緒較完整參與演唱。

  2引導幼兒用自然聲演唱。

  3激發幼兒上幼兒園的愉快情緒。

  活動準備:

  布娃娃一個 圖片

  活動過程:

  一 出示布娃娃,因出主題

  教師以布娃娃的身份講述在幼兒園的高興事,激發幼兒愉快的心情,因出歌曲。

  二 教師師范演唱歌曲。

  三 幼兒學習演唱歌曲。

  1 教師領唱,幼兒跟唱。

  2 重難點句教唱,引導幼兒用自然聲演唱。

  3 引導幼兒有表情的演唱。

  4 集體和分組練習演唱。

  5 請個別幼兒演唱,鼓勵幼兒大膽表演。

  四 幼兒集體演唱,自編動作進行表演。

  小班語言教案:我上幼兒園

  活動由來:

  幼兒園是幼兒生活、學習的主要場所,所以,我們想讓幼兒逐步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讓幼兒感受在集體中與老師、阿姨、朋友一起生活、游戲的快樂,激發幼兒高高興興上幼兒園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創造性的認知發展目標:學習兒歌,初步體會兒歌朗誦的語感,培養其對兒歌的興趣。

  2、創造性的情感發展目標:在活動過程中,體驗上幼兒園的快樂情感。

  3、創造性的人格發展目標:在幼兒園幼兒通過悅納自己,悅納他人,禮貌待人,提高適應性。

  4、身體與動作發展目標:能用身體模仿事物,提高身體的語言能力。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布偶小兔和兔媽媽、小兔頭飾若干

  2、知識經驗準備:觀察幼兒對木偶的興趣濃厚與否。

  3、空間與環境準備:在教室里布置一個用積木搭成的幼兒園大門

  活動過程:

  1、引題:

  (1)出示木偶小兔和兔媽媽提問:“這是誰?”(引導幼兒向小兔和兔媽媽問好)

  (2)老師邊表演邊講述:早上,兔媽媽要上班去了,它問小兔:“媽媽要上班,小兔上哪兒?”小兔說:“媽媽去上班,我高高興興上幼兒園。”媽媽把小兔送到幼兒園,小兔向媽媽揮揮手說:“媽媽再見。”媽媽說:“小兔再見。”小兔就高高興興來到班上,看見老師說:“老師早!”小兔有禮貌,老師真喜歡它。

  2、理解和熟悉兒歌的詞句。

  提問:小兔是怎樣上幼兒園的?小兔到幼兒園來干什么?今天誰像小兔一樣高高興興上幼兒園的?(引導幼兒說給小兔聽“我高高興興上幼兒園的”)

  3、欣賞兒歌。

  (1)你們很喜歡小兔對吧,那看看小兔是怎樣上幼兒園的。教師出示小兔木偶邊表演邊朗誦。

  (2)再次演示時。鼓勵幼兒跟著朗誦。

  4、請幼兒做小兔,進行情境表演。

  (1)幼兒扮演小兔,和老師一起念兒歌。

  (2)請個別幼兒念一念,演一演。

  5、跟小兔和兔媽媽道別。

  小兔說:“今天我和媽媽到小班來做客,很高興認識這么多的小朋友,現在我們要回家了,下次再來和你們玩游戲吧,再見!”(引導幼兒跟小兔和兔媽媽說再見)

  四、活動延伸

  1、開展歌曲活動《我上幼兒園》,進一步激發幼兒喜愛幼兒園的情感。

  2、家庭中滲透。請爸爸媽媽在家里和幼兒一起玩“上幼兒園”的游戲。

  3、生活中滲透。幼兒在一日生活、學習中學會使用禮貌用語。

  附兒歌:《我上幼兒園》

  我上幼兒園,

  爸爸媽媽去上班,

  我上幼兒園。

  我不哭,也不鬧,

  叫聲老師早。

  托班我上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托班音樂教案:我上幼兒園-幼兒園托班音樂教案#e#

  (一)活動目的:

  1、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熟習歌曲的旋律,初步學唱歌曲;

  2、教育幼兒要高興奮興上幼兒園、不哭鬧。

  (二)重點:學唱歌曲 難點:按節奏自然地跟唱。

  (三)活動預備: 玩具:小白兔、小貓、小鴨、三用機、磁帶。

  (四)活動進程:

  1、在《我上幼兒園》音樂伴奏下,拍手進教室。老師:“小朋友們,讓我們拍著小手高興奮興地上幼兒園往吧!”

  2、教師出示玩具小白兔,并示范唱歌曲《我上幼兒園》。老師:“今天,小白兔又高興奮興地上幼兒園了,它一邊走,一邊唱,我們聽聽它在唱甚么歌?”“你們聽到小白兔在唱甚么嗎?”

  3、出示小鴨、小貓,并示范唱歌曲第二遍。老師:“小鴨、小貓也高興奮興地上幼兒園了,它一邊走,一邊唱。”

  4、逐一出示圖片,激起幼兒愛好。

  (1)教師作小魚游的動作后出示圖片:“這是誰游來了呀?”、“它愛在哪兒游呢?”,幼兒回答后,放進背景圖中。

  (2)教師作小鳥飛的動作后出示圖片:“這是誰飛來了呀?”、“誰知道它應當放在哪兒?”,說著放進背景圖中。

  (3)他是花兒的好朋友,它是叫甚么?請幼兒上臺來貼。

  (4)聽╠╠,猜猜它是誰?“咩╠╠,咩╠╠”請幼兒上臺來貼,及時表揚。

  5、出示“小朋友”圖片。老師:“小朋友愛上哪兒呢?為何?”

  6、欣賞童謠。老師:“老師教大家一首童謠,大家聽聽童謠里唱了些甚么?”

  7、邊做動作邊念童謠,要求讀準音。

  8、集體朗讀童謠,要求有表情、動作,有節奏地朗讀童謠。

  幼兒園托班音樂教案:我上幼兒園

  (一)活動目的:

  1、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熟悉歌曲的旋律,初步學唱歌曲;

  2、教育幼兒要高高興興上幼兒園、不哭鬧。

  (二)重點:學唱歌曲 難點:按節奏自然地跟唱。

  (三)活動準備: 玩具:小白兔、小貓、小鴨、三用機、磁帶。

  (四)活動過程:

  1、在《我上幼兒園》音樂伴奏下,拍手進教室。老師:“小朋友們,讓我們拍著小手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去吧!”

  2、教師出示玩具小白兔,并示范唱歌曲《我上幼兒園》。老師:“今天,小白兔又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了,它一邊走,一邊唱,我們聽聽它在唱什么歌?”“你們聽到小白兔在唱什么嗎?”

  3、出示小鴨、小貓,并示范唱歌曲第二遍。老師:“小鴨、小貓也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了,它一邊走,一邊唱。”

  4、逐一出示圖片,激發幼兒興趣。

  (1)教師作小魚游的動作后出示圖片:“這是誰游來了呀?”、“它愛在哪兒游呢?”,幼兒回答后,放入背景圖中。

  (2)教師作小鳥飛的動作后出示圖片:“這是誰飛來了呀?”、“誰知道它應該放在哪兒?”,說著放入背景圖中。

  (3)他是花兒的好朋友,它是叫什么?請幼兒上臺來貼。

  (4)聽╠╠,猜猜它是誰?“咩╠╠,咩╠╠”請幼兒上臺來貼,及時表揚。

  5、出示“小朋友”圖片。老師:“小朋友愛上哪兒呢?為什么?”

  6、欣賞兒歌。老師:“老師教大家一首兒歌,大家聽聽兒歌里唱了些什么?”

  7、邊做動作邊念兒歌,要求讀準音。

  8、集體朗誦兒歌,要求有表情、動作,有節奏地朗誦兒歌。

幼兒園教案 篇9

  活動設計:

  "鳥"是動物世界中的一個大的家族,到處都可以看到鳥的身影、聽到鳥的叫聲。而且教育的資源也很豐富:家庭養鳥、花鳥市場、公園有鴿子等。大班的孩子對鳥的認識有一定的經驗,他們喜歡給鳥喂食,還喜歡親近鳥。這些鳥有著不同的外表,不同的生活習性,不同的生活環境,對人類有不同的作用。那么多的鳥也有相同的特征:有羽毛,有翅膀、會飛……。《綱要》告訴我們,"要與社區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因此,我認為,引導幼兒進一步探索鳥與人類的關系,探索不同鳥類的不同的生活環境有著一定的教育價值。

  活動目標:

  1、認識鳥的外形特征及其對人類的益處。

  2、培養幼兒有目的的進行觀察、比較,并用語言積極表達。

  3、感受鳥和人的密切關系,激發幼兒愛鳥的情感。

  活動準備:

  各種鳥的圖片,鳥鳴的背景音樂,歌曲《百鳥朝鳳》,鳥的本領的漢字活動過程:

  一、 活動導入1、聽自然界鳥叫錄音,引導幼兒進入鳥的世界。 猜猜是什么鳥?

  (1)身穿黑長袍,尾巴像剪刀,愛在屋檐下,捉蟲喂寶寶。(燕子)(2)說它像雞不是雞,尾巴長長拖到地,張開尾巴像把扇,花花綠綠真美麗。(孔雀)(3)有種鳥兒本領高,尖嘴會給樹開刀,壞樹皮全啄掉,勾出害蟲一條條。(啄木鳥)(4)遠看像只貓,近看像只鳥,夜晚捉田鼠,白天睡大覺。(貓頭鷹)二、 鳥的外形特征1、 分組討論:觀察鳥的圖片,說說鳥的外形特征。

  2、 集中交流:你們發現鳥類的外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嗎?

  教師小結:有羽毛、翅膀、會飛行、會生蛋等(正規提示:鳥的主要特征可概括為:⑴ 有角質喙,沒有牙齒; ⑵ 身體被覆羽毛,前肢變為翼; ⑶ 心臟為四室; ⑷ 體溫恒定; ⑸ 卵生)三、啟發性提問1、會飛的動物都是鳥嗎?蝙蝠、蝴蝶蝙蝠是哺乳動物,胎生。蝴蝶是昆蟲。

  2、會生蛋的動物都是鳥嗎?烏龜、蛇、鴨嘴獸烏龜是兩棲爬行動物,蛇是軟體爬行動物,鴨嘴獸是唯一卵生的原始哺乳動物。

  3、有翅膀但不會飛的動物是不是鳥?鴕鳥、企鵝、雞、鴨、鵝鴕鳥是鳥,但不會飛,只會在沙漠里跑。

  企鵝也是鳥,但它也不飛,它善于潛水游泳。

  雞、鴨、鵝以前是鳥,但由于人們長時間把它們飼養在家里,造成它們飛行本領退化。現在人們稱它們為家禽。

  四、鳥是人類的好朋友(1)幼兒討論:你喜歡小鳥嗎為什么?

  (2)根據幼兒的交流介紹幾種鳥森林醫生--啄木鳥捕鼠能手--貓頭鷹田野衛士--喜鵲認路送信--鴿子學舌高手--鸚鵡預測天氣--燕子小結:鳥是人類的朋友,它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有很大的益處。有的鳥能為莊稼除害蟲,有的能夠為樹木治病,有的能準確預測天氣的變化,有著漂亮的羽毛和動聽叫聲的鳥兒還能給我們帶來快樂,……我們小朋友要保護它們,千萬不要傷害它們。

  五、結束(歌曲)鳥在天空中飛翔的樣子多自在呀!來,讓我們也來做一回小鳥飛飛看。

  五、活動反思:

  《綱要》科學領域提出:讓幼兒對周圍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于是我設計了大班科學活動《鳥的世界》,在這個活動中能激發幼兒探索欲望,使他們從小就善于觀察和發現,讓幼兒真正感受到科學并不遙遠,科學就在身邊。以下是我對本節課的活動反思:

  活動一開始,我帶幼兒欣賞鳥的圖片,各種各樣的鳥深深吸引了幼兒,把他們帶到了一個鳥的世界中。接下來,我和幼兒共同談論自己喜歡的鳥,為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我讓幼兒分組探索,根據幼兒的講述,有機靈活地出現他們講到的鳥,然后我再補充,其實就是靈活地將幼兒沒有講到的講出來,豐富幼兒的知識。在幼兒對鳥的種類有大致的了解后,我帶幼兒進入下一環節"鳥的特征"的學習。這一環節運用提問,加深幼兒的印象,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以上環節我通過各種教學手段解決了這節課的重點,突破了難點。

  幼兒科學教育僅靠集體活動是不夠的,因此我讓孩子們在日常活動中繼續探索鳥的世界,讓這一活動延伸到日常生活中,讓幼兒充分感受到科學活動的生活化,體驗到所探究和學習的內容對自己的生活有意義。

幼兒園教案 篇10

  一、活動目標:

  1. 培養幼兒對小動物的愛心及觀察動物的興趣。

  2. 初步學會喂小動物吃飯及拼裝小動物。發展幼兒小肌肉動作。

  二、活動準備:

  1. 布置情境:小橋、山洞及動物園等。

  2. 各種玩具動物及拼圖若干件。

  指導重點:組裝小動物。引導幼兒初步學習扣鈕扣,按扣等。

  三、活動過程

  1. 在布置好的情況中引導幼兒參加游戲活動的興趣。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你們到動物園去,我們上車了,嘀嘀。

  2. 在路上放音樂:引導幼兒走過小橋,鉆過山洞。

  ① 走小橋

  師:請注意了,汽車上橋了,橋面很窄,有危險,請把車速放慢一點。

  ② 鉆山洞

  師:請注意,汽車鉆山洞了,請小朋友低下頭。

  ③ 動物園門口

  師:汽車到站了,"咝--"

  阿姨:"小朋友們好,歡迎你們到動物園來。

  師:阿姨,你們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們幫忙嗎?

  阿姨:有,有,六一兒童節快到了,我做了一批玩具,準備送給大家,可是玩具還沒有做完呢。

  師:我們幫你做吧!

  3. 在動物園里

  ① 引導幼兒喂動物,提醒幼兒不掉飯粒。

  ② 幫阿姨做動物,初步學習扣鈕扣的技巧。

  阿姨:喂小動物時要把飯送到小動物的嘴里。

  師:請小朋友看好扣眼在這里,請把扣子從扣眼里扣進去。

  師:扣扭扣時上下要對好,再使勁按,就扣好了。

  四、活動評價

  師:小朋友真棒!小朋友真能干!小朋友長大了!

【精選幼兒園教案集錦十篇】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模板集錦十篇03-23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集錦十篇03-28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集錦十篇03-26

精選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范文十篇03-24

【精選】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模板十篇03-23

精選幼兒園小班體育教案匯總十篇03-22

【精選】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匯總十篇03-22

精選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模板十篇03-22

【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匯總十篇03-22

精選幼兒園社會教案匯總十篇03-28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一级毛欧美一级国产一级 | 又大又粗又爽的少妇免费视频 | 亚洲sss无整片在线播放 | 亚洲人成精品久久久久 | 欧美中文字高清在线播放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 |